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解比例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比例》数学教案五篇

小学六年级《比例》数学教案五篇

小学六年级《比例》数学教案五篇小学六年级《比例》数学教案五篇数学可以使你的大脑变得更加聪明,增加你思维的严谨性,另外,数学对你其它科目的学习也有很大作用。

下面就是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比例》数学教案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比例》数学教1一,教学目标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正确的解比例,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列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三,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预设:(一)、自学反馈1、什么叫做解比例2、我国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是3:2,如果我们学校的国旗长是240厘米,求我们学校国旗的宽是多少厘米?(1)你会解答吗?独立解答后,同桌间相互说说想法。

(2)反馈交流①24032=160(厘米)②解:设我们学校国旗的宽是厘米。

240:=3:23=2402=24023=160答:我们学校国旗的宽是160厘米。

(3)你是怎么想的?(二)、关键点拨1、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1)你明白第二种解法的意思吗?(2)国旗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和实际长度比可以组成比例,所以可以把国旗的宽设为厘米,建立比例240:=3:2,再通过解比例求出的值。

(3)小结:这种方法叫做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解比例的方法(1)你是怎样解比例240:=3:2的?(2)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3:2的比值,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求的值。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求出的值。

(4)怎样才可以确定的值是正确的?(检验)(5)你更喜欢哪种解法?为什么?(三)、巩固练习1、解下面的比例:10=:0.4:=1.2:2=2、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求未知数X。

(单位:厘米)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3、小丽调制了两杯蜂蜜水,第一杯用了25毫升蜂蜜和200毫升水;第二杯用了30毫升蜂蜜和250毫升水。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方程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方程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方程及答案x : 10= 4 : 0.4 : x=1.2 : 2111 2: 5 = 4: x 0.8:4=x:8 x=3:121.25:0.25=x:1.6224 4.5 6x : 3 =6: 25x := 2.245:x=18:26解比例:1232.8:4.2=x:9.610 :x= 8:2.8:4.2=x:9.63 1x : 24= 4 : 38:x=8 ■ 6 _ —X.122.4 = x36 54 x = 30.6 1.0. 6 : 4 = 2.4 : x 6 : x=-12 =x1、工程队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360米,30天修完。

修10天后,每天多修40米,再修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务?2、 农场挖一条水渠,头5天挖了 180米,照这样速度,又用了 16天挖完 这 条水渠。

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3、 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5小时行了 350千米,照这样计算,共要行 9 小时。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 40千克小麦能磨面粉32千克,照这样计算,7吨小麦能磨面粉多少千 克?5、机床厂4天能生产小机床32台,照这样计算,要生产120台小机床需几天?=X • =:511 4 2511:xx :0.712 5 3614210 : 50= x : 40 6 : 181.3 : x = 5.2 : 20 x : 3.6 =16 204.6 = 8 02 = x 3 x 8= 646、测量小组把一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测得它的影子长度是同时测得电1.6 米,线杆的影子长度是4米,求电线杆高多少米?标杆直立在地面上,量得影子长度是1.2 米,这棵树高是多少米?8、修路队修一段路,头3 天修了135 米,照这样速度,又修了8 天才修完这段路,这段路长多少米?9、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甲乙两地相距405 千米,头4 小时行驶了180 千米,剩下的路程还要行多少小时?10、某印刷厂计划三月份印刷课本20000 本,结果上旬就印刷7000 本,照这样速度,三月份可以多印刷多少本?11、用5 辆同样汽车运粮食一次能运22.5 吨,照这样计算,要把36 吨粮食一次运完,需要增加多少辆这样的汽车?12、服装厂生产制服,前3 个月生产0.48 万套,照这样计算,今年可以生产制服多少万套?13、农场用3 辆拖拉机耕地,每天共耕225 公顷,如果用5 辆同样的拖拉机,每天共耕在多少公顷?14、一艘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20 千米,12 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时,每小时航行4 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15、100 千克黄豆可以榨油13 千克,照这样计算,要榨豆油6.5 吨,需黄豆多少吨?6、一个房间,用边长3 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432 块,如果改用边长4 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39、把3 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测得影长1.2 米,同时测得一根旗杆的影长为4.8 米,求旗杆的高是多少米?40 .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2 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480 千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按比例分配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按比例分配问题

小学教案年月日
教学反思
整节课以思考、交流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

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开展自学互学、小组交流、自由汇报等形式,使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

适当让学生接触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选择余地,激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来弥补教材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研究,获取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教学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

抓住宝贵时机引导学生理解新方法,使新知识迎刃而解。

还有待改进的地方: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

学生学会了这种方法之后,教师要及时让学生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之中。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试题]六年级上册数学解比例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试题]六年级上册数学解比例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试题]六年级上册数学解比例一、对号入座。

1、35:()=20÷16==()%=()(填小数)2、因为某=2Y,所以某:Y=():(),某和Y成()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4、向阳小学三年级与四年级人数比是3:4,三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少()%四年级比三年级多()%5、甲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3,甲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甲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6、一个比例由两个比值是2的比组成,又知比例的外项分别是1.2和5,这个比例是()。

7、已知被减数与差的比是5:3,减数是100,被减数是()。

8、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6厘米,乙丙两地距离8厘米;已知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9、从2:8、1.6:和:这三个比中,选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

10、一块铜锌合金重180克,铜与锌的比是2:3,锌重()克。

如果再熔入30克锌,这时铜与锌的比是()。

二、明辨是非。

1、一项工程,甲队40天可以完成,乙队50天可以完成。

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比是4:5。

()2、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则圆柱体与圆锥体一定等底等高。

()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甲数就是乙数的。

()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5、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6、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成正比例。

()7、正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8、订阅《今日泰兴》的总钱数和份数成正比例。

()三、选择题。

1、把一个直径4毫米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A、1:2B、2:1C、1:20D、20:12、已知=1.2、=1.2,所以某和Y比较()。

A、某大B、YC、一样大3、如果A某2=B÷3,那么A:B=()。

A、2:3B、3:2C、1:6D6:1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方程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方程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方程及答案解比例:1113 2: 5 =4 :x 0.8:4=x:84 :x=3:122244.5 6x : 3 =6: 25x : = 2.245:x=18:263 14 35 11x :24= 4 : 38:x= 5 : 48: 6 =x: 121 10.6 1.0. 6 : 4 = 2.4 : x6 : x=- •12 = 5 3x1 1x :10= 4 :0.4:x=1.2:212 32.4 = x1.25:0.25=x:1.62 8 36 54 9 = xx = 32.8:4.2=x:9.61 1 110:x= 8:2.8:4.2=x:9.61.3 : x = 5.2 : 20 x : 3.6 =6 : 18天多修40米,再修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务?2、 农场挖一条水渠,头5天挖了 180米,照这样速度,又用了 16天挖完 这条水渠。

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3、 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5小时行了 350千米,照这样计算,共要行 9小时。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 40千克小麦能磨面粉32千克,照这样计算,7吨小麦能磨面粉多少千 克?5、机床厂4天能生产小机床32台,照这样计算,要生产120台小机床需 几天?6、测量小组把一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测得它的影子长度是 1.6 米,同时测得电线杆的影子长度是 4 米,求电线杆高多少米?2=x :511 4 25 1 1— :x x : 一 0.7 :— 12 5 36 14 210 : 50= x : 4016204.6 = 8 02 = x3 x 8= 641、工程队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 360米,30天修完。

修10天后,每7、要测量一棵树的高度,量得树的影子长度是8.4 米,同时用一根2 米长的标杆直立在地面上,量得影子长度是 1.2 米,这棵树高是多少米?8、修路队修一段路,头3天修了135米,照这样速度,又修了8 天才修完这段路,这段路长多少米?9、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甲乙两地相距405千米,头4小时行驶了1 80 千米,剩下的路程还要行多少小时?10、某印刷厂计划三月份印刷课本20000本,结果上旬就印刷7000 本,照这样速度,三月份可以多印刷多少本?11、用5 辆同样汽车运粮食一次能运22.5 吨,照这样计算,要把36 吨粮食一次运完,需要增加多少辆这样的汽车?12、服装厂生产制服,前3 个月生产0.48 万套,照这样计算,今年可以生产制服多少万套?13、农场用3 辆拖拉机耕地,每天共耕225公顷,如果用5 辆同样的拖拉机,每天共耕在多少公顷?14、一艘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20 千米,12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甲地时,每小时航行 4 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15、100 千克黄豆可以榨油13千克,照这样计算,要榨豆油6.5 吨,需黄豆多少吨?6、一个房间,用边长3 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432块,如果改用边长4 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39、把3 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测得影长1.2 米,同时测得一根旗杆的影长为 4.8 米,求旗杆的高是多少米?40.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2 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480千米。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比和比例比和比例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比和比例比和比例教案冀教版

比和比例(一)单元教育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及按比例配的含义,能运用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解比例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2、能对现实情境中有关比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能区分比和比例、比和比值的不同含义,在总结比和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地思考,能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3、能探索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有效方法,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并说明方法和结果的合理性。

4、参与数学活动,对现实社会和生活中和比有关的事物有兴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获得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单元教材说明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基础上安排的,主要内容有: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安排了综合与实践活动“测量旗杆高度”。

比和比例是“数与代数”部分“正比例、反比例”中的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思想、内容安排、教学方式等方面有以下特点: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概念。

本单元涉及的比、比例、按比例分配等概念,学生比较陌生,既没有生活经验,也没有联系密切的知识背景。

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概念的实际意义,教材在设计上淡化概念“形式化”的叙述,通过选取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典型事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概念。

如,初次认识比时,选择了现实生活中建筑工地搅拌水泥沙浆的事例,设计了两个工人用生活语言对话的情境,他们说: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3千克沙子对1千克水泥等。

然后,把工人的生活语言转化成1:3和3:1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认识比,初步理解比的含义。

接着,选择现实生活中“用6千克白色涂料和3千克蓝色涂料调配浅蓝色涂料”的典型事例,提出“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的质量有什么关系”的问题,在学生用以前的知识“6÷3”和“3÷6”表示的同时,又用比表示为“6:3”和“3:6”,通过6÷3和6:3都表示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的数量关系,3÷6和3:6都表示蓝色涂料和白色涂料的数量关系,得出两组等式“6:3=6÷3,3:6=3÷6”,进而总结出“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例》归纳总结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例》归纳总结

六、比例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2:1=6:3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3、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 1.5。

(利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4、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3:x = 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 =3×8,解得x=6。

5 、正比例和反比例:(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例如: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②、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因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定)。

③、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因为: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和半径的积(不一定)。

④、y=5x,y和x成正比例,因为:y÷x=5(一定)。

⑤、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总页数和天数成正比例,因为:总页数÷天数=每天看页数(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例如:①、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②、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因为: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小学六年级比的应用应用题题型解析

小学六年级比的应用应用题题型解析

小学六年级比的应用应用题题型解析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比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尤其是在六年级,我们经常会遇到与比相关的应用题。

本文将对这些题型进行解析,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的应用。

一、定义和概念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比。

比是指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冒号或斜线表示。

例如,A与B的比是3:2,或者A是B的1.5倍。

二、常见的题型解析1、比例分配问题比例分配问题是比的应用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

例如,有10个苹果,分给A、B、C三个人,要求他们之间的分配比例是2:3:5。

我们需要找出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个苹果。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先找出各个部分占总量的比例,然后按照比例分配。

以这个例子为例,A、B、C三人分别得到的苹果数为:10×(2/(2+3+5))、10×(3/(2+3+5))、10×(5/(2+3+5))。

2、倍数问题倍数问题是比的应用中另一种常见的题型。

例如,A的年龄是B的1.5倍,B的年龄是C的2倍,求A、B、C的年龄关系。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通过设未知数来找出数量关系。

以这个例子为例,我们可以设A的年龄为x,那么B的年龄就是1.5x,C的年龄就是1.5x/2=0.75x。

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之间的年龄关系。

3、比率问题比率问题是比的应用中另一种常见的题型。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某产品的合格率是90%,求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数量比。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是利用数量关系来计算。

以这个例子为例,假设总产量为100件,那么合格品数量为90件,不合格品数量为10件。

所以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数量比为9:1。

三、解题思路和步骤在解决比的应用问题时,我们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读懂题目:首先需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和要求。

2、确定关系: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比例或倍数关系,确定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3、设未知数:如果需要,可以设未知数来帮助解决问题。

4、建立方程: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新版六年级上册
解比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什么叫解比例,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2.难点:应用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解比例。

(板书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