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复句划分
二重复句的划分

承接
⑨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假设
⑩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 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并列
比较导入
例句1: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
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单句+单句 并列关系的一重复句
特点:只有一个结构层次。 例句2: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 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我感谢我的母亲。
复习巩固
➢ 不是而是表并列,如果那么表假设; ➢ 不但而且表递进,虽然但是表转折; ➢ 只有…才表条件,宁可也不表选择; ➢ 动作事件分先后,首先然后表承接; ➢ 因为所以如相连,因果关系便不缺。
复习巩固
①生活中最没有用的东西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递进
3.①如果你的看法正确假,设②你就不怕别人批评并;③列如
果你的看法不正确,④批评正好能帮助你纠正错误。
假设
能力提升
1.这些人的丰富经验,是很可贵的,但是,如果 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2.狂风吹不倒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我赞美野草。 3.外祖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如往年健康,但仍不 辍劳作,尤喜纺棉。
因果
更要报答我的母亲。
递进
① 并列 ②
③
④
递进
因果
复句 + 复句 二重复句
方法小结:
1.复句 + 单句:① ② ③ 步骤:
典例:因为A1,A2,所以B。
1.找准分句。 2.找出第一个层
2.单句 + 复句:① ② ③ 次,判断其关系。
(注意关联词)
典例:如果A,那么B1,B2。 3.再划第二个层
3.复句 + 复句:① ② ③ ④ 次,判断其关系。
二重复句的层次划分

二重复句的层次划分从古至今,中国文学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古典文学,它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而且更能展现出古典文学的精髓和文学艺术的层次。
在古典文学中,二重复句的使用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既给读者带来心灵的净化,又增强了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复句有着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二重复句。
二重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连接而成,它们既能表现情节,又能加强中心思想。
复句中,前句既能表达主题,也可以把主题放在后句中。
如果复句有三个以上的句子,那么可以说它们组成了一个复句结构,它可以提供更多的情感素材,以及更有力的中心思想。
根据层次的不同,二重复句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从简单到复杂,从主题到后句,从一句到三句,二重复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一句连续复句:一句复句就是由一句复句开始,与下一句延续紧扣,有一定的语义链联系的结构,以强化其中心思想为主的一种形式。
例如:“风像一把剑,雨如一股弓”。
2、主从句一句复句:主从句一句复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从句组成,前者表达主题,后者作为补充,使主题更加清晰明确。
例如:“雾在银霞中混沌,梦在梦泡里苍茫”。
3、主从句二句复句:主从句二句复句则是在一句复句的基础上又增加一句,此句与前两句链接,使复句更加完整。
一般,第三句复句更重要,它可以使复句变得更加精彩,也可以强化主题。
例如:“春色林中走,叶儿红紫交;花影带月晚,蝶舞枝头高”。
4、三句及以上复句:三句及以上复句是指由三句或三句以上的复句组成的,它可以表现出更为丰富的情节,也可以更有力地表达主题。
例如:“春风融融,桃花微微,闲人聊看杏花开;细雨洒洒,叶子弱弱,流水满山闻花响”。
以上就是二重复句的层次划分,可以看出,二重复句的形式极其多样,而且它们可以起到表达主题、增加文章表现力的作用。
古典文学中有许多精彩的二重复句,它们如果反复阅读,可以帮助读者提升文学素养和文学艺术的品位。
初中语文二重复句层次划分的步骤

如B句:
①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②可是
不会用思想,③碰到同类的题目自己仍然
不会做。
转折 并列
A、① / ② // ③
转折 并列
C、① // ② / ③
并列 转折
B、① / ② // ③
并列 转折
D、① // ② / ③
步骤二
发一阵子空想,④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⑤
(因果)
自己还是不会游泳。
(假设)
这个复句由五个分句构成。
注意:如果一个复句的句首是介宾短语或名词性的 短语,后面有一个逗号,那么这个介宾短语或名词 性短语是不能算作一个分句的。因为介宾短语是状 语,名词性短语是主语。
如B句:①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② 可是不会用思想,③碰到同类的题目自己仍然不 会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
更有效果, ④那结果常常是一无所获。
假设
如果复句中没有关联词和标点符号,便只 能从意义上去把握分析。
根据关联词语和标点符号来找出第一层。 如果一套关联词能将整个句子一管到底 ,那 其中便是第一层。
如C句:
因果 (第一层)
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②所以,我们
如果有缺点, ③就不怕别人批评。
(第二层) 假设
这个复句中“因为……所以……”管辖全句, 第一步应断在①②句之间。
如D句:
并列
并列
①光凭一腔热情, ②埋头苦干, ③不根据已有的
第一层第二层因果假设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结果常常是一无所获
二重复句划分例解

138 语言国地丨二重复句划分例解◎钟昌华“二重复句”是初中语文课本后附录的语法知识之 一。
何谓二重复句?指在结构上有两个层次的复句。
学习划分二重复句,对初学者,要很好掌握,有一定难度。
必须弄清句子层次结构关系,现分述于后。
―、二重复句的类型二重复句是由一般复句扩展而成。
换句话说,由单 句和复句组合而成。
有以下三种方式:第一,单句+复句(1)我喜欢这绚丽的秋色,因为它不但表示着成熟!繁荣而且意味着愉快和&!_____单句,_____复句第二,复句+单句⑵北方愚然表表因因表表表表表表表,所以皇蛇在岛上没有什么天敌。
_____复句,______单句第三,复句+复句⑴因表表表表表表1;因鞭砍表表表表埋在表 表的竹根。
_____复句,_____复句我们对二重复句类型的认识,为划分二重复句的结 构层次打下基础。
二、划分二重复句的歩骤第一步:找准二重复句第一个层次所在的地方,这是划分二重复句的关键所在,也是学习二重复句的难 点。
我们不妨从下面几种情况考虑,把二重复句首先从 第一大层上“一刀两断”。
第一,前面我们认识了二重复句的三种组合方式,它可以作为划分二重复句第一层的依据之一:三种不同 的组合方式,它们各自的“组合点”就是二重复句第一个 层次所在的地方。
如:⑷因因因因因就因先拿因表;因因马表表得先表 表草料。
_____复句,_____复句_____复句,_______单句例(4)句的“组合点”在分号(;)处,就是该句的第 一个层次;例(5)句的“组合点”在“才”字处。
第二,纵观全局,总体把握全句,注意关联词语的提 示作用。
(6)虽说故乡,然而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 爷的宅子里。
例(6)句的关联词语“所以”处是该句第一层次之所 在。
全句前后属因果关系。
第三,有的句子使用了冒号(:),冒号()处为第一 个层次。
因冒号与后面的内容是总分、解说关系。
第四,有的句子用了分号()。
有两种情况:一是分 号在全句上表示并列的几件事或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那么,分号处就是二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如例(3),例(4);二是分号并非是上述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二重复句的层次划分

二重复句的层次划分从古至今,人们一直认为复句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复句可以传达出一定的层次感,从而帮助读者或听众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但是复句的组织层次并不总是易于理解,因此有必要对复句进行分层次的划分,以便读者和听众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文章的整体语义。
首先要明确的是,复句是重复性句子,它由一个主句和1到3个复句构成。
如果把主句视为一个整体,那么复句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接复句:这类复句表达的是最基本的意思,它们构成的复句通常与主句之间有一定的形式上的关联。
这类复句可以用一到三个限定词(诸如“who”、“what”、“where”、“when”等)和一个定语从句加以表达。
例如:I saw a woman who was wearing a red dress.2.接复句:这类复句一般表达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它们构成的复句与主句之间没有明显的形式上的关联。
它们可以用一个宾语从句,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to do引导的不定式短语,以及反意疑问句等来表达。
例如:I asked him if he wanted to go.3.论复句:这类复句表达的是一些评论性的内容,它们与主句之间没有任何形式上的关联,而且一般都比较简洁,只用一个引导词或短语来表达,常见的有incidentally,in addition,for instance,not to mention等。
例如:He is not only talented, but also hardworking, not tomention friendly.总之,复句的层次划分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最终传达的意思。
此外,复句的层次也反映了作者的思维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复句的层次划分也可以帮助作者表达比较复杂的概念。
因此,有必要重视复句的层次划分,以便于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
关于复句层次划分,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相关的讨论。
例如,斯托克的研究表明,当两个复句没有明显的关联时,他们之间会形成一种类似于“第三层次”的关系;另外,马特和杰森等人也提出,复句可以被划分为三个层次,包括主句和直接复句以及间接复句。
二重复句的层次划分

二重复句的层次划分
二重复句是一种重要的文体语言,它不仅仅是一句话的重复,而是通过更多的重复形成一个整体,突出表达的意思。
二重复句有很多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它们的层次划分。
首先是最基本的层次,也称为单句式二重复句。
它只是一句话的重复,它的意义是强调出某个关键词,以强化其中的意思。
例如:“今晚,今晚,今晚我们来聚会。
”通过重复“今晚”一词,表达的意思
更加强烈。
其次是复句式二重复句。
它不仅仅是单词的重复,而是整个一句话的重复,这样可以更加强调出句子中的重点。
例如:“放手,放手,放掉过去的一切吧。
”通过重复整个句子,以更强烈的表达来让观众
感受到说话者的热情。
再者,可以采用改变时态等表达方式,来使得二重复句层次更加丰富。
比如:“我疲惫,我疲惫了,我已经疲惫得灰心丧气。
”通过改变时态,使得表达更加深刻,更能凸显出主题。
此外,还可以运用哲理式的思维,将二重复句变得更有技巧。
例如:“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得到它就一定要保持的,这世界上没有什
么是失去它就一定不可能再拥有的。
”这种二重复句不仅仅是重复,
而是在重复中表达出一种哲学思想,具有深刻的意义。
总之,二重复句有多种表达方式,其层次也是很丰富的。
它不仅可以表达出强烈的情感,还可以表达出哲理和技巧等更深层次的东西。
因此,二重复句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在写作和口头表达中也可以大量使用。
二重复句的层次划分

二重复句的层次划分从古至今,对文学文体审美的理解给出了不同角度的描述,复句又是一种极具特殊魅力的文本形式,可以把复句分为不同的层次来划分。
一、以书面形式表现的复句书面形式的复句,即是以书面文体来表现的复句,涵盖的范围比较广,从文言文的古典文献到现代中文的小说,都可以找到复句的踪影。
传统的书面文体以典雅稳重、高贵古朴为主,结构复杂、语言缜密,强调形式,以或概念性的、或抽象性的表达形式,来表现情感和情绪,形成了典型的传统复句模式。
以文言文为例,通常情况下,复句在文中出现频次较低,但作用却也是不可忽视的。
古诗词中的复句,绝大多数都是以蕴藉抒情的语言特点表达出来的,极具古典的韵味,一般采用虚与实配合、明示标示的结构,表达得清晰且有力。
二、以语言形式表现的复句语言形式表达的复句,是以口头文体来表达的复句,主要出现在口头论述中,也涉及到对话形式的表达。
口头文体的语言结构比较简单,复句的表达尤为丰富,通常用精炼的简洁语句,简明彻清地表达出来。
典型的语言形式表达的复句,有开门见山、千篇一律的一句话成章,以及一头扎进、一句活跃引起注意的、引起人们共鸣的话语等。
三、以其他形式表现的复句现代艺术、音乐、新闻稿等,都会使用复句来表达作品或信息。
其中,音乐形式的复句受到很多年轻人的青睐,把一种新的复句文体引入艺术领域中。
在此形式下,复句的表达更多的是以声调器材的变化去表现情感,而不是直接使用文字形式。
流行音乐中出现的复句,往往匀称清晰,把节奏、旋律重复几次,再以变化来表现情绪,以及引起人们共鸣。
四、总结以上就是关于复句层次划分的内容,从以书面形式表现的复句、以语言形式表现的复句以及以其他形式表现的复句来看,尽管复句各有特色,但表达出来的意义大同小异,也就是用丰富的形式内容,来陈述一种情绪、心情或概念。
复句的表达,取决于作者的思维形式,又可以视情境表达出不同的形式,具有语言表达上的多样性。
二重复句的划分

二重复句是指有两种意义关系,两个结构层次的复句。
怎样划分二重复句呢?一、确定分句数目。
要注意,不能把有起强调作用的关联词语的句子成分,或作句子成分的主谓短语误认为是分句;也不要把省略了主语、具有分句资格的短语不计为分句。
例如:(1)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
(2)只有反复阅读,反复感受和体验,才能领略艺术的全部魅力,才能品尝艺术的迷人的美。
例(1)表面上看有两个分句,实际是一个分句,“无论哪个时代”是状语,“无论”起强调作用。
例(2)应有4个分句,“反复阅读”与“反复感受和体验”,都是由偏正短语构成的分句。
二、划分第一层,明确其关系。
(1)借助关联词语。
因为它是表示分句意义关系和结构层次的重要标志。
明确每个关联词语管几个分句。
(2)无关联词语的,其一是以句子意义上去分析;其二是添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再作判断。
(3)借助标点符号。
一般说来,在二重复句中,如果有分别,往往分号处是第一层界限。
例如:1.(1)无论瓦罐碰上石头,(2)或者石头碰上瓦罐,(3)遭殃的总是瓦罐。
2.(1)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2)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3.(1)xx虽然锋快,(2)斩不断流着的水;(3)骏马虽然飞快,(4)甩不掉自己的影子。
例1中“无论”管了第(1)(2)分句,故第一层应在(1)(2)分句与(3)分句之间,属条件关系。
例2虽无关联词语,但根据句意或增添关联词语可认定,第一层在(1)分句与(2)(3)分句之间。
属因果关系。
例3借助关联词语和标点符号。
可知第一层在分号处,属并列关系。
三、划分第二层,标明其关系。
划分第二层次比较简单,先从第一层的左边入手,再分析第一层的右边。
划分时,要丢开第一层的关联词语,根据第二层的关联词语明确其关系;没有关联词语的,可根据句意或添上关联词语来判断。
例如:1.(1)闪电的光度虽强,||(2)只是瞬间存在;|(3)星星的光转折度虽弱,||(4)却能整夜长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重复句划分
1、①只有孔乙已到店,‖②才可以笑几声,
条件
︱③所以至今还记得。
因果
2、、①如果出到十文钱,‖②就能买一样荤
假设
菜,︱③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④大抵转折因果
没有这样阔绰。
3、①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②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③可是从来没认真做地一件事。
(①‖②| ③)
并列转折
4、他后来还托他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
并列
西,| 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转折
5、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 但阿长是不
转折
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
因果
6、我很高兴,| 因为我很早就听到闰土这个
因果
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
递进
7、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
假设
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
转折
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8、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转折
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递进
9、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
转折
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假设
10、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并列递进
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
并列
水对桥身的冲击。
单复句的辨别
1、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单句)
2、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因果复句)
3、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递进复句)
4、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
(假设复句)
5、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令人多么惊喜啊!(假设复句)
6、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有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转折复句)
7、无论谁都得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单句)
8、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单句)
9、“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世界上所仅有的。
(递进复句)
10、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