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婴幼儿托育服务提供方式的比较研究
儿童早教的国际比较不同的早期教育模式

儿童早教的国际比较不同的早期教育模式早期教育对于儿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国在儿童早教方面采取的教育模式因文化、社会背景等差异而异。
本文将就儿童早教的国际比较,介绍几个不同的早期教育模式。
一、芬兰式早期教育模式芬兰被誉为世界上儿童早教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芬兰的早期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在芬兰,幼儿园教育是免费的,儿童可以从1岁开始入园。
在幼儿园里,教师采用游戏和自由活动为主的教育方式,鼓励儿童主动参与,并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
此外,芬兰还推崇户外活动,鼓励儿童进行大自然的探索和体验。
二、日本式早期教育模式日本在早期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教育模式。
日本的幼儿教育注重塑造儿童的习惯和规则意识。
孩子们从小就培养良好的礼仪和社会行为习惯。
在日本,幼儿园的课程设置非常丰富,涵盖了语言、数学、音乐、手工等多个领域。
此外,日本的幼儿园还注重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例如,幼儿园里的孩子们会亲自承担一些简单的家务,如整理教室、洗碗等。
三、美国式早期教育模式美国的早期教育模式强调儿童的实际操作和自主探索。
美国的幼儿园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美国,幼儿园的教室通常是以主题来进行设计和布置的,如科学实验室、美术工作室等。
幼儿园里的教师会引导儿童进行一些探索性的游戏和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此外,美国的早期教育还强调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鼓励儿童接触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四、中国式早期教育模式中国的早期教育模式注重学科知识的教授和学习成果的考核。
在中国,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语言、数学、美术等学科。
幼儿园里的教师会有组织地安排课程,注重学习效果的评估。
此外,中国的早期教育还注重家长的参与。
幼儿园会定期组织亲子活动,促进家校合作,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的早期教育模式因其文化和社会差异而各有特色。
芬兰强调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日本注重习惯和规则意识的培养,美国强调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则注重学科知识的教授和家长的参与。
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国际比较与中国选择

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国际比较与中国选择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国际比较与中国选择。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育政策的调整,婴幼儿托育服务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首先将对全球范围内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发展状况进行概述,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托育服务政策、模式、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与特点。
随后,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讨当前中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中国在选择和发展婴幼儿托育服务时应借鉴的国际经验,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托育服务发展策略与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政策制定者、学术界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中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健康发展。
二、国际婴幼儿托育服务比较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在婴幼儿托育服务方面的实践与经验逐渐成为相互借鉴与学习的对象。
本章节将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对其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进行简要比较,以期为中国在此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我们来看北欧的瑞典。
瑞典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以普及、优质和公平著称。
政府大力推行公共托育政策,确保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到便捷、可负担的托育服务。
瑞典注重托育人员的专业培训与素质提升,确保婴幼儿能在专业、关爱的环境中成长。
同时,瑞典的托育服务还注重与家庭、社区的紧密合作,形成了一种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婴幼儿成长的良好氛围。
接下来是亚洲的日本。
日本在婴幼儿托育服务方面采取了多元化的发展策略。
除了政府主导的公共托育机构外,还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托育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
日本在托育服务中注重个性化和精细化,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婴幼儿提供个性化的照护与教育方案。
这种精细化的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家长对于托育服务的高品质需求。
再来看美洲的美国。
美国的婴幼儿托育服务市场化程度较高,私营托育机构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些机构在运营上更加灵活,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模式。
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之国际比较研究

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之国际比较研究在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早期教育都是在早期儿童教育和关怀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简称 ECEC 方案之下进行的。
早期儿童教育与保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ECEC)指为6或8岁以下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的所有安排。
当前西方国家 ECEC 方案的目标主要有两个层面。
对那些 3 岁以下的年幼儿童来说,该方案更重要的目标则是使他们在母亲外出工作期间能受到关怀。
当早期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对他们提供的教育必须以生活照料为前提,这也尤显托育的重要性.对国际早期儿童托育政策发展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国际托育政策发展规律和实践经验,进而为当前我国建构良好的托育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公共托育服务是生命全周期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
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家庭养育成本的增加以及女性就业意识的觉醒,我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逐渐提升,城市双职工家庭比例也随之急剧增加,这极大冲击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刺激了家庭对托育服务的需求。
然而,相比于广大群众对优质儿童照护与早期教育服务的热切期盼,我国3岁以下社会托育服务供给却十分短缺,供需严重失衡,且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与质量隐忧。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0~3岁婴幼儿数量约4200万,其中30%具有较为强烈的托育服务需求,但实际供给仅为5.5%左右,供给缺口超1000万以上。
托育难、托育贵、托育质量参差不齐等多重难题使城市双职工家庭陷入“工作—家庭”平衡的困境,强化了夫妻间因育儿产生的矛盾冲突,并影响了家庭内部和谐。
此外,在社会性别文化的规制下,不少职业女性被迫“舍业归家”或降低职业目标追求,承担起婴幼儿照料的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育龄女性就业权益的充分实现,成为限制女性职业发展的桎梏。
国内外0-3岁早期教育公共服务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0-3岁早期教育公共服务的比较研究摘要:早期教育服务是国家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文章从政府主导、服务形式、规范建立几方面对国内外0-3岁早期教育服务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科学构建中国政府主导的早期教育社会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0-3岁;早期教育服务;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1)05-0123-03(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牡丹江157000)顾媛媛∗∗∗第41卷第5期绥化学院学报2021年5月Vol.41No.5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May .2021收稿日期:2020-11-20作者简介:顾媛媛(1982-),女,辽宁沈阳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科研方法。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政府主导的早教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FHB180572)的阶段性成果。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起点,良好的早期教育对人终身发展有重要作用,提供优良的早期教育服务是提高人口素质、民族素质,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全新社会事业,也是完善优良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和制定规范、体系构建的基础,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幼有所育。
一、中国早期教育及早期教育服务政府决策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却是重视教育的国家,进入新世纪之初我国的早期教育还仅仅指学前教育,但中国政府清楚认识到早期教育重要性,并做出明确的政府决策,大力并积极推进我国早期教育的发展。
2005年《上海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颁布,标志着上海市早期教育在新世纪登上了新的台阶,也标志着我国早期教育服务发展到新的层面。
2010年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重视0-3婴幼儿教育”,并从政府角度将早期教育的范畴扩大到0-6岁。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国内外婴幼儿保育知识对比

再说说喂养方面吧。国外有些地方提倡母乳喂养的时间可能没有国内那么长。他们会比较早地给宝宝引入一些配方奶粉。这和国内很多妈妈坚持长时间母乳喂养有点不一样呢。我就想啊,母乳就像大自然给宝宝的最完美的食物,为什么要那么早放弃呢?不过他们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也很注重营养的均衡搭配。
国内外婴幼儿保育知识对比
《国内外婴幼儿保育知识对比》
我呀,一直对小宝宝特别感兴趣呢。每次看到那些小不点儿,就觉得他们像小天使一样可爱。那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国内外的婴幼儿保育知识,这里面可大有学问啦!
在咱们国内呀,宝宝出生后,家里可热闹啦。家里的长辈们,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可都是保育的主力军。他们有着好多传统的保育经验呢。比如说,给宝宝裹襁褓,就像把小宝贝包在一个温暖又安全的小窝里。长辈们会说,这样宝宝会睡得更安稳,就像小种子在合适的土壤里扎根一样舒服。而且啊,国内特别重视宝宝的饮食。宝宝开始吃辅食的时候,那可讲究了。要从稀到稠,从单一到多样。我就见过邻居家的阿姨,给小弟弟做辅食,又是熬米糊,又是煮蔬菜泥的,那细致劲儿就像对待一件无比珍贵的艺术品。
在宝宝的社交方面,国外也有独特的做法。他们会经常带宝宝参加一些亲子活动或者宝宝聚会。宝宝们在一起,就像一群快乐的小动物。他们互相玩耍、交流,虽然还不会说话,但是会用笑声和动作来互动。我听我的外教老师说,在她的国家,这种社交活动对宝宝的成长非常重要,就像给小花朵浇水施肥一样,能让宝宝更好地成长。
中西方幼儿教育的比较与融合

中西方幼儿教育的比较与融合加拿大枫叶小熊幼儿园Lisa Ruth Anderson东西方国家各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和教育体制,且各有优势。
我深信每个国家都能从彼此的交流中受益。
我在中国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的中国同事们的专业素养,开放的心态,和爱心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
虽然我在许多不同国家有过教学经验,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将我认为的最好的西方教育理念融合到东方的教育环境之中。
在中国开设第一家枫叶小熊幼儿园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此前枫叶小熊总部在培训我们加拿大教师和中国教师的时候不仅向我们强调了中西方幼儿教的许多相似之处,更强调了中西方幼儿教育的许多不同的地方。
学习如何有效地融合这两种教育理念的最好部分是一个持续令人兴奋的过程。
我深信,此过程不仅会丰富孩子及其家庭的生活,而同时也会提高幼教工作者的视野和教学水平。
中西方理念的简要对比各位对中国的幼教理念和教学实践要比我了解得多。
我确信大家都了解中国幼儿教育理念的优势。
在西方,我们非常欣赏的中国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勤奋学习的态度,和优异的学习成绩。
我深信中国幼儿教育的很多实践都可以被加拿大借鉴以使加拿大儿童受益。
西方理念中国理念强调过程注重结果尊重并鼓励个体化发展有统一的衡量标准让孩子学习自己解决问题帮孩子解决问题鼓励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不符合正确答案的都是错的爱不仅是付出,更是尊重与欣赏批评那么,让我们看看这些不同的理念是如何在课堂中得以实施。
善意的谎言“善意的谎言”常被用于老师让孩子做事的时候。
我的中国同事就偶尔撒个小谎来使孩子做某件事。
这种做法可能有效,因为孩子一般都会接受老师的小小谎言,而使老师的工作容易一些。
这一方法反映了如前所述中国的注重结果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做某件事的事实(结果)比用什么方法来使学生做这件是(过程)更受重视。
而在西方国家,过程至少与结果同等重要,有时甚至更重要。
这里我举一个实例:枫叶小熊幼儿园严格规定孩子与电脑接触的时间,在执行关机时,孩子很不情愿,中国老师建议告诉孩子“电脑坏了。
国际化视野下的幼儿教育国内外差异与共同点

国际化视野下的幼儿教育国内外差异与共同点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化的视野已经成为当代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之一。
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也受到了国际化的影响。
在国际化视野下,不同国家的幼儿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共同点,本文将以幼儿教育国内外的差异和共同点为出发点,进行讨论。
一、教育理念与目标的差异不同国家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了幼儿教育的差异。
在国际化视野下,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教育理念的碰撞使得幼儿教育目标的差异愈加明显。
例如,中国的幼儿教育注重孩子的德育和智育,强调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而西方国家的幼儿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差异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存在着国内外的差异。
在国内,幼儿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在国外,幼儿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强调启发式教育和体验式学习。
此外,国内的幼儿教育注重纸上谈兵,注重课堂教育;而国外的幼儿教育更注重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注重课外教育。
三、师资力量与培训机制的差异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和培训机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国内,幼儿教师的培养主要依靠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幼师专业,这使得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受到一定的制约。
而在国外,幼儿教师的培养更加注重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鼓励幼儿教师参与教育培训和研究,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尽管国际化视野下的幼儿教育存在差异,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点。
一、关注幼儿身心健康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幼儿教育都非常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教育机构通常会提供营养膳食、体育锻炼、情感交流等多方面的支持,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幼儿参与和亲子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幼儿教育都强调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同时,幼儿教育也非常重视与家长的互动和亲子教育,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注重多元文化教育在国际化视野下,幼儿教育都注重多元文化教育,旨在培养幼儿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的能力。
浅谈国内外幼儿教育差异

浅谈国内外幼儿教育差异
幼儿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对幼儿教育的理念和实施方式存在一定差异。
本文将从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四个方面,探讨国内外幼儿教育的差异。
教育目标方面,国内幼儿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与此相比,国外幼儿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强调培养“快乐学习者”,注重开发幼儿的潜能。
在课程设置方面,国内幼儿教育注重学科的全面发展,涵盖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国外幼儿教育则注重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式教学,通过自主探索和互动交流,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社交能力。
此外,国外幼儿教育还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发展特长。
教学方法方面,国内幼儿教育侧重教师主导型教学,强调知识的灌输和传授。
而国外幼儿教育更注重以幼儿为主体,采用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辅助者的角色,鼓励幼儿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评估体系方面,国内幼儿教育依靠考试和测评等方式进行评估,注重对幼儿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
而国外幼儿教育更注重综合评价,采用观察记录、作品展示等方式,注重对幼儿综合素养和能力的评估。
综上所述,国内外幼儿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国内幼儿教育注重综合发展,以学科为
核心,教师主导型教学,评估侧重考核。
而国外幼儿教育注重个性发展,以游戏为主导,幼儿主体参与,综合评价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
了解国内外幼儿教育的差异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幼儿教育体系,提升
我国幼儿教育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章蕾
来源:《地理教育·当代幼教》2020年第01期
目前,国内大多数家庭比较重视早期教育,但是托育教育形式杂乱,婴幼儿接受教育、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遇到问题又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专业指导,服务供给能力有限,缺少政府规划、资源整合,明显影响着国内托育的发展进度。而国外在托育服务无论从政策、福利、设施环境,还是课程类型、服务种类、托育体系等都是较为成熟、完善、创新,值得国内借鉴学习,并给予托育行业启迪。本文总结和比较各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从政府主导、家庭教育、依托社区、多层次服务等方面,提出针对中国构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芬兰幼儿教育及照顾的GDP百分比开支为五地之中最高,约1.12%,南韩的0.88%紧随其后。唯就政府开支百分比而言,南非最高,约5.9%。中国香港与2013年花费约0.19%,并于17-18年度上升至0.26%GDP。就政府开支百分比而言,香港比其他地区低,约2%。
2013-14至2017-18财政年度,政府对学龄前服务的支出每年都在增加;大部分投入到幼儿教育。在此期间,学龄前教育的大部分支出属于幼儿园教育。香港政府通过各种财政手段支持儿童保育服务,对于所有初级服务前的总支出而言,已由2013-14财政年度的4.152亿港元增至2017-18财政年度的7.19亿港元修订估计数,开支增加73%。政府开支总额也从43.35亿港元增加至47.10亿港元,增幅为9%。政府正在分配更多的学龄前服务支出,从2013-14年占政府支出总额的0.96%增长到2017-18年的1.53%。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来看,增长率从2013-14年的0.19%上升到2017-18年的0.26%。
2.整合其他政策
从表5中可以看出中国香港在对比的地区中,是处于最低税率;同时,选择对低收入和需要的人群提供学费减免政策;但是,对比其他国家提供了只提供了最低的参加/待产假。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对婴幼儿服务的关注点更多落脚在婴幼儿出生以后甚至上学之后的服务,但是,对于保障准妈妈们身体以及精神层面的关注服务仍是涉及甚微,导致家长没有更多精力关注孩子第一年的发展。
过去,儿童保育中心包括婴儿和2岁以下幼儿的日间托儿所和2至6岁儿童的日间托儿所。如今,有六种类型的儿童保育服务,现分为两大类,即中心式儿童保育服务和志愿式儿童保育服务。服务概要如下:
1以下的儿童提供护理。以中心为基础的儿童保育服务还包括两项辅助服务,即OCC和EHS。OCC旨在为6岁以下的无人看管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网,在全天、半天或两小时的课时基础上,将其附在独立的辅助CCC上,并在其作业时间内为父母或有突发事件或各种承诺的保育员提供辅助KG-cum CCC。SWD通过在当时的托儿所和托儿所扩大服务范围来实施这项服务,为资源部署方面提供更大的灵活性,环境、健康和安全的资金和服务协议。
3.图书馆婴幼儿服务
从国外公共图书馆0-3岁婴幼儿的服务项目发现,形式以馆内服务为主,有故事时间、亲子阅读室、儿歌与童谣、游戏空间以及对父母或其他照顾者开展的演示或培训等。更有延伸到家庭的阅读项目、与社区中心及非营利组织合作的项目,以及服务残障等特殊婴幼儿人群的项目。
(二)国外主要服务保障
1.学前服务的开支[8]
三、我国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目前,要想解决托育机构短缺、托育服务质量低下的中国托育难题,则亟须建构起基于社区、深人家庭的托育服务网络。在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积极鼓励市场和社会资本进入,建构起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托育服务体系,只有多方合力才能真正促进中国幼儿托育行业的良性发展。从整体上看,为改善托育服务,现提出以下参考建议:
一、国内托育现状
目前,市场化的托育机构呈百花齐放的状态,未来托育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其发展将由政府多部门牵头,公办托育服务体系有望重新建立;同时政府将从场地、税收、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鼓励社会力量提供托育服务。中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实践模式形式多样,具体可见下表:
二、国外儿童托育服务
(一)国外主要托育服务模式
2.志愿儿童保育服务
两个以志愿者为基础的儿童保育服务机构之一是MHCCCS,以非营利和自筹资金的方式为0至3岁或6岁以下的儿童提供服务。在互助儿童保育小组的志愿者、邻居或父母在互助和自愿的基础上照顾儿童。
另一个,国家儿童保护委员,为6岁以下儿童提供灵活形式的儿童保育服务,以避免他们在社区或社區无人看管,其主要提供两个服务:家庭儿童保育服务和中心保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