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管理标准

生产现场管理标准

一、卫生标准;

1 有5S责任表和责任标识。

2 现场有5S标语或警句。

3 地面干净无生活垃圾。生产垃圾不得超过工作区,机床、工作台保持干净整洁。

二、定置标准;

1现场划分功能区并有规范标识。

2所有公用器具、工具要有明确的存放位子并标识清楚。如清洁工具、称、车、吊具、刀杆、手电钻、磨光机。

3待加工品、合格待转品、成品、不合格品、工作区、通道、临时存放区、料架要规定区域并有规范标识。

三、定量标准;

1所有周转箱、编织袋、木箱等容器装同一产品时要定量,定量必须是整数。

2堆放零件时要5、0码放。

3非标零件不准超计划生产

四、标识标准;

1永久性标识用1/2 A4纸打印塑封,仓库标识用《物拨卡》,车间产品用《工序流转卡》+“状态标识”或“工号/名称”+“状态标识”,也可以用“规范的纸条”+状态标识。“永久性标识”、《工序流转卡》、《物拨卡》、“状态

标识”由公司统一规范,纸条等临时性标识由车间自行规范。

2 必须有“可追朔性标识。“可追朔性标识”谁操作谁负责

3 周转用标识由质检员负责。

4质量“状态标识”由品管部负责。设备、模具“状态标识”由车间负责。

五、摆放标准;

1堆放装产品的塑料周转箱、编织袋不超过四层,成品纸箱包装的不超过五

层。空纸箱、木箱、编织袋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7米。用过的空的编织袋在

现场必须1/2对折整齐摆放。

2 堆放时要做到平行、垂直、对齐、成排靠线。

3 仓库、装配车间摆放时要有防尘防护措施。

六、设备维护标准;

1 每天下班前必须清洁一次,达到漆见本色铁见光。

2 不漏水、不漏气、不漏油、不漏电。

3 设备完好,辅件齐全。

4 有状态标识牌。如“完好设备”、“闲置设备”、“待修设备”、“报废待处理设备”。

5 生产部有《设备台帐》。

6 每台设备有设备编号、责任人,公用设备由组长或主任负责。

七、工装管理标准

1 所有工装要依产品、类别在指定区域定置摆放。

2 工装上必须有标识。

3 模具类要有编号,使用单位要有《模具台账》。

4 车间要有工装台帐。

5 要有状态标识。如“完好”、“待修”“报废”。

八、安全消防标准;

1 墙上有《安全、消防制度》。

2 现场有安全标语或警句。

3 生产部、办公室要有安全、消防会议记录。

4 操作工要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5 设备随机的安全设施要保持完好。

6 电源开关、消防栓、灭火器前一米之内不得存放物品。

7 电工、电焊、电梯要持证上岗。

8 行车要靠边停放,吊勾高度2.5米。

九、节约标准;

1 电焊头长度控制在25MM左右,短焊丝要接起来用,没有丢弃焊丝

2 包装物、周转箱、编织袋要按规定容量使用防止破损。

3 不得有落地零件。

4 包装车间在处理返修品时,可用零件要即时更新使用。包装多余多余配件要即时退库。

5 现场料头和边角料最少并类分管理。

6 车间垃圾要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由车间自行分类存放。

7 316、304、301、311、铜、铁屑在工作区要隔离,回收时不得混放。

十、目视管理标准;

1、现场要有《管理制度》、《员工敬业守则》、《安全消防制度》。有“指令

看板”且清洁,内容要有时效性。

2、所有的区域、通道、物品、状态、和需警示的都必须有标准标识。

3、车间、库房、生产部有《生产计划进度一览表》。

4、库房有区域分布图和区域标识。

5、车间有主要产品制造工艺路线图。

6、有考勤表。

十一、质控标准;

1 来料要有标准。有抽检方案。有记录。

2 制程有《质量控制点》。有巡检频次和抽样标准。有记录。《质量控制点》由品质部制定。

3 有首检记录和封样。封样由品质部负责。

4 装配有作业指导书和成品样品。由技术部负责。

5 有可追朔标识(车间负责)和质量状态标识(品管部负责)。

6 不合格品有《评审单》、质量事故有《纠正、预防措施》记录。

十二操作标准

1 有图纸/作业指导书等指导性作业文件。摆放整齐不乱丢放。

2 有自检量具并完好。

3 有防护措施。劳动保护配带到位。

4 物质摆放整齐,料、成品、工具能分开摆放。

十二、检点标准;

1 生产部长有《生产日志》、品质部长有日《总检记录》、车间主任有《5S 检点表》、办公室有《安全检查记录》和《5S检查记录》。

2 检点记录必须有时效性。

十三、包装标准;

1 车间有《常规产品装箱标准》

2 有《装箱单》、《合格证》、箱有编号。

3 有销售的包装要求书面资料。

4 胶带封口,扎带捆扎(一纵二横或二纵二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