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洗法的操作规程及流程图
中药熏洗操作规程

中药熏洗疗法操作规程
1.目标:以药品加水煮沸或用散剂冲泡,先熏后洗,以达成含有活血通络,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等作用。
2.适应症:适适用于脑卒中所致肢体麻木疼痛、肢体运动障碍、周围神经病变,闭合性损伤,及肛肠疾病术前及术后等。
3.禁忌症:
⑴妇女月经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宜使用熏洗和坐浴。
⑵伴有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者禁用。
4. 注意事项
⑴熏洗过程中一定要依据病人耐受程度调整适宜药液温度,尤其是老年患者,因为对温度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预防烫伤发生。
⑵合并有传染病患者应使用单独浴具,并单独严格消毒。
⑶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需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品。
⑷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5、操作步骤
(一)物品准备:熏洗药品、浴具、热水。
(二)通常在药中加水适量,沸后20分钟,在将药品加入,煎沸后即可使用。
(三)将煎好药汤趁热倒入浴具内,先用药热气熏蒸患处约5~10分钟,再用毛巾浸汁热敷局部,带药液温度降到40℃左右时,嘱患者将患处理于浴具内,药液泡洗患处约15分钟。
(四)无菌纱布擦干。
(五)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
以7~10天为1疗程。
病情较重者可酌情增加熏洗次数。
6、应急预案
(一)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需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品。
(二)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中药熏洗操作规程

中药熏洗疗法操作规程
1.目的:以药物加水煮沸或用散剂冲泡,先熏后洗,以达到具有活血通络,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等作用。
2.适应症:适用于脑卒中所致肢体麻木疼痛、肢体运动障碍、周围神经病变,闭合性损伤,及肛肠疾病术前及术后等。
3.禁忌症:
⑴妇女月经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宜使用熏洗和坐浴。
⑵伴有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者禁用。
4. 注意事项
⑴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适宜的药液温度,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防止烫伤的发生。
⑵合并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使用单独的浴具,并单独严格消毒。
⑶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⑷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5、操作流程
(一)物品准备:熏洗药物、浴具、热水。
(二)一般在药中加水适量,沸后20分钟,在将药物加入,煎沸后即可使用。
(三)将煎好的药汤趁热倒入浴具内,先用药热气熏蒸患处约5~10分钟,再用毛巾浸汁热敷局部,带药液温度降到40℃左右时,嘱患者将患处置于浴具内,药液泡洗患处约15分钟。
(四)无菌纱布擦干。
(五)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
以7~10天为1疗程。
病情较重者可酌情增加熏洗次数。
6、应急预案
(一)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二)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中医护理技术之熏洗法课件

02
月经不调:熏洗法可调节月 经周期,改善月经不调症状
04
产后护理:熏洗法可帮助产 后恢复,减轻产后不适症状
4
熏洗法的发展前景
熏洗法的现代化研究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现代医学研究:对 熏洗法的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进行深入 研究
技术创新:运用现 代科技手段,提高 熏洗法的疗效和舒 适度
临床应用:将熏洗 法应用于现代临床 护理,提高护理质 量
跨学科合作:与其 他学科(如药学、 物理学、工程学等) 进行跨学科合作, 共同推动熏洗法的 现代化研究
熏洗法的推广和普及
1 传统中医护理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2 现代医学技术的融合和运用 3 提高公众对熏洗法的认知和接受度 4 建立完善的熏洗法培训体系和认证制度 5 推广熏洗法在社区和家庭中的应用 6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广熏洗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
04
皮肤瘙痒症:熏 洗法可缓解皮肤 瘙痒症引起的皮
肤瘙痒和红肿
熏洗法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感冒:熏洗法可 缓解感冒症状, 如鼻塞、流涕、 咳嗽等。
01
呼吸系统疾病: 熏洗法可缓解支 气管炎、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 等症状。
03
内分泌系统疾病: 熏洗法可缓解糖 尿病、甲状腺功 能亢进等症状。
05
02
消化系统疾病: 熏洗法可缓解消 化不良、胃痛、 腹泻等症状。
熏洗法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 善局部组织营养状况,加速康复。
熏洗法的分类
01 按照熏洗部位分类:全身熏洗、局部熏洗 02 按照熏洗方法分类:热熏洗、冷熏洗 03 按照熏洗药物分类:中药熏洗、西药熏洗 04 按照熏洗目的分类:治疗熏洗、保健熏洗
2
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熏洗疗法

将中药煎汤,乘热熏洗患处的⽅法,称熏洗疗法。
具有开泄腠理、通调⽓⾎、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痛、疏风⽌痒等功效。
1、物品准备 (1)四肢部位:盆内盛煎好的中药、橡⽪单、浴⼱。
(2)眼部:治疗盘、治疗碗(内盛煎好的中药)、纱布、镊⼦、胶布、眼罩。
(3)会阴部:坐浴盆内盛煎好的中药,坐浴架、⽑⼱、必要时备屏风。
2、操作⽅法 (1)四肢部位熏洗法: ①床上铺好橡⽪单,将盛有中药液的盆放于橡⽪单上。
②将患肢架于盆上,⽤浴⼱盖住患肢及盆,使药液蒸汽熏蒸患肢。
③待药液不烫时,将患肢浸泡于盆内,约10分钟。
④泡毕,擦⼲患肢,撤去橡⽪单,药液可留⾄下次再⽤(⼀般每剂药液可泡2~3次) (2)眼部熏洗法:: ①将盛有药液之治疗碗上盖⼀带孔纱布,将孔对准患眼熏蒸。
②待药液不烫时,⽤镊⼦夹取纱布蘸药液擦洗眼部。
③洗毕,根据需要⽤⽆菌纱布盖住患眼,胶布固定或戴上眼罩。
(3)坐浴法: ①将盛有煎好的中药液的盆放⼊坐浴架上,上盖⼀带孔的⽊盖。
②让病⼈暴露臀部,若有创⾯覆盖,则揭去敷料,将患处对准盖孔,坐于⽊盖上熏蒸。
③待药液不烫时,撤去⽊盖,让病⼈将臀部坐于盆内泡洗。
④洗毕,擦⼲臀部。
如需换药,则上药后敷盖⽆菌敷料。
3、护理 ①熏洗药液必须严格掌握温度,熏蒸时,药液应加温⾄蒸汽上冲,但也不可过热(尤其是眼部熏洗),避免烫伤⽪肤,粘膜。
浸泡时,药液温度宜温热,⽼⼈、⼩⼉熏洗时,更应随时询问病⼈感觉,掌握药液温度,并耐⼼协助熏洗,避免烫伤事故。
②熏洗过程注意室内避风,洗毕应及时擦⼲患处,防⽌受凉。
③坐浴时应在坐浴室进⾏,若在病室内坐浴,注意遮挡病⼈。
④孕妇及⽉经期不宜坐浴。
4、在护理中应⽤ (1)根据医嘱为四肢⾻折愈膈合期(折除⼩夹板后),及软组织损伤者,以活⾎化瘀、续筋壮⾻中药熏洗患肢。
(2)⽬⾚肿痛者,⽤清热解毒,明⽬降⽕中药或盐⽔进⾏患眼熏洗。
(3)对疮疡、⽪肤病患者,根据医嘱⽤清热解毒、杀⾍燥湿类中药⾏局部熏洗。
中药熏洗法

中药薰洗操作流程图中药薰洗操作评分标准单位科室姓名主考教师考核日期[物品准备]治疗车1、治疗盘1、中药液、胶单、中单、大毛巾、小毛巾、水温计、治疗卡、擦手液、渭良伤科由[概念]:薰洗法—是利用中药煎汤趁热在患难与共处进行薰洗、热洗或浸泡的方法。
[目的]:止痛消炎、利水消肿、活血祛瘀、促进损伤组织修复。
[操作方法](一)熏法熏法是采用加热后的药物热气熏蒸肌肤(患处和特定的部位),使皮肤毛孔扩张,药气自毛孔而入,加上热气的作用,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治疗、预防疾病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
(二)洗法洗法是用中草药的药液直接清洗或浸泡患处体表及特定部位,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并被表皮吸收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
(三)蒸法蒸法是利用中草药在煎煮过程中产生的蒸汽熏蒸患处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
(四)气雾吸入气雾吸人法是将制成气雾状的药物直接通过口、鼻吸人呼吸道的一种自我保健方法.(五)浸泡法浸泡法是指将患处浸泡在药液中,以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自我保健方法。
[操作要领]1.注意水的温度:40-45度,薰时大于45度,待40-45度后再用洗。
2.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太大力引起疼痛。
3.皮肤有伤口、有皮肤病的禁用薰洗法,以免引上伤口感染和传染。
4.每日1-2次。
5.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关门窗;要保持病人的自尊,必要时要加屏风。
6.操作时间为全过程30分钟。
[病情观察]1.注意病人的反应,如皮肤有无红肿,有无过敏。
21、为什么要注意面色和呼吸的变化呢:答:有些人对某些中药液有过敏反应,出现过敏反应的主要表现为:(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喉头水肿和肺水肿引起,表现为胸闷、气促伴濒死感。
(2)、循环衰竭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循环血量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紫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等。
[相关知识]佛山中医院中药洗剂的作用:1.皮肤洗药:凉血解毒、祛风止痒,用于瘙痒性皮肤病等。
外用,第次1包,1-2次/日,每包用1000毫升开水溶解后薰洗患处。
中药熏洗技术操作流程

中药熏洗技术操作流程- 环境准备很重要啦。
要找一个安静、整洁、温暖且通风良好的地方哦。
可不能在那种又冷又脏还乱糟糟的地方做这个熏洗,不然多影响心情和效果呀。
物品准备也不能马虎。
首先得有中药包,这可是关键呢。
然后要有合适的熏洗容器,像那种专门的熏洗盆之类的。
再就是毛巾啦,要干净柔软的,毕竟是要接触皮肤的。
还有水温计,得准确测量水温,可不能把皮肤烫伤了。
患者准备也有讲究。
要跟患者好好沟通,让患者知道这个熏洗是怎么回事,有什么作用,可能会有什么感觉,这样患者心里就有底啦。
让患者排空大小便,换上宽松舒适的衣服,这样熏洗的时候才方便又舒服。
2、中药熏洗技术操作过程(1)调配中药。
根据医嘱把中药包放到熏洗容器里,然后加入适量的水。
这个适量可就需要经验啦,水太多了药效可能就淡了,水太少了又可能熏洗不完全。
一般来说呢,能把中药包完全浸泡,再稍微多点就差不多啦。
(2)测量水温。
用水温计测量一下水温,一般水温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比如40 - 50摄氏度左右。
如果水温太高,会烫伤皮肤,那就不好啦;如果水温太低,可能就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3)开始熏洗。
让患者把需要熏洗的部位放到熏洗容器上方合适的距离,这个距离要既能感受到蒸汽的热度和药力,又不会被烫伤。
可以先让患者适应一下温度,再慢慢调整距离。
熏洗的时候可以跟患者聊聊天,让患者放松心情,比如问问患者感觉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很舒服之类的。
(4)清洗。
熏洗一定时间后,可以把需要熏洗的部位放到水里清洗一下,让药物更好地作用于皮肤。
清洗的时候动作要轻柔,就像对待小宝宝的皮肤一样。
3、中药熏洗技术操作后处理皮肤护理。
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熏洗部位的皮肤,然后可以适当涂抹一些润肤霜之类的,保持皮肤的滋润。
物品整理。
把熏洗容器清洗干净,中药包如果还能再次使用就妥善保存起来,毛巾也要清洗干净晾晒好。
患者观察。
要再观察一下患者的情况,看看熏洗后患者有没有什么不适的反应,比如皮肤有没有发红、瘙痒之类的。
中医医院熏洗疗法操作指南

中医医院熏洗疗法操作指南
将药物煎汤,乘热熏洗患处的方法,称熏洗疗法。
具有疏通腠理、流畅气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等作用。
一、适应症
疮疡、筋骨疼痛、目赤肿痛、皮肤病、阴痒带下、肛门疾病等。
二、物品准备
治疗盘、治疗碗、中药液、镊子、毛巾、橡皮单、纱布、面盆或坐浴盆、坐浴架、大浴巾(根据熏冼部位选用以上物品)
三、操作方法
(一) 四肢熏洗法
1、将煎好之药液倒入盆内,加热水至所需容量。
2、橡皮单垫于盆下,患肢架于盆上,用浴巾围盖
患肢及盆,使药液之蒸气熏蒸患部。
3、待药液不烫时揭去浴巾,将患部浸入药液中泡洗。
(二) 眼部熏洗法
1、将煎好之药液乘热倒入治疗碗中,碗口围一纱布,中间露一小孔。
2、患眼对准小孔,接受熏蒸。
3、待药液不烫时,用镊子夹纱布蘸药液轻轻擦冼患眼。
(三) 坐浴法
1、将煎好之药液倒入坐浴盆内,加热水至所需容
量,置盆于坐浴架上,盖上有孔木盖。
2、患者暴露臀部坐在木盖上,使患部对准盖孔,
进行熏蒸。
3、待药液不烫时,拿掉木盖,臀部坐于盆内泡洗。
四、注意事项
(一) 注意保温,室内应温暧避风,暴露部分尽可能加盖衣被。
(二) 熏洗时药液不可过热,防止烫伤皮肤。
(三) 有包扎之病变,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应更换消毒敷料,重新包扎好。
(四) 孕妇及月经期禁用坐浴法。
中药熏洗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熏洗法一、定义熏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二、目的1.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皮肤瘙痒等症状。
2.减轻眼科疾病引起的眼结膜红肿、痒痛、糜烂等症状。
3.促进肛肠疾患的伤口愈合。
4.治疗妇女会阴部瘙痒等症状。
三、禁忌证月经期、孕妇禁用坐浴。
四、护理及注意事项1.冬季注意保暖,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
2.熏洗药温不宜过热,温度适宜,以防烫伤。
3.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4.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
熏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
5.所有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五、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病人体质及熏洗部位的皮肤情况。
3.女性病人评估胎、产、经、带情况。
4.病人心理状况。
查看医嘱,转抄治疗卡。
(与评委)核对:1床张三右手腕扭伤外科消肿洗液熏洗一次。
•大姐您好,我是你的管床护士,我叫xxx,您今天的治疗由我来做。
为了更有效的核对,请您告诉我您的床号和姓名。
•大姐,我来看一下您的腕带。
•由于您右手腕扭伤,红肿疼痛,遵医嘱予消肿止痛治疗,附于外科消肿洗液熏洗一次,以减轻肿胀,缓解疼痛。
您受伤超过24小时了吧。
您以前做过熏洗治疗吗•熏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淋洗,以达到疏通腠理,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作用的一种外治方法。
在薰洗过程中请您不要随意移动肢体,如果您感觉药液温度过高请及时告诉我,以免引起烫伤。
•来张姐我看一下您的右手腕部皮肤情况,局部皮肤红肿压痛,无破损。
张姐,您以前对药物有过敏的吗请问您怀孕了吗不是在经期吧•面向评委口述,患者神清精神可,右手腕部皮肤红肿压痛,无破损。
无药物过敏史,既往体健,能配合此项操作。
六、熏洗法操作1.洗手,准备用物,核对药液名称及有效期。
口述必要时备浴巾屏风。
2.张姐,我来给您做熏洗了,您准备好了吗请您不要紧张。
张姐,我来帮您把袖子卷上去吧,以免弄湿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熏洗法的操作规程及流程图
熏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熏蒸、淋洗,以达到疏通揍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场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熏洗部位皮肤情况。
3.女性患者评估胎、产、经、带.
4.心理状况。
二、目标
1.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皮肤瘙痒等症状.
2.减轻眼科疾病引起的眼结膜红肿、痒痛、糜烂等症状.
3.促进肛肠疾患的伤口愈合.
三、禁忌症
月经期、孕妇禁用坐浴.
四、告知
注意药液温度,防治烫伤.
五、物品准备
治疗盘、药液、熏洗盆(根据熏洗部位的不同,也可准备坐浴椅、有孔木盖浴盆或治疗碗等)、水温计,必要时备屏风及换药用品.
六、操作程序
1.遵医嘱配制药液.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
3.根据熏洗部位安排患者体位,暴露熏洗部位,必要时用屏风遮挡,注
意保暖.
4.熏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放映,了解其生理和心理感受,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协助患者卧床休息.
5.熏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衣着,安置舒适卧位.
6.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字.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1.冬季注意保暖,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
2.熏洗药温不宜过热,温度适宜,以防烫伤。
3.在伤口部位进行熏洗时,按无菌技术操作进行.
4.包扎部位熏洗时,应揭去敷料。
熏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
5.所用物品需清洁消毒,用具一人一份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熏洗法操作流程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