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博物院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古城西安的文化地标:西安博物院

古城西安的文化地标:西安博物院
民 i 2 1 ・ 0 5 l
古西的化标 城 安 文 地 :西 安 埒拘
口 卢 颖
西 博 概 况
20 0 7年 5月 1 8日,时 值第 3 届 国际 博 1 物 馆 日 ,在 古 城 西 安 城南 ,三 秦 父 老 期 盼 已 久 的 西 安博 物 院在 这 一 天盛 大开 幕 。新 落 成 的西 安 博 物 院是 西 安 地 区最 大 的地 志 性 博 物 馆 ,占地 约 2 5亩 ,院址 以著名 的唐 代 建筑 、 4 全 国重 点 文 物保 护 单位 小 雁 塔 为 中心 , 由博 物馆 、荐 福寺 遗 址 、小雁 塔 三部 分组 成 ,塔 、 园 、馆 、林 巧 妙 融合 ,形 成 了一个 集 博 物馆 、 名 胜 古 迹 、城 市公 园 为一 体 ,文 化 氛 围浓 厚 的高 品位 的历 史文 化休 闲场 所 。作 为 西 安 市 2 世 纪 一项 重 要 的 文化 建 设 工程 ,西 安 博物 1 院 的落 成 进 一 步彰 显 出西 安 独 具 特 色 的 文化

3 7
民 主 2 1 ・ 0 5 J
福 寺古 建筑 群 相得0 4年 西 安新 闻 媒 体 发 起 的 评 选 活 动 中 ,被 评 为西 安未 来 十大建 筑 之一 。博 物 馆建 筑 面积 10 0平 方米 .其 中陈 列 60 面积 5 0 5 0平方 米 ,文物 藏 品库 4 0 0 0平 方 米 ,馆 藏 文 物 总量 达 l 3万件 ( ) 套 , 包 括青 铜 器 、玉器 、金 银器 、瓷 器 、石 雕 、碑 刻 、 印 章 、 陶 器 、 三 彩 器 、书 画 、经 册 、碑 帖 、珍 善 本 书及 杂 器 等 , 其 中三 级 以上 珍贵 文 物近 2万 件 .形 成 文 物等 级 高 、代表 性 强 、影 响面 广 的藏 品特 点 ,这 些 藏 品 序 列 完 整 、 品类 齐 全 ,反 映 了 中国古 代政 治 、经 济 和文 化 生 活 的各 个 方 面 。在 众 多馆 藏 中 .西 博 精 心 撷 取 布展 ,形 成 了 独 具 西博 特 色 的基 本 陈 列 与 专题 陈列 ,并 使 用 了 当代 高 科 技 电子 技 术 及 影 像 、声 像 技 术 的展 示 手 法 ,综 合 运 用 虚 拟 电子 翻书 、数 字 幻 影 演示 、D MS数 字 虚 拟 演 示 、互动 展示 、文物 导航 等 系列科 技 手段 , 形象 展示文 物 ,演绎古 都文 明 。

博物馆展示设计要求

博物馆展示设计要求
唐墓壁画馆收藏了近20座唐墓的壁画,总藏量约1000平方米。我国历代墓葬壁画,不论是出土数量还是艺术价值,首推唐墓,主要集中在唐都长安周围。由于墓室壁画采取从墓室中将厚度为0.5cm-1cm的画面揭取下来加以保存的异地保存形式,为妥善保护这批壁画真迹,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建馆同时修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壁画观摩库,对壁画进行收藏、保管,同时便于研究和对外开放。唐墓壁画真品展每周部分时间对外开放。可观赏国宝级和一级品壁画十余幅,其中主要有章怀太子墓出土的马球图、狩猎出行图、客使图、懿德太子墓出土的阙楼图、仪仗图、宫女图等。
总体设计主体是由“馆长或主管业务的副馆长、展览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从事内容和艺术形式研究的专家共同组成”。其总体研究设计组(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1)研究并确定陈列的主题,提出基本内容和陈列艺术风格的基本要求;
(2)审定陈列大纲和陈列内容设计方案;
(3)审定陈列艺术形式设计方案和平面设计图、立面设计图;
博物馆分类的方法很多,各国的博物馆状况也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世界各国的博物馆至今,也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统一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不同国家不同书刊对博物馆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
1.按照博物馆的性质和陈列教育活动内容划分(按藏品性质分类)
1).历史类博物馆(历史、革命史)
2).艺术类博物馆
3).科技类博物馆
当平均观看距离为0612m双线立体展品三线立体展品一边隔板两边隔板一边立体展品中间立体展品第三节陈列室的空间设计墙面的位置和隔断的高低天花板地面展览设备的造型色彩比例以及展览物品等都是分隔组织诱导空间和产生境界的空间因素
博物馆展示设计




学号:3B093123
姓名:屈文俊
指导教师:周波
调研报告

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馆
主要参观人流来自荐福寺南端的第一个大院,经库 馆前院由坡道进入展厅。 贵宾及临时展览的观众可从馆北临湖道路登踏步进 入。 残疾人坡道设在库馆前院内。 办公、管理人员通过前院库馆南入口进入办公区。 文物运输主要来自东院的研究所文物库,经由坡道 进入库馆东侧大踏步下的文物库区总入口。 设备机房工作人员及维修设备均从库馆西入口出入 设备用房区。
西安博物馆功能分区
库管内有陈列区、公共设施区、文物库区、办公区、设备用房五 陈列区、公共设施区、文物库区、办公区、设备用房 陈列区 大部分组成 文物库区位于半地下层,正方形。陈列区在地面上两层,作方形 环状布置。首层方环中基本陈列居南侧,临时陈列居西侧。二层 方环全部为基本陈列与精品陈列。公共部分居首层方环的东、北 部及环心的圆形中央大厅。首层东侧为观众出入之主门厅,北侧 为贵宾和临时陈列出入之门厅。此二门厅转角部位有报告厅、贵 宾接待,纪念品商店及贵宾卫生间等公共服务设施。中央大厅二 层通高,在二层设有环形休息平台。办公区设在半地下层南侧的 夹层中,实际为地面层。设备用房一部分设在半地下层的西部, 另一部分设在东院的动力中心。


二层平面图
地下一层平面图
西安博物馆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
西安博物院的陈列展厅基本上采用了人工照 明的方式。
唯有在临时展厅才采用了自然采光的方式,临时展厅内展示的都是 新中国时期计划经济时的粮票,布票等,对光照不敏感。
西安博物馆
结合库馆各部分功能要求,塑造了以半地下层为台 座,两层方环形建筑为主体,圆形中央大厅为核心 的空间构成,以体现“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 在中央大厅和方环之间四角留出了露天展院,使外 观敦实的建筑内部获得了空灵的空间效果。圆形大 厅两层通高,使这座规模不大的博物馆空间得以延 伸。 注重在城市空间内的标志性和完整性,并于小雁塔 和寺庙建筑群相协调,故采用了传统方形楼阁的体 型。为了表现鲜明的时代感,采用了全新的建筑语 言、材料和设施,同时又在重点部位的设计中包含 传统文化气息的细部。

2024版PPT陕西省西安历史博物馆

2024版PPT陕西省西安历史博物馆

PPT陕西省西安历史博物馆contents •博物馆概述•古代文明展厅•近现代史展厅•民俗文化展厅•艺术珍品展厅•科技教育区域•总结与展望目录01博物馆概述地理位置及建筑特色地理位置建筑特色历史背景及文化意义历史背景西安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开放。

馆区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千余平方米,展厅面积1.1万平方米。

馆内主要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

文化意义作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西安历史博物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博物馆内收藏的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不仅展示了陕西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和源远流长的文明史。

参观指南与实用信息参观指南实用信息02古代文明展厅蓝田人遗址半坡遗址龙山文化遗址030201远古时期遗址与遗物周秦汉唐时期青铜器西周青铜器春秋战国青铜器秦汉青铜器历代陶瓷器及玉器珍品01020304商周玉器汉代陶瓷器唐宋陶瓷器元明清陶瓷器03近现代史展厅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文物辛亥革命时期重要文献01民国政府时期政要手迹02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用品03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文物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解放战争时期军事用品战时文化艺术品新中国成立初期珍贵纪念品开国大典纪念品包括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影像资料、庆典用品等,具有极高的历史纪念意义。

抗美援朝时期文物展示了志愿军战士使用过的武器、装备和战地日记等,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苦历程和伟大胜利。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物资料如“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建设成果、农业合作化运动相关物品等,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巨大成就。

04民俗文化展厅陕西民间工艺美术品展示剪纸陕西剪纸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技艺而著称,展示了丰富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内涵。

皮影陕西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其皮影制作精美,表演生动,是民间艺术的瑰宝。

西安博物院讲解

西安博物院讲解

西安博物院志愿者讲解词大家好,欢迎参观西安博物院,西安博物院是在2007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的,它是由着名的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设计并主持建设,整体占地245亩,包括三部分:荐福寺园林景区、小雁塔和博物馆,像这样馆、塔、寺、园四位一体的建筑布局,在全国博物馆界独树一帜。

博物馆序厅:我们现在所在的是博物馆的中央大厅,博物馆的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陈列面积5500平方米,陈列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

基本陈列是以都城发展变迁史为主线分为“千年古都”和“帝都万象”。

专题陈列由佛教造像、玉器、书画三部分组成。

地面西安城迹:地面看到的是西安的都城变迁图。

西安,古称长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的3000多年中,先后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时间长达1100多年,它成为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

我们看到地面上用不同的色块为您呈现的都城,自周秦汉唐一直到明清西安城。

在地图西侧的沣河两岸看到的是周文王建立的丰京和周武王建立的镐京。

溯水北上,看到的秦咸阳城,秦是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在渭河以南还建有很多的离宫别院,其中最着名的就是阿房宫。

依渭水而建的汉长安城是和同时期的罗马帝国遥相呼应的伟大城市,以及汉长城东南的隋唐长安城,它们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同时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所在地。

西安背山带河,图的南面深色区域表示的是秦岭山脉(南北地理分界线),四周的绿水线条代表的是“八水绕长安”中的八水(渭、泾、沣、涝、潏、滈、浐、灞)。

这里水草丰茂,温度、湿度既适合早期原始农业文明的开端,也为后来的盛世辉煌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这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都是古代帝王选择在这里建都的主要原因。

唐长安城模型是根据最新的考古发掘报告以及史料记载按照1:1500的比例缩制而成,为我们再现了大唐长安城的辉煌景象。

唐长安城规模宏大,面积有84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这比东罗马首都拜占庭大了差不多7倍,是明清时期北京城的1.4倍,今天西安城墙范围内的7.5倍。

西安博物院藏品中有哪些国宝级的珍品

西安博物院藏品中有哪些国宝级的珍品

西安博物院藏品中有哪些国宝级的珍品西安,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承载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沉淀。

西安博物院作为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珍藏着众多令人惊叹的国宝级珍品。

首先,不能不提的是“三彩腾空马”。

这件精美的唐三彩作品,展现了唐代高超的陶瓷烧制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匹骏马四蹄腾空,骑手身着胡服,身姿矫健。

马的造型栩栩如生,肌肉线条流畅,仿佛下一秒就要飞驰而去。

其色彩鲜艳而协调,釉色在烧制过程中自然流淌,形成独特的斑纹。

这件三彩腾空马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文化交流和审美观念的重要实物资料。

再者,“鎏金走龙”也是镇馆之宝之一。

这一组走龙小巧精致,却又霸气十足。

龙身通体鎏金,金光闪耀。

其形态灵动,龙角后伸,长尾卷曲,四肢有力地蹬踏,仿佛正准备腾云驾雾。

走龙的制作工艺极其精湛,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充分展现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非凡创造力。

“秦玉高足杯”同样引人注目。

这件玉器造型优美,线条简洁流畅。

玉质温润细腻,光泽柔和。

高足杯的设计独特,既有实用价值,又具观赏之美。

它反映了秦朝时期的玉器制作水平和审美取向,对于研究秦朝的物质文化和工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还有“金背瑞兽葡萄镜”,这是一面极其华丽的铜镜。

镜背以瑞兽和葡萄纹为主题,装饰繁复而精美。

瑞兽形态各异,活灵活现;葡萄颗粒饱满,藤叶缠绕。

其铸造工艺精湛,纹饰布局巧妙,充分体现了唐代铜镜制作的高超水平和独特魅力。

这面铜镜不仅是实用的梳妆用具,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董钦造像”也是不可忽视的珍品。

这组造像由阿弥陀佛、二菩萨、二力士和莲座组成,造型庄严肃穆。

佛像面部表情慈祥平和,衣褶线条流畅自然。

其雕刻工艺精细入微,展现了佛教艺术在当时的繁荣和发展。

西安博物院的这些国宝级珍品,每一件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们见证了西安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风貌。

通过对这些珍品的研究和欣赏,我们能够穿越时空,领略到古代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浅议历史类博物馆的藏品保护、陈列设计、宣传教育与服务问题——以西安博物院为例

浅议历史类博物馆的藏品保护、陈列设计、宣传教育与服务问题——以西安博物院为例
护、 陈列设计 、 宣传教 育与服务 三方 面讨论 历 史类博 物馆存在 的 问题 , 并提 出藏 品保 护要 以安 全为基本原 则 , 陈 列设 计要独树 一帜 , 并运用 多种 手段 实现 博物馆 的 宣传教 育功能 , 使历 史类博物馆 成为人们休 闲、 娱 乐、 学 习的
场所 。
关键词 : 历 史类博物馆 ; 问题 ; 西安博物 院
安全 问题也 不容 忽视 , 要在 保证文 物摆放 安全 的同时兼
顾展览 的艺术 性 。西安博物 院展 出的一对剑柄 的摆放方
式就有些欠妥 , 没有对这组文物进行 较好 加固处理 , 遇到 地震时这对剑柄就很有 可能倾 倒 , 造 成损坏 ( 图1 ) 。
图 1 鎏金鹰形剑柄
二、 历史 类博物馆的陈列设计
中图分类号 : G1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C N6 1 — 1 4 8 7 . ( 2 0 1 3 ) 0 7 — 0 0 4 9 — 0 4
历史 类博 物馆 在我 国数 量众 多 , 在博 物馆 体系 中 占 度全年 较低 , 比较适合文 物的保存 。个别展 柜 中有 温湿 有 重要地 位。随着 全 民文 化素质 的提 高 , 越 来越 多 的人 度监测 器 、 报警器等 , 但是多数展柜 中只放有一小瓶 干燥 喜欢 以参 观博 物馆 的方式来获取知识 、 休闲娱乐 。然而 , 剂, 不知工作 人员 多久会更换 一次 。博 物馆 内的温湿度
线索 [ 2 ] P 2 4 9  ̄例 如西安 博物 院 的基 本 陈列分 为千 年古 都 等符合 当时 的历 史事实 , 不要 出现常识 性错误 。多媒体 和帝都万象 两个主题 , 千年古都展示 了西安 城 的历史 沿 是展览 内容的延伸 和补充 , 不 可 以喧宾夺 主 , 但视频 、 音 革, 帝都万 象展示 了西安 作为十三朝古 都的风 貌 , 向观众 频 、 动画等相 结合可 以传播大量 的信息 , 促进 观众视 觉 、

西安博物院博物馆

西安博物院博物馆

西安博物院博物馆部分1、前言(东门厅)游客朋友,欢迎您参观博物馆。

博物馆是西安博物院典藏文物的核心部分,陈列内容包括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部分。

博物馆共分三层,地下一层为基本陈列展区,陈列了千余件文物,以“古都西安”为主题,突出反映了西安的都城发展史。

博物馆有四个专题陈列:一层是长安佛教造像艺术专题陈列,二层有古代书画专题陈列、玉器专题陈列和印章专题陈列;而临时陈列厅经常性的举办内容丰富的各类展览。

东门右侧报告厅的幻影成像剧场,是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大型多媒体主题剧场,再现千年小雁塔的历史与传奇,欢迎参观。

左侧为讲解咨询台和卫生间。

2、大厅地图现在请您看脚下这幅地图,这是西安地区历代都城变迁的示意图,反映了周、秦、汉、唐等时期都城的方位变化情况。

这幅示意图同时也是关中地区地貌图:西安南依秦岭,北枕渭河,八水环绕,自然条件优越,在古代就被称为“天府之国”,“金城千里”,所以有了“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从西周开始,先后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历时1100余年。

那么在这样漫长的岁月中,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您步入地下一层的基本陈列厅,跟随着我们的讲解,一起追溯长安城的历史变迁吧。

3、隋唐长安城遗址模型(男声)现在您来到的是“千年古都”部分,这里给您介绍的是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1000多年建都史的古都西安的城市变迁情况,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第一部分。

这里按历史主线摆放了不同时期的城市模型,它们分别是“汉长安城”、“唐长安城”、“唐大明宫麟德殿复原模型”、“宋京兆府.元奉元路”和“明清西安府”模型。

通过这一组模型展示了西安的城市发展和变迁。

现在请您随我去看看唐长安城模型。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第二年开始营建新都大兴城。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将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

唐长安城的面积大约为84平方公里,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

城内有东西向14条大街,南北向11条大街,25条道路将全城分成100多个里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张锦秋(1936年),女,生于四川成 都,教授级高级建筑师。1954—1960 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1962—1964被 选为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和理论研 究生,师从梁思成、莫宗江教授。 1966年至今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 院从事建筑设计。其间,主持设计了许 多有影响的工程项目。多年来,她的设 计思想始终坚持探索建筑传统与现代相 结合,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 注重将规划、建筑、园林溶为一体。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博物馆
• 西安博物院文物展馆 • 西安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博物馆(文物展馆)由中国 工程院院士、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者、著名建筑设计 师张锦秋创意设计,整体外观以天圆地方理念创作,突 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同院的小雁塔以及荐福寺 古建筑群相得益彰、交相辉映。2004年在新闻媒体发起 的评选活动中,该博物馆被评为西安未来十大标志性建 筑之一。
斗拱雄大,出檐深远
城市”为题,以西安作为13王朝的古都、一千多 年建都史为主线,以历代文物的展示为基础,突出反映西安 的都城发展史和都城社会生活状况。展厅面积约2485㎡,陈 列文物660余件组。 • 在“古都西安”的总标题下,又分为“千年古都”和“帝 都万象”两部分。“千年古都”部分,以“西周丰镐”、“ 秦阿房宫”、“汉长安城”、“隋、唐长安”、“明、清西 安”为章节 城市的发展变化情况模型,集中反映历代都城 规模、格局以及唐代以后,城市的发展变化情况;以模型、 图板等形式,突出了城市规模及重要的宫殿建筑。
西安博物院标志
• 设计元素: 西安博物院标志以西安博物院的中心建 筑小雁塔为设计元素,小雁塔是西安博物院收藏的最大 文物,同时也体现了西安的古都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强调了西安博物院作为西安文化主要展示窗口的重要 地位。 • 颜色寓意: 西安博物院标志采用灰色与橙黄颜色结 合,象征着光阴的交替,历史的变迁,文明的延续相传 。
西安博物院标志
• 西安博物院标志的设计选取了小雁塔的侧面仰视角度,给 人一种雄浑大气之感,更彰显了西安的悠远历史和中国文 化的博大精深,采用点线面结合的现代图形表现手法,让 古塔焕发出新气象,更具时代特色;也寓意西安博物院与 时俱进,肩负着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使命。 西安博物院标志 采用灰色与橙黄颜色结合,象征着光阴的交替,历史的变 迁,文明的延续相传。
馆舍介绍
西安博物院 • 西安博物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西路。由文物展馆区、 小雁塔以及荐福寺为核心的历史名胜区、园林游览区三部分组成 。西安博物院总投资2.2亿元(由国家投资2000万元、西安市政府 投资近2亿元),占地面积245亩。2007年5月18日西安博物院正 式对外开放。西安博物院在国内博物馆(院)中独树一帜,以千 年古塔园林式遗迹休闲景区以及古都西安现代型历史博物馆而闻 名。2010年3月31日,西安博物院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参观者凭 任何能证明身份的证件都能领取门票一张。 • 西安博物院以著名唐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 为中心,整体按文物鉴赏、旅游观光、综合服务三大功能区设计 ,形成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公园为一体的历史文化休闲场 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