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成语精选
初三语文四字常考成语解释 中考成语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三语文四字常考成语解释中考成语重点知识点归纳今天小编为同学们带来的是关于初三语文的四字成语的详细解释,同学们都要认真地学习一下哦,这些成语考得频率还挺高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5)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了的时候。
(6)媚上欺下:讨好巴结上级,欺负下级。
(7)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8)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尽职尽责。
(9)荒凉、冷落的意思。
萧索(10)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瑟索(11)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惘然(12)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隔膜(13)看不起。
鄙夷(14)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15)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6)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17)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18)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9)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20)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推敲(21)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创意(22)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模式(23)还没有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素材(24)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则,而总结出理性的知识。
(25)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26)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7)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8)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29)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0)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31)吹毛求疵:这里指细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32)狂妄自大:极端的自高自大。
(33)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刻理解。
文言文中成语汇总

初中1-6册古诗文中的成语总汇七年级上册1、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童趣》)2、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童趣》)3、怡然自得:(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童趣》)4、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5、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则》)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7、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十则》)8、见贤思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十则》)9、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10、死而后已:(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十则》)11、岁寒松柏: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
——《〈论语〉十则》)12、老骥伏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13、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14、似曾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15、塞翁失马: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
(《塞翁失马》)16、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17、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
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七年级下册18、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19、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七年级上册语文一到三单元成语及意思

一、概述成语在语文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还能传承民族文化,启发学生的思维。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初中语文一到三单元的成语学习尤为重要,因为这些成语既常用又深刻,可以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
接下来,我们将从一到三单元的成语及其意思入手,为大家介绍其中一些经典的成语。
二、一到三单元成语及意思1. 画龙点睛:形容文章、言论等点明了主题或加以精辟的评论,使整个事物生动活泼。
2. 画蛇添足:指做多余的事,给予不需要的帮助。
3. 杞人忧天:比喻虚构的恐惧,也指没有危险而惊惶不安。
4. 本末倒置:指把主要的事情和次要的事情颠倒了。
5. 望尘莫及:原指望飞尘远去的地方。
比喻所追求的目标太远,自己力量不可企及。
6. 望文生义:看到文字就能产生意见、理解。
误会别人的本意。
7. 无独有偶:形容两件事情不是独立的,而是有共同的特征。
8. 心照不宣:心里有通意,不必明说。
9.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10. 心灰意冷:形容对前途失望,丧失斗志。
11. 长绳系日:比喻用长久的计划杜绝险恶。
12. 长袖善舞:比喻一个人在某件事情上拥有专长。
13. 不知所措:形容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不知道怎么办。
14. 不翼而飞:形容东西莫名其妙地丢失了。
15. 九牛一毛:比喻不足为道。
形容数量极少。
16. 九死一生:多次濒临逝去,仅有一次生还。
形容非常危险的境地。
17. 九九归一:比喻凡事都能合归于一。
18. 万紫千红: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色彩鲜艳、良种齐全。
三、结语初中语文一到三单元的成语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成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我们应该重视成语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养,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优秀。
希望本篇文章对初中学生的成语学习有所帮助。
四、成语的广泛应用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成语被广泛运用,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增添了其文学价值。
初中生必收藏,一百多个常见成语典故,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初中生必收藏,一百多个常见成语典故,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论语》,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
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被广为流传;而你可知道,一百多个常见成语典故,中华传统文化精髓!011、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

《童趣》《闲情记趣》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怡然称快、夏蚊成雷《V论语〉十则》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山市》历历在目《塞翁失马》塞翁失马《寓言四则》画蛇添足、买犊还珠、滥竽充数、塞翁失马《龟虽寿》老骥伏枥《浣溪沙》无可奈何、似曾相识《木兰诗》扑朔迷离《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观书有感》源头活水《孙权劝学》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夸父逐日》夸父追日《桃花源记》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与世隔绝、无人问津《游山西村》柳暗花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夜不闭户《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五柳先生传》不求甚解《小石潭记》犬牙交错《岳阳楼记》百废俱兴、气象万千、心旷神怡、飞沙走石、汗流浃背《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岀、觥筹交错、《登幽州台歌》空前绝后《陈涉世家》鸿鹄之志、披坚执锐《隆中对》如鱼得水、箪食壶浆《岀师表》三顾茅庐、妄自菲薄《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衰三竭、辙乱旗靡《邹忌讽齐王纳谏》门庭若市《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扁鹊见蔡桓公》讳疾忌医、病入膏肓《卖油翁》熟能生巧《黔之驴》庞然大物、黔驴技穷《晏子故事两篇》挥汗成雨、比肩继踵、张袂成阴《荆轲刺秦王》切齿拊心《卫风•氓》载笑载言、二三其德、夙兴夜寐、信誓旦旦《短歌行》对酒当歌、月明星稀、周公吐哺《咏怀古迹》千山万壑《孔雀东南飞》坚如磐石《过秦论》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追亡逐北、因利乘便、金城千里、万世之业、瓮牖绳枢、斩木揭竿、云集响应、赢粮景从、深谋远虑、同年而语、度长絜大《苏武传》)屈节辱命、啮雪吞毡、人生如朝露、肝脑涂地、白发丹心《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欣欣向荣《劝学》《荀子》青岀于蓝而胜于蓝、冰寒于水、顺风而呼、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跬步千里、驽马十驾、锲而不舍《始得西山宴游记》尺寸千里、心凝形释《师说》授业解惑《六国论》如弃草芥、抱薪救火、日削月割《阿房宫赋》鼎铛玉石、付之一炬、敢怒而不敢言、勾心斗角、钩心斗角、尽态极妍《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灰飞烟灭、人生如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雨打风吹、金戈铁马《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离骚》九死不悔、偭规错矩《烛之武退秦师》秦晋之好、危在旦夕、临危受命、洞若观火、以退为进、化险为夷《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择善而从、垂拱而治、劳神焦思、慎终如始、戒奢以俭、卑以自牧、善始善终《廉颇蔺相如列传》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肉袒负荆(负荆请罪)、刎颈之交《鸿门宴》秋毫无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虎狼之心、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胜杯杓《秋水》(节选)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季氏将伐颛臾》祸起萧墙、分崩离析、季孙之忧、既来之,则安之、开柙出虎、大动干戈、虎兕出柙《寡人之于国也》五十步笑百步、弃甲曳兵《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地崩山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登高》穷困潦倒《琵琶行》千呼万唤、切切私语、珠盘玉落、整衣敛容、秋月春风、暮去朝来、门前冷落、杜鹃啼血、司马青衫《雨霖铃》寒蝉凄切、晓风残月《声声慢》)乍暖还寒《滕王阁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腾蛟起凤、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云销雨霁、天高地迥、兴尽悲来、萍水相逢、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老当益壮、穷且益坚、青云之志、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盛筵难再、陆海潘江《逍遥游》鲲鹏之志、鹏程万里、扶摇直上、至人无己《陈情表》零丁孤苦(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乌鸟私情、皇天后土《项脊轩志》尘泥渗漉、雨泽下注、不能得日、垣墙周庭、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三五之夜、东犬西吠、逾庖而宴、呱呱而泣、瞻顾遗迹、凭几学书、亭亭如盖I《报任安书》推贤进士、勤勤恳恳、动而见尤、欲益反损、辇毂g 口之下、拾遗补阙、岩穴之士、攻城野战、斩将搴旗、苟合取容厕身下列、叨陪末议、仰首伸眉、戴盆望天、大谬不然、奋不顾身、食不甘昧、救死扶伤、无可奈何、九牛一毛、泰山鸿毛、摇尾乞怜、画地为牢、削木为吏、南面称孤、衣赭[zh弓关木、王侯将相、贪生恶死、放失[y 1]旧闻、天人之际、一家之言、藏之名山、日肠九转、俯仰随俗《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流觞曲水、丝竹管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游目骋怀、放浪形骸、老之将至、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修短随化《赤壁赋》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沧海一粟、逝者如斯、取之无禁(尽),用之不竭、杯盘狼籍。
初中语文常考成语

初中语文常考成语一、四字成语四字成语是初中语文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类成语。
这类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非常简洁生动,尤其适合作为文章开头、结尾或点睛之笔使用。
下面列举几个常考的四字成语:1. 知难而进:这个成语是指能够看到问题的难点并积极克服,主动迎难而上的精神。
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一般都能够将知难而进的精神贯彻到自己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2. 心领神会:这个成语是指人的理解能力非常强,即使只是提出一点点的提示也能够理解得非常透彻。
优秀的学生往往擅长心领神会这种能力。
3. 走马观花:这个成语是指马车行进得太快,只能远远地看到形象,不能仔细品味。
在阅读文章时,如果只是匆匆忙忙地浏览,很容易产生走马观花的错觉。
除了四字成语外,三字成语也是初中语文考试中比较常见的成语形式。
虽然字数比四字成语少了一半,但是三字成语所传达的意义同样丰富。
下面列举几个常考的三字成语:这个成语是指开始了一件事情但是中途就放弃了。
在学习阶段,我们必须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2. 不耻下问:这个成语是指虚心请教,不觉得自己的智慧比别人高明而不愿意学习。
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3. 四面楚歌:这个成语是指处于困境之中,四面受敌,难以自保。
在人生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是无论面对什么情况,我们都应该保持镇静,想办法应对。
二字成语是所有成语中最短的一类,因此通常用于文章中的点缀,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虽然只有两个汉字,但它们所传达的意义可以非常生动清晰。
下面列举几个常考的二字成语:1. 顾虑:这个成语是指担忧或忧虑,有时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决策。
正确的做法是在决策前尽量深入了解问题,排除无谓的顾虑。
2. 自由:这个成语是指没有任何约束,能够自由地思考或表达。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自由思考的态度,不断探究问题背后的原理。
3. 快乐:这个成语是指心情愉悦,感到心情轻松。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就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和理解问题。
初中语文成语

部编版初中语文常考成语一容易望文生义1.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
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2.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3.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4.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不表示跟着发言)5.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6.刮目相看: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刮,擦拭。
7.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
8.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9.白手起家: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10.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与真正的“污垢”无关)11.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
11.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不用来形容水流、山川)12.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13.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与“衣服”无关)14.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能理解为站在旁边观看风景等)15.不二法门: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16.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不能与“提前约定好的事情”连用)17.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有路可走了,比喻陷入绝境。
(与“山”“水”无关)18.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与自然界的“光”和“影”无关)19.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不能形容绘画)20.味同嚼蜡:形容没有味道,多指文章或讲话枯燥无味。
(与食物的味道无关)21.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
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不能理解为积累优美片段)22.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
二容易褒贬不当(一)只能褒用1.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2.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出自文言文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文言文的成语及解释1、鞠躬尽瘁(诸葛亮)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释义: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接竿而起(陈胜)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
指人民起义。
9、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文言文成语精选
《十则》
1、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在常用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
2、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
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3、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
现也常指吸收历史经验,从而更好地认识现在。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指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
5、见贤思齐:见到品德和才能比自己高强的就想着向人家学习。
6、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几个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7、择善而从:选择好的跟着做。
指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学习这些优点。
8、任重道远:担子重,路途又长。
比喻责任重大,并要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
9、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10、岁寒(知)松柏:严寒之时,才知道松柏寒而不凋。
比喻在艰难困苦的逆境里才能够看出一个人坚持节操的品格。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桃花源记》
12、落英缤纷: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的样子。
形容鲜花盛开的美好景色。
13、豁然开朗: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也形容一下子领悟了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14、怡然自乐:形容安于悠闲自在而自得其乐。
15、不足为外人道:不值得对外人说。
16、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十分冷落。
17、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18、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听到鸡鸣狗叫之声,形容一派祥和景象。
19、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环境优美的地方。
《爱莲说》
20、不蔓不枝:比喻言谈或文章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
《三峡》
21、重岩叠嶂: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
《送东阳马生序》
22、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现指道德高尚,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声望。
《岳阳楼记》
23、浩浩荡荡(原作浩浩汤汤):本指水势广阔浩大,后形容规
模很大,气势雄壮。
24、心旷神怡:形容一个人心情开阔,精神愉快。
25、先忧后乐:形容对人民疾苦的关心。
26、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形容国泰民安。
27、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28、百废俱兴:各种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2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担忧抢在人们前头,快乐享受退到人们后边。
30、迁客骚人:贬谪流放的官吏和多愁善感的诗人。
旧泛指失意的文人。
31、忧谗畏讥:担心别人诽谤、讥讽。
32、薄暮冥冥:傍晚时天色昏暗。
形容黑夜降临的时刻。
33、宠辱皆忘:得宠和受辱都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醉翁亭记》
34、山肴野蔌:指野味野菜。
35、觥筹交错:酒杯酒筹交互错杂。
形容宴饮欢乐的场景。
36、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也比喻别有用心。
37、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38、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
《出师表》
39、妄自菲薄:过分的看轻自己。
40、作奸犯科:作奸邪事情,触犯法律。
41、三顾茅庐:形容礼贤下士的诚意。
也指诚心诚意地拜访和邀请。
42、计日而待:数着日子等待,指马上就要实现。
43、不知所云:不知道说些什么。
现在泛指思想混乱,说的话叫人摸不着头脑。
44、苟全性命:苟且保住性命。
形容在大难中侥幸活命。
45、斟酌损益:原指考虑事情、措施的利弊得失。
后多指考虑事情、办法、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而加以增减改动。
46、优劣得所:好的坏的分别得到其所应当得到的。
指好坏处置得当。
47、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鱼我所欲也》
49、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50、嗟来之食: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曹刿论战》
51、一鼓作气:擂第一通鼓,以振作勇气。
后比喻一口气把事情
做完,不间断。
52、再衰三竭:形容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竭。
53、彼竭我盈:对方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
54、辙乱旗靡:车辙错乱,旗子倒下。
形容军队溃败时的情状。
55、肉食者鄙:居高位、享厚禄的人鄙陋无知,目光短浅。
《邹忌讽齐王纳谏》
56、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
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