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分析、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合集下载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案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案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案一氧化碳(CO)超限的原因可以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案:
1. 燃烧设备问题:燃烧设备不完全燃烧或燃烧效率低下是一氧化碳超限的常见原因。

处理措施包括进行定期的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燃烧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2. 不合理的燃料配比:不合理的燃料配比会导致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处理措施是对燃料进行合适的配比和调整,确保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正常进行。

3. 燃烧过程控制不当:燃烧过程的温度、压力、氧气含量等参数不稳定或控制不当会导致一氧化碳超限。

处理措施包括对燃烧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及时调整参数以保持稳定的燃烧过程。

4. 排气系统问题:排气系统的设计和维护不当会导致一氧化碳超限。

处理措施包括对排气系统进行定期的清洗和维修,确保排气通畅,并安装合适的过滤和净化装置以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

5. 环境因素: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会影响燃烧过程和一氧化碳的排放。

处理措施包括根据环境因素调整燃烧参数,并对排放进行监测和控制。

总之,为减少一氧化碳的超限,需要进行设备和工艺的维护和调整,严格控制燃烧过程,安装合适的净化装置,并进行监测和排放控制。

这样才能确保燃烧过程的健康与环保。

矿井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治理措施

矿井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治理措施

矿井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治理措施一氧化碳作为检测煤炭早期自然发火的标志性气体,已得到业内大多数专家认可。

井下煤炭氧化及自然发火产生的一氧化碳,有可能随工作面漏风泄入工作面,破坏生产环境,危害井下工人健康,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

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回采工作面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0024%,当井下一氧化碳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除因爆破和爆炸而产生一氧化碳外,就极有可能是由于煤层发生自然发火或其他火灾引起的,需要采取相关措施。

一、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分析在以往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发现,工作面一氧化碳气体来源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煤层自身赋存有大量一氧化碳,经开采后释放到工作面。

(2)工作面回采前工艺巷爆破导致煤体破碎,因煤体缓慢氧化产生一氧化碳。

(3)工作面回采后,由于顶煤没有完全放出,采空区大量遗煤氧化产生一氧化碳。

(4)邻近采空区遗煤氧化聚集的一氧化碳扩散到回采工作面等。

二、一氧化碳超限治理措施1、合理调整通风系统,合理配风,稳定工作面风量,减少采空区漏风,抑制采空区煤炭自燃发火,加强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管理及有毒有害气体检查工作。

2、采空区预防性灌注防灭火材料采空区灌浆是煤矿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煤炭自燃的措施。

灌入的防灭火材料将残留的煤炭或煤壁包裹起来,以隔绝空气,起到防止氧化,冷却煤体,堵塞漏风等作用,从而达到预防煤炭自燃的目的。

常用的防灭火材料有黄泥、惰性气体、凝胶、三相泡沫、阻化剂、普瑞特等材料,其中徐州吉安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矿业大学研制的普瑞特防灭火材料,很好的融合了黄泥灌浆、惰性气体、凝胶、阻化剂、三相泡沫等各项防灭火材料的优点,又避免了上述各项材料的多数缺点。

普瑞特技术特点:(1)集凝胶、黄泥灌浆、两相或三相泡沫、惰性气体和阻化剂的防灭火优点于一体,能把泡沫中的水固结在凝胶体内,避免了黄泥灌浆和其它泡沫大量水流失或者溃浆的缺点;(2)在采空区具有良好的扩散性能,生成的普瑞特以泡沫为载体能够对采空区或煤田火区的高、中、低位火源进行大范围、全方位的覆盖,持久保持煤体湿润冷却,隔绝氧气,且添加剂中含有的阻化剂能长久对煤体阻化,彻底防治煤炭自燃;(3)普瑞特被注入火区后,会在火区全方位覆盖一层凝胶层,并且凝胶层中95%以上都是水,具有长久的吸热降温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火区复燃;(4)普瑞特以泡沫为载体,在防灭火区域内能向高处堆积,所到之处普瑞特都能有效覆盖并黏附浮煤裂隙,具有良好的封堵漏风通道的性能;(5)泡沫中的氮气缓慢释放,避免单独注氮时氮气容易流失的缺点,持久保持火区惰化。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案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案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案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高度的毒性和危险性。

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一氧化碳超限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

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识别和处理它的来源和影响,以确保公共安全和健康。

一氧化碳的超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燃烧过程中的氧气不足或不完全燃烧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如果氧气不足或燃料无法完全燃烧,就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其中就包括一氧化碳。

2. 质量能量不平衡结果产生的过量一氧化碳当质量能量不平衡或操作不当时,就可能出现过量的一氧化碳。

3. 不当/不良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使用和维护不当的设备可能会产生一氧化碳,例如加热炉、烤炉、燃气热水器等。

如果这些设备没有得到及时和充分的维护,或使用不当,则可能会加剧一氧化碳的产生。

4. 非法操作和违规行为非法的操作和违规行为也会导致一氧化碳超限。

例如,在封闭的室内或车内中烧烤或使用燃气热水器等,就会增加一氧化碳超限的风险。

如何处理一氧化碳超限的情况?以下是几种处理措施方案:1. 提高通风量提高通风量有助于排除室内的一氧化碳,降低其浓度。

这可以通过开窗、安装通风扇或机械通风系统等方式来实现。

2. 检查燃气设备,并进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燃气设备是降低一氧化碳超限的一种有效方法。

这可以包括更换设备的旧部件、清洁或更换过滤器、定期检查管道和设备排放等。

3. 安装一氧化碳检测器安装一氧化碳检测器是及时发现并处理一氧化碳超限的另一种方法。

检测器可以检测到浓度的变化,并在超过安全阈值时发出警报。

4. 教育和宣传公众通过生动形象的宣传和教育,帮助公众了解如何安全地使用燃料和燃气设备,防止不当和违规使用的情况发生。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一氧化碳超限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其产生和影响。

通过更好的管理和安全措施以及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我们可以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一氧化碳超限报警分析报告及防护措施

一氧化碳超限报警分析报告及防护措施

一氧化碳超限报警分析报告及防护措施需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报告:
一、超限报警原因分析
一氧化碳超限报警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
1. 煤炭、液化气等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

2. 热点区域内传感器或检测仪器的故障或损坏导致误报。

3. 通风不良或室内通风口被堵塞,导致空气流通不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

4. 燃气设备老化、损坏,气体泄漏。

二、防护措施
为了预防一氧化碳超限,我们可以考虑以下防护措施:
1. 定期检测和维护燃气设备,避免设备老化或损坏导致气体泄漏。

家庭使用的煤气设备每年应进行一次维护。

2. 整理室内通风管道,保持通风畅通,避免堵塞或损坏。

3. 在家中使用煤气或其他燃料燃烧器时,应确保可通风的窗户和门保持打开。

4. 在煤气或其他燃料燃烧器旁边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及时监测一氧化碳危险浓度的出现,提醒您及时采取措施。

5. 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当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会发出警报通知您采取适当措施,例如开启窗户或戴上呼吸面罩等避免危险。

三、应急处理方案
当一氧化碳超限报警时,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方案:
1. 如果因为燃气设备问题导致的超限,应立即关闭燃气,打开门窗通风,暂时停留在室外,直至浓度降低。

2. 如果由于室内空气流通不良引起,应立即打开窗户,关闭所有燃气器具,迅速逃离室内,必要时使用呼吸面罩。

3. 如果意识丧失,应将患者立即处于通风良好的空间,检查其呼吸、脉搏情况,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要预防一氧化碳超限,必须重视燃气设备的使用、通风条件以及一氧化碳探测器的安装和日常维护保养等防护措施,以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案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案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案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由于其具有强大的亲合力,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红蛋白无法与氧气结合运输,影响氧气在体内的传递,从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超限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1. 燃烧不完全:一氧化碳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气,当燃烧条件不完善时,燃料无法充分燃烧,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2. 汽车尾气排放:汽车燃烧汽油或柴油时也会产生一氧化碳,尤其是旧车或排放系统故障的车辆,一氧化碳排放量较高。

3. 室内空气污染:家庭燃气热水器、暖气炉、燃气灶等家用燃烧设备若不能良好燃烧,也会产生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超限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威胁,可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甚至死亡,因此,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来减少一氧化碳超限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处理措施方案:1.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在家庭和办公室等封闭环境中,安装一氧化碳监测设备,及时发现一氧化碳超限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对于减少一氧化碳的积累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使用家用燃烧设备时,应定期清理设备,确保燃烧充分,同时保持室内通风。

3. 汽车尾气治理:加强对机动车尾气的治理,使用清洁燃料或采用排放控制技术,减少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的排放。

4. 定期保养燃烧设备:定期进行家用燃烧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燃烧完全,减少一氧化碳产生。

5. 使用一氧化碳报警器:在需要防止一氧化碳超限的场所,如家庭、酒店、办公室等,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能够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采取应急措施。

6.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学校等途径,加强对一氧化碳中毒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一氧化碳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7. 提高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制定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对一氧化碳超限行为进行惩罚,促使相关单位和个人重视一氧化碳超限问题。

总之,减少一氧化碳超限的危害需要从源头控制,加强燃烧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改善汽车尾气排放,增强公众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处理措施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处理措施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处理措施背景介绍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是一种无色、无臭、有毒的气体。

它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可以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在生活和生产中,如果一氧化碳超出安全限制,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一氧化碳的形成来源很多,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烟囱未疏通烟囱堵塞或未疏通会导致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排放不出去,从而在室内积累,达到超限。

不充分燃烧当燃烧不充分时,燃料未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

燃气泄漏燃气泄漏会导致室内出现大量的一氧化碳,这是非常危险的。

室内通风不畅室内通风不畅会导致一氧化碳积聚,当室内的一氧化碳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就容易导致中毒。

一氧化碳超限的危害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会导致以下几种不同的症状:中毒症状当一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的值,会产生头痛、恶心、呕吐和嗜睡等中毒症状。

窒息死亡当一氧化碳浓度超过一定的值时,会导致人体无法正常呼吸,从而窒息死亡。

处理措施一旦出现一氧化碳超限的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

安排通风首先,需要确保室内的通风畅通,可以打开窗户,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将普通空气带入室内,降低一氧化碳的浓度。

协助中毒者对于中毒的人员,需要尽快疏散他们,并及时送医治疗。

同时,在处理过程中需要保证自己的安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消除一氧化碳最后,需要消除一氧化碳的来源,可以请专业的清洁工人或者有管家服务的房产服务机构来协助解决问题。

结束语一氧化碳作为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带来的风险不可忽视。

事前采取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一氧化碳超限情况,对于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处理措施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处理措施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处理措施背景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有毒气体,它的出现往往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在汽车尾气、工业烟气、室内煤气以及家电等领域,都有着CO超限问题的存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一氧化碳超限的原因汽车尾气1.发动机不完全燃烧汽车发动机在点火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未燃烧的尾气。

当发动机调整不当、燃油供应不足、空燃比不合适等因素影响燃烧过程时,未燃尾气中的CO就会超标。

2.排气系统堵塞汽车排气系统的管路中可能存在异物堵塞、腐蚀、疏散不及时等问题,使得尾气无法正常排放,从而导致CO超标。

工业烟气1.锅炉燃烧不充分工业用的燃气锅炉在运转过程中,可能因为燃烧不充分,或燃烧时机不合适而造成CO的超标。

2.锅炉排放不良过去存在一些工厂为了节省成本,没有对工业排气进行处理,而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这些排气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其中就包括CO。

室内煤气和家电1.煤气不完全燃烧在使用煤气去烧制或者加热时,由于供气过多或装置不当等原因,造成部分煤气未能充分燃烧而产生CO。

2.家电老化家电中的天然气、液化气等燃气,如果设备出现老化、故障等问题,也会导致一氧化碳的超标。

处理措施CO的超标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产生很大的风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来消除这个问题。

汽车尾气1.保持发动机的良好状态过期的机油、燃油等都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因此要定期维修、更换,同时注意车辆的调整和检测。

2.及时更换汽车排气系统如果排气管出现堵塞或者腐蚀,要及时更换修理,确保排气能够顺畅进行。

工业烟气1.控制燃烧产生的CO有很多方法可以减少燃气炉的一氧化碳产生,例如在炉管下放置氧化锆CO传感器等。

2.安装CO报警器在锅炉燃烧部位安装一氧化碳检测仪器,能够第一时间发现CO超标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能够及时排除CO。

室内煤气和家电1.定期清洁设备煤气热水器、燃气灶具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熄灭火焰、煤气不完全燃烧等情况,产生一氧化碳超标。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案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案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案
一氧化碳超限的原因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燃烧物质不完全:一氧化碳是燃烧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当燃烧过程中缺乏氧气
或燃烧温度过低时,就会产生过多的一氧化碳。

2. 燃烧设备问题:燃烧设备不合理、老化或者维护不当也可能导致一氧化碳超限。

例如,煤燃烧炉的煤气化不完全、锅炉炉膛温度过低、燃烧负荷不匹配等。

3. 进气口堵塞:空气进气口被杂物堵塞也会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为了降低一氧化碳的浓度,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措施方案:
1. 提高燃烧效率:通过优化燃烧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提高燃烧效率,减少不完全燃烧
的产物。

2. 加强燃烧设备维护:定期对燃烧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并清理进
气口和燃烧器等部位的杂物。

3. 提高空气供应:确保燃烧过程中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可以采用增加空气进气口面积、改善空气进气通道、增加空气预热等措施。

4. 安装治理设施:根据实际情况,在需要的地方安装合适的一氧化碳治理设施,如催
化转化器、一氧化碳吸附剂等。

5. 加强监测和管理:加强对一氧化碳排放的监测,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
解决问题,确保一氧化碳排放达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溪市东方煤业有限公司
华盖山煤矿
一氧化碳超限报警分析报告及防护措施
编制:安全管理部
2016 年4 月
关于华盖山煤矿
一氧化碳超限报警分析报告及防护措施
一、概述:
我矿104 工作面放炮后回风流中经常出现一氧化碳超限现象,传感器显示报警时刻最大值高达480ppm,时间一般2分钟左右,经制定专项措施后按照措施内容进行了阶段现场试验,在严格落实水泡泥、炮泥封孔技术,控制每循环爆破炸药量及增加有效风量的各项措施下,通过现场情况细致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因我矿井下不存在火区,所以一氧化碳超限报警是因工作面放炮作业后的炮烟排放过程导致的短暂性超限,为有效预防和杜绝因放炮作业后炮烟中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二、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后取得的效果:
1、炸药质量问题
因炸药配比偏向负氧平衡时,炸药爆炸过程反应不充分产生
一氧化碳量较大,炮烟中一氧化碳含量超限,造成一氧化碳传感器超限报警。

针对该问题,我矿积极与同我矿用同一种炸药的塔甸煤矿、
比里河煤矿、观音山煤矿询求解决方案,经多方询问得知与我矿使用同一类级别的同一种炸药,在爆破后都会存在炮烟中CO短时间超限状态,多数超限在200ppm以上。

针对该问题我矿已向华宁县公安局火工品管理部门及民爆公司寻求帮助,希望生产厂家为我们提供炸药配比氧平衡单一资料。

针对我矿提出的请求,2016 年4 月25 日,华宁县公安局火工品管理部门负责人与玉溪市公安局火工品管理部门人员到炸药生产厂家进行寻求解决方案,因索要资料涉及到炸药配比元素,按规定不能提供该材料,因此该项原因分析无法继续开展。

2、工作面煤壁较疏松,有孔裂隙存在,打眼装药爆破因孔
裂隙存在的因素,导致爆破效果减弱和爆破过程影响等原因造成一氧化碳含量增加。

针对该问题现场已要求作业人员在工作面遇煤层地质构造带
及前方煤壁松散破碎点采用人工镐挖或者少量装药放小炮方式进行爆破,此方式控制炮烟中CO效果较好。

3、放炮前,未严格使用好黄泥、水炮泥封孔,封泥长度不足,封孔效果未达到要求等人为因素,导致爆破过程一氧化碳含量增加。

针对该问题现场已要求爆破员封孔时必须使用水泡泥,剩余
部分采用黄泥满孔封实,封孔全过程由安全员全程盯守检查验收,
确保封孔满足要求。

4、破碎大块煤或单打底眼爆破时,或特殊情况下爆破作业炮眼深度不足600mn fl寸,此时填炮泥长度不足或存在孔裂隙导致爆破作业过程一氧化碳含量增大。

针对该问题已单独制定专项大块煤爆破安全技术措施,满足最小抵抗线500mm方可采取特殊爆破方式作业。

5、在现场试验中发现,影响CO浓度最大因素是单循环爆破使用炸药量越大,一氧化碳浓度越高,报警时限相对增加,所以,控制单循环爆破炸药量能有效控制一氧化碳浓度及超限时间。

针对单循环爆破使用炸药量问题,已采取由安全员、爆
破员、班组长现场记录装药量、爆破时间及爆破后CO超限最大值分析,经过一周现场试验分析后得出数据如下表:
工作面爆破装药量与爆破后CO超限对照表:
架,爆破后CO最大值在240ppm左右,针对这一超限问题我矿已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方法及防范措施。

三、补救办法
组织全员开展一氧化碳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广泛组织、动员员工参与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预防控制工作。

对可能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预警,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严格现场管控,严格执行放炮作业过程回风侧撤人措施,落实专人警戒设岗操作,细化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有效指导现场作业管理。

四、防范措施:
1、认真组织好涉爆人员及全员爆破安全学习培训;
2、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3、放炮员必须按照《放炮员安全操作规程》装药、封孔。

炮眼封泥应采用水炮泥和黄泥炮泥。

装填水炮泥时应选紧靠药卷填上
10—20cm 的炮泥,然后装水炮泥,外端再用黄泥满孔冲填。

4、装药时按规定让炸药接触密实,封泥必须用黄泥或
粘土。

严禁用煤泥等易燃物当封泥封炮眼
5、打眼装药时,适当减少装药量,分小段打眼装药分段爆破,严格按照“多打眼,少装药,放小炮,少放炮”的要求进行作业,防止爆破后产生大量一氧化碳。

6、加强通风管理,适当调整增大工作面风量,使放炮后产生的co尽快得到有效稀释和排出。

7、瓦检员、安全员严格按照检查周期对各个工作地点、密闭、老巷及发热点进行co检查。

&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增强职工对co的危害的认识,
掌握自救方法。

9、对老采空区进行及时封闭,并保证封闭质量,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涌出。

10、工作面及各施工地点放炮前必须向调度室汇报,加强对co浓度监测。

11、加强监控,如发现co 超限,调度当班值班领导负责引导查明原因。

如若发现外因火灾引起co 超限,立即启动矿井防灭火措施应急预案。

12、放炮前,必须撤出回风侧所有人员,当班班长、瓦检员、安全员必须打电话向调度室汇报回风侧人员撤离及警戒部署情况,调度室接到汇报同意后,井下才能放炮,放炮后,至少要等
15 分钟,当班瓦检员接到调度室的电话,确认工作面一氧化碳降到24ppm以下,人员方能进入工作面。

五、一氧化碳中毒现象识别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与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接触时间长短、患者健康情况有关。

早期表现主要是:剧烈头痛、头晕、心慌、面部潮红、口唇呈现樱桃红色、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视物不清、感觉迟钝、幻觉等症状。

这个阶段如果能够识别中毒症状,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可以很快恢复。

如果继续在中毒环境中,病情会进一步发展。

中毒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

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出现重度中毒,深昏迷、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这一阶段常伴有脑水肿、肺水肿、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极高。

六、急救方法
co中毒的基本病变就是缺氧,主要表现是大脑因缺氧而昏迷。

急救方法为:
1、将中毒者安全地从中毒环境内抢救出来,迅速转移到新鲜风流中。

2、若中毒者呼吸微弱甚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只要心跳还存在,人工呼吸应坚持到中毒者能自主呼吸时;如果患者曾呕吐,人工呼吸前应先消除口腔中的呕吐物。

如果心跳停止时,必须立即进行心脏复苏。

3、如果中毒者昏迷程度较深,可将地塞米松10 毫克放
在20%的葡萄糖液20 毫升中缓慢静脉注射,并用冰袋放在
头颅周围降温,以防止或减轻脑水肿的发生,同时转送医院治疗。

4、如有肌肉痉挛,可静脉注射安定10 毫克以控制之,
并减少肌体耗氧量
玉溪市东方煤业有限公司
2016 年5 月 5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