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址选择应考虑什么因素
厂址选择

厂址选择厂址选择是化工装置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厂址选择对工厂的建设进度﹑投资数量﹑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由于只有厂址选择确定之后,才能估算其建投资额和投产后的生产成本,才能对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社会效益进行分析评估,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因此厂址选择工作是可行性研究的一部分。
厂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厂址选择的基本原则:1. 厂址宜选在原材料、能源较丰富或供应方便的地区。
2. 厂址宜选在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的地区。
3. 厂址应具有较便利的运输条件。
4. 选厂应注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
5. 选厂应注意对当地的环境保护。
6. 选厂应考虑周围的协作关系。
7. 地势要高、不淹不涝。
8.其他一些注意事项。
(避免在地震断层和基本烈度9度以上的地震区,易遭受洪水、泥石流、滑坡的危害的山区,又开采价值的矿藏地区,国家规定的历史文物、生物保护和风景旅游点。
)鲁西化工工业园区介绍鲁西化工工业园隶属于山东鲁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其位于东阿县城西部,处于329省道中段。
园区总体规划13平方公里,目前已投资项目占地约4平方公里,尚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园区内部的发展。
园区具有合成氨、甲醇、尿素、烧碱、液氯、氯化苄、苯甲醇、有机硅等十几种产品,已形成完善的园区内水、电、汽动力装置供应网络,并有足够余量可满足项目发展需要。
园区东部装置区设有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原料路线和动力结构调整工程,是国家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其下游可涉及基础化工、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等产品。
所以在本部工业园区建分厂无论从成本还是便利性来讲,都是极佳的选择。
关于在鲁西化工工业园区建分厂的几点优势:区位交通地处国内北方丙烯酸消费中心地带,由于交通运输便利,故有很大的区位延伸空间。
在公路运输方面:园区东距105国道5km,以此向北可达济聊高速,向东可至济广高速,园区附近的329省道向西也可直达德商高速;在铁路运输方面;整个园区北依邯济线,西邻京九线,南傍瓦日铁路,向东可直抵日照港,交通十分便利。
厂区选址知识点总结

厂区选址知识点总结一、地理因素1. 地理位置:在厂区选址时,地理位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地理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物流和市场覆盖范围。
所以企业需要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区位优势和地理资源等因素。
2. 土地条件:在选择厂区时,土地条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企业需要考虑土地的承载力、地质条件和土地利用规划等因素。
3. 气候条件:厂区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也是企业需要考虑的因素。
气候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和劳动条件。
例如,在寒冷的地区,需要为员工提供适当的保暖设施。
二、经济因素1. 成本考虑:在选择厂区时,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包括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等都需要考虑在内。
2. 市场覆盖范围:厂区所在地是否有较大的市场覆盖范围也是企业需要考虑的因素。
选择一个能够辐射到更大市场的厂区对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3. 城市发展趋势:在选择厂区时,企业需要考虑到所在城市的发展趋势。
选择一个有发展潜力和政策支持的城市对企业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三、政策因素1. 地方政府支持: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政策也是企业在选址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来投资和企业的发展,会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2. 环保政策:环保政策也是企业在选址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选择一个环保政策支持的地区能够避免许多环保问题,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非常重要。
四、未来发展潜力1. 人才储备:在选择厂区时,企业需要考虑到所在地区的人才储备情况。
选择一个具有丰富人才资源的地区对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2. 产业聚集度:选择一个产业聚集度高的地区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借助当地产业链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
五、可持续性考虑1. 自然环境:在选择厂区时,企业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保护。
选择一个自然环境好的地区,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够避免许多环境问题。
2. 社会影响:选择厂区时,企业也需要考虑到厂区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选择一个对当地社会有积极影响的地区,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厂房根据哪些因素选择厂址

厂房根据哪些因素选择厂址厂址选择是一项包括政治、经济、技术的综合性工作。
必须贯彻国家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多方案比较论证,选出投资省、建设快、运营费低、具有最佳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厂址。
那么一般根据哪些因素来选择呢?基本原则1.符合所在地区、城市、乡镇总体规划布局。
2.节约用地,不占用良田及经济效益高的土地,并符合国家现行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法规有关规定。
3.有利于保护环境与景观,尽量远离风景游览区和自然保护区,不污染水源,有利于三废处理,并符合现行环境保护法规规定。
厂址选择的要求1. 接近原料厂地及产品销售地区,运输方便。
2. 燃料质量符合要求,保证供应。
面积1. 厂区用地面积应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要求,并预留扩建用地。
2. 有废料、废渣的工厂,其堆存废料、废渣所需面积应满足工厂服务年限的要求。
3. 居住用地应根据工厂规模及定员,按国家、省、市所规定的定额,计算所需面积。
4. 施工用地应根据工厂建设规模、施工人数、临建安排等因素考虑。
外形与地形1. 外形应尽可能简单,如为矩形场地长宽比一般控制在1:1.5之内,较经济合理。
2. 地形应有手电于车间布置、运输联系及场地排水;一般情况下,自然地形坡度不大于5‰,丘陵坡地不大于40‰,山区建厂不超过60‰为宜。
气象1. 考虑高温、高湿、云雾、风砂和雷击地区对生产的不良影响。
2. 考虑冰冻线对建筑物基础和地下管线敷设的影响。
水文地质1. 地下水位最好低于地下室和地下构筑物的深度;地下水对建筑基础最好无侵蚀性。
2. 了解蓄水层水量。
工程地质1. 应避开发震断层和基本烈度高于九度地震区,泥石流、滑坡、流砂,溶洞等危害地段,以及较厚的三级自重湿陷性黄土、新近堆积黄土、一级膨胀土等地质恶劣区。
2. 应避开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采空区,以及古井、古墓、坑穴密集的地区。
3. 场地地基承载力一般应不低于0.1Mpa。
交通运输1.根据工厂运货量、物料性质、外部运输条件、运输距离等因素合理确定采用的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空运)。
选择厂址应考虑的因素

选择厂址应考虑的因素一、选址原则:一般应考虑:适合全国和地区工业布局以及产品供需安排的要求;符合城市规划或工业区域规划;尽可能节约占地面积,少占或不占良田、耕地;企业生产所需的资源能够落实,原料、燃料及辅助材料的供应经济合理;有充足可靠的水源和电源;交通运输条件比较方便﹑经济;不污染环境,不破坏文物古迹,不妨碍文化、旅游及其他精神文明建设;对拟建项目留有适当发展馀地;地质条件较好,施工难度小,建设投资省;项目建成投产後,经济效益良好。
除上述一般原则和要求外,还要根据不同工业部门、不同性质企业的技术经济特点,著重考虑不同的建设项目所选厂址必须具备的主要控制条件。
如核电站的厂址,必须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环境影响符合安全要求,具有充足可靠的水源。
大型硷,要靠近盐﹑石灰石等原料产地,运输便利,有适宜的排渣场地。
铁路、公路的选线,要根据沿线运量的发展前景,必须穿经连接的城镇,地形地质条件的好坏,土石方量多少,控制性工程大小难易来定,等等。
二、选址方法:厂址选择可分两个阶段:首先确定建厂选址的范围,然後具体确定厂址最後位置的比较方案,提出选址报告。
在中国,选厂工作可由筹建单位单独进行,通常则是按项目隶属关系,由主管部门组织有关规划、设计、地质、交通及地方有关单位联合进行。
凡在城市辖区内选址的,要取得城市规划部门的同意,并且要有协议文件。
不论单独选厂或联合选厂,都应对比选的各个地点,认真细致地收集有关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情况,有关的厂矿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规划等方面资料,经过实地查勘,综合研究,进行充分的论证,再比较确定。
三、选址意义:厂址选择即新建项目具体位置的选择,是工业布局的最终环节和工业基本建设的前期工作,也是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组成部分。
它根据工业地区布局和新建项目设计任务书的各项要求,由规划与设计部门共同承担,在实地踏勘及区域性技术经济调查的基础上,对各地建设条件分析评价,并选择若干个能基本满足建厂要求的厂址方案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技术经济综合论证,从而确定最优的建设地点和具体厂址。
厂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

厂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厂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厂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是一个企业在建厂时需要进行的重要决策。
厂址的选择涉及到诸多因素,如交通便利性、资源供应、市场需求、劳动力成本等,而总平面布置则需要考虑到生产流程的合理性、安全性以及未来扩展的可能性等。
下面将对厂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厂址选择厂址选择是企业建厂的第一步决策,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运营效率。
下面是影响厂址选择的几个重要因素:1. 交通便利性:企业的原材料和产品需要通过交通工具运输,因此交通便利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选择靠近高速公路、铁路、水运等交通节点的地点,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并且缩短产品到达市场的时间。
2. 资源供应:不同的企业所需的资源也不同,比如某些企业需要大量的水源,而某些企业需要利用特定的地理条件等。
因此选择地方时,需要考虑是否满足企业的资源需求。
3. 市场需求:企业建厂的主要目的是生产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选择地方时需要分析市场需求,选择离目标市场较近的地区建厂,能够缩短产品运输的时间,降低运输成本。
4. 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建厂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选择地方时需要分析当地的人力资源情况,包括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等,以及当地的用工成本,寻找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方。
综上所述,厂址选择需要综合考虑交通便利性、资源供应、市场需求以及劳动力成本等因素,找到一个最优的厂址,满足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需求。
二、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是指在确定了厂址之后,对整个建筑物及设备进行合理布置,以满足生产流程的需要,并保证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1. 生产流程合理性:在总平面布置时,需要结合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合理的布置。
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装配,因此在布置时需要考虑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性和顺序性,以减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运输时间和能耗。
2. 安全性:安全是厂区布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总平面布置时,需要合理配置防火设施、消防通道和应急出口,确保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员工的安全。
工厂选址可行性分析

工厂选址可行性分析工厂选址可行性分析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下面我将从区位、交通、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区位因素。
合适的区位对于工厂的选址至关重要。
首先要考虑工厂所处的地理位置,包括地形、气候等因素,这将对工厂的生产、物流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要考虑工厂所处的经济区域,是否有相关的产业集群。
选择合适的区位可以为工厂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合作机会。
其次是交通因素。
良好的交通条件对于工厂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要考虑附近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水路等是否便捷,这对于原材料的供应和成品的销售都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要考虑是否有机场或港口等物流枢纽,这对于进出口和长途运输也很重要。
再次是人力资源因素。
工厂的选址还要考虑当地的人力资源情况。
首先要考虑是否有足够的劳动力供应,包括熟练工和普通工。
其次要考虑当地的人力素质和技能水平,这对于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
此外,还要考虑当地的劳动力成本,包括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等。
然后是市场需求因素。
选择合适的工厂选址还要考虑市场需求情况。
首先要考虑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当地市场的需求,是否有足够的潜在消费者。
其次要考虑当地竞争状况,包括同行业其他厂商的数量和规模,以及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等。
最后是政策环境因素。
工厂选址还要考虑当地的政策环境。
首先要考虑政府是否对新建工厂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补贴等。
其次要考虑当地的法律法规环境,包括环保要求、劳动法规等。
选择一个政策环境良好的地区可以降低工厂的经营风险。
综上所述,工厂选址可行性分析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需要综合考虑区位、交通、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等多个因素。
只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才能选择到一个合适的工厂选址,从而促进工厂的健康发展。
厂址选择可行性分析

厂址选择可行性分析厂址选择是指企业在建设新厂或搬迁现厂时,在众多可供选择的位置中,选择一个最适合其经营发展的地点的过程。
厂址选择可行性分析是确定最佳厂址的关键一步,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市场因素、技术因素、成本因素、政策环境等等。
下面我将从这些方面对厂址选择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首先,市场因素是影响厂址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应该选择一个有良好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地方。
这需要对当地市场规模、消费需求、竞争状况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
如果选择的厂址附近有大量的潜在消费者,市场容量较大,那么企业的产品销售前景会更好。
此外,还应考虑当地的市场价格水平、供应链配套等因素。
其次,技术因素也是进行厂址选择可行性分析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企业应该选择一个能够满足其生产技术要求的地方。
技术因素包括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电力供应等方面。
地处交通便利、交通网络完善的地方有利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降低运输成本;可靠、稳定的电力供应能够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
此外,企业还应该考虑厂址附近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机构的分布情况,以便能够吸引和利用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成本因素是企业进行厂址选择时不可忽视的因素。
企业应该选择一个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的地方。
生产成本包括土地租金、工资水平、能源价格等方面。
在选择厂址时,企业应该综合考虑这些成本因素,选择一个既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够保障产品质量的地方。
此外,政府的优惠政策也会影响厂址选择的成本因素,企业应该关注当地的政策环境,以便能够享受相关的政府支持。
最后,政策环境也是进行厂址选择可行性分析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政策环境包括行业政策、税收政策、用地政策等方面。
企业应该选择一个政策环境相对稳定、政府支持力度较大的地方,以便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降低经营风险。
总的来说,厂址选择可行性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因素、技术因素、成本因素和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需求,结合这些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选择一个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厂址。
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图设计方案

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图设计方案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图设计方案一、厂址选择厂址选择是企业选址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规模和经营状况。
在选择厂址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的选择要考虑交通便利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以及周边环境的因素。
比如,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选择距离市中心较近的地方可以更好地接触市场;选择环境较好的地区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
2.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选择厂址时,要考虑当地的人力资源状况,包括人口数量、劳动力素质、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
选址时,如果工人资源短缺,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3.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选择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地区,包括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劳动力政策等因素。
4. 市场需求:选择一个有市场的地区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要考虑到当地市场的需求情况、竞争情况以及潜在市场的发展潜力。
基于以上的几个方面的考虑,我选择将厂址选在广东省深圳市。
深圳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交通便利。
深圳市有发达的公路、铁路以及航空运输网络,距离港口和机场都很近,有利于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
此外,深圳市是中国经济特区的起源地,政策环境相对较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深圳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有利于企业的扩大和销售。
此外,深圳市有较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人才辈出,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总平面图设计方案总平面图是对企业厂区布局和功能区划进行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工具。
在总平面图设计方案中,需要将厂区的各个区域和功能进行合理布局,以满足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需求。
1. 厂区布局:厂区布局的设计要符合以下的原则:- 效率原则:将各个功能区域尽可能紧凑地布置在一起,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
- 安全原则:合理设置物流和人流通道,确保厂区内的安全。
- 环境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打造绿化区和休闲区,提升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厂址选择应考虑什么因素?
影响厂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1.劳动力资源的供应条件
2.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供应条件
3.产品销售条件
4.自然资源条件
5.交通运输条件
6.当地社会的生产协作条件
7.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件
8.技术依托条件
影响厂址选择的具体因素:
1.厂区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水文条件
2.周围环境
3.厂区的可扩展性
调查表明,一般认为以下五组因素是进行工厂选址时必须认真考虑的:
1.与目标市场的接近程度
2.劳动力资源的供应条件
3.厂区周围的社会环境,职工的工作环境
4.与供应商和主要生产资源的接近程度
5.与本企业有关的其他部门与相关设备协作联系的方便性
某企业工厂布置是怎样的?
1.沈阳通用液压件厂建成于1983 年,企业性质国有。
坐落于观泉路54 号,东
接东望街,北临陶瓷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与东北大马路、沈阳二环路和沈阳最大的陆路口岸—沈阳东站组成发达的客货运输网络,公路、铁路四通八达。
便于物流的运输。
2.企业占地面积19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 平方米。
可以建立完善的厂区配套设施。
在厂区内设有居民区和宿舍方面员工的生活。
3. 以机械设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电子产业装配等为优势项目,并与沈阳主要整车制造企业相毗邻,具有区位优势,同时容易形成集聚效应。
4.沈阳通用液压件厂隶属于沈阳市大东区工业总公司,能够获得政策上的支持和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