解密无人机设计如何实现图传

合集下载

无人机数传的应用原理

无人机数传的应用原理

无人机数传的应用原理1. 介绍数传是指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数据的过程,无人机数传则是利用无线电通信技术将无人机上的数据传输到地面站或其他设备。

数传技术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其快速、高效、无延迟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机航拍、无人机测绘、无人机巡航等领域。

2. 数传技术原理无人机数传技术主要包括数传设备、数传模块和数据传输三部分。

2.1 数传设备数传设备是实现无人机数传的关键设备。

它由无线电发送器和接收器组成,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无人机发送到地面站或其他设备。

数传设备通常由天线、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组成,通过天线接收和发送无线电信号。

2.2 数传模块数传模块是数传设备的核心部分,负责数据的调制、解调和编码解码。

数传模块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通过调制技术将其调制成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

在接收端,数传模块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2.3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数传技术的最终目的。

当数传设备接收到数据后,数传模块将其转换为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通过天线发送到地面站或其他设备。

接收端的数传设备接收到信号后,通过数传模块进行解调和解码,将其转换为原始数据。

3. 无人机数传的应用场景无人机数传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3.1 无人机航拍无人机航拍是无人机数传的常见应用之一。

无人机通过航拍设备拍摄高清视频或照片,通过数传设备将数据传输到地面站,实时观看航拍画面,进行监控、拍摄或改变航线。

3.2 无人机测绘无人机测绘是利用无人机进行地形测量和地图制作的应用。

通过无人机搭载的测绘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地面站,生成高精度的地形图或地图。

3.3 无人机巡航无人机巡航是利用无人机进行巡航监控和安防的应用。

通过数传设备将无人机搭载的摄像设备采集到的视频数据传输到地面站,实时监控巡航区域,确保安全。

4. 无人机数传的优势无人机数传技术相比传统有线传输具有以下几个优势:4.1 高效快速无人机数传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数据,无需布设传输线缆,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无人机远程无线图传技术解析

无人机远程无线图传技术解析

3、技术上如何如何实现
• 解决无人机远程无线图传技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 1、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 2、IP视频数据流传输技术 • 3、IP视频管理技术
1、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 视频编解码,是指一个能够对数字视频进行压缩或者解压缩的程序或者
设备。通常这种压缩属于有损数据压缩。历史上,视频信号是以模拟形 式存储在磁带上的。随着技术的发展,音频信号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存储, 视频信号也开始使用数字化格式,一些相关技术也开始随之发展起来。
1、什么是无人机远程无线图传?
• 无人机拍摄的画面通过无线数字通信方式,利用Wi-Fi图传或者
Lightbridge图传技术,可以将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传回到无人机操纵者的 显示器上,但由于无人机本身图传系统的限制,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传输 距离一般无法超过5公里,并且受到地形地貌和无线电环境的影响,安 全的传输距离甚至更短。无人机远程无线图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解决 无人机无线图传距离过短的问题。
?无人机拍摄的画面通过无线数字通信方式利用wifi图传或者lightbridge图传技术可以将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传回到无人机操纵者的显示器上但由于无人机本身图传系统的限制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传输距离一般无法超过5公里并且受到地形地貌和无线电环境的影响安全的传输距离甚至更短
无人机远程无线图传技பைடு நூலகம்解析
警卫局技术处
主流无人机的无线视频传输距离
无人机远距离无线图传示意图
2、警卫工作中无人机远程无线图传的意义
• 通过无线图传系统,可将无人机拍摄的现场画面,经过编解码器处理,
在经过公网进行传输,可以将现场画面传回局指挥中心,也可以通过 4G网络传回现场指挥部。提高警卫指挥的数据支持。尤其面对复杂地 理环境,无人机可以发挥其独特优势。公网传输方式可以解决传输距离 的限制。视频IP流技术,可以实现多平台共享。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图像传输系统设计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图像传输系统设计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图像传输系统设计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加深,视频图像传输功能成为了大多数无人机的标配,此功能逐渐成为了无人机在应用领域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通过无人机携带的摄像头采集视频并发送到地面用于实时显示,使无人机能够在空中完成更多更复杂的任务。

无人机视频传输技术也由开始的简单显示向着低延时、高清晰、远距离方向发展。

本文针对无人机平台设计一款图像传输系统,并通过实际通信环境验证该图传系统的传输功能与可行性。

本文专门设计一套基于视频信号采集、视频数据编码、基带信号处理、无线通道收发结构的图像传输系统。

该系统分为无人机发射端和地面接收端。

在发射端视频数据经过ADV7181D到达ADV212采用JPEG2000标准实现硬编码。

通过查阅ADV212和ADV7181D芯片手册,掌握ADV212和ADV7181D组成和功能,完成Z7035对ADV212和ADV7181D的配置。

无线收发采用AD9361视频芯片,通过Z7035对信号实现基带处理,然后通过AD9361发射出去。

接收端采用AD9361接收信号并到达Z7035实现基带处理然后通过ADV212解码到ADV7341传输给显示器播放显示。

具体工作有:(1)首先设计图传系统的硬件电路板、并画出原理图完成硬件制板,作为整个系统的支撑平台,该硬件电路以赛灵思的Z7035为主控制器、以ADV212作为视频数据的编解码芯片、以Z7035的PL部分作为基带处理核心、以AD9361作为无线通道模块核心;构建一个基于Z7035+ADV212+AD9361体系的图像传输系统硬件平台。

(2)通过移植Linux到Z7035上,实现操作系统的构建,然后在搭建了操作系统平台上编写ADV212、ADV7341、ADV7181D、AD9361等模块的驱动程序。

(3)剖析并阐明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调制解调的核心原理并利用Z7035的PL硬件平台完成OFDM技术的硬件实现。

图传 方案介绍

图传 方案介绍

图传方案1. 引言图传(Image Transmission)是指将实时图像或媒体内容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的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图传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图传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常用的图传方案。

2. 基本原理图传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传输媒介将图像或媒体内容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

传输媒介可以是无线电波、光纤、以太网等。

在无人机图传系统中,常用的传输媒介是无线电波。

图传系统主要由图像采集设备、传输设备和接收设备组成。

图像采集设备负责采集实时图像,传输设备将采集到的图像转换成数据流,并通过传输媒介发送到接收设备,接收设备负责接收和解码传输的数据流,并显示图像。

3. 应用领域图传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领域的应用举例:3.1 无人机无人机是当前图传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通过图传系统,无人机搭载的摄像头可以实时传输图像到地面站,使操作员可以远程监控无人机拍摄的实时画面。

这在军事侦察、民用航空、地质勘探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3.2 机器人图传技术在机器人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图传系统,远程操作员可以通过机器人实时获取环境中的图像信息,从而进行智能导航、目标追踪等任务。

此外,在医疗领域中,可通过图传技术将手术室内的实时图像传输给远程医生,实现远程手术指导。

3.3 安防监控图传技术在安防监控系统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图传系统,监控摄像头的实时图像可以传输到监控中心并保存,实现对监控区域的实时监控和录制。

这在公共场所、公司企业、住宅小区等地方应用广泛。

4. 常用的图传方案4.1 数字图传数字图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图传方案之一。

它通过将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能够实现更高质量的图像传输和较远距离的传输。

数字图传系统的优点是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但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延迟。

4.2 模拟图传模拟图传是较早期的图传方案,它将图像转换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无人机实时图像传输系统设计

无人机实时图像传输系统设计

61Internet Technology互联网+技术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无人机在军用及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军事上的侦查、监控;民用领域的电力巡检、抢险救灾、快递运输、测绘等。

而这些应用都离不开无人机的图传系统,无人机的图像传输系统作为无人机的“眼睛”,在无人机飞离地面指挥员视线时也能将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拍摄的画面实时传回地面指挥者的设备中,供指挥者来判断无人机的状态,从而进行决策,发出准确的命令[1]。

因此这就对系统的实时性及清晰度的要求很高。

但目前无人机图传系统多采用WIFI、5.8G 等模拟信号传输,其在复杂环境中抗干扰能力弱,传输距离有限,传输速率也较慢,难以满足远距离高清实时图像传输的要求、达不到远程监控的效果。

因此研究并设计无人机实时图像传输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一、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图1 系统总体架构图图传系统总体架构图如图1所示,系统包括发送端,服务器端,PC 监控端。

1) 发送端,发送端搭载于无人机,发送端包括控制器和摄像头,控制器和摄像头通过USB 连接,控制器通过V4L2无人机实时图像传输系统设计【摘要】 随着无人机在电力巡检、航拍、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对无人机实时图像传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能够进行远距离、稳定地传输高清实时图像,因此研究无人机的图传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研究并设计的图传系统搭载于无人机,可实时采集无人机飞行过程的视频流,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4G 链路上传至流媒体服务器,同时PC 端可实时显示无人机飞行时的视频流信息,实现对无人机飞行环境的实时监控。

【关键词】 无人机 图传系统 4G 流媒体服务器接口采集USB 摄像头视频数据,然后通过RTSP 流媒体协议封装视频流数据,并通过4G 模块推送给流媒体服务器。

2) 服务器端,通过RTSP 流媒体协议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再通过RTSP 流媒体协议分发数据给PC 端。

3) PC 监控端,PC 监控端通过RTSP 协议从流媒体服务器拉取视频流,再经过视频流解码、格式转换,最终将视频流实时显示到PC 端窗口。

数字高清图传方案

数字高清图传方案

数字高清图传方案1. 引言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数字高清图传方案成为了许多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无人机、摄像机、医疗设备还是安防监控系统,都需要一种高清图传方案来传输图像信息。

本文将介绍数字高清图传方案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相关技术。

2. 数字高清图传方案原理数字高清图传方案通过使用数字信号传输图像信息,与传统的模拟图传方案相比,具有更高的图像清晰度和抗干扰能力。

其基本原理如下:1.图像采集:首先,使用传感器采集图像,将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

常用的传感器有CMOS和CCD。

这些传感器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经过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

2.压缩编码:为了减小图像数据的传输量,需要进行图像压缩编码。

常用的压缩编码算法有JPEG、H.264等。

这些算法能够将图像信号转换为压缩的码流。

3.信号传输:使用数字通信技术将压缩的码流传输到接收端。

常用的传输技术有以太网、Wi-Fi、蓝牙等。

这些技术能够通过数字信号的传输来保证图像数据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解码与显示:接收端接收到传输的码流后,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图像显示在屏幕上。

解码器能够将压缩的码流解压为原始的图像信号,并经过数码转模模数转换器(DAC)转换为模拟信号,最终显示在屏幕上。

3. 数字高清图传方案应用场景数字高清图传方案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3.1 无人机无人机是数字高清图传方案的典型应用之一。

无人机需要实时传输高清图像数据,以便操作员能够准确地掌握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和周围环境。

数字高清图传方案能够满足无人机对高图像清晰度和低延迟的要求。

3.2 摄像机在摄像机领域,数字高清图传方案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使得用户能够清晰地观察被监控的场景。

同时,数字高清图传方案还具有较低的传输延迟和较大的传输距离,使得监控人员能够及时地获取图像信息。

3.3 医疗设备在医疗设备中,数字高清图传方案可以用于传输医学影像,如X光片、磁共振图像等。

通过数字高清图传方案,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患者的病情,提高诊断效果。

面向无人机应用的视频图像传输与编解码算法研究

面向无人机应用的视频图像传输与编解码算法研究

面向无人机应用的视频图像传输与编解码算法研究无人机技术近年来飞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农业、测绘、环境监测、物流等领域。

视频图像传输是无人机应用中关键的技术之一,它可以提供实时的视觉信息,为无人机的控制和决策提供重要支持。

本文将对面向无人机应用的视频图像传输与编解码算法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无人机应用中的优化和改进。

一、无人机应用中的视频图像传输需求分析在无人机应用中,视频图像传输的需求主要包括实时性、图像质量和带宽要求。

首先,无人机通常需要实时传输图像,以提供实时监控和决策支持。

其次,图像质量对于无人机任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需要保持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

最后,由于无人机系统具有资源限制,视频图像传输需要在有限的通信带宽下实现,从而避免传输延迟和带宽占用过高对其他任务的干扰。

二、视频图像传输中的编解码算法选择为了满足无人机应用中的视频图像传输需求,需要选择适合的编解码算法。

目前,常用的编解码算法主要有H.264、H.265和VP9。

1. H.264编解码算法H.264编解码算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视频编解码算法之一。

它具有良好的压缩性能和适应性,并且在传输效率、实时性和图像质量方面都能满足无人机应用的需求。

因此,H.264编解码算法适用于无人机应用中对实时性和图像质量有较高要求的场景。

2. H.265编解码算法H.265编解码算法是H.264的升级版,具有更高的压缩比和更好的图像质量。

相比于H.264,H.265在保持相同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可以显著减小传输带宽。

然而,H.265编解码算法对于计算资源的要求较高,需要更强的硬件支持。

因此,H.265编解码算法适用于无人机应用中对带宽有限制的场景。

3. VP9编解码算法VP9编解码算法是Google推出的一种开源视频编解码算法,具有与H.265相近的压缩性能和图像质量,但对于计算资源的要求较低。

它可以在减小传输带宽的同时,保持较好的视频质量,适用于无人机应用中资源有限的场景。

无人机图像传输加密原理

无人机图像传输加密原理

无人机图像传输加密原理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航拍、农业植保到物流配送、灾难救援等领域,都能看到无人机的身影。

而在无人机的众多关键技术中,图像传输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图像传输加密技术就像一把锁,保护着无人机传输的图像数据不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接下来,咱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无人机图像传输加密的原理。

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图像传输加密。

简单来说,就是对无人机拍摄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使其在传输过程中变成一种无法被轻易理解和读取的形式,只有在接收端通过特定的解密手段才能还原出原始的图像。

那为什么要对无人机图像传输进行加密呢?想象一下,如果无人机拍摄的重要机密信息,比如军事基地的图像、重要设施的图像,在传输过程中被不法分子截获并且轻易解读,那将会带来多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加密就是为了保障这些图像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接下来,咱们具体看看无人机图像传输加密的原理是怎样实现的。

一种常见的加密方法是对称加密。

在对称加密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相同的密钥对图像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比如说,咱们可以把图像数据看作是一串长长的数字,而密钥就是一个特定的数学公式或者一组规则。

发送端使用这个密钥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接收端再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反向处理,就能得到原始的图像数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加密和解密速度快,效率高,但缺点是密钥的管理和分发比较困难,如果密钥被泄露,整个加密系统就会失效。

另一种方法是非对称加密。

在非对称加密中,有两把密钥,一把是公钥,一把是私钥。

公钥可以公开,任何人都可以用它来对数据进行加密,但只有对应的私钥才能解密。

无人机发送端用接收端的公钥对图像进行加密,接收端收到后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

这种方法密钥管理相对简单,但加密和解密的速度较慢。

在实际的无人机图像传输中,通常会结合使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比如,先使用非对称加密来交换对称加密的密钥,然后再用对称加密来对大量的图像数据进行加密传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密无人机设计:如何实现图传?
如果说中国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创新的巨大估值和营收说明了什么,那就是无人机正日益变成一桩大生意。

无人机现在已经引来众多资本竞相追逐,除此之外,各大半导体公司也都加快速度布局这一千亿级的市场,开发适合无人机应用的创新产品和技术。

某知名无人机产品硬件供应商之一,世强的技术专家将在这一系列文章中独家阐述先进的无人机产品内部的硬件电路设计和相关方案技术。

当我们把目前主流的无人机的内部电路板拆解开来后,您会发现无人机的电路控制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飞控系统、云台+相机、图像传输系统。

而我们的这一无人机电路系统系列的三篇文章也将分别对应这三个部分。

图1.FPV无人机的内部电路系统结构图
无人机能够一跃进入大众视野并迅速升温,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

从刚开始的空中摄录,到后来的实时摄录,方便的图像传输功能无疑为无人机加足了筹码,赚足了眼球。

在第一篇文章中,作者将为您分析无人机的图传实现技术。

2.4GHz全高清无人机图传系统是主流
在无人机的视频传输方面,高配的图传系统已经可实现5km/1080P30fps传输,但这是众多国内娱乐无人机厂商还没有做到的。

一般的做法是在云台搭载相机,高空拍摄再飞回地面检查。

这种方式由于不能即时看到拍摄画面,所以还不能满足航拍的要求。

“当然目前也有不少方案是采用5.8GHz频段传输模拟视频到地面,最远距离能达600多米。

但这种方式需要在飞行器上将高清(1080P或4K)转码成720P,再转成数字信号传输到遥控器显示屏上,技术上也较复杂,并且画面会有马赛克、停顿或卡死。

画面质量也不够好,用到专业航拍还有距离,适合普通爱好者娱乐。

”世强产品总监阳忠介绍说。

2.4GHz是目前无人机市场比较主流采用的频段。

在大疆最新发布的Phantom3上,就搭载了备受好评的DJI Lightbridg全高清数字图像传输系统,其内置了2.4G遥控链路,其高配方案实测有效传输距离高达5km,标配也达到了1.7Km。

“图像传输系统的性能是区分无人机档次的一个关键因素。

图像传输距离的远近,图像传输质量的好坏,图像传输的稳定性等是衡量无人机图传性能的关键因素。

”阳忠说。

简而言之,无人机图像传输系统就是将天空中处于飞行状态的无人机所拍摄的画面实时稳定的发射给地面无线图传遥控接收设备。

图像传输的实时性、稳定性是关键。

如下图4所示为目前主流的无人机遥控器/高清图传线路框图。

其组成部分主要由发射端、接收端和显示端三部分组成。

图2.无人机遥控器/高清图传线路框图
无人机图传系统的核心器件——2.4GHz传输器
2.4GHz传输器是无人机图传系统的核心器件。

虽然433MHz频段穿透性强,通讯距离远,可以最远传输达2公里,但由于其抗干扰能力弱,遥控无人机或飞行器上都不太采用。

目前专业WiFi芯片厂商(包括博通与高通)都还没有开发出这种远距离无线高清视频传输的芯片。

但是无人机市场如此火热,无线芯片厂商已经在着手计划推出专用芯片。

未来我们也许会看到能同时与控制器和显示器建立链路的双模芯片组。

但在专用芯片推出之前,RF工程师可以通过分立器件去实现远距离高带宽的无线视频传输。

应用于无人机上的2.4GHz传输器IC必须具备高接收灵敏度、低功耗、小体积以及各种先进的信道管理能力。

世强代理的赛普拉斯(Cypress)2.4-GHz单芯片无线电收发器WirelessUSB已经开始用于无人机上,在控制信号传输和视频传输上均有成功应用。

而赛普拉斯最新的第四代WirelessUSBNX收发器不仅继承了一贯的超低功耗优良性能特性,而且其2Mbps的数据速率可最大限度的减少发送和接收时间。

在2.4GHzISM频段下,相比竞争对手,可提供更高集成度和最佳性价比。

当然,与2.4GHz收发器配合使用的板材选择也非常重要。

“射频电路设计一直是系统设计中的难点,这除了需要高接收灵敏度的射频收发器外,还需要专业的高性能微波板材与之配合。

我们代理的罗杰斯高性能微波板材就特别适合与2.4GHz收发器配合,应用在无人机的图像传输系统中。

例如,RO4350已经成功应用到了国内某知名厂商的无人机图传系统中。

”阳忠特别告知说。

高性能的PA/LNA/FILTERIC确保远距离传输、抗干扰
在与2.4GHz的传输器IC的配合中,高性能的PA/LNA/FILTERIC也是必不可少的。

据悉,世强代理的Avago一系列PA/LNA/FILTERIC已经广泛应用于无人机图传系统中。

这些器件包括:MGA-22003、MGA-64606、MGA-675T6、MGA-25203、MGA-412P8、ACFF-1024、ALM-1912等。

MGA-22003线性功率放大器模块是确保图像能远距离传输的关键器件,在任何负荷或条件下都可保持稳定,而且其3x3毫米的封装非常适合无人机空间受限的应用。

而面向2.4GHz频段应用设计的微型化带通滤波器ACFF-1024则非常适合应用在无人机图传系统中以去除外部干扰。

它可以解决WiFi/Bluetooth和其他无线通讯标准同时运行的问题,不会因相邻无线射频干扰影响性能。

经济实惠、易于使用的GaAsMMIC低噪声放大器(LNA)MGA-64606也是众多无人机产品优
选的器件。

“MGA-64606通过采用Avago专有的0.25umGaAs增强模式pHEMT工艺,来达到低噪声系数和高线性的特点。

能够提高无人机图传系统的整个接受信号灵敏度。

”阳忠指出。

“关键是它还具有可切换式关闭和旁路功能,以便可以在输入信号功率较高时绕过。

这项特性可以减少电流消耗,延长设备的电池寿命,对于无人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小占用面积、小尺寸、内嵌功率侦测电路、电源关闭功能以及绝佳的功率效率使得无线局域网(WLAN)功率放大器MGA-412P8成为移动IEEE802.11bgWLAN应用的理想选择。

它在3%EVM54Mbps数据传输率(OFDM调制)时,线性输出功率为19.0dBm,在11Mbps(CCCK 调制)时,线性输出功率为23dBm。

而在某些5.8GHz图传系统中,诸如MGA-675T6LNA和MGA-25203PA等也是完全可以满足性能需求的。

满足无人机苛刻工作环境的电源和晶体振荡器
电源和晶体振荡器为电路系统提供动力和时钟参考。

而无人机对电源的要求十分苛刻,除了要确保低功耗高效率外,在无人机图传系统中,还必须具有高的纹波抑制比。

世强代理的LDO电压调节器非常适合应用在无人机接收端的遥控器中,而且世强还能为客户提供从电源到电池保护的整体方案,帮助客户选型。

另一方面,由于飞行器的应用场景一般都是户外,客户势必会做全温范围内的温度补偿,目前晶体振荡器行业里比较领先的是EPSON(爱普生)的高精度温补晶振(TCXO)技术,其精度高达2ppm,完全能够满足无人机工作场景的环境要求。

丰富的资源全面支持无人机项目设计
“作为国内某知名无人机厂商的硬件供应商之一,世强除了能够提供给客户高性价比的全信号链产品方案之外,更能在客户项目的开始阶段就深入做技术支持,我们能够根据客户新的项目特点推荐新的器件,给出建议,和客户项目工程师深入交流。

”阳忠指出,“特别的,在无人机图传系统的射频技术方面,我们有专门的射频实验室可以提供给客户免费使用,更有工作十几年、拥有丰富经验的RF工程师解决您的技术难题。


图3.世强射频实验室工作台
小结:
尽管现在的无人机市场还比较小众,不过自2014年已经开始了爆发式增长的阶段。

在大疆之后,更多的企业进入了这一高速成长的市场。

出货量从以前的百K级以内增长到现在的百K/年,相比以前已经有10倍的增长。

不过,续航时间、载重能力仍然是现在无人机厂商需要面对的挑战。

但可以预见,无人机市场的潜力仍然巨大,前途依旧不可估量。

(来源:我爱研发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