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分析及其联用技术

合集下载

酚醛树脂的固化与分解研究(热分析联用技术和气体分析)

酚醛树脂的固化与分解研究(热分析联用技术和气体分析)

酚醛树脂的固化与分解研究(热分析联用技术和气体分析)Anton Schranner, Stephan KnappeNETZSCH-Gerätebau GmbH, Selb/Germany编译:张红曾智强耐驰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引言酚醛树脂是一类应用极其广泛的热固性材料。

由于该材料的使用温度范围较宽,我们有必要对它在整个固化、使用温度范围中的热稳定性进行全面的探讨。

通常研究固化反应的手段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介电固化监测法(DEA)等,但是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生成了可挥发的产物(水、氨),因此热重分析(TG)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热重分析的另一优势在于可以精确地测量材料的热稳定性,例如分解温度等。

更进一步,我们将热重分析仪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相连接,则可以更准确地探讨酚醛树脂的固化及热分解反应。

测量原理▪应用领域:物质鉴定、质量控制和失效分析▪研究目的:使用TG-FTIR检测未固化酚醛树脂缩聚反应和分解过程▪仪器:TG 209 C Iris-FTIR VECTOR 22▪样品:酚醛树脂(粉末)实验条件▪样品质量: 8.383mg▪坩埚: Al2O3(敞口)▪气氛: N2(15ml/min),常压▪温度范围: 30~850℃▪升温速率: 10K/min▪ FTIR:光谱分辨率4cm-1,时间分辨率19s 结果与讨论图一未固化酚醛树脂的TG曲线。

失重信号和失重速率图一显示的是未固化酚醛树脂的热重实验曲线,温度范围从室温到850℃。

为了更好的分析酚醛树脂的热重曲线,我们将热重曲线分为两个部分:固化部分(室温到320℃)和分解部分(320℃~850℃)。

图二中的计算热流曲线(c-DTA)清楚的表明在148℃有一放热峰,这是酚醛树脂固化反应产生的放热效应。

常规的DSC实验可以证明酚醛树脂在密闭的高压坩埚中会以三步反应模式进行固化,而在敞口的坩埚中只会发生一步固化反应。

结合c-DTA的信息和热重曲线上的失重台阶,我们可以得到正如我们所预期的结论:酚醛树脂固化反应是一个缩聚反应。

联用技术的原理和优点

联用技术的原理和优点

联用技术的原理和优点联用技术是一种将多种不同的技术、方法或工具结合应用的技术,旨在充分利用各种技术的长处,弥补彼此的短板,从而实现更高效、更综合的技术应用。

联用技术能够将各种技术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新的综合技术体系,从而提高研究和分析的效率,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联用技术的原理1. 综合应用不同技术手段联用技术的原理在于将不同的技术手段联合应用,以弥补各自技术的不足之处。

在化学分析中,联用液相色谱与质谱可以结合应用,通过液相色谱的分离和质谱的检测,从而获得更准确和详尽的分析结果。

联用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每种技术的优点,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准确性和复现性。

2. 实现信息的多维度获取联用技术的原理还在于实现信息的多维度获取。

通过结合不同技术手段,可以从多个维度获取所需的信息。

联用光谱技术和电化学技术可以同时获取物质的结构信息和电化学性质,从而实现对复杂物质的全面分析。

3. 提高数据处理和解释能力联用技术的原理还在于提高数据处理和解释能力。

通过联用多种技术手段,可以获取更加丰富的数据,同时也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更加复杂的处理和解释。

这就要求在联用技术中引入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数据的处理和解释。

二、联用技术的优点1. 提高分析灵敏度和准确性联用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的优势,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联用质谱与色谱可以提高物质的检测灵敏度,降低检测限,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这对于分析复杂样品、微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2. 实现多维度信息获取联用技术可以实现多维度信息的获取,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所研究的对象。

联用光谱与热分析技术能够同时获取物质的结构和热性质,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物质的性质。

3. 提高数据处理和解释能力联用技术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数据,从而需要更加复杂的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

通过引入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能够更好地处理和解释复杂数据,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岛津DTG-60H热分析实验报告--TG,DTA曲线联用分析

岛津DTG-60H热分析实验报告--TG,DTA曲线联用分析

岛津DTG-60H热分析实验一.实验原理热分析(thermal analysis)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在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随着物质的结构、相态和化学性质的变化,通常伴有相应的物理性质的变化,包括质量、温度、热量以及机械、声学、电学、光学、磁学等性质,依此构成了相应的各种热分析测试技术。

表1列出了几种主要的热分析法及其测定的物理化学参数和有关仪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方法:热重法(TG),差热分析(DT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本实验使用的岛津DTG-60H是一类差热(DTA)—热重(TG)同步测定装置。

热重法(Thermalgravimetry, 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热重法记录的是热重曲线(TG曲线),它是以质量作纵坐标,从上向下表示质量减少;以温度(T)或时间(t)作横坐标,自左向右表示增加。

用于热重法的仪器是热天平,它连续记录质量和温度的函数关系。

热天平一般是根据天平梁的倾斜与质量变化的关系进行测定的,通常测定质量变化的方法有变位法和零位法两种。

变位法利用质量变化与天平梁的倾斜成正比关系,用直接差动变压器检测。

零位法根据质量变化引起天平梁的倾斜,靠电磁作用力使天平梁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所施加的力与质量变化成正比。

DTG-60H采用的为变位法。

只要物质受热时发生质量的变化,就可用热重法来研究其变化过程。

其应用可大致归纳成如下几个方面:(1)了解试样的热(分解)反应过程,例如测定结晶水、脱水量及热分解反应的具体过程等;(2)研究在生成挥发性物质的同时所进行热分解反应,固相反应等;(3)用于研究固体和气体之间的反应;(4)测定熔点、沸点;(5)利用热分解或蒸发、升华等,分析固体混合物。

图1为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聚氯乙烯(PV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高压聚乙烯(HPPE),聚四氟乙烯(PTPE)和芳香聚四酰亚胺(PI)的热重曲线。

热分析技术

热分析技术
热分析
热分析概述
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 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 热分析是通过测定物质加热或冷却过程 中物理性质(目前主要是重量和能量) 的变化来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或者 对物质进行分析鉴别的一种技术。
热分析的特点:
一、应用的广泛性 热分析广泛应用于无机,有机,高分子 化合物,冶金与地质,电器及电子用品, 生物及医学,石油化工,轻工,材料科 学等领域。 二、在动态条件下快速研究物质热特性的 有效手段。 三、方法和技术的多样性
热分析分类
测定的物理 方法名称 量 质 量 热重法 等压质量变化测定 逸出气检测 逸出气分析 放射热分析 热微粒分析 升温曲线分析 差热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法 调制式差示扫描量 热法 简 称 TA 测定的物理 方法名称 量 尺 寸 力学量 声学量 热膨胀法 热机械分析 动态热机械 法 热发声法 热传声法 热光学法 热传声法 热磁学法 简 称 TM A DM A
热天平
主要构造:
天平 加热炉 程序控温系统 记录仪
热天平测定样品质量变化的方法有变位法和零 位法 变位法:利用质量变化与天平梁的倾斜成正比 的关系,用直接差动变压器控制检测 零位法:靠电磁作用力使因质量变化而倾斜的 天平梁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即零位),施 加的电磁力与质量变化成正比,而电磁力的大 小与方向是通过调节转换机构中线圈中的电流 实现的,因此检测此电流值即可知质量变化。
上图为硝酸银转变的DTA曲线 (a)原始试样 (b)稍微粉碎的试样 (c)仔 细研磨的试样
二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在温度程序控制下, 测量输给物质和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 关系的一种技术。 根据测量方法不同,这种技术可分为功 率补偿型和热流型。
基本原理

热重分析(TG)与质谱分析(MS)联用技术在环境领域应用前景分析

热重分析(TG)与质谱分析(MS)联用技术在环境领域应用前景分析
( tt Ke a oao f o uinC nrl n eo reR ue T n i nv mt , hn hi 0 0 2,hn ) Sa ylb rtr o l t o t dR suc e s , o  ̄ i i S a ga 2 0 9 C ia e y Pl o oa U e y
Ab t c :hr orvm t sr tT em gai er a y—mas pcrme r T —MS i ap w r l a t a cnq e w ihh eo ni or s et t ( G s o e )s o ef l i leh iu , hc a bcmea u a yc t n s mp -
发展历 史和联用技 术的基础 上介 绍 了国内外科 学家利 用 T G—MS 术在 环境保 护领域取 得的研 究成果 , 技 并展
望 了该 技 术 的应 用前 景 。
关键词 : 热重分析 法; 质谱 ; 联用技术 ; 用 应
中 图分 类 号 : 80 2 X 3 . 文 献标 识 码 : A
谱法。
度下 , 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技术 , 具 有操 作简便 、 准确 度高 、 敏快 速 以及试 样微 量 化 灵 等优点 。但 热重分 析法无 法对 体 系在受 热过 程 中逸 出 的挥 发性 组分 加 以检 测 , 严 重 阻 碍 了 热分 析 技 这 术 的应 用 与发 展 。 因此 , T 将 G法 与其 它 先 进 的检 测系统 联 用 , T / 、 C 丌 I 如 C MS T / R等 , 是现 代 热分 析 仪 器 的一个发 展趋 势 -] 93年 , . . agr 3。16 H G Lne 和
热分析 技术 的发 展 已整 整跨 越 了一 个 世 纪 … 。

热分析方法的多种联用

热分析方法的多种联用

热分析方法的多种联用热分析是表征材料的基本方法之一,多年以来一直广泛应用于科研和工业中。

近年来在各个领域,都有了长足发展。

根据DIN EN ISO 9000 标准,热分析仪器已经成为QA/QC 、工业实验室和研究开发中不可缺少的设备。

热分析是测量物质的物理或化学参数对温度的依赖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

热分析可应用于成分分析(如无机物、有机物、药物和高聚物的鉴别和分析以及它们的相图研究),稳定性测定(如物质的热稳定性、抗氧化性能的测定等),化学反应的研究(如固-气反应研究、催化性能测定、反应动力学研究、反应热测定、相变和结晶过程研究),材料质量测定(如纯度测定、物质的玻璃化转变和居里点、材料的使用寿命测定)以及环境监测(研究蒸汽压、沸点、易燃性等)。

热分析方法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国际热分析协会(ICTA)的归纳和分类,目前的热分析方法共分为九类十七种,在这些热分析技术中,热重法、差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机械分析应用得最为广泛。

差热分析、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机械分析可用于研究物质的晶型转变、融化、升华、吸附等物理现象以及脱水、分解、氧化、还原等化学现象。

快速提供被研究物质的热稳定性、热分解产物、热变化过程的焓变、各种类型的相变点、玻璃化温度、软化点、比热、纯度、爆破温度和高聚物的表征及结构性能等。

目前,热分析仪器发展的一个趋势是将不同仪器的特长和功能相结合,实现联用分析,扩大分析范围。

一般来说,每种热分析技术只能了解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某些方面,而一种热分析手段与别的热分析段或其它分析手段联合使用,都会收到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效果,从而获得更全面更可靠的信息。

如DTA-TG 、DSC-TG、DSC-TG-DTG 、DTA-TMA 、DTA-TG-TMA 等的综合以及TG 与气相色谱(GC)、质谱(MS)、红外光谱(IR)等仪器的联用分析,热分析联用种类有很多,下面举几例加以简单说明。

热重分析法(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简称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热重-红外光谱联用

热重-红外光谱联用

热重-红外光谱联用1.引言1.1 概述热重-红外光谱联用是一种先进的分析技术,结合了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势。

热重分析是一种测量材料随温度变化时质量的变化的方法,它可以提供样品的热稳定性、热分解反应等信息。

而红外光谱是一种用于分析物质分子结构的方法,它可以提供样品的化学成分、官能团等信息。

热重-红外光谱联用技术的原理是将热重分析仪和红外光谱仪相结合,同时对样品进行热重和红外光谱的测量。

在热重分析过程中,样品随着温度的变化会出现质量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样品的热降解、失水等现象相关。

而在红外光谱测量中,通过检测样品对不同波长的红外光的吸收情况,可以得到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信息。

通过将这两种分析方法联用,可以在一个实验中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样品特性信息。

热重-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化学领域,可以通过该技术对有机化合物的热降解过程和产物进行研究,从而了解有机物的热稳定性和降解路径。

在材料科学领域,该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热性能、热分解过程以及材料的成分和官能团等信息。

此外,热重-红外光谱联用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药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为科学家提供更多的分析手段和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热重-红外光谱联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同时获得热重和红外光谱的信息,从而全面了解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未来,热重-红外光谱联用技术还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本文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下面将对这三个部分进行详细的介绍。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对热重-红外光谱联用这一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引起读者的兴趣。

接着,说明了本文的总体结构,即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探讨热重-红外光谱联用的原理、应用、优势和潜在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热重-红外光谱联用的全面了解。

热分析技术原理与应用

热分析技术原理与应用
(DSC) (DTA)
热重
(TGA)
动态机械
(DMA)
热机械
(TMA)
导热
(LFA) (HFM)
介电
(DEA)
热膨胀
(DIL)
物理,化学的 热效应(相 变,反应) ,比热
蒸发、分解 或与气氛反 应引起的质 量变化
粘弹性质, 蠕变/松弛, 相转变
尺寸变化, 密 度变化
测量热传导 性能
介电常数, 损耗因子, 导 电率, 电阻, 固化
0.040 5 0.030 4 0.020 3
50.0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21
DSC 质控应用: LDPE
DSC mW / mg exo
Endset
Heat of crystallization
Sample: Sample weight: Crucible: Heating rate: Atmosphere:
0.080
10 9 8 7
Peak: -116.2°C
0.070
0.060
150.0
0.050
6
100.0
DMA 242 C Sample: HDPE granulate Sample holder: Compression Atmosphere: N2 Heating rate: 2 K/min
-160.0 -140.0 -120.0 -100.0 Temperature /°C -80.0 -60.0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7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第三节 热重分析与微商热重法 Thermogravimetry and DTG
利用热天平的热重分析法是应用最早的热 分析技术,与DTA(DSC)和TMA(DMA) 共成为热分析技术的三大基础组成,在聚合 物结构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热天平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和电磁式, 现在均为电子式。
18
3.1.1 热重分析法定义
20
所谓变位法,是根据天平梁倾斜度与质量 变化成比例的关系,用差动变压器等检知倾 斜度,并自动记录。 零位法是采用差动变压器法、光学法测定 天平梁的倾斜度,然后去调整安装在天平系 统和磁场中线圈的电流,使线圈转动恢复天 平梁的倾斜。
21
3.1.3 热分析常用仪器和常用术语
• 热分析仪器品种繁多,但热重法、差热分 析和热机械分析仪器占主导地位(以下介绍 热重分析仪器,然后介绍动态热机械分析仪 器) ,而且品种繁多的组成一般包括
3
公认的差热分析的奠基人是H.L.勒夏忒列 ( Henry-Louis Le Chá rtelier,法国物理化学 家。1936年9 月卒于伊泽尔省) 。主要贡献有: 1887年发明热电偶和光学高温计, 1888年提 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并研究爆炸反应。
勒夏忒列教授, 1850年 10月生于巴黎, 1907年任法 国矿业总监,1908年任巴 黎大学教授,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曾任法武装部长。
13
1970年代, Perkin-Elmer (P-E)公司生 产了带有数据处理系统的差示扫描量热法商 品仪器;Dupont公司等不久开发出有自己特 色的热流式DSC仪,原理示意如上。
14
2.1.2 差热分析仪(DTA)的基本原理
试样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用差示热电偶 测量(DTA原理示意图),差示热电偶由材 料相同的两对热电偶组成,按相反方向串接, 将其热端分别与试样和参比物容器底部接触 (或插入试样内)。并使试样和参比物容器 在炉子中处于相同受热位置。记录温度差随 温度变化的曲线称差热曲线或 DTA曲线。
热重分析法Thermogravimetry 简称“热重法”(TG) 在程控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 关系的技术。横轴为温度或时间,纵轴一般 为质量(m,重量W或失重率),质量自上向下 逐渐减少 。
19
3.1.2 热重分析仪类型 热重分析检测质量的变化最常用的办法 就是用热天平,热天平种类很多,按结构分 类,有弹簧秤式、刀口式、吊带式和扭动式 等;根据天平和炉子的位置,电子式天平可 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而垂直式又分为上皿 式和下皿式。 按测量时天平梁位置是否改变分类,有 零位法和变位法两种。
5
1.2 热分析的定义与分类
并非所有以热进行分析的手段均可称之 为热分析,而是有其严格的定义。目前得到 普遍认可的热分析定义为:热分析是在规定 的气氛中测量样品的性质随时间或温度的变 化、并且样品的温度是程序控制的一类技术。 该定义是国际热分析学会(ICTA)于 1977年提出,并已被国际应用与纯粹化学委 员会(IUPAC)和美国材料试验(测试)学 会(ASTM)相继接受。
热分析及其联用技术 Thermal Analysis and Its Multiple Techniques
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的温度下, 测量 物质的各种物理性质随温度或时间转 变的技术,由此进一步研究物质结构与 性能的关系、反应规律.
1
第七章
第一节 热分析概论 第二节 差示扫描量与差热分析 第三节 热重分析与微商热重法 第四节 热机械分析 第五节/第六节 热分析技术的 应用 / 热分析联用技术的发展
11
平均温度电路使系统按规定的速率来升高(或 降低)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度。 差示温度电路调节两加热器功率,使试样和 参比物保持相同温度。 若试样有吸热反应发生时,则两加热器功率不 相等,电路有信号输出,在DSC曲线上形 成峰,峰面积正比于相应的焓变。
12
1964年,Watson等人在国际会议上提出示 差扫描量热法的原理及设计方案,被PerkinElmer公司所采用,研制成功了功率补偿式差 示扫描量热计(DSC)。由于DSC能在全量 程范围内给出准确的热量变化,定量性和重 复性好。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Dupont公司 等不久开发出有自己特色的热流式DSC仪。 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化工和合 成材料的迅速发展,高聚物的热分析有了较 快的发展。可控硅和集成电路的出现与应用, 使热分析仪器小型化成为可能……。
31
7.4热机械分析
热膨胀法/ (静态) 热机械分析和 动态热机械分析 = 动态力学热分析
如图7.4-1是非晶态聚合 物的热机械曲线。 随温度变化出现三种力学 状态,即玻璃态Tg 、高 弹态和粘流态Tf 。
32
(一)、热膨胀法 热膨胀法(Thermodilatometric Analysis,即 TDA)是指程序控温条件下,在可忽略负荷 时测量材料的尺寸与温度关系的技术。此法 是最早用来研究聚合物转变的方法之一,具 有装置简单和比较直观等优点。分为体膨胀 法和线膨胀法,分别用体膨胀仪和线膨胀仪 测量材料的体膨胀系数和线膨胀系数。
形变或力学 热机械分析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 性质 动态热机械法(DMA,TMA)
8
第二节差示扫描量热法与差热分析法
2.1 DSC和DTA基本原理 2.1.1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的基本原理
差示扫描量热(DSC,也叫差动热分析) 是在程控温度下测量保持样品与参比物温度 恒定时输入样品和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关 系的分析方法;差热分析(DTA)是在程序 控制温度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 和温度之间关系的热分析方法。
4
勒夏忒列于1887年用热电偶测定了粘土 加热时其在升-降温环境条件下,试样与环 境温度的差别,从而观察是否发生吸热与放 热反应,研究了加热速率dT/dt随时间t的变化。 1782年,英国人Wedgwood在研究粘土时 测得了第一条热重曲线,发现粘土加热到暗 红(500~600℃)时出现明显失重。 最初设计热天平的是日本东北大学的本 多光太郎,于1915年他把化学天平的一端秤 盘用电炉围起来制成第一台热天平,并使用 了“热天平”(thermobalance)一词。
28
3.1.3 热重分析仪结构
组成TG电子式热天平的基本单元如图所示,主要包括 微量天平、炉子、温度程序器、气氛控制器和数据 采集与处理系统。
零位法微量天平由于线圈 转动所施加的力与质量 变化成比例,力又与线 圈中的电流成比例; 因此只需测量并记录电流 的变化,便可得到质量 变化的曲线,其原理见 图所示所谓“热天平”。
29
温度程序控制器是把程序发生器发生的控 温信号与加热炉中校温热电偶产生的倍号相 比较,所得偏差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再经过 PID(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后,作用于可控 硅触发线路以变更可控硅的导通角,从而改 变加热电流,使偏差信号趋于零,以达到闭 环自动控制的目的,使试验的温度严格地按 给定速率线性升温或降温。
15
差热分析(DTA)原理图 试样(s)和参比物(r)分别放在加热炉内 相应的杯中,当炉子按某一程序升、降温时, 测温热电偶பைடு நூலகம்得 试样(s)和参比物(r)的 温度并输入计算机内。
16
由计算机控制升温, 记录数据,并可对数 据进行必要的处理,最后绘出DTA曲线。 当试样没有热效应发生时,试样温度与参 比物温度相等。两对热电偶的热电势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互相抵消。 差示热电偶无信号输出,DTA曲线为一直线, 称基线(由于试样和参比物热容和受热位置 不完全相同,实际上基线略有偏移)。
利用热天平的热重分析法是应用最早的热 分析技术,与DTA(DSC)和TMA(DMA) 共成为热分析技术的三大基础组成,在化学 结构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热天平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和电磁式, 现在均为电子式。
26
3.1 TG基本原理 3.1.1 热重分析法定义
热重分析法Thermogravimetry 简称“热重法”(TG) 在程控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 关系的技术。横轴为温度或时间,纵轴一般 为质量(m,重量W或失重率),质量自上向下 逐渐减少 。
2
第一节 热分析概论 Introduction for Thermal Analysis
1.1 热分析发展简史
热分析(德文Thermische Analyze )一词 是由德国的Tammann教授提出的,( 对应法 文Thermal Analyse,日文汉字“熱分析”日 文汉字“热分析”,英文Thermal Analysis) 发表在1905年《应用与无机化学学报》。 但热分析技术的发明要早,热重法是所 有热分析技术中发明最早的。
7
主要热分析方法分类(P111) 如下:
物理性质 方 法 名 称(中、英文名称或缩写)
质量 热量
温度 尺寸
热重法Thermogravimetry(TG) 微商热重法Derivative TG(DTG) (焓)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热膨胀法Termodilatometry(TD)
30
3.2 实验技术
影响热重数据的因素主要有仪器本身的因 素和实验条件。仪器本身的因素主要有浮力、 对流和挥发物的冷凝。它们对TG数据都有一 定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热天平方式的不同 而异。但随着热分析仪的发展,已经从仪器 的设计和制造上可消除一些影响热重数据的 因素,例如对流的影响。但每次的试验条件 则总会随样品状况、所选用的试样皿、气氛 种类和升温速率有关,因此选择好条件是准 确获得TG曲线的基础。
27
3.1.2 热重分析仪类型 热重分析检测质量的变化最常用的办法 就是用热天平,热天平种类很多,按结构分 类,有弹簧秤式、刀口式、吊带式和扭动式 等;根据天平和炉子的位置,电子式天平可 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而垂直式又分为上皿 式和下皿式。 按测量时天平梁位置是否改变分类,有 零位法和变位法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