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锌含量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锌含量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锌含量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锌含量

(吉林省临江市刘伯田)

概述

1.方法原理

在pH为4.0—5.5的醋酸盐缓冲介质中。锌离子与双硫腙形成红色螯合物,其反应为:

该螯合物可被四氯化碳(或三氯甲烷)定量萃取。以混色法完成测定。

用四氯化碳萃取,锌一双硫腙螯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5 nm,其摩尔吸光系数约为9.3×104。

2.干扰及消除

在本法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天然水中正常存在的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水中存在少量铋、镉、钴、铜、金、铅、汞、镍、钯、银和亚锡等金属离子时,对本法均有干扰,但可用硫代硫酸钠掩蔽剂和控制溶液的pH值来消除这些干扰。三价铁、余氯和其它氧化剂会使双硫腙变成棕黄色。由于锌普遍存在于环境中,而锌与双硫腙反应又非常灵敏,因此需采取特殊措施防止污染。

3.方法的适用范围

当使用光程为20mm比色皿,试份体积为100ml时,锌的最低

检出浓度为0.005mg/L。本法适用于测定天然水和轻度污染的地表水中的锌。

4. 仪器

(l)分光光度计,应用10 mm或更长光程的比色皿。

(2)分液漏斗:容量为125和150ml,最好配有聚四氟乙烯活塞。(3)玻璃器皿:所有玻璃器皿均先后用1+l硝酸浸泡和无锌水清洗。

5. 试剂

(1)无锌水:将普通蒸馏水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柱以除去水中痕量锌,用于配制试剂。

(2)四氯化碳(CCl4)。

(3)高氯酸(ρ=1.75g/ml)。

(4)盐酸(ρ=1.18g/ml)。

(5)6mol/L盐酸:取500ml浓盐酸用水稀释至1000ml。

(6)2mol/L盐酸:取100ml浓盐酸用水稀释至600ml。

(7)0.02mol/L盐酸:取2mol/L盐酸10ml用水稀释到1000ml。(8)乙酸(含量36%)。

(9)氨水(ρ=0.90g/ml)。

(10)1+100氨溶液:取氨水10ml用水稀释至1000ml。

(11) 硝酸(ρ=1.4g/ml)。

(12) 2%(V/V)硝酸溶液:取硝酸20ml 用水稀释至1000 ml。(13)0.2% (V/V)硝酸溶液:取2ml 硝酸用水稀释至1000ml。(14)乙酸钠缓冲溶液:将68g三水合乙酸钠(CH3COONa·3H2O)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

专业项目课程课例 项目十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 一、项目名称: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 二、项目背景分析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培养分析化学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的一门专业实践课,以定量分析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实验强化理论,以期提高化工工作者的分析操作能力。 功能定位:在定量分析中我们常常用到分光光度分析法,它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是仪器分析的基础实验,也是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项目综合训练了学生分光光度计使用、系列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绘制等多个技能。 学生能力:学生通过相关基础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化学知识和定量分析知识,也具备一定的独立操作和思维能力。 项目实施条件:该项目是仪器分析的基础实验,一般中职学校具备相关的实训实习条件,学生有条件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了解721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 2、了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 3、掌握721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4、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原始记录的设计 5、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报告的设计 6、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7、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的分析原始记录和分析报告的填写 四、工作任务 1

2 五、参考方案 参考方案一 1、邻二氮杂菲-Fe 2+ 吸收曲线的绘制 用吸量管吸取铁标准溶液(20μg/mL )0.00、2.00、4.00mL ,分别放入三个50mL 容量瓶中,加入1mL 10%盐酸羟胺溶液,2mL 0.1%邻二氮杂菲溶液和5mL HAc-NaAc 缓冲溶液,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放置10min ,用3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即在0.0mL 铁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同试剂)为参比溶液,在440~560nm 波长范围内,每隔20~40nm 测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附近,每隔5~10nm 测一次吸光度。在坐标纸上,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A 和λ关系的吸收曲线。从吸收曲线上选择测定Fe 的适宜波长,一般选用最大吸收波长λmax 。 2、标准曲线的制作 用吸量管分别移取铁标准溶液(20μg/mL )0.00、2.00、4.00、6.00、8.00、10.00mL ,分别放入6个50mL 容量瓶中,分别依次加入1.00mL 10%盐酸羟胺溶液,稍摇动;加入2.00mL 0.1%邻二氮杂菲溶液及5.00mL HAc-NaAc 缓冲溶液,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放置10min ,用1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即在0.00mL 铁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同试剂)为参比溶液,选择λmax 为测定波长,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在坐标纸上,以含铁量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水样中铁含量的测定 取三个50mL 容量瓶,分别加入5.00mL (或10.00mL 铁含量以在标准曲线范围内为合适)未知试样溶液,按实验步骤2的方法显色后,在λmax 波长处,用1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平行

双硫腙水相光度法快速测定水中微量铅

第32卷第6期2007年12月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Journal of Kun m 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Vol .32 No .6 Dec .2007 收稿日期:2007-05-31.基金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化西部专项(项目编号:发改高技[2004] 2060号) 第一作者简介:胡亮(1964-),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冶金环保.E -ma il:ynlhu@yahoo https://www.360docs.net/doc/24399941.html, 双硫腙水相光度法快速测定水中微量铅 胡 亮1,2,陈加希1,王鲁民1,2,王 倩2,林连兵2 (1.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云南昆明650051; 2.昆明理工大学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24) 摘要: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 on X -100存在下,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铅的方法.检测溶液在波长503nm 处有最大吸收峰,铅离子浓度在0~6μg/mL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铅离子的测定范围已由过去的0~3μg/mL 提高到0~6μg/mL.用此方法与原子吸收法作对比,分别测铅合成水样的浓度,偏差为1.3%,可在水相中直接用光度法测定微量铅,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方法. 关键词:双硫腙;分光光度法;铅离子 中图分类号:O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5X (2007)06-0081-03 Rap i d D eter m i n a ti on of M i cro L ead w ith D ith i zone W a ter Pha se by Spectrophotom etry HU L i ang 1,2,CHEN J i a 2xi 1,W AN G Lu 2m i n 1,2,W AN G Q i an 2,L I N L i an 2b i ng 2 (1.Postdoct oralWorkstati on of Yunnan M etallurgy Gr oup Co .,L td .,Kun m ing 650051,China; 2.B i otechnol ogy Research Center,Kun m 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Kun m ing 650224,China )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ter m inati on of m icr o lead (Ⅱ)in aqueous s oluti on by the dithiz one s pectr o 2phot ometry in the p resence of Trit on X -100.The maxi m u m abs orbance peak value of test s oluti on is at 503n https://www.360docs.net/doc/24399941.html, mbert -Beer’s la w is obeyed in the range of Pb (Ⅱ)0~6μg/mL.The deter m inati on range of the lead concen 2trati on can be extended fr om 0~3μg/mL t o 0~6μg/https://www.360docs.net/doc/24399941.html,pared with at om ic abs or p ti on method,the differ 2ence of the result is only 1.3%,and the content of m icr o Pb (Ⅱ)can be directly deter m ined in aqueousmedium by s pectr ophot ometry .This method is p r oved t o be si m p le,rap id and exact . Key words:dithiz one;s pectr ophot ometry;lead i on 0引言 双硫腙是测定多种重金属离子浓度的高灵敏光度试剂,由于双硫腙及其络合物均难溶于水,因而分析中一般都采用萃取分光光度法.在pH 为8.5~9.5的氨性柠檬酸盐-氰化物的还原性介质中,铅离子与双硫腙形成可被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萃取的红色螯合物,现已形成了测定水中微量铅的光度法标准[1,2].萃取光度法操作繁琐,容易增加操作误差.为简化铅的光度测定方法,许多分析工作者研究了以表面活性剂增溶的水相直接光度法,所用的增溶剂有T ween -80,T ween -20,SEDSS (丁二酸二(油酸乙二醇单酯)酯磺酸钠),Trit on X -100(聚氧乙烯异辛基苯基醚)等[3-8] .报道的方法中,双硫腙溶液配制需加温、现配现用等,仍显麻烦,且线性范围不超过3μg/mL.本试验采用Trit on X -100作增溶剂,研究了直接水相测定微量铅的方法.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铁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吸收曲线及标准曲线的绘制,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方法原理。 3、学会721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了解其工作原理。 4、学会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5、掌握比色皿的正确使用。 二、实验原理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当入射光波长λ及光程b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只要绘出以吸光度A 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的含量。同时,还可应用相关的回归分析软件,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的微量铁,可选用显色剂邻二氮菲(又称邻菲罗啉),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是化工产品中测定微量铁的通用方法,在pH值为2-9的溶液中,邻二氮菲和二价铁离子结合生成红色配合物: 此配合物的lgK 稳=21.3,摩尔吸光系数ε 510 = 1.1×104L·mol-1·cm- 1,而Fe3+能与邻二氮菲生成3∶1配合物,呈淡蓝色,lgK 稳 =14.1。所以在加 入显色剂之前,应用盐酸羟胺(NH 2 OH·HCl)将Fe3+还原为Fe2+,其反应式如下:2Fe3++ 2NH2OH·HCl → 2Fe2++N2+ H2O +4H++ 2 Cl- 测定时酸度高,反应进行较慢;酸度太低,则离子易水解。本实验采用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溶液pH≈5.0,使显色反应进行完全。

为判断待测溶液中铁元素含量,需首先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中不同浓度铁离子引起的吸光度的变化,对应实测样品引起的吸光度,计算样品中铁离子浓度。 本方法的选择性很高,相当于含铁量40倍的Sn2+、Al3+、Ca2+、Mg2+、Zn2+、 SiO 32-;20倍的Cr3+、Mn2+、VO 3 -、PO 4 3-;5倍的Co2+、Ni2+、Cu2+-等离子不干扰 测定。但Bi3+、Cd2+、Hg2+、Zn2+、Ag+等离子与邻二氮菲作用生成沉淀干扰测定。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721型分光光度计、酸度计、50ml比色管、吸量管(1mL、2mL、5mL、10 mL)、比色皿、洗耳球。 1.1×10-3mol·L-1铁标准溶液、100ug·ml-1铁标准溶液、盐酸、盐酸羟胺、醋酸钠、0.15%邻二氮菲水溶液。 四、实验步骤 (一)准备工作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预热,调解仪器。 (二)测量工作(以通过空白溶液的透射光强度为I0,通过待测液的透射光 强度为I,由仪器给出透射比T,再由T值算出吸光度A值) 1、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测量波长的选择 用吸量管吸取2.00 mL1.0×10-3mol.L-1标准溶液,注入50 mL比色管中,加入1.00mL 10%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加入2.00 mL0.15%邻二氮菲溶液,5.0 mL NaAc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在光度计上用1cm比色皿,采用试剂溶液为参比溶液,在440-560 nm间,每隔10nm测量一次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测量的适宜波长。一般选用最大吸收波长λ max 为测定波长。 2、显色剂条件的选择(显色剂用量) 在6支比色管中,各加入2.00mL 1.0×10-3mol·L-1铁标准溶液和1.00mL 10%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分别加入0.10,0.50,1.00,2.00 ,3.00及4.00mL 0.15% 邻二氮菲溶液,5.0mL NaAc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光度计上用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锌含量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锌含量 (吉林省临江市刘伯田) 概述 1.方法原理 在pH为4.0—5.5的醋酸盐缓冲介质中。锌离子与双硫腙形成红色螯合物,其反应为: 该螯合物可被四氯化碳(或三氯甲烷)定量萃取。以混色法完成测定。 用四氯化碳萃取,锌一双硫腙螯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5 nm,其摩尔吸光系数约为9.3×104。 2.干扰及消除 在本法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天然水中正常存在的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水中存在少量铋、镉、钴、铜、金、铅、汞、镍、钯、银和亚锡等金属离子时,对本法均有干扰,但可用硫代硫酸钠掩蔽剂和控制溶液的pH值来消除这些干扰。三价铁、余氯和其它氧化剂会使双硫腙变成棕黄色。由于锌普遍存在于环境中,而锌与双硫腙反应又非常灵敏,因此需采取特殊措施防止污染。 3.方法的适用范围 当使用光程为20mm比色皿,试份体积为100ml时,锌的最低

检出浓度为0.005mg/L。本法适用于测定天然水和轻度污染的地表水中的锌。 4. 仪器 (l)分光光度计,应用10 mm或更长光程的比色皿。 (2)分液漏斗:容量为125和150ml,最好配有聚四氟乙烯活塞。(3)玻璃器皿:所有玻璃器皿均先后用1+l硝酸浸泡和无锌水清洗。 5. 试剂 (1)无锌水:将普通蒸馏水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柱以除去水中痕量锌,用于配制试剂。 (2)四氯化碳(CCl4)。 (3)高氯酸(ρ=1.75g/ml)。 (4)盐酸(ρ=1.18g/ml)。 (5)6mol/L盐酸:取500ml浓盐酸用水稀释至1000ml。 (6)2mol/L盐酸:取100ml浓盐酸用水稀释至600ml。 (7)0.02mol/L盐酸:取2mol/L盐酸10ml用水稀释到1000ml。(8)乙酸(含量36%)。 (9)氨水(ρ=0.90g/ml)。 (10)1+100氨溶液:取氨水10ml用水稀释至1000ml。 (11) 硝酸(ρ=1.4g/ml)。 (12) 2%(V/V)硝酸溶液:取硝酸20ml 用水稀释至1000 ml。(13)0.2% (V/V)硝酸溶液:取2ml 硝酸用水稀释至1000ml。(14)乙酸钠缓冲溶液:将68g三水合乙酸钠(CH3COONa·3H2O)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一、填空题1.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_____,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 2.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_____涮洗,或用_____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 3 3.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制备土壤样品过程中,需取过2mm筛的土样,用玛瑙研钵将其研细至全部通过_____mm筛后,备用。答案:0.149 4. 光度法测定森林土壤全磷的样品,在碱熔完成后,应加入_____℃的水溶解熔块,并用硫酸和热水多次洗涤坩埚。答案:80 二、判断题 1.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 2. 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3.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4.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在样品中加入酸,并在电热板上加热,目的是分解有机物和氧化样品中各种形态存在的砷,使之成为可溶态的砷。()答案:正确 6.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应直接称取新鲜的土样进行测定。()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称取风干或冷冻干燥的样品测定。 7.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总砷时,有机物会干扰测定,应加酸并加热分解,以消除其于扰。() 答案:正确 8. 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样品消解过程中所加的酸分别是盐酸、硝酸和磷酸。()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样品消解所加的酸分别是盐酸、硝酸和高氯酸。 9. 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垃圾或土壤中砷时,若所用试剂中含有少量氰化物,可用乙酸铅脱脂棉吸收去除。()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乙酸铅脱脂棉吸收去除的是试剂中的硫化物。 10.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全氮时,如需提供烘干基含量,则应测定土壤水分,并进行折算。(答案:正确 11. 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时,若铁粉中含有大量的碳会干扰测定,所以在选择时应注意。()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若铁粉含有大量的氮会干扰测定,所以在选择时应注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测定。 1.仪器与测定条件:室温:____℃相对湿度:____% 分析天平编号:;水浴锅编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编号:;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西贝母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_______mg的溶液,即得。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______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浓氨试液3ml,浸润1小时。加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40ml,置80℃水浴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用适量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洗涤药渣2~3次,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至刻度,摇匀,即得。 4.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1ml、0.2ml、0.4ml、0.6ml、1.0ml,置25ml具塞试管中,分别补加三氯甲烷至10.0ml,精密加水5ml、再精密加0.05%溴甲酚绿缓冲液(取溴甲酚绿0.05g,用0.2mol/L氢氧化钠溶液6ml使溶解,加磷酸二氢钾1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ml,即得)2ml,密塞,剧烈振摇,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放置30分钟。取三氯甲烷液,用干燥滤纸滤过,取续滤液,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 5.测定法: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ⅤA),在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西贝母碱的重量,计算,即得。 6.结果与计算 6.1 标准曲线制备:

对照品批号 纯 度 S 对照品来源 干燥条件 对照品称重W 对(mg) 各浓度点稀释倍数f 对 溶液浓度C 对(ug/ml) 吸光度A 对 线性回归方程 A=( )C +/-( ) r =( ) 计算公式: W S C f ?= 对对对 C 对= 6.2 样品测定: 水分Q 取样量W 样(g ) 样品稀释倍数f 样 样品吸光度A 样 样品平均吸光度A 样 浓度C(ug/ml) 含量X (%) 平均含量X (%) 计算公式:() %100Q 110W f C X 6 ?-???= 样样 样 X 1= X 2= 7.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生物碱以西贝母碱(C 27H 43NO 3)计,不得少于0.050%。 结果: 规定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水中的锌.

2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2.1 应用范围 2.1.1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中锌的含量。 2.1.2 本法最低检测量为0.5μ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浓度为0.05mg /L。 2.2 原理 在pH4.0~5.5的水溶液中,锌离子与双硫腙生成红色螯合物,用四氯化碳萃取后比色定量。 在选定的pH条件下,用足够量的硫代硫酸钠可掩蔽水中存在的少量铅、铜、镉、钴、铋、镍、金、钯、银、亚锡等干扰金属离子。 2.3 仪器 所用玻璃化妆品均须用1+1硝酸洗涤,然后再用不含锌的纯水冲洗干净。不得用自来水冲洗。 2.3.1 60ml分液漏斗 2.3.2 10ml比色管。 2.3.3 分光光度计。 2.4 试剂 配制试剂和稀释用纯水均为去离子蒸馏水。 2.4.1 锌标准贮备溶液:同1 3.1. 4.1.4。 如无金属锌,可称取0.4398g硫酸锌(ZnSO4·7H2O)溶于纯水中,加入10ml浓盐酸,用纯水定定容至1000ml。此溶液1.00ml含0.100mg锌。 2.4.2 锌标准溶液:吸取10.00ml锌标准贮备溶液(1.4.1),用纯水定容至 1000ml。此锌标准溶液1.00ml含1.00μg锌。 2.4.3 0.1%双硫酸腙四氯化碳贮备溶液:称取0.10g双硫腙(C18H12N4S),在干燥的烧杯中用四氯化碳溶解后稀释至100ml,倒入棕色瓶中。此溶液置冰箱内保存,可稳定数周。 如双硫腙不纯,可用下述方法纯化:称取0.20g双硫腙,溶于100ml氯仿,经脱脂棉过滤于250ml分液漏斗中,每次用20ml 3+97稀氨水连续反萃取数次,直至氯仿相几乎无绿色为止。合并水相至另一分液漏斗,每次用四氯化碳10ml振荡洗涤水相两次,弃去四氯化碳相。水相用1+9硫酸溶液酸化至有双硫腙析出,再每次用100ml四氯化碳萃取两次,合并四氯化碳相,倒入棕色瓶中,置冰箱内保存。 2.4.4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临用前,吸取适量双硫腙四氯化碳贮备溶液 (2.4.3),用四氯化碳稀释约30倍,至吸光度为0.4(波长535 nm,1cm比色皿)。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氯含量

·分析测试·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氯离子的研究与应用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MICRO CHLORION 1 前言 含有有机物工艺水中氯离子的测定, 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分析指标,其含量的高低,对生产的稳定性、生产过程参数的调节至关重要。目前,含有有机物工艺水中的氯离子的测定方法有硝酸银滴定法、汞量滴定法、比色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在生产中直接应用有一定的难度。分光光度法以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广泛用于各种微量以及痕量组分的分析。由于氯化银沉淀不稳定, 直接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结 果不理想。笔者通过研究氯化银沉淀在明胶- 乙醇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微量氯离子的分光光度法,并应用到有机物工艺水中微量氯离子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线性范围为0~6 mg/ L , 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1108 , 变异系数为01026 。回收率为101 %~105 %。 2 实验部分 211 试剂 明胶- 乙醇水溶液: 称取011250 g 明胶, 溶于100 ml 水中, 取其20mL 明胶溶液+ 30 mL 乙醇, 放于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满刻度。硝酸溶液:1 + 2 。氯标准溶液:012 mg/ mL 。称取116439 (称准至010002 g) 氯化钠溶解后,全部转移到10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满刻度,摇匀,取此

溶液50 mL 稀释到250 mL 。硝酸银溶液:20 g/ L 。称取2 g 硝酸银于100 mL 容量瓶中, 用无氯化物水稀释到刻度。 212 仪器 3 运行效果 根据该厂污水处理场的实际情况, 在两间浮选池上各装一套溶气设备,经过试运行,在认为设备运行正常的情况下,进行了检验和验收,结果如下: (1) 污水泵、循环加气泵及电机运行平稳, 无振动和异常声音。 (2) 污水泵和循环加气泵压力均在013~0134MPa 之间。 (3) 气泡微细。 (4) 截止目前射流加压溶气设备运行情况良好,除油效果显著,提高了污水处理的质量。 4 结论 (1)JDAF - Ⅱ型射流加压溶气设备应用效果良好,运行稳定,操作简单,根除了释放器堵塞现象,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 该设备采用内循环式,所需的溶解空气经循环射流器和真空进气阀自吸气作用完成, 毋需空气压缩机供给,因此减轻了噪声污染。 (3) 除油效果显著。浮选出水含油由原来的6018 %提高到现在的7310 % , 浮选出水含油量可控制在20 mg/ L 以下。 (4) 自动化程度高。该设备自动调整溶气罐内气液平衡,无需人工控制。 一般实验室仪器及755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13 测定步骤 于100 mL 比色管中,依次加入氯标准溶液、水、明胶- 乙醇水溶液、硝酸溶液,混匀后再加

锌离子浓度的测定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7472--87 概述 1.方法原理 在pH为4.0—5.5的醋酸盐缓冲介质中。锌离子与双硫腙形成红色螯合物,其反应为: 该螯合物可被四氯化碳(或三氯甲烷)定量萃取。以混色法完成测定。 用四氯化碳萃取,锌一双硫腙螯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5 nm,其摩尔吸光系数约为9.3×104。 2.干扰及消除 在本法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天然水中正常存在的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水中存在少量铋、镉、钴、铜、金、铅、汞、镍、钯、银和亚锡等金属离子时,对本法均有干扰,但可用硫代硫酸钠掩蔽剂和控制溶液的pH值来消除这些干扰。三价铁、余氯和其它氧化剂会使双硫腙变成棕黄色。由于锌普遍存在于环境中,而锌与双硫腙反应又非常灵敏,因此需采取特殊措施防止污染。 3.方法的适用范围 当使用光程为20mm比色皿,试份体积为100ml时,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L。本法适用于测定天然水和轻度污染的地表水中的锌。 仪器 (l)分光光度计,应用10 mm或更长光程的比色皿。 (2)分液漏斗:容量为125和150ml,最好配有聚四氟乙烯活塞。 (3)玻璃器皿:所有玻璃器皿均先后用1+l硝酸浸泡和无锌水清洗。 试剂 (1)无锌水:将普通蒸馏水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柱以除去水中痕量锌,用于配制试剂。(2)四氯化碳(CCl4)。 (3)高氯酸(ρ=1.75g/ml)。 (4)盐酸(ρ=1.18g/ml)。 (5)6mol/L盐酸:取500ml浓盐酸用水稀释至1000ml。 (6)2mol/L盐酸:取100ml浓盐酸用水稀释至600ml。 (7)0.02mol/L盐酸:取2mol/L盐酸10ml用水稀释到1000ml。 (8)乙酸(含量36%)。 (9)氨水(ρ=0.90g/ml)。 (10)1+100氨溶液:取氨水10ml用水稀释至1000ml。 (11) 硝酸(ρ=1.4g/ml)。 (12) 2%(V/V)硝酸溶液:取硝酸20ml 用水稀释至1000 ml。 (13)0.2% (V/V)硝酸溶液:取2ml 硝酸用水稀释至1000ml。 (14)乙酸钠缓冲溶液:将68g三水合乙酸钠(CH3COONa·3H2O)溶于水中。并稀释至250ml,另取乙酸1份与7份水混合,将上述两种溶液按等体积混合,混合液再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物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物 1.仪器 1.1紫外分光光度计(UV-1801型);配石英比色皿(1cm)2个 1.2容量瓶(100mL):10个;容量瓶(250mL)1个 1.3吸量管(10mL、5mL):各1支 1.4移液管(20mL、25mL、50mL):各1支 2.试剂 2.1标准溶液(1mg/mL):维生素C、水杨酸、苯甲酸、山梨酸、邻二氮菲分别配成1mg/mL的标准溶液,作为储备液。 2.2未知液:浓度约为(40~60ug/mL)。(其必为给出的五种物质之一) 3.实验操作 3.1比色皿配套性检查 石英比色皿装蒸馏水,以一只比色皿为参比,在测定波长下调节透射比为100%,测定其余比色皿的透射比,其偏差应小于0.5%,可配成一套使用。 3.2未知物的定性分析 将五种标准储备液均稀释成10ug/mL的试液(配制方法由选手自定)。以蒸馏水为参比,于波长200~350nm范围内扫描五种溶液,绘制吸收曲线,根据所得到的吸收曲线对照标准谱图,确定被测物质的名称,并依据吸收曲线确定测定波长。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考考考考附图附图附图附图。。。。 3.3未知物定量分析 根据未知液吸收曲线上测定波长处的吸光度,确定未知液的稀释倍数,并配制待测溶液3份,进行平行测定。 推荐方法 3.3.1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准确吸取1mg/mL的维生素C标准储备液50.00mL,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此溶液的浓度为200ug/mL)。再分别准确移取1、2、4、6、8、10mL上述溶液,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浓度分别为2、4、8、12、16、20 ug/mL)。准确移取20.00mL维生素C未知液,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于

实验5水中铬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精)

实验五水中铬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废水中铬的测定常用分光光度法,其原理基于: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离子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符合比尔定律。如果测定总铬,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水样中的三价铬氧化为六价铬,再用本法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和总铬的原理和方法;熟练应用分光光度计。 2.预习第二章第六节中测定铬的各种方法,比较其优点、缺点。 二.六价铬的测定 1.仪器 ①分光光度计、比色皿(1cm、3cm)。 ②50mL具塞比色管、移液管、容量瓶等。 2.试剂 (1)丙酮。 (2)(1+1)硫酸。 (3)(1+1)磷酸。 (4) 0.2%(m/V)氢氧化钠溶液。 (5)氢氧化锌共沉淀剂:称取硫酸锌(ZnSO4·7H2O)8g,溶于100mL水中;称取氢氧化钠2.4g,溶于新煮沸冷却的120mL水中。将以上两溶液混合。 (6)4%(m/V)高锰酸钾溶液。 (7)铬标准贮备液:称取于120℃干燥2h的重铬酸钾(优级纯)0.2829g,用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每毫升贮备液含0.100mg 六价铬。 (8)铬标准使用液:吸取5.00mL铬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每毫升标准使用液含1.00μg六价铬。使用当天配制。 (9)20%(m/V)尿素溶液。 (10)2%(m/V)亚硝酸钠溶液。 (11) 二苯碳酰二肼溶液:称取二苯碳酰二肼(简称DPC,C13H14N4O)0.2g,溶于50mL丙酮中,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贮于棕色瓶内,置于冰箱中保存。颜色变深后不能再用。 3.测定步骤 (1)水样预处理: ①对不含悬浮物、低色度的清洁地面水,可直接进行测定。 ②如果水样有色但不深,可进行色度校正。即另取一份水样,加入除显色剂以外的各种试剂,以2mL丙酮代替显色剂,用此溶液为测定试样溶液吸光度的参比溶液。 ③对浑浊、色度较深的水样,应加入氢氧化锌共沉淀剂并进行过滤处理。 ④水样中存在低价铁、亚硫酸盐、硫化物等还原性物质时,可将Cr6+还原为Cr3+,此时,调节水样pH值至8,加入显色剂溶液,放置5min后再酸化显色,并以同法做标准曲线。 (2)标准曲线的绘制:取9支50mL比色管,依次加入0、0.20、0.50、1.00、2.00、4.00、6.00、8.00和10.00mL铬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标线,加入1+1硫酸0.5mL和1+1磷酸0.5mL,摇匀。加入2mL显色剂溶液,摇匀。5~10min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山楂丸中总黄酮的含量

实验五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山楂丸中总黄酮的含量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总黄酮含量。 2、掌握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 大山楂丸由山楂、神曲和麦芽组成,主要功能为开胃消食,其中山楂主要成分为有机酸、黄酮类及多种维生素。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邻二酚羟基,或3,5位羟基结构,可与铝盐、铅盐、镁盐等金属盐类试剂反应,生成有色配合物,可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本实验利用黄酮类化合物在亚硝酸钠的碱性溶液中,与Al3+产生高灵敏度的橙红色配合物(λ max=510nm),从而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比色法)测定大山楂丸中总黄酮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药 1、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索氏提取器。 2、乙醇(A.R)、5%亚硝酸钠溶液、10%硝酸铝溶液、1mol/l氢氧化钠溶液。 3、槲皮素(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4、大山楂丸(市售品)。 四、操作步骤 1、标准液的配制:精密称取槲皮素对照品2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95%乙醇50ml使溶解,然后加50%乙醇稀释至刻度,即得0.2mg/ml的对照品溶液。 2、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0、1.0、2.0、3.0、4.0、5.0ml,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中,各加50%乙醇溶液使成5ml,精密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入10%硝酸铝溶液0.3ml,摇匀,再放置6分钟,加入1%氢氧化

钠溶液4ml,分别用5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以第一瓶作空白,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10nm处测其吸收度,作A-C标准曲线(或计算其回归方程)。 3、样品液的制备:精密称取120℃干燥2小时的大山楂丸6.5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95%乙醇125ml回流提取1.5小时,将提取液移至250ml容量瓶中,补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即得。 4、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提取液1ml,按上述标准曲线制备方法进行测定,并由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计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五、注意事项 1、实验证明,提取时间为1.5小时,基本能提尽样品中黄酮。 2、实验证明,样品显色后,在30分钟内测定总黄酮含量,无明显改变,超过30分钟,含量有所改变。 六、思考题 1、比色法操作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总黄酮与单体黄酮的测定方法有何不同?

(完整word版)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铜和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结构及操作方法 3.学会土样的消解及重金属的测定方法。 二、仪器和仪器: 1.仪器:100 mL容量瓶、移液管、玻璃棒、聚四氟乙烯坩埚、电热板 novAA 4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铜-空心阴极灯、锌-空心阴极灯 2.试剂: (1)盐酸,优级纯; (2)硝酸,优级纯; (3)去离子水;(4)氢氟酸,ρ=1.49g/ml; (6)高氯酸,ρ=1.68 g/ml。 (7)硝酸镧水溶液:称取3g硝酸镧(La(NO3)·6H2O)溶于42ml水中。(没用吧,应去掉) (8)2%(v/v)硝酸溶液:移取20 ml浓硝酸(优级纯)于980 ml去离子水中。 (9)国际标准样品-锌-单元素标准溶液,1000 ug/mL。 (10)国家标准样品-铜-单元素标准溶液,1000 ug/mL。 (11)铜、锌混合标准使用液:分别移取10ml铜和4ml锌单元素标准溶液于 25 mL容量瓶中,用2%的稀硝酸稀至刻度,配制铜、锌混合标准工作液,使 铜、锌浓度分别为100 ug/ml、40 ug/ml,待用。 四、实验原理: 采用盐酸-硝酸-高氯酸全分解的方法,彻底破坏土壤的矿物晶格,使试样中的待测元素全部进入试液中。然后,将土壤消解液喷入空气-乙炔火焰中。在火焰的高温下,铜、锌化合物离解为基态原子,该基态原子蒸汽对相应的空心阴极灯发生的特征谱线产生选择性吸收。在选择的最佳测定条件下,测定铜、锌的吸光度。 五、操作方法: 1.土壤样品的处理:

将采集的土壤样品(一般不少于500g)倒在塑料薄膜上,晒至半干状态,将土块压碎,除去残根、杂物,铺成薄层,经常翻动,在阴凉处使其慢慢风干。然后用有机玻璃棒或木棒将风干土样碾碎,过2 mm尼龙筛,去掉2 mm以上的砂砾和植物残体。将上述风干细土反复按四分法弃取,最后约留下100 g土样,进一步用研钵磨细,通过100目尼龙筛,装于瓶中(注意在制备过程中不要被沾污)。取20~30 g土样,在105℃下烘4~5 h,恒重。 2.土样的消解: 准确称取0.2—0.5g(精确至0.0002 g)试样于50 mL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用水润湿后加入10ml浓盐酸,于通风橱内的电热板上低温加热,使样品初步分解,待蒸发至约剩3ml左右时,取下稍冷,然后加入5ml浓硝酸,5ml氢氟酸,3ml高氯酸,加盖后于电热板上中温加热。1h后,开盖,继续加热除硅,为了达到良好的飞硅效果,应经常摇动坩埚,当加热至冒浓厚白烟时,加盖,使黑色有机碳化合物分解。待坩埚壁上的黑色有机物消失后,开盖赶高氯酸白烟并蒸至内容物呈粘稠状。视消解情况可再加入3ml浓硝酸,3ml氢氟酸,1ml高氯酸,重复上述消解过程。当白烟再次基本冒尽且坩埚内容物呈粘稠状时,取下稍冷,用水冲洗坩埚盖和内壁,并加入1ml 2%硝酸溶液温热溶解残渣。然后将溶液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冷却后用2%硝酸定容至标线,摇匀,待测。 由于土壤种类较多,所以有机质差异较大,在消解时,要注意观察,各种酸的用量可视消解情况酌情增减。土壤消解液应呈白色或淡黄色(含铁量高的土壤),没有明显的沉积物存在。 注意:电热板温度不宜太高,否则会使聚四氟乙烯坩埚变形。 3.测定步骤: (1)仪器操作条件的设置(计算机操作) 在工作站上设置分析条件参数:如波长(Cu为324.8 nm,Zn为213.9 nm)、狭缝(Zn 1.2 nm、Cu 0.2 nm)、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Zn 10 mA、Cu 3 mA)、燃烧头高度(6 mm)、气体压力(乙炔为0.1-0.15 Mpa,空气为0.5 MPa),标样个数(4个)、读数次数(各3次)等等。 (2)绘制工作曲线(铜锌标液浓度及样品含量按这次测定结果记录和处理)在5根50 ml比色管中,从第二个起分别加入铜、锌混合标准工作液0.5 ml,1 ml,2 ml,3 ml,以 2% 的稀硝酸定容至刻度线,摇匀,此时加入的铜标液浓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docx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紫外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 1.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主要有:①测参数法:折射率、相对密度、紫外吸收等;②基于化学反应:定氮法、双缩脲法、Folin―酚试剂法等。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2.蛋白质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中含有共轭双键,因此,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最大吸收峰位于280nm附近(不同蛋白质略有不同)。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与蛋白质溶液的浓度服从朗伯―比尔定律。 利用紫外吸收法测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度较差,原因有二:①对于测定那些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较大的蛋白质,有一定误差,故该法适于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似的蛋白质;②样品中含有的嘌呤、嘧啶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会出现较大干扰。 三、仪器与试剂 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标准蛋白质溶液3.00mg·mL-1、0.9%NaCl 溶液、试样蛋白质溶液。 10mL比色管、1cm石英比色皿、吸量管。 四、实验步骤 1.绘制吸收曲线 用吸量管吸取2mL3.00mg·mL-1标准蛋白质溶液于10mL比色管中,用0.9%NaCl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cm石英比色皿,以0.9%NaCl溶液作参比溶液,在190~400nm间每隔5nm测一次吸光度Abs,记录数据并作图。 2.绘制标准曲线 用吸量管分别吸取1.0、1.5、2.0、2.5、3.0mL3.00mg·mL-1标准蛋白质溶液于10mL比色管中,用0.9%NaCl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cm石英比色皿,以0.9%NaCl溶液作参比溶液,在波长280nm处分别测其吸光度,记录数据并作图。 3.样品测定 取适量浓度试样蛋白质溶液,在波长280nm处测其吸光度,重复三次。在已经得到标准曲线的情况下,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度高,待测溶液的浓度需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所以,先测定试样蛋白质原液的吸光度(1.363),估算浓度为2.0960 mg·mL-1,再将原试液稀释至5倍(即取2mL试液,用0.9%NaCl 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估算浓度为0.4192 mg·mL-1,测吸光度,重复三次五、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海水—汞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FHZDZHS0003 海水汞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F-HZ-DZ-HS-0003 海水—汞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近岸排污口、港口及工业排污水域,含汞较高的水样,不适用于远海及大洋等低汞海水的测定。 检出限:0.4μg / L。 2 原理 汞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成离子汞,再用氯化亚锡将离子汞还原成原子汞蒸气,随载气进入高锰酸钾吸收液中,再以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萃取。汞与双硫腙反应生成橙色螯合物,于485nm处测定吸光度。 3 试剂 除非另作说明,本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无汞去离子水或等效纯水。 3.1 硫酸(1+1)。 3.2 硫酸C(1/2 H2SO4)=1 mol/L。 3.3 高锰酸钾溶液,50g/L:称取5g高锰酸钾(KMnO4)溶于100mL水中,搅匀。于棕色试剂瓶中保存。 3.4 吸收液:分别取10mL硫酸溶液(1+1)和10mL高锰酸钾溶液(50g/L)混合,加水稀至100mL,搅匀。 3.5 氯化亚锡溶液:称取100g氯化亚锡(SuCl2·2H2O)于烧杯中,加入500mL盐酸(1+1),加热至氯化亚锡完全溶解,冷却后盛于棕色试剂瓶中,于冰箱中保存。 3.6 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 3.6.1 双硫腙贮备液:称取100mg双硫腙(C6H5NHNHCSN∶NC6H5)溶于20mL三氯甲烷(CHCl3)及80mL四氯化碳(CCl4)中,滤入250mL分液漏斗,加100mL稀氨水(1+50)振摇萃取,此时双硫腙生成铵盐进入水相。将下层有机相转入第二个分液漏斗,再加100mL稀氨水(1+50)萃取一次。弃去有机相,合并水相。用四氯化碳洗涤水相三次(每次30mL),弃去有机相。向水相中滴加盐酸(1+2)至水溶液呈酸性,此时双硫腙以紫黑色片状结晶析出。用250mL四氯化碳分三次振荡提取,合并有机相,再经塞有脱脂棉的分液漏斗将有机相滤入棕色试剂瓶中(弃去初流液5mL)。加入盐酸羟胺的硫酸溶液[10mL盐酸羟胺溶液(100g/L)和10mL 硫酸C(1/2H2SO4)=1mol/L的混合液],覆于有机相液面上,置于冰箱中保存备用。 3.6.2 双硫腙使用液:透光率T=70%(吸光度A2=0.155) 双硫腙使用液的浓度以透光率(T%)表示(规定在500nm波长,1cm吸收皿)。 配制方法及步骤: 取1.00mL双硫腙贮备液于具塞比色管中,加四氯化碳稀释至一定体积(V3),通常为10mL,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铁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欧阳学文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吸收曲线及标准曲线的绘制,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方法原理。 3、学会721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了解其工作原理。 4、学会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5、掌握比色皿的正确使用。 二、实验原理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当入射光波长λ及光程b 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只要绘出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 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的含量。同时,还可应用相关的回归分析软件,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的微量铁,可选用显色剂邻二氮菲(又称邻菲罗啉),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是化工产品中测定微量铁的通用方法,在pH值为29的溶液中,邻二氮菲和二价铁离子结合生成红色配合物: 此配合物的lgK稳=21.3,摩尔吸光系数ε510 = 1.1×104 L·mol1·cm1,而Fe3+能与邻二氮菲生成3∶1配合物,呈淡蓝色,lgK稳=14.1。所以在加入显色剂之前,应用盐酸羟胺(NH2OH·HCl)将Fe3+还原为Fe2+,其反应式如下:2Fe3+ + 2NH2OH·HCl → 2Fe2+ + N2 + H2O + 4H+ + 2Cl 测定时酸度高,反应进行较慢;酸度太低,则离子易水解。本实验采用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溶液pH≈5.0,使显色反应进行完全。 为判断待测溶液中铁元素含量,需首先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中不同浓度铁离子引起的吸光度的变化,对应实测样品引起的吸光度,计算样品中铁离子浓度。 本方法的选择性很高,相当于含铁量40倍的Sn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