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4课)及答案
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练习: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附答案)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一、选择题1、苏格拉底以教人论辩术谋生,有人评价说:“掌握了诡辩术,就掌握了胜利。
”他的敌人指控他为了达到胜利的目的而不讲道德.苏格拉底回应说道德需要教育。
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人生而平等” B.“人是万物的尺度”C.“贤人”治国 D.“美德即知识”2、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
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A.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B.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C.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 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3、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
”结果其著作被公焚。
公元前399年,检察官阿尼图斯、悲剧诗人美勒托和修辞学者吕孔控诉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另立新神和腐蚀青年而判处死刑。
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A.城邦精神排斥多神崇拜 B.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C.城邦政治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D.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4、“他们并不把事情本身认作有效准,而是把事情归结到感觉上面,以感觉为最后因由。
”“他们”指()A.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者 C.宗教改革者 D.启蒙运动者5、康德认为,希腊哲学最重要的时代始于苏格拉底。
康德做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在于,苏格拉底()A.批判宗教神学的危害 B.注重对人性本身研究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D.倡导人独立理性思考6、)“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
持以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A.伏尔泰B.狄德罗C.卢梭D.孟德斯鸠7、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
由此可知,他()A.维护教皇权威B.主张圣像崇拜C.倡导信仰自由D.支持宗教改革8、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
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6.1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六ZHUANTILIU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蒙昧中的觉醒课后篇巩固探究一、选择题1.我们把智者运动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主要是因为()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清楚地意识到人才是社会舞台的主角B.认为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C.经常使用各式各样的狡辩的语言和方法D.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解析: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故选A项。
答案:A2.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塔戈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B.“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解析:普罗塔戈拉强调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完全在于人的感觉。
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3.一天,上课外活动时,同学王力说:“今天的风真大,天气转凉了。
”而同学刘敏则说:“今天的风好凉爽,真是好天气。
”与他们的观点相似的是()A.“水是万物的本原”B.“人是万物的尺度”C.“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D.“认识你自己”解析:“天气转凉”或“好天气”全在人的感觉,这反映了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即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它强调人的价值与作用。
故选B项。
答案:B4.下图中的两位思想家()A.所持道德观与价值观完全相反B.都符合统治阶级治国的现实需要C.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D.两者的思想后来都成为正统思想解析: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B项表述中的“现实需要”与史实不符,排除。
从材料中苏格拉底的话可知他强调美德的重要性,从孔子的言论可知孔子主张加强个人修养,C项表述属于二者的共同点,正确。
苏格拉底的思想并没有成为正统思想,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题六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英国著名学者罗素评价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
其中“朦胧稚嫩”时期的标志性理论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C.信仰上帝即可得救D.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答案】 A【解析】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起源、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其中“朦胧稚嫩”时期是智者运动时期,代表人物及言论是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2014·吉林白山一中)“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
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
”文中省略处应为( )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C.康德D.伏尔泰【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尽管流于诡辩”“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可判断这是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即美德”;C康德和D伏尔泰都生活在古罗马的西塞罗之后,可以排除。
故应选A。
3.(2014·西安一中)以普罗塔戈拉为代表的古希腊智者学派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相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是( )A.具有人文意识B.评判事物标准C.关注现实社会D.提倡独立思考【答案】 B【解析】智者学派的思想核心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评判事物的标准在于个人,而且每一个人的标准可能不一样;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仁”,这也是评判事物的标准。
故应选B。
4.对智者学派评价不正确的是( )A.把讨论的重点转移到认识社会B.强调人作为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C.其主要主张与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极为相似D.怀疑神灵,批判传统,敢于创新【答案】 C【解析】本题为表述题。
智者学派放弃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而转向了社会;其主要代表普罗塔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把人置于社会的中心,也反映了怀疑、反对绝对权威,敢于创新的精神。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学案及答案专题六总结

一、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同点:①背景——都是发生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时代;②性质——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③矛头——天主教会④内容——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的解放。
不同点:①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②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③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
④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三、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注重了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
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不同点:(区别)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1)背景: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是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
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对世俗的君主专制制度提出批评。
(2)内容: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则前进一步,强调“理性”,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影响:文艺复兴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唤醒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启导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启蒙思想是在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它打击了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掀起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3)影响:文艺复兴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启导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启蒙思想是在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它打击了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启导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练习)

1.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
这句话的含义是()A. 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 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C. 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D. 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2.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自我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请问下列四位思想家的观点中,能最有力反驳查理一世的是()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盂德斯鸠的三权分立C.卢梭的人民主权说 D.康德的人要自律的观点3.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另立新君)。
”这一思想在18世纪的欧洲最有可能被用于宣传论证()A. 君权神授的思想B.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C. 人是万物的尺度D. 三权分立的学说4.启蒙运动的参与者中,孟德斯鸠列举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康德分析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
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A. 捍卫人道精神 B. 倡导人性解放C. 批判专制统治D. 呼吁宗教宽容5.康德说:“Sapereaude!……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其中“Sapereaude”的含义可能是()A. “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B.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C. “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D.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6.下列关于智者学派兴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是其原因之一B. 研究重点是“人”本身C. 智者学派并非统一的流派D. 他们在人与法律关系上是一致的7.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
”这体现他主张()A. 政府通过制定契约产生B. 政府行使权力受人民监督C. 利用法律解决腐败问题D. 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8.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人民版必修3高中历史专题六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

专题六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复习提纲)第一节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古希腊“智者”运动一、第一阶段:智者学派—1.产生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叶。
2.背景:⑴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
⑵希腊个人主义的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3.性质:是一场反对旧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
4.探讨问题:探讨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
5.智者含义: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6.言论特点:⑴言论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⑵注重实利。
⑶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
7.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⑴思想核心:人是万物的尺度。
⑵评价: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⑶作用:启蒙作用。
1.研究范围:道德哲学。
2.教学方法:诘问术(“助产术”)3.重要主张:⑴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与智者学派不同)。
⑵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与智者学派相同)。
⑶“认识你自己”。
(他在哲学上重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⑷“美德即知识”。
4.被判死刑:既遵守了城邦的法律,又捍卫了思想自由和人格的尊严。
5.评价:⑴马克思:“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⑵德菲尔神谕:他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
⑶启蒙思想家:把他视为先驱和战友。
1.产生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
2.创始人:芝诺(因他在斯多亚画廊讲学而被称为斯多亚学派)3.代表人物:芝诺、西塞罗、塞内卡等4.哲学划分:⑴哲学划分: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三部分,其中以物理学和伦理学最重要。
⑵物理学:即自然哲学,阐述自然与人的关系,也揭示人与人的关系——逻各斯。
5. 逻各斯思想:逻各斯即规定着的理性。
力。
⑵逻各斯是一个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⑶人与自然都产生于最高理性(逻各斯),人人与生俱来带有理性。
——得出结论:人人生而平等6.历史意义:⑴第一次系统论述人类生而平等理论。
⑵第一次论证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探究一: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有哪些异同?相同:都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不同: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6.3专制下的启蒙学案人民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6.3 专制下的启蒙学案人民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6.3 专制下的启蒙学案人民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6.3 专制下的启蒙学案人民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6.3 专制下的启蒙[基础巩固]1.启蒙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最突出的特征是()A.崇尚古典文化B.倡导理性C.主张政治革命D.批判教会腐败解析:启蒙运动的兴起,标志着西方人文精神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倡导理性主义,故B项正确。
答案:B2.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集中批判的是 ( )A.专制主义B.人文主义C.霸权主义D.理性主义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批判的是专制主义,故A项正确。
答案:A3.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 ( )A.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B.提倡摆脱宗教束缚,崇尚自由C.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D.主张分权与制衡解析:B项错误;C项是伏尔泰的主张,D项是孟德斯鸠的主张,都不能涵盖整个启蒙运动;只有A项集中概括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
答案:A4.“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这段论述出自( ) A.伏尔泰《哲学通信》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C.卢梭《社会契约论》D.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解析:材料反映如果一个人或机关行使三种权力,则一切全完了,这体现了反对权力集中的专制独裁,表达了分权的愿望,故B项正确.答案:B5.法国有一位启蒙思想家在阐述“主权在民”理念的同时,指出理性的局限性,并被后人称为“浪漫主义之父”。
高中历史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3专制下的启蒙即学即练随堂巩固(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3专制下的启迪1.(2018 ·陕西学考) 某班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采集了以下列图的历史见解。
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天赋人权人非工具三权分立理性主义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自由同样开通君主制A.智者运动B.文艺中兴C.宗教改革D.启迪运动剖析:选 D。
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理性主义、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自由同样和开明君主制等是启迪思想家的见解,D项正确。
A、 B、 C 三项不吻合题意,均消除。
2.(2018 ·广东学考) 法国闻名的启迪思想家伏尔泰比较尊敬中国的儒家思想,对“民贵君轻”等儒家伦理赞口不断。
由此可推知,伏尔泰尊敬中国儒家思想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中西文化交流B.研究儒家伦理的实质C.责备欧洲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抨击天主教会的腐败剖析:选 C。
启迪运动反对封建专制,伏尔泰赞美“民贵君轻”是为了责备欧洲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应选 C 项。
A、 B、 D三项不吻合题意。
3.(2018 ·四川学考) 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
“三权”是指()A.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D.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剖析:选 B。
孟德斯鸠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应选 B 项。
A、 C、 D 三项不吻合题意。
4.(2018 ·四川学考) 以部下于法国启迪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品是()A.《神曲》B.《十天谈》C.《哈姆雷特》D.《社会契约论》剖析:选 D。
本题可用消除法。
《神曲》是但丁的作品,《十天谈》是薄伽丘的作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作品,故可消除A、 B、 C三项。
5.(2018 ·广东学考) 法国启迪思想家卢梭在国家学说上主张: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及官员依据授权施政,接受人民的严格监察。
对于政府官员的身份和特色,以下吻合卢梭主张的是()B.政府官员可是人民的公仆C.政府官员只须向其上级负责D.政府官员只接受内部的监察剖析:选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第4课
1.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B.全面否定罗马天主教会
C.提倡理性精神D.争取实现普选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启蒙运动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主张崇尚理性,而A、B两项分别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表现,D项是以后才出现的。
故选C。
2.由人文精神转变到理性时代的根本原因是()
A.基督教会的黑暗统治B.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
C.仁人志士对科学的不懈追求D.人文主义自身的魅力
【答案】 B
【解析】本题可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进行分析。
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基督教神学的思想武器,它推动了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
但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只是在对神的信仰的牢笼之内进行改革。
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启蒙思想家继承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反教会的传统,他们崇尚理性,提出了人权、法制等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人类真正进入理性时代。
B项符合题意。
3.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先驱卢梭在文学等方面也有建树,其浪漫主义主张是()
①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
②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
③社会契约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②D.①③
【答案】 C
【解析】注意限制词“浪漫主义主张”,③属政治主张,故排除③选①②。
4.卢梭认为,人类天性本善,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原始社会最美好,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
卢梭的这些见解和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①个人主义膨胀②生活情感泛滥③密切了人与自然的关系④让人重新体会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D.③④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卢梭是浪漫主义之父,浪漫主义思潮产生了消极和积极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判断①②是其消极影响,③④符合题意。
5.康德在卢梭的“人生而自由”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主张是()
A.人生而平等B.天赋人权
C.“主权在民”D.思想的自由
【答案】 D
【解析】康德赞成卢梭有关人生而自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思想的自由。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在《致罗马教皇》的诗里,控诉罗马教廷是“痛苦的巨流,凶残的庙堂”,是“万端诡计的熔炉,阴暗的牢房,善良在那里凋谢,邪恶在那里滋生。
”他倡导以“人的学问”来对抗“神的学问”,建立以人而不以神为中心的世界现。
——李纯武《简明世界史》材料二“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的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做的更对。
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同样的权利,用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
”……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利被篡夺并被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起义,用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思想内容?提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提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什么影响?
(3)以上两段材料反映的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怎样认识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案】(1)文艺复兴时期。
核心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否定以神为中心的观点。
(2)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反对专制,自由平等。
影响: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做最充分的思想动员,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有力的思想武器。
(3)共同点:强调思想解放。
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其目的仍然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关系:经济发展决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1.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束缚人们自由的枷锁
②经过卢梭的宣传,枷锁已被打碎
③人的解放应当包括人身的自由和思想的自由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以名人名言为切入点,此类题目在解题时应将教材所学知识与材料结合,找到最佳切入点。
本题中卢梭所指的枷锁是指封建专制制度;要求的自由不仅包括人身自由还包括思想上的自由,故①③正确;推翻专制统治实现真正的自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②说法与事实不符。
2.(2014·河南实验中学)康德在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主要是因为()
A.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B.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其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D.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答案】 D
【解析】哥白尼的“日心说”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康德的哲学思想认为,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
康德的以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的转变”。
3.浪漫主义认为政治价值来源于自我的创造,而非启蒙思想设想的由共同人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来的。
这说明()
A.浪漫主义思想运动盛行于18世纪初
B.浪漫主义认为理性不可靠
C.浪漫主义思潮限制了个人主义
D.浪漫主义背离了人文主义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浪漫主义思想运动盛行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叶,A项排除;浪漫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是个人主义膨胀,C项排除;浪漫主义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但它宣扬人的感情至上,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D项排除。
4.“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这是康德对启蒙运动含义的解释,你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
B.要以人为中心考察一切,认识一切
C.人生活在世界上处世要有理智
D.人要运用自己的理智,对世间万物做出自己的判断
【答案】 D
【解析】联系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的主张:用理性而非用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一切事物可
判断选D。
5.“文艺思想既要全面发展,又要彰显个性。
”西欧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资产阶级文艺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B.前者促进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后者的产生与自然科学无直接关系
C.前者反对天主教会神学思想,后者反对封建专制
D.前者遍及西欧各国,后者仅限于法国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能力。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提出的设想。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认识了许多真理,我们找到了许多有用的发明。
倘使我们还不知道一只蜘蛛和土星的光环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也不必难过,我们继续考察我们力所能及的事物吧。
——伏尔泰材料二真理喜欢批判,因为经过批判,真理就会取胜;谬误害怕批判,因为经过批判,谬误就要失败。
——狄德罗材料三我们这个时代可以称为批判的时代。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逃避这个批判的。
宗教企图躲在神灵的后面,法律企图躲在尊严的后面,而结果正引起人们对它们的怀疑,并失去人们对它们真诚尊敬的地位。
因为只有经得起理性的自由、公开检查的东西才会博得理性的尊敬。
——康德
(1)材料一中“我们认识了许多真理”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狄德罗所说的“批判”的认识。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狄德罗和康德的思想主张有什么异同之处?
【答案】(1)历史条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深入发展;近代科学和知识的进步;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
(2)认识:批判会使谬误失败,使真理取胜;批判会使人们找到真理,盲从会使人们陷入误区。
(3)相同点:都主张运用批判的武器来纠正缪误,弘扬真理。
不同点:康德明确把批判的目标对准天主教会和封建特权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