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流程图

合集下载

内河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目录及编写要求

内河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目录及编写要求

附录 B(规范性附录)内河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目录及编写要求B.1 排放清单目录B.1.1 清单编制概况B.1.1.1.1 任务由来B.1.1.1.2 清单编制范围及概况B.1.1.1.3 排放总量概况B.1.2 计算参数及来源说明B.1.2.1.1 静态数据及来源说明B.1.2.1.2 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说明B.1.2.1.3 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说明B.1.3 排放清单B.1.3.1.1 船舶分类型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B.1.3.1.2 船舶分运行工况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B.1.3.1.3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空间分布B.1.3.1.4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时间分布B.1.4 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分析B.1.4.1.1 模型输入的定量不确定性分析B.1.4.1.2 排放清单的定量不确定性分析附图(1)不同用途船舶污染物排放贡献图(2)不同吨位船舶污染物排放贡献图(3)不同运行工况大气污染物排放贡献图(主机、辅机、总排放)(4)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空间分布特征图(5)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时间变化特征图B.2 排放清单编写要求B.2.1 清单编制概况应包括的主要内容(1)概述任务由来,明确清单编制空间范围、时间范围,说明清单编制范围内的港口、航道概况;(2)概述清单编制范围内,内河船舶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情况。

B.2.2 计算参数及主要说明应包括的主要内容(1)以列表和图的形式描述清单编制范围内,分时空范围、分船舶类型的船舶艘次信息,列表说明各类型内河船舶的主、辅机额定净功率分布情况,概述编制范围内的船舶燃油类型及燃油硫含量,概述上述静态参数的获取来源;(2)概述清单编制中,活动时间、负载因子获取来源与途径,列表说明各类型内河船舶、各运行工况下的主、辅机平均活动时间和主、辅机负载因子;(3)概述内河船舶主、辅机排放因子的获取来源与途径,列表说明各类型内河船舶各运行工况下的排放因子确定值。

B.2.3 排放清单应包括的主要内容(1)内河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应包括分船舶类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分运行工况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以及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时空分布清单。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通用要求-编制说明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通用要求-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 2016 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的通知》(交科技 函〔2016〕506 号),编制标准《船舶污染物排放监测技术要求 大气污染物》。 标准计划号为 JT 2016-59。经多次专家咨询及主管部门沟通,考虑目前部分监测 技术尚不成熟,将该标准拆分为多个监测技术标准,先期编制多种监测技术的“通 用要求”,以及部分已成熟技术的分标准,后期根据其他监测技术发展成熟情况 再行补充对应的标准。因此,《船舶污染物排放监测技术要求 大气污染物》拆 分为《船舶大气污染排放监测通用要求》和《船舶大气污染物船载在线监测系 统使用规程》。本标准为《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通用要求》。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一)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制订适应船舶防污染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为防治船舶污染提供更 加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主要采用如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要体现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和标准,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2.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原则:本标准与排放标准、国内标准与
(三)编制过程
1.标准立项。
2016 年 8 月,由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牵头,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和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参加,成立《船舶污染物排放监测系列技术标准》 课题组。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和交通运输部环 境保护中心负责编制《船舶污染物排放监测技术要求 水污染物》草案,交通运 输部规划研究院负责起草了《船舶污染物排放监测技术要求 大气污染物》草案, 并签订项目任务书。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及预期经济效果. 15 (一)船舶尾气监测技术的应用情况............................................................... 15 (二)船舶大气污染监测试验...........................................................................16 (三)各类监测技术对比分析...........................................................................18

内河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目录及编写要求

内河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目录及编写要求

附录 B(规范性附录)内河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目录及编写要求B.1 排放清单目录B.1.1 清单编制概况B.1.1.1.1 任务由来B.1.1.1.2 清单编制范围及概况B.1.1.1.3 排放总量概况B.1.2 计算参数及来源说明B.1.2.1.1 静态数据及来源说明B.1.2.1.2 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说明B.1.2.1.3 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说明B.1.3 排放清单B.1.3.1.1 船舶分类型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B.1.3.1.2 船舶分运行工况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B.1.3.1.3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空间分布B.1.3.1.4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时间分布B.1.4 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分析B.1.4.1.1 模型输入的定量不确定性分析B.1.4.1.2 排放清单的定量不确定性分析附图(1)不同用途船舶污染物排放贡献图(2)不同吨位船舶污染物排放贡献图(3)不同运行工况大气污染物排放贡献图(主机、辅机、总排放)(4)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空间分布特征图(5)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时间变化特征图B.2 排放清单编写要求B.2.1 清单编制概况应包括的主要内容(1)概述任务由来,明确清单编制空间范围、时间范围,说明清单编制范围内的港口、航道概况;(2)概述清单编制范围内,内河船舶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情况。

B.2.2 计算参数及主要说明应包括的主要内容(1)以列表和图的形式描述清单编制范围内,分时空范围、分船舶类型的船舶艘次信息,列表说明各类型内河船舶的主、辅机额定净功率分布情况,概述编制范围内的船舶燃油类型及燃油硫含量,概述上述静态参数的获取来源;(2)概述清单编制中,活动时间、负载因子获取来源与途径,列表说明各类型内河船舶、各运行工况下的主、辅机平均活动时间和主、辅机负载因子;(3)概述内河船舶主、辅机排放因子的获取来源与途径,列表说明各类型内河船舶各运行工况下的排放因子确定值。

B.2.3 排放清单应包括的主要内容(1)内河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应包括分船舶类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分运行工况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以及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时空分布清单。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和方法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和方法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和方法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附件5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 行)第一章 总 则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增强生物质燃烧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适用范围1.2.1 本指南明确了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技术方法、质量控制等内容。

1.2.2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生物质锅炉、户用生物质炉具、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秸秆露天焚烧等生物质燃烧过程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工作。

1.2.3 本指南涉及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SO 2)、氮氧化物(NO x )、氨气(NH 3)、一氧化碳(CO )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 )、可吸入颗粒物(PM 10)、细颗粒物()。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大气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生物质燃烧:包括锅炉、炉具等使用未经过改性加工的生物质材料的燃烧过程,以及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秸秆露天焚烧等。

生物质锅炉:以未经过改性加工的生物质为燃料的锅炉。

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

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

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于2005年生效随着萨摩亚独立国的批准加入,《MARPOL73/78>附则W 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将于2005 年 5 月19 日生效。

根据《MARPOL73/78> 1997年议定书,附则W将于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位50%的至少15个国家批准之后12个月生效。

随着2004年5月18日第十五个国家萨摩亚独立国的加入,接受附则W国家的船舶已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54.57%。

《MARPOL73/78>附则W对船舶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提出了限制要求,并且禁止故意排放“消耗臭氧层物质”。

船舶新证书--IAPP证书一、概述1997年9月,在《MAPOL73/78公约》的缔约国会议上,通过了《MAPOL73/78公约》97议定书,97议定书的主要内容是在《MAPOL 73/78公约》中增加附则VI “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

按照97议定书第6条的规定,该附则VI在不少于15个合计商船总吨位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位50%的国家接受之日起的12个月后生效。

2004年5月18日,萨摩亚群岛政府批准了《MAPOL 73/78公约》97议定书和附则VI,至此该附则VI已达到了97议定书所规定的生效条件,并于2005 年5月19日正式生效。

按97 议定书的规定要求,所有适用的船舶必须持有经船旗国或主管机关认可的船级社经检验通过后签发的IAPP证书。

IAPP证书(International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Certificate )的全称国际防止大气污染证书。

IAPP证书适用于所有400总吨或400总吨以上的国际航行船舶。

二、主要内容和规定要求《MAPOL 73/78公约》附则VI 的主要内容是对船舶排放的消耗臭氧物质、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及船用焚烧物进行控制,以防止这些排放物对大气的进一步污染。

1、对消耗臭氧物质的控制:是对包括有消耗臭氧物质的设备,如灭火器和制冷设备(中央空调、冰箱、冰柜、伙食冰机等),进行控制和检验,以禁止消耗臭氧物质的任何故意排放、并禁止安装含有消耗臭氧物质的新设备。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 PPT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 PPT
起,海船进入沿海控制区 海南水域,应使用硫含量不大于 0. 1%m/m 的 船用燃油。
4、 适时评估船舶使用硫含量不大于0. 1%m/m 的船用燃油的可行性,确定是否要求自 2025 年 1月 1日起,海船进入沿海控制区使用硫含 量不大于 0. 1%m/m 的船用燃油。
(三)注重政策引导。
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各直属海事 管理机构要积极协调地方人民政府出台相关 激励政策和配套措施,增加执法装备、人员 培训等执法保障方面的投入,对使用低硫燃 油、清洁能源、尾气后处理、油气回收、岸 电、在线监测、提前淘汰老旧船舶等措施, 采取资金补贴、便利通行等鼓励政策和措施。
(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各直属海事管 理机构、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要 积极引导和支持相关科研单位、港航企业和设 备厂商等,开展船舶大气污染控制和监管技术 研究,组织制定技术标准,促进成果转化。
五、控制要求
• (一)硫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控制要求
• (二)氮氧化物排放控制要求 • (三)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要求 • (四)其他
硫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控制要求
• 海船
• 1、 2019 年 1月 1日起,海船进入排放控制 区,应使用硫含量不大于 0. 5%m/m 的船用 燃油。 • 2、 2020 年 1月 1日起,海船进入内河控 制 区,应使用硫含量不大于 0. 1%m/m 的船用 燃油。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 制区实施方案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
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设立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 区(以下简称排放控制区),降低船 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 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持 续改善沿海和内河港口城市空气质量。
二、设立原则

内河船油改气实施步骤流程图

内河船油改气实施步骤流程图

船用LNG项目船舶改造介绍项目实施计划表步骤项目实施内容工期(天)备注1 船舶改造准备工作 22 材料、设备的采购 43 平台搭建与储罐安装发动机改造 24 燃气管道安装喷气阀和ECU系统安装35 无损检测各类传感器的安装 26 燃气管道试验电线及用电设施整改37 低温管道的保温安防系统的安装 28 线路的连接 29 加液、试航调试1010 正式试航 1 合计30船改气项目实施流程图船舶改造准备工作(2天)材料、设备的采购(4天) 储罐 安装(2天) 发动机 改造 (2天) 燃气管道安装(3天) 喷气阀和ECU 安装(3天) 无损检测(2天) 低温管道的保冷(2天) 各类传感器的安装(2天)安防系统的安装 (2天)线路的连接(3天)电线及用电设施整改(3天)加液、航行调试(10天)燃气管道 试验(3天) 正式航行(1天)(共计30天)船舶改造主要过程介绍(一)船体储罐平台搭建1.船体改造前储罐安装位置选定由设计单位和原船舶设计单位综合考虑船舶结构、储罐加液、储罐操作等情况,将LNG储罐安装于船舶驾驶舱与船斗之间的走道处,以确保船舶的稳定性,便于储罐操作和加液。

储罐平台搭建储罐吊装储罐安装到位2.船体改造过程按照储罐的体积、重量、加液便利等情况对船体进行切割及平台搭建。

切割面积大于储罐投影面积,以便于储罐吊装和加液,对储罐安装位置进行加厚加固,保证储罐稳定。

(二)燃气系统的构成和实施情况燃气系统由LNG储罐、空温气化器、电控切断阀、调压阀、阻火器等设备构成。

主要实施情况:1.燃气管道焊接、拍片、酸洗钝化管道焊接采用氩弧焊焊接施工,对所有管道焊缝进行100%的外观检查,焊缝外观质量均高于《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236要求的Ⅲ级质量要求;所有焊缝进行100%全周长进行X射线探伤检测,达到Ⅱ级片要求为合格。

采用浓硫酸对燃气管道进行酸洗钝化处理,酸洗前先清除管道和管件上的污物再对管道表面进行干燥处理。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和方法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和方法

附件5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增强生物质燃烧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1.2适用范围1.2.1 本指南明确了生物质燃烧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的技术流程、技术方法、质量控制等内容。

1.2.2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生物质锅炉、户用生物质炉具、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秸秆露天焚烧等生物质燃烧过程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工作。

1.2.3 本指南涉及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 x)、氨气(NH3)、一氧化碳(CO)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

1.3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大气氨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1.4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生物质燃烧:包括锅炉、炉具等使用未经过改性加工的生物质材料的燃烧过程,以及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秸秆露天焚烧等。

生物质锅炉:以未经过改性加工的生物质为燃料的锅炉。

户用生物质炉具:以未经过改性加工的生物质为燃料、具有炊事或采暖功能的户用炉具。

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标准状态下饱和蒸气压较高(标准状态下大于13.33Pa)、沸点较低、分子量小、常温状态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甲烷除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1
船舶进出 港报告
泊岸行驶及 停泊工况
船舶过闸 信息
进出闸及正 常航行工况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排放清单编制流程
调查问卷/其他 实际调查方式
DB32/T 3567-2019
文献调研
实测法
船 船 主机 船舶
辅机
舶 舶 额定 艘次 燃油 额定
艘 类 净功 对应 类型 净功
次 型 率 日期

各工 况运 行时 间
辅机 发电 机使 用比 例
负载 因子
燃油 校正 因子
低负 载校 正因 子
基础 排放 因子
部分 排放 因子
静态数据
活动水平数据
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不同 类型 船舶 排放 贡献
不同 运行 工况 船舶 排放 贡献
船舶 排放 时间 分布 特征
船舶 排放 空间 分布 特征
图A.1 内河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