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设计2

合集下载

微电子器件与IC设计基础第2版课后答案

微电子器件与IC设计基础第2版课后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1.1 为什么经典物理无法准确描述电子的状态?在量子力学中又是用什么方法来描述的? 解:在经典物理中,粒子和波是被区分的。

然而,电子和光子是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因此,经典物理无法准确描述电子的状态。

在量子力学中,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其能量和动量是通过这样一个常数来与物质波的频率ω和波矢k 建立联系的,即 k n c h p h E ====υωυ 上述等式的左边描述的是粒子的能量和动量,右边描述的则是粒子波动性的频率ω和波矢k 。

1.2 量子力学中用什么来描述波函数的时空变化规律?解:波函数ψ是空间和时间的复函数。

与经典物理不同的是,它描述的不是实在的物理量的波动,而是粒子在空间的概率分布,是一种几率波。

如果用()t r ,ψ表示粒子的德布洛意波的振幅,以()()()t r t r t r ,,,2ψψψ*=表示波的强度,那么,t 时刻在r 附近的小体积元z y x ∆∆∆中检测到粒子的概率正比于()z y x t r ∆∆∆2,ψ。

1.3 试从能带的角度说明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在导电性能上的差异。

解:如图1.3所示,从能带的观点来看,半导体和绝缘体都存在着禁带,绝缘体因其禁带宽度较大(6~7eV),室温下本征激发的载流子近乎为零,所以绝缘体室温下不能导电。

半导体禁带宽度较小,只有1~2eV ,室温下已经有一定数量的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

所以半导体在室温下就有一定的导电能力。

而导体没有禁带,导带与价带重迭在一起,或者存在半满带,因此室温下导体就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

1.4 为什么说本征载流子浓度与温度有关?解:本征半导体中所有载流子都来源于价带电子的本征激发。

由此产生的载流子称为本征载流子。

本征激发过程中电子和空穴是同时出现的,数量相等,i n p n ==00。

对于某一确定的半导体材料,其本征载流子浓度为kT E V C i g e N N p n n ==002式中,N C ,N V 以及Eg 都是随着温度变化的,所以,本征载流子浓度也是随着温度变化的。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适合微电子专业)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适合微电子专业)

①了解工艺现状,确定工艺路线
确定选用标准pn结隔离或对通隔离工艺或等平面 隔离工艺。由此确定工艺路线及光刻掩膜版的块数。 由制版和光刻工艺水平确定最小接触孔的尺寸和 光刻套刻精度。光刻工艺的分辨率,即能刻蚀图形的 最小宽度,受到掩膜分辨率、光刻胶分辨率、胶膜厚 度、横向腐蚀等多因素的限制。套刻精度与光刻机的 精度和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关系密切。
功能设计 设 计 逻辑设计 电路设计 功能图 逻辑图 电路图 符号式版图 , 版图

版图设计
12
举例:
功能描述 x=a’b+ab’ 的逻辑图
13
CMOS与非门的电路图
14
场SiO2
栅SiO2 栅SiO2
CMOS反相器的掩膜版图
15
版图设计就是按照线路的要求和一定 的工艺参数,设计出元件的图形并进行排 列互连,以设计出一套供IC制造工艺中使 用的光刻掩膜版的图形,称为版图或工艺 复合图。 版图设计是制造IC的基本条件,版图 设计是否合理对成品率、电路性能、可靠 性影响很大,版图设计错了,就一个电路 也做不出来。若设计不合理,则电路性能 和成品率将受到很大影响。版图设计必须 与线路设计、工艺设计、工艺水平适应。 版图设计者必须熟悉工艺条件、器件物理、 电路原理以及测试方法。 16
23
要了解采用的管壳和压焊工艺。封 装形式可分为金属圆筒塑(TO-5型)、扁 平封装型和双列直插型(DIP)等多种,管 芯压点分布必须和管壳外引脚排列相吻 合。当采用热压焊时,压焊点的面积只 需70μm×70μm,超声压焊需 100μm×100μm ~125μm×25μm,金丝 球焊需125μm ×125μm,金丝球焊牢固 程度高,金丝在靠近硅片压点处是垂直 的,可压到芯片纵深处(但必须使用温度 SiO2纯化层),使用起来很灵活。

《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设计导论》第五章 集成电路基础

《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设计导论》第五章 集成电路基础

图5.2.10 与非门电路
图5.2.11-5.2.14 电路图
图5.2.15 与非门输出响应
当A、B取不同组合的 逻辑电平时,与非门 电路的输出响应如图 5.2.15所示。
2. 或非门电路
A=0,B=0
A=0,B=1
A=1,B=0
A=1,B=1
图5.2.16 或非门电路
图5.2.17-5.2.20 A=0,B=0时的电路图
性能指标:除增益和速度外,功耗、电源电压、线性度、噪声和最大 电压摆幅等也是放大器的重要指标。此外,放大器的输入输出阻抗将 决定其应如何与前级和后级电路进行相互配合。在实际中,这些参数 几乎都会相互牵制,一般称为“八边形法则”,茹右下图所示。
➢ 增益:输出量Xout与输入量Xin的比值
➢ 带宽:指放大器的小信号带宽。
特性参数相同,当电压翻转上升时,漏极电流
ID
Kn
W L
Vin
VTN
2
0
I
Imax
即一周期的平均电流
Imean
1 6
Kn
W L
1 VDD
VDD VTN
3
Tclk
综上,短路功耗最终为
Psc VDDImean
CMOS逻辑门电路
1.与非门电路
A=0,B=0
A=0,B=1
A=1,B=0
A=1,B=1
许的临界电平和理想逻辑电平之间的范围为 CMOS电路的直流噪声容限,定义为
VNH VOH VIH
VNL VIL VOL
图5.2.6 极限输出电平定义的噪声容限
(2)极限输出电平定义的噪声容限 根据实际工作确定所允许的最低的输出
高电平VOHmin,它所对应的输入电平定义为 关门电平VOFF;给定允许的最高的输出低电 平VOLmax,它所对应的输入电平定义为开门 电平VON。开门电平和关门电平与CMOS电 路的理想输入逻辑电平之间的范围就是 CMOS电路的噪声容限。如左图所示是反相 器的噪声容限 输入高电平噪声容限:

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设计

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设计

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设计电子与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而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设计则是电子与电气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设计在各个领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电子技术是电子与电气工程中研究微型电子器件和电路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微型电子器件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等方面。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器件的体积不断缩小,性能不断提高,功耗不断降低,从而实现了电子设备的迅猛发展和智能化的提升。

微电子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通信、计算机、医疗、汽车、航天等众多领域。

在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上,集成电路设计则是将多个电子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电路系统。

集成电路设计的核心是设计和优化电路的结构和功能,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集成电路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电路的性能、功耗、可靠性、成本等因素,并通过模拟、数字和混合信号设计技术实现。

集成电路设计的发展使得电子设备的功能更加强大,体积更加小巧,功耗更加低,从而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智能化进程。

在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有许多重要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半导体工艺技术是微电子器件制备的基础,通过不同的工艺步骤,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电子器件。

而电路设计方法包括了模拟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和混合信号电路设计等,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法,可以实现不同功能和性能的电路。

此外,集成电路设计还需要考虑电磁兼容性、故障诊断和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电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长期可靠性。

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设计在现代科技和工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们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智能手机、计算机、无线通信设备等现代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设计的支持。

此外,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设计在医疗设备、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和安全的生活方式。

第1章集成电路设计导论

第1章集成电路设计导论
第1章 集成电路设计导论
1、微电子(集成电路)技术概述 2、集成电路设计步骤及方法
1
集成电路设计步骤
➢ “自底向上”(Bottom-up)
“自底向上”的设计路线,即自工艺开始,先进行单元设 计,在精心设计好各单元后逐步向上进行功能块、子系统 设计直至最终完成整个系统设计。在模拟IC和较简单的数 字IC设计中,大多仍采用“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 。
5
半定制方法
半定制的设计方法分为: 门阵列(GA:Gate Array)法; 门海(GS:Sea of Gates)法; 标准单元(SC: Standard Cell)法; 积木块(BB:Building Block Layout);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设计法。
标准单元法也存在不足:பைடு நூலகம்
(1) 原始投资大:单元库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当工艺变化时, 单元的修改工作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因而如何建立一个在比较长的时 间内能适应技术发展的单元库是一个突出问题。 (2) 成本较高:由于掩膜版需要全部定制,芯片的加工也要经过全过程,因 而成本较高。只有芯片产量达到某一定额(几万至十几万),其成本才可接受。
不满足 后仿真
满足
VLS流I数片、字封I装C、的测设试 计流图
功能要求
系统建模 (Matlab等)
不满足 电路仿真
满足 手工设计
版图 不满足
后仿真 满足
模流拟片、IC封的装、设测计试 流图
3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 全定制方法(Full-Custom Design Approach) ➢ 半定制方法(Semi-Custom Design Approach)

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第二版)答案全

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第二版)答案全

“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第一章习题解答1.2 以集成电路级别而言,计算机系统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芯片、总线接口芯片1.3 阐述摩尔定律。

每18个月,芯片的晶体管密度提高一倍,运算性能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半。

1.5 什么是SoC?什么是IP核,它有哪几种实现形式?SoC:系统级芯片、片上系统、系统芯片、系统集成芯片或系统芯片集等,从应用开发角度出发,其主要含义是指单芯片上集成微电子应用产品所需的所有功能系统。

IP核:满足特定的规范和要求,并且能够在设计中反复进行复用的功能模块。

它有软核、硬核和固核三种实现形式。

1.8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概念: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和功耗的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即“嵌入到应用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特点:1、嵌入式系统通常是面向特定应用的。

2、嵌入式系统式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与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的产物。

3、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都必须高效率地设计,量体裁衣、去除冗余,力争在同样的硅片面积上实现更高的性能。

4、嵌入式处理器的应用软件是实现嵌入式系统功能的关键,对嵌入式处理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要求也和通用计算机有以下不同点。

①软件要求固体化,大多数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固化在只读存储器中;②要求高质量、高可靠性的软件代码;③许多应用中要求系统软件具有实时处理能力。

5、嵌入式系统和具体应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它的升级换代也是和具体产品同步进行的,因此嵌入式系统产品一旦进入市场,就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6、嵌入式系统本身不具备自开发能力,设计完成以后用户通常也不能对其中的程序功能进行修改,必须有一套开发工具和环境才能进行开发。

第二章习题答案2.2 完成下列逻辑运算(1)101+1.01 = 110.01(2)1010.001-10.1 = 111.101(3)-1011.0110 1-1.1001 = -1100.1111 1(4)10.1101-1.1001 = 1.01(5)110011/11 = 10001(6)(-101.01)/(-0.1) = 1010.12.3 完成下列逻辑运算(1)1011 0101∨1111 0000 = 1111 0101(2)1101 0001∧1010 1011 = 1000 0001(3)1010 1011⊕0001 1100 = 1011 01112.4 选择题(1)下列无符号数中最小的数是( A )。

《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设计导论》第四章 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设计导论》第四章 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4.4.2 离子注入
图4.4.6 离子注入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4.4.7 离子注入的高斯分布示意图
4.5 制技术 4.5.1 氧化
1. 二氧化硅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图4.5.1 二氧化硅原子结构示意图
氧化物的主要作用: ➢ 器件介质层 ➢ 电学隔离层 ➢ 器件和栅氧的保护层 ➢ 表面钝化层 ➢ 掺杂阻挡层
F D C x
C为单位体积掺杂浓度,
C x
为x方向上的浓度梯度。
比例常数D为扩散系数,它是描述杂质在半导体中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它与扩散温度、杂质类型、衬底材料等有关;x为深度。
左下图所示如果硅片表面的杂质浓 度CS在整个扩散过程中始终不变, 这种方式称为恒定表面源扩散。
图4.4.1 扩散的方式
自然界中硅的含量 极为丰富,但不能 直接拿来用。因为 硅在自然界中都是 以化合物的形式存 在的。
图4.1.2 拉晶仪结构示意图
左图为在一个可抽真空的腔室内 置放一个由熔融石英制成的坩埚 ,调节好坩埚的位置,腔室回充 保护性气氛,将坩埚加热至 1500°C左右。化学方法蚀刻的籽 晶置于熔硅上方,然后降下来与 多晶熔料相接触。籽晶必须是严 格定向生长形成硅锭。
涂胶工艺的目的就是在晶圆表面建立薄的、均匀的、并且没有缺陷的光刻胶膜。
图4.2.4 动态旋转喷洒光刻胶示意图
3. 前烘
前烘是将光刻胶中的一部分溶剂蒸发掉。使光刻胶中溶剂缓慢、充分地挥发掉, 保持光刻胶干燥。
4. 对准和曝光
对准和曝光是把掩膜版上的图形转移到光刻胶上的关键步骤。
图4.2.5 光刻技术的示意图
图4.2.7 制版工艺流程
4.3 刻蚀
(1)湿法腐蚀
(2)干法腐蚀 ➢ 等离子体腐蚀 ➢ 溅射刻蚀 ➢ 反应离子刻蚀

《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设计导论》第二章 半导体物理基础

《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设计导论》第二章 半导体物理基础

导带
Eg
价带
2.5 半导体的掺杂
载流子:低温时,电子分别被束缚在四面体晶格中,因此无法作电的传导。但在 高温时,热振动可以打断共价键。当一些键被打断时,所产生的自由电子可以参 与电的传导。而一个自由电子产生时,会在原处产生一个空缺。此空缺可由邻近 的一个电子填满,从而产生空缺位置的移动,并可被看作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的 正电荷,称为空穴(hole)。半导体中可移动的电子与空穴统称为载流子。
F(E)
500K 0.5
300K
费米能级(Fermi level):是电
100K
子占有率为1/2时的能量。

-0.5 -0.4 -0.3 -0.2 -0.1 0 0.1 0.2
Ga 0.065 0.011
Si
1.12
Sb 0.039
0.045 B
P
As
0.045 0.054
0.067 0.072 Al Ga
Ti
C
0.21
0.25
0.34 0.35 D
0.16
In Pd
Pt 0.25
0.36 0.3 D
Au O
0.16 0.38 A 0.54 0.51 A 0.41
0.29 D
+4
0, 1 , 0 2
+4
+4
+4
+4
半导体的共价键结合
砷化镓为四面体闪锌矿结构,其主要结合也是共价键,但在砷化镓中存在微 量离子键成分,即Ga+离子与其四个邻近As-离子或As-离子与其四个邻近Ga+ 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以电子观来看,这表示每对共价键电子存在于As原子的时 间比在Ga原子中稍长。
杂质半导体
非本征(杂质)半导体:当半导体被掺入杂质时,半导体变 成非本征的(extrinsic),而且引入杂质能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 淀积工艺主要用于在硅片表面上淀积一层材料,如金 属铝、多晶硅及磷硅玻璃PSG等。
1、金属化工艺
淀积铝也称为金属化工艺,它是在真空设备中进行的。 在硅片的表面形成一层铝膜。
2、淀积多晶硅
➢ 淀积多晶硅一般采用化学汽相淀积(LPCVD)的方法 。利用化学反应在硅片上生长多晶硅薄膜。
➢ 适当控制压力、温度并引入反应的蒸汽,经过足够长 的时间,便可在硅表面淀积一层高纯度的多晶硅。
(2)发烟硝酸
பைடு நூலகம்
25
2020/4/9 26
27
Start with a Silicon Wafer
28
Deposit a Layer of Silicon Dioxide
29
We want to create this pattern on the silicon wafer
A “Mask” Layer
外延生长 氧化 掺杂 淀积 刻蚀 光刻 钝化
了解每一步工艺对器件性 能的影响
1
2020/4/9
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前道工序和后道工序 前道工序:原始晶片到中测,包括:
图形转换技术(光刻、刻蚀等) 薄膜制备技术(外延、氧化、淀积等) 掺杂技术(扩散和离子注入) 后道工序:中测到出厂
2
3
50-300mm (2’’-12’’)
22
光刻工艺是完成在整个硅片上进行开窗的工作。
到目前为止所讨论的各基本半导体生产工艺,除淀积外都 只在硅片上被选中的局部面积上进行.它们的选取是由 光刻工艺来实现的.光刻指的是将掩模版或计算机数据 库中存放的图像复制到硅片上的整个过程.
光刻次数越多,表示工艺越复杂 光刻所能加工的线条越细,表示工艺水平越高
G
D
D
S
G S
P-si
12
➢ 扩散炉与氧化炉基本相同,只是将要掺入的杂质如 P或B的源放入炉管内。
➢ 扩散分为两步:
• STEP1 预淀积:将浓度很高的一种杂质元素P或B淀积在硅 片表面。
• STEP2 推进:在高温、高压下,使硅片表面的杂质扩散到硅 片内部。
➢ 只要控制预淀积后硅片表面浅层的P原子浓度、扩 散温度、扩散时间等三个因素就可以决定扩散深度 及浓度。
介质等 ➢ 对某些杂质起屏蔽作用 可作:选择性扩散掩蔽层
10
2020/4/9
除了作为栅的绝缘材料外,二氧化硅在很多制造工 序中可以作为保护层。在器件之间的区域,也可以 生成一层称为“场氧”(FOX)的厚SiO2 层,使后面的 工序可以在其上制作互连线。
11
➢ 在衬底材料上掺入五价磷或三价硼,以改变 半导体材料的电性能。掺杂过程是由硅的表 面向体内作用的。目前,有两种掺杂方式: 扩散和离子注入。
σp σp
0
Rp
深度 X
15
离子注入的分布有以下两个特点: 1.离子注入的分布曲线形状(Rp,бp),只与离子的初始能量E0有关。并
杂质浓度最大的地方不是在硅的表面,X=0处,而是在X=Rp处。 2.离子注入最大值Nmax与注入剂量NT有关。
E0与NT都是可以控制的参数。因此,离子注入方法可以精确地控制掺杂区 域的浓度及深度。
0.5-0.8mm
初始掺杂 ~ 1015 cm-3
4
➢ 半导体工艺流程中的基片是抛光过的晶圆基片, 直径在50到300mm(2-12英寸)之间,厚度约几百微米。
➢ 尽管有些器件和IC可以直接做在未外延的基片上, 但大多数器件和IC都做在经过外延生长的衬底上。原 因是未外延过的基片性能常常不能满足要求。外延的 目的是用同质材料形成具有不同的掺杂种类及浓度, 因而具有不同性能的晶体层。外延也是制作不同材料 系统的技术之一。外延生长后的衬底适合于制作有各 种要求的器件与IC,且可进行进一步处理。
13
Dopant Ion from an accelerator Fixed Ions
Final Implanted Ion Locatio1n4
N (x)
[(x R p)2
2
2]
p
Ne max
Rp:平均浓度
p:穿透硼深原度子 的数 标准差
Nmax=0.4NT/ p
0<X<
NNmTa:x 单位面积注入的离子数,即离子注入剂量
➢ 不同的外延工艺可制出不同的材料系统。
5
SiCl4 or SiH4 Gas with Impurities
Epi Layer
p-type Si
n-type Si
6
Si
7
O2 SiO2
0.44tox
Si
8
9
2020/4/9
➢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 可作:MOS管的栅氧化层、器件的保护层、绝缘材料、电容器的
19
0.18μm process Structure
2020/4/9
20
2020/4/9
掩膜是用石英玻璃做成的均匀平坦的薄片, 表面上涂一层600~800nm厚的Cr层,使其表面 光洁度更高。称之为铬板。
21
2020/4/9
在IC的制造过程中,光刻是多次应用的重要 工序。其作用是把掩膜上的图型转换成晶圆 上的器件结构。
3、淀积PGS与淀积多晶硅相似,只是用不同的化学反应17
被刻蚀的有:抗蚀剂、半导体、绝缘体、金属等。
Layer to be etched
Apply Etch
Mask Layer
a
c
b
18
2020/4/9
掩膜制造 从物理上讲,任何半导体器件及IC都是一系列互相
联系的基本单元的组合,如导体、半导体及在基片上 不同层上形成的不同尺寸的隔离材料等。要制作出这 些结构需要一套掩膜。一个光学掩膜通常是一块涂着 特定图案铬薄层的石英玻璃片,一层掩膜对应一块IC 的一个工艺层。工艺流程中需要的一套掩膜必须在工 艺流程开始之前制作出来。制作这套掩膜的数据来自 电路设计工程师给出的版图。
23
光刻类似于照相。
3个主要步骤:曝光、显影、刻蚀 3种设备和器材:光刻胶、掩模版和光刻机
掩膜版和光刻胶: 光刻胶:正胶和负胶
光源
wafer
mask
24
➢ 光刻过程如下:
1.涂光刻胶
2.掩膜对准
3.曝光
4.显影
5.刻蚀:采用干法刻蚀(Ery Eatching)
6.去胶:化学方法及干法去胶
(1)丙酮中,然后用无水乙醇
30
Spin a Photoresist Layer(光刻胶)
涂胶
31
Uniform UV Light Illumination
32
Uniform UV Light Illumin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