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学案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知识点二保卫大武汉1.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为了保卫,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消灭日军9 000余人。
2.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
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
日本企图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武汉保卫战后期,日本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
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节节败退,、和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4.、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阶段。
知识点三第三次长沙会战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均未得逞。
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
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2.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
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3.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
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知识点一、徐州李宗仁台儿庄中国正面战场知识点二、武汉大武汉迅速灭亡中国广州正面战场华北华中华南广州武汉知识点三、长沙败退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豫湘桂战役四、合作探究【探究一】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认识台儿庄战役的意义?原因:(1)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2)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3)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意义:(1)台儿庄战役的结局,是日军战役进攻中的一次败退。
这对于日军侵华战争以来尚属首次。
对日军来说,这不仅是在兵力数量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挫败。
“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
(2)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用胜利的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正面战场的几次重要的战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理解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贡献及其重要性,要正确评价正面战场。
2.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师设问,学生分组探讨互助学习,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出示图片、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新课导入】教师展示李宗仁的图片:教师:说起李宗仁,总让我想起台儿庄战役。
在这场重要战役中,伟大的中国人表现出了英勇的气概,他们浴血奋战,最终成就了历史上一段不朽的神话。
今天我们就学习相关的历史。
1.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总结战役的相应内容。
学生先自主阅读,,,同探讨并写出相关知识点。
教师针对以上内容设计以下讨论问题,并请学生代表回答。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结果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结果:(1)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
(2)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陷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说明了:(1)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抗战。
(2)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实行片面的抗战路线。
(3)抗日战争只能是一场持久战。
通过学习以上三次战役,你能体会到中国官兵在抗日战争中的哪些精神?可以投影助学资料:……城中残留官兵,均战至最后,以手榴弹自戕(qiang,无一被俘投降。
奉命之忠死事之烈,克以保障徐淮,奠定抗战之基……——李宗仁(台儿庄战役)回忆录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教师讲解时要充分肯定正面战场的作用,但也要点到它的不足之处。
简单介绍一下片面抗战路线和全面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只依靠军队抗战,而脱离人民群众,是相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说的。
全面抗战路线:相比较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全面抗战路线。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优质教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
你知道右图中的指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1.材料展示: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为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我们在士气上已享有“兵哀者胜”的心理条件。
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击其所短,可说是知己知彼,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
2.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2.教师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提示:日本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线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3.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台儿庄战役》4.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5.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提示: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6.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目标导学二:保卫大武汉1.教师讲解: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说一说武汉会战中的著名战役。
提示:万家岭大捷。
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利用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取得了歼灭日军9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教学设计
实,包括:时间、地点、指挥、战果。
出示材料: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
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残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 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的回忆
出示相关图片
思考:从材料可以看出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
对全国抗战有什么重要意义?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
结合相关史事,小组合作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
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二、保卫大武汉
1、出示材料:
材料一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政院、监察院、外交部、财政部等部门以及主要的党政军首脑要员们均移驻武汉,武汉遂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与文化中心,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也转移到了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掌握台儿庄战役
的具体情况,培
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
学生阅读材料
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
通过分析材料的
方式使学生更能
明确地掌握台儿
庄战役的意义。
通过讨论使学生
更深刻明白台儿
庄战役胜利的原
因,培养学生合
作学习的精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 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台儿庄战役基本史实和意义、武汉会战的过程和意义、第三次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仇恨法西斯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台儿庄战役的背景、经过、意义和武汉会战。
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七七事变以后,骄横的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一系列著名会战。
正面战场的形势如何?中国军队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二)、新课讲授一:台儿庄战役:1、正面战场的含义:正面战场是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
由于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正面战场日军伤亡100余万,国民党伤亡321万。
2、台儿庄战役的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南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同时,一部分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着胶济铁路西进,企图同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李宗仁3、经过: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
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发动了全面反攻,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仗。
4、意义:出示材料:“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品学案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一、学习目标1.知道并掌握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
2.能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自主预习1. 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2. 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
在,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
3. ,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
4.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
三、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低!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上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请回答:(1)材料描述的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2)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结果如何?(3)这次战役有何重大意义?四、随堂演练1.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
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
”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2.抗战以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是()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C.太原会战 D.平型关大捷3.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是()A.淞沪会战的结束 B.台儿庄战役的胜利C.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 D.抗战相持阶段到来4.抗日战争出现战略相持阶段的原因有()①日本改变侵华方针②日本的侵略力量相对不足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连续败退④人民抗日力量还比较弱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5.国民党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美军援助 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C.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D.日本改变侵华方针6.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20 课正面战场抗战学案

第20 课正面战的场抗战导读:本课是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 课,本课对上承接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对下对接敌后战场的抗战,从整体上看属于抗日战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要求: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
三部分的内容是先后关系,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中的著名一役,中国军队以不怕牺牲的精神付出了巨大代价,取得了这场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保卫大武汉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四大会战的最后一战,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从防御阶段进入到相持阶段。
武汉陷落后,长沙作为捍卫西南各省的门户,其军事战略地位愈显突出。
对于日本来说,攻陷长沙是其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重要步骤;对于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而言,守住长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重要。
因此,从1939 年到1942 年,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进一步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对提高反法西斯战争盟军的士气,支援英美军队在中国南方的作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课题与课时】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 课正面战场抗战(1课时)【课标要求】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学习目标】1、了解抗战时期的历史史实;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的经过;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2、通过学习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3、通过学习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设计说明:依据教材和学情,对本课课标要求进行分解。
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分解为:目标 1.了解抗战时期的历史史实;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的经过;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目标 2 通过学习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了解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一课,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与日军进行的一系列重大战役。
教材通过介绍这些战役,揭示了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精神风貌,以及为民族解放事业付出的巨大牺牲。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卢沟桥事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这些战役展示了抗日战争的艰苦性和复杂性,以及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抗日战争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但对于正面战场的具体战役,以及战役背后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些战役,感受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同时,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讨论、思考等方式,深入理解本课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卢沟桥事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的基本情况,掌握战役的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战役的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
2.难点:战役背后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战役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战役背后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3.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解战役中的具体实例,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战役内容和精神。
4.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民族自豪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制作相关战役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
3.视频:准备相关战役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用于课堂播放。
4.板书:设计战役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的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卢沟桥事变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面战场的抗战
【学习目标】
1.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的经过。
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
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2.通过学习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了解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
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
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仇恨法西斯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
神。
通过学习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流血牺牲的精神,激发保家卫国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
2.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失败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预习课本,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的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台儿庄战役
1.根据下图,说出徐州的地理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本,说一说,台儿庄战役的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
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
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
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残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的回忆从材料可以看出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对全国抗战有什么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完成表格
战役名称时间地点指挥员主要战绩意义
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山东
三、保卫大武汉
材料一: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行政院、监
察院、外交部、财政部等部门以及主要的党政军首脑要员们均移驻武汉,武汉遂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与文化中心,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也
转移到了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材料二:保卫大武汉,为当前最迫切的任务。
今日武汉已成为第三期抗战中最重要的据点,这里是我们雪耻复仇的根据地,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今日全国民众,尤其是在武汉的每
个军民,应当激发最大的同仇敌忾之心,人人都下定与武汉共存亡的决心,来守住这个重要的
国防堡垒,必能给予敌人以致命的打击,造成将来决战中极为有利的形势。
——第9战区司令长官、武汉卫戍总司令陈诚在为抗战周年纪念日所作《以全力保卫大武汉》
材料三: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
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为此还规定“集中国家力量,以在本
年内达到战争目的”“结束对中国的战争”。
日本天皇裕仁在武汉会战前的御前会议上强调
说,不愿再见到“帝国雄狮百万受制于中国”。
徐州会战后,中日双方的焦点集中于何地?双方之间又爆发了哪一战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
就战役而言,日军
占领了武汉三镇,并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
但就战略而言,则日本并未能实现
其战略企图。
中国政府既未因武汉、广州的失守而屈服,日本的侵华战争也未因日军占领武汉、广州而结束。
中国政府在武汉失守后声明说:“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表示将“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戮力于全面、持久的抗战。
(总结)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妄想迫使中国屈服、早日结束战争的计划,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四、第三次长沙会战
材料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湖南“后方”变“前哨”,日军36%的侵华总兵力夹击,希望从湖南进入西南各省控制滇缅公路,直捣陪都重庆和打通至南洋大陆交通线,摧毁美国在华空军基地。
国民政府军委会在其作战指导大纲中也说:“长沙、衡阳乃江南心膂,交通枢纽。
敌如攻略该地,足陷我国力于麻痹”。
材料二:第三次长沙会战,是被世界公认的由中国军队取得的一场名副其实的胜利,使当时整个太平洋反法西斯战场的低迷士气为之大振。
日军在战后报告中也沮丧承认:“当时完全陷入了重庆军的圈套中”。
战后22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向蒋介石发来贺电,并宣布再次向中国
提供5亿美元的贷款。
当时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则获得一枚美国勋章。
蒋介石自称:“此次长沙胜利,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
材料三: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一个团誓与长沙共存亡。
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
经过殊死搏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1)根据材料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日之间又进行了哪一会战?这次会战的
最终结果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这次战役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战役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的一种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长沙会战概况
战役名称时间地点结果意义
第三次
长沙会战1941年
12月湖南
长沙歼灭了大量日军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