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咳嗽从肝论治

合集下载

薛汉荣从肝胃论治顽固性咳嗽变异性哮喘并胃食管反流1例

薛汉荣从肝胃论治顽固性咳嗽变异性哮喘并胃食管反流1例
淋 经验浅 述 于下 。
1 病 因病 机
甘厚腻 之 品 , 使 得体 内之热 聚集蕴 积于下 焦 , 煎熬 尿 液, 尿 中杂质结 为 砂 石 , 或滞 留于 肾或 滞 留于膀 胱 ,
或滞 留于尿道 , 形成 石淋 。三是 久病多瘀 , 尿路 结石 病程绵长, 结 石羁 留 , 阻遏络 脉 , 导 致气 滞 血瘀 。 因 此尿路 结石 的基本病 机 是肾虚 为本 , 膀胱 湿热 为标 , 本虚标 实 。在本 病发 生 变 化 中 , 又 可 出 现气 滞 血瘀
1 0 g , 黄芩 1 0 g , 法半夏 1 0 g , 生姜 3片, 党参 2 0 g , 旋覆
花 1 0 g , 代赭 石 1 0 g , 川 黄连 6 g , 干姜 1 0 g , 大枣 6枚 。 服 汤药 1 剂后 呃 逆见轻 , 3剂 呃 逆 即止 , 咳嗽 、 胸闷、 咽痒消 失 , 痊 愈 出 院。随访 半年病 情无 反复 。
中图分类号 : R 2 7 7 . 5 文 献标 识码 : B
傅 贵平 ( 1 9 6 0一) , 男, 教授 , 主任 医师 , 硕 士 研
本 。由于 房 事 过 度 或 年 迈体 弱 , 命 门火 衰 , 肾阳 衰 微, 虚寒 人 内 , 导致 肾气虚 , 膀胱气 化失调 , 水道不 得
8 0 m mH g 。两 肺 未 闻及 干 湿 性 哕 音 ; 心率 8 0次/ 分, 心律齐, 心 脏各 瓣 膜 未 闻及 病 理 性 杂 音 ; 腹部平软 , 无 压 痛 反跳 痛 ; 双 下 肢 无水 肿 。舌质 红 、 苔薄 白, 脉

咳论篇》 日: “ 其寒饮食人 胃, 从肺脉上至于肺 , 则
肺寒 , 肺寒则 内外合邪 , 因而客之 , 则为肺 咳。 ” “ 胃 咳之 状 , 咳而 呕 , 呕甚 则 长虫 出 。 食生冷或外邪袭肺 而造成咳喘急性发作 , 且伴随 胃气失和, 胃气上逆而

咳嗽的辨证论治

咳嗽的辨证论治

咳嗽的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外感内伤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

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见它脏见证。

2、辨证候虚实外感咳嗽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均属实,而内伤咳嗽中的痰湿、痰热、肝火多为邪实正虚,阴津亏耗咳嗽则属虚,或虚中夹实。

另外,咳声响亮者多实,咳声低怯者多虚;脉有力者属实,脉无力者属虚。

二、治疗原则咳嗽的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

外感咳嗽,为邪气壅肺,多为实证,故以祛邪利肺为治疗原则,根据邪气风寒、风热、风燥的不同,应分别采用疏风、散寒、清热、润燥治疗。

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故以祛邪扶正,标本兼顾为治疗原则,根据病邪为“痰”与“火”,祛邪分别采用砝痰、清火为治,正虚则养阴或益气为宜,又应分清虚实主次处理。

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

外感咳嗽一般均忌敛涩留邪,当因势利导,俟肺气宣畅则咳嗽自止;内伤咳嗽应防宣散伤正,注意调理脏腑,顾护正气。

咳嗽是人体祛邪外达的一种病理表现,治疗决不能单纯见咳止咳,必须按照不同的病因分别处理。

三、分证论治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症状: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

方中用麻黄、荆芥疏风散寒,合杏仁宣肺降气;紫菀、白前、百部陈皮理肺祛痰;桔梗、甘草利咽止咳。

咳嗽较甚者加矮地茶、金沸草祛痰止咳;痒甚者,加牛蒡子、蝉蜕祛风止痒;鼻塞声重加辛夷花、苍耳子宣通鼻窍;若挟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者,加半夏、茯苓、厚朴燥湿化痰;若表证较甚,加防风、苏叶疏风解表;表寒未解,里有郁热,热为寒遏,咳嗽音嘎,气急似喘,痰粘稠,口渴心烦,或有身热者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解表清里。

2、风热犯肺症状: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粘,喉燥咽痛,常伴恶风身热,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从肝论治慢性咳嗽

从肝论治慢性咳嗽
位或 左 、 右 、 两胁 疼 痛 不 已 , 侧 不 利 。稍 有不 或 或 转 慎 , 咳嗽 、 痛加剧 , 则 胁 咳甚 则胁 痛愈 剧 , 胁愈痛 则 咳 愈甚 。此 肝 火 上 犯 于肺 之 咳 , 邪 冲 逆 于 经 之 痛 。 肝 这些 表 现与 “ 咳则 两胁 下 痛 , 则不 可 转 , 则 两 胁 甚 转 下满 ” 肝 咳病 状 大 致 相 同 。本 证 以肝 病 为 本 , 之 肺
则 两脑 下满 。 究 其原 因 , 之 经脉 , 人 隔 膜 , 胁 ” 肝 上 布 肋 , 沿喉 向上进 入鼻 咽部 , 再 分支 从肝 分 出 , 隔膜 , 过
咳为标 , 当清泻 肝 经 有余 之 火 , 善 疏 泄 之 职 ; 治 改 肝
火得 清 , 郁 得 疏 , 降适 度 , 气 宣 利 , 咳 嗽 顿 肝 升 肺 则
・ 5・ 4
22 .
疏 肝 解 郁
苓、 茯苓 各 2 , 芩 1 。7剂 , 煎 服 。二 诊 : 4g 黄 5g 水 服 药 7剂 后 , 喘 明显 缓 解 , 浮 尽 退 。守 方 1 咳 面 4剂 。 三诊 : 喘基本缓 解 , 明显浮 肿 , 方加 玉屏 风散 、 咳 无 前
中 医研 究
21 02年 9月 第 2 5卷 第 9期
T M e. et e 2 1 o.5N . C R sSpe r 0 2V 12 o9 mb
文 章 编 号 :0 1 9 0 2 1 )9— 0 4— 2 10 —6 1 ( 02 0 04 0

临 床 经 验

从 肝 论 治 慢 性 咳 嗽
盖 因伤 于肺气 而 咳 , 于 脾 湿 因咳 而 为 嗽也 。 但 临 动 ”
床 上 , 嗽 往 往 病 情 错 综 复 杂 , 五 脏 六 腑 皆令 人 咳 “

从肝论治更年期女性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

从肝论治更年期女性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
燥 、 失 清 润 是 其 主 要 病 机 , 应 从 肝 论 治 … 。 笔 者 从 肝 论 治 肺 故 更年期女性 C A取得较好疗效 , 报道如 下。 V 现
1 临床 资料
现 代 医 学 认 为 C A 以慢 性 咳 嗽 为 主要 症状 , 发 病 机 制 V 其 与 支 气 管 哮 喘 相 同 , 理 变 化 为 气 道 的 慢 性 炎 症 反 应 和 气 道 病 的 高反 应 性 。 由 于人 们 近 年 来才 对 C VA 的发 病 机 制 、 疗 有 治 了较 全 面 的认 识 , 中医 对 本 病 病 因 病 机 、 证 施 治 的认 识 仍 故 辨
六 腑 皆令 人 咳 , 独 肺 也 ” “ 脉 布 两 胁 , 注 于肺 ”“ 火 刑 非 ,肝 上 ,木
胡、 白芍 、 风 、 味 子 、 白皮 、 仁 、I 母 、 紫 菀 、 地 防 五 桑 杏 J贝 l 炙 广
龙、 炙麻 黄。兼 心烦烘 热 、 胁肋胀痛 、 肝气 郁结者加用郁金 、 薄
更年期妇女作为特殊的人群 , 因其 特 有 的 生理 病理 变 化 , 故 在 其 疾 病 的 辨 证 治 疗 上 也 有 别 于 其 他 人 群 。《 经》 :七 内 云 “ 七任 脉 虚 , 冲脉 衰 少 , 癸 绝 , 道 不 通 , 无 子 。认 为 更 年 太 天 地 故 ” 期妇 女 肾 精 亏 虚 , 阴血 不 足 , 阳 失 衡 。《 问 ・ 论 》 “ 脏 阴 素 咳 云 五
从 肝论 治 更 年期 女 性 咳嗽 变 异型 哮 喘 临床 观 察
林 军 梅
( 江省金 华 市 中心 医院 , 江 金 华 3 1 0 ) 浙 浙 2 0 0
[ 键 词 ] 咳 嗽 变异 型 哮 喘 ; 肝 论 治 ; 年 期 ; 关 从 更 女性 [ 中图 分 类 号 ] R 5 2 2 0 6 .5 [ 献标识码] B 文 [ 章 编 号 ] 10 —8 4 (0 7 1 —2 1 文 0 8 8 9 2 0 )9 70—0 1 气 体 即可 诱 发 , 心 烦 烘 热 , 闷 胁 胀 , 干 , 红 少 苔 , 弦 伴 胸 咽 舌 脉

久咳从肝论治验案2则

久咳从肝论治验案2则

病 案
中 图分 类 号
R 5 .1 2 61
文献标识码

文 章 编 号 1 7 — 9 X(0 80 - 0 0 0 6 2 3 7 2 0 )4 0 5 - 2
近 年来 .我 们 对 于久 咳患 者采 用 从 肝论 治 的方 膈 入 肺 . 挟升 发 之气循 经 而舒 启 肺气 , 之 宣 降而行 使 治 节 之权 例 患者 临床 既 有咽 中如 物梗 阻 , 本 咯痰 不 法着 手 治疗 . 疗效 明显 . 现举 验 案 2则如 下 。
蜕 5, g 防风 5 g 7剂 常法 煎 服 年 , 素性 情 急 躁 易 怒 。 平 自诉 3个 多 月 前 . 因不 满 单 服 完 上 药 后 , 者 精 神 食 欲 好 转 , 中舒 畅 , 患 咽 咳 位人 事 调 动 , 郁 恼 怒 出 现 干 咳 , 少 而 粘 色 黄 . 抑 痰 伴 嗽症 状 基本 消失 . 仍 觉胸 胁 满 闷不适 伴 下 肢浮 肿 . 右胁 隐痛 不适 。 诉 1个多 月前 . 上述 症状 复发 加 重 . 咳甚 舌 质 暗红 、 黄 , 弦涩 。 上方 加 J 楝 子 、 延 胡 则 遗 尿 , 间尤甚 伴 午后 低热 , 晕 失 眠 , 膝 酸软 , 苔 脉 予 I I 炒 夜 头 腰 索 、I 各 1 g 猪苓 、 苡 仁 各 2 g 去 瓜 蒌 、 JI 芎 0, 薏 0, 厚朴 、 大便 干燥 , 便 黄 。 小 曾在 当地 医 院诊 断为 慢 性支 气 管 桔梗 、 防风 。 再服 7剂后 , 症痊 愈 。 患 者 院外 服丹 炎急 性 发作期 、 诸 嘱 右侧 胸 腔 中量 积 液 患者 拒 绝胸 腔 穿 栀 逍遥 丸 1个 月巩 固疗 效 . 同时注 意保 持 心情 舒 畅 刺 治 疗 . 静脉 滴 注头 孢 呋辛抗 炎 、 舒坦 化 痰及 对症 沐 3个月 后 随访 . 未再 复发 处 理 2周 后 . 咳嗽 症 状仍 时轻 时剧 . 迁延 不愈 。 复查

喉痒咳嗽从肝论治体会

喉痒咳嗽从肝论治体会
1 3 疏 肝 理 气 法 : 主 疏 泄 , 畅 气机 。感 受 外 邪 , . 肝 调 日
2 病 例 举 例
2 1 某 女 , 6岁 , 0 1年 4月 2 . 5 20 0日初 诊 。喉 痒 咳 嗽 2 月余 , 色 白而粘 , 易 咳出 , 痰 不 口干 苦 , 便 2 日 1次 , 大 右 胸 胁 胀 满 , 红 、 黄 , 弦 数 。 高 血 压 病 病 史 6年 舌 苔 脉 有
血 亏 虚 , 失濡 养 , 致疏 泄 太 过 或 不 及 , 肺 失 养 , 肝 以 心 或
者 血 虚 生 风 而 发 病 。症 见 喉 痒 干 咳 , 间 加 重 , 头 晕 夜 伴
乏 力 , 眠 多梦 , 淡 、 白 , 沉 细 。 用 : 归 、 芎 、 失 舌 苔 脉 药 当 川 熟地 黄 、 白芍 、 首 乌 、 枣 仁 、 瓜 、 交 藤 、 参 、 何 酸 木 夜 沙 麦
龙、 麻、 藤、 天 钩 僵蚕 等 。方 选 镇 肝 熄 风 汤 。
程较 短 。 用 : 胆 草 、 子 、 芩 、 胡 、 药 龙 栀 黄 柴 辛夷 、 风 、 防 苍 耳子 、 白芷 、 I 、 前 子 、 仁 、 川芎 车 杏 贝母 等 。 选 龙 胆 解 ; 情 志 不 遂 , 肝 气郁 结 。 见 咳 痒 咳嗽 , 少 或 则 症 痰
如 絮 , 于 咽 喉 , 之 不 出 , 胸 胁 胀 满 , 志抑 郁 或 烦 梗 咳 伴 情 躁 易怒 , 口干 口苦 , 随 情 志 而 加 重 , 红 、 薄 白 , 症 舌 苔 脉 弦 。药 用 : 胡 、 皮 、 皮 、 附 、 归 、 柴 青 陈 香 当 白芍 、 I 、 川 芎 枳
痛 , 闷不舒 , 痛如灼 或 刺痛 , 吸不 畅 , 淡 暗 、 胸 胸 呼 舌 苔

朱进忠从肝论治疑难病经验举隅

朱进忠从肝论治疑难病经验举隅

5 冠心病、 心房纤颇 郝某某, 9 20 年1 月2 初诊。 4 岁,01 0 9日 男, 心悸心烦1 伴心前区憋闷, 年, 隐隐作痛。 某院 诊为冠心病、 心房纤颤。曾先后住院两次, 除西药
炙甘草汤、 加减复脉汤、 天王补心丹等方加减 10 5 余剂, 但仍无明显效果。细审其证, 除以上所述者
4 倒经
( 日期:060-s 收稿 20-s2)
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 …
: 《 . . …
本文编辑 : 王福岗
・ 名医名育 ・
, , . ,
《 . ‘ 目 山 曰 自 山 月 自 …
改善。
按: 该例先用逍遥散者, 因其郁证之症状较多, 郁证不除, 则升降失调, 筋不得养, 然很快改用大秦 芜汤因其关节疼痛改善不显著, 风湿较重, 阴血不 足为主, 但改用大秦芜汤, 过用则肝郁反甚, 故疼痛 又著 , 乃改用逍遥散加味调气机, 致其升清降浊, 筋 脉得养 , 再予大秦芜汤, 其病 自愈。 3 心肌炎、 心房纤颇 王某某, 5 19 年5 1 初诊。 4 岁,99 男, 月 4日 心悸心烦 年, 1 并时有心跳暂停之感。某院诊 为心肌炎、 心房纤颤, 住院治疗 1 个多月无明显效 0 果。 出院后, 除继续应用西药外, 并先后应用了中药
朱进忠主任医师是山西省名老中医, 享受国 务院特殊津贴, 硕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等确定的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带徒指导老师。 朱老师指出, 一般疑难疾病 的症状 固定而持 久, 气血脏腑经络的症状共存, 治疗过程极长, 用药 又非常复杂。 从表面上看, 症状往往异常复杂, 难于 抓住重点, 但从病机上看, 大多具有一个共同的特 点— 气机升降的失常, 而气机升降失常的关键脏 腑是肝胆。 , 肝 前人称其为“ 将军之官”与少阳胆相 , 表里, 而少阳胆为十一脏生化的关键,内经》 《 所谓 : “ 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 。肝属木, 应春阳升发之 气, 与少阳胆相表里, 而少阳胆为五脏六腑生化之 主宰, 所以脏腑经络气血的生化无不依赖于肝胆 , 正如李东垣所说:胆者, “ 少阳春升之气, 春气升则 万化安, 故胆所春升, 则余脏从之”若肝气郁滞, 。 或 亢或衰, 则诸脏受累而发生气血生化失职, 出现各 种复杂的疾病, 正如沈金鳌所说:故一阳发生之 “ 气, 起于厥阴, 而一身上下, 其气无所不乘, 肝和则 生气, 发育万物, 为诸脏之生化; 若衰与亢, 则能为 诸脏之残贼” 。少阳胆之气上连于肺, 下连于肾, 少 阳胆气通泰则肾气升, 肺气降; 若有邪滞, 或亢或 衰, 则肾气不升, 肺气不降, 灵枢经 . 故《 本输》 篇 谓 :少阳属肾, “ 肾上连肺 , 故将两脏”心为君火, 。 肝 为相火, 在五行之中, 心属火, 肝属木, 木火相生, 称 为母子, 故肝气通则心气通, 肝气郁则心气结, 肝气 亢则心火旺, 肝气衰则心气虚, 正如徐用诚所说 : “ 肝气通则心气和, 肝气滞则心气乏, 此心病先求于 肝, 清其源也” 。三焦与胆同属少阳, 少阳与厥阴相 表里, 厥阴属肝, 三焦为上中下三焦水谷之道路, 故 肝气调和则水谷之道路调达, 津液得以敷布, 正如 沈金鳌所说 :上焦如雾者, “ 状阳明化物之升气也 ; 云中焦如沤, 又云如沥者, 状化时沃溢之气也; 云下 焦如读者, 状挤泌流水之象也。古人诚见乎三焦之

王行宽教授运用咯血方加味治疗肝火犯肺型久咳的经验

王行宽教授运用咯血方加味治疗肝火犯肺型久咳的经验

文章 编 号 :0 5 5 0 ( 0 7 0 — 3 00 1 0 — 5 9 2 0 ) 30 5 — 2
Pr . W a gXi g a o n n ku n’sEx re ei e tn ngCou h o heTy fAta k o h n y Li e r t vs d S tbo d De pe inc n Tr a i g Lo g ft peo t c ft eLu g b v rFiewih Re ie i- lo -
金, 谓之 贼邪 , 最难 速愈 。因风 寒外 袭 , 内生 实火 , 而 急 宜泻 之 , 若失 于提 解 , 之传 变生 疾 , 服 阴药 , 久 误 反
成 劳瘵 。又云 , 如果 系 虚火 , 壮水 一 法 。但 养 阴 之 惟
药 , 皆阻气 滞 痰 , 在 治 之 者灵 也 。咳 久 不 愈 , 又 是 切 勿 理肺 , 为娇 脏 , 理 愈 虚 , 不 可 冒然 滋 阴 , 肺 愈 亦 可用 整玉竹 、 石 斛 、 杏 仁 、 扁 豆 、 沙 参 、 茯 神 。 川 甜 生 北 云 《 素问 ・咳 论 》 : 五 藏 六 腑 皆 能 令 人 咳 , 独 肺 日 “ 非
王 行宽 教授 是 湖南 省名 中医 , 士生 导 师 , 博 享受 政府特 殊 津贴 专 家 。笔 者 有 幸 随诊 , 将 其 治疗 肝 现
火犯肺 型久 咳的经验介 绍 如下 。 1 久 咳从肝论 治 的理 论依 据
衄 。《 宝诒 医案 》 :木 郁 化 火 , 刑 肺金 , 咳 嗽 柳 日 “ 上 则 口干 。 又肝 为 将 军 之 官 , 火 上 逆 , 灼 心肺 , 久 ” 肝 能 故 咳不愈 。
维普资讯
浙 江 中 医 药大 学 学 报 20 0 7年 5月 第 3 1卷第 3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的咳嗽从肝论治
健康谈
有三种危险的咳嗽可以从肝论治:
1.木火刑金型的咳嗽
第一种就是木火刑金型的咳嗽:如果出现阵咳、咳声高亢、口苦咽干、痰中带血等症状,那么这种咳嗽可能就属于木火刑金型的咳嗽。

专家推荐在家就可调理还不伤胃的杏菊饮:杏仁6g、菊花6g,加少许冰糖,热水冲泡十分钟后即可饮用。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而冰糖可补中益气养胃,长期饮用既可缓解咳嗽症状又不伤胃。

2.郁痰犯肺型的咳嗽
第二种就是郁痰犯肺型的咳嗽:如果出现咳嗽痰多、色白质黏难咯、胸闷、咽中异物感等症状,那么这种咳嗽可能就属于郁痰犯肺型的咳嗽。

专家推荐化痰饮,取陈皮9克、佛手9克、厚朴花6克,同样是热水冲泡即可。

3.风摇钟鸣型的咳嗽
第三种就是风摇钟鸣型的咳嗽:如果出现咳嗽时间长、阵咳、夜间凌晨咳嗽、少痰、咽痒、胸闷等症状,那么这种咳嗽可能就属于风摇钟鸣型的咳嗽。

这种咳嗽有可能发展成致命的哮喘,一定要引起重视。

专家推荐在家就可调理的祛风止咳方,取薄荷5克、钩藤5克、乌梅10克,同样是热水冲泡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