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融资租赁文献综述

融资租赁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关于融资租赁若干问题探讨专业财务管理学号 2学生姓名刘俊君指导教师岳森日期 2011年4月29日文献综述1 选题背景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融资租赁是一项区别于传统租赁、分期付款销售和抵押贷款的新的交易形式,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新的边缘行业,具有投资、融资、促销、资产管理等功能。

自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产生以来,融资租赁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迅速成长为一项重要的产业。

目前,在某些发达国家,融资租赁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渠道。

以美国和日本为例,2004年,美国制造厂商80%以上的设备出售给租赁公司。

据世界租赁年报统计,美国融资租赁的渗透率(即全社会固定资产以租赁方式投入和购置的比率),自1984年以来一直高踞30%以上,最高达到38%。

目前美国有80%以上的企业采用设备融资租赁,美国的融资租赁业成交额约占世界融资租赁业的45%。

根据日本融资租赁事业协会统计,2003年,日本融资租赁业交易额为73778亿同元,约合600多亿美元。

融资租赁设备投资额65917亿日元,约合520亿美元,占民间设备投资额比例为8.7%。

我国的融资租赁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为一种吸引外资的方式从国外引进的,至今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

然而,融资租赁业在我国的发展却是一波三折,并始终没有融入国民经济的主流地位。

特定的历史原因造成社会各界对融资租赁的内涵认识不清、政府对融资租赁相关法律、会计、税收政策和监管体制的建设滞后、以及全行业范围的租金拖欠,使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几乎陷入了行业萎缩的境地。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目前我国的融资租赁业正处于恢复发展的时期。

截至2007年年底,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相继取得金融租赁牌照,旗下金融租赁公司相继成立,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从此进入快车道。

2 国内外关于市场有效性的研究现状大部分国外学者从融资租赁的成本分析、税收和折旧准则对融资租赁决策的影响等角度对融资租赁进行研究。

融资租赁发展研究综述

融资租赁发展研究综述

融资租赁发展研究综述一、融资租赁的起源融资租赁起源于美国,具有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

当时,美国航空公司面临着航空器采购成本高、资金占用时间长的问题。

因此,美国航空公司在未来引进航空器时,开始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在注册在其它国家的融资租赁公司的帮助下,借入低息资金用于购买飞机。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解决美国航空公司采购飞机时的资金问题,还能够降低风险和税负。

随着时间的推移,融资租赁逐渐发展成了一种重要的金融业务。

二、融资租赁的研究现状在融资租赁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已针对其内部机制、市场发展、规范化运营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融资租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赵慧敏、张佳等学者通过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认为融资租赁在资本市场中的中介作用明显,所融资金能够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大规模中介资金的引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加速其发展速度,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融资租赁的运作模式李运峰、孙家苟等学者认为,融资租赁的运作模式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

同时,在运营过程中,融资租赁企业通过租赁合同监管、保险等方式对租赁资产进行风险控制。

(三)融资租赁背景下的税收政策祁燕等学者探讨了融资租赁对税收政策的影响。

融资租赁绕过融资制度的典型做法是租金设立在折旧费中,从而享受折旧所带来的税收优惠。

在税收政策的作用下,融资租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四)风险管控赵海峰等研究人员着重关注了融资租赁运营中的风险管控问题。

研究者指出,融资租赁业务的特点是风险变量多样,配套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合同安排、保险等方面,必须根据租赁资产特性设计相适应的措施。

三、融资租赁的未来发展趋势(一)市场规模扩大融资租赁和实物租赁不同,具有资金规模大、流动性强、租期长等优势,且对于政府扶持新兴产业和重点项目和采购都有重要的作用。

预计未来的融资租赁市场将会不断扩大。

(二)资产证券化在资本市场化背景下,融资租赁与资产证券化相结合成为未来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趋势。

我国金融租赁风险管理的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金融租赁风险管理的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金融学我国金融租赁风险管理的研究一、引言金融租赁业引入中国较晚,同时该行业是在发达国家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金融创新的产物,其运作的机制比较复杂。

我们还缺乏金融租赁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金融租赁的优势和功能认识模糊。

另外,支撑金融租赁发展的政策环境一直没有建立起来,融资租赁的出租人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导致拖欠的租金难以收回。

特别是在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并且我国的金融业自建国以来一直是在政府的强有力的计划管理体制之下,真正进入市场也仅仅十几年的历史,缺乏政策法律环境,缺乏金融理论及实践根基的情况下,发展更为复杂。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发布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底,国内12家金融租赁公司租赁资产余额总计达到1507.3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7.79亿元,利润总额22.36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了120%、80%、61%。

金融租赁的风险来源于许多不确定因素,是多方面并且相互关联的,在业务活动中充分了解各种风险的特点,才能全面、科学的对风险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

任何一种风险若不加防范,其负面效应会影响整个金融租赁业务的正常运作和租金的安全收回。

一方面,融资租赁业务涉及多方当事人,一次性投资额大、周期长、不可转让,以及横跨金融、贸易、法律、保险、企业经营等众多领域,风险的分析、评估和控制较为复杂;另一方面,融资租赁业务属于金融服务,如果发生危机可能会对社会经济造成大的冲击,因此,也就要求融资租赁的参与方和金融监管当局更为注意风险的分析和管理。

要做到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完备的法律制度、完善的会计准则、合理的税收政策、统一的监管部门,是必不可少的,这也被称为保证融资租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四大支柱,当然如果金融市场同时具有众多的中介服务机构,则更能便利交易、降低风险。

二、主体(一)国内相关研究⒈关于我国金融租赁业的现状分析的相关研究我国金融租赁业的现状可以归结为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市场渗透率低等。

租赁会计文献综述

租赁会计文献综述

租赁会计文献综述摘要:一、引言二、租赁会计的基本概念1.租赁的定义2.租赁会计的分类三、租赁会计的发展历程1.历史发展2.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的发展四、我国租赁会计的现状1.相关法规和制度2.租赁会计的具体操作五、租赁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2.改进措施六、结论正文:一、引言租赁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企业租赁业务的经济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租赁业务日益增多,对租赁会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对租赁会计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租赁会计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租赁会计的基本概念1.租赁的定义租赁是指一方(出租人)在一定期间内将其拥有或控制的资产使用权转让给另一方(承租人),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

租赁交易中涉及的资产称为租赁资产。

2.租赁会计的分类租赁会计主要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

经营租赁是指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人可以选择购买、续租或退还租赁资产的租赁。

融资租赁是指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人必须购买租赁资产的租赁。

三、租赁会计的发展历程1.历史发展租赁会计起源于20 世纪初的美国,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国际租赁会计准则(IFRS)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为代表的租赁会计体系。

2.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的发展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经历了多次修订,最新的版本是2016 年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 号——租赁》。

该准则对租赁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四、我国租赁会计的现状1.相关法规和制度我国租赁会计的法规和制度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21 号——租赁》等。

这些法规和制度对我国租赁会计的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2.租赁会计的具体操作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制度,对租赁业务的经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这包括租赁资产的识别、租赁期限的确定、租金的计算等。

五、租赁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租赁会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法规和制度不够完善,会计实务操作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对租赁会计的研究不够深入,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融资租赁发展研究综述

融资租赁发展研究综述

融资租赁发展研究综述融资租赁(Financial Leasing)是指一种通过租赁方式为企业提供资产融资的形式。

与传统的贷款融资相比,融资租赁具有灵活性高、期限长、财务风险分担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企业融资中。

融资租赁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融资租赁开始得到普及。

在中国,融资租赁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2009年以来,融资租赁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期,资产规模大幅增长。

融资租赁主要包括设备融资租赁和汽车融资租赁两大类。

在设备融资租赁方面,融资租赁公司通过将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设备租赁给企业,为企业提供资金流入,帮助企业购置所需设备。

与传统的购买设备方式相比,企业可以降低购买成本,灵活调整设备使用规模,并将设备变为经营租赁商的营业资产,减少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

设备融资租赁的发展主要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国家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

目前,设备融资租赁在工程机械、医疗设备、IT设备等领域应用广泛。

在汽车融资租赁方面,融资租赁公司将汽车租赁给企业或个人使用,为其提供资金流入,帮助其购买所需的汽车。

相比传统的汽车贷款方式,汽车融资租赁具有首付低、期限长、还款方式多样等特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升级的持续进行,汽车融资租赁行业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汽车融资租赁的需求持续增加。

目前,汽车融资租赁市场主要由国内的金融机构和一些外资、合资融资租赁公司主导。

融资租赁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监管政策不完善,导致融资租赁市场存在一些乱象和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制定相关政策。

融资租赁公司的内部管理和风控能力有待提升,特别是在风险评估和抵押物管理方面。

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受制于资金来源的限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市场竞争激烈,融资租赁公司需要加强服务质量和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融资租赁在房地产业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融资租赁在房地产业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融资租赁在房地产业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摘要:本文从融资租赁的概念和内涵、融资租赁在我国发展和应用现状以及我国房地产业融资所遇到的问题等角度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融资租赁在我国房地产业中应用的和推进的方向。

关键字:融资租赁房地产问题应用一、导言融资租赁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中国,得到了持续不断的发展,但发展过程十分缓慢,至今都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

融资租赁方式作为一种独立的融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资金短缺的困境。

但在国内金融市场所占比例却非常小,远远未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租赁融资方式在该国金融市场所占比例,其对我国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

融资租赁通过融资与融物,投资与贸易的结合,不仅是投资和促销的重要手段,而且与房地产相结合还有利于房地产业的升级。

从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看,房地产的有效需求增长明显滞后,房地产市场发展艰难,矛盾重重。

如何充分挖掘房地产市场的潜力、拉动房地产消费、开拓房地产市场将成为一个非常现实而又尖锐的问题。

综合相关文献资料,本综述内容结果欲安排如下:1、国内学者外对融资租赁理论的研究;2、融资租赁在我国发展现状和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3、我国房地产业融资所遇到的问题;4、小结。

二、国内学者外对融资租赁理论的研究1、国外学者的研究从发展历程看,首先是融资租赁的产生,然后才将房地产业与融资租赁结合起来。

租赁的起源及其定义范畴的研究主要有T.M.克拉克和Shawn D.Halladay &P.Amembal,关于租赁的起源二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即认为早在公元2千年前古代亚洲巴比地区幼发拉底河下游居住的苏美尔族就存在货物租赁。

但他们关于现代融资租赁的标志有分歧,前者以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的租购为现代融资租赁的雏形,而后者以美国二战期间产生的、力量薄弱的厂家租赁政府的机械设备为标志。

随后,英国租赁学者Bennie H.Nunnally,James S.Schallheim,etal,在他们的著作《企业租赁分析,租赁或购买?》和《市场决策的原则》以及《租赁的理论和应用》中分别从融资租赁的融资功能、特点、原则等来对融资租赁进行介绍,并把融资租赁分为传统租赁和现代租赁。

文献综述--探析住房融资租赁经营模式

文献综述--探析住房融资租赁经营模式

探析住房融资租赁经营模式前言本毕业论文题目是《探析住房融资租赁经营模式》,融资租赁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和促销手段。

在国外,一些大厂商都设有金融服务公司,金融服务公司设有银行和租赁公司。

厂商设立金融服务公司开展租赁业务,主要目的是为了销售产品,如奔驰公司2004年生产汽车55%是通过融资租赁形式卖出1。

住房融资租赁经营模式有住宅融资和促进销售的作用,现阶段住房融资租基本上没有渗透到我国房地产市场。

自1998年以来,我国商品住房取得飞速发展,主要是住房按揭贷款这种融资手段的促进,然而现在住房按揭贷款积聚了巨大的房地产市场风险。

房地产是一个资金密集的行业,单一的依靠银行融资必然使风险聚集,住房融资租赁能促进房地产融资多元化、分散风险。

从制度上、模式上进行房地产金融创新,不但能改变居民住房融资现状,而且有助于实现住房供给多样化,建立更成熟稳定的房地产市场和居民住房的市场保障体系。

本论文的资料和参考文献主要源自对传统的动产融资租赁相关研究。

其实融资租赁是一种专业性和实践性的市场交易行为,对于融资租赁的研究主要是站在出租人的角度来研究与租赁相关的经济风险和商业风险、税务、会计、法律等方面。

然而对于住房融资租赁还可以借鉴住房按揭贷款和消费信贷方面的理论。

正文租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10年,但现代租赁业在英国和美国兴起。

20世纪初期,制造商开始认识到卖方租赁和促销型租赁对产品销售的重要性,1954第一家独立租赁公司在美国成立,此后租赁获得迅速放展。

租赁已成为欧美国家资本设备长期投资的重要形式,1990年美国年租赁成交额达1200亿美元,占设备投资32%,英国年成交额210亿美元,占投资的20%,到1994年法、意、荷等欧洲国家现代租赁市场成交量达到设备投资20%左右2。

租赁产品对经济有巨大促进作用。

第一、租赁作为一种融资手段,为许多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企业1任彦祥,2008:《金融租赁公司监管》,中金融出版社。

金融租赁国内外文献综述

金融租赁国内外文献综述

许多的设备租赁书籍中都对租赁的历史进行了介绍。

关于一般的物品租赁历史,克拉克在其《租赁》一书中追溯到了公元前两千年,即幼发拉底河下游苏美尔族的货物租赁。

他还以1930年代在英国出现的租购(Hire Purchase)作为现代金融租赁的起始,但这一看法并不被学术界广泛接纳。

①目前在学术界比较认同的金融租赁出现时间是二十世纪中叶,有的以美国二战期间资金力量薄弱的厂家租赁政府的机械设备为标志②,更多的学者则把1952年美国第一家租赁公司的成立作为现代金融租赁的起始标志。

Peter K. Nevitt在其《设备租赁》第四版中认为,金融租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美国出现后,五十年代末及六十年代初传到欧洲,七十年代扩展南美、亚洲和非洲,八十年代全球开始普遍接受较为统一的金融租赁概念。

③国外著作中较早在国内翻译出版的是《租赁》(T.M.克拉克,1984,物资出版社)、《租赁还是购买?》((美)普里查德,欣德兰,1985,上海翻译出版社)、《租赁决策》(彼得·T-埃尔格斯,1988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租赁技巧与分析》(艾索姆、阿门巴尔,1989,中国经济出版社)、《租赁》(宫内义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4) o毫无疑问,对于金融租赁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探讨还是实践总结以及产品创新等方面,英美学者都处于领先地位。

在金融租赁的性质、功能、特点、分类等基本理论方面,所有的综合性租赁书籍均有涉及,这类书籍一般以“租赁”、“设备租赁”、“金融租赁”、“租赁手册”等名称命名。

关于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没有查阅到专门的介绍文献,因此很难判定目前所流行的基本理论体系具体是由哪位学者创立。

虽然金融租赁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宏观经济学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理论都形成了很多的门派与体系分支,但在租赁界却没有形成类似经济学的门派之争。

当然,在基本理论方面,不同的论著对于金融租赁的实质、分类、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还是有不同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题目:关于融资租赁若干问题探讨专业财务管理学号 ************ 学生姓名刘俊君指导教师岳森日期 2011年4月29日文献综述1 选题背景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融资租赁是一项区别于传统租赁、分期付款销售和抵押贷款的新的交易形式,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新的边缘行业,具有投资、融资、促销、资产管理等功能。

自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产生以来,融资租赁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迅速成长为一项重要的产业。

目前,在某些发达国家,融资租赁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渠道。

以美国和日本为例,2004年,美国制造厂商80%以上的设备出售给租赁公司。

据世界租赁年报统计,美国融资租赁的渗透率(即全社会固定资产以租赁方式投入和购置的比率),自1984年以来一直高踞30%以上,最高达到38%。

目前美国有80%以上的企业采用设备融资租赁,美国的融资租赁业成交额约占世界融资租赁业的45%。

根据日本融资租赁事业协会统计,2003年,日本融资租赁业交易额为73778亿同元,约合600多亿美元。

融资租赁设备投资额65917亿日元,约合520亿美元,占民间设备投资额比例为8.7%。

我国的融资租赁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为一种吸引外资的方式从国外引进的,至今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

然而,融资租赁业在我国的发展却是一波三折,并始终没有融入国民经济的主流地位。

特定的历史原因造成社会各界对融资租赁的内涵认识不清、政府对融资租赁相关法律、会计、税收政策和监管体制的建设滞后、以及全行业范围的租金拖欠,使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几乎陷入了行业萎缩的境地。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目前我国的融资租赁业正处于恢复发展的时期。

截至2007年年底,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相继取得金融租赁牌照,旗下金融租赁公司相继成立,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从此进入快车道。

2 国内外关于市场有效性的研究现状大部分国外学者从融资租赁的成本分析、税收和折旧准则对融资租赁决策的影响等角度对融资租赁进行研究。

Barclay和Smith(1995)的研究揭示,边际税率更高的企业更易采取融资租赁方式。

Finucane(1988)的研究指出,税收因素并不和一个企业的融资租赁水平显著相关。

此外,Laser和Levis(1998)的研究证实,与不存在融资租赁的企业相比,运用融资租赁的企业有着更高的税费。

Bowman(1980)通过对92家美国企业1973年的数据的分析,发现企业存在高额借款债务的同时也存在融资租赁活动。

Ang和Peterson(1984)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融资租赁和借款融资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Finucane(1988)也得出了融资租赁和借款融资正相关的结论。

Lasfer和Levis(1998)认为,对于上市和非上市中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租赁是对借款融资的替代手段;而对于大企业来说,融资租赁则是对借款融资的一种补充。

PeterJ.Athanasopoulos和Peter W.Bacon(2004)对杠杆租赁中的再投资收益率(折现率)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不同的现金流计算方法在相同的再投资收益率的情况下,最终的决策是一样,投资收益率也必将等于期望的收益率。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典型的金融服务业务,其风险管理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其相关的文献主要体现在信用风险的管理、利率风险的管理以及汇率风险的管理。

在信用风险方面, Grenadier和Steven R.(2001)为租赁的信用风险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决定均衡信用分布的理论框架。

Schmit(2004)等人通过对一金融机构的上万件租赁产品运用样本组合的方法,分析了零售租赁的信用JxL险,估计了损失的概率密度函数,并指出抵押担保在减少组合的信用风险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除此之外,部分学者从期权的角度对融资租赁进行研究。

其中的代表人物Mondher Bellalah(2002)运用实物期权的方法评估了在非完全信息情况下的租赁合约的价值,并给出了理论模型和均衡解。

Buzz Doering,JanetPortman,Fred S.Steingold(2001)针对具体市场和消费者对融资租赁作为第三大信用手段来进行分析,突出了融资租赁不同于银行信用及其他信用的特点和优势。

另外,还有部分学者将对融资租赁的研究集中到租赁在资本市场的应用方面。

Shawn D.Halladay和Chris Boobyer(2005)都对租赁债权证券化作了研究,认为租赁债权证券化属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一部分,是金融创新中的又一发现,应大力发展。

国内的研究现状,因为我国融资租赁开展比较晚,关于融资租赁的系统深入的研究文献并不多,但也逐步在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史燕平(2002)着重研究融资租赁业的理论框架,并且从宏观上对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代表作有《融资租赁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蒋振声(2001)倾重于中外融资租赁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得出对中国租赁业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刘敬东(1999)对影响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的法因素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认为我国目前企业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极不系统,且没有优惠政策以促进企业融资租赁的发展,提出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税收政策应参照英美企业融资租赁发展初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的发展。

黄秀清(2002)认为企业融资租赁将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但目前我国企业对融资观念存在着重大的误区,重视设备的所有权,忽视了充分利用其使用价值。

她认为转变融资观念对发展我国企业融资租赁至关重要。

黄秀清还认为,目前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对发展融资租赁存在不利的影响。

现行税制把高风险融资租赁业和金融银行业相提并论,课征相同的税目、相同的高税率,严重影响了企业融资租赁的发展。

王豫川(2001)从融资租赁公司的角度探讨了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承租企业拖欠租金严重、融资租赁行业法律规范不力等一些问题,同时提出了利用保险来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建议。

胡达沙、王智源、曹晓军(2002)从财务与税收角度简述了基于杠杆租赁的项目融资基本结构,从加速折旧债务利息抵减应纳税收益和利息预提税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基于杠杆租赁的项目融资模式的特点和税务优势,并与一般租赁项目进行比较。

郭卜铭、金彤、王世从(2004)纯财务角度出发,依据案例对杠杆租赁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用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分阶段法进行分析,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劣,为杠杆租赁提供了理论支持。

杨博钦(1998)说明了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在法律、会计、税收、监管方面的不同,并指出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最主要的比较优势表现在融资税收和加速折旧上。

裘企(2003)对融资租赁相关的会计问题、法律界定以及经济属性都有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并且不断对国外融资租赁的研究动态进行翻译介绍,其代表作是《融资租赁理论探讨与实务操作》。

该书也是迄今为止国内现代租赁研究较为深入、系统的著作。

裘企阳先生从民商法的高度对融资租赁的性质、功能以及各关联方的定义进行了较为严密的论述;同时,作者还从会计学的角度对融资租赁的沿革以及创新进行了透彻的分析。

总结43融资租赁是一种灵活的融资手段。

它通过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独特信用形式有效地促进了企业融资业务的发展。

但在我国的发展一直存在不少的制约因素。

融资租赁在我国长期被视为金融业务,实行严格监管,同时由于进入门槛较高,很多资金无法进入,从而限制了企业运用金融工具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为了让我国的融资租赁更健康持久的发展,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融资租赁相关法律、会计、税收政策和监管体制的建设。

研究融资租赁的优势具体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融资租赁在国外有着广泛应用和良好评价,而在中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应用为什么是这个现状?影响我国融资租赁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什么?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寻求融资租赁在我国发展出路的过程。

这对于探索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之路,推动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M].人民出版社,2008.[2] 白晨暖.出租人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J].财会通讯,2007,(11).P56.[3] 孙琦. 我国融资租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M]现代商业,2008[4] 姜仲勤.融资租赁在中国问题与解答(第二版)[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5] 马丽娟.信托与融资租赁[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8.[6] 任彦祥,刘海军.金融租赁公司监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7] 王淑敏,齐佩金.金融信托与租赁[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8] 林斌.租赁准则若干问题探讨[M].财会研究,2006.[9] 蔡昌.最优纳税方案设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0] 李永丽,刘军巧.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Ⅱ[J].中外企业家,2008,(14). P76[11]Asfer,Mario Levis.The Determinants of the Leasing of Small and Large Companies.[J].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1998(4):P21—33.[12] M.H.Miller,C.W.Upton.Leasing,Buying,and the Cost of CapitalServices.[J].Jounral ofFinance,1976(31):P43—54[13] G.Bowman.The Debt Equivalent of Leas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AccountingReview,1980(55):P33—38[14 ] Ang,P.P.Peterson.The Leasing Puzzle.[J].Journal of Finance.1984(39):P36—54[15 ] S.Krishnan,R.C.Moyer.Bankruptcy Costs and the Financial Leasing Decision.[J].FinancialManagement,1994(23):P45—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