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_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

S 图解法:
(1)画销售收入线 (2)画总成本线 (3)交叉点为盈亏临界点
y (元 ) 销售收入线y=px
总成本线y=a+bx
BEP
x (件 )
S Eg.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销售单价为
60元,正常销售量为3000件,固定成本总额 为5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5元。要求: 使用图解法求该企业的保本点。
型假设的进一步补充,同时,品种结构不变假 设又是多品种条件下产销平衡假设的前提条件。
四、本量利分析模型
—基本模型:
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销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营业利润用P表示,销售价或单价用p表示,单位变动成本用b 表示,销量用x表示,固定成本用a表示: 则:P=(p-b)x-a
S 单一品种的保本点的计算方法:
基本等式法
图解法
S 基本等式法:
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使得营业得润为0时的销售量即为保本点的销售点,则: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0
销售收入px—变动成本bx=固定成本a
保本点x= a/(p-b)
S Eg.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的单位售
(1)画销售收入线 (2)画总成本线
成本与销售收入(元)
180000 150000 90000 60000 保本点
(3)交叉点为盈亏临界点
120000
300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销量 3000 ( 件)
三、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评价:
S 保本点的临界值还有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即保本点作
4.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管理会计-管理会计04本量利分析

乙产品实现利润=(6×2000)× 60%
丙保本销售额=20000×40%=8000 丙产品实现利润=(2×2500)× 60%
第三节
安全边际分析
一、图
● 实际或预计业务量
保本点销量
安全边际部分
二、安全边际分析
1、涵义 当企业的销售量达到盈亏平衡点时,企业处于不
亏不盈的状态。 企业的产品销售量只有超过保本销售量后,才能
如果各有关因素每变动1%,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各 如何?
因 变动程 销售收入 素度
p +1% 16×1%×40000 =+6400
销售成本 0
变动后 利润
利润增 利润增加百 加绝对 分率 额
146400
6400
6400 ÷140000 =4.57%
x +1% 16×40000×1% =+6400
12×40000 141600 ×1%
某公司生产并销售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15 元,产品销售价格为25元该公司的固定总成本为 100000元。若该公司的现有销售量为15000个。
安全边际量 = 15000 – 10000 = 5000(个) 安全边际额 = 15000 ×25- 10000 ×25 = 125000 (元)
对企业的利润形成作出贡献。当企业的实际销售 量超出保本销售量越多,企业出现亏损的可能性 越小,企业的经营越安全。
实际或预计业务量>保本点业务量的差额
2、表现形式
(1)实物量: 安全边际量=预计或实际业务量-保本点业务量 (2)货币金额 安全边际额=预计或实际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
例子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假设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采用直线法折旧,折 旧期为48个月。
管理会计-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精选文档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
第三节 安全边际与保本点的作业 率
二、保本点的作业率(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 保本点的作业率,又叫做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
是保本点的销售量占企业正常开的销售量的百分比。
公式可以写成:
保本点的销售量或销售 额 正常开工销售量或销售 额
可以看出,单价由原来的60元上升到70元,使得盈亏
临界点从30000件降低到20000件,从而能增加实现 利润的区域。
第四节 有关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分析
四、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例4-8】丰泽公司计划期间固定成本总额为13
375元,同时生产三种产品,假定生产的产品全部
实现销售,有关资料如表4-2
=44 958元 2.安全边际额=120 000-44 958=75 042元 3.安全边际率=75 042/120 000=62.54%
固定成本总额 加权的边际贡献率
4、计算每种产品的保本点的销售额。 即每种产品的保本点的销售额=综合的保本点的销售额 ×该种产品的销售额比重 5、计算每种产品的保本点的销售量, 即每种产品的保本点的销售量=
每种产品的保本点的销 售额 该种产品的单价
第三节 安全边际与保本点的作业 率
一、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即安全边际量,也称安全边际额,是指实际
或预计销售量(或销售额)超过保本点销售量(或销售额)
的差额。
安全边际量(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保本点的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实际销售额一保本点的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
管理会计第四章本量利分析ppt课件

如下图所示:
Y 成收 本入
变化前的 安全边际量
变化后的 安全边际量
销售收入线 总成本线2 总成本线1
保本额
固定成本线
O
保本量
X2
X 业务量
单位变动成本上升变化的影响示意图
Y 成收 本入
变化前的 安全边际量
变化后的 安全边际量
销售收入线2 销售收入线1 总成本线
保本额
固定成本线
O
保本量
X2
X 业务量
单价上升变化的影响示意图
(二)单位变动成本单独变动的影响
当单位变动成本上升时,单位贡献边 际和贡献边际率同时下降,以至于保本点 和保利点提高,并使安全边际减少,利润 减少;反之亦反之。
注意:
图解法有标准式本量利关系图(横 坐标代表业务量),和金额式本量利关 系图(横坐标代表销售额)两种。通常 采用标准式本量利关系图。
如果是金额式本量利关系图,则其 销售收线斜率为1,即450线,总成本线 斜率为变动成本率(bR)。具体参见 课本P106图4-3
如果是标准式本量利关系图,其销 售收入线斜率为单价(p),总成本线 斜率为单位变动成本(b)。
五、单一品种产品保本、保利分析
(一)保本分析 1.保本分析:就是研究企业恰好处于收 支相抵、不盈不亏、利润为零的状态下的本量 利关系。 2.保本点(BEP):就是能使企业达到 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有两种形式: (1)保本点销售量:又称保本量,即实 现收支相抵的销售量。 (2)保本点销售额:又称保本额,即实 现收支相抵的销售额。
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贡献边际率
管理会计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1-变动成本率
(四)变动成本率(bR)
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 分比。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1-贡献边际率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及利润之间的关系
• 营业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 边际贡献=营业利润+固定成本 •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营业利润
500000 B产品的销售比重= 2000000 ×100%=25%
500000 C产品的销售比重= ×100%=25% 2000000
综合贡献边际率=5%×50%+20%×25%+50%×25% =7.5%+5%+12.5%=25%
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 ∑(某产品销售比重×该产品贡献毛益率)
⑶计算企业综合的盈亏平衡点
综合盈亏平衡点= 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
⑷计算各产品的盈亏平衡点
某产品盈亏平衡点= 综合盈亏平衡点×该产品销售比重
固定成本 综合贡献边际率法 综合贡献边际率 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 综合保利额 综合贡献边际率 其中: 综合贡献边际率 某产品的 贡献边际率 销售比比重 该产品的
2.综合边际贡献法
• 是指在各种产品贡献毛益的基础上,以各 种产品的预期销售收入比重作为权数,先 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综合毛益率,然后分 析多种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 量分析的方法。具体地,有计划总额法、 加权平均法两种方法。
方法A:计划总额法 综合贡献边际率= 贡献边际总额/计划销售收入总额 综合保本额= 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
本量利分析( 简称为CVP分析)是成本—业务 量—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 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式来揭示固 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 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 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也有人将本量利分析称为量本利分析 。
管理会计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

多品种保本分析应用举例: 多品种保本分析应用举例:
相关内容参见 教材P81教材P81-83
某厂计划期内固定成本21600元 某厂计划期内固定成本21600元,同时生 产甲、 丙三种产品( 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假定产销平 衡),其产量、售价和成本数据如下: ),其产量、售价和成本数据如下: 其产量
保本点的 x0=20 000\(20-12)=2 500 (件) 000\ 20-12) 保本点的px0=20 000\[(20-12)÷20] 000\[(20-12)÷ =50 000 (元) 年度实现利润 4000×(20- 利润= 年度实现利润=4000×(20-12) -20000 =12 000 (元)
基本公式(1): 基本公式( P=px -(bx +a) P=(p - b)x -a =(p x =( a + P)/( p - b ) p= [( a + P)/ x ]+ b b = p -[( a + P)/ x ] a =px -bx - P 目标销售量 的计算公式: 的计算公式: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
综合贡献边际率 =∑(某种产品的贡献边际率 该产品的销售额比重) ×该产品的销售额比重) 20% 50%+ % 30%+ % %+40 %+25 =20%×50%+40%×30%+25% ×20% =27%
多品种的保本额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综合贡献边际率 21600/27%= %=8000( =21600/27%=8000(元)
解:
销售收入=84000 40%=210000( 销售收入=84000÷40%=210000(元) =84000÷ 销售量=84000 6=14000( =84000÷ 销售量=84000÷6=14000(件) 单位售价=210000 14000=15( =210000÷ 单位售价=210000÷14000=15(元) 单位贡献边际=单价单位贡献边际=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15-6=9( =15-6=9(元 固定成本=210000 84000=210000固定成本=210000-84000-18000 =108000( =108000(元) 保本量=固定成本/ 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 =108000÷ =108000÷9 =1200( =1200(件) 保本额=固定成本/ 保本额=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 =108000÷ 40%) =108000÷(1-40%) =180000(元 =180000(元)
[管理会计]第四单元 本量利分析-文档资料
![[管理会计]第四单元 本量利分析-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31a3cf10029bd64793e2c1e.png)
4.2保本分析
4.2.3多种产品的保本分析
在企业生产并销售多种产品的情况下, 保本点的计算,就不能用实物量表示而只能 用金额反映。因为不同产品的实物计量单位 不一定相同,即使实物计量单位相同,其实 用价值也有差异,在数量上也不能相加。所 以,计算多种产品的保本点,只需计算综合 保本销售额。
解: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 =30 ×20 000-18 ×20 000-60 000 =180 000 (元)
保本销售额和保本销售量; (2)若三种产品均按计划期产量出售,则各
实现多少利润?
4.2保本分析
4.2.4与保本点相关的几个指标
1.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是指实际或预计业务量超过保本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销售额
=单价×安全边际量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100%
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
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的计算方法: (1)总额计算法 (2)边际贡献率总和法 (3)比重法
4.2保本分析
【例4-2】兄弟公司生产销售A、B、C三种产 品,有关资料如表4-1所示。
4.2保本分析
解:为计算方便,将资料整理如表4-2所示。
解:
(1) 保本作业率=30 000 ÷ 40 000=75% (2)销售利润=10 000×(20-12)=80 000
(元)
(3) 销售利润率=25% ×(8 ÷ 20)=10%
4.2保本分析
4.2.5相关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利润的影响
1.单价变动的影响(与保本点呈反向变动,与利润 呈同向变动 ) 2.单位变动成本变动的影响(与保本点呈同向变动, 与利润呈反向变动 ) 3.固定成本变动的影响(与保本点呈同向变动,与 利润呈反向变动 ) 4.产品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 5.各种因素综合变动的影响
管理会计第四章_本量利分析习题和答案解析_东北财经大学第二版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一、关键概念1.本量利分析 2.贡献边际3.保本点1。
安全边际2。
保本作业率3。
保本点4。
保利点1。
本量利关系图2.传统式本量利关系图3.贡献式本量利关系图4.利润-业务量式本量利关系图二、分析思考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是什么?2.贡献边际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3.单一品种保本点的确定方法有哪些?1.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的内容及其计算?2。
单一品种下有关因素变动对保本点和保利点,对安全边际以及对营业利润的影响是什么?1.本量利关系图的含义及其类型有哪些?2.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等指标有哪些影响?三、单项选择题1.称为本量利分析的基础,也是本量利分析出发点的是()。
A.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B.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 C.产销平衡假设 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2.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A.完全成本法B.变动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3.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 )。
A.税金成本B.材料成本 C.人工成本 D.变动成本4.按照本量利分析的假设,收入函数和成本函数的自变量均为同一个()。
A.销售单价B.单位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D.产销量5.计算贡献边际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 )。
A.单位售价B.总成本C.销售收入D.变动成本1.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
A.保本量 B.贡献边际 C.保本作业率 D.保本额2.当单价单独变动时,安全边际()。
A.不会随之变动 B.不一定随之变动 C.将随之发生同方向变动 D.将随之发生反方向变动3.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45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产品单价为120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该企业当期至少应销售的产品为( )。
A.2000件B.1333件 C.800件 D.1280件4.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5元,单位变动成本3元,固定成本总额600元,则保本销售量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计算各种产品保本量: A产品保本量=6 000×10=60 000(件) B产品保本量=6 000×2.5=15 000(台) C产品保本量=6 000×1=6 000(套) (6)计算各种产品保本额: A产品保本额=10×60 000=600 000(万元) B产品保本额=20×15 000=300 000(万元) C产品保本额=50×6 000=300 000(万元)
解: (1) 全部贡献边际指标如下: 单位贡献边际(cm)=p-b=10-6=4(万元/件) 贡献边际(Tcm)=cm· x=4×12 500=50 000(万元)
T cm 贡献边际率(cmR)= p x
50000 ×100%= 1 2 5 0 0 0 ×100%=40%
(2)营业利润(L)=Tcm-a=50 000-40 000=10 000(万元) 6 (3)变动成本率(bR)= b ×100%= ×100%=60%
2.综合边际贡献法
• 是指在各种产品贡献毛益的基础上,以各 种产品的预期销售收入比重作为权数,先 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综合毛益率,然后分 析多种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 量分析的方法。具体地,有计划总额法、 加权平均法两种方法。
方法A:计划总额法 综合贡献边际率= 贡献边际总额/计划销售收入总额 综合保本额= 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
本量利分析( 简称为CVP分析)是成本—业务 量—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 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式来揭示固 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 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 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也有人将本量利分析称为量本利分析 。
=1-变动成本率
(四)变动成本率(bR)
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 分比。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1-贡献边际率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及利润之间的关系
• 营业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 边际贡献=营业利润+固定成本 •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营业利润
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
★成本性态分析的假定 ★相关范围及线性假定 ★产销平衡假定 ★品种结构稳定的假定
1.成本性态分析的假定 假定成本性态分析工作已经完成,全部 成本已经被区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 分,有关的成本性态模型已经建立起来。成 本函数表现为线形方程(y=a+bx). 2. 线性相关假定 假定在一定时期内,业务量总是在保持 成本水平和单价水平不变所允许的范围内变 化的,于是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和变动成 本单位额的不变性在相关范围内得以保 证.(销售收入与单价,变动陈本与业务量, 固定成本不变)
p
1 0
(4)贡献边际率与变动成本率的关系验证: 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cmR+bR=40%+60%=1
Hale Waihona Puke 二节• • • •盈亏临界分析
盈亏临界点的含义 盈亏临界点的计算 与盈亏临界点有关的指标 盈亏临界图
一、盈亏临界点的含义
收支相 等、损 益平衡、 不盈不 亏、利 润为零
盈亏临界点又称保本点 (BEP),是当企业恰 好处于不盈不亏,即 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 态的业务量的总称。
3.产销平衡假设 假定在只安排一种产品生产的条件下, 生产出来的产品总是可以找到市场,可以 实现产销平衡; 4.品种结构稳定的假定 对于多产品生产的企业,假定在以价值 形式表现的产销总量发生变化时,原来的 各种产品的产销额在全部产品产销总额中, 所占的比重并不发生变化。
三、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
营业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 利润=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 利润=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 • 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 利润=销售收入×(1-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
(3)联合单位法计算公 式
固定成本 联合保本量 联合单价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 联合保利量 联合单价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某产品保本量=联合保本量×该产品销量比 某产品保利量=联合保利量×该产品销量比
【例4-4】已知:甲企业组织三种产品的生 产经营, 20×9年全厂预计发生固定成本 300 000万元,各种产品的预计销量、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等的计划资料如表4—1所示, 假定目标利润为150 000万元。 要求:用联合单位法进行保本分析。
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 • • • 本量分析的基本涵义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 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 贡献边际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
第四章
• • • • •
本量利分析
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第二节 盈亏临界分析 第三节 影响盈利临界点的因素 第四节 本量利分析扩展运用 本章复习思考题
一、本量分析的基本涵义
或: L=R-Y =R-bx-a =px - bx-a =(p - b)x-a =cmx-a =Tcm-a
四、本量利分析中的概念
• • • •
贡献边际总额 单位贡献边际 贡献边际率 变动成本率
(一)贡献边际总额(Tcm)
贡献边际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变动 成本之间的差额 。
贡献边际=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贡献边际×销售量 =销售收入×贡献边际率 =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300000+150000 综合保利额= =1 800 000(万元) 25%
(3)
A产品保本额=1 200 000×50%=600 000(万元) B产品保本额=1 200 000×25%=300 000(万元) C产品保本额=1 200 000×25%=300 000(万元) A产品保本量=600 000÷10=60 000(件) B产品保本量=300 000÷20=15 000(台) C产品保本量=300 000÷50=6 000(套)
表4—1
甲企业计划资料
金额单位:万元
解: (1)确定产品销量比 A∶B∶C=10∶2.5∶1 (2)联合单价=10×10+20×2.5+50×1 =200(万元/联合单位) (3)联合单位变动成本=8.5×10+16×2.5+25×1 =150(万元/联合单位)
300000 (4)联合保本量= =6 000(联合单位) 200 150
500000 B产品的销售比重= 2 0 0 0 0 0 0 ×100%=25%
500000 C产品的销售比重= ×100%=25% 2000000
综合贡献边际率=5%×50%+20%×25%+50%×25% =7.5%+5%+12.5%=25%
300000 (2)综合保本额= =1 200 000(万元) 25%
【例4-5】已知:甲企业组织三种产品的生 产经营, 20×4年全厂预计发生固定成本 300 000万元,各种产品的预计销量、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等的计划资料如表4—2所示, 假定目标利润为150 000万元。
表4—2
甲企业计划资料
金额单位:万元
要求:(1)用计划总额法计算综合贡献边际率; (2)测算20×4年该企业的综合保本额; (3)计算该企业的综合保利额。 解: (1)根据表4—2资料,可以计算出: 全厂计划销售收入总额=1 000 000+500 000+500 000 =2 000 000(万元) 贡献边际总额=150 000+100 000+250 000 =500 000(万元) 综合贡献边际率= 5 0 0 0 0 0 ×100%=25%
【例4-6】已知:仍按上例4-5资料。
要求: (1)按加权平均法计算综合贡献边际率; (2)计算综合保本额和综合保利额; (3)计算每种产品的保本额和保本量。
解: (1)从表4—2第⑥栏中可查得三种产品的贡献边际率分别为 15%、20%和50%。 1000000 A产品的销售比重= ×100%=50% 2000000
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 ∑(某产品销售比重×该产品贡献毛益率)
⑶计算企业综合的盈亏平衡点
综合盈亏平衡点= 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
⑷计算各产品的盈亏平衡点
某产品盈亏平衡点= 综合盈亏平衡点×该产品销售比重
固定成本 综合贡献边际率法 综合贡献边际率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综合保利额 综合贡献边际率 其中: 综合贡献边际率 贡献边际率 销售比比重 某产品的 该产品的
【例4-1】相关指标的计算
已知:某企业只生产A产品,单价p为10万元/件, 单位变动成本b为6万元/件,固定成本a为40 000 万元。2009年生产经营能力为12 500件。 要求: (1)计算全部贡献边际指标。 (2)计算营业利润。 (3)计算变动成本率。 (4)验证贡献边际率与变动成本率的关系。
二、盈亏临界点的确定
单一品种的保本点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保本点销售量,简称保本量 二是保本点销售额,简称保本额
(一)单一品种保本点的确定方法
• 1.图解法 • 2.基本等式法 • 3.贡献边际法
1.图解法
y (元)
(1)画销售收入线 (2)画总成本线 (3)交叉点为保本点
y0 a
销售收入 线y=px
【例4-3】已知:仍按例4-1资料。 要求:按贡献边际法计算该企业的保本点指标。 解: 40000 a 保本量(x 0 )= c m = =10 000(件)
4
a 40000 保本额(y 0 )= = =100 000(万元) cm R 40%
(二) 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在产销多种产品的情况下,由于产品的盈利能力不 同,产品销售的品种结构的变化会导致企业利润 水平出现相应变动,也会有不同的盈亏平衡点。 为了简便,我们在假定产品销售的品种结构一定 的情况下分析企业的盈亏平衡点。 • 联合单位法 • 综合贡献边际率法 • 顺序法 • 分算法 • 主要品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