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

合集下载

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
两个方法:
耳声发射:用于初筛, 耳声发射:用于初筛,但可漏筛听神经病 AABR:确诊听力障碍的程度, AABR:确诊听力障碍的程度,发现听神经

OAE与AABR比较 OAE与AABR比较
• AABR较OAE,检测费时。 AABR较OAE,检测费时。 • AABR可查出听神经病,而OAE不能 AABR可查出听神经病, OAE不能 可查出听神经病 • OAE较AABR易受传音障碍的影响。 OAE较AABR易受传音障碍的影响。 易受传音障碍的影响
建立筛查网络的意义和目的
• 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 工作。 工作。 • 普及、宣传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工作,提 普及、宣传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工作, 高全社会的意识。 高全社会的意识。 • 对有听力障碍及缺陷的新生儿实施“三 对有听力障碍及缺陷的新生儿实施“ 早”。 • 开展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填补该领域 开展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 的空白。 的空白。
谢 谢!
新生儿
听力筛查
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 程世红

期内进行的听力学检测。 期内进行的听力学检测。

•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一定时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
• 包括通过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 包括通过耳声发射、 等听力学检测,对新生儿进行的客观、 等听力学检测,对新生儿进行的客观、快速 和无创的听力检查。 和无创的听力检查。
我省的聋儿发病情况
我省有7岁以内聋儿1万多名, 我省有7岁以内聋儿1万多名, 新生儿约30万人/ 新生儿约30万人/年, 30万人 发病率:听损患儿约600余名, 发病率:听损患儿约600余名, 600余名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开展势在必行。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开展势在必行。

有关新生儿听力筛查知识

有关新生儿听力筛查知识

有关新生儿听力筛查知识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

正常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约0.1‰—0.3‰。

在经过重症监护病房抢救的新生儿中,听力障碍发生率高达22.6%。

3岁前是儿童听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筛查,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期对听力障碍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能最大限度减少因听力问题造成的残疾,使聋儿聋而不哑。

二.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对象:(一)筛查对象:1、出生72-120小时(3-5天内)进行初次筛查。

2、出生时在医院未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次筛查未通过的。

3、3岁以下婴幼儿有下列高危因素之一者。

①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超过24小时。

②有听力障碍家族史③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弓形体引起宫内感染。

④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

⑤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⑥患高胆红素血症。

⑦使用过耳毒性药物。

⑧患细菌性脑膜炎⑨出生时Apgar评分低于4分。

⑩使用人工呼吸机超过5天。

⑾临床怀疑存在与听力障碍或感觉神经功能障碍有关的综合症。

(二)诊断对象筛查或复查未通过者应于出生3个月、6个月进行二次诊断。

三.筛查、诊断方法1、筛查:采用耳声发射法(TEOAE)2、诊断:筛查或复查未通过者,经耳声发射(TEOAE、OPOAE)、脑干诱发电位等听力学及相关检查进行确诊和提出处理意见。

四.筛查结果1、“通过”――表示在您孩子的外耳道记录到正常的耳声发射反应,说明您孩子的外周听觉器官功能正常,但在孩子发育过程中,听力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急性传染病、耳毒性药物、中耳炎和噪音等,因此要继续关注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发育情况。

2、“未通过”――表示在您孩子的外耳道未记录到耳声发射反应,可能是孩子的听力有问题,也可能是测试时环境噪音过大(噪音大于30dB),或婴儿耳道内分泌物堵塞,或存在中耳病变,因此需要复查。

同时患儿父母要留心观察患儿的听性行为(对声音的反应)。

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流程图(漳州市医院耳鼻喉咽科宣2005-12)。

新生儿听力筛查2

新生儿听力筛查2
19
UNHS的基本原则(五) (权益保障)
在知情选择,做出决定并同意听力普通筛查,听力、言 语—语言评估和诊断,以及干预和康复全过程,婴幼儿和 家庭的权益应予以保障。
父母、抚养者和监护人具有: 接受或拒绝上述程序全过程的权利 了解上诉程序内容及其作用 获得检查结果和阶段性进展结果的权利 提供孕期、产期、产程和产后保健信息的权利 参与听损伤,言语—语言病理干预和康复过程的权利 对上述程序全过程中出现的无意损伤/损伤,有提出质疑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 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7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定义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使用客观的生理学方法和主观 测试方法,对所有活产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 查。 主要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 抗等电生理学技术,在新生儿出生后的自然睡眠 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
17
UNHS的基本原则(三) (6个月内接受干预)
凡属于具有永久性听损伤的婴幼儿,都要在6个月 内接受多项跨学科的干预性服务。 永久性听损伤:永久性传导性听力损伤;永久性感 音性(蜗性)听损伤;永久性神经性听损伤;永 久性感音神经性听损伤;神经听觉传导障碍和脑 干听觉通路功能异常等等。 多项跨学科的干预服务:儿科、耳鼻咽喉科、围产 医学、妇幼保健、神经科、听力学、心理学、教 育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等。 家庭、社区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23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步骤
准备阶段 筛查阶段 诊断阶段 干预、康复阶段
24
准备阶段
机构设置 人员
环境要求 设备要求
表格 宣传
25
准备阶段
筛查机构: (1)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设有产科或儿
科的医疗保健机构。 (2)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3)职责:负责新生儿听力筛查,出具报告,资料

儿童听力筛查工作制度

儿童听力筛查工作制度

儿童听力筛查工作制度
1.听力筛查工作的目的
(1)儿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及时做出应对处理,以减少障碍发展
的影响。

(2)认识儿童听力健康检测的重要性,加强儿童早期听力检测,普
及儿童听力知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2.听力筛查工作的对象
(1)新生儿:对新生儿健康护理中心准备妥当的儿童(1-3新生儿)进行筛查。

(2)儿童:包括6-14岁儿童,每年至少筛查1次,并及时关注症状
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干预。

3.听力筛查工作的内容
(1)新生儿听力筛查:在新生儿健康护理中心采用听觉损伤评估检测,根据新生儿的听力及新生儿记录进行听觉筛查。

(2)儿童听力筛查:儿童听力筛查采用自评和他评的方式,根据反
馈信息及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全面听力评价。

4.听力筛查工作的机构
(1)听力筛查机构:听力筛查机构应有足够的听力技术人员,听力
设备等必要条件,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

(2)健康护理机构:应有足够的营养知识,音乐知识,早期听力知识,智力知识等,确保筛查后的健康护理有效。

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摘要】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新生儿听力情况进行筛查,实验所用主要仪器为耳声发射仪。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在新生儿出生之后三天或三天以后是对其进行听力筛查的最合适时机,且在新生儿出生最初几天范围内,随着其日龄的增长,初筛通过率也随之提高。

需要重视对新生儿听力的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对于加强对为通过复筛新生儿的检查和随访,及早进行干预,避免新生儿产生听力障碍。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临床意义引言:作为新生儿常见出生缺陷的一种,听力障碍会阻碍儿童的成长,不但会对患儿语言及认知产生影响,还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以及正常的就业、婚配等,进而对社会造成负担,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通过对新生儿听力的筛查,可以对其听力障碍尽早发现和诊断并进行治疗。

若新生儿可被确诊为永久性听力损失,在其出生六个月之内,及时采取科学的治疗和康复训练,能够降低听力障碍对其语言以及其它神经精神发育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促进患病幼儿健康成长,使大部分幼儿能够正常生活,减少社会负担。

一、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以接受听力筛查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复筛时失访新生儿除外。

实验对象共有1960位,男新生儿共994名,女新生儿为966名。

共分为两组,正常组为正常足月新生儿,共1662例。

高危组为298位,其中换高胆红素血症的有一百三十五名,宫内窘迫患者有一百一十七名,早产低重的有六十八名,先天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有两名,先天耳廓外耳道畸形的有两名,先天风疹病毒感染的有一名。

在孕周,体重等方面,两组新生儿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因此可用来进行对比。

(二)筛查方法对新生儿听力进行筛查的方法严格依照相关规范中的条款规定进行。

所用仪器为MAICO ERO ̄SCAN耳声发射分析仪。

对于正常足月新生儿的听力初筛在其出生后二十四小时到七天范围内完成,平均时间为顺产出生后四十八小时。

对于剖腹产儿的听力筛查在其出生后七十二小时左右进行。

新生儿听力筛查报告

新生儿听力筛查报告

新生儿听力筛查报告当一个新生命降临到这个世界,父母都希望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而听力作为孩子感知世界、学习语言和发展认知的重要途径之一,新生儿听力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份报告将详细介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相关情况,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宝宝的听力状况。

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的和意义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主要目的是早期发现存在听力障碍的儿童,并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听力损失对孩子语言、认知和社交发展的不良影响。

正常的听力对于新生儿的语言习得至关重要。

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如果孩子无法清晰地听到声音,他们可能会在语言发展方面遇到困难,导致说话延迟、发音不清甚至语言障碍。

此外,听力问题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社交互动和心理健康。

通过早期筛查,能够在孩子听力损失的关键时期进行干预,例如佩戴助听器或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等,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听力基础,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主要包括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

耳声发射是一种通过检测内耳产生并经中耳和外耳道传导的声音来评估听力的方法。

它操作简便、快速,通常适用于初步筛查。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则是通过测量由声音刺激引起的脑干神经电活动来判断听力状况。

这种方法对于检测神经性听力损失更为敏感,尤其适用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

在实际筛查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或联合使用多种方法,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

三、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时间一般来说,新生儿听力筛查分为初筛和复筛两个阶段。

初筛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的 48 小时至出院前进行。

如果宝宝在初筛中未通过,需要在出生后的 42 天内进行复筛。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宝宝出生时存在早产、低体重、高胆红素血症、窒息等高危因素,可能需要在出院前进行多次筛查或提前进行复筛。

四、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解读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通常分为通过和未通过两种。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
受 到 损 害 。 目前 的 医 学 知 识 和 技 术 不 能
关键词
新 生 儿 听 力 筛查
重 要 性
di1 . 9 9 j i n 10 —64 . 0 0 o:0 36 /. s . 07 s 1x 2 1 .
2 】4 2. 3
新 生儿听 力 筛查 , 发现 、 干 预 ” 口 早 早 的
6 周作 东. , D d J 阑尾切 除手 术硬膜 外麻 醉静
我们临 床 应 用药 量 少 [ 为骶 麻 的 仅
辅助性药 物 , 导 剂 量 1~15 / g 维 诱 . mgk , 持量 3 ̄ m / k 4 g ( g・小 时) 注 ] 并且 盐 泵 , 水加倍稀释 、 注速缓慢 。结果也有 出现一 过性 呼制抑制的现象 , 但无报道所述 的呼 吸暂停 现象。但毕竟是小儿麻 醉 , 做好 随 时抢 救插管的准备还是必 要的。
5 庄 心 良, 曾因 明 , 陈伯 銮. 代麻 醉 学. E 现 j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0 5, 1 : 0 — 人 2 0 3(6) 50
5 . 01
术毕 苏醒时间 , 且可消除丙泊 酚注射时产 生的静脉刺激痛动及 内脏 牵拉不适 , 这是 氯胺 酮所无法 比拟 的。 总之 , 丙泊 酚复合芬太尼 尼辅 助小儿
新 生儿 听力障碍 的发病率 : 国外 正常 新生儿 中双侧 听力 障 碍 的发 生率 为 1 c %

3 e重度 至极重 度 听力 障碍 的发 生 率 %,
其他医学评估 , 以明确诊 断。明确为永 久 性听力损 伤者 , 在 6个 月 内接 受 干预 。 要 去迷走神经样作 用 , 可能 心率减慢 J 。 本组血压下 降 , 心率减 慢多发生在用 药后 3分钟 内, 以后 回升并稳定在 一个偏 低水平 。只要 控制 好 药物剂 量 和注 射速 度, 用药期 间密 切观 察循 环变 化 , 时补 及

儿科开展听力筛查工作总结汇报

儿科开展听力筛查工作总结汇报

儿科开展听力筛查工作总结汇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儿童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听力筛查作为儿童健康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听力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儿科听力筛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儿科听力筛查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一、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听力是儿童感知世界、学习语言和交流的重要途径。

听力障碍会对儿童的语言、智力、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严重影响。

据统计,我国有近3000万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

早期发现和干预听力障碍,对于提高儿童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二、听力筛查的开展情况1. 听力筛查覆盖面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听力筛查工作,将听力筛查纳入儿童健康检查的常规项目。

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覆盖率逐年提高。

此外,儿童听力筛查也逐渐扩展到学龄前和学龄儿童。

2. 听力筛查技术不断改进随着科技的发展,听力筛查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目前,我国儿科听力筛查主要采用耳声发射(OAE)和听性脑干反应(ABR)等技术。

这些技术具有无创、快速、准确等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儿童的听力状况进行评估。

3. 听力筛查管理体系日益完善为规范听力筛查工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

各级医疗机构设立听力筛查中心,负责听力筛查的实施、数据收集和质量控制。

同时,加强了对听力筛查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听力筛查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听力筛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筛查覆盖率仍需提高虽然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逐年提高,但仍有部分地区和医疗机构的筛查覆盖率较低。

此外,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的听力筛查工作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强。

2. 筛查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机构水平差异等原因,听力筛查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部分医疗机构在设备、人员和技术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筛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干预措施不够到位听力筛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听力障碍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
首先,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听力缺陷。

听力是婴幼儿语言和认知发展的基础,早期发现听力问题可以帮助幼儿从婴儿期就开始接受合适的治疗和康复,避免或减轻听力损失给儿童语言和认知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次,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促进早期干预。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主要目的是尽早发现听力缺陷,及时干预。

早期干预可以帮助婴幼儿尽早建立语言能力,通过听觉输入来认知和理解世界。

从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开始接受干预可以提高儿童的康复效果,帮助他们尽早适应听觉环境。

此外,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避免延误诊断。

新生儿听力问题如果延误诊断和干预,会对儿童的语言和认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及早发现和干预可以避免听力问题被忽视或被错误诊断,保证儿童能够获得适时的治疗和康复。

再次,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听力问题,可以减少儿童的长期医疗和特殊教育支出,提高其生活质量。

此外,听力正常的儿童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成绩和就业机会,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积极的经济效益。

最后,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一项非常安全和简洁的方法。

新生儿听力筛查通常采用耳耳蜗电生理检测技术,通过记录婴儿耳蜗神经的电活动来评估听力功能。

这项检测方法安全、无创伤,对婴儿来说没有任何痛苦或不适感。

此外,筛查过程简单、迅速,通常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综上所述,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听力问题,促进早期干预,避免延误诊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的听力
筛查,可以为他们的语言和认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