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赵州桥课堂实录(教学方案)
三年级上第五单元赵州桥教案课堂实录

(一)启发谈话,刀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
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赵州桥)(二)看图议桥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
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
)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
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
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
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
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
(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1. 出示生字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2. 理解生字。
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
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
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新绘制图样,就叫设计。
冲毁:冲破。
3. 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
4. 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卡让学生读。
5. 指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
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
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周桥的什么?2. 小组讨论交流。
3. 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
(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周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
4. 理解“世界闻名”先用查字典方法来理解。
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周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于世界?留在课文全部内容学完之后再回答。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小学语文《赵州桥》的教案(5篇)

小学语文《赵州桥》的教案(5篇)学校语文《赵州桥》的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著名”、“设计”、“创举”、“宏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2、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参与”、“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3、从著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筑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激发同学的骄傲感。
教学重点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赵州桥的宏伟、牢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赵州桥的宏伟、牢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我国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古代建筑,能说说吗?今日要学习的课文是与桥梁有关的古代建筑。
这座桥,它没有万里长城恢弘气概,也没有北京故宫的金碧辉煌,但它却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大奇迹,由于它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这就是赵州桥。
〔板书课题〕2、结合预习,谈谈你对赵州桥的了解。
〔生自由发言〕课文中的词语也熟悉了吧,我们再来共同学习。
二、检查字词1、读音要留意的词语有:横跨参与前爪;字形要留意的有:县、设、爪、贵;词义要留意的有:创举和才智。
2、齐读词语。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赵州桥是古人留下来的历史遗产,是劳动人民才智和才能的结晶。
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2、生汇报。
四、品读课文感悟文本1、通过一千四百年体会到它的古老。
〔抓重点词理解课文〕指导感情朗读。
2、赵州桥是一座特别宏伟的桥。
〔1〕“桥长50多米,有9米多宽……横跨在30多米宽的河面上。
”能体会到这些数字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文中列举了这么多数字,为我们呈现了活灵活现的赵州桥。
我们边读边想象。
〔指名读句子〕〔2〕通过想象,宏伟的赵州桥仿佛就在眼前,这种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有助于理解课文,想读的孩子借助这种方法一起读。
3、赵州桥是一座牢固的桥。
〔1〕它不易被冲垮,这与它的设计有关。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赵州桥》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赵州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1.3了解赵州桥的构造特点和历史文化意义。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兴趣和自豪感。
3.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2.1了解赵州桥的构造特点和历史文化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出示赵州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在哪里?有什么特点?2.朗读课文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理解课文大意。
2.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词义。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认读。
3.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3.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灵活运用。
4.理解课文内容4.1教师提问: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些特点?4.3教师提问:课文是如何描述赵州桥的坚固程度的?5.小组讨论5.1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赵州桥为什么能成为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5.2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6.课堂小结7.作业布置7.1抄写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7.2查找资料,了解赵州桥的历史文化背景。
四、课后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难点补充1.赵州桥构造特点的理解教师展示赵州桥的立体模型或详细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对话:“谁能告诉我,这座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的设计有哪些独到之处?”2.赵州桥历史文化意义的认识教师讲述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如修建时间、历史影响等。
对话:“你们知道赵州桥背后有哪些故事吗?它对当时的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分享所知,教师补充:“赵州桥不仅是一座桥梁,它还见证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赵州桥》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赵州桥》课堂实录《赵州桥》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雄伟、坚固、美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3.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走近赵州桥。
师:同学们,提起桥我想你们并不陌生,你们都见过哪些桥?生:木桥、石桥、竹桥、塑料桥……师:那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非常著名的桥吗?生:卢沟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赵州桥。
(教师板书:赵州桥)板书州时,注意“州”字的第一点是左点,其他是右点。
说到这个字,老师要提醒大家的是它与“洲”的区别,“洲”一般指水中的陆地,范围比“州”大;“州”是我国古代的行政区划。
你明白了吗?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关于赵州桥你了解哪些呢?学生自由汇报。
师: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
它虽然没有南京长江大桥那样高大,但却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大桥。
为什么这座桥如此有名呢?相信我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打开课本,结合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
(点评: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赵州桥虽然是众多桥梁中的一座,但却是世界闻名的一座,为什么能如此有名呢?引起学生的思考,也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学习,初知赵州桥师:我发现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有的同学还边读边画,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个很好的习惯,希望大家继续保持。
我相信大家对本课的生字生词也掌握得很好了,有没有信心读好呢?生:有。
师:先自由读。
后同桌之间互相读。
再开火车读。
师:去掉拼音还能读好吗?指生读。
师:那么多同学想读呀,我们一起来读,好吗?生齐读。
师:同学们发现这些词里有一个多音字吗?是谁?生:是爪。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1.赵州桥(课堂实录)

《赵州桥》课堂实录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走近赵州桥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河北民歌,请听──(课件播放)这首歌里唱的是一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
2.板书:赵州桥(提醒学生注意“州”字三点的写法)。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知赵州桥1.认读生字词语。
①自由汇报在预习中碰到的难读记的生字词。
②学生相互提醒读音,交流识字办法。
③教师相机点拨。
④去掉拼音,全班齐读词语。
⑤选词填空。
选一个、两个或几个说说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2.自由试读课文,要求做到:①正确(不添、不漏、不改);②流利。
3.检查朗读。
(出示句子,学生朗读,教师随机指导)三、朗读感悟,品悟赵州桥1.(播放赵州桥录像,屏幕定格“神桥”画面)人们称赵州桥是一座“神桥”,它究竟“神”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出有关词句。
2.学生自由读文,圈点勾画。
3.交流读书体会,感受赵州桥的“神”。
你从哪儿体会到赵州桥的“神”呢?(此环节根据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交流汇报随机展开)重点感悟:▲历史悠久。
①学生读勾画的句子。
②指导朗读:它像一位1300多岁的老爷爷,见到它你心情怎样?(板书:古老)▲设计奇特。
汇报第二自然段学习体会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设计之雄伟、坚固,从而感受它的“神”。
①随机出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②自由读一读,说说赵州桥“神”在哪儿?③学生交流,品词析句,指导朗读。
重点抓住“全部”、“没有桥墩”、“横跨”、“37米多宽”等重要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a 指名试读。
b 评价促读。
c 师生合作朗读。
▲图案美观。
汇报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体会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图案栩栩如生的特点。
①文中描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②从“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入手,启迪学生思考: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龙活了?(缠绕、抵、望、戏)③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画面。
《赵州桥》教学实录

《赵州桥》教学实录有些地方,河上架着桥,你走过去会看到桥梁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有的表现的是优美的神话传说。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一座有名的石拱桥——赵州桥。
它可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之一呢!赵州桥离现在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说它历史悠久,一点也不假。
这座桥在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1991年3月,法国总统密特朗参观此桥,由衷地称这座桥:“美极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座桥是建在哪里的吗?对,它就建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
赵州桥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拱桥,在没有修建这座桥之前,人们想过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李春才用了这种独特的建桥方法。
这座桥凝聚了古代人们的智慧。
听老师讲一个关于赵州桥的小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姓张的画家游历到此,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
这里的景色如诗如画,使画家陶醉。
画家决定留下来为这里的美景画画。
经过几年的努力,画家终于画下了这幅美丽的画。
画家为了纪念他生活过的小村庄,就把这幅画命名为“赵州桥”。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迅速朗读一遍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读完以后,同桌之间互相纠正生字读音。
(3)重点指导写“拱”字最后一笔(横折弯),其它较难的字还有“抵”和“图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纠正字音:宗(zōng)祠(cí)砌(qì)洨(xi áo)河参加(cān jiā)创举(chuàng jǔ)而且(ér qiě)雄伟(xi óng wěi)美观(měi guān)前爪(qián zhǎo)双龙戏珠(shuāng l óng xì zhū)思考:赵州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齐读第一段。
思考: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作者用的是什么方法来说明的?你还知道什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1)赵州桥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
小学语文赵州桥教案

小学语文赵州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赵州桥的认识。
(2)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赵州桥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三、教学难点:1. 对赵州桥建筑特点的深入理解。
2. 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赵州桥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2. 运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赵州桥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认识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 课堂讲解:(1)讲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
(2)讲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及其价值。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赵州桥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地位。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2)学生谈感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赵州桥的历史价值及其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地位。
7. 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2)结合课文,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
8.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抄写生字词的准确性和绘制赵州桥示意图的完整性。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三年级语文19.赵州桥(课堂实录)

2020-2021学年《赵州桥》课堂实录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走近赵州桥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河北民歌,请听──(课件播放)这首歌里唱的是一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
2.板书:赵州桥(提醒学生注意“州”字三点的写法)。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知赵州桥1.认读生字词语。
①自由汇报在预习中碰到的难读记的生字词。
②学生相互提醒读音,交流识字办法。
③教师相机点拨。
④去掉拼音,全班齐读词语。
⑤选词填空。
选一个、两个或几个说说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2.自由试读课文,要求做到:①正确(不添、不漏、不改);②流利。
3.检查朗读。
(出示句子,学生朗读,教师随机指导)三、朗读感悟,品悟赵州桥1.(播放赵州桥录像,屏幕定格“神桥”画面)人们称赵州桥是一座“神桥”,它究竟“神”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出有关词句。
2.学生自由读文,圈点勾画。
3.交流读书体会,感受赵州桥的“神”。
你从哪儿体会到赵州桥的“神”呢?(此环节根据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交流汇报随机展开)重点感悟:▲历史悠久。
①学生读勾画的句子。
②指导朗读:它像一位1300多岁的老爷爷,见到它你心情怎样?(板书:古老)▲设计奇特。
汇报第二自然段学习体会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设计之雄伟、坚固,从而感受它的“神”。
①随机出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②自由读一读,说说赵州桥“神”在哪儿?③学生交流,品词析句,指导朗读。
重点抓住“全部”、“没有桥墩”、“横跨”、“37米多宽”等重要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a 指名试读。
b 评价促读。
c 师生合作朗读。
▲图案美观。
汇报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体会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图案栩栩如生的特点。
①文中描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②从“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入手,启迪学生思考: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龙活了?(缠绕、抵、望、戏)③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小学语文:赵州桥课堂实录(教学方案)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小学语文:赵州桥课堂实录(教学方案)第一课时(在提示课题和生字词教学以后)师:下面我们学习课文。
赵州桥为什么有名?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请翻开书听老师读课文。
(范读)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辅导)师:同学们读得不错。
下边让我们用心地把课文读懂,要特别注意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谁先把第一段读一下(指名读) 师:这座桥世界闻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
这座桥为什么这么闻名呢?因为它在设计上有独特的地方。
第二段就写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
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桥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学生默读。
在默读中教师再次强调上面的要求。
并且说同学们可互相商量)师:好,让我们集体研究一下。
大家来看赵州桥。
(出现幻灯棗赵州桥彩色图)拿它跟别的桥比较,特别是什么呢?(同学们认真观察后纷纷举手)生:它跟别的桥不一样,别的桥棗(没说上来)师:不要着急,坐下,一会儿想起来再说。
后边那个同学说。
生:赵州桥和别的桥不一样,别的桥下有桥墩,这座桥没有桥墩。
师:噢,他注意观察,认真看书,抓住了一个特点。
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一个什么呀?生:拱形的大桥洞。
师:对,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板书: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继续研究,还有什么特点?生:一般的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没有两边的小桥洞。
师:噢,他又看出了一个特点。
两边,哪两边呢?讲清楚。
生: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师:好,这就清楚了。
小桥洞在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
各有两个什么形状的?生:拱形的。
师:小桥洞。
这就是第二个特点(板书: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大家观察得很好。
下边咱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课文,不要拉长声。
(学生齐读)师:大家读得很认真,谁还有不懂的地方?生:横跨怎么讲?师:后边那位同学告诉他。
生:就是横着跨着。
师:对,就是横着跨在河上。
还有不懂的地方吗?都懂了。
好,让我们看下一段。
这一段是写赵州桥的什么呀!谁用一句话告诉我?生: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师:还有别的意见吗?生:这一段写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
生:是写赵州桥的美观。
师:几位同学说得不一样。
那位同学说写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是这段的主要内容。
这两位同学说写赵州桥的美观,也是这段的主要内容,其实他写栏板上的雕刻,栏板上的雕刻又怎么样呢棗生:美观。
师:对了。
咱们的意见是一致的,这一段是写它的美观(板书:美观)。
写赵州桥美观的这一部分,大家看看主要写的是什么?生: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师:(板书:图案)你们看有几种图案?生:写了三种图案。
师:哪三种,一种一种地说。
生: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师:这里面有不懂的地方吗?生:什么叫戏珠?生:飞龙是什么样的?生:“抵着”怎么讲?师:这都是描写龙的动作的,我这儿有几幅图,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幻灯呈现桥面图,老师边指边引导)这是棗生:栏板。
师:栏板上雕刻着棗生:精美的图案。
师:(幻灯呈现彩色图棗两条相互缠绕的龙)这是第一幅图,谁能想起这是书上的哪句话?生: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师:这个句子懂了吗?生:懂了。
师:大家再看第二幅图(幻灯呈现飞龙图)。
龙周围是云彩,这两条龙似乎飞起来了,这叫什么龙?棗生:飞龙。
师:这两条龙前爪怎么着?生:相互抵着。
师:什么叫“相互抵着”,懂了吗?生:懂了。
师:它们的头向什么地方望?生:一条向后望,另一条也向后边望。
师:这就叫各自棗生:回首遥望。
师:大家再看第三幅图(幻灯呈现双龙戏珠图)。
两条龙中间是什么呀?生:珠子。
师:这就叫什么?生:双龙戏珠。
师:两条龙在玩这颗珠子。
这三幅图都看懂了吗?生:看懂了。
师:课文写得多好!你们再读读这段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这段课文,又让一名学生朗读一遍)师:好,请大家看黑板(指着板书小结)这样一座设计独特、雄伟美观的大桥,是什么时候建的?生:隋朝。
师:设计人是谁呀?生:石匠李春。
师: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所以,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学生质疑后,指名通读全文。
下课)第二课时师:上一节课,我们学得很好。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赵州桥》。
赵州桥这篇课文,跟咱们以前学过的别的课文有点不同的地方。
咱们学过的好多课文都是写事的,写一件事。
咱们想一想,赵州桥这课是写事的吗?生:不是。
师:它是写物的,写一座建筑。
将来咱们到工作岗位也好,今天咱们学习也好,常可能遇到写一个建筑,写一件东西。
比如我们秦皇岛,有一个闻名的山海关,假如你到山海关去了,别人没去过,向别人介绍一下,那你就写棗山海关。
那篇文写出来的话,就跟我们这篇文的形式差不多。
(提高声音,强调地说)所以这节课,我们好好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把闻名世界的赵州桥写好的。
在写雄伟而美观的赵州桥的时候,他是怎样想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这节课研究这个问题。
大家把书翻开,看看作者先从哪方面写的。
谁来说说?生:先写的是赵州桥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时间建造的,是谁建造的。
师:这位同学很动脑筋,课文先写赵州桥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谁设计的和参加建造的,离现在多长时间了。
先给赵州桥一个很简要的介绍,并且指出,赵州桥世界闻名。
下面就讲了为什么世界闻名呢?它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所以第二段就写的是什么?生:设计特点。
师:第二部分接着就写它设计的特点。
写它与其它的桥不同的地方。
除了写它的设计特点以外,还写了什么?再看,你说。
生:还写了赵州桥坚固不坚固,美观不美观。
师:你用的是疑问语气,应该用肯定的语气说,再说一遍。
生: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师:对。
所以第二三部分写的是赵州桥设计的特点和它的美观。
最后,第四部分,一座这样雄伟、美观的桥,是劳动人民设计建造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的什么棗生:智慧和才干。
师:现在我们来看,作者怎么写的赵州桥呢?(指板书)先写赵州桥建设在:生:■河上。
师:它是隋朝的棗生:石匠李春设计的。
师:接着就写这个桥设计上的棗生:特点。
师:和它的棗生:美观。
师:最后,指出这座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棗生:智慧和才干。
师:下边,咱们再细致地研究,看作者怎么写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
找找是哪一段?生:第二段。
师:看看这段共有几句话?生:五句。
师:噢,没看清楚。
再看。
生:六句。
师:几句呀?生:六句。
师:第一句怎么写的?生:赵州桥非常雄伟。
师:写它的概貌,就是说赵州桥给人一个总的印象是棗生:非常雄伟。
(板书:雄伟)师:第二句,你说。
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第二句就写这个桥的长、宽。
(板书:长、宽)(老师让一个学生朗读第三句,接着又让另一个学生读第四句) 师:谁说三、四句写的什么?生:这两句写的是桥的特点。
师:对,很动脑筋。
第一句写赵州桥的雄伟,第二句写赵州桥的长和宽,第三句就开始写什么呀?(指上节板书)生:特点。
师:第四句也写它的特点。
看看第五句。
(一个学生朗读第五句)师:你们说这句写的是什么?生:写的是发大水时,河水可以从大桥洞上面的四个小桥洞流过。
师:这么复杂的话他说得很清楚。
换句话说,这第五句写的是四个小桥洞的棗生:作用。
师:最后一句,第六句。
你读。
(一个学生读第六句)师:这又写的是什么呀?生:水流过……师:别着急,再想。
你说。
生:写的是桥的设计。
师:还不全面,你说。
生:写的是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师:一个创举,下面又接着写这样设计的好处。
所以,第六句是小结。
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它的好处是棗把这个长句子再读一遍。
生: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师:(在上节板书的边上又加写了:创举;既……又……)现在,我们来看,写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这部分,作者先说赵州桥非常雄伟,一句话,给人一个总的印象;然后写有多长多宽,具体地写是什么样的;最后,做了一个小结:这是个创举,既减轻了河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个顺序,作者这个想法,你们记清了吗?生:记清了。
师:按着这个顺序背一背。
(老师先借助板书引导着背诵,然后自由背诵,最后,又借助幻灯上的图集体背诵。
学生基本上能背下来。
)师:很好,同学们背得差不多了,下课后再念念,把这段课文背熟。
下面,我们看看写赵州桥非常美观的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生:主要写了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
师:这样的图案有几幅?生:三幅。
师:好,现在谁说说这几幅图是什么意思?先看第一幅图。
(再次复映图片)生: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师:第二幅图。
生: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师:第三幅图。
生:双龙戏珠。
师:把这三个图案都写了,最后一句是怎么写的?你读。
生: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又让学生集体读一遍)师:(总结)这段的第一句,说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告诉我们这段要写美观(指前节板书:美观)。
下面三种图案分着写的,你们说,最后一句是写什么?生:写的是栏板上的图案精美。
师:是指一个图案吗?生:描写栏板上刻的全部图案的精美。
师:全部。
不是一块,也不是两块,而是所有的。
这就把这一段的内容作了一个总结。
现在我们能背过这段课文吗?(老师引导着背诵第三段,边出现图片边背,又让学生自由背诵,然后指名背诵,最后集体背诵。
接着,又练习了词语的默写、造句。
下课)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