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崇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讲解

合集下载

2016中考语文崇明一模

2016中考语文崇明一模

2016中考语文崇明一模(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1、去年今日此门中,。

(《题都城南庄》)2、,雪尽马蹄轻。

(《观猎》)3、一鼓作气,,三而竭。

(《曹刿论战》)4、,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5、影布石上,。

(《小石潭记》)(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甲)观沧海(乙)望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两首诗分别以和字统领全篇。

(2分)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都描写了雄伟壮丽的景色。

B.都融入了作者浪漫的想象。

C.都具体描绘了事物的景象。

D.都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删选)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8、选文作者是(人名),题目中“寄舍弟墨第一书”的意思是。

(2分)9、翻译文中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迄无佳文”,原因是读书不深入。

B.写孔子、苏轼读书的事例,表明圣贤要有所成就必须勤奋苦读。

2016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社科类古文汇总(含答案)

2016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社科类古文汇总(含答案)

黄浦区:题尔遐园居序张鼐①缁衣化于京尘,非尘能化人也。

地不择其偏,交不绝其靡;精神五脏,皆为劳薪。

能于此.中得自在者,其惟简远者□②尔遐以治行入官柱下,卜居西城之隅。

数椽不饰,虚庭寥旷,绿树成林,绮蔬盈圃。

红蓼植于前除,黄花栽于篱下。

亭延西爽,山气日佳。

户对层城,云物不变。

钩帘缓步,开卷放歌。

花影近人,琴声相悦。

灌畦汲井,锄地栽兰,场圃之间,别有余适。

或野寺梵钟,清声入座;或西邻砧杵,哀响彻云。

图书润泽,琴尊潇洒,陶然丘壑,亦复冠簪觞咏之娱,素交是叶。

尔遐尝言:“高林受日,宽庭受月。

短墙受山,花夜受酒。

闲日受书,云烟草树受诗句。

”余谓非尔遐清适,不能受此六种。

③然余尝笑人眼目不天,辄浪谈泉石,桎梏簪裾,彼实无所自树乃尔。

夫能自树者,寄澹于浓,处繁以静,如污泥红莲,不相染而相为用。

但得一种清虚简远,则浓繁之地,皆我用得,马头尘宁复能溷我?尔遐读书高朗,寡交游,能自贵重,而以其僻地静日,观事理,涤志气,以大其蓄而施之于用,谁谓园居非事业耶?然尔遐临民,卓然清静,中州人比之为刘襄城、卓太傅,则今日之园居,其又以六月息者,而九万里风斯在下,吾益信京尘之未必不能息人也。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A.矣B.乎C.欤D.耶22.第①段加点的“此”指代的内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2 分)23.对第③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得简远需放开眼界,不甘束缚。

B.“自树”是得简远的关键所在。

C.得简远便能适应官场的污浊。

D.尔遐得简远,于园居中积蓄力量。

24.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第②段与第③段的关系。

(3 分)25.评价本文所提倡的“简远”思想的意义。

(4 分)答案:21、B22、官场的喧嚣劳顿23、C24、叙议结合(先叙后议),尓暇园中清雅与人之轻适,只要内心清虚简远,即使于农藩之官,也能化繁为简,卓然亲近利益百姓的道理,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与上文相照应。

25、本文的简远是指为官之人在险恶污浊的环境中,不与世俗为伍,能“自树”,人在官场,心在远方。

上海市崇明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崇明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1.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以下句子最适合...表达此时情感的一项是()A.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B.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C.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D.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其实每种学问都有长久的历史,_____,提出过种种不同的解答,你必须明白这些经过,才可以利用前人的收获,免得绕弯子甚至于走错路。

A. 许多人都曾经思虑过、讨论过其中每一个问题B. 其中每一个问题曾经许多人都思虑过,讨论过C. 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曾经许多人思虑过,讨论过D. 许多人对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曾思虑过,讨论过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3.按要求填空。

(1)______,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2)不应有恨,______?(苏轼《______》)(3)王夫之《姜寨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经。

采薇》中“以哀景写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4.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宋代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1)从体裁看,本诗属于______。

(2)下列各项对本诗风格评价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激越高亢B.轻快自然C.平易俗白D.清婉秀丽(3)古代诗歌里,秋夜听雨打梧桐往往营造失眠愁闷的境界。

本诗却旧调翻新,拓宽诗境,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文学社会学的“摆渡”罗时进①中国古代诗文,从先秦到唐宋是各种文体的萌生、成长、形成阶段;明清诗文自然也有成长,甚至出现显性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与回溯、总结相伴的。

2016年上海市崇明县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详解与写作范文)

2016年上海市崇明县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详解与写作范文)

2016年上海市崇明县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阅读(80分)1.(17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伊卡洛斯的翅膀①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代达罗斯的儿子,被克里特岛的国王米诺斯关在他父亲建造的巧妙迷宫里。

为逃出迷宫,代达罗斯用羽毛和蜜蜡为伊卡洛斯制造了一双翅膀。

飞出迷宫时,代达罗斯嘱咐伊卡洛斯,不可飞得太低,因为翅膀碰到海水会湿透;也不可飞得太高,因为太阳的热量会把蜡融化。

父亲出于谨慎的教诲没能阻止年轻人冒险,伊卡洛斯往高处飞去,太阳融化了蜜蜡,他从空中栽了下来。

②在《论古人的智慧》里,弗兰西斯〃培根用这则寓言说明道德领域中间道路的必要性:“美德之路不偏不倚落在过分与不及之间。

伊卡洛斯年轻气盛,自然而然会成为过分那一端的牺牲品。

”寓言的妙处是可以反复解说,比如伊卡洛斯的翅膀,就可以非常恰当地用来譬喻文学中的想象力﹣﹣优秀的写作者必须把想象控制在现实和无稽之间。

③马尔克斯讲过自己写《百年孤独》时的一个困难﹣﹣他虽然已经知道俏姑娘雷梅黛丝必将飞上天空,却不知怎么让她起飞。

直到有一天,“一个来我们家洗衣服的高大漂亮的黑女人在绳子上晾床单,怎么也晾不成,床单让风给刮跑了。

当时,我茅塞顿开。

‘有了。

’我想。

美人儿雷梅黛丝有了床单就可以飞上天空了。

”在这种情况下,床单便是现实提供的一个因素。

④二十年前,余华就在《强劲的想象产生事实》里提到过马尔克斯这个故事,并表达了自己对此的看法:“想象应该有着现实的依据,或者说想象应该产生事实,否则就只是臆造和谎言。

”想象力必须通过现实的检验,绾合想象和现实的本领,余华称之为洞察力。

⑤文学中的现实,如纳博科夫所说,“包含某些超越视力幻觉和实验室试管的东西。

它里面有多重因素:有诗歌,崇高的情感,精力与努力,同情,骄傲,激情”,是“将许许多多个体现实混合后的一份标本”,仿佛日常现实的某种全息图象。

文学现实的显现,凭靠的是写作者的洞察力,而不是,或主要不是对日常现实的记述或还原能力。

两辆卡车公路相撞,一个人从二十多层的高楼跳下,这是日常现实。

上海市崇明中学2016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及解题分析)

上海市崇明中学2016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及解题分析)

上海市崇明中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8分)昆曲:中国雅文化兴衰的表征①昆曲的诞生与发展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诗乐一体的艺术传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诗经》直到宋词,中国诗歌一直是入乐的,强调要有吟唱时的音乐美感。

能否做到“声情并茂....”,始终是评价诗歌的重要指标之一。

元杂剧对中国文化传统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它是用诗乐一体的形式书写的、能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长篇文学作品。

但直到元杂剧没落、传奇兴起的时代,这个诗乐一体的传统,仍主要是以北方中原地区的语言为基础,其声韵格律的规范概出于此。

②昆山人梁辰鱼,是第一个将唱曲的昆腔用于唱戏的文人,他编写了第一部用昆腔演唱的传奇剧本《浣纱记》,拉开了此后六百多年昆曲享誉天下的序幕。

《浣纱记》对昆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是第一部成功的可用昆曲演唱的剧本,更在于它的文学体裁不是杂剧而是南戏传奇。

它昭示了文人与戏剧结合的新的可能性,在大量文人投身于元杂剧的创作后,《浣纱记》用文辞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提升了南戏传奇的文学地位,它的上演扩大了昆曲的影响,令文人学士竞相创作用昆腔演唱的传奇,造就了昆曲的繁荣。

汤显祖的惊世杰作《牡丹亭》更强化了传奇的价值,让这种此前不太为文人所关注的文体,一跃进入文学的最高殿堂。

此后,昆曲成为文人创作的最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昆曲在音乐及表演艺术上的水平也渐渐提升。

③在其发育和传播的几百年里,昆曲逐渐凝聚了中华文明的精髓、尤其是凝聚了代表文人审美趣味的艺术精神,发展为雅文化的集中代表。

昆曲几乎包含了中国雅文化所有成熟的元素,如雅文化所推崇的文学化表达、体现雅文化之精神的音乐形态,以及涵蕴着雅文化气质的精致、细腻且含蓄的表演。

④昆曲既代表了中国戏剧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标志着舞台表演艺术的高峰。

它既是一种繁复的大型叙事文体,又是一种演唱方法、一个声腔系统,还最大限度地吸纳和接续了中国的古典舞蹈传统。

崇明县2016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期末试卷 高三总复习 沪教版

崇明县2016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期末试卷 高三总复习 沪教版

崇明县2016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期末试卷高三总复习沪教版崇明县2016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期末试卷高三总复习沪教版崇明县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龙凤艺术沈从文①民族艺术图案中,人民最熟习的,无过于龙凤图案。

但专家学人中说到它时,最难搞清楚的,也无过于龙凤图案。

因为龙的形象既由传说想象而成,反映到工艺美术造形设计中,又在不断发展变化,如仅仅抄几条孤立文献来印证,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②还记得年前在报刊上曾看过一篇小文章,谈起龙的形象,援引宋人罗愿《尔雅翼》关于龙的形容,以为怪诞不经,非生物所应有。

其实这个材料的称引,即用来解释宋代人在绘画、雕刻、陶瓷、彩绘装饰、锦绣图案中反映的龙形,也就不够具体而全面。

不仅无从给读者一种明确印象,即文章作者本人,也不能得到一个比较符合当时人想象作成的各种不同龙的形象。

③原来龙虽然是一种想象中的动物,但在历史发展中,却不断为艺术家丰富以新的形象。

即以《尔雅翼》作者时代而言,龙的样子就是多种多样的。

有传世陈容的画龙,多作风云变幻中腾攫而起的姿势。

有磁州窑瓶子上墨绘和剔雕的龙,件头虽不大,同样做得还雄猛有力。

,它是宋式,和唐代胡代风格都不大相同。

最有代表性的,是山东曲阜孔子庙大成殿那几支盘云龙石柱,天安门前石华表的云龙,即从它脱胎而出,神情可不一样。

至于敦煌宋代石窟洞顶藻井画龙,也有种种不同造型。

上面说的不过是随手可举的例子。

如就这个时代龙的艺术作全面分析,那就自然更加言之话长了。

④历来龙凤并提,其实凤的问题也极复杂,由于数千年来用它作艺术装饰主题更加广泛而普遍,它的形象也在各个时代不同发展变化中。

上海崇明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

上海崇明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

崇明区2020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一试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累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世胄蹑高位,_____________。

(左思《》)2)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3)苏轼《江城子》中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久别重逢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2.按要求选择。

(5分)(1)以下选项中,名句使用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小李因工作业绩不好,情绪失意,朋友鼓舞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B.班级球队冲击冠军,同学们拉出横幅“不鸣则已,一举成名”为队员们加油。

C.老刘退休后想再就业,家人以“古来存老马,不用取长途”劝其不要再工作。

D.高考前夜,班主任在班级贴出“往者不行谏,来者犹可追”的口号激励大家。

(2)将以下编号的语句挨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接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在大概上说来,人类的生命可说是由很多不一样种族的生命之流所造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个人的生命可是是那棵树的一部分或一个分枝,生在树身上,以其生命来帮助全树的生长和赓续。

①倒是家族的生命之流②依据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比喻③但是一个人直接感觉到的、直接看见的④我们用“家系”或“家族的树”一词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C.④②①③D.③①②④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达成第3-7题。

(16分)斥责受害者是什么缺点马薇薇①安全部是人类仅次于生理需求的基本要求。

但是,为了获取安全感,我们却常常会以“斥责受害者”和“找寻替罪羊”的心态,使自己离真切的安全愈来愈远。

②什么叫“斥责受害者”当不幸的事发生时,受害者本应获取我们无条件的怜悯。

但是事实是,在礼貌地表示怜悯以后,我们常常会对他们产生一种复杂的负面情绪,感觉他们之所以遇到损害,应当也有咎由自取的一面。

上海模考题真题-崇明区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测试题

上海模考题真题-崇明区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测试题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讲义编号:学员编号:年级:高三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学科组长签名及日期教务长签名及日期课题崇明区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测试题授课时间:年月日备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考点及考试要求教学内容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5分)①前不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有关负责人在北京宣布,书法“申遗”的正式文本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

这标志着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书法,踏上了申请成为“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旅程。

②众所周知,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如果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发轫,已有3000多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而佳作荟萃。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对书法的审美本质作了经典阐述:“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

”现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一文中,也对书法的表现特征作了精要的概括:“所以中国人的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

”书法,可以说是中国艺术最经典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精神。

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

记得当年毕加索偶然在博物馆中见到中国书法时震撼不已,他沉浸在那“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中,在那“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气象中,发出了“这是艺术中的艺术”的惊叹,从此对中国艺术怀有敬畏之心。

而日本的艺术界把中国书法称为“思想与造型的艺术”。

日本早在我国汉代时,即派遣使者来学习汉字书法和儒学。

日本书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圣德太子所书的《法华义疏》,就直接取法自我国隋朝书法。

及至唐代,来中国学习书法的遣唐使更是众多,日本书法史上的一代大师空海即是其中的代表。

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派遣过来中国学习书法的使者。

③然而,近代以来,可能由于中国书法的历史过于悠久,艺术资源过于深厚,名篇佳作过于丰富,由此产生出一种文化“.老祖母..,即自认为是最老的、最正宗的,别人肯定会尊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崇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神话•思维•创作铁舞①神话是什么?通常我们是这样认识的,神话就是原始时期,人们不自觉地把自然力形象化、拟人化而形成的幻想神奇的故事和传说。

它是人类早期生产力低下的产物,是初民对于宇宙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幼稚的解释,其中有初民的理想追求,富有积极进取的浪漫主义精神。

教科书上也这样说的。

这从发生学上说无可争辩,但没有从思维本体考虑,它在各种思维中占据何种位置。

说它是最高级别的思维,也许有人不赞成。

我们必须垂直..看。

一个先民考虑的是如何打猎,获取生活用品。

另一个先民考虑,天怎么会下雨刮风,天上有没有神?你说哪个思维层次高,显然是后者。

要不然,神话怎么会是宗教的萌芽、美术的由起、小说的渊源呢?我国的《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保存了多少的神话材料啊,这都是古人高级思维的结果。

至于那些传说,尽管属于集体口头创作的叙事文学,也有相当部分由神话演变而来。

②神话思维的根本特征就是超越现实,这种在原始时期不自觉地把自然力形象化、拟人化而形成的幻想神奇的故事和传说,随着人们对现实社会有越来越清醒的认识,从而降低了一开始就有的最高层面的追问,不再有飞天,追日那样的故事,而热衷于志怪了,这类小说,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千百年来流传不绝。

可以说它们是神话世俗化的表现,是神话思维的末梢,若给神话思维分上中下三品的话,它属于下品,最高级的神话思维还是在先人那里。

人类童年对宇宙秘密的追问至今仍未被我们超越,这也正是我们今天重提神话思维的意义所在。

③我们今天研究神话,不仅仅是讨论神话的源头和神话的内容,重要的是要讨论它的思维方式,看看这种思维方式于今人还有没有用。

首先要看到神话的思维层次不是低级别的,前面已稍作解说,在此我们再做一些深入探讨。

我们不妨为先人初民的思维层次立一个数轴,第一层考虑的是生存,上一层考虑的是怎样更好地组织部落问题,再上一层可能是家族的繁衍,更大范围的联姻等,这样一层层的上去,最高层就是终极问题了,究天问地,大自然怎么会是这样的,怎么会有风雨雷电,天有多大,地有多广,人的命运由什么决定的,由现实进入虚拟,人的想象力充分打开,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高级的层次。

这是一根竖的数轴,在这根竖的数轴底部再画一条横的数轴,在这条数轴上标上历史年代。

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社会越朝前发展,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科技的发达,人们越看清现实,现实思维越来越发达,想象的事物越来越清晰,已经无所谓神话了,因而神话思维越来越萎缩,或者说越来越世俗化,尽管其思维方式还存在,但不再是一开始的那种终极性质的。

即使这样神话思维依然处在最高层的,这仅仅是由它一开始处于它的超越现实的终极性质决定的,事实上人们更多地考虑现实问题。

从理论上讲,每个时代,都应该有它超越时代现实的思维追求,只是正如赵汀阳在他的《坏世界研究》里所说的,‚世界首先是个坏世界,而人们幻想好世界。

人们通过政治去研究坏世界,而通过道德想象好世界。

古代人看重理想,所以把政治学看作理学的一部分,现代人认清现实,因此政治哲学成为了第一哲学。

‛这种情况下,神话思维几乎派不上用处了。

如果说还有的话,那就衍化成志怪一类的,也是专指现实的,再没有向上叩问的动力了。

然而这也许仅仅是事情的一个方面,表现得比较广泛;其实,人类对其童年时的那种追问一直没有停止过,神话思维主要被科学思维所代替,牛顿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霍金的时间简史,等等,都是对大宇宙终极追问的表现。

④这么说,神话思维在今天已经无所作为了?也不是。

其实类似志怪类的神话思维末梢在现代文学作品中还有些蛛丝马迹,如莫言的《蛙》《生死疲劳》即是;不过在网络小说《鬼吹灯》那样的玄幻小说里还是大量存在的。

而流传在民间的大部分神话都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些神话的内容今天如何发掘?其精神如何体现在叩问未来未知世界的文学作品里,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面对未来的海平面的上涨,未来的机器人时代,我们的文学‚创客‛该有何作为呢?正如格林小说揭示的,通往善的道路并不真实存在,通往或多或少的邪恶的道路倒有千条万条,因此,今天关注人性的边缘,关注人类未来的命运,乃至拯救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像莫言《生死疲劳》这种借助旧神话思维——生死轮回讲故事的小说,如果能借助人类基因遗传的知识,而产生一种全新的神话思维方式,一定会写得别开生面,令人喜欢。

可以说,这方面的想象力我们的作家还远未打开。

(节选自《解放日报》,有删节)1.第①段中加点字“垂直”在文中的含义是纵向比较(2分)2.第①段中“教科书上也这样说”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表明上文从发生学角度对“神话”的概念定义具有一定权威性,合理性。

(1分)同时为下文提出自己有关神话思维本体考虑作铺垫。

(1分)3.根据文意,下列有关“神话思维”的表述正确的是( A )(3分)A.神话思维之所以是最高级的思维,因为它体现终极性邪恶追问。

B.最高级的神话思维还在先人那里,体现作者对神话思维的忧虑。

C.科学思维就是神话思维的现实延续,保持对大宇宙的终极追问。

D.神话思维在现代文学中依然保留,势必能让创作别开生面。

4.概括第③段内容。

(3分)神话思维思考问题具有终极性特点,是高级思维;(1分)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科技的发达,现实思维越来越发达,神话思维越来越萎缩;(1分)人类的终极追问逐渐被科学思维替代。

(1分)5.试从神话思维“超越现实的终极性质”角度对以下神话进行分析。

(4分)盘古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

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

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

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是混沌开矣。

这一神话讲述了拥有神力的盘古持斧凿开天辟地的故事,(1分)它所思考的不是现实的问题,超越了人类的现实认知,(1分)展现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1分)体现了先民对混沌初开、天地生成的终极性思考。

(1分)6.第④段作者对神话思维在今天的意义价值做了思考,请对此进行探究,谈谈自己的看法。

(4分)作者认为神话思维在关注人性的边缘、人类未来的命运、拯救我们的星球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价值。

如可以利用人类基因遗传知识创作生死轮回的故事等。

(2分)我认为可以利用核能、风能利用等方面的知识,探究未来地球能源危机的解决问题;可以利用天文学知识来探究人类对未知的宇宙空间的发现利用问题等。

(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1题。

(19分)湖岸上那棵五针松康剑①那天从深山巡护归来,要乘船渡过二十四公里长的喀纳斯湖。

湖面碧波荡漾,清风送爽。

坐船行至湖面的一道湾处,我习惯性地抬头向湖东岸的悬崖上望去,竟然发现崖壁上的那棵五针松不见了。

起初以为是自己老眼昏花,没看清楚。

赶忙揉揉眼再仔细看,发现那棵挺拔的五针松竟然连根拔起,横躺在了崖壁的上方。

②于是内心一片悲戚,我那站在悬崖上守望湖面已经有一百多年的五针松呀,你怎么竟如此不近人情地弃我而去了呢!又是谁将你挺拔的身躯硬生生地从陡峭的山崖上抹去了呢!要知道,这无情的一抹,抹去的可是喀纳斯湖畔一道别样的风景。

③回到护林站,我茶饭不思,辗转反侧,连做梦都要梦到湖岸上的那棵五针松。

我百思不得其解,一棵好端端的松树怎么就会糊里糊涂地轰然倒地,忽然死去了呢?要知道,一棵长在崖壁上的树能生存一百多年,它要经历多少风霜雨雪的磨砺,怎么可能会轻而易举地死去呢!④但我的眼睛没有欺骗自己,那棵五针松确实是倒在了悬崖上。

我迫不及待想弄清楚的是,让它轰然倒下的,到底是人为的力量,还是自然的作用。

⑤难过了几日,我约了两个同是护林人的伙伴,去看那棵我日思夜想的五针松。

我们沿着湖岸边的林间小道,从喀纳斯湖的出水口向一道湾的崖壁处徒步行走。

这条小道被称为泰加林小道,四周长满了西伯利亚落叶松、五针松、云杉、冷杉和疣枝桦。

在这样的混交林中行走,五针松的形象最为抢眼,它们树干挺拔,树冠婆娑,被称为林中骄子,还拥有一个好听的学名,叫新疆红松。

走在林间小道上,你能听到喀纳斯湖的波浪轻轻拍打湖岸的声音,那声音像音乐,特别有节奏感。

⑥这段路程足足有五六公里长。

起初,我们陶醉在森林与湖水交相辉映的风景里,似乎暂时忘记了悬崖上的那棵倒去的松树。

但越往里走,越是感觉到今年湖岸上的这片森林有别于往年。

我们陆续看到一些松树被连根拔起或拦腰折断。

再走不多久,我们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快到一道湾处的湖岸边,松林竟然成片地匍匐倒地,惨不忍睹。

要知道,这些松树大的有几百年的树龄,小的也已经生长了上百年。

⑦不用再取证分析,现实足以告诉我们,这些高大无比的松树都是被大风刮倒的。

我们讨论着,要成片刮倒这些参天大树,风的力量和速度会是何等的不可一世呀!横躺在小道上的松树已经被附近的护林人用油锯清理过,可见这些大树被风刮倒已经有些时日了。

好在再往里走,倒木比我们前面看到的明显减少了。

我们刚才激动的情绪才开始慢慢平复下来。

⑧我们攀爬上一道湾处的悬崖上方,这里保存着大量古冰川运动留下的遗迹:羊背石、冰臼、冰蚀凹槽……悬崖顶端上的冰川擦痕虽然经历了几十万年的风吹雨打,但依旧清晰可见。

在冰川巨大无比的力量面前,坚硬的岩石都会被它削峰填谷。

我们眼前宽阔狭长的喀纳斯湖,就是冰川刨蚀作用下形成的冰碛堰塞湖。

在自然界里,冰川的力量往往胜过岩石的坚硬。

⑨站在高高的崖壁上方,我们眼前是波光粼粼的喀纳斯湖。

那棵倒地的五针松,就在前方悬崖的边上。

过去,我常常一个人来到这里,独自欣赏湖岸上这棵孤独的松树。

不管是春夏秋冬,无论是风霜雨雪,它就像是一个忠诚的卫士,始终守护在喀纳斯湖的身旁。

它站在高耸峭立的崖壁上,玉树临风,孤傲无比。

喀纳斯湖周围生长着亿万棵松树,只有这棵松树生长在了险峻的山崖上方,因此,它被人记住了。

我曾经站在这棵悬崖上的五针松旁,它的个头足足高出我十几倍,站在它面前,我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这棵树孤芳自赏地站在那里,站立了一百多年,把自己站成了喀纳斯湖边一道不一样的风景。

⑩现在,它却倒在了湖岸岩石的上方。

摧倒它的,不是人为的破坏,不是闪电霹雳,恰恰是来自湖面上的山风。

想当年,这棵树的生长也许正是来自风的作用。

一颗松果被山风吹落在了悬崖上的石缝里,种子接触到了土壤,恰恰又赶上了雨水的滋润。

于是,松果开始发芽,幼苗慢慢长大,是喀纳斯湖水散发出来的潮气,养育了这棵挺拔的树中骄子。

大自然就是如此的神奇无比,一棵树的生长缘于山风,它的死去也因为山风。

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生生不灭的因果关系。

⑾好在我们眼前倒下的这棵大树,它周身长满了上百棵松塔①。

或许再过一百年,这悬崖之上会长满密不透风的红松林。

⑿我努力想象着,在松涛之下,那时的湖水还和今天一样,依旧碧波荡漾。

(选自《文汇报》)注释:①松塔:北方一种松树上结的果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