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细雨帷飘白玉堂》诗词翻译及鉴赏

合集下载

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译文及鉴赏

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译文及鉴赏

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译文及鉴赏《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是由李商隐所创作的,这首诗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写法非常概括。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唐代:李商隐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译文幽寂的厅堂中层层帷幕深垂;独卧床上,追思前事,倍感静夜的漫长。

巫山神女艳遇楚王,原来只是梦一场;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独处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柔弱,偏要摧残;像那具有芬芳美质的桂叶,却无月露滋润使之飘香。

即使相思全无好处,但这种惆怅之心,也好算是痴情了。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注释神女:即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

小姑句:古乐府《青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风波句:意谓菱枝虽是弱质,却不相信会任凭风波欺负。

直道两句:意谓即使相思全无好处,但这种惆怅之心,也好算是痴情了。

直道:即使,就说。

了:完全。

清狂:旧注谓不狂之狂,犹今所谓痴情。

按:如作狂放解本也通,但既把诗中人作为女子解,那么,还是作痴情解较切。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赏析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

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

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这首诗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写法非常概括。

首联“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写环境:层层叠叠帷幔低垂的闺房,幽邃宁静; 夜深了,闺房的主人上床后却心事重重、辗转反侧,凄清的长夜何其漫漫。

她为何迟迟不能入眠? 她在想什么呢?诗中什么也没说,任由读者去想象。

李商隐《春雨》唐诗译文《春雨》古诗鉴赏详解

李商隐《春雨》唐诗译文《春雨》古诗鉴赏详解

李商隐《春雨》唐诗译文《春雨》古诗鉴赏详解《春雨》由李商隐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是一首情诗。

春雨潇潇,情丝缭绕。

这首诗是借助飘洒迷的春雨,抒发怅念远方恋人的情绪。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唐诗吧。

《春雨》作者:李商隐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春雨》【注解】1. 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

2. 白门:指今江苏南京市。

3. 云罗:像螺纹般的云片。

4. 红楼:华美的楼房,多指女子的住处。

5. 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

6. 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

7. 玉珰:耳环。

《春雨》【翻译】“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新春时节,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在床上;白门寂寞,令我心中万分感伤。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着那座红楼,只觉得凄冷茫茫,我只好顶着珠帘般的细雨,在依稀闪烁的灯光中黯然归来。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凄楚的暮春,遥远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凄伤感?缠绵的思绪,化做空泛的梦,在残宵的梦中依稀与你相见。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有玉珰一双作为信物,怎么样才可以送达;我只有寄希望于万里长空中,那一只刚刚飞来的鸿雁。

《春雨》【韵译】新春,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床;幽会的白门冷落了,我心中惘然。

隔着雨丝凝视红楼,我倍觉冷寂;珠箔般雨滴飘打灯笼,独自归返。

你在远路,到春晚应更悲凄伤感?只有残宵能梦中聚首,依稀空泛。

耳环情书已备好,怎么才能送达;我寄希望于万里云中,那只孤雁。

《春雨》【评析】《春雨》是一篇怀人之作。

诗人在一个雨夜或一个飘雨而尚未入夜的晚上,回想自己曾经去一个地方找寻一名牵挂自己许多情思的女子,然而,鹤去楼空佳人不在。

首联上句用“怅”为全诗定下基调:淡淡的哀伤,淡淡的忧郁。

下句复以“寥落”之事相衬并完成时空的转移。

李商隐《无题其三》古诗词赏析

李商隐《无题其三》古诗词赏析

【导语】李商隐写得的爱情诗,⼏乎全是写失意的爱情。

⽽这种失意的爱情中⼜常常融⼊⾃⼰的某些⾝世之感。

下⾯是⽆忧考分享的李商隐《⽆题其三》古诗词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题其三》 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蟾啮锁烧⾹⼊,⽟虎牵丝汲井回。

贾⽒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莫共花争发,⼀⼨相思⼀⼨灰! 【诗⽂解释】 飒飒东风送来蒙蒙细⾬,荷花塘外传来阵阵轻雷声。

打开⾦蟾咬锁的⾹炉放⼊⾹料,转动⽟虎牵动井绳汲⽔回屋。

贾⽒隔帘偷看少年美貌的韩寿,宓妃爱慕曹植的才华留枕寄情。

相思之情切莫与春花争荣竞发,⼀⼨⼨相思都化成了灰烬。

【词语解释】 飒飒:风声。

芙蓉:荷花。

丝:井绳。

少:年少。

【韵译】: 东风飒飒,阵阵细⾬随风飘散纷飞,荷花塘外的那边,传来了声声轻雷。

有锁纽的⾦蟾⾹炉,⾹烟缭绕飘逸,状似⽟虎的辘轳,牵引绳索汲井⽔。

贾⼥隔帘窥韩寿,是爱他年轻貌美,魏王梦见甄⽒留枕,赋诗⽐作宓妃。

呵,我这颗⼼不再与春花⼀同萌发;免得使我⼨⼨相思,都化成了烟灰。

【评析】: 这⾸诗描写了⼀位深闺中追求爱情的⼥⼦失望的痛苦。

⼥主⼈公愁怀不展,百⽆聊赖,不由得沉重得悲叹。

全诗含蓄深婉,反复咏叹,震憾⼈⼼,动⼈⼼弦。

这也是艳情诗,是回忆前情的。

诗写⼀位闭锁深闺的⼥⼦追求爱情⽽失望的痛苦。

开⾸从眼前景致说起,再以物为喻;⾦蟾虽坚⾹烟可⼊;井⽔虽深,辘轳可汲,我岂⽆隙可乘?接着⽤贾⽒窥帘,幸⽽缘合,宓妃留枕,终属梦想的典故,说明相聚皆成幻梦,归结出莫再相思,以免⾃讨苦吃的意念,创出了“⼀⼨相思⼀⼨灰”的奇句。

全诗善于运⽤⽐喻、典故和强烈对照的⼿法,把抽象的幽思和爱情形象化,显⽰了美好爱情的被毁灭,使诗歌具有⼀种动⼈⼼弦的悲剧美。

李⽒的爱情诗写得的全是写失意的爱情。

这⼤概与他沉沦的⾝世遭遇有关。

⾃⾝失意的际遇,使其对青年男⼥失意的爱情有特别的体验。

⽽在诗歌创作中有可能融⼊⾃⼰⾝世的感受。

象这⼆⾸在蓬⼭远隔,相思成灰的感慨中,难道没有他仕途遭折的感触? 【赏析】 这⾸⽆题诗写⼀位深锁幽闺的⼥⼦追求爱情⽽幻灭的绝望之情。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译文赏析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译文赏析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译文|赏析《无题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体裁不同,第一首为七言律诗,着重抒写相爱而受到重重阻隔不能如愿的怅惘之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无题二首·其一》唐代: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译文及注释译文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注释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分曹:分组。

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鼓:指更鼓。

应官:犹上班。

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赏析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

“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

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

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

“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

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

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相思。

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

“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

李商隐《无题二首》原诗及赏析

李商隐《无题二首》原诗及赏析

李商隐《无题二首》原诗及赏析无题二首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注释⑴“昨夜”句:《尚书·洪范》“星有好风。

”此含有好会的意思。

⑵画楼:指彩绘华丽的高楼。

一作“画堂”。

桂堂:形容厅堂的华美。

⑶灵犀:犀角中心的髓质像一条白线贯通上下,借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和暗通。

⑷“隔座”二句:送钩、射覆,均为古代酒席间游戏。

分曹:分组。

⑸嗟:叹词。

余:我。

鼓:报更的鼓。

唐制,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

鼓响天明,即须上班。

⑹兰台:汉代藏图书秘籍的宫观,这里借指诗人供职的秘书省。

类:类似。

转:一作“断”。

⑺阊门:阊阖,传说中之天门。

萼绿华:传说中之女仙名。

《真诰·运象》:“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

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

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于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

来与权尸解药。

”《零陵县志》:“秦萼绿华,女仙也,以晋穆帝升平三年,降于羊权家。

自谓行道已九百年,授权道术及尸解药,亦隐影化形而去。

好事者比之九疑仙人萼绿华。

”⑻抵:至,到。

《广雅·释诂》:“抵至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遂从井陉抵九原。

”一作“尚”。

相望:期盼伊。

相,偏指一方,即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望,盼望,期待。

《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考差兮谁思。

”此言昔年期盼一见伊人,乃咫尺天涯,难得一见。

⑼秦楼客:用《列仙传》萧史事。

⑽看:一作“著”。

吴王苑内花:冯浩注:“暗用西施。

”李商隐《病中早访招国李十将军遇挈家游曲江》:“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

”可与此同参。

译文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春风,在那画楼之西侧桂堂之东。

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

李商隐简介_李商隐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

李商隐简介_李商隐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

李商隐简介_李商隐的诗全集_古诗大全李商隐,唐朝诗人。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李商隐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李商隐的诗全集:《登乐游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

其全文古诗如下: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翻译】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将要结束。

《夜雨寄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

其全文古诗如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翻译】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子。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无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

其全文古诗如下:第一首: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第二首: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第三首: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坐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烛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春雨》李商隐全诗译文及赏析

《春雨》李商隐全诗译文及赏析

《春雨》李商隐全诗译文及赏析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春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一首情诗。

春雨潇潇,情丝缭绕。

这首诗是借助飘洒迷朦的春雨,抒发怅念远方恋人的情绪。

春雨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注释】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

白门:金陵的别称,即现南京。

南朝乐府民歌《杨叛儿》说:“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

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讲的是男女欢会。

后人常用“白门”指代男女幽会之地。

红楼:华美的楼房,多指女子的住处。

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

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

依稀,形容梦境的忧伤迷离。

玉珰:是用玉做的耳坠,古代常用环佩、玉珰一类的饰物作为男女定情的信物。

缄札:指书信。

云罗:像螺纹般的云片,阴云密布如罗网,比喻路途艰难。

【白话译文】含韵译文新春,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床;幽会的白门冷落了,我心中惘然。

隔着雨丝凝视红楼,我倍觉冷寂;珠箔般雨滴飘打灯笼,独自归返。

你在远路,到春晚应更悲凄伤感?只有残宵能梦中聚首,依稀空泛。

耳环情书已备好,怎么才能送达;只寄希望于万里长空,飞来鸿雁。

直译译文一我独自和衣怅卧,在这微雨迷茫的新春之夜。

多少次我流连白门欢会处,却只见它蒙上了一层忧郁,我只能寂寞惆怅。

依然记得不久前,我来到你的楼下,隔着迷蒙的春雨,遥望你住过的红楼。

早已人去楼空,倍觉凄凉冷落。

我黯然转身离去,细雨在暗淡的灯光下飘洒,恰似珠帘轻扬。

亲爱的你应在远去的路上吧,面对日暮春晚,你会触动悲春么?可怜我只能在残夜的迷梦中才能与你相会,于是每夜梦底的幽秘,挑逗着我的心还有你纯洁的灵魂。

我渴求赠上玉档书札,却不知如何相送。

万里长空阴云密布如罗网,一只雁儿在孤独地飞翔。

译文二新春时节穿着一件夹衣,怅然而卧,白门寂寞,有很多不如意的事。

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原文译文鉴赏

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原文译文鉴赏

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原文|译文|鉴赏《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组无题诗《无题四首》中的第二首。

写了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幻灭的绝望之情。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原文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译文及注释译文东风飒飒,阵阵细雨随风飘散纷飞,荷花塘外的那边,传来了声声轻雷。

有锁纽的金蟾香炉,香烟缭绕飘逸,状似玉虎的辘轳,牵引绳索汲井水。

贾女隔帘窥韩寿,是爱他年轻貌美,魏王梦见甄氏留枕,赋诗比作宓妃。

呵,我这颗心不再与春花一同萌发;免得使我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烟灰。

注释1、金蟾句:意谓虽有金蟾啮锁,香烟犹得进入。

金蟾:旧注说是“蟾善闭气,古人用以饰锁”。

啮:咬。

2、玉虎句:意谓井水虽深,玉虎犹得牵丝汲之。

玉虎:井上的辘轳。

丝:井索。

汲:引。

3、贾氏句:晋韩寿貌美,司空南充招为掾,贾女于窗格中见韩寿而悦之,遂通情。

贾女又以晋帝赐贾充之西域异香赠寿。

韩掾少:为了韩寿的年轻俊美。

掾:僚属。

少:年轻。

4、宓妃句:魏曹植曾作《洛神赋》,赋中叙述他和洛河女神宓妃相遇事。

宓妃:指洛神,传说为伏(宓)羲之女。

留枕:这里指幽会。

魏王:曹植封东阿王,后改陈王。

鉴赏这首无题诗写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幻灭的绝望之情。

首联“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描绘环境气氛:飒飒东风,飘来蒙蒙细雨;芙蓉塘外,传来阵阵轻雷。

既隐隐传达了生命萌动的春天气息,又带有一些凄迷黯淡的色调,烘托出女主人公春心萌动和难以名状的迷惘苦闷。

东风细雨,容易令人联想起“梦雨”的典故;芙蓉塘即莲塘,在南朝乐府和唐人诗作中,常常代指男女相悦传情之地;“轻雷”则又暗用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

”这一系列与爱情密切相关的词语,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细雨帷飘白玉堂》诗词翻译及鉴赏
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细雨·帷飘白玉堂》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

其古诗全文如下: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前言】
《细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选取雨季来临时的一幕落笔,以神奇丰富的的想象摹写了初秋蒙蒙细雨迷人的情状,意境优美,尤具韵致。

【注释】
帷:帷帘,这里指细雨从天而降,形同疏帘。

白玉堂,指天宫,相传中唐诗人李贺临死时,看见天上使者传天帝令召唤他上天给新建的白玉楼撰写记文。

簟(diàn):竹席。

碧牙床:喻指天空,蔚蓝澄明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

楚女:指《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

萧萧:清凉的。

发彩:形容秀发光泽华润。

【翻译】
阵阵细雨好像是白玉堂飘下的帷帘,又像是从碧牙床上翻卷下来
的竹席。

当时的神女沐浴披拂着光彩照人的秀发,就像这是气氛变得清凉的细雨。

【赏析】
《细雨》这首诗笔法全属正面铺陈,不过是发挥了比喻及想象的功能,写得灵活而新鲜。

诗篇一上来打了两个比方蔚蓝清澈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

这里将细雨由天上洒落,想象为好像天宫白玉堂前飘拂下垂的帷幕,又像是从天空这张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簟席。

帷幕、簟席都是织纹细密而质地轻软的物件,用它们作比拟,既体现出细雨的密致形状,也描画了细雨随风飘洒的轻盈灵姿。

接下来,诗人再借用神话传说材料作进一步形容。

楚女,《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诗中曾写到她在天池沐浴后曝晒、梳理自己头发的神情。

这里说:想象神女当时的情态,那茂密的长发从两肩披拂而下,熠熠地闪着光泽,萧萧地传达凉意,如同作者眼前洒落的细雨。

这个比喻不仅更为生动地写出了细雨的诸项特征,还特别富于韵致,引人遐想。

整首诗联想丰富,意境优美,如“帷飘”、“簟卷”的具体形象,“白玉”、“碧牙”、“发彩”的设色烘托,“萧萧”的清凉气氛,尤其是神女情态的虚拟想象,合成了一幅神奇谲幻、瑰丽多彩的画面。

比较起来,于这首诗主题相似的《微雨》偏于写实作风,而此诗则更多浪漫情味,从中反映出作者咏物的多样化笔调。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