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磁粉法对焊缝探伤

合集下载

焊缝探伤检测方案

焊缝探伤检测方案

焊缝探伤检测方案1. 引言焊接技术在工业制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缝质量问题也是一大挑战。

焊缝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强度和安全性。

因此,为了确保焊接质量,焊缝探伤检测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焊缝探伤检测方案,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2. 触摸探测方法触摸探测是一种常见的焊缝质量检测方法。

它利用声波或超声波在接触焊缝表面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简单易用,成本低廉。

同时,触摸探测可以快速定位焊缝中的缺陷,并提供缺陷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然而,触摸探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它只能检测到表面缺陷,无法检测到焊缝内部的缺陷。

此外,触摸探测还会对被测物体造成微小的损伤。

3. 声发射检测方法声发射检测方法是一种基于探测焊缝内部缺陷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

它利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微小声波信号来检测焊缝的质量。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优点,可以检测到非常微小的缺陷。

此外,声发射检测还可以实时监测焊接过程中的缺陷演化情况。

然而,声发射检测也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另外,声发射检测设备较为昂贵,操作上也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

4. 磁粉检测方法磁粉检测方法是一种基于磁粉涂覆原理的缺陷检测技术。

它利用对焊缝表面施加磁场后,通过观察磁粉在缺陷处的聚集情况来判断焊缝的质量。

这种方法对于检测表面裂纹和夹杂物等缺陷非常有效。

磁粉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并且可以检测到较小的缺陷。

然而,磁粉检测也有一些限制,例如只能检测铁磁材料的焊缝,并且对设备和环境要求较高。

5. X射线检测方法X射线检测方法是一种常见的焊缝探测技术,它利用X射线通过焊缝材料后的吸收和散射规律来检测焊缝的质量。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到焊缝内部的缺陷,如夹杂物、气孔等,并提供缺陷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X射线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优势,并且可以应用于各种材料的焊缝检测。

然而,X射线检测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人员,并且可能对人体产生辐射。

焊缝探伤实习报告

焊缝探伤实习报告

焊缝探伤实习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焊接技术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船舶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焊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寿命。

因此,焊缝探伤作为焊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在保证焊接结构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习报告旨在通过对焊缝探伤的实践操作,了解和掌握焊缝探伤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提高对焊接质量的判断能力。

二、实习内容1. 焊缝探伤基本原理焊缝探伤是利用各种物理手段,对焊接接头处的缺陷进行检测,以判断其质量合格与否。

常见的焊缝探伤方法有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磁粉探伤等。

超声波探伤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特性,当遇到界面时产生反射,根据反射波形判断焊缝内部缺陷。

射线探伤通过对射线吸收情况的分析,判断焊缝内部缺陷。

磁粉探伤则是利用磁场对铁磁性材料中的缺陷进行检测。

2. 焊缝探伤方法(1)超声波探伤:实习中,我们使用了CTS-1002型超声波探伤仪进行焊缝探伤。

首先,将超声波探头与焊缝表面紧密接触,然后发送超声波信号。

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当遇到缺陷时会产生反射。

通过分析反射波形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可以判断焊缝内部的缺陷情况。

(2)射线探伤:实习中,我们使用了X射线探伤机进行焊缝探伤。

将待检测的焊接接头放置在X射线探伤机的探测器上,开启射线发生器,射线穿过焊接接头。

射线在焊接接头内部遇到缺陷时,会被散射或吸收,从而在探测器上产生信号。

根据信号的大小和分布,可以判断焊缝内部的缺陷情况。

(3)磁粉探伤:实习中,我们使用了磁粉探伤机进行焊缝探伤。

首先,将磁粉施加在焊缝表面,然后通过磁粉探伤机的磁场对焊缝进行磁化。

当焊缝内部存在缺陷时,磁场会在缺陷处产生漏磁场。

磁粉在漏磁场的作用下,形成磁粉聚集,从而揭示出焊缝内部的缺陷。

3. 实习操作与结果分析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别对焊接接头的超声波、射线和磁粉探伤进行了操作。

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确保探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磁粉探伤无损检测实验实验报告

磁粉探伤无损检测实验实验报告

西南石油大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掌握磁粉探伤的原理,方法和设备二、基本原理利用铁磁性材料被磁化后,缺陷处有磁通泄露到空气中,形成漏磁场。

漏磁场具有不均匀的特性,能够吸附磁粉积聚到缺陷上,显示出缺陷的形状。

三、实验装置CEX—2000通用磁粉探伤仪CEX—2000通用磁粉探伤仪采用可控电子技术的新型携带式磁粉探伤仪。

具有交流磁化、直流磁化和自动退磁功能。

此仪器还可以配置磁轭式探伤器和多种附件。

四、磁化方法1、纵向磁化线圈法:利用电流通过线圈对工件进行磁化,用于轴类零件的周向缺陷。

磁轭法:把工件放在电磁铁或永久磁铁的两极之间进行磁化的方法,常用于焊缝探伤。

2、周向磁化直接通电法:工件夹在探伤机的两极之间,使电流通过夹头直接流过工件,对工件进行磁化。

主要用于长型工件的探伤。

支杆法(触头法):电流通过支杆对工件局部进行磁化,用于大型工件的局部探伤。

中心导体法:从空心管中穿过导体,使导体直接通电。

用于空心工件的内表面探伤。

平行电缆法:用于角焊缝探伤。

五、通电方式连续法:工件在磁化时,同时施加磁悬液使缺陷显示。

剩磁法:利用工件磁化后的剩磁来检验其表面缺陷。

六、电流类型及选用交流电磁化法由于“集肤效应”,对于表面开口缺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且退磁方便。

对于近表面及埋藏缺陷,直流全波整流、半波整流磁化法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但要有专门的退磁装置。

七、实验步骤本实验采用支杆法磁化将八角试块表面清理干净,清理出金属光泽,Ra<12.5um;将磁悬液摇匀,倒少许在八角试块上,抹匀;拍照记录;将电源插头插至仪器两边插座;开启电源,电源指示灯亮;选择磁化的电源和时间,调节电流大小旋钮,使电流值在450~800mA;将支杆刺入工件接触,使支杆间距150~200mm之间;按下磁化按钮;轻微移动支杆,再次磁化;等八角试块米字线清晰呈现是停止磁化;拍照记录八角块现象;关闭电源,清理实验现场;八、磁化效果磁化前磁化后八角块中间米字型材料为铜,其余部分为碳钢。

钢材及焊缝探伤试验检测报告(磁粉探伤)

钢材及焊缝探伤试验检测报告(磁粉探伤)

钢材及焊缝探伤试验检测报告(磁粉探伤)(二)引言概述:钢材及焊缝探伤试验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用于确定钢材及焊缝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裂纹。

磁粉探伤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磁场和磁性粉末来检测钢材和焊缝表面及近表面的裂纹和其他缺陷。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材及焊缝磁粉探伤试验的检测方法、仪器设备、操作步骤以及结果分析。

正文内容:1.检测方法1.1磁粉探伤的基本原理磁粉探伤是利用磁场和磁性粉末的物理特性来检测钢材和焊缝的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

磁场会引起磁性粉末在存在缺陷的部位形成磁粉痕迹,从而可观察到缺陷的位置和形态。

1.2磁粉探伤的类型磁粉探伤可以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类型。

湿法探伤使用液体磁粉,而干法探伤则使用干粉或粘结剂。

2.仪器设备2.1磁粉探伤仪器磁粉探伤仪器由磁化设备、磁源和显示仪器组成。

常见的磁源有交流磁化法、直流磁化法和半自动磁化法。

2.2磁粉材料磁粉材料是进行磁粉探伤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磁粉材料有干粉、液体磁粉和粘结剂。

3.操作步骤3.1准备工作在进行磁粉探伤前,需对钢材或焊缝进行清洁,确保表面没有灰尘、油脂或其他污染物。

3.2磁化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磁化方法,并对钢材或焊缝进行磁化处理。

3.3磁粉施加将磁粉材料均匀地施加在磁化后的钢材或焊缝表面,确保完全覆盖待检测区域。

3.4清除多余磁粉清除多余的磁粉,以免干扰后续的观察和分析工作。

4.结果分析4.1观察和记录磁粉痕迹在磁粉施加后,观察磁粉痕迹,记录其位置和形态,以确定钢材或焊缝中的缺陷。

4.2缺陷评估根据磁粉痕迹的形态和特点,对缺陷进行评估,确定其类型、大小和影响程度。

4.3结果判定将评估结果与相关标准或规范进行比对,判断钢材或焊缝的可用性和符合性。

5.总结钢材及焊缝探伤试验检测报告(磁粉探伤)旨在通过磁粉探伤方法来评估钢材和焊缝中存在的缺陷和裂纹,并根据结果进行判定和评估。

本文详细介绍了磁粉探伤的方法、仪器设备、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期望能为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指导和参考。

焊缝探伤检测方法

焊缝探伤检测方法

焊缝探伤检测方法
焊缝探伤检测是在焊接过程中对焊缝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焊缝探伤检测方法:
1. 超声波探伤检测:通过将超声波传入焊缝中,利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检测焊缝内部的缺陷和不良结构。

这种方法非常灵敏,并且可以在不破坏焊缝的情况下进行检测。

2. 射线探伤检测:利用射线(通常是X射线或γ射线)在焊
缝中的吸收和散射来检测焊缝内的缺陷。

这种方法可以探测到非常小的缺陷,并且可以用于检测深部焊缝。

3. 磁粉探伤检测:将磁性材料(如铁粉)喷洒在焊缝表面,通过施加磁场来检测焊缝中的裂纹和断裂。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表面缺陷,并且可以快速、经济地进行。

4. 渗透探伤检测:将渗透剂涂覆在焊缝表面,待其渗透入表面裂纹或孔洞中,随后用显色剂着色,可看到颜色变化,以检测表面缺陷。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和适用范围,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据焊缝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来决定。

在进行焊缝探伤检测时,应根据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探伤报告一、引言。

焊缝是由于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冷却形成的连接部分,是工程结构中常见的连接方式。

然而,焊缝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焊缝进行探伤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焊接缺陷,确保焊接质量,提高工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焊缝探伤方法。

1. X射线探伤。

X射线探伤是一种常用的焊缝探伤方法,通过X射线对焊接部位进行照射,利用不同材料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不同的特点来检测焊缝是否存在缺陷。

X射线探伤可以对焊缝进行全面、立体的检测,能够检测出各种形式的焊接缺陷,如气孔、夹渣、裂纹等。

2. 超声波探伤。

超声波探伤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超声波对焊接部位进行检测,可以发现焊缝内部的缺陷。

超声波探伤可以检测出焊缝内部的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对于焊缝的质量评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3. 磁粉探伤。

磁粉探伤是一种常用的焊缝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通过在焊接部位撒布磁粉,并施加磁场,可以发现焊缝表面的裂纹、夹渣等缺陷。

磁粉探伤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对焊缝表面缺陷的快速检测。

三、焊缝探伤报告。

根据对焊缝的探伤检测,我们得出以下报告:1. 焊缝内部存在气孔和夹渣,对焊接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需重新进行焊接处理。

2. 焊缝表面存在裂纹,需要进行修补处理,确保焊缝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焊缝连接部位存在局部变形,需要重新进行焊接处理,确保焊接部位的稳固性。

四、结论。

焊缝探伤是确保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焊缝的全面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焊接缺陷,保证焊接质量,提高工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焊接工艺时,需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焊接质量,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

五、致谢。

感谢对本次焊缝探伤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各位专家和同事,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完成了本次焊缝探伤工作,并得出了相应的报告。

六、参考文献。

[1] 焊接工程手册。

[2] 焊接质量检测技术。

[3] 焊接工艺规程。

以上就是本次焊缝探伤报告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角焊缝探伤检测方法

角焊缝探伤检测方法

角焊缝探伤检测方法
角焊缝是指两个或多个金属材料在角部焊接而成的焊缝,常见于钢结构、船舶、压力容器等行业。

为保障角焊缝的质量,需采用有效的探伤方法进行检测。

以下是常用的角焊缝探伤检测方法:
1.视觉检测法:通过肉眼观察焊缝和熔合区是否存在缺陷和裂纹等。

2.磁粉检测法:将铁磁性粉末撒在焊缝表面,利用电磁铁产生磁场,检测缺陷。

3.超声波检测法:利用超声波的声波穿透力和反射能力探测缺陷。

4.射线检测法:利用X射线或伽马射线穿透能力探测缺陷。

5.感应热像检测法:利用感应热像仪检测焊缝热量分布和温度分布,判断熔合区、热影响区和母材是否存在异常。

综上所述,以上五种方法均可用于角焊缝的探伤检测。

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选取适宜的探伤方法进行检测,可以保障焊接质量和工程安全。

焊缝探伤检测方法

焊缝探伤检测方法

焊缝探伤检测方法焊接是制造业中常见的连接工艺,而焊缝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焊接件的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对焊缝进行探伤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焊缝探伤检测方法,以供参考。

首先,常见的焊缝探伤检测方法之一是磁粉探伤。

这种方法利用磁粉在外加磁场下的磁性特性,通过磁粉在缺陷处的聚集来发现焊缝中的裂纹、夹杂等缺陷。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对表面缺陷的检测效果较好,但对于深层缺陷的检测能力有限。

其次,超声波探伤是另一种常用的焊缝探伤方法。

超声波探伤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来检测焊缝中的缺陷。

这种方法可以对焊缝进行全面、非破坏性的检测,对于各种形式的缺陷都有较好的检测能力。

但是,超声波探伤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且对焊缝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质有一定的限制。

另外,涡流探伤也是一种常见的焊缝探伤方法。

涡流探伤利用交变磁场在导电材料中产生涡流的原理,通过检测涡流的变化来发现焊缝中的缺陷。

这种方法对于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对于导电性好的材料也有较好的适用性。

但是,对于非导电材料和厚度较大的材料,涡流探伤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最后,X射线探伤也是一种常用的焊缝探伤方法。

X射线探伤利用X射线在材料中的透射和吸收特性来检测焊缝中的缺陷。

这种方法可以对焊缝进行全面、深层的检测,对于各种形式的缺陷都有较好的检测能力。

但是,X射线探伤设备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很高。

综上所述,不同的焊缝探伤方法各有优劣。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焊接工艺、焊缝形式和材料性质选择合适的探伤方法。

同时,对于复杂的焊缝结构,也可以采用多种探伤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焊缝探伤检测方法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磁粉法对焊缝探伤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磁粉探伤的基本原理;
2.掌握磁粉探伤的一般方法和检测步骤;
3.熟悉磁粉探伤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
1. 磁粉检测的原理
磁粉检测,是通过对被检工件施加磁场使其磁化(整体磁化或局部磁化),在工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处将有磁力线逸出工件表面而形成漏磁场,有磁极的存在就能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上的磁粉形成聚集磁痕,从而显示出缺陷的存在。

如图1所示。

图1 不连续性部位的漏磁场分布
1-漏磁场;2-裂纹;3-近表面气孔;4-划伤;5-内部气孔;6-磁力线;7-工件
磁粉检测有三个必须的步骤:
(1)被检验的工件必须得到磁化;
(2)必须在磁化的工件上施加合适的磁粉:
(3)对任何磁粉的堆积必须加以观察和解释。

漏磁场:被磁化物体内部的磁力线在缺陷或磁路截面发生突变的部位,离开或进入物体表面所形成的磁场,漏磁场的成因在于磁导率的突变。

设想一被磁化的工件上存在缺陷,由于缺陷内物质的磁导率一般远低于铁磁性材料的磁导率,因而造成缺陷附近磁力线的弯曲和压缩。

如果该缺陷位于工件的表面或近表面,则部分磁力线就会在缺陷处溢出工件表面进入空气,绕过缺陷后在折回工件,由此形成缺陷的漏磁场。

漏磁场与磁粉的相互作用:磁粉检测的基础是缺陷的漏磁场与外加磁粉的磁相互作用,及通过磁粉的聚集来显示被检工件表面上出现的漏磁场,在根据磁粉聚集形成的磁痕的形状和位置分析漏磁场的成因和评价缺陷。

设在被检工件表面上有漏磁场存在。

如果在漏磁场处撒上磁导率很高的磁粉,因为磁力线穿过磁粉比穿过空气更容易,所以磁粉会被该漏磁场吸附,被磁化的磁粉沿缺陷漏磁场的磁力线排列。

在漏磁场力的作用下,磁粉向磁力线最密集处移动,最终被吸附在缺陷上。

由于缺陷的漏磁场有被实际缺陷本身大数十倍的宽度,姑而磁粉被吸附后形成的磁痕能够放大缺陷。

通过分析磁痕评价缺陷,即是磁粉检测的基本原理。

2.磁粉检测的适用范围
(1)未加工的原材料(如钢坯)、半成品、成品及在役与使用过的工件都可
用磁粉检测技术进行检查。

(2)管材、棒材、板材、型材和锻钢件、铸钢件及焊接件都可应用磁粉检测技术来检测缺陷。

(3)被检测的表面和近表面的尺寸很小,间隙极窄的铁磁性材料,可检测出长O.lmm、宽为微米级的裂纹和目测难以发现的缺陷。

(4)可用于检测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材料,但不适用于检测奥氏
体不锈钢和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接的焊缝,也不适用于检测铜、铝、镁、钛台金等非磁性材料。

(5)可用于检测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白点、发纹、折叠、疏松、冷隔、气孔和夹杂等缺陷,但不适于检测工件表面浅而宽的划伤、针孔状缺陷、埋藏较深的内部缺陷和延伸方向与磁力线方向夹角小于20。

的缺陷。

磁粉检测方法应用比较广泛,主要用以探测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

多用于检测焊缝,铸件或锻件,如阀门,泵,压缩机部件,法兰,喷嘴及类似设备等。

探测更深一层内表面的缺陷,则需应用射线检测或超声波检测。

磁粉检测具有检测成本低,操作便利,反应快速等特点。

其局限性在于仅能应用于磁性材料,且无法探知缺陷深度,工件本身的形状和尺寸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检测结果。

三、实验内容
1.熟悉磁粉探伤实验设备
2.找到焊接件缺陷位置,并估算缺陷尺寸。

四、实验设备
1.磁粉探伤仪;
2.探头;
3.磁粉悬浮液;
4.被测焊接件;
5.砂纸;
6.放大镜;
7.擦布。

五、实验方法
1.工件表面预处理,用砂纸清除掉工件表面的防锈漆,使待建工件表面平整光滑,以使探头能和
工件表面接触良好;
2.估算探伤电流,将电源电缆的插头插入电源插座;
3.准备好磁粉悬浮液:磁膏充分溶化于适量水中,并搅拌均匀,形成磁性溶液,装入喷撒壶待用;
4.将探头和工件表面接触好,并将磁粉悬浮液向两磁头间喷洒少许,按下冲磁按钮,充磁指示灯
亮,表示工件正在磁化;
5.注意掌握通电时间,仔细观察下缺陷位置、形状;沿工件表面拖动探头,重复上述方法,进行
一段距离后,用放大镜在已检工件表面仔细检查,寻找是否有磁痕堆积,从而评判缺陷是否存在;
6.填写磁粉探伤实验报告,初步评估缺陷性质尺寸,分析实验结果。

六、注意事项
1.工件表面必须清除干净,务必保证工件无毛刺、无锈斑、光滑平整;
2.磁痕检查必须仔细,防止错判、漏判或误判;
3.磁膏溶解充分。

七、思考题
1.磁粉探伤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影响磁粉探伤灵敏度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八、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步骤清晰;
2.客观记录实验结果,判明缺陷性质和大小;
3.回答思考题。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