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糊化率的测定
糊化度 容重 测定方法

糊化度容重测定方法一、糊化度测定方法1.1 什么是糊化度糊化度啊,这可是个挺重要的概念呢。
简单来说,就是反映淀粉在加工过程中被糊化程度的一个指标。
就好比是面粉做成馒头,馒头里的淀粉被加热后发生的变化程度就是糊化度。
这东西要是没搞清楚,在食品加工啊,还有粮食储存这些事儿上,可就容易出岔子啦。
1.2 常用测定方法1.2.1 碘显色法这个碘显色法呢,是比较经典的一种方法。
咱们都知道,淀粉遇碘会变色对吧?糊化后的淀粉和未糊化的淀粉跟碘反应后的颜色那是不一样的。
没糊化的淀粉跟碘反应颜色深,糊化了的就浅。
就像两个性格迥异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差别。
我们可以通过比色的方法,来确定糊化度。
这就像是在给淀粉的糊化程度打分,颜色浅的分数就高,也就是糊化度高。
不过呢,这个方法也有点小毛病,就是它比较容易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就像一个容易被带偏的小队伍。
1.2.2 酶水解法酶水解法就比较精准啦。
利用特定的酶来分解淀粉,糊化度不同的淀粉被酶分解的速度和程度是不一样的。
这就好比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糊化度合适的淀粉就像那正好能被打开的锁。
通过测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还原糖的量,就能算出糊化度。
这方法虽然好,但是成本有点高,还得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就像那高档的精密仪器,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
二、容重测定方法2.1 容重的概念容重啊,就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重量。
这在很多领域都很重要,特别是在粮食啊,建筑材料这些方面。
比如说粮食的容重,那可是衡量粮食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
就像我们挑西瓜,得看看这个西瓜是不是沉甸甸的,有分量的西瓜往往更甜,粮食也是,容重合适的粮食质量往往就好。
2.2 测量工具与方法2.2.1 容重器法容重器是专门用来测量容重的工具。
就像一个专门的裁判,很公正地给出容重的数值。
把要测量的物质放进容重器里,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来,就能得到容重的值。
这个方法简单直接,就像直来直去的硬汉,没什么弯弯绕绕。
但是呢,操作的时候得特别小心,要是稍微有点偏差,就像走路不小心崴了脚,那得到的结果可就不准喽。
饲料淀粉糊化度熟化度的测定.701

4. 准确吸取 0.1ml 滤液和 2ml 铜试剂,置于 25ml 刻度试管中。
5. 将该试管置沸水浴中 6min,保持沸腾,加 2ml 磷钼酸试剂, 继续加热 2min。
6. 用自来水令试管冷却。加蒸馏水稀释至 25ml,堵住试管口(可 用带手套的姆指或手掌),反覆颠倒试管使之混匀。
7. 用分光光度计在 420nm 读取吸收值。 8. 测定样品淀粉糊化(熟化)度的计算:
测定样品光吸收-空白光吸收 糊化(熟化)度(%) = 全糊化样品光吸收-空白光吸收 ×1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40
操作程序
1. 先将风干样品细磨碎使全部通过 1mm 筛。再根据样品含淀粉 程度不同,准确称取两份样品各 100mg(纯淀粉)、或各 150mg(样品淀 粉含量 60%以上)、或各 200mg(样品淀粉含量 30—60%)、或各 300mg(样品淀粉含量 15—30%)、或各 400mg(样品淀粉含量 15%以 下),分别置于 25ml 刻度试管内。其中一份供制备“全糊化样品”, 另一份为“测定样品”。
如要得知样品的葡萄糖释放量和淀粉含量,则需增加以下步骤:
9. 建立葡萄糖标准曲线:吸取 0、0.1、0.2、0.3、0.4、0.5、0.6ml
241
标准葡萄糖溶液(1mg/ml)分别置于各有 2ml 铜试剂的试管中。按第 4 至第 7 步骤得出葡萄糖标准曲线。当样品称取量为 200mg 时,这些 试管分别代表每克样品含葡萄糖 0、125、250、375、500、625、750mg 的浓度。
淀粉糊化的测定原理是啥

淀粉糊化的测定原理是啥
淀粉糊化的测定原理是通过加热和水分等外界条件使淀粉分子链间的氢键断裂,直链淀粉链与分支淀粉链的结构发生改变,使其由固体状态变为半固体或液体状态。
淀粉在加热时,水分渗入淀粉颗粒内部,与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导致氢键断裂。
淀粉颗粒在水分作用下会扩大和肿胀,形成糊状物。
在此过程中,淀粉的凝胶化过程会引发糊化。
凝胶化是指淀粉糊化过程中淀粉颗粒变得透明、粘稠,并且形成具有凝胶性质的细胞壁。
测定淀粉糊化的方法通常使用溶液的浓度、亮度、黏度、透光率等指标来确定淀粉糊化的程度。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糊化温度测定、黏度测定、差示扫描量热法等。
这些方法都基于淀粉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来评价淀粉的糊化程度。
淀粉糊化及其检测方法

淀粉在食品工业应用,主要是利用淀粉糊性质,要使其颗粒达到糊化后方能使用,因此要相当熟悉淀粉糊化过程。
未受损伤淀粉颗粒不溶于冷水,但能可逆吸水,即它们能轻微吸水膨胀,干燥后又可回到原有颗粒大小。
当在水中加热、淀粉颗粒糊化时,颗粒中分子有序破坏,包括颗粒不可逆吸收膨胀、双折射及结晶区消失。
糊化过程中直链淀粉分子溶出,但有些直链淀粉也能在糊化前溶出,完全糊化发生在某温度范围内,一般较大颗粒首先糊化,糊化初始表观温度和糊化温度范围与测定方法、淀粉与水比例、颗粒类型、颗粒内部分布不均匀有关。
因此,研究淀粉糊性质极为重要。
1 淀粉糊化及糊化特性淀粉糊化过程实质是微晶束溶融过程。
淀粉颗粒中微晶束之间以氢键结合,糊化后淀粉分子间氢键断裂,水分子进入淀粉微晶束结构,分子混乱度增加,糊化后淀粉―水体系行为直接表现为粘度增加。
淀粉颗粒包括结晶结构和非晶结构(无定形结构)。
淀粉结晶结构都与淀粉组成结构、天然合成、糊化过程、化学反应活性及变性淀粉性质应用等密切相关。
在淀粉改性处理过程中,若其结晶结构被破坏,即非晶化后,将其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时,偏光十字消失。
图1中天然木薯淀粉颗粒具有明显对称偏光十字,说明存在晶体结构。
预糊化木薯淀粉由于经历高温糊化过程,从而导致其颗粒膨胀,晶体结构消失。
同样相类似,天然糯玉米淀粉颗粒偏光十字明显,而预糊化糯玉米淀粉晶体结构完全被破坏,无偏光十字。
上述例子表明,淀粉经糊化后颗粒膨胀,晶体结构消失,无偏光十字〔1〕。
图1 糯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偏光显微照片天然糯玉米淀粉预糊化糯玉米淀粉天然木薯淀粉预糊化木薯淀粉图2 小麦淀粉生物显微照片和透射电子显微照片A、B分别为小麦原淀粉和糊化后小麦淀粉生物显微照片;C、D分别为小麦原淀粉和糊化后小麦淀粉透射电子显微照片。
DBAC淀粉糊化及其检测方法叶为标(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1)摘 要:淀粉糊在食品工业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淀粉糊性质直接影响食品品质。
淀粉糊化度的测定

淀粉糊化度的测定陈曼韵11食品营养3班201130600802一、实验原理利用酶解法。
淀粉经糊化后才能被淀粉酶作用,未糊化的点发不能被淀粉酶作用。
加工样品中的淀粉通常为部分糊化,因此需要测定其糊化度。
将样品、完全糊化样品分别用淀粉酶(本实验用糖化酶)水解,测定释放出来的葡萄糖,以样品的葡萄糖释放量与同一来源的完全糊化样品的葡萄糖释放量比来表示淀粉糊化度。
二、仪器及试剂2.1 仪器电子天平(灵敏度0.001g);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
2.2试剂2.2.1缓冲液将3.7ml冰醋酸和4.1g无水乙酸钠(或6.8gNaC2H32.3H2O)溶于大致100ml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ml,必要时可低级一算或乙酸钠调整pH值至4.5±0.05。
2.2.2 酶溶液将葡萄淀粉酶(糖化酶)溶于100ml蒸馏水中,过滤。
2.2.3 蛋白质沉淀剂ZnSO4.7H2O,10%(W/V)蒸馏水溶液;0.5N NaOH。
2.2.4 铜试剂将40g午睡NaCO3溶于大致400ml蒸馏水中,加7.5g酒石酸,溶解后加4.5gCuSO4.5H2O,混合并稀释至1000ml。
2.2.5 磷钼酸试剂取70g钼酸和10g钨酸钠,加入400ml10%NaOH和400ml蒸馏水,煮沸20min-40min以驱赶NH3,冷却,加蒸馏水至大约700ml,加250ml浓正磷酸(85%H3PO4),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三、操作步骤3.1 酶溶液配制称取0.5g糖化酶于100ml容量瓶中,加缓冲液定容,过滤,备用。
3.2 准确城区两分样品(碎米粉)各100mg于25ml刻度试管。
其中一份用于制备完全糊化样品,另一份为测定样品。
3.2.1 完全糊化样品想样品中加入15ml缓冲液,记录液面高度。
混匀,沸水浴50min,冷却,补加缓冲液恢复液面高度3.2.2 待测样品向样品中加入15ml缓冲液3.2.3 空白管取1支空的25ml刻度试管,直接加入15ml缓冲液,不加样品。
糊化度测定

查阅文献得到以下糊化度测定法方:1.紫外吸光光度计测定糊化度(文献来源:王宝石等.响应曲面法对双螺杆挤压蒸煮玉米粉条件的优化[J]. 食品科学, 2012, 33(14): 16-19.)将样品全部通过60 目标准筛,取样品0.2g悬浮于98mL蒸馏水中,加2mL 10mol/L的KOH 溶液,磁力搅拌5min后,4500r/min离心10min。
取0.2mL 上清液,加0.2mL 0.2mol/L HCl 溶液,再加入15mL 蒸馏水,最后加入碘溶液(1g 碘、4g 碘化钾溶解到100mL蒸馏水中)0.2mL,在600nm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测定吸光度,此时得到吸光度A1。
另取0.2g 样品悬浮于95mL 蒸馏水中,加入5mL10mol/L KOH 溶液,磁力搅拌5min,在4500r/min 条件下离心10min。
取上清液0.2mL,加入0.5mol/L HCl溶液0.2mL 中和,再加入15mL 蒸馏水,最后加入碘液0.2mL,在600nm 条件下比色测定吸光度,此时得到吸光度A2。
A1糊化度/% =———× 100A22.化学试验方法测定糊化度(文献来源:付中华等. 糊化度的测定[J]. 食品工业, 2004.27(03):27- 29)2.1葡萄糖淀粉酶法通常,糊化淀粉容易被淀粉酶消化,因此可用消化相对百分率来准确计算糊化度。
2.1.1仪器与试剂搅拌器,玻璃均质器,l~2ml移液管,恒温水浴,台式离心机。
99%乙醇,2mol/L醋酸缓冲液(pH4.8),10mol/L氢氧化钠,2mol/L 醋酸,2.63μ/ml葡萄糖淀粉酶液,0.025mol/L盐酸。
2.1.2测定步骤试样的调制:试样20g(或20ml),加入200ml浓度为99%的乙醇,投入高速旋转的家用混合器中连续旋转1min,使之迅速脱水。
生成的沉淀用3号玻璃过滤器抽滤,用约50ml浓度为99%的乙醇,接着用50ml乙醚脱水干燥后,放在氯化钙干燥器中,以水力抽滤泵减压干燥过夜,用研钵将其轻轻粉碎,仍保存在同样的干燥器中备用。
糊化度的测定方法 国标

糊化度的测定方法国标【实用版3篇】目录(篇1)1.糊化度的定义2.糊化度的测定方法3.国标对糊化度测定的要求正文(篇1)糊化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淀粉颗粒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程度。
糊化度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糊化度的定义糊化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淀粉颗粒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程度。
糊化度越高,说明淀粉颗粒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越明显,即淀粉颗粒的结构和性质发生了较大改变。
二、糊化度的测定方法糊化度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粘度测定法:通过测量糊化淀粉悬浮液的粘度来确定糊化度。
2.旋光测定法:利用旋光仪测定糊化淀粉悬浮液的旋光度,从而推算出糊化度。
3.光散射法:通过测量糊化淀粉悬浮液的光散射程度来确定糊化度。
4.电导率测定法:通过测量糊化淀粉悬浮液的电导率来确定糊化度。
三、国标对糊化度测定的要求我国国家标准(GB/T 28720-2012)对糊化度测定有详细的要求,包括样品处理、测定方法的选择、测定过程的操作等。
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糊化度是衡量淀粉颗粒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测定。
目录(篇2)1.糊化度的定义2.糊化度的测定方法3.我国国家标准对糊化度的规定4.糊化度的应用领域正文(篇2)糊化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淀粉颗粒在加热过程中吸水膨胀,颗粒结构破裂并溶出淀粉质的程度。
糊化度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通过黏度测定法,通过测量糊化淀粉悬浮液的黏度来推算糊化度。
该方法操作简单,但精度较低,适用于初步评估淀粉的糊化程度。
二是采用光散射法,通过测量糊化淀粉悬浮液的光散射强度来计算糊化度。
该方法精度较高,但仪器设备较贵,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
三是使用电导率法,通过测量糊化淀粉悬浮液的电导率来推算糊化度。
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度较高,但易受实验环境等因素影响。
在我国,国家标准《食品工业淀粉》(GB/T 8864-2008)对糊化度有详细的规定。
酶解法检测淀粉糊化度的方法优化

β- 淀粉酶:北京鸿润宝顺科技有限公司,效价为
164 / 现代食品 XIANDAISHIPIN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Analysis and Testing 分析检测
10.0 万 /g。Sigma 淀 粉 脱 支 酶(amyloglucosidase): Sigma,No.A-7255,浓度为 12 100 单位 /g。碘化钾(KI): 分析纯,国药沪试。碘单质(I2):分析纯,国药沪试。 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国药沪试,粒状。硫代 硫酸钠(Na2S2O3·5H20):分析纯,国药沪试。
分析检测 Analysis and Testing
doi:10.16736/j.cnki.cn41-1434/ts.2018.13.056
酶解法检测淀粉糊化度的方法优化
The Optimization of Starch Gelatinization Enzyme Hydrolysis Method
I2 与 NaOH 作用:I2+2NaOH=NaIO+NaI+H2O C6H12O6 和 NaIO 定量作用: C6H12O6+NaIO=C6H12O7+NaI 总反应式:I2+C6H12O6+2NaOH=C6H12O7+2NaI+H2O C6H12O6 作用完后,过量的 NaIO 发生歧化反应: 3NaIO=NaIO3+2NaI 在酸性条件下 NaIO3 和 NaI 作用: NaIO3+5NaI+6HCl=3I2+6NaCl+3H2O
2.2 涉及的化学反应
I2 与 NaOH 作 用 可 生 成 次 碘 酸 钠(NaIO), 次 碘酸钠可将还原糖分子中的醛基定量地氧化为羧基。 未与还原糖作用的次碘酸钠在碱性溶液中歧化生成 NaI 和 NaIO3, 当 酸 化 时 NaIO3 又 恢 复 成 I2 析 出, 用 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 I2,可计算出还原糖的含 量。具体反应式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粉糊化率的测定
在不同的单元操作中,糊化度依次为:挤压(糊化度80%~95%以上),膨胀(糊化度为80%左右),蒸煮(糊化度为70%~80%)压缩(估计糊化度为60%~70%),加工成本的排列顺序则相反。
所以,在谷物食品的工业生产中,糊化度的测量确定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淀粉糊化后,其物理、化学特性会发生很大变化,如双折射现象消失、颗粒膨胀、透光率和粘度上升等,所以糊化度的测定方法也有多种,如双折射法、膨胀法、酶水解法和粘度测量法等。
不同的测定方法,得到的糊化度值会有相当大的差异,这是由于测定基础和基准等不同,产生差异是必然的。
当前比较认同的方法是酶法,其次是染料吸收法中的碘电流滴定法。
酶法又分为淀粉糖化酶法、葡萄糖淀粉酶法及β-淀粉酶法等,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各种酶对糊化淀粉和原淀粉有选择性的分解,通过对生成物的测量得到准确的糊化度。
1 葡萄糖淀粉酶法
通常,糊化淀粉容易被淀粉酶消化,因此可用消化相对百分率来准确计算糊化度。
1.1 仪器与试剂
搅拌器,玻璃均质器,l~2ml移液管,恒温水浴,台式离心机。
99%乙醇,2mol/L醋酸缓冲液(pH4.8),10mol/L氢氧化钠,2mol/L醋酸, 2.63μ/ml葡萄糖淀粉酶液,0.025mol/L盐酸。
1.2 测定步骤
试样的调制:试样 20g(或20ml),加入200ml浓度为99%的乙醇,投入高速旋转的家用混合器中连续旋转1min,使之迅速脱水。
生成的沉淀用3号玻璃过滤器抽滤,用约50ml浓度为99%的乙醇,接着用50ml乙醚脱水干燥后,放在氯化钙干燥器中,以水力抽滤泵减压干燥过夜,用研钵将其轻轻粉碎,仍保存在同样的干燥器中备用。
1.3 操作
将100mg上述的干燥试料放入磨砂配合的玻璃均质器中,加8ml蒸馏水,用振动式搅拌机搅拌至基本均匀为止。
接着将均质器上下反复几次,使之成为均匀的悬浮液。
再用振动式搅拌机均匀化,随即各取悬浮液2ml注入2只容量为20ml的试管中,分别用作被检液和完全糊化检液。
向被检液试管加2mol/L醋酸缓冲液(pH4.8)1.6ml和水0.4ml,而向完全糊化检液试管添加10mol/L NaOH溶液0.2ml,在证实已于室温下完全溶解之后,加2 mol/L醋酸1.6ml(酸的添加量需预先通过试验决定,其量为使pH调至4.8时所用的醋酸量)。
最后加水使容量为4ml。
将这2只试管放在37℃的恒温槽中预保温数分钟后,添加酶液lml,每隔10~5min振荡1次,共反应60min。
然后,将反应液0.5ml加入预先放10ml 0.025mol/L盐酸(起停止反应的作用)的锥底离心管中,上下振荡数次,在转速为 3 000 r/min的离心机中分离10min。
取上层清液0.5ml,用蒸馏水稀释1倍,用Somogyi-Nelso n法(见后)或适当的方法定量还原糖,并从下式求出a化度:a化度(糊化度)=〔被检液
的光密度(或糖量)/完全a化检液的光密度(或糖量)〕×100%。
市售的玻璃均质器磨砂配合是硬性的配合,需用150或400目的金刚砂来调节配合。
均质器的配合,以在干燥状态下磨砂配合棒能缓慢地自然落下者为好。
葡萄糖淀粉酶用的是内孢霉或黑曲霉的粗酶。
酶活力以在pH4.8的醋酸缓冲液(0. 2mol/L)中,在37℃能将0.2%的可溶性淀粉生成1hg分子葡萄糖的酶量作为1个单位(U)。
碘呈色分析法
4.1 基本原理
直链淀粉分子的螺旋结构可以结合碘形成蓝色复合物,并且在575u m具有最大吸收,其吸附碘量为19%~20%。
支链淀粉只能吸附<1%的碘,形成紫色复合物。
天然淀粉颗粒中,分子间以氢键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微晶束。
淀粉在糊化过程中,因大量吸水膨胀,晶体结构被破坏,淀粉分子高度水化,很容易使碘分子进入淀粉结构内部而形成复合物。
方便面在加工过程中,经过蒸煮工艺,淀粉受热、吸水而糊化,经迅速脱水而使其糊化状态固定下来。
方便面样品经脱脂后,加入一定量的碘·碘化钾溶液,会形成蓝色复合物,而且,其它条件一定时,糊化度越高,吸附碘越多,蓝色越深。
以碘碘化钾溶液为空白,用分光光度计测吸光度即为方便面的碘呈色度。
可由碘呈色度来判断方便面的糊化度。
4.2 操作方法
将方便面均匀取样后粉碎,用索氏抽提器脱脂。
脱脂粉在低于60℃下烘0.55h,然后研磨过100目筛(在工业生产中,可直接在蒸煮后取样、称量,在研钵中加入研磨,稀释一定体积后离心)。
准确称取2000g样品,放人离心管中,加20mL蒸馏水,放入50℃的恒温水浴中,并不时振荡30min。
取出后立即用离心机分离10min(5000r/min)。
用移液管取上清液1mL放人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20ml,再加入0.05mol/L碘·碘化钾1mL,用蒸馏水定容至50mL。
用721型分光光度计在575n m波长下用1cm比色皿比色测定吸光度。
实验结果表明,碘呈色吸光度值与酶法测定的糊化度具有线性关系。
可以利用碘吸光度值测定方便面的糊化度。
但应用时,必须根据具体生产情况,绘制准确的标准曲线。
碘呈色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快捷、省时,适合于工业生产中对产品的质量监控,但必须指出,标准曲线的绘制,需要用酶水解法测定糊化度数据。
1、称取适量玉米样品,加水加热(模仿生产工艺)糊化后,加蛋白沉淀剂(参考还原糖)后定容至250mL,半小时后,过滤,此步可将未糊化的淀粉滤去。
2、取滤液100mL按淀粉的酸性水解法水解,测总糖(以葡萄糖计)。
3、直接取适量玉米样品按淀粉的酸性水解法水解,测总糖(以葡萄糖计)。
4、将2的结果除以3的结果即为糊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