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论
进化论的核心内容

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进化论是生物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是研究物种如何改变及其迁移的演化,以及这种改变、迁移的原因,和如何影响生物群落的结构和运作的方式。
它被高度识别,并被尊重的一种观念,它基本上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进化,自然界里的物种可以由最先简单的生物进化为今天的形态。
一是物种的变异。
按其形式与意义,物种变异可分为通俗概念的变异或变异,与专业词汇的变异或变应力。
通俗物种变异指的是物种内一般种质上的变化,如新物种形成,等等。
而专门物种变异指的是物种内以遗传优势被选择,而且能够将其他种群物种的基因复制的变异。
变异是生物进化的核心发动力,有利的变异将被自然选择作为有利物种的基因,从而获得选择优势。
二是物种交叉有利因素。
自然界里每种物种都经历着不同的交叉与迁移,即使是近期物种之间也会有一些交叉与迁移。
交叉产生的最终结果,就是上述变异可以由不同种群传递,这样物种更容易平衡,从而使新有利物种具有有利的成功选择优势。
三是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是影响物种进化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它们可以调节物种的适应性,同时也会影响抗逆性,从而有利于物种在环境变化时的适应。
众所周知,物种是总是要在环境因素的强烈作用下不断改变的,只有不断变化,旺盛的物种才能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
四是进化的社会关系。
进化论的研究揭示了生物学的本源性的协作态度,它涉及到生物体与种群间的相互影响,还有细胞之间的协作。
这一切因素表明,生物总是处于社会环境中的动态平衡之中,这些生物的协作及彼此之间的互惠互利的关系,为社会中的生物进化提供了可能性和机会。
总之,进化论概括了自然界中物种形成及变异的过程,因此可以认为进化论是有着重大意义的一种理论。
进化论的核心内容是物种的变异和交叉,环境因素以及社会关系,这些是在为物种形成、有利变异协作、社会中长期进化过程提供重要参考。
进化论是正确的吗

进化论是正确的吗你好。
进化论是不正确的,理由如下:1、进化论没有任何证据。
这是当年达尔文在自己的《物种起源》里明确提到的。
书中达尔文承认没有证据证明他的论点,但他很乐观地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化石被挖掘出来,可以证明他的理论。
但很遗憾,如今化石出土无数,但没有任何化石可以反映进化中的生物。
(最常被用来作证据的是始祖鸟化石,但它已经被证明是百分之百的鸟类,就是今天,仍然存在翼端有爪的鸟类,而牙齿从来不是区分鸟类与爬行动物的指标。
)相反,大量的所谓“活化石”给进化论带来致命一击,因为生物的“化石祖先”跟现在活着的子孙根本毫无差别,进化在哪里?2、进化论违背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达尔文的时代还没有系统的遗传学研究。
达尔文观察到的进化是从外在环境的角度,但事实上,之所以有所谓进化的现象是基因决定的。
达尔文的进化论里,同一物种之间的区别并不是产生了新的基因,而是因环境的原因淘汰掉了部分的基因。
比如,达尔文在加拉帕斯群岛观察到不同嘴巴形状的地雀,其实是因为不同岛上的环境分别适合喙粗壮和细长的地雀,以致其他地雀迁至别的岛(因为此岛不适合它们生存),渐渐地一个岛上的地雀都是喙的形状相同的(基因相同),他们繁衍后代也都是相同的喙型。
但问题是这种现象在基因的层面,是基因信息的缺失(一个岛上的地雀只保留了一种喙的基因),这不是进化,因为没有产生新的基因,只是缺失了一部分基因。
3、进化论被赋予了宗教的实质。
它的理论是有预设前提的,即“只要时间够久,一切皆有可能”,而这个预设前提是不能被质疑的,但是这个前提合理吗?达尔文本人其实是比较谨慎的,他在《物种起源》最后一句话里写到:“这样看来,最初的生命是由造物主吹气。
”,无论何种原因这样写,很明显达尔文根本就没有也不想涉及生命起源的问题,他的坚实追随者赫胥黎也是如此。
但后来的人利用进化论,来否定上帝的创造,这样,进化论从一个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假说(理论探讨)沦为了拙劣的宗教,赫胥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始终呼吁人们不要这样做。
进化论(完整版)

森林时期
工业时期
灰蛾 黑蛾 灰蛾 黑蛾 99% 1% 1% 99%
7.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解释狼的进化过程。 (1)狼群中存在不同类型的个体,如有跑得快的,有跑得慢的。它 变异 说 明 生 物 具 有 ______ 的 特 性 , 而 这 种 特 性 是 生 物 进 化 的 原材料 。 (2)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稀少,跑得快、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 选择 生存下去。这样,食物、环境对狼起了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定向的 方向 ______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____。
生殖隔离
新种
生殖隔离
1、关于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物种是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交配并产生可育 后代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 B、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 生殖隔离的类群 C、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主要的是看有无生 殖隔离 D、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也会有基 因交流
二、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指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1、主要内容 ①过度繁殖 指各种生物均有极强的繁殖能力。 产生大量变异
意义
加剧生存斗争
②生存斗争
原因:争夺食物、空间及配偶。
方式:种内斗争、种间斗争及与无机环境斗争。 结果:少数生存多数淘汰。
③遗传变异 变异大多能遗传且普遍存在,分为有利和不利变异。 ④适者生存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更能适应环境,生存机会大; 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
4、有一个老鼠的种群,最初都生活在一个地域,后来一
条新建的高速公路将该种群分成A和B两个种群。如果A种
群生活的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变化,而B种群的地区 没有变化,则种群A进化的速率很可能是( A、比B慢 C、与B相同 B、比B快 D、开始比B慢,后来比B快
什么是进化论?

什么是进化论?进化论是生物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指出所有生命体都是从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它解释了种群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了解生物进化和遗传的方法。
下面我们将介绍进化论的基本概念和一些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
1. 进化论的定义进化论是一种科学理论,它提供了生命体多样性、复杂性和适应性的解释。
它的核心概念是物种的适应性和变异性,即物种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不同,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种会发生变异。
2. 进化的原因进化发生的原因是物种的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指物种在某个环境中具有更高的存活机会,并且可以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
这样,物种就会适应这个环境,并且在进化过程中产生变异。
3. 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证据来自多个领域,包括地质学、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
化石记录可以显示出过去物种的进化历程,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则可以通过分析DNA和蛋白质序列来确定不同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
4. 进化论与创造论进化论和创造论是两种不同的解释生命体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理论。
进化论指出生命体是通过自然选择和变异而进化的,而创造论则认为生命体是由一个或多个神或超自然力量创造而来的。
5. 进化论的应用进化论的应用十分广泛。
它为生物分类、医学、农业等领域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例如,通过进化论的思想可以预测和控制生物演化的方向和速度,更好地利用生物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结语:总的来说,进化论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理论,它为我们解释了生命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过进化论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控制生命体的演化过程,发挥生物资源的价值并保护生态环境。
进化论被推翻三大理由

进化论被推翻三大理由
进化论被推翻三大理由:
1、比较解剖学
解剖学近些年也在不断发展中,随着不断发展和研究,人们对于进化论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因为两者之间是有一定矛盾的,没有准确的证据去证明这些,更多都是迷迷糊糊的感觉。
2、古生物学
假如进化论存在的话,那么物种肯定是有一个过度阶段的,但是在古生物学中缺乏基本过度阶段。
3、胚胎发育
胚胎发育还是具有一定规律的,比进化论更加严谨一些,进化论没有更多基础经不起推敲和琢磨。
进化论主张:
宇宙中最原始的存在,并不是具有精神的事物、灵或神,而是具有生能的物质。
这生能以进化方式,演进成生元,即细胞;这细胞便是万物中一切生命的开始。
在西方思想史上,力持进化论观点的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
经过多年的探索,达尔文逐渐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进化思想:生物界本来就存在着个体差异,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物种所保留的有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逐渐变异,经过性状分异和中间类型消失便形成新种。
达尔文主张,生物界物种的进化及变异,系以天择的进化为其基本假设:此外,并以性别选择和生禀特质的遗传思想来作辅助。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出版,震动了整个学术界和宗教界,强烈地冲击了《圣经》的创世论。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对宗教“神造论”和林奈与居维叶的“物种不变论”发起一场革命,震动当世。
由于进化论违反《圣经》里的创世论,所以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宗教争论的焦点。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进化论是生物学领域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提供了解释生物多样性和物种适应性的理论框架。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遗传变异、适应性与自然选择、种群遗传学、物种形成与分化以及进化的证据。
首先,遗传变异是进化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生殖过程中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以及基因流动性等因素导致了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
这种遗传变异的存在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基础。
遗传变异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并在进化过程中得到积累和改变。
其次,适应性与自然选择是进化过程中的关键原理。
自然界存在着资源竞争、捕食压力以及繁殖成功的选择压力。
在这种竞争的环境中,适应性更高的个体有更大的机会生存下来并将其优势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适应性与自然选择形成了进化过程中的主要驱动力,帮助物种适应环境的变化。
再次,种群遗传学研究了种群内部遗传变异的动态。
当一个个体从一个种群移动到另一个种群中,它会带来新的基因组,从而改变了后代的遗传构成。
种群遗传学研究了种群之间的基因流动性以及遗传变异如何随时间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对于物种的适应和进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此外,物种形成与分化阐述了进化过程中新物种的形成。
物种形成可以是由于地理隔离、基因突变、性选择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这些因素逐渐导致了不同的种群之间产生了差异,这些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导致物种分化为不同的群体。
物种形成与分化是进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推动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最后,进化的证据提供了对进化论的重要支持。
生物学家通过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发育、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证据。
这些证据表明物种是通过共同祖先演化而来的,并显示了不同物种之间的共同特征和遗传关系。
总结起来,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包括遗传变异、适应性与自然选择、种群遗传学、物种形成与分化以及进化的证据。
这些原理为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物种适应性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的核心理论,也对其他学科领域如医学、农业和环境科学等具有重要意义。
达尔文的进化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主要内容: (一)、一般进化论:物种是可变的,现有的物种是从别的物种变来的,一个物种可以变成新的物种。
(二)、共同祖先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来自共同的祖先。
(三)、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
(四)、渐变论:生物进化的步调是渐变式的,是一个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累积微小的优势变异的逐渐改进的过程,而不是跃变式的。
主要影响:对世界的影响: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特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变革;使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了解,使人类对其他反封建神学的科学理论有了心理的接受能力,从而使世界得到发展。
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国的一些先进人士对西方的知识理解更加全面,客观,对革。
命的理解更加具体,从而革命成功。
积极意义:从社会生活的角度以及普通人的角度来感觉,进化论无处不在。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地上的蔬菜,今天长出一批,明天又倒下一批;这儿倒下一批,那儿长出一批。
一切随时间地点条件变化,一切随人的能力道德风格变化。
一个小菜铺,一个小饭馆,有的能干数十年,越来越红火,有的坚持不了几天就黄了,原因都是一样,适应或是不适应,进化或是停顿。
适应,就是保持质量、服务并进化中进步;不适应,就是见利不见人。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用我们自己的话就是与时俱进,就是老祖宗的“苟日新,日日新”。
社会进步发展的脚步,就是进化的脚步。
无论是渐进还是突变,无论是曲折还是直线,都在前进发展中显现。
我们的思想认识是这样,我们的行动也是这样。
一些过去不理解的东西,一些过去嗤之以鼻的东西,为了某种适应,也可能成为现在积极的实践。
有些形式主义大家都反对但又都不得不做,有些假话大家都不愿意说但又不得不说的情形,不是正在说明,社会生态在进化中出现了某种变异么?异化与突变,是进化方向上的情形。
尽管异化突变有时候会给进化历史带来某种挫折,但它们又是从另一方面推动进化进程的动力。
什么是进化论?

什么是进化论?一、进化论的概念及意义进化论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从物种起源、遗传变异、适应性进化等推理而形成的一种科学概念,为我们认识生命的本质和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它的提出和发展,不仅深刻影响了生物学的基本观念,而且对人类思想、文化、哲学、社会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进化论的历史渊源进化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早期发展阶段。
希腊哲学家亚那克萨格拉斯,就具有一定的进化思想,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由“无限不同的原子”组成,并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和演变。
在19世纪初叶,早期的进化论者如拉马克、达尔文等,通过自己的理论推理和实验研究,为后来进化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进化论的主要内容进化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种的起源、遗传变异、适应性进化等三个方面。
这些内容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探究生命演化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机制,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探究生物界多样性和演化历程的基础。
1. 物种的起源:现代进化论认为,物种的起源源于共同祖先。
物种是由一代代的个体经过基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演化而形成的。
这一概念是达尔文原始进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物种进化的基础。
它是指物种中个体间因基因组成的不同而引起的差异。
这些遗传变异被认为是物种进化的起点,也是机会和条件。
3. 适应性进化:生命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地对外界环境适应并发展演化。
适应是生命演化的一个系统,它不仅包括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包括生物在结构、形态、功能等多个方面的适应。
四、进化论的重要意义进化论的提出和发展,不仅为我们揭示生命演变的真相和本质,也为今后深入探究生命界的多样性及其产生原因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同时也推动了人类思想、哲学、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类的认知和社会发展。
进化论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生命科学领域,也体现在人类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中。
总之,进化论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人类认识生命的本质和演化过程的重要理论基础,它的发展和应用必将为人类认识探究生物界多样性和演化历程提供更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为人类认知和社会发展带来更加深刻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进化” 生物进化” 生物进化
• Evolution=进步?生物是否有高级、低级之分? 进步? 进步 生物是否有高级、低级之分? Darwin 怎么看? 怎么看? • 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 生物特征代代相传,略有改变 ;或 生物特征代代相传, • 生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上发生的世代之间十分缓 生物在形态、 慢、可遗传的变化
生物进化论
讲课老师:顾红雅 讲课老师: 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62751847 guhy@
生物进化课的要求及考试形式
1。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 2。建议对本课感兴趣但笃信神创论的同学旁听本课 。 3。建议留学生不要选本课(中文和生物学基本知识) 。建议留学生不要选本课(中文和生物学基本知识) 4。有英文的基础(有一些英文的动画和术语 ) 。有英文的基础( 5。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 6。二周以内完成选课,及时上网查看选课情况 。二周以内完成选课, 7。准时上课,关闭手机 。准时上课, 8。考试形式:课堂小测验、期中开卷小论文、期末课堂开卷考试 。考试形式:课堂小测验、期中开卷小论文、 9。考试成绩:期末考试(50%)期中(30%)课堂测验(20%)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 %)期中( %)课堂测验( %) %)期中 %)课堂测验
一.进化的定义
English term: Evolve, Evolution 为拉丁语, 为拉丁语,意为将卷着的物体展开 • 1774年由德国胚胎学家 von Haller 提出 年由德国胚胎学家A. 年由德国胚胎学家 (preformation,先成论 ,先成论) • 1864-67年,英国哲学家兼诗人 Spencer的定义: 的定义: 年 英国哲学家兼诗人H. 的定义 物质从无序到有序,从同质到异质, 物质从无序到有序,从同质到异质,从简单到复杂的 有向的变化过程 •19世纪中叶,evolution的通俗含义为“一种缓慢、有 世纪中叶, 的通俗含义为“ 世纪中叶 的通俗含义为 一种缓慢、 秩序地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进步) 秩序地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进步)
摸底测验(5分钟) 摸底测验( 分钟) 分钟
(1)请简单写出你所理解的“生物进化” )请简单写出你所理解的“生物进化” (2)写出对生物进化理论有直接的重要贡 ) 献的三位学者的姓名 注:请将自己的姓名、学号、院系及专业 请将自己的姓名、学号、 写清楚
如何学好一门课
一、掌握其基本概念 二、了解其历史、现状、前沿领域及发展趋势 了解其历史、现状、 三、了解其研究方法 四、知道存在的问题
教材
“生物进化” 生物进化” 作者: 作者:张昀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年
C. Linne (1707-1802): 双名法,分类阶层,相信上帝, 双名法,分类阶层,相信上帝, 后在大量的事实的基础上产生了怀疑 Erasmus Darwin (1731-1802): C. 达尔文的祖父,认 达尔文的祖父, 为生物是在缓慢变化的, 为生物是在缓慢变化的,后天获得的特性可以遗传 W. “Strata” Smith (1769-1839): 地层学的创始人,认 地层学的创始人, 为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层中有各自的生物化石 B.G. Cuvier (1769-1832): 法国古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 法国古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 认为生物的适应是绝对完善的,相信灾变论, 认为生物的适应是绝对完善的,相信灾变论,灾难后 造物主重新造物
生物进化论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 知识面广 • 融会贯通 • 学科交叉
第一部分 序言
进化论是生命科学基础的基础 地球上多彩的生命由进化而来, 地球上多彩的生命由进化而来,并在继续进化 随着各种数据、证据不断增多,新的技术和分 随着各种数据、证据不断增多, 析方法不断被发明, 析方法不断被发明,生物进化论越来越受到应 有的重视,有关进化的各种学说、 有的重视,有关进化的各种学说、理论对生命 科学的各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
da Vinci: 算出意大利 River河床的层积物有 算出意大利Po 河床的层积物有200,000 河床的层积物有 年的历史 Galileo: 指出化石是古老生物的残骸,不是假象 指出化石是古老生物的残骸, J. Hutton (1795年):现代地质学之父,均变论创始 现代地质学之父, 年):现代地质学之父 认为地球不可能只有5000年的历史 人,认为地球不可能只有 年的历史 C. Lyell (1800s): 地质的变化是一长期缓慢的过程 (Principle of Geology) G. De Buffon (1707-1788): 法国人,认为物种是可变 法国人, 是因为环境的变化造成的。 的,是因为环境的变化造成的。但在宗教的逼迫下放 弃他的观点
Evolution 更确切的翻译为“演化” 更确切的翻译为“演化”
二. 生物进化论的发展历史
生物进化论的发展史主要围绕着如下几个方面: 生物进化论的发展史主要围绕着如下几个方面: • 生物是否有变化? 生物是否有变化? • 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什么? • 机制是什么? 机制是什么? • 动力是什么? 动力是什么?
生物进化研究的一些特点: 三. 生物进化研究的一些特点:
• 不可重复性 • 化石材料的不完整性和可遇不可求 • 人的生命时间有限 • 不同学派很常见(如形态特征极性的判断) 不同学派很常见(如形态特征极性的判断) • 综合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物进化论坛
生物进化课的助教: 生物进化课的助教: 李 爽 侯英楠
J.de Lamarck (1744-1829): 高等、复杂的生物由低等、 高等、复杂的生物由低等、 简单的生物演变而来, 简单的生物演变而来,动力来自生物自身的愿望 (internal desire),获得性状遗传 ,获得性状遗传(inheritance of acquired characters) C. Darwin(1809-1882): 物种起源( “On Origin of 物种起源( Species”), 代代相传,略有变异( descent with 代代相传,略有变异( modification),自然选择 (natural selection), 物种产生 ) 自然选择 和灭绝(speciation and extinction ) 和灭绝 Weismann,二十世纪初:强调自然选择,新达尔文 ,二十世纪初:强调自然选择, 主义( 主义(Neodarwinism)
Anaximander (611-547 BC): 古希腊哲学家最早提出所有 生物是相互关联并不断变化的 Lao-Tzu (传说 传说600-470 BC):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道生一,一生二, 传说 Aristotle(335-322BC): “Scala Naturae”(Ladder of ( - ) Life), 非生命物质 植物 水母 昆虫 螃蟹 章鱼 非生命物质—植物 水母—昆虫 螃蟹—章鱼 植物—水母 昆虫—螃蟹 章鱼— 鱼类—鲸类 爬行类—鸟类 哺乳类—人 鲸类—爬行类 鸟类—哺乳类 鱼类 鲸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人 “创世纪”(中世纪):所有生物由上帝在六天内创造 创世纪” 中世纪):所有生物由 ):所有生物 J. Ussher (1600中叶):爱尔兰大主教根据“创世纪” 中叶):爱尔兰大主教根据“ 中叶):爱尔兰大主教根据 创世纪” 所述时间算出地球的形成日期为公元前4004年10月22日 所述时间算出地球的形成日期为公元前 年 月 日
1900-1920: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再发现,与达尔文进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再发现, 化论的冲突 1918-1950:Fisher, Wright, Dobzhansky, Huxley, : Stebbins等,现代综合论(Synthetic theory): 孟德尔 等 现代综合论( 定律与达尔文进化论的统一 1950’s: Watson & Crick “DNA双螺旋”的发现 双螺旋” 双螺旋 1960’s: 分子进化,Kimura中性学说 分子进化, 中性学说 1980’s:以S. Gould为首的间断平衡论 : 为首的间断平衡论 二十一世纪:??? 二十一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