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州南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

合集下载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二○一二年九月目录前言 (1)一、发展基础和战略意义 (2)(一)发展基础 (2)(二)战略意义 (3)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5)(一)指导思想 (5)(二)发展原则 (5)(三)战略定位 (6)(四)发展目标 (8)三、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 (9)(一)强化与港澳基础设施对接 (9)(二)建设生态宜居环境 (9)(三)推进公共服务合作共享 (10)四、开拓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12)(一)科学布局城市功能 (12)(二)高标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13)(三)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14)(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16)(五)彰显岭南人文特色 (18)五、打造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 (18)(一)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19)(二)建设商业服务中心 (20)(三)打造教育培训基地 (22)(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22)六、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 (24)(一)构建区域交通枢纽 (24)(二)建设航运物流枢纽 (26)(三)增强信息服务能力 (26)(四)加快形成国际化营商环境 (27)(五)强化开放门户功能 (28)七、构建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 (28)(一)创新社会治理结构 (28)(二)优化社区服务 (29)(三)强化社会管理保障 (30)八、强化区域联动发展 (31)(一)拓展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空间 (31)(二)促进大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 (32)(三)带动内地更广大区域参与全球竞争合作 (32)九、保障措施 (33)(一)保障机制 (33)(二)加强政策支持 (36)(三)加强组织实施 (40)前言广州南沙新区(以下简称“南沙新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端,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基础坚实,发展潜力巨大,辐射带动范围广阔,与港澳合作紧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建设南沙新区等合作区域,作为加强与港澳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合作载体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将南沙新区打造成为“服务内地、连接港澳的商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合作区”的精神,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引领珠三角转型发展,探索科学发展新模式,促进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特制定本规划。

南沙区工业发展情况汇报

南沙区工业发展情况汇报

南沙区工业发展情况汇报
南沙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南端,是中国唯一的海岛型区域经济开发试验区,
也是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

南沙区工业发展情况备受关注,下面我将对南沙区工业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南沙区工业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南沙区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
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不断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其次,南沙区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南沙区拥有南沙保税区、南沙自贸区、
南沙港工业区等一批高标准的工业园区,这些园区在引进先进技术、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集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南沙工业园区的建设,为南沙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再次,南沙区工业环境持续改善。

南沙区加大环保力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推动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加强污染治理,不断提升工业园区的环境质量。

同时,南沙区还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工业环境。

最后,南沙区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随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南沙
区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工业环境持续改善,南沙区工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总的来看,南沙区工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
我们将继续深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持续改善工业环境,推动南沙区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南沙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以上就是对南沙区工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够给予指导
和支持,共同推动南沙区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关于广州南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

关于广州南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

关于⼴州南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关于⼴州南沙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分析⼴州市南沙区,位于⼴州最南端、珠江虎门⽔道西岸,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东与东莞虎门镇隔江相望;西与中⼭、佛⼭顺德接壤;北以沙湾⽔道为界与⼴州番禺隔⽔相连;南濒珠江出海⼝伶仃洋。

地处珠江出海⼝和⼤珠三⾓洲地理⼏何中⼼,是⼴州市唯⼀的出海通道,距⾹港38海⾥、澳门41海⾥。

南沙区下辖6个镇和3个街道,总⾯积783.86平⽅公⾥,占⼴州总⾯积的11%。

具体地理位置见下图:图1.南沙地理位置⼀、总体简介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5年3⽉24⽇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态⽂明建设的意见》,审议通过⼴东(三⼤⽚区:⼴州南沙⾃贸区、深圳前海⾃贸区和珠海横琴⾃贸区)、天津、福建⾃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案、进⼀步深化上海⾃由贸易试验区改⾰开放⽅案。

⼆、国家政策1、中央和省市政策⾃2015年中央批复建⽴⼴东三⼤⾃贸区以来,中央各部委、⼴东省政府以及⼴州市政府及各级部门相继出台了⼀系列的政策,⿎励和⽀持南沙⾃贸区的加三、发展现状1、交通设施建设经济发展,交通先⾏。

截⾄2017年4⽉,南沙区⾼快速公路已建成169公⾥,连通南沙⾄东莞的虎门⼤桥⼆桥主塔基础施⼯全⾯完成。

在道路和机场建设⽅⾯,区内蕉门河“双桥”建成通车,凤凰⼀、⼆、三桥及凤凰⼤道全线贯通。

⼴州第⼆机场商务机场已完成⽴项选址⼯作。

开展内外资融资租赁统⼀管理试点,新落户融资租赁企业146家,通过SPV⽅式引⼊并交付使⽤12架飞机,实现南沙⾸单跨境船舶租赁,完成⼴东⾃贸试验区⾸单跨境飞机资产包交易。

此外,截⾄2017年5⽉,南沙共有私募股权投资基⾦336家,已引进国新央企投资运营基⾦(1,500亿元)、恒健珠三⾓优化产业基⾦(500亿元)、国华军民融合基⾦(302亿元)、省铁道基⾦(100亿元)、⼴东珠西航天基⾦(50亿元)、⼴东珠实股权投资母基⾦(40亿元)、粤科海通产业引导母基⾦(30亿元)等项⽬。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广州南沙新区是广州市的重要发展区域,位于广州市南部,与珠江口相邻,总面积约600平方公里。

南沙新区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广州市的重要增长极和现代化综合性新区。

为了更好地推动南沙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发展规划。

一、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基础设施:加快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的建设,打造南沙新区的交通枢纽。

完善南沙新区内部的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2.水利设施:加强南沙新区的防洪措施,改善排水系统,确保南沙新区的水利安全。

3.教育设施:加大对教育设施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提高南沙新区的教育水平。

4.医疗设施:完善南沙新区的医疗体系,增加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提高居民的医疗服务水平。

二、产业布局1.高端制造业:发展南沙新区的高端制造业,重点打造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的产业集群,提升南沙新区的产业竞争力。

2.现代服务业:发展南沙新区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文化、旅游和物流等服务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3.科技创新:加强南沙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科研机构和孵化基地,吸引优秀的科研人才和创业团队,推动科技创新。

三、生态环境保护1.加强土地利用和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南沙新区的生态环境。

2.推行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建设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系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保障南沙新区的环境质量。

四、城市建设1.优化南沙新区的城市规划,建设美丽的城市景观和宜居的城市环境。

2.加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南沙新区的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

3.保护和弘扬南沙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南沙新区的文化内涵和城市品质。

五、人才引进和培养1.加大对人才引进的力度,吸引优秀的人才来到南沙新区工作和生活。

2.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和教育机会。

3.建设人才住房和人才公寓,提供良好的住房条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六、文化交流和合作1.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促进南沙新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融合。

南沙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南沙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南沙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南沙区统计局【内容摘要】工业作为南沙的主导产业,对南沙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2005年以来,随着广汽丰田汽车、广汽丰田发动机及相关汽配项目、植之元油脂、中船龙穴造船等一批龙头骨干项目的投产,南沙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了解南沙工业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及问题所在,探讨如何继续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为南沙经济社会持续性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南沙区面临的重要任务。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根据南沙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以及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相关数据的对比,对南沙区工业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南沙工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规模以上工业的基本情况2005年以来,在以广汽丰田汽车、广汽丰田发动机为代表的一批新引进的高附加值、低能耗的大型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翻了两番,营业利润增长了2.7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4倍,而单位产值能耗下降了81.08 %,不仅实现了规模扩张与效率提升的有机统一,也注重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稳步增长2005年以来,我区工业经济发展迅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从业人员数日益增多。

200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数为246家,比2004年增加100家,是2004年的1.68倍,占全区工业法人企业的比重达到56.04%,比2004年提高了16.58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数为6.68万人,比2004年增长43.59%,增加了2.03万人,占全区法人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69.29%(详见表1)。

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生产规模快速扩张200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完成产值969.41亿元,比2004年翻了两番,增加798.15亿元,年均增长52.99%;实现工业增加值272.82亿元,比2004年增长4.74倍,年均增长53.4%,快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在全区经济高速增长中领跑全局。

南沙保利城发展趋势

南沙保利城发展趋势

南沙保利城发展趋势南沙保利城是位于广州南沙区的一个新兴综合性社区,正逐渐成为南沙地区的重要发展中心。

随着整体城市发展的提速,南沙保利城的发展也呈现出一系列的趋势和特点。

首先,南沙保利城将继续快速发展,成为南沙地区的重要经济极。

当前,南沙保利城已成为广州南沙的中心商务区,集中了大型跨国公司、金融机构、研发中心等重要机构。

未来,随着南沙整体发展的提速,南沙保利城将成为更多企业和机构的选择,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次,南沙保利城将迎来更多的人口和居民。

随着城市发展的提速和住房需求的增加,很多人选择到南沙保利城定居。

南沙保利城以其高品质的住宅环境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南沙保利城的人口将不断增加,居民享有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第三,南沙保利城将出现更多的商业项目和购物中心。

随着南沙地区经济的发展,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商业项目和购物中心将成为南沙保利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南沙保利城将会引入更多的优质商业项目,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提供更多的购物和娱乐选择。

此外,南沙保利城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

作为一个新兴社区,南沙保利城在基础设施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未来,南沙保利城将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道路交通、水电供应、医疗教育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设施。

最后,南沙保利城将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

随着居民的增加和发展的推进,南沙保利城将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社区文化。

社区以其多元化的居民群体,不同文化的融合,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等为特点,将建立起一个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

总之,南沙保利城将会继续快速发展,成为南沙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宜居社区。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口涌入,南沙保利城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但也将成为一个更加繁荣和热闹的社区。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交流,南沙保利城将不断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广州南沙发展前景

广州南沙发展前景

广州南沙发展前景广州南沙位于广州市南部,是广州市唯一的沿海开发区,被誉为广州的“后花园”。

南沙地理位置优越,连接香港和澳门,拥有良好的水陆交通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南沙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国家级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试点城市,南沙依托自贸区的政策红利和自贸港的改革措施,企业创业的大门更加敞开,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涌入。

此外,南沙还通过大规模土地整治和海绵城市建设,为城市发展留下了充足的发展空间,有着高度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

其次,南沙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区域,具备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南沙与广州的交通联系紧密,有多条地铁线路贯穿南沙,方便居民出行。

此外,南沙还有多所高校和研发机构,为南沙提供了大量的科研人才和技术支持。

南沙还积极发展医疗、教育和文化产业,提供了优质的公共服务,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再次,南沙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南沙拥有大片的海洋资源和沙滩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旅游条件。

南沙还建设了多个生态园区和湿地公园,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打造了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南沙还积极发展农业和渔业,推动农渔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最后,南沙还拥有一流的产业集聚效应和经济发展优势。

南沙正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南沙还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打造现代化的服务业和文化艺术园区,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南沙还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进驻,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

综上所述,广州南沙作为广州市的后花园,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南沙在政策红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产业集聚效应等方面具备了优势,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涌入。

南沙正积极打造现代化的发展新区,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可以预见,南沙将会成为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城市,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发展潜力。

南沙区现状调研报告怎么写

南沙区现状调研报告怎么写

南沙区现状调研报告怎么写南沙区现状调研报告一、引言南沙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部,是广州市的一个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近年来,随着广州南沙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和建设,南沙区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

本报告旨在对南沙区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区域的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人口与居民生活状况据调研数据显示,南沙区的人口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已超过100万人。

其中,外来人口占比较大,主要集中在南沙开发区和自贸试验区。

居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大部分人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

区内配套设施完善,有大型购物中心、医院、学校等,为居民提供便利。

三、经济发展状况南沙区的经济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其中制造业占比较大,涵盖了汽车制造、船舶建造等领域。

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为南沙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近年来,南沙区吸引了大量投资,一些知名企业相继落户,为区域的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壮大提供了支持。

然而,南沙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企业规模较小,占发展潜力的大型企业相对较少。

四、交通与基础设施南沙区的交通状况较为便利,有多条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线路贯穿南沙区域,方便居民出行和货物运输。

此外,南沙区还建设了一些港口和物流园区,提升了区域的物流能力。

然而,南沙区仍然存在交通压力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在交通高峰时段和节假日,拥堵情况较为严重。

五、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南沙区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绿色区域。

近年来,南沙区加大了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建设了许多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此外,南沙区还提倡清洁能源的利用,推广节能减排措施。

不过,南沙区在环境保护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排污治理和垃圾处理等问题。

六、文化与旅游资源南沙区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迹、自然景观、民俗传统等。

该区还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南沙区在文化与旅游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广州南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关于广州南沙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分析广州市南沙区,位于广州最南端、珠江虎门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东与东莞虎门镇隔江相望;西与中山、佛山顺德接壤;北以沙湾水道为界与广州番禺隔水相连;南濒珠江出海口伶仃洋。

地处珠江出海口和大珠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距香港38海里、澳门41海里。

南沙区下辖6个镇和3个街道,总面积783.86平方公里,占广州总面积的11%。

具体地理位置见下图:图1.南沙地理位置一、总体简介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5年3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审议通过广东(三大片区: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前海自贸区和珠海横琴自贸区)、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

自建设南沙自贸区以来,得益于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的大力支持,南沙投资环境大幅优化,交通配套日益完善,重大项目频繁落地,商业氛围渐趋浓厚,各项指标发展较快。

截至2016年末,南沙经济发展大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表1.2016年度南沙最新经济数据在2010年末,广州南沙的经济发展各项数据以及在广州市的占比情况如下:表2.2010年度南沙经济数据指 标 名 称 单 位 金额同比增长(%) 在广州市占比(%)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278.76 13.8 6.52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3,055.63 8.0 15.6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69.18 1.74.96税收总额 亿元 386.53 15.5 8.53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亿元 813.15 31.014.26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 30,393 7.9 55.91 集装箱吞吐量 万TEU1,273 8.167.57进出口总额 亿元 1,694.28 10.7 19.78 进口总额 亿元 637,10 27.4 18.85 出口总额亿元 1,057.182.620.38指标名称单位金额同比增长(%)在广州市占比(%)2016年在全市占比增量地区生产总值亿元485.68 17.08 4.58 +1.9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1,407.35 24.309.56 +6.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25.29 25.29 2.90 +2.06税收总额亿元215.21 46.04 6.43 +2.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122.42 -29.463.75 +10.51港口货物吞吐量亿吨1.23 11.56 29.08 +26.83集装箱吞吐量万TEU725.00 9.32 57.22 +10.35进出口总额亿美元100.55 10.79.69 +10.09进口总额亿美65.10 76.4211.75 +7.10由上述两表对比可知,南沙近年经济发展较快,各项指标在广州全市的比重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固定资产投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进出口等方面在广州全市日益重要。

此外,和广州其他各区对比,可知自建设南沙自贸区以来,南沙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项目投资等方面的增长一直位居全市各区前列,具体如下表所示:表3.2016年广州各区GDP 及增速广州各区 GDP 总量(亿元) 占比(%) GDP 同比增长(%)荔湾区 1,080.76 5.51 6.3 越秀区 2,909.32 14.84 7.5 海珠区 1,550.34 7.91 8.2 天河区 3,801.18 19.38 9.0 白云区 1,640.80 8.37 7.6 黄埔区 3,005.68 15.33 5.6 番禺区 1,753.98 8.94 8.3 花都区1,168.625.968.1元 出口总额亿美元35.4642.937.33 +13.05南沙区1,278.76 6.52 13.8 增城市1,046.83 5.34 8.5 从化市374.68 1.91 7.519,610.94 100.00 8.2 广州全市表4.2016年广州各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增速广州各区金额全市占比(%)同比增长(%)荔湾区340.15 5.96 1.6 越秀区337.65 5.92 -15 海珠区641.24 11.24 -3.5 天河区546.66 9.58 -20.8 白云区489.57 8.58 9.0 黄埔区856.55 15.02 8.4 番禺区604.36 10.60 4.3 花都区318.15 5.58 15.2 南沙区813.15 14.26 31.0 增城市526.02 9.22 33.0 从化市230.08 4.03 10.6 广州全市5,703.59 100.00 8.0二、国家政策1、中央和省市政策自2015年中央批复建立广东三大自贸区以来,中央各部委、广东省政府以及广州市政府及各级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南沙自贸区的加快发展,将其打造成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

南沙围绕门户枢纽定位,全力推进“一城市三中心”建设,成为广州的“城市副中心”,支撑和引领全省新一轮对外开放。

广东与香港将在南沙自贸区建立“粤港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将紧紧围绕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国际教育培训、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商贸服务、休闲旅游及健康服务、航运物流服务、资讯科技等八大产业。

近两年,中央和省市政府相关发文汇总如下:序号名称发布单位主要内容1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8号国务院建立广东三大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贯彻国家战略。

2 《海关总署关于支持和促进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总署创新海关监管制度,促进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支持新兴贸易业态建设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展,促进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支持发挥区域产业优势,促进粤港澳深度合作。

3 《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港澳办、台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新区深化粤港澳台金融合作和探索金融改革创新的意见》银发〔2014〕337号中国银监会探索研究港澳地区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南沙新区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支持资质良好的信托公司到南沙新区开展业务。

支持包括港澳在内的外资股权投资基金在南沙新区创新发展。

积极探索外资股权投资企业在资本金结汇、投资、基金管理等方面的新模式,发行多种币种的产业投资基金。

4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广东省人民政府南沙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特色金融、国际商贸、高端制造等产业,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

5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新区加快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南沙新区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等管理权限;支持南沙新区开展金融创新;支持南沙新区构建区域交通枢纽,适时研究新建机场。

6 《广东银监局关于印发《关于简化中国(广广东省银监局简化银行机构及高管的准入方式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相关机构和高管准入方式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7 《广东省商务厅关于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商务厅促进进口业务发展,建设进口消费品集散中心和保税展示中心;支持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和商业保理行业发展。

8 《广州市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穗府办〔2016〕24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依托南沙新区、南沙自贸试验区和广州港的国际航运枢纽以及白云机场的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打造国内主要商品口岸贸易集散中心和转口贸易中心。

构建国际资本集聚高地,吸引更多企业在穗设立总部、区域总部、跨国运营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共享服务中心,构筑总部经济高地。

汇总和归纳中央及省市的政策文件,我们可知广州南沙的国家定位、功能及发展方向为:国家战略定位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

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16.2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60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片区28.2平方公里,珠海横琴新区片区28平方公里。

省市广州城市副中心发展现代服务定位及功能业和高端制造业,开展国际贸易和保税服务等业务。

重点产业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特色金融、国际商贸、高端制造等产业发展高端装备、航运服务、特色金融等现代产业,做大钢铁、有色金属、粮食、塑料等交易中心, 打造国家级跨境电商示范基地, 吸引一批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项目落户。

2、区块划分作为广东三大自贸区里面积最大的自贸区,南沙自贸区共有7个区块划分,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使命,具体如下表及图片所示:序号名称面积1 海港区块15平方公里(其中南沙保税港区物流区5.7平方公里)2 明珠湾区块9平方公里3 南沙枢纽区块10平方公里4 庆盛区块8平方公里5 南沙湾区块5平方公里6 蕉门河区块5平方公里7 万顷保税港区块10平方公里(其中含南沙保税港加工区面积1.36平方公里)三、发展现状1、交通设施建设经济发展,交通先行。

截至2017年4月,南沙区高快速公路已建成169公里,连通南沙至东莞的虎门大桥二桥主塔基础施工全面完成。

在道路和机场建设方面,区内蕉门河“双桥”建成通车,凤凰一、二、三桥及凤凰大道全线贯通。

广州第二机场商务机场已完成立项选址工作。

在轻轨和地铁建设方面,根据广州市规划局2013年公布的《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未来南沙区将配备一张密度堪比老城区的轨道交通线网,在轨道交通方面,南沙将建成4条国家铁路、4条城际轨道、5条城市地铁线路组成的轨道网络系统。

国家发改委已正式批复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规划包括10条地铁新线路,总长度258.1公里,总投资2,196亿元。

预计到2023年,广州将形成18条线路、总长8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通车里程约为现在的2.5倍。

支持南沙发展是本轮地铁规划的最大亮点,在现有4号线的基础上,南沙再收获18号线、22号线,这是广州地铁迄今为止首次采用市域快线的模式,选用最高运行时速160公里的列车,实现30分钟由天河到达南沙的时空目标。

而且,这两条线也将是本轮规划中最早开工、最早完工的线路。

在新一轮地铁线网规划的10条线路中,有2条直通南沙区,加上在建的4号线南延工程,南沙未来将有三条南北向连通市区的地铁。

地铁18号线已于2017年开工建设,以实现30分钟内直通广州中心城区以及深圳、东莞、中山、佛山等邻近城市,1小时到达珠三角其他城市为目标。

18号和22号线将有力支持广州“南拓”战略,促进南沙新区国家战略的实施,实现南沙自贸区发展的迫切需求。

2、重大项目投资2016年,南沙全年安排15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72.4亿元,在建项目371个,涉及投资额1,557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