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森林中的绅士》。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了解课文所涉及的动物特点和森林生态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

(2)学会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的分析和描述。

3. 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词典,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动物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的短文。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森林中的绅士》,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其他关于动物的资料,进行阅读和分享。

3. 写一篇关于动物的作文,锻炼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能力。

2. 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情况。

3. 学生对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的理解和描述。

4.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森林中的绅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中的绅士——狐狸,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特点。

2. 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狐狸的生活习性2. 狐狸的特点3. 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1. 狐狸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 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四、教学难点:1. 狐狸的特点及其在森林中的生存智慧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意识五、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狐狸的图片、森林生态系统的图片2. 视频素材:狐狸的生活片段3. 教学卡片:狐狸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4. 活动材料:画纸、彩笔等第一章:狐狸的生活习性1.1 引入:展示狐狸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狐狸的外貌特征。

1.2 学习狐狸的生活习性:让学生观察狐狸的生活片段,了解狐狸的生活习性,如捕猎、休息、嬉戏等。

1.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狐狸的生活习性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第二章:狐狸的特点2.1 引入:展示狐狸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狐狸的特点。

2.2 学习狐狸的特点:让学生观察狐狸的图片,了解狐狸的特点,如体型、毛色、尾巴等。

2.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狐狸的特点在生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第三章:狐狸的生存智慧3.1 引入:展示狐狸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狐狸的生存智慧。

3.2 学习狐狸的生存智慧:让学生观察狐狸的生活片段,了解狐狸的生存智慧,如捉猎技巧、伪装等。

3.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狐狸的生存智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第四章: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1 引入:展示森林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狐狸在其中的作用。

4.2 学习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如控制猎物数量、维持生态平衡等。

4.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人类与狐狸的关系,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意识。

第五章:实践活动——画出我心中的狐狸5.1 引入:让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狐狸。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基本内容,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并评价课文中的论据和论证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生态文明观念。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生命,关爱动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

(2)分析课文中的论据,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如何培养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森林中的绅士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为学生阅读课文做好铺垫。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论据,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对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理解和体会。

2. 调查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水平。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考能力。

2. 阅读理解评价:通过课后提交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和思考广度。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提交的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课文知识点的应用水平。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绅士的定义及其行为特点。

2.通过观察、探究,学习了解我国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3.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导入课程(10分钟)1.通过谈论“绅士”这个词语,向学生介绍绅士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绅士的行为特点。

2.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现绅士所表现的礼仪、风度,突出其人格魅力。

2.课堂解读(20分钟)1.通过给学生看一幅描绘野生动物的图片,了解并了解虎、熊、猴、鸟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寿命及饮食习惯,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点线面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设计适合这些动物生活的栖息环境,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保护野生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3.小组合作探究(30分钟)1.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种野生动物,到实验室、图书馆或互联网上寻找、搜索、发现该种动物的信息,学习了解野生动物及其居住环境。

2.由每个小组成员分别就该种动物的特征、栖息环境、饮食习惯等方面进行介绍。

3.引导学生关注珍稀野生动物,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及环境保护知识,鼓励学生自发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关注。

4.课堂反馈(10分钟)1.总结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和认识,坚定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信念。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保护野生动物及生态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1.导入课程(10分钟)1.再次呈现绅士形象及其行为特点,带领学生回顾前一堂课的主要内容。

2.通过回顾野生动物及栖息环境的讲解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2.动物表演(20分钟)1.请学生展示自己前一天调查所得的野生动物信息及其主要特征,注重发挥学生的表现、表达和创造力。

2.通过表演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问题,并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热情。

3.小组设计活动(30分钟)1.参照前一节课的所学内容,提出保护环境及野生动物的方法。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教案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教案

总结词
提升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重要段落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 力和表达能力。
阅读相关文章或书籍
总结词
拓展知识面
详细描述
推荐学生阅读与《森林中的绅士》主 题相关的文章或书籍,以拓展知识面 ,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THANKS
感谢观看
设计评价策略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 答问题的质量和小组讨论的贡献 ,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和应用。
作业和项目
布置相关作业和项目,要求学生 按时提交,通过完成情况和质量
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测验和考试
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检测学生 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
力。
为学生提供反馈
及时性
04
教学过程
导入
01
02
03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与森林和动物有 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 趣,引出课文主题。
情境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森林的画 面,让学生感受森林的美 丽与神秘,引导学生进入 课文情境。
提问导入
提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 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
讲授新课
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为 学生理解课文提供背景知识。
应用能力
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将理论知识与实 践相结合的能力。
学习态度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投入度,以评估学生的学习 品质和习惯。
06
作业布置
抄写生词与短语
总结词:巩固基础
详细描述:学生需要抄写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以加深对 词汇的印象,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教案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教案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中的绅士——狐狸,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特点。

2.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良好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狐狸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2. 狐狸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3. 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 保护狐狸和森林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狐狸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狐狸的图片,了解其外形特征。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狐狸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培养学生的表达力。

3. 实践法:动手制作狐狸模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讲授法:教师讲解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狐狸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狐狸模型的制作材料。

3. 提前布置课堂,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狐狸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狐狸这一森林中的绅士。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狐狸的外形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3. 深入学习:教师播放狐狸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其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狐狸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享自己的观点。

5.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制作狐狸模型,增强对狐狸特征的理解。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狐狸和森林生态环境。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制作评价:评价学生制作的狐狸模型,关注其对狐狸特征的理解和创意表现。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力、合作意识和观点阐述。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氛围的营造等。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和建议。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教案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教案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森林中的绅士——狐狸,了解狐狸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狐狸的生活习性2. 狐狸的特点3. 动物保护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狐狸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游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保护的意义。

3. 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讨论。

3. 准备游戏道具,如动物卡片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介绍狐狸在森林中的形象和地位。

2. 观察学习:展示狐狸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狐狸的外貌和生活环境。

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谈论狐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分享对狐狸的看法。

4. 案例分析:介绍动物保护的相关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狐狸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和态度。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加深对动物的了解。

2. 开展课后实践活动,如家庭作业、研究报告等,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关注学生的成长,培养具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公民。

十、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每课时40分钟。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引入话题: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狐狸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狐狸的兴趣。

2. 观察学习:展示狐狸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狐狸的外貌和生活环境。

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谈论狐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分享对狐狸的看法。

4. 案例分析:介绍动物保护的相关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森林中的绅士》教案3

《森林中的绅士》教案3

《森林中的绅士》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把握豪猪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通过散文鉴赏,理解现代散文中“虚”与“实”,培养学生审美习惯,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现代散文中“虚”与“实”。

教学难点:理解现代散文中“虚”与“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什么叫绅士?在你心目中绅士有哪些表现?(学生自由发言)请同学谈谈自己对“绅士”的理解,引出“森林中的绅士”。

二、展示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把握豪猪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通过散文鉴赏,理解现代散文中“虚”与“实”,培养学生审美习惯,提高审美能力。

三、感知文章内容,理清结构层次(通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来达到这一目的,要求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都要从文章中寻找答案。

)1、学生读课文1-2段,找出豪猪的“得天独厚”体现在什么地方?豪猪的“得天独厚”体现在满身钢针似的刺毛。

学生读课文2-6段找出刺毛的作用在于:(1)可以与同伴保持相当的距离;(2)当它从高处跌落,可以保护身体不受损害;(3)落水时,可以起到救生衣的作用;(4)是绝妙的自卫武器。

2、作者称豪猪是“森林中的绅士”,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豪猪的“绅士风度”体现在什么地方?(1)待人接物(2-3段):保持距离,有分寸(2)行动举止(3段):老是踱着方步,不慌不忙(3)外貌形态(3段):身体矮小肥胖,面孔方正持重(4)日常生活(3-4段):活动范围小,潇洒悠闲,逍遥自得(5)遇敌反应(6-8段):守势防御,全身而退,镇静(6)娱乐方式(9段):无病呻吟3、课文第10段中说,这种“得天独厚”又颇具“绅士风度”的豪猪现在却面临“绝种”之忧,为什么?你如何认为?(1)豪猪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导致面临灭种的危险(2)生物进化史上优胜劣汰是客观存在四、深入思考,探究作者的“言外意”(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章的相关段落,体会作者的用词、语气,明确作者是在采用调侃的笔调来叙述和描写,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
教学参考
1023 1641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把握课文重点,总结出主要描写对象——豪猪的特点。

2、能力目标:品味文章对豪猪特性的精炼传神的描写;体会调侃的语
言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3、德育目标:认识生物进化史上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客观存在,懂得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必将走向衰亡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总结豪猪的特点,体会精炼传神的语言。

2、难点:由豪猪的濒临灭绝思考人生。

三、教具准备:投影图片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简介: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生于浙江桐乡。

长篇小说《子夜》是他的代表作。

茅盾是语言大师,语言造诣深厚,一生创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二)分析文题,导入课文:
请同学谈谈自己对“绅士”的理解,引出“森林中的绅士”——豪猪。

(三)出示图片,简介豪猪:
豪猪身上有又密又长的刺,像一支支利箭,所以又叫箭猪。

生活在小坡、草地或密林中,遇见敌害时,竖起臀部的长刺自卫。

以草根、野果为食,也偷吃玉米、瓜果、蔬菜等农作物,是害兽。

(四)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为什么称豪猪为“森林中的绅士”?
2、豪猪具有哪些特点?
(五)积累词语,概括表述:
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运用以下词语对豪猪进行简要描述
得天独厚方正持重不慌不忙潇洒悠闲逍遥自得
无所用心知难而退优游自在无病呻吟安安逸逸
(六)品读语句,分析交流:
文中哪些语句对豪猪的描写很传神?找出来,说说喜欢的理由
1、个人思考圈划
2、小组合作交流
3、集体发言探讨
好句好段,读读品品:
①“它的潇洒悠闲,实在也到了殊堪钦佩的地步:可以在一些滋味不坏的灌木丛中玩上一整天,很有教养似的边走边哼,逍遥自得,无所用心,宛然是一位乐天派。


——突出表现了豪猪的生活方式悠闲自在,逍遥自得,颇具绅士风度。

②“它躺在树枝间,从容自在地啃着树皮,啃得倦了,就打个瞌睡;要是睡中一个不小心倒栽下来,那也不要紧,它那件特别的长毛大衣会保护它的尊躯。


——能吃能睡,甚至边吃边睡,吃睡均从容不迫,豪猪的憨态跃然纸上。

③“它从掩蔽部抽出了鼻子,拚命低着头,倒退着走,同时猛烈挥动尾巴,这样“背进”到了最近一棵树,它就笨拙地往上爬,爬到了相当高度,自觉已无危险,便又安安逸逸躺在那里啃起嫩枝来,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似的。


——笨拙的样子令豪猪更可爱了,而大敌当前却仍不忘吃,可谓从容镇定。

(七)深入分析,思考讨论:
1、齐读课文,思考讨论:
朗读结尾两个自然段,思考对豪猪抱有怎样的感情?
2、思考讨论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在生物进化史上优胜劣汰是客观存在,如果生物自身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一味地逍遥自得,无所用心,对待天敌只能消极地“挨打”,就必然影响其生存能力,即使没有大的地质变迁、天敌的攻击,最终也必然会导致其自身器官机能的退化,避免不了灭绝的命运。

(八)积累迁移,表达交流:
豪猪的命运让你产生哪些联想?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绅士外形特征
↓特点——得天独厚生活方式
豪猪自卫方式
↓命运——绝种之忧
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