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创作中的“陌生化”手法及运用
文学“陌生化”手法(一)

它就可以留在地膜中,就用不着走进土地,长成红 苕,最后又回到地洞里。就像跟我一起上学的海昌, 如果他永远长不大,就永远是我上学的同伴,就不 会成为南下打工者,就不会穿我丢弃的破棉衣。
我和他之间的距离,就仅仅是,一棵红苕秧和一 株海椒苗之间的距离。
多年以后,我在远离高坪村的一个集镇上再次与 一群红苕秧相遇。它们与一群海椒苗相偎在一起, 脚上尽是泥土,身上沾满露水,一束稻草捆缚着腰 身。出卖它们的农人,也是一模一样的打扮,仿佛 它们的老父亲,或者亲兄弟,两手抄拢,蹲在街边, 沉浸在自己的玄想中。那一刻,我竟有些买下它们 的冲动,竟有些回到土地栽种庄稼的冲动。然而,
熟练的写作,可以制造不坏的商品,但不会有很好 的文学。
通过“陌生化”的视角,我们可以把熟悉的变 为“新颖的”,自己有话可写,也就更能吸引 读者注意。
覆
盖
大
地
的 耳 朵
杨 犁 民
一滴雨落下来,打在耳朵上;又一滴雨落下来, 打在耳朵上。
我不知道,睡下就如同死人的我,为什么会听得 如此清晰。
如果我在半夜醒转,一定是雨水落在了屋外的红 苕叶上。一滴,又一滴。仿佛就从我耳边滴下去的, 蓬的一声,随即便滑入了地底。屋外千万只绿色的 耳朵都竖起来了。此刻,村庄都已入睡,只有我一 个人醒着。听见了它们交头接耳的话语,偷窥了它 们与土地的联系。我感觉雨水透过窗户滴进了我的 耳朵里,自己也变成了一株红苕秧,加入到它们中 去了,弟兄铺天盖地。
• [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 中私准除。只通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白甚么 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少着我的钱你在官差内赶紧偿还,欠我的粮 食你要从粮税里暗地里给我扣出来。我琢磨着 刘三:谁上来把你揪撮住,好好问一下为什么 改了姓、换了名,要叫那汉高祖?
陌生化写作手法

陌生化写作手法
在文学创作中,陌生化写作手法是一种常见的技巧。
陌生化指的是将本来熟悉的事物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使其变得陌生和新鲜。
这种手法可以让读者重新审视熟悉的事物,从而达到深入思考和体验的效果。
陌生化写作手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 转换角度
陌生化写作手法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转换角度。
通过改变叙述者的视角,让读者看到不同的世界。
例如,用动物的视角来描写人类社会,或者用孩子的视角来描写成年人的世界。
2. 扭曲形象
扭曲形象是指对熟悉的事物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形和扭曲。
例如,将人类形象变成机器人或者动物形象,让读者重新认识这些事物。
3. 模糊边界
模糊边界是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融合在一起,让读者无法分辨出它们的真正面貌。
例如,将人类和机器人融合在一起,让读者无法分辨出哪些是人类哪些是机器人。
4. 借用象征
借用象征是指用一个象征性的事物来代表另一个事物。
例如,用一朵花来代表爱情,或者用一个空房间来代表孤独。
通过这些手法,作者可以将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和新鲜,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这种手法在文学创作中被广泛使用,例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一部典型的陌生化小说。
除了文学创作,陌生化写作手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在广告设计中,通过将产品与其他事物进行结合,让消费者重新认识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销售量。
总之,陌生化写作手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巧,可以让读者重新审视熟悉的事物,从而达到深入思考和体验的效果。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例子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例子在阅读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语言似乎不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原则但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这些语言不受语法规范的制约和制约,给人一种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我们称之为这种语言为"陌生语言"。
它主要出现在诗歌、小说、散文中,常见于。
由于其独特的酯功能,值得我们重视。
一、语言“陌生化”的主要类型1.名词并置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诗句由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历历在目,脍炙人口。
2.主谓反常他配①潮湿的鸟声还沾在睫毛(采莲子)②晨钟云外湿(杜甫《夑州雨湿不得上岸》)例①“鸟声”(主语)与“沾在睫毛”(谓语)反常搭配。
例②“晨钟”与“湿”反常搭配。
③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黎云智《蛙声》)④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洛夫)例③说“蛙声”(主语)“长势良好”(谓语),主谓反常搭配,展现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清新宜人,耐人寻味。
例④诗人别出心裁,“夏”与“荷”、“秋”与“蝉”反常搭配,既点时间推移,又蕴含着“夏荷”与“秋蝉”之形象。
⑤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到山上去了。
(吴伯箫《山屋》)⑥可惜的是这张脸填错了性别,竟然长在男子汉马而立的身上,使一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陆文夫《围墙》)例⑤和例⑥分别出自散文或小说,例⑤用“撒”形容马蹄声,突出了马蹄声细脆轻快的特点。
例⑥说“这张脸填错了性别”,颇有意趣,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⑦罗汉大爷的双耳底根上,只流了几滴血,大爷双耳一去,整个头部都变得非常简洁。
(莫言《红高粱》)“简洁”通常形容语言,莫言创造性地用“简洁”来形容头部,新奇、贴切,令人叫绝。
3.动宾反常搭配①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②梦想,好像一张有奖有息的奖券,买了至少也不会赔本。
你可以向梦想的银行透支快乐。
(姜丰《痴人说梦》)例①“纺”与“疲惫的歌”动宾反常搭配,例②“透支”(动)与“快乐”(宾)反常搭配,都显得新颖别致。
韩少功散文语言陌生化的修辞艺术

现 。俄国形式主义认 为 , 艺术创造 的过程就是事物 的 陌生 化 。什 克 洛 夫 斯 基 曾这 样 描 述 陌生 化 : “ 那
种 被 称 为艺术 的东 西 的存 在 , 正 是 为 了唤 回人 对 生 活 的感受 , 使人感受到事物 , 使 石 头 更 成其 为 石 头 。
的物体 , 使其带上人 的思想感情和情绪体验。例如 : ( 1 ) 我不喜欢它们 那些压迫生命欲 望的苛 刻教规 ……不 喜 欢那 些关 于天 国和 来世 的廉 价 许诺……( 《 看透与宽容》 ) ( 2 ) 这 些人 总是 带着有毒 的 眼光 东张 西 望, 既挑 剔 富 豪 也 挑 剔 平 民 …… ( 《 看 透 与 宽
中图分类号 : H1 5 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3 9 0 7 ( 2 0 1 4 ) 0 l 一 0 0 5 7— 0 5
韩少功是 中国当代寻根文学的主将 , 他 的作品 深 度 挖掘 民族 历 史文 化 , 饱含 深刻 哲学 意 蕴 , 在文坛 产生很大影响。其散文作为思辨的重要载体 , 不仅
离不 开语 言 的新 奇运 用 。他 的散 文语 言 的陌 生化 艺
术 主要 体现 在 以下几 个方 面 。
1 词语搭 配的陌生化
词 语 的 常规 搭 配 给 人 以 习 惯化 的感 觉 , 不 能 刺
激读者进行深度 思考。当词语搭配突破常规 , 在特 殊语境中采取临时用法 , 偏离原有使用范围, 才会产 生新奇陌生之感 , 形成 “ 无理而妙” 的效果 , 读 者才 能感受作者的独特用意 , 语言才能产生强有力 的艺 术效果 。同时 , 语义的超常搭 配使词 的意义 由实在
式 搭配 的 陌生化 。 韩 少 功散文 中定 中搭 配 陌生化 的途 径 主要体 现 在 两方 面 : 移物 就人 和移 人就 物 。移物 就人 , 是将 描 写 事物 的词 语用 来 描 绘 人 的情 感 或 行 为 , 使 人 的情 感、 行 为带 上相关 事 物 的声 色 形 态 ; 移人就物 , 是 把 描 写人 的感 情或 状态 的词 语用 来描 写非 人或 无生命
文学文本“陌生化手法”解读与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文学文本“陌生化手法”解读与阅读教学研究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何鑫指导教师李华平摘要“陌生化手法”是由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提出的,他认为现今文学界出现的语言过于“自动化”,文字通俗易懂,平淡无味,经不住推敲,这需要出现一些陌生化的语言,把平时司空见惯的事物以一种异于常规的形式表现出来,使读者感到新奇,带给读者视觉上的冲击体验。
由此,文学界渐渐涌现出大量“陌生化手法”现象的文学作品。
本文从“陌生化手法”入手去解读文本,首先界定“陌生化手法”概念、其次揭示“陌生化手法”在文本中的现象、最后通过解读实践于阅读教学中,明确文本解读与教学的研究方向。
本文分五章来论述文章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
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陌生化手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绪论部分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奠定了研究的价值基础;第二部分:文学文本中的“陌生化手法”概述。
界定“陌生化”与“陌生化手法”的概念、“陌生化手法”的特征、“陌生化手法”在文学文本中的价值体现。
此部分立足于文学文本,把“陌生化手法”融于文学之中,界定了“陌生化手法”的概念,明确了“陌生化手法”的特征,探讨出“陌生化手法”在文学文本中的价值体现;第三部分:文学文本中的“陌生化手法”现象探析。
此部分依据篇章形式结构划分角度,通过从局部到整体的递进方式,按照词语→句段→篇章的序列来分层。
这直接呈现出“陌生化手法”在文本上形式上的体现,起着“指引一种意蕴”的作用,实现从文本形式到文本内容的理解。
在文学理论的推动下,“陌生化手法”在形式上必须指向文本的实质内涵,与文本层次的三要素密切结合,这使得文字背后的实质意义不言而喻。
第四部分:“陌生化手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解读策略。
这部分开始对文本中的“陌生化手法”现象进行解读,通过运用“还原比较”策略来理解词语的陌生化、“结合语境”策略来理清句段陌生化、“多元对话”策略来体会篇章陌生化,这三个策略分别对应文学语言、文学概念、文学视角这三个方面,探寻出一系列有效的解读策略来理解“陌生化手法”的实质内涵;第五部分:“陌生化手法”在阅读教学中的探究实践。
浅析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现象

浅析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现象刘涛(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内容提要:“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者奉献给文艺学界的一个颇具学术价值的基本概念,它既是一种艺术手段,又是一种艺术效果。
陌生化理论的成立有其内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氛围的营构主要体现在陌生化的语言、陌生化的形象、陌生化的意蕴三个层面。
从审美现代性来看,陌生化就是通过文学技巧和形式因素的强调恢复审美感受的真实性,追求文学的本真存在状态。
关键词:陌生化陌生化氛围熟悉的陌生化本真状态“陌生化”一词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他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被人们称为艺术的东西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要重新去体验生活,感觉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的。
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一种幻象的事物的感觉,而不是作为一种认识;事物的“反常化”程序及增加了感觉的难度与范围的高难形式的程序,这就是艺术的程序,因为艺术中的接受过程是具有自我目的的,而且必须被强化;艺术是一种体验人造物的方式,而在艺术里所完成的东西是不重要的。
①这里提到的“反常化”也就是所说的“陌生化”,只是翻译略有不同。
什克洛夫斯基创造性地提出这一理论,并将其上升为艺术的总原则,随后“陌生化”理论日渐引起文学理论界的关注。
正如荷兰学者佛克马所说“欧洲文论家几乎每一个新派别都从这‘形式主义’传统得到启发。
”②陌生化概念应用于文学理论预示着现代主义思想的艺术潮流正从俄国形式主义这里孕育,事实上整个二十世纪文艺理论在西方由作者本体论到作品本体论的历史发展恰恰肇始于此。
因此,陌生化理论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理论范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应结合中国文论发展现状予以深入地探讨。
“陌生化”一词是什克洛夫斯基按照俄文构词法生造的一个新词。
这个词是由副词“ctpahho”变成的动名词,含有“使之陌生、惊奇、不寻常”等涵义。
③什克洛夫斯基将其界定为“使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难度和时间的方法。
诗歌陌生化处理方法以及例子

诗歌陌生化处理方法以及例子
1. 改变意象的角度呀!就像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般人会写花美鸟可爱,但他却从花能溅泪、鸟会惊心的角度来写,多新奇!这就让诗歌变得陌生又有趣啦。
2. 运用奇特的比喻好不好?像李白说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白发比喻成三千丈,哇,这得多长的头发呀,一下子就让人印象深刻!
3. 来个夸张的手法呀!“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花哪有那么大呀,但这样一写,那场景是不是就在你眼前了呢?
4. 打破常规的语序嘛!“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正常语序不是这样,但这样一写,就感觉很特别呢!就好像平时走路,突然换种奇怪的步伐,是不是很不一样。
5. 加点奇特的联想呀!“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想象成剪刀,多有意思呀,一下子诗歌就活了起来。
6. 尝试陌生化的词语组合哟!“云破月来花弄影”,把云、月、花组合在一起,还相互“互动”,真的很酷呢!
7. 制造点悬念呀!“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为啥要打黄莺呢,让人好奇得很,就想读下去找答案。
8. 用独特的视角来写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换个角度看山都不一样了,诗歌也是这样呀,换个视角,哇,全新的感觉!
我的观点就是,这些陌生化处理方法能让诗歌变得超级有趣,就像给诗歌施了魔法一样,让它变得独特又迷人,快试试吧!。
陌生化处理的方法词语交互错位的例子

陌生化处理的方法词语交互错位的例子
陌生化处理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法,通过词语交互错位的方式,达到突破常规表
达方式,给读者带来新鲜感和思维上的冲击。
下面将举几个例子来演示这种创作方法。
例子1:
暖阳洒在窗台上,轻风拂过树梢,乡村的宁静与城市的繁忙交织在一起。
一条
小巷子弯弯曲曲,石板路上留下了阅读的足迹,那是人们对文字的热爱。
文化的花朵,在这个石头的草地中,绽放出自己的鲜艳。
例子2:
泛黄的信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温馨的问候,宛如一抹温暖的阳光穿透窗户。
岁
月的洗礼并没有抹去友情的痕迹,它们在时光中碰撞出美丽的火花。
交流的纽带,将心与心连接在一起,无论距离有多远,我们始终相伴。
例子3:
黑夜笼罩着大地,星星在寂静的天空中闪烁,此刻大海平静如镜。
渔船在海面
上漂荡,渔民用力弯曲的身躯与暗红色的渔网交织在一起,他们的汗水洒在波浪中,成为大海的一部分。
这些例子都是利用陌生化处理的方法进行词语交互错位,通过使用不常见的词
语或者词语的非常规搭配,创造出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意境。
这样的创作手法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新奇和冲击,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思维和创造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陌生化处理的方法时,需要把握好度,不要过度使用,
以防止文字难以理解或者令人产生误解。
作为作者,我们应该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也要保持文字的通俗易懂,让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我们想要传达的意思。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陌生化处理的方法词语交互错位的效果,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能够为读者带来新鲜感,刺激我们对语言的思考和理解,在文字的世界中开启一扇独特的窗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创作中的“陌生化”手法及运用【散文创作中的“陌生化”手法及运用】(创作谈)文体写作理论知识应由定义出发,定义中的要素可以衍生出写作的各种要求和方法但是,不论诗歌,还是散文,传统认识集中体现在一般写作教材上,对其定义的认识既不准确统一,又片面地强调社会属性不合乎文体本质属性的传统文学体裁定义在本书中一概不提需要的是最终表现作者个体生命本真的文体定义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
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正象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总之可以说是表现自我这就需要大胆无忌正如鲁迅所说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他还推崇曹操及魏晋散文的力主通脱又如刘半农所说,散文要赤裸裸地表达还如一些人所说,我是怎样一个人,就怎样写,心口相应,信口直说,反正我只是这样一个我写真实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这是定义的最大要素。
散文语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而文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
必须明确一个散文写作观念,这就是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所有教材都提出了散文要写感情,但却是作为一种必备因素和一种内在线索应当强调指出,感情不是片面的因素,也不仅仅是线索,而是散文的对象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感情体验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朱自清的背影不是要记录回家和父子离别的琐事,而是要吐露一种对父亲及失败了的父辈的怜惜和敬爱刘真的望截流,重点不是顺理成章的工程本身或建设者业绩,而是一种回归历史进步主流的内心感受散文一开始就使自己沉浸在一种突如其来的悲喜交集的感情体验中,由此生发联想小时候跟着妈妈赶集差一点丢失,四十年代初一度离开部队,文革中被迫放下笔等最后又面对横江截流的宏伟场面,激情满怀感情体验,是散文的内在结构有了它,就可以天马行空地起草这一点,不能不明朗和确定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
散文和小说一样,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是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小说的盘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的人物或隐或显而细节只能在这样的盘中有机地展开散文的线,就是感情体验,或多或少,随手拈来,任情挥洒以感情体验的表现为准由此,我们说散文(应称艺术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散漫如水,手法灵活只要弄清以上四点,写真实自我及由此生发的个性口语感情体验和细节描写,就掌握了散文写作的要领,什么意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认识都不必过于拘谨地学习,其它文体理论知识和写作基础理论都会讲到。
散文可以主要分为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仍按传统的不明确的说法)两种下面将两种散文的模式列出,供初学者和高等教育应试者选择使用一记人散文模式开头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中间一种情况: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
另一种情况: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二结尾重申特质,照应开头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三抒情散文模式开头1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
2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1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
2 联想发挥,更大意义,结尾感慨。
四散文写作--构思联想语言散文,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做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要达到这种境界,构思是关键。
构思,是作者对一篇作品的整个认识过程,从他对外界事物的最初感受到成篇的全过程就是进入下笔阶段,也仍然在思考,在探索,在继续认识所要描写的对象,深入发掘其底蕴和内涵这是一种复杂的艰辛的严肃的精神活动,是对作家人格修养功力的考验由于事物间的联系是深邃而微妙的,作家要善于由表及里,从纷繁错综的联系里,发现其独特而奥妙的联系点,才能够从引心到会心,由迎意到立意。
构思的奥妙,不同的作家有不同发现于是就出现了种种不同的构思方法秦牧的构思方法,有人叫做滚雪球他写散文,起初的感受只是一点点,如一片小雪花,随着题材的增加,体会的深入,联想的开展,那感觉一步步膨胀起来,就象滚雪球一样这里可贵的是最初的感觉,照秦牧的话说,它是事物的尖端部分,最富有特征的部分,一旦被作家抓住,就象一粒饱满的种子,落到肥沃的土壤里,作家用思想感情的阳光雨露恩泽它,使它萌发成丰富的果实这是一个核心,越滚越大,形成统一的构思他的名篇土地社稷坛抒情就是很好的例子。
徐迟的构思方法,叫抓一刹那这一刹那他认为是事物的精华部分,最有光彩部分抓住这一刹那,就抓住了头绪,抓住了中心,零散杂乱的材料才得以集中,才有了归宿如他的在湍流的涡漩中的创作,正反两方面的教训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总之,一篇散文的谋篇构思,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方法,因人而异,不可强求一律,更不能照猫画虎,每人应有每人的独特方法,但讲究构思,则对每一个作家而言,都是极重要的一篇优秀的散文,几乎难以离开联想所谓联想,是指对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想象活动由一事物过渡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当人们由当前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波及到另一件事物时,都离不开联想在这种联想活动中,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更容易鲜明和突出,作者的思想认识也能不断提高和深化一个作者的知识积累,储藏愈厚实,则对生活的感受愈敏锐,易于触类旁通,浮想联翩,文思泉涌联想,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回忆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联想还有助于举一反三的推理过程特别是在散文创作及其它样式的文艺创作中,联想有着增强作品艺术魅力的功效。
散文家的灵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迁思妙得,得自长期积累积累愈厚,愈发敏感散文不是贵在触发吗?由此及彼是触发,对于目前所经历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既是触发,也是联想深厚的积累,有助于触发的深化要将诗魂变为诗,要从触发达到构思,还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要将许多旧经验溶化抽象加以重新组织,假若没有一定生活积累做凭依,想象联想的翅膀则是飞不起来的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作者的头脑中,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联想有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如由水库想起水力发电机);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的类似联想(如由鲁迅想起高尔基);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如由光明想起黑暗);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联想(如由火想到热)。
散文的联想,总是同精细的观察细微的描述相结合散文的画面,首先力求真实具体,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同时也要做到含蓄深邃,使人读之能临境生情作者给读者想象空间回味余地愈大,则诗意的芬芳愈浓,这就离不开丰富而活跃的联想联想,实质上是观察的深化,是此时此地的观察,与彼时彼地观察的融会贯通没有这种融会贯通,便没有感受的加深思想的升华诗意的结晶如果说,精细的观察,为作者采集了丰富的矿石,那活跃的联想,则是对这些矿石的冶炼和加工联想不是凭着个人的闪念所得,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一个作家要想让联想的翅膀飞起来,没有广博的学识,不掌握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底蕴,没有个人的创造性和激情,没有个人爱好的广大空间,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大空间,是高飞不起来的只能象蓬间雀那样在草稍上徘徊,而不能象大鹏那样展翅万里,海阔天空自由飞翔。
散文笔调的魅力,固然来自作家的真知真见真性真情但要将其化作文学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隽永的韵味,还必须依靠驾驭文字的娴熟,笔墨的高度净化。
文采,不在于文字的花哨和刻意雕饰,而在于表情达意,朴实真挚如堆砌词藻,就象爱美而又不善于打扮的女人一样,以为涂脂抹粉,越浓越好,花花绿绿,越艳越好,其实俗不可耐,令人见了皱眉。
散文作者,要有特别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能看到和发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事物,还需有异常严密而深厚的文字功夫创作时,不能心浮气躁,要静下心来,挖空心思找到准确的词句,并把它们排列得能用很少的话表达较多的意思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言简意繁要使语言能表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简洁地描绘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主要特征,让读者一下子就牢牢记住被描写人物的动作步态和语气。
散文的语言美,作家们有不少独到精辟的见解秦牧说:文采,同样产生艺术魅力和文笔情趣丰富的词汇,生动的口语,铿锵的音节,适当的偶句,色彩鲜明的描绘,精采的叠句这些东西的配合,都会增加文笔的情趣佘树森说: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浓密和雕饰,而又比诗歌多几分清淡和自然它简洁而又潇洒,朴素而又优美,自然中透着情韵可以说,它的美,恰恰就在这浓与淡雕饰与自然之间。
散文篇幅小,容量大,行文最忌拉拉杂杂,拖泥带水,容不得老王婆裹脚布,又长又臭简洁,并不是简境,而是简笔;笔既简,而境不简,是一种高度准确的概括力杜牧阿房宫赋开头写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仅仅十二字,就写出了六国王朝的覆灭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把蜀山的树木砍光了,山顶上光秃秃的,就在这里,修建起阿房宫短短十二个字,写出了这么丰富的历史内容,时空跨度又很大,真可谓言简意繁了潇洒,对人来说,是一种气质,一种风度对散文来说,是语句变化多姿短句,促而严;长句,舒而缓;偶句,匀称凝重;奇句,流美洒脱这些句式的错落而谐调的配置,自然便构成散文语言特有的简洁而潇洒的美。
散文语言的朴素美,并不排斥华丽美,两者是相对成立的在散文作品里,我们往往看到朴素和华丽两副笔墨并用该浓墨重彩的地方,尽意渲染,如天边锦缎般的晚霞;该朴素的地方,轻描淡写,似清澈小溪涓涓流淌朴素有如美女的淡扫蛾眉,华丽亦非丽词艳句的堆砌,而是精巧的艺术加工,不着斧凿的痕迹但不论是朴素还是华丽,若不附属于真挚感情和崇高思想的美,就易于像无限的浮萍,变得苍白无力,流于玩弄技巧的文字游戏。
像生活的海洋一样,语言的海洋也是辽阔无边的行文潇洒,不拘一格,鲜活的文气,新颖的语言,巧妙的比喻,迷人的情韵,精采的叠句,智慧的警语,优美的排比,隽永的格言,风趣的谚语,机智的幽默,含蓄的寓意,多种多样艺术技巧的自如运用,将使散文创作越发清新隽永,光彩照人。
基础等级一感情充沛没有感情就不成其为散文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散文一般的写作规律是:对事物人生景观突然有了感悟,感悟深化升华,敷衍成文这感悟就是散文的意味之本,是散文的中心立意可是要表现这样的中心立意,就得抒情所以好的散文记叙议论都带有强烈的感情,字里行间都有渗透着感情。
如河北省中考优秀作文点滴真情令我感动一文,就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出发,抒发自己从中受到的感动写这样的文章,事件并不是主要的,关键就在于充沛的感情再如徐州市中考作文获取青春的梦,通篇讴歌青春的美好,激情涌动文章总是以情动人,散文就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