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实数知识点总结和压轴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实数(挑战综合(压轴)题分类专题)-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

实数(挑战综合(压轴)题分类专题)-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

专题6.15 实数(挑战综合(压轴)题分类专题)(专项练习)【类型一】实数✭✭平方根✭✭立方根【类型①】实数➼➻平方根✭✭立方根➼➻解方程(两个题)1.求下列x 的值(1) ()2251360x +-=(2) ()3218x -=-2.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 225640x -=;(2) ()33433270x ++=;(3) 2(21)16x +=【类型②】实数➼➻平方根✭✭立方根➼➻运算求值(两个题)3.计算: (1) 33(1)128-+ (2) 3223(5)(3)2532(3)--+.4.计算 (1)310.0184- (2) 332【类型③】实数➼➻平方根✭✭立方根➼➻综合化简与运算(四个题) 5.如图,有一只蚂蚁从点B 沿数轴向左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 ,若点B 3设点A 所表示的数为m .(1) 实数m 的值是_________;(2) 求()221m m +++的值.(3) 在数轴上还有C 、D 两点分别表示实数c 和d ,且有24c +4d -求238c d ++的平方根.6.已知:x 的平方根是3a +与215a -213b -.(1) 求a ,b 的值;(2) 求x 的值;(3) 求1a b +-的立方根.7.已知235,4,8a b c ===-.(1) 若,a b <求a b +的值;(2) 若0abc >,求32a b c --的值.8.计算: (1) 239(6)27--(2) 51的整数部分为a 51的小数部分为b ,求23a b +的值.【类型二】实数✭✭平方根✭✭立方根【类型①】实数➼➻混合运算(四个题)9.计算(1) ()29234--; (2) 223184(3)2⎛⎫- ⎪⎝⎭.10.计算: (1)23327(3)1--- (2) 23164(2)9-+-11.(1)用“<”“>”或“=”填空: 1 22 3(2)由以上可知:①|12= , 23= .(3)计算:12233420212022++.(结果保留根号)12.知识链接:①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 ,b ,如果0a b ->,那么a b >;如果0a b -=,那么a b =;如果0a b -<,那么a b <;①任意实数a 的平方都是非负数,即20a ≥.知识运用:(1) 7______53; (2) 已知a 为实数,2(32)A a =-,()()21432B a a a =---,请你比较A 、B 的大小;(3) 已知x 、y 均为正数,比较2x y +与82xy x y+的大小.【类型②】实数➼➻大小比较✭✭估算✭✭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两个题) 13.已知21a -的平方根是3±,9b -的立方根是2,c 12(1) 求a 、b 、c 的值; (2) 若x 12的小数部分,求1212x 的值.14.阅读材料,解答下面的问题: 479<273<<,7272.(1) 6的整数部分.(2) 已知56a ,56的小数部分是b ,求2021()a b +的值.【类型③】实数➼➻运算✭✭化简✭✭规律(三个题)15.观察下列等式,并回答问题: ①1221=; 2332= 3443= 4554=……(1) 请写出第①个等式:______356=______;(2) 写出你猜想的第n 个等式:______;(用含n 的式子表示) (3) 241-1的大小.16.观察下列各等式及验证过程:11122323-=211121223232323-==⨯⨯ 11113()23438-=21111313()23423423843-===⨯⨯⨯⨯ 11114()345415-=21111414()345345534541-==⨯⨯⨯⨯ 针对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写出用n (n 为正整数)表示的等式_____.17.观察表格,回答问题:a…0.00010.01110010000…a…0.01x1y100…(1)表格中x=________,y=________;(2)从表格中探究a a①10 3.16≈1000≈________;①8.973b=,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b,则b=________;m897.3(3)a a的大小.当________a a>;当________a a=;当________a a.【类型四】实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拓展与应用【类型①】实数➼➻应用➼➻化简✭✭求值(四个题)18.如图,纸上有五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纸(图1),我们可以把它剪开拼成一个正方形(图2).(1)图中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边长是___________;(2)你能把十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纸(图3),剪开并拼成正方形吗?若能,请仿照图的形式把它重新拼成一个正方形.并求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___.19.如图,长方形内有两个相邻的正方形,面积分别为9和6,(1)小正方形边长的值在哪两个连续的整数之间?与哪个整数较接近?(直接写结果)(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3)若小正方形边长的值的整数部分为x,小数部分为y,求(y6)x的值.20.综合与实践如图是一张面积为2400cm的正方形纸片.(1)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______;(直接写出答案)(2)若用此正方形纸片制作一个体积为3216cm的无盖正方体,请在这张正方形纸片上画出无盖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示意图,并求出该正方体所用纸片的面积.21.“2”探究活动,根据各探究小组的汇报,完成下列问题.(1) 22我们知道面积是222 1.4=+,画出如下示意图.>.2 1.4x由面积公式,可得2x+______2=.因为x值很小,所以2x更小,略去2x,得方程______,解得x≈____(保留到0.001),2≈_____.(2) 22过程.现有2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排列形式如图(1),请把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要求:画出分割线并在正方形网格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用实线画出拼接成的新正方形.x x>.依题意,割补前后图形的面积相等,小敏同学的做法是:设新正方形的边长为()0有22x =,解得2x 1)如图所示进行分割,请在图(2)中用实线画出拼接成的新正方形.请参考小敏做法,现有5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排列形式如图(3),请把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要求:画出分割线并在正方形网格图(4)中用实线画出拼接成的新正方形.说明:直接画出图形,不要求写分析过程.【类型②】实数➼➻综合➼➻拓展✭✭提升(三个题)22.先阅读然后解答提出的问题:设a 、b 是有理数,且满足2322=-a b b a 的值.解:由题意得(3)(2)20-++a b ,因为a 、b 都是有理数,所以a ﹣3,b+2也是有理数,2是无理数,所以a -3=0,b+2=0,所以a=3,b=﹣2, 所以3(2)8=-=-a b .问题:设x 、y 都是有理数,且满足225y 1035x y -=+x+y 的值.23.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小白在草稿纸上画了一条数轴进行操作探究:操作一:(1)折叠纸面,若使表示的点1与﹣1表示的点重合,则﹣2表示的点与表示的点重合;操作二:(2)折叠纸面,若使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回答以下问题:3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①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距离为8(A在B的左侧),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则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操作三:(3)在数轴上剪下9个单位长度(从﹣1到8)的一条线段,并把这条线段沿某点折叠,然后在重叠部分某处剪一刀得到三条线段(如图). 若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之比为1:1:2,则折痕处对应的点所表示的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探索与应用.先填写下表,通过观察后再回答问题:(1)表格中x=;y= ;(2)从表格中探究a a①101000≈ ;① 3.24 1.8a 180,则a = ;(3) 312 2.289≈30.2289z =,则z= .参考答案1.(1)10.2x =,2 2.2x =-(2)12x =-【分析】(1)首先移项,然后利用直接开平方,即可求出答案; (2)先直接开立方,即可求出答案. 解:(1)()2251360x +-=,∴()225136x +=,∴()236125x +=, ∴10.2x =,2 2.2x =-.(2)()3218x -=-,∴212x -=-,∴12x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解方程,熟练掌握求平方根和求立方根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2.(1)x =85±(2)x =247-(3)121322x x ==-,【分析】(1)移项,系数化为1后求平方根即可; (2)移项,系数化为1后求立方根即可解题; (3)先求平方根,然后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 解:(1)225640x -=, 22564x =,26425x =, x =85±;(2)()33433270x ++=, ()3343327x +=-,327(3)343x +=-, 3x +=-37, x =247-; (3)2(21)16x +=212x +=±,212x +=,212x +=-,①121322x x ==-,.【点拨】本题考查平方根,立方根,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3.2(2)43【分析】(1)先计算立方值、绝对值、立方根,再把有理数和无理数分别计算即可; (2)先计算立方根、平方值、平方根、绝对值,再把有理数和无理数分别计算即可. (1)解:原式=12122-+2 (2)解:原式=595233-+-+=43【点拨】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立方根、立方值、平方值、平方根、绝对值的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4.(1) 2.4- (2)2【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及性质分别计算后再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法则求解即可;(2)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及性质直接运算即可得到答案.(1310.0184-()1=0.1+22--0.120.5=-- 2.4=-;(23322=-【点拨】本题考查有理数的运算,涉及到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及性质和相反数的定义及性质,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及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32;(2)23 (3)4±【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直接右边的数减去距离即得左边的数; (2)代入m 求值即可;(3)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c,d 的值,代入即可求解. (1)解:(1)32m =, 32; (2)解:()221m m +++=)2322321++=313+ =23+故答案为:23+(3)解:①24c + 4d -, ①|24|c + 4d -, ①24|0|c ≥+ 4d -, ①|2|40c += 4d -, ①24c d -=,=,①()2382234816c d ++=⨯-+⨯+=, ①164±=±.【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公式、非负数的性质,关键是要会理解两点间的距离,最后求的平方根有两个.6.(1) 4a =,5b =(2)49(3)2【分析】(1)根据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 (2)求出3a +或者215a -的平方即可得出答案; (3)将,a b 的值代入1a b +-中,求其立方根即可. (1)解:x 的平方根是3a +与215a -,(3)(215)0a a ∴++-=,解得4a =, 213b -=,5b ∴=;(2)x 的平方根是3a +与215a -,22(3)(43)49x a ∴=+=+=;(33314512a b +-+-=.【点拨】本题考查了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熟知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是解本题的关键.7.(1)3-或7-(2)15 或7-【分析】(1)利用绝对值的定义求出a 的值,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求出b 的值,利用立方根的定义求c 的值,代入即可求出a +b 的值;(2)根据ab 小于0,得到ab 异号,求出a 与b 的值,代入所求式子中计算即可求出值.(1)解:①235,4,8a b c ===-.①5,2,2a b c =±=±=-, ①a b <, ①5,2a b =-=±,①523a b +=-+=-或527a b +=--=-, 即a b +的值为3-或7-; (2)①0,2abc c =->, ①0ab <,①5,2==-a b 或 5,2a b =-=, ①当5,2,2a b c ==-=-时,()()3253222a b c --=-⨯--⨯-5+64=+15.=当5,2,2a b c =-==-时,()3253222a b c --=--⨯-⨯-564=--+ 7.=-①3215a b c --=或7-.【点拨】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涉及的知识有:绝对值及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求出a 与b 的值是解本题的关键.8.(1)0 (2)35【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25151介于那两个连续整数之间,从而确定它们的整数部分和51的小数部分,继而求出23a b +的值.(1)解:原式()3630=---=(2)①459①253<<①3514<<,1512<<51的整数部分3a =51的整数部分为1, 51的小数部分)51152b =-,①)232335235a b +=⨯+⨯=【点拨】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算术平方根有关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问题,掌握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会估算无理数的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doc:一.选择题(共13小题)1.9的平方根为()A.3 B.﹣3 C.±3 D.2.的算术平方根是()A.2 B.±2 C.D.±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A.﹣2与B.﹣2与C.﹣2与﹣D.|﹣2|与24.如图,数轴上A,B两点分别对应实数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0 B.ab>0 C.a﹣b>0 D.|a|﹣|b|>05.估算﹣2的值()A.在1到2之间B.在2到3之间C.在3到4之间D.在4到5之间6.估计的值()A.在3到4之间B.在4到5之间C.在5到6之间D.在6到7之间7.估计+3的值()A.在5和6之间B.在6和7之间C.在7和8之间D.在8和9之间8.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5,估计它的边长大小在()A.2与3之间B.3与4之间C.4与5之间D.5与6之间9.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可能是()A.点P B.点Q C.点M D.点N10.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A.﹣1 B.1﹣C.2﹣D.﹣2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的平方根是±1 B.﹣1的立方根是﹣1C.是2的平方根D.﹣3是的平方根12.下列各数中,3.14159,,0.131131113…(相邻两个3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个),﹣π,,,无理数的个数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13.实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ac>bc B.|a﹣b|=a﹣b C.﹣a<﹣b<c D.﹣a﹣c>﹣b﹣c二.填空题(共13小题)14.的平方根是.15.﹣8的立方根是.16.的算术平方根是.17.﹣()2=.18.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则a+b=.19.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3x﹣2和5x+6,则这个数是.20.若实数a、b满足|a+2|,则=.21.比较大小:﹣3﹣2.22.=.23.5﹣的小数部分是.24.比较大小:(填“>”“<”“=”).25.若x,y为实数,且,则(x+y)2010的值为.26.若将三个数表示在数轴上,其中能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是.三.解答题(共14小题)27.计算:(﹣2)2+(﹣3)×2﹣.28.计算:(﹣2)2+|﹣1|﹣.29.求值:+()2+(﹣1)2015.30.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明用来表示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因为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即,∴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请解答:(1)如果的小数部分为a,的整数部分为b,求的值;(2)已知:,其中x是整数,且0<y<1,求x﹣y的相反数.31.已知:x﹣2的平方根是±2,2x+y+7的立方根是3,求x2+y2的算术平方根.32.已知,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求的值.33.设2+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是x、y,试求x、y的值与x﹣1的算术平方根.34.计算:(﹣2)2﹣(3﹣5)﹣+2×(﹣3)35.(1)有这样一个问题:与下列哪些数相乘,结果是有理数?A、;B、;C、;D、;E、0,问题的答案是(只需填字母):;(2)如果一个数与相乘的结果是有理数,则这个数的一般形式是什么(用代数式表示).36.求值:已知y=x2﹣5,且y的算术平方根是2,求x的值.37.画一条数轴,把﹣1,,2各数和它们的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用“<”号连接.38.求x的值:(1)4x2=25;(2)(x﹣0.7)3=0.027.39.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1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12a+2b的立方根.40.已知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试求M﹣N的值.(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9的平方根为()A.3 B.﹣3 C.±3 D.【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解答】解:9的平方根有:=±3.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方根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2.的算术平方根是()A.2 B.±2 C.D.±【分析】先求得的值,再继续求所求数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解答】解:∵=2,而2的算术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时应先明确是求哪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否则容易出现选A的错误.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A.﹣2与B.﹣2与C.﹣2与﹣D.|﹣2|与2【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性质及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A、=2,﹣2与2互为相反数,故选项正确;B、=﹣2,﹣2与﹣2不互为相反数,故选项错误;C、﹣2与不互为相反数,故选项错误;D、|﹣2|=2,2与2不互为相反数,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互为相反数.如果两数互为相反数,它们的和为0.4.如图,数轴上A,B两点分别对应实数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0 B.ab>0 C.a﹣b>0 D.|a|﹣|b|>0【分析】本题要先观察a,b在数轴上的位置,得b<﹣1<0<a<1,然后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解答】解:A、∵b<﹣1<0<a<1,∴|b|>|a|,∴a+b<0,故选项A错误;B、∵b<﹣1<0<a<1,∴ab<0,故选项B错误;C、∵b<﹣1<0<a<1,∴a﹣b>0,故选项C正确;D、∵b<﹣1<0<a<1,∴|a|﹣|b|<0,故选项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是大于左边的数.5估算﹣2的值()A.在1到2之间B.在2到3之间C.在3到4之间D.在4到5之间【分析】先估计的整数部分,然后即可判断﹣2的近似值.【解答】解:∵5<<6,∴3<﹣2<4.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能力,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6.估计的值()A.在3到4之间B.在4到5之间C.在5到6之间D.在6到7之间【分析】应先找到所求的无理数在哪两个和它接近的整数之间,然后判断出所求的无理数的范围.【解答】解:∵5<<6,∴在5到6之间.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那就,“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7.估计+3的值()A.在5和6之间B.在6和7之间C.在7和8之间D.在8和9之间【分析】先估计的整数部分,然后即可判断+3的近似值.【解答】解:∵42=16,52=25,所以,所以+3在7到8之间.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能力,理解无理数性质,估算其数值.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8.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5,估计它的边长大小在()A.2与3之间B.3与4之间C.4与5之间D.5与6之间【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是15计算出其边长,在估算出该数的大小即可.【解答】解:∵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5,∴该正方形的边长为,∵9<15<16,∴3<<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及正方形的性质,根据题意估算出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可能是()A.点P B.点Q C.点M D.点N【分析】先对进行估算,再确定是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然后确定对应的点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3.87,∴3<<4,∴对应的点是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应先看这个无理数在哪两个有理数之间,进而求解.10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A.﹣1 B.1﹣C.2﹣D.﹣2【分析】首先根据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可以求出线段AB的长度,然后由AB=AC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便可解答.【解答】解:∵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AB=﹣1,∵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AC=AB.∴点C的坐标为:1﹣(﹣1)=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就让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知道两点间的距离,求较小的数,就用较大的数减去两点间的距离.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的平方根是±1 B.﹣1的立方根是﹣1C.是2的平方根D.﹣3是的平方根【分析】A、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B、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C、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D、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解答】解:A、1的平方根是±1,故A选项正确;B、﹣1的立方根是﹣1,故B选项正确;C、是2的平方根,故C选项正确;D、=3,3的平方根是±,故D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2.下列各数中,3.14159,,0.131131113…(相邻两个3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个),﹣π,,,无理数的个数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分析】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由此可得出无理数的个数.【解答】解:由定义可知无理数有:0.131131113…,﹣π,共两个.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13.实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ac>bc B.|a﹣b|=a﹣b C.﹣a<﹣b<c D.﹣a﹣c>﹣b﹣c【分析】先根据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比较出其大小,再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a<b<0<c,∴A、ac<bc,故A选项错误;B、∵a<b,∴a﹣b<0,∴|a﹣b|=b﹣a,故B选项错误;C、∵a<b<0,∴﹣a>﹣b,故C选项错误;D、∵﹣a>﹣b,c>0,∴﹣a﹣c>﹣b﹣c,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与数轴,熟知数轴上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13小题)14.的平方根是±2.【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2=a,则x就是a的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5.﹣8的立方根是﹣2.【分析】利用立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2)3=﹣8,∴﹣8的立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的三次方等于a(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3叫做根指数.16.的算术平方根是3.【分析】首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出的值,然后即可求出其算术平方根.【解答】解:∵=9,又∵(±3)2=9,∴9的平方根是±3,∴9的算术平方根是3.即的算术平方根是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实际上这个题是求9的算术平方根是3.注意这里的双重概念.17.﹣()2=﹣3.【分析】直接根据平方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2=3,∴﹣()2=﹣3.【点评】本题考查了数的平方运算,是基本的计算能力.18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则a+b=11.【分析】根据无理数的性质,得出接近无理数的整数,即可得出a,b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a=5,b=6,∴a+b=11.故答案为:1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大小,得出比较无理数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3x﹣2和5x+6,则这个数是.【分析】由于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有2个,它们互为相反数.依此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3x﹣2+5x+6=0,解得x=﹣,所以3x﹣2=﹣,5x+6=,∴()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逆运算,平时注意训练逆向思维.20.若实数a、b满足|a+2|,则=1.【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a、b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解得:,则原式==1.故答案是:1.【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21.比较大小:﹣3<﹣2.【分析】先把两数平方,再根据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即可比较大小.【解答】解:∵(3)2=18,(2)2=12,∴﹣3<﹣2.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的比较,实数大小比较法则:(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22.=3.【分析】33=27,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33=27,∴;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的定义;掌握开立方和立方互为逆运算是解题的关键.23.5﹣的小数部分是2﹣.【分析】根据1<<2,不等式的性质3,可得﹣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可得答案.【解答】解:由1<<2,得﹣2<﹣<﹣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5,得5﹣2<5﹣<5﹣1,即3<5﹣<4,5﹣的小数部分是(5﹣)﹣3=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利用了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不等式的两边都加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4.比较大小:>(填“>”“<”“=”).【分析】因为分母相同所以比较分子的大小即可,可以估算的整数部分,然后根据整数部分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1,∴>.故填空结果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的比较,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可以采用作差法、取近似值法、比较n次方的方法等.当分母相同时比较分子的大小即可.25.若x,y为实数,且,则(x+y)2010的值为1.【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组,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x+y)2010中求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2=0,y﹣3=0,解得x=﹣2,y=3;因此(x+y)2010=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每一个加数也必为零.26.若将三个数表示在数轴上,其中能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是.【分析】首先利用估算的方法分别得到﹣,,前后的整数(即它们分别在那两个整数之间),从而可判断出被覆盖的数.【解答】解:∵﹣2<﹣<﹣1,2<<3,3<<4,且墨迹覆盖的范围是1﹣3,∴能被墨迹覆盖的数是.【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以及估算无理数大小的能力.三.解答题(共14小题)27.计算:(﹣2)2+(﹣3)×2﹣.【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乘方的意义化简,第二项利用异号两数相乘的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平方根定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4﹣6﹣3=﹣5.【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8.计算:(﹣2)2+|﹣1|﹣.【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乘方的意义化简,第二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最后一项利用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4+﹣1﹣3=.【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9.求值:+()2+(﹣1)2015.【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算术平方根定义计算,第二项利用乘方的意义化简,第三项利用乘方的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1=﹣.【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0.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明用来表示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因为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即,∴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请解答:(1)如果的小数部分为a,的整数部分为b,求的值;(2)已知:,其中x是整数,且0<y<1,求x﹣y的相反数.【分析】(1)先估计、的近似值,然后判断的小数部分a,的整数部分b,最后将a、b的值代入并求值;(2)先估计的近似值,然后判断的整数部分并求得x、y的值,最后求x ﹣y的相反数.【解答】解:∵4<5<9,∴2<<3,∴的小数部分a=﹣2 ①∵9<13<16,∴3<<4,∴的整数部分为b=3 ②把①②代入,得﹣2+3=1,即.(2)∵1<3<9,∴1<<3,∴的整数部分是1、小数部分是,∴10+=10+1+(=11+(),又∵,∴11+()=x+y,又∵x是整数,且0<y<1,∴x=11,y=;∴x﹣y=11﹣()=12﹣,∴x﹣y的相反数y﹣x=﹣(x﹣y)=.【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注意首先估算无理数的值,再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计算.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31.已知:x﹣2的平方根是±2,2x+y+7的立方根是3,求x2+y2的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和已知条件可知x﹣2=4,2x+y+7=27,列方程解出x、y,最后代入代数式求解即可.【解答】解:∵x﹣2的平方根是±2,∴x﹣2=4,∴x=6,∵2x+y+7的立方根是3∴2x+y+7=27把x的值代入解得:y=8,∴x2+y2的算术平方根为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难易程度适中.32.已知,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求的值.【分析】由a、b互为倒数可得ab=1,由c、d互为相反数可得c+d=0,然后将以上两个代数式整体代入所求代数式求值即可.【解答】解:依题意得,ab=1,c+d=0;∴==﹣1+0+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解题关键是运用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涉及到倒数、相反数的定义,要求学生灵活掌握各知识点.33.设2+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是x、y,试求x、y的值与x﹣1的算术平方根.【分析】先找到介于哪两个整数之间,从而找到整数部分,小数部分让原数减去整数部分,然后代入求值即可.【解答】解:因为4<6<9,所以2<<3,即的整数部分是2,所以2+的整数部分是4,小数部分是2+﹣4=﹣2,即x=4,y=﹣2,所以==.【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能力,解题关键是估算出整数部分后,然后即可得到小数部分.34.计算:(﹣2)2﹣(3﹣5)﹣+2×(﹣3)【分析】根据实数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求解.注意实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遇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解答】解:原式=4﹣(﹣2)﹣2﹣6=﹣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解题要注意实数的混合运算顺序.35.(1)有这样一个问题:与下列哪些数相乘,结果是有理数?A、;B、;C、;D、;E、0,问题的答案是(只需填字母):A、D、E;(2)如果一个数与相乘的结果是有理数,则这个数的一般形式是什么(用代数式表示).【分析】(1)根据实数的乘法法则和有理数、无理数的定义即可求解;(2)根据(1)的结果可以得到规律.【解答】解:(1)A、D、E;(2)设这个数为x,则x•=a(a为有理数),所以x=(a为有理数).【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也考查了有理数、无理数的定义,文字阅读比较多,解题时要注意审题,正确理解题意.36.求值:已知y=x2﹣5,且y的算术平方根是2,求x的值.【分析】由于被开方数应等于它算术平方根的平方.那么由此可求得y,然后即可求出x.【解答】解:∵y的算术平方根是2,∴∴y=4;又∵y=x2﹣5∴4=x2﹣5∴x2=9∴x=±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性质:被开方数应等于它算术平方根的平方.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37.画一条数轴,把﹣1,,2各数和它们的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用“<”号连接.【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写出各数的相反数,再画出数轴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的相反数是1;的相反数是﹣;2的相反数是﹣2;∴﹣2<﹣<﹣<<<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的比较,比较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互为相反数.38.求x的值:(1)4x2=25;(2)(x﹣0.7)3=0.027.【分析】(1)可用直接开平方法进行解答;(2)可用直接开立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解:(1)x2==,∴x=±.(2)(x﹣0.7)3=0.027=(0.3)3,∴x﹣0.7=0.3,故x=1.【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39.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1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12a+2b的立方根.【分析】分别根据2a﹣1的平方根是±3,3a+b﹣1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出a、b的值,再求出12a+2b的值,求出其立方根即可.【解答】解:∵2a﹣1的平方根是±3,∴2a﹣1=(±3)2,解得a=5;∵3a+b﹣1的算术平方根是4,∴3a+b﹣1=16,把a=5代入得,3×5+b﹣1=16,解得b=2,∴12a+2b=12×5+4=64,∴=4,即12a+2b的立方根是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立方根、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根据题意列出关于a、b的方程,求出a、b的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0.已知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试求M﹣N的值.【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及立方根的定义,求出M、N的值,代入可得出M﹣N 的平方根.【解答】解:因为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所以可得:m﹣4=2,2m﹣4n+3=3,解得:m=6,n=3,把m=6,n=3代入m+3=9,n﹣2=1,所以可得M=3,N=1,把M=3,N=1代入M﹣N=3﹣1=2.【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属于基础题,求出M、N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部编数学七年级下册专题04《实数》解答题重点题型分类(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数学七年级下册专题04《实数》解答题重点题型分类(解析版)含答案

专题04《实数》解答题重点题型分类专题简介:本份资料专攻《实数》中“化简求值题型”、“利用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性质解方程题型”、“计算解答题型”、“数轴比较大小题型”、“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题型”、“创新题型”重点题型;适用于老师给学生作复习培训时使用或者考前刷题时使用。

考点1:化简求值题型方法点拨:1.数轴上的任何一个点都对应一个实数,反之任何一个实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一个点与之对应(数形结合)。

2.数的相反数是-;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3.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成立.实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乘方、开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顺序进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4.绝对值、平方、算术平方根的双重非负性的应用。

1.若0,0a ab <<,化简a b a --【答案】【分析】由0,0a ab <<判断b >0,再判断绝对值里的数的正负,由绝对值的定义去掉绝对值,再计算即可.【详解】解:∵0,0a ab <<,∴b >0,∴0,0a b b a --<->∴a b a --((a b b a =-----a b b a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正确的对含绝对值号的代数式的化简是解题的关键.分类的标准应按正实数,负实数,零分类考虑.掌握好分类标准,不断加强分类讨论的意识.2.先化简后求值:()()()()222232x y y x y x y x y -----+-,其中x ,y满足30x y +=.【答案】xy -,1-【分析】直接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法则以及绝对值、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得出x ,y 的值,进a a而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原式2222244432x xy y x y xy y =-+-++-xy =-,30x y +=Q ,\3402350x y x y +-=ìí--=î,解得:313x y =ìïí=ïî,\原式13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绝对值的非负性,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3.先化简,再求值:[(3x +y )(3x ﹣y )﹣2x (y +2x )+(y ﹣2x )2]÷(﹣3x ),其中x 、y满足1y =.【答案】﹣3x +2y ,﹣26【分析】原式中括号利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去括号合并后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 与y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原式=(9x 2﹣y 2﹣2xy ﹣4x 2+y 2﹣4xy +4x 2)÷(﹣3x )=(9x 2﹣6xy )÷(﹣3x )=﹣3x +2y ,∵1y =,∴x ﹣8≥0且8﹣x ≥0,解得:x =8,∴11y ==-,∴原式=﹣3×8+2×(﹣1)=﹣24﹣2=﹣26.【点睛】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4.已知多项式A =x 2+2xy ﹣3y 2,B =2x 2﹣3xy +y 2,先化简3A +2B ;再求当x ,y 为有理数且满足x 2y +2y =﹣+17时,3A +2B 的值.【答案】2277,63x y -【分析】根据多项式的加减运算进行化简,进而根据x ,y 为有理数求得,x y 的值,代入求解即可.【详解】Q A =x 2+2xy ﹣3y 2,B =2x 2﹣3xy +y 2,\()()222232323223A B x xy y x xy y +=+-++-2222369462x xy y x xy y =+-+-+2277x y =-()227x y =-Q x 2+2y =﹣,x ,y 为有理数,22x y \+==-,4,5y x \=-=±2225169x y \-=-=\原式7963=´=【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实数的性质,求得,x y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5.(1)化简:a 2+(5a 2﹣2a )﹣2(a 2﹣3a );(2)先化简,再求值:14(﹣4x 2+2x ﹣8y )﹣(﹣x ﹣2y ),其中x =23,y =2018.【答案】(1)244a a +;(2)232x x -+,59【分析】(1)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即可;(2)利用乘法分配律化简,进而合并同类项,再把已知数据代入得出答案.【详解】解:(1)a 2+(5a 2﹣2a )﹣2(a 2﹣3a ),2225226a a a a a =+--+ ,244a a =+ ;(2)14(﹣4x 2+2x ﹣8y )﹣(﹣x ﹣2y ),()()21114282444x x y x y =´-+´+´-++ ,21222x x y x y =-+-++ ,232x x =-+ ,当x =23,y =2018时,原式2232323æö=-+´ç÷èø ,419=-+ ,59=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和实数运算,正确掌握整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6.已知数a a【答案】2【分析】直接利用数轴得出a 的取值范围,进而化简得出答案.【详解】解:由数轴得:0.50a -<<,a =121a a a-+++=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与数轴,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化简绝对值等知识点,正确化简各式是解本题的关键.7.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位置如图所示,化简:【答案】3b【详解】解:原式=|-c |+|a -b |+a +b -|b -c |,=c +(-a +b )+a +b -(-b +c ),=c -a +b +a +b +b -c ,=3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关键是掌握绝对值的性质和二次根式的性质.8.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1a -,27a +,请先化简再求值:()()222123a a a a -+--+.【答案】25a +,9【分析】根据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求得a 的值,再对原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化简后,代入a 的值求解即可.【详解】解:∵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1a -,27a +,∴(a -1)+(2a +7)=0,解得a =-2.()()222123a a a a -+--+2222223a a a a =-+-++25a =+,当a =-2时,原式()225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性质,整式的加减求值.利用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列等式求值是解题的关键.9.我们可以把根号外的数移到根号内,从而达到化简的目的.例如:(1)请仿照上例化简.①②;(2)请化简【答案】(1);②2)【分析】(1)①根据题意仿照求解即可;②根据题意仿照求解即可;(2)先根据被开方数的非负性判断a 的正负,然后根据题意求解即可.【详解】解:(1)①;②===(2)∵∴10a -³,∴0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10.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如在化简a 时,当a 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右侧时,a a =;当a 在数轴上位于原点时,0a =;当a 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左侧时,a a =-.当a ,b ,c 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试用这种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当1a =时,求aa =______,当2b =-时,求bb =______.(2)请根据a ,b ,c 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求abca b c ++的值.(3)请根据a ,b ,c 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化简:a c c a b b c ++++--.【答案】(1)1;1- ;(2)1-;(3)c -.【分析】(1)当1a =时,点a 在原点右边,由题意可知,此时a a =,代入a a 即可求值;当2b =- 时,点b 在原点左边,由题意可知,此时b b =-,代入bb 即可求值;(2)由图中获取a b c 、、三点的位置信息后,结合题意即可求原式的值;(3)由图获取a b c 、、的正、负信息和三个数绝对值的大小后,就可确定原式中绝对值符号里面式子的值的符号,就可化简原式.【详解】解:(1)当1a =时,111a a ==;当2b =-时,212b b ==--,故答案是:1,-1;(2)由数轴可得:0b < ,0c < ,0a > ,∴abca b c ++=1111a b c a b c--++=--=-;(3)由数轴可知:0b c a <<<且c a b <<,∴000a c a b b c +>+<-<,,,∴a c c a b b c++++--()[()][()]a c c a b b c =++-+-+---a c c ab b c=+---+-c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在解第3小问这类题时,需注意以下两点:(1)根据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中,左边的总小于右边的,确定好所涉及数的大小关系及每个数的正、负信息(涉及异号两数相加的还要获取它们绝对值的大小关系);(2)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确定好需化简式子中绝对值符号里的式子的正、负,然后再根据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将绝对值符号去掉.考点2:利用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性质解方程题型方法点拨:解方程时应把平方部分看成一个整体,先根据等式基本性质把方程化为平方部分等什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实数》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实数》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给出下列各数①0.32,②227,③π,④5,⑤0.2060060006(每两个6之间依次多个0),⑥327,其中无理数是( ) A .②④⑤ B .①③⑥ C .④⑤⑥D .③④⑤ 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31-=-1B .38= ±2C .4= ±2D .±9=3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①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②负数没有立方根;③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均等于其本身的数只有0;④49的平方根是7±,用式子表示是497=±.A .0个B .1个C .2个D .3个4.数轴上有O 、A 、B 、C 四点,各点位置与各点所表示的数如图所示.若数线上有一点D ,D 点所表示的数为d ,且|d ﹣5|=|d ﹣c |,则关于D 点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A 的左边B .介于O 、B 之间C .介于C 、O 之间D .介于A 、C 之间5.已知n 是正整数,并且n -1<326+<n ,则n 的值为( )A .7B .8C .9D .106.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的点,能落在A ,B 两个点之间的是( )A .3B 7C 11D 137.关于x 的多项式32711159x mx x --+与多项式22257x nx --相加后不含x 的二次和一次项,则()mn n -+平方根为( )A .3B .3-C .3±D .3±8.30.31,3π,27-912-38 1.212212221…(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2)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 A .1 B .2C .3D .4 9.如图是一个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阵:根据数阵排列的规律,第n (n 是整数,且n ≥3)行从左向右数第(n ﹣2)个数是(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A 21n -B 22n -C 23n -D 24n - 10.已知:m 、n 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5m n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545 B .3m =C 50.236D .9m n += 11.若1a >,则a ,a -,1a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1a a a >-> B .1a a a>-> C .1a a a >>- D .1a a a ->> 12.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227 B .1.2012001 C .2π D 8113.一个正方体的体积为16,那么它的棱长在( )之间A .1和2B .2和3C .3和4D .4和5 14.已知|x |=2,y 2=9,且xy <0,则x +y 的值为( ) A .1或﹣1 B .-5或5 C .11或7 D .-11或﹣7 15.下列各组数中都是无理数的为( )A .0.07,23,π;B .0.7•,π2;C 26,π;D .0.1010101……101,π3二、填空题16.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无理数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比如π、2等,而常用“……”或者“≈”212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刚的表示方法吗? 2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 459<<,即253<<, 5252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无理数,都可以夹在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13______,小数部分是_______;(2)107+也是夹在两个整数之间的,可以表示为107a b <+<,则a b +=_____; (3)若404x y -=+,其中x 是整数,且01y <<.求:x y -的相反数. 17.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里:4,3.5,0,3π,5-4,10%,2-3,2016,﹣2.030030003…(每两个3之间依次多一个0) 正分数集合{ …}负有理数集合{ …}非负整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18.对于实数x ,规定[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如[4]=4,[3]=1,如[﹣2.5]=﹣3,现对82进行如下操作:82−−−→第一次[82]=9−−−→第二次[9]=3−−−→第三次[3]=1,这样对82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类似地,按照以上操作,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2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正整数是__.19.已知a 、b 满足2|3|0a b -++=,则(a +b )2021的值为________.20.已知57+的整数部分为a ,57-的小数部分为b ,则2ab b +=_________. 21.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27a -与34a -+,则这个正数为_______. 22.计算:(1)3243333225⎛⎫+-- ⎪⎝⎭; (2)381|13|6463+----.23.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输出y 的值为16,则输入x 的值为 ______.24.观察下面一列数:-1,2,-3,4,-5,6,-7……,将这列数排成下图形式.按照此规律排下去,那么第_________行从坐标数第_________个数是-2019.25.已知有理数1a ≠,我们把11a-称为a 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1112=--,1-的差倒数是()11112=--,如果13a =-,2a 是1a 的差倒数,4a 是3a 的差倒数,4a 是5a 的差倒数…依此类推,那么的12342017201820192020a a a a a a a a -+-⋅⋅⋅+-+-值是______.26.规定一种关于a 、b 的新运算:2*2a b b ab a =+-+,那么()3*2-=______.三、解答题27.计算:(1()23-.(2)()21183⎤⎛⎫-⨯-⎥ ⎪⎝⎭⎥⎦. 28.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214x -=;(2)3381x =-.29.已知1x -的算术平方根是3,24x y ++的立方根也是3,求23x y -的值. 30.解答下列各题.(1)已知2x +3与x -18是某数的平方根,求x 的值及这个数.(2)已知20c d -=,求d +c 的平方根.。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实数》经典例题及习题新人教版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实数》经典例题及习题新人教版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实数》经典例题及习题新人教版经典例题1.下面几个数:0.23,1.010010001…,,3π,,,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有()A、1B、2C、3D、4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其中,1.010010001…,3π,是无理数故选C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的平方根是±3B、1的立方根是±1C、=±1D、是5的平方根的相反数【答案】本题主要考察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9,9的平方根是±3,∴A正确.∵1的立方根是1,=1,是5的平方根,∴B、C、D都不正确.【变式2】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线段为边做一个正方形,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A、1B、1.4C、D、【答案】本题考察了数轴上的点与全体实数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正方形的边长为1,对角线为,由圆的定义知|AO|=,∴A表示数为,故选C.【变式3】【答案】∵π= 3.1415…,∴9<3π<10因此3π-9>0,3π-10<0∴类型二.计算类型题2.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C. D.解析:(估算)因为,所以选B举一反三:【变式1】1)1。

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平方根是__________。

2) —27立方根是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3。

3),,【变式2】求下列各式中的(1)(2)(3)【答案】(1)(2)x=4或x=-2(3)x=-4类型三.数形结合3。

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则A,B两点的距离为______解析:在数轴上找到A、B两点,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表示的数是( ).A.-1 B.1- C.2- D.-2【答案】选C[变式2]已知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答案】:类型四.实数绝对值的应用4.化简下列各式:(1) |—1。

(完整版)七年级实数知识点、典型例题及练习题单元复习

(完整版)七年级实数知识点、典型例题及练习题单元复习

和 1 的大小
2
t a 2 的画法:画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的对角线 ing a 3
ethin 练习:
om 一、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for s ① 2 和 3

4 15 和 3
5
re good ④ 7 和-2.45
⑤ 72与1 33
1.当 x= _________时, 3 5x 2 有意义; 2.若 x 4 16 ,则 x=_________;若 3n 81,则 n= ________。 3.若 3 x 2 ,则 x= __________; 若 3 64 x ,则 x =__________;
(1)-a2 一定是负数吗?-a 一定是正数吗?
(2)大家都知道 是一个无理数,那么 -1 在哪两个整数之间?
(3) 15 的整数部分为 a,小数部分为 b,则 a=
, b=
(4)判断下面的语句对不对?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①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② 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③ 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④ 有理数都是实数,实数不都是有理数; ⑤ 实数都是无理数,无理数都是实数; ⑥ 实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实数; ⑦ 有理数都可以表示成分数的形式。
for so 例 2.若 y x 1 1 x 1,求 x,y 的值。
re good 例 3.若 3 2a 1 和 3 1 3b 互为相反数,求 a 的值。 b
ing a 跟踪练习: be 1. y 2 x x 2 x2 5 ,求 y x 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their 3.若 x 1 | y 2 | 0 ,求 x+y 的值。
g a 根, a 叫做 a 的负平方根。
ein ⑵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 a (根指数2省略)

2024年人教版中学七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题压轴题(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中学七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题压轴题(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中学七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题压轴题(附答案)一、解答题1.如图,用两个面积为2200cm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1)则大正方形的边长是;(2)若沿着大正方形边的方向裁出一个长方形,能否使裁出的长方形纸片的长宽之比为4:3,且面积为2360cm?2.教材中的探究:如图,把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用所得到的4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由此,得到了一种能在数轴上画出无理数对应点的方法(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1)阅读理解:图1中大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图2中点A表示的数为________;(2)迁移应用:请你参照上面的方法,把5个小正方形按图3位置摆放,并将其进行裁剪,拼成一个大正方形.①请在图3中画出裁剪线,并在图3中画出所拼得的大正方形的示意图.②利用①中的成果,在图4的数轴上分别标出表示数-0.5以及35-+的点,并比较它们的大小.3.如图,用两个边长为2(1)求大正方形的边长?(2)若沿此大正方形边的方向剪出一个长方形,能否使剪出的长方形纸片的长宽之比为4:3,且面积为720cm24.如图用两个边长为18cm 的小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纸片,沿着大正方形纸片的边的方向截出一个长方形纸片,能否使截得的长方形纸片长宽之比为3:2,且面积为30cm 2请说明理由.5.求下图44⨯的方格中阴影部分正方形面积与边长.二、解答题6.已知,AB ∥DE ,点C 在AB 上方,连接BC 、CD .(1)如图1,求证:∠BCD +∠CDE =∠ABC ;(2)如图2,过点C 作CF ⊥BC 交ED 的延长线于点F ,探究∠ABC 和∠F 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在(2)的条件下,∠CFD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G ,连接GB 并延长至点H ,若BH 平分∠ABC ,求∠BGD ﹣∠CGF 的值.7.已知,//AE BD ,A D ∠=∠.(1)如图1,求证://AB CD ;(2)如图2,作BAE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F ,点G 为AB 上一点,连接FG ,若CFG ∠的平分线交线段AG 于点H ,连接AC ,若ACE BAC BGM ∠=∠+∠,过点H 作HM FH ⊥交FG 的延长线于点M ,且3518E AFH ∠-∠=︒,求EAF GMH ∠+∠的度数.8.已知直线AB //CD ,点P 、Q 分别在AB 、CD 上,如图所示,射线PB 按逆时针方向以每秒12°的速度旋转至PA 便立即回转,并不断往返旋转;射线QC 按逆时针方向每秒3°旋转至QD 停止,此时射线PB 也停止旋转.(1)若射线PB 、QC 同时开始旋转,当旋转时间10秒时,PB '与QC '的位置关系为 ; (2)若射线QC 先转15秒,射线PB 才开始转动,当射线PB 旋转的时间为多少秒时,PB ′//QC ′.9.如图,//MN GH ,点A 、B 分别在直线MN 、GH 上,点O 在直线MN 、GH 之间,若116NAO ∠=︒,144OBH ∠=︒.(1)AOB ∠= ︒;(2)如图2,点C 、D 是NAO ∠、GBO ∠角平分线上的两点,且35CDB ∠=︒,求ACD ∠ 的度数;(3)如图3,点F 是平面上的一点,连结FA 、FB ,E 是射线FA 上的一点,若MAE ∠= n OAE ∠,HBF n OBF ∠=∠,且60AFB ∠=︒,求n 的值.10.已知,AB ∥CD .点M 在AB 上,点N 在CD 上.(1)如图1中,∠BME 、∠E 、∠END 的数量关系为: ;(不需要证明)如图2中,∠BMF 、∠F 、∠FND 的数量关系为: ;(不需要证明)(2)如图3中,NE 平分∠FND ,MB 平分∠FME ,且2∠E +∠F =180°,求∠FME 的度数;(3)如图4中,∠BME =60°,EF 平分∠MEN ,NP 平分∠END ,且EQ ∥NP ,则∠FEQ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求出∠FEQ 的度数.三、解答题11.已知//PQ MN ,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板如图1放置,90ACB EDF ∠=∠=︒,45ABC BAC ∠=∠=︒,30DFE ∠=︒,60DEF ∠=︒.(1)若三角板如图1摆放时,则α∠=______,β∠=______.(2)现固定ABC 的位置不变,将DEF 沿AC 方向平移至点E 正好落在PQ 上,如图2所示,DF 与PQ 交于点G ,作FGQ ∠和GFA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H ,求GHF ∠的度数; (3)现固定DEF ,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至AC 与直线AN 首次重合的过程中,当线段BC 与DEF 的一条边平行时,请直接写出BAM ∠的度数.12.已知AB ∥CD ,点M 在直线AB 上,点N 、Q 在直线CD 上,点P 在直线AB 、CD 之间,∠AMP =∠PQN =α,PQ 平分∠MPN .(1)如图①,求∠MPQ 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2)如图②,过点Q 作QE ∥PN 交PM 的延长线于点E ,过E 作EF 平分∠PEQ 交PQ 于点F .请你判断EF 与PQ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③,在(2)的条件下,连接EN ,若NE 平分∠PNQ ,请你判断∠NEF 与∠AMP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3.如图,//AC BD ,BC 平分ABD ∠,设ACB ∠为α,点E 是射线BC 上的一个动点.(1)若30α=︒时,且BAE CAE ∠=∠,求CAE ∠的度数;(2)若点E 运动到1l 上方,且满足100BAE ∠=︒,:5:1BAE CAE ∠∠=,求α的值; (3)若:()1BAE CAE n n ∠∠=>,求CAE ∠的度数(用含n 和α的代数式表示). 14.如图,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含有30°、60°的三角板如图放置,PA 、PB 与直线MN 重合,且三角板PAC ,三角板PBD 均可以绕点P 逆时针旋转.(1)①如图1,∠DPC = 度.②我们规定,如果两个三角形只要有一组边平行,我们就称这两个三角形为“孪生三角形”,如图1,三角板BPD 不动,三角板PAC 从图示位置开始每秒10°逆时针旋转一周(0°<旋转<360°),问旋转时间t 为多少时,这两个三角形是“孪生三角形”.(2)如图3,若三角板PAC 的边PA 从PN 处开始绕点P 逆时针旋转,转速3°/秒,同时三角板PBD 的边PB 从PM 处开始绕点P 逆时针旋转,转速2°/秒,在两个三角板旋转过程中,(PC 转到与PM 重合时,两三角板都停止转动).设两个三角板旋转时间为t 秒,以下两个结论:①CPD BPN∠∠为定值;②∠BPN +∠CPD 为定值,请选择你认为对的结论加以证明.15.问题情境(1)如图1,已知//AB CD ,125PBA ︒∠=,155PCD ︒∠=,求BPC ∠的度数.佩佩同学的思路:过点P 作PG//AB ,进而//PG CD ,由平行线的性质来求BPC ∠,求得BPC ∠=________.问题迁移(2)图2.图3均是由一块三角板和一把直尺拼成的图形,三角板的两直角边与直尺的两边重合,90ACB ︒∠=,//DF CG ,AB 与FD 相交于点E ,有一动点P 在边BC 上运动,连接PE ,PA ,记PED α∠=∠,PAC β∠=∠.①如图2,当点P 在C ,D 两点之间运动时,请直接写出AOE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②如图3,当点P 在B ,D 两点之间运动时,APE ∠与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判断并说明理由;拓展延伸(3)当点P 在C ,D 两点之间运动时,若PED ∠,PAC ∠的角平分线EN ,AN 相交于点N ,请直接写出ANE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四、解答题16.模型与应用.(模型)(1)如图①,已知AB ∥CD ,求证∠1+∠MEN +∠2=360°.(应用)(2)如图②,已知AB ∥CD ,则∠1+∠2+∠3+∠4+∠5+∠6的度数为 .如图③,已知AB ∥CD ,则∠1+∠2+∠3+∠4+∠5+∠6+…+∠n 的度数为 .(3)如图④,已知AB ∥CD ,∠AM 1M 2的角平分线M 1 O 与∠CM n M n -1的角平分线M n O 交于点O ,若∠M 1OM n =m °.在(2)的基础上,求∠2+∠3+∠4+∠5+∠6+……+∠n -1的度数.(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17.如图1,CE 平分ACD ∠,AE 平分BAC ∠,90EAC ACE ∠+∠=()1请判断AB 与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当90E ∠=且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移动直角顶点E ,使MCE ECD ∠=∠,当直角顶点E 点移动时,问BAE ∠与MCD ∠否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P 为线段AC 上一定点,点Q 为直线CD 上一动点且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①当点Q 在射线CD 上运动时(点C 除外),CPQ CQP ∠+∠与BAC ∠有何数量关系?猜想结论并说明理由.②当点Q 在射线CD 的反向延长线上运动时(点C 除外),CPQ CQP ∠+∠与BAC ∠有何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猜想结论,不需说明理由.18.如图,△ABC 和△ADE 有公共顶点A ,∠ACB =∠AED =90°,∠BAC =45°,∠DAE =30°. (1)若DE //AB ,则∠EAC = ;(2)如图1,过AC 上一点O 作OG ⊥AC ,分别交A B 、A D 、AE 于点G 、H 、F .①若AO =2,S △AGH =4,S △AHF =1,求线段OF 的长;②如图2,∠AFO 的平分线和∠AOF 的平分线交于点M ,∠FHD 的平分线和∠OGB 的平分线交于点N ,∠N +∠M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度数;若改变,请说明理由.19.已知//,MN GH 在Rt ABC 中,90,30ACB BAC ∠=︒∠=︒,点A 在MN 上,边BC 在GH 上,在Rt DEF △中,90,DFE ∠=︒边DE 在直线AB 上,45EDF ∠=︒;(1)如图1,求BAN ∠的度数;(2)如图2,将Rt DEF △沿射线BA 的方向平移,当点F 在M 上时,求AFE ∠度数; (3)将Rt DEF △在直线AB 上平移,当以A D F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FAN ∠度数.20.已知,//AB CD ,点E 为射线FG 上一点.(1)如图1,写出EAF ∠、AED ∠、EDG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如图2,当点E 在FG 延长线上时,求证:EAF AED EDG ∠=∠+∠;(3)如图3,AI 平分BAE ∠,DI 交AI 于点I ,交AE 于点K ,且EDI ∠:2:1CDI ∠=,20AED ∠=︒,30I ∠=︒,求EKD ∠的度数.【参考答案】一、解答题1.(1);(2)无法裁出这样的长方形.【分析】(1)先计算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在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 (2)设长方形长为cm ,宽为cm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比较4x 与20的大小 解析:(1)20;(2)无法裁出这样的长方形.【分析】(1)先计算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在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2)设长方形长为4x cm ,宽为3x cm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比较4x 与20的大小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得,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00+200=400cm 2,∴cm ;()2根据题意设长方形长为4x cm ,宽为3x cm ,由题:43360x x ⋅= 则230x =0xx ∴=∴长为43020>∴无法裁出这样的长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方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1);(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分析】(1)设正方形边长为a ,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结合平方根的运算求出a 值,则知结果;(2) ① 根据面积相等,利用割补法裁剪后拼得如图所示的正方形; ②解析:(1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 30.5-+<-【分析】(1)设正方形边长为a ,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结合平方根的运算求出a 值,则知结果; (2) ① 根据面积相等,利用割补法裁剪后拼得如图所示的正方形;②由题(1-3为圆心,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的右方与一点M ,再把N 点表示出来,即可比较它们的大小.【详解】解:设正方形边长为a ,∵a 2=2,∴a=2±, 故答案为:2,2-;(2)解:①裁剪后拼得的大正方形如图所示:②设拼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为b ,∴b 2=5,∴b=±5,在数轴上以-3为圆心,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的右方与一点M ,则M 表示的数为-3+5,看图可知,表示-0.5的N 点在M 点的右方,∴比较大小:350.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应用及实数的大小比较,熟练掌握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及实数的大小比较是解题的关键.3.(1)30;(2)不能.【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出大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求出边长;(2)先求出长方形的边长,再判断即可.【详解】解:(1)∵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大正解析:(1)30;(2)不能.【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出大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求出边长;(2)先求出长方形的边长,再判断即可.【详解】解:(1)∵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2152⨯∴=30;(2)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4xcm,宽为3xcm,则4x•3x=720,解得:x,4x>30,所以沿此大正方形边的方向剪出一个长方形,不能使剪出的长方形纸片的长宽之比为4:3,且面积为720cm2.故答案为(1)30;(2)不能.【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4.不能截得长宽之比为,且面积为cm2的长方形纸片,见解析【分析】根据拼图求出大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长方形的长、宽之比为3:2,计算长方形的长与宽进行验证即可.【详解】解:不能,因为大正方形纸解析:不能截得长宽之比为3:2,且面积为30cm2的长方形纸片,见解析【分析】根据拼图求出大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长方形的长、宽之比为3:2,计算长方形的长与宽进行验证即可.【详解】解:不能,2+2=36(cm2),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6cm,设截出的长方形的长为3b cm,宽为2b cm,则6b2=30,所以b所以3b所以不能截得长宽之比为3:2,且面积为30cm2的长方形纸片.【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是正确解答的关键.5.8;【分析】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到所求的正方形的面积为8,然后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求8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解:正方形面积=4×4-4××2×2=8;正方形的边解析:8;【分析】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到所求的正方形的面积为8,然后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求8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解:正方形面积=4×4-4×12×2×2=8;正方形的边长【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 二、解答题6.(1)证明见解析;(2);(3).【分析】(1)过点作,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平行公理推论可得,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由此即可得证;(2)过点作,同(1)的方法,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析:(1)证明见解析;(2)90ABC F ∠-∠=︒;(3)45︒.【分析】(1)过点C 作CF AB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80ABC BCF ∠+∠=︒,再根据平行公理推论可得CF DE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80CDE BCF BCD ∠+∠+∠=︒,由此即可得证;(2)过点C 作CG AB ∥,同(1)的方法,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80ABC BCG ∠+∠=︒,180F BCG BCF ∠+∠+∠=︒,从而可得ABC F BCF ∠-∠=∠,再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90BCF ∠=︒,由此即可得出结论;(3)过点G 作GM AB ,延长FG 至点N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H MGH ∠=∠,MGN DFG ∠=∠,从而可得MGH MGN ABH DFG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2)的结论可得45MGH MGN ∠=-∠︒,然后根据角的和差、对顶角相等可得BGD CG MGH MGN F ∠-∠=∠-∠,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证明:(1)如图,过点C 作CF AB ∥,180ABC BCF ∴∠+∠=︒,AB DE ,CF DE ∴,180CDE DCF ∴∠+∠=︒,即180CDE BCF BCD ∠+∠+∠=︒,CDE BCF BCD ABC BCF ∴∠+∠+∠=∠+∠,BCD CDE ABC ∴∠+∠=∠;(2)如图,过点C 作CG AB ∥,180ABC BCG ∴∠+∠=︒,AB DE ,CG DE ∴,180F FCG ∴∠+∠=︒,即180F BCG BCF ∠+∠+∠=︒,F BCG BCF ABC BCG ∴∠+∠+∠=∠+∠,ABC F BCF ∴∠-∠=∠,CF BC ⊥,90BCF ∴∠=︒,90ABC F ∴∠-∠=︒;(3)如图,过点G 作GM AB ,延长FG 至点N ,ABH MGH ∴∠=∠,AB DE ,GM DE ∴,MGN DFG ∴∠=∠, BH 平分ABC ∠,FN 平分CFD ∠,11,22ABH AB D C CF DFG ∴∠=∠∠∠=, 由(2)可知,90ABC CFD ∠-∠=︒,411225MGH MGN ABH DFG CF B D A C ∠-∠=∠-∠∠∠-==∴︒, 又BGD MGH MGD CGF DGN MGN MGD ∠=∠+∠⎧⎨∠=∠=∠+∠⎩, 45MGH BGD GF MGN 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7.(1)见解析;(2)【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再根据等量代换可得,最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证;(2)过点E 作,延长DC 至Q ,过点M 作,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可得出,再根据平角的解析:(1)见解析;(2)72︒【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80A B ∠+∠=︒,再根据等量代换可得180B D ∠+∠=︒,最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证;(2)过点E 作//EP CD ,延长DC 至Q ,过点M 作//MN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可得出ECQ BGM DFG ∠=∠=∠,再根据平角的含义得出ECF CFG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推出,BHF CFH CFA FAB ∠=∠∠=∠;设,FAB CFH αβ∠=∠=,根据角的和差可得出2AEC AFH ∠=∠,结合已知条件35180AEC AFH ∠-∠=︒可求得18AFH ∠=︒,最后根据垂线的含义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证明://AE BD180A B ∴∠+∠=︒A D ∠=∠180B D ∴∠+∠=︒//AB CD ∴;(2)过点E 作//EP CD ,延长DC 至Q ,过点M 作//MN AB//AB CDQCA CAB ∴∠=∠,BGM DFG ∠=∠,CFH BHF ∠=∠,CFA FAG ∠=ACE BAC BGM ∠=∠+∠ECQ QCA BAC BGM ∴∠+∠=∠+∠ECQ BGM DFG ∴∠=∠=∠180,180ECQ ECD DFG CFG ∠+=︒∠+=︒ECF CFG ∴∠=∠//AB CD//AB EP ∴,PEA EAB PEC ECF ∴∠=∠∠=∠AEC PEC PEA ∠=∠-∠AEC ECF EAB ∴∠=∠-∠ECF AEC EAB ∴∠=∠+∠AF 平分BAE ∠12EAF FAB EAB ∴∠=∠=∠ FH 平分CFG ∠12CFH HFG CFG ∴∠=∠=∠ //CD AB,BHF CFH CFA FAB ∴∠=∠∠=∠设,FAB CFH αβ∠=∠=AFH CFH CFA CFH FAB ∠=∠-∠=∠-∠AFH βα∴∠=-,BHF CFH β∠=∠=222ECF AFH AEC EAB AFH AEC β∴∠+∠=∠+∠+∠=∠+22ECF AFH E BHF ∴∠+∠=∠+∠2AEC AFH ∴∠=∠35180AEC AFH ∠-∠=︒18AFH ∴∠=︒FH HM ⊥90FHM ∴∠=︒90GHM β∴∠=︒-180CFM NMF ∠+∠=︒90HMB HMN β∴∠=∠=︒-EAF FAB ∠=∠18EAF CFA CFH AFH β∴∠=∠=∠-∠=-︒189072EAF GMH ββ∴∠+∠=-︒+︒-=︒72EAF GMH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能灵活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8.(1)PB′⊥QC′;(2)当射线PB 旋转的时间为5秒或25秒或45秒时,PB′∥QC′【分析】(1)求出旋转10秒时,∠BPB′和∠CQC′的度数,设PB′与QC′交于O ,过O 作OE ∥AB ,根解析:(1)PB ′⊥QC ′;(2)当射线PB 旋转的时间为5秒或25秒或45秒时,PB ′∥QC ′【分析】(1)求出旋转10秒时,∠BPB ′和∠CQC ′的度数,设PB ′与QC ′交于O ,过O 作OE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POE 和∠QOE 的度数,进而得结论;(2)分三种情况:①当0<t ≤15时,②当15<t ≤30时,③当30<t <45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角的关系,列出t 的方程便可求得旋转时间.【详解】解:(1)如图1,当旋转时间30秒时,由已知得∠BPB ′=10°×12=120°,∠CQC ′=3°×10=30°,过O 作OE ∥AB ,∵AB ∥CD ,∴AB ∥OE ∥CD ,∴∠POE =180°﹣∠BPB ′=60°,∠QOE =∠CQC ′=30°,∴∠POQ =90°,∴PB ′⊥QC ′,故答案为:PB ′⊥QC ′;(2)①当0<t≤15时,如图,则∠BPB′=12t°,∠CQC′=45°+3t°,∵AB∥CD,PB′∥QC′,∴∠BPB′=∠PEC=∠CQC′,即12t=45+3t,解得,t=5;②当15<t≤30时,如图,则∠APB′=12t﹣180°,∠CQC'=3t+45°,∵AB∥CD,PB′∥QC′,∴∠BPB′=∠BEQ=∠CQC′,即12t﹣180=45+3t,解得,t=25;③当30<t≤45时,如图,则∠BPB′=12t﹣360°,∠CQC′=3t+45°,∵AB ∥CD ,PB ′∥QC ′,∴∠BPB ′=∠BEQ =∠CQC ′,即12t ﹣360=45+3t ,解得,t =45;综上,当射线PB 旋转的时间为5秒或25秒或45秒时,PB ′∥Q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第(1)题关键是作平行线,第(2)题关键是分情况讨论,运用方程思想解决几何问题.9.(1)100;(2)75°;(3)n=3.【分析】(1)如图:过O 作OP//MN ,由MN//OP//GH 得∠NAO+∠POA=180°,∠POB+∠OBH=180°,即∠NAO+∠AOB+∠OB解析:(1)100;(2)75°;(3)n =3.【分析】(1)如图:过O 作OP //MN ,由MN //OP //GH 得∠NAO +∠POA =180°,∠POB +∠OBH =180°,即∠NAO +∠AOB +∠OBH =360°,即可求出∠AOB ;(2)如图:分别延长AC 、CD 交GH 于点E 、F ,先根据角平分线求得58NAC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58CEF ∠=︒;进一步求得18DBF ∠=︒,17DFB ∠=︒,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答即可;(3)设BF 交MN 于K ,由∠NAO =116°,得∠MAO =64°,故∠MAE =641n n ︒⨯+,同理∠OBH =144°,∠HBF =n ∠OBF ,得∠FBH =1441n n ︒⨯+,从而=n BKA FBH n ∠∠=⨯︒+1441,又∠FKN =∠F +∠FAK ,得144606411n n n n ︒︒︒⨯=+⨯++,即可求n . 【详解】解:(1)如图:过O 作OP //MN ,∵MN //GHl∴MN //OP //GH∴∠NAO +∠POA =180°,∠POB +∠OBH =180°∴∠NAO +∠AOB +∠OBH =360°∵∠NAO =116°,∠OBH =144°∴∠AOB =360°-116°-144°=100°;(2)分别延长AC 、CD 交GH 于点E 、F ,∵AC 平分NAO ∠且116NAO ∠=︒,∴58NAC ∠=︒,又∵MN //GH ,∴58CEF ∠=︒;∵144OBH ∠=︒,36OBG ∠=︒∵BD 平分OBG ∠,∴18DBF ∠=︒,又∵,CDB ∠=︒35∴351817DFB CDB DBF ∠=∠-∠=-=︒;∴175875ACD DFB AEF ∠=∠+∠=︒+︒=︒;(3)设FB 交MN 于K ,∵116NAO ∠=︒,则MAO ∠=︒64; ∴641n MAE n ∠=⨯︒+ ∵144OBH ∠=︒, ∴+1n FBH n ∠=⨯︒144,=n BKA FBH n ∠∠=⨯︒+1441, 在△FAK 中,64601n BKA FKA F n ∠=∠+∠=⨯︒+︒+, ∴144646011n n n n ⨯︒=⨯︒+︒++, ∴3n =.n 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经检验: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应用,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平行线、再利用平行线性质进行求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1)∠BME=∠MEN﹣∠END;∠BMF=∠MFN+∠FND;(2)120°;(3)不变,30°【分析】(1)过E作EH∥AB,易得EH∥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过F作FH∥AB解析:(1)∠BME=∠MEN﹣∠END;∠BMF=∠MFN+∠FND;(2)120°;(3)不变,30°【分析】(1)过E作EH∥AB,易得EH∥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过F作FH∥AB,易得FH∥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2)根据(1)的结论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2(∠BME+∠END)+∠BMF-∠FND=180°,可求解∠BMF=60°,进而可求解;∠BME,进而可求解.(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推知∠FEQ=12【详解】解:(1)过E作EH∥AB,如图1,∴∠BME=∠MEH,∵AB∥CD,∴HE∥CD,∴∠END=∠HEN,∴∠MEN=∠MEH+∠HEN=∠BME+∠END,即∠BME=∠MEN﹣∠END.如图2,过F作FH∥AB,∴∠BMF=∠MFK,∵AB∥CD,∴FH∥CD,∴∠FND=∠KFN,∴∠MFN=∠MFK﹣∠KFN=∠BMF﹣∠FND,即:∠BMF=∠MFN+∠FND.故答案为∠BME=∠MEN﹣∠END;∠BMF=∠MFN+∠FND.(2)由(1)得∠BME=∠MEN﹣∠END;∠BMF=∠MFN+∠FND.∵NE平分∠FND,MB平分∠FME,∴∠FME=∠BME+∠BMF,∠FND=∠FNE+∠END,∵2∠MEN+∠MFN=180°,∴2(∠BME+∠END)+∠BMF﹣∠FND=180°,∴2∠BME+2∠END+∠BMF﹣∠FND=180°,即2∠BMF+∠FND+∠BMF﹣∠FND=180°,解得∠BMF=60°,∴∠FME=2∠BMF=120°;(3)∠FEQ的大小没发生变化,∠FEQ=30°.由(1)知:∠MEN=∠BME+∠END,∵EF平分∠MEN,NP平分∠END,∴∠FEN=12∠MEN=12(∠BME+∠END),∠ENP=12∠END,∵EQ∥NP,∴∠NEQ=∠ENP,∴∠FEQ=∠FEN﹣∠NEQ=12(∠BME+∠END)﹣12∠END=12∠BME,∵∠BME=60°,∴∠FEQ=12×60°=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作平行线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1)15°;150°;(2)67.5°;(3)30°或90°或12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板的角的度数解答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即可;(3)分当B解析:(1)15°;150°;(2)67.5°;(3)30°或90°或12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板的角的度数解答即可;(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即可;(3)分当BC∥DE时,当BC∥EF时,当BC∥DF时,三种情况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1)作EI∥PQ,如图,∵PQ∥MN,则PQ∥EI∥MN,∴∠α=∠DEI,∠IEA=∠BAC,∴∠DEA=∠α+∠BAC,∴α= DEA -∠BAC=60°-45°=15°,∵E、C、A三点共线,∴∠β=180°-∠DFE=180°-30°=150°;故答案为:15°;150°;(2)∵PQ∥MN,∴∠GEF=∠CAB=45°,∴∠FGQ=45°+30°=75°,∵GH,FH分别平分∠FGQ和∠GFA,∴∠FGH=37.5°,∠GFH=75°,∴∠FHG=180°-37.5°-75°=67.5°;(3)当BC∥DE时,如图1,∵∠D=∠C=90 ,∴AC∥DF,∴∠CAE=∠DFE=30°,∴∠BAM+∠BAC=∠MAE+∠CAE,∠BAM=∠MAE+∠CAE-∠BAC=45°+30°-45°=30°;当BC∥EF时,如图2,此时∠BAE=∠ABC=45°,∴∠BAM=∠BAE+∠EAM=45°+45°=90°;当BC∥DF时,如图3,此时,AC∥DE,∠CAN=∠DEG=15°,∴∠BAM=∠MAN-∠CAN-∠BAC=180°-15°-45°=120°.综上所述,∠BAM的度数为30°或90°或12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性质和判定: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理清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12.(1)2α;(2)EF⊥PQ,见解析;(3)∠NEF=∠AMP,见解析【分析】1)如图①,过点P作PR∥AB,可得AB∥CD∥PR,进而可得结论;(2)根据已知条件可得2∠EPQ+2∠PEF=∠AMP,见解析解析:(1)2α;(2)EF⊥PQ,见解析;(3)∠NEF=12【分析】1)如图①,过点P作PR∥AB,可得AB∥CD∥PR,进而可得结论;(2)根据已知条件可得2∠EPQ+2∠PEF=180°,进而可得EF与PQ的位置关系;(3)结合(2)和已知条件可得∠QNE=∠QEN,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QNE=12(180°﹣3α),可得∠NEF=180°﹣∠QEF﹣∠NQE﹣∠QNE,进而可(180°﹣∠NQE)=12得结论.【详解】解:(1)如图①,过点P作PR∥AB,∵AB∥CD,∴AB∥CD∥PR,∴∠AMP=∠MPR=α,∠PQN=∠RPQ=α,∴∠MPQ=∠MPR+∠RPQ=2α;(2)如图②,EF⊥PQ,理由如下:∵PQ平分∠MPN.∴∠MPQ=∠NPQ=2α,∵QE∥PN,∴∠EQP=∠NPQ=2α,∴∠EPQ=∠EQP=2α,∵EF平分∠PEQ,∴∠PEQ=2∠PEF=2∠QEF,∵∠EPQ+∠EQP+∠PEQ=180°,∴2∠EPQ+2∠PEF=180°,∴∠EPQ+∠PEF=90°,∴∠PFE=180°﹣90°=90°,∴EF⊥PQ;∠AMP,理由如下:(3)如图③,∠NEF=12由(2)可知:∠EQP=2α,∠EFQ=90°,∴∠QEF=90°﹣2α,∵∠PQN=α,∴∠NQE =∠PQN+∠EQP =3α,∵NE 平分∠PNQ ,∴∠PNE =∠QNE ,∵QE ∥PN ,∴∠QEN =∠PNE ,∴∠QNE =∠QEN ,∵∠NQE =3α,∴∠QNE =12(180°﹣∠NQE )=12(180°﹣3α),∴∠NEF =180°﹣∠QEF ﹣∠NQE ﹣∠QNE=180°﹣(90°﹣2α)﹣3α﹣12(180°﹣3α)=180°﹣90°+2α﹣3α﹣90°+32α =12α =12∠AMP .∴∠NEF =12∠AMP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3.(1)60°;(2)50°;(3)或【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的度数,应用三角形内角和计算的度数,由已知条件,可计算出的度数;(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先解析:(1)60°;(2)50°;(3)18021n α︒--或18021n α︒-+ 【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BD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BE 的度数,应用三角形内角和计算BAC ∠的度数,由已知条件BAE CAE ∠=∠,可计算出CAE ∠的度数;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先根据:5:1BAE CAE ∠∠=可计算出CAE ∠的度数,由100BAE ∠=︒可计算出BAC ∠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计算出CBD ∠的度数,即可得出结论;(3)根据题意可分两种情况,①若点E 运动到1l 上方,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由α可计算出CBD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计算出BAC ∠的度数,再:BAE CAE n ∠∠=,BAE BAC CAE ∠=∠+∠,列出等量关系求解即可等处结论;②若点E 运动到1l 下方,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由α可计算出CBD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计算出BAC ∠的度数,再:BAE CAE n ∠∠=,BAE BAC CAE ∠=∠-∠列出等量关系求解即可等处结论.【详解】解:(1)30α=︒,//AC BD ,30CBD ∴∠=︒, BC 平分ABD ∠,30ABE CBD ∴∠=∠=︒,1801803030120BAC ABE α∴∠=︒-∠-=︒-︒-︒=︒,又BAE CAE ∠=∠, 111206022CAE BAC ∴∠=∠=⨯︒=︒; (2)根据题意画图,如图1所示,100BAE ∠=︒,:5:1BAE CAE ∠∠=,20CAE ∴∠=︒,1002080BAC BAE CAE ∴∠=∠-∠=︒-︒=︒,//AC BD ,180100ABD BAC ∴∠=︒-∠=︒,又BC 平分ABD ∠,111005022CBD ABD ∴∠=∠=⨯︒=︒, 50CBD α∴=∠=︒;(3)①如图2所示,//AC BD ,CBD ACB α∴∠=∠=,BC 平分ABD ∠,22ABD CBD α∴∠=∠=,1801802BAC ABD α∴∠=︒-∠=︒-,又:BAE CAE n ∠∠=,():BAC CAE CAE n ∴∠+∠∠=,(1802):CAE CAE n α︒-+∠∠=,解得18021CAE n α︒-∠=-;②如图3所示,//AC BD ,CBD ACB α∴∠=∠=, BC 平分ABD ∠,22ABD CBD α∴∠=∠=,1801802BAC ABD α∴∠=︒-∠=︒-,又:BAE CAE n ∠∠=,():BAC CAE CAE n ∴∠-∠∠=,(1802):CAE CAE n α︒--∠∠=, 解得18021CAE n α︒-∠=+.综上CAE ∠的度数为18021n α︒--或18021n α︒-+.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合理应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1)①90;②t 为或或或或或或;(2)①正确,②错误,证明见解析.【分析】(1)①由平角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可得:从而可得答案;②当时,有两种情况,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角的和解析:(1)①90;②t 为3s 或6s 或9s 或18s 或21s 或24s 或27s ;(2)①正确,②错误,证明见解析.【分析】(1)①由平角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可得:180,DPC CPA DPB ∠=︒-∠-∠从而可得答案;②当//BD PC 时,有两种情况,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角的和差求解旋转角,可得旋转时间;当//PA BD 时,有两种情况,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角的和差关系求解旋转角,可得旋转时间;当//AC DP 时,有两种情况,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角的和差关系求解旋转角,可得旋转时间;当//AC BD 时,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角的和差关系求解旋转角,可得旋转时间;当//AC BP 时的旋转时间与//PA BD 相同;(2)分两种情况讨论:当PD 在MN 上方时,当PD 在MN 下方时,①分别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CPD BPN ∠∠,从而可得CPD BPN∠∠的值;②分别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得到BPN CPDCPD BPN∠+∠是一个含t的代数式,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1)①∵∠DPC=180°﹣∠CPA﹣∠DPB,∠CPA=60°,∠DPB=30°,∴∠DPC=180﹣30﹣60=90°,故答案为90;②如图1﹣1,当BD∥PC时,∵PC∥BD,∠DBP=90°,∴∠CPN=∠DBP=90°,∵∠CPA=60°,∴∠APN=30°,∵转速为10°/秒,∴旋转时间为3秒;如图1﹣2,当PC∥BD时,PC BD∠PBD=90°,∵//,∴∠CPB=∠DBP=90°,∵∠CPA=60°,∴∠APM=30°,∵三角板PAC绕点P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180°+30°=210°,∵转速为10°/秒,∴旋转时间为21秒,如图1﹣3,当PA∥BD时,即点D与点C重合,此时∠ACP=∠BPD=30°,则AC∥BP,∵PA∥BD,∴∠DBP=∠APN=90°,∴三角板PAC绕点P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90°,∵转速为10°/秒,∴旋转时间为9秒,如图1﹣4,当PA∥BD时,∵∠DPB=∠ACP=30°,∴AC∥BP,∵PA∥BD,∴∠DBP=∠BPA=90°,∴三角板PAC绕点P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90°+180°=270°,∵转速为10°/秒,∴旋转时间为27秒,如图1﹣5,当AC∥DP时,∵AC∥DP,∴∠C=∠DPC=30°,∴∠APN=180°﹣30°﹣30°﹣60°=60°,∴三角板PAC绕点P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60°,∵转速为10°/秒,∴旋转时间为6秒,AC DP时,如图1﹣6,当////AC DP,∴∠=∠=︒,90DPA PAC∠+∠=︒-︒+︒=︒,DPN DPA1803090240∴三角板PAC绕点P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240︒,∵转速为10°/秒,∴旋转时间为24秒,如图1﹣7,当AC∥BD时,∵AC∥BD,∴∠DBP=∠BAC=90°,∴点A在MN上,∴三角板PAC绕点P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180°,∵转速为10°/秒,∴旋转时间为18秒,AC BP时,如图1-3,1-4,旋转时间分别为:9s,27s.当//综上所述:当t为3s或6s或9s或18s或21s或24s或27s时,这两个三角形是“孪生三角形”;(2)如图,当PD在MN上方时,①正确,理由如下: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BPM=2t,∴∠BPN=180°﹣2t,∠DPM=30°﹣2t,∠APN=3t.∴∠CPD=180°﹣∠DPM﹣∠CPA﹣∠APN=90°﹣t,∴∠=∠=︒-BPN CPD t21802,∴1.2CPD BPN ∠=∠ ②∠BPN +∠CPD =180°﹣2t +90°﹣t =270°﹣3t ,可以看出∠BPN +∠CPD 随着时间在变化,不为定值,结论错误.当PD 在MN 下方时,如图,①正确,理由如下:设运动时间为t 秒,则∠BPM =2t ,∴∠BPN =180°﹣2t ,∠DPM =230,t -︒ ∠APN =3t .∴∠CPD =360CPA APN DPB BPN ︒-∠-∠-∠-∠()360603301802t t =︒-︒--︒-︒-=90t ︒-21802,BPN CPD t ∴∠=∠=︒-∴1.2CPD BPN ∠=∠ ②∠BPN +∠CPD =180°﹣2t +90°﹣t =270°﹣3t ,可以看出∠BPN +∠CPD 随着时间在变化,不为定值,结论错误.综上:①正确,②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的和差倍分关系,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角的动态定义(旋转角)的理解,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5.(1);(2)①,②,理由见解析;(3)【分析】(1)过点作,则,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的度数;(2)①过点作的平行线,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与,之间的数量关系; ②过作,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即解析:(1)80︒;(2)①APE αβ∠=∠+∠,②APE βα∠=∠-∠,理由见解析;(3)1()2ANE αβ∠=∠+∠ 【分析】(1)过点P 作//PG AB ,则//PG CD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PC ∠的度数;(2)①过点P 作FD 的平行线,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PE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②过P 作//PQ DF ,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QPA β∠=∠,QPE α∠=∠,即可得到APE APQ EPQ βα∠=∠-∠=∠-∠;(3)过P 和N 分别作FD 的平行线,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ANE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1()2ANE αβ∠=∠+∠. 【详解】解:(1)如图1,过点P 作//PG AB ,则//PG CD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80B BPG ︒∠+∠=,180C CPG ︒∠+∠=,又∵125PBA ︒∠=,155PCD ︒∠=,∴36012515580BPC ︒︒︒︒∠=--=,故答案为:80︒;(2)①如图2,APE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APE αβ∠=∠+∠;过点P 作PM ∥FD ,则PM ∥FD ∥CG ,∵PM ∥FD ,∴∠1=∠α,∵PM ∥CG ,∴∠2=∠β,∴∠1+∠2=∠α+∠β,即:APE αβ∠=∠+∠,②如图,APE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APE βα∠=∠-∠;理由:过P 作//PQ DF ,∵//DF CG ,∴//PQ CG ,∴QPA β∠=∠,QPE α∠=∠,∴APE APQ EPQ βα∠=∠-∠=∠-∠;(3)如图,由①可知,∠N=∠3+∠4,∵EN 平分∠DEP ,AN 平分∠PAC ,∴∠3=12∠α,∠4=12∠β, ∴1()2ANE αβ∠=∠+∠,∴ANE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为1()2ANE αβ∠=∠+∠.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过拐点作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结论.四、解答题16.(1)证明见解析;(2)900° ,180°(n -1);(3)(180n -180-2m)°【详解】【模型】(1)证明:过点E 作EF ∥CD ,∵AB ∥CD ,∴EF ∥AB ,∴∠1+∠MEF解析:(1)证明见解析;(2)900° ,180°(n -1);(3)(180n -180-2m)°【详解】【模型】(1)证明:过点E 作EF ∥CD ,。

七年级下册实数知识点概括及常见题目

七年级下册实数知识点概括及常见题目

七年级下册实数知识点概括及常见题目
一、知识点概括
1.实数的概念
实数是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数的集合,它们可以表示在数轴
上的位置。

实数具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运算规则。

2.有理数
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零、正分数和负分数。

有理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还可以
比较大小。

3.无理数
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它们的十进制表示是
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无理数包括根号2、根号3等。

4.实数的分布
实数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正数在右侧,负数在左侧。

实数
之间可以进行大小比较。

二、常见题目
以下是七年级下册实数部分常见的题目类型:
1.判断题:给出一个数,判断它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2.计算运算结果:计算两个实数的和、差、积、商。

3.比较大小:给出两个实数,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

4.补全数轴:给出数轴上的几个点,补全数轴上其它的实数点。

5.排序实数:给出几个实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它们。

6.选择题:根据题目描述选择符合条件的实数。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实数知识点的概括及常见题目类型。

通过熟
练掌握这些知识点和题目类型,可以提高对实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实数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知识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实数 负有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

正整数又叫自然数。

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无理数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

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0;若|a|=-a ,则a≤0。

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零没有倒数。

4. 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无理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表示一个实数。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1、平方根(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即:如果a x 2,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2)开平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开平方运算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才有意义。

(3)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3的平方等于9,9的平方根是±3(4)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即正数进行开平方运算有两个结果;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行开平方运算(5)符号: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可用a 表示,a 也是a 的算术平方根;正数a 的负的平方根可用-a 表示.(6)a x =2 <—> a x ±=a 是x 的平方 x 的平方是ax 是a 的平方根 a 的平方根是x2、算术平方根(1)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a x =2,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a 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也就是,在等式a x =2 (x≥0)中,规定a x =。

(2)a 的结果有两种情况:当a 是完全平方数时,a 是一个有限数;当a 不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时,a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3)当被开方数扩大时,它的算术平方根也扩大;当被开方数缩小时与它的算术平方根也缩小。

(4)夹值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5)a x =2 (x≥0) <—> a x =a 是x 的平方 x 的平方是ax 是a 的算术平方根 a 的算术平方根是x(6)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a (a ≥0) 0≥a==a a 2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a (a <0) a ≥0(7)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而它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联系在于正数的正平方根就是它的算术平方根,而正数的负平方根是它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

3、立方根(1)立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 ,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即如果3x a =,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2)一个数a的立方根,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a叫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不能省略,若省略表示平方。

(3)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有一个立方根,是它本身;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任何数都有唯一的立方根。

(4)利用开立方和立方互为逆运算关系,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就可以利用这种互逆关系,检验其正确性,求负数的立方根,可以先求出这个负数的绝对值的立方根,再取其相反)0a=>。

(5)ax=3<—> 3ax=a是x的立方x的立方是ax是a的立方根a的立方根是x(6)33aa-=-,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四、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1、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它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右边精确的数位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做na10⨯±的形式,其中101<≤a,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五、实数大小的比较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2、实数大小比较的几种常用方法(1)数轴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求差比较:设a、b是实数,,0baba>⇔>-,0baba=⇔=-baba<⇔<-0(3)求商比较法:设a、b是两正实数,;1;1;1babababababa<⇔<=⇔=>⇔>(4)绝对值比较法:设a、b是两负实数,则baba<⇔>。

(5)平方法:设a、b是两负实数,则baba<⇔>22。

六、实数的运算1、加法交换律 a b b a +=+2、加法结合律 )()(c b a c b a ++=++3、乘法交换律 ba ab =4、乘法结合律 )()(bc a c ab =5、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ac ab c b a +=+)(6、实数混合运算时,对于运算顺序有什么规定?实数混合运算时,将运算分为三级,加减为一级运算,乘除为二能为运算,乘方为三级运算。

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进行;不是同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再算乘除,而后才算加减;运算中如有括号时,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进行。

7、有理数除法运算法则就什么?两有理数除法运算法则可用两种方式来表述:第一,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第二,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商都是零。

8、什么叫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相同因数相乘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相同因数的个数叫指数,这个因数叫底数。

记作: a n9、有理数乘方运算的法则是什么?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零的任何正整数幂都是零。

10、加括号和去括号时各项的符号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去(加)括号时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加)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的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加)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

常考题:一.选择题(共13小题)1.9的平方根为( )A .3B .﹣3C .±3D .2.的算术平方根是( )A .2B .±2C .D .±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A .﹣2与B .﹣2与C .﹣2与﹣D .|﹣2|与24.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分别对应实数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b >0B .ab >0C .a ﹣b >0D .|a |﹣|b |>05.估算﹣2的值( )A .在1到2之间B .在2到3之间C .在3到4之间D .在4到5之间6.估计的值( )A .在3到4之间B .在4到5之间C .在5到6之间D .在6到7之间7.估计+3的值()A.在5和6之间B.在6和7之间C.在7和8之间D.在8和9之间8.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5,估计它的边长大小在()A.2与3之间B.3与4之间C.4与5之间D.5与6之间9.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可能是()A.点P B.点Q C.点M D.点N10.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A.﹣1B.1﹣C.2﹣D.﹣2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的平方根是±1B.﹣1的立方根是﹣1C.是2的平方根D.﹣3是的平方根12.下列各数中,3.14159,,0.131131113…(相邻两个3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个),﹣π,,,无理数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13.实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ac>bc B.|a﹣b|=a﹣b C.﹣a<﹣b<c D.﹣a﹣c>﹣b﹣c二.填空题(共13小题)14.的平方根是.15.﹣8的立方根是.16.的算术平方根是.17.﹣()2=.18.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则a+b=.19.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3x﹣2和5x+6,则这个数是.20.若实数a、b满足|a+2|,则=.21.比较大小:﹣3﹣2.22.=.23.5﹣的小数部分是.24.比较大小:(填“>”“<”“=”).25.若x,y为实数,且,则(x+y)2010的值为.26.若将三个数表示在数轴上,其中能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是.三.解答题(共14小题)27.计算:(﹣2)2+(﹣3)×2﹣.28.计算:(﹣2)2+|﹣1|﹣.29.求值:+()2+(﹣1)2015.30.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明用来表示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因为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即,∴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请解答:(1)如果的小数部分为a,的整数部分为b,求的值;(2)已知:,其中x是整数,且0<y<1,求x﹣y的相反数.31.已知:x﹣2的平方根是±2,2x+y+7的立方根是3,求x2+y2的算术平方根.32.已知,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求的值.33.设2+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是x、y,试求x、y的值与x﹣1的算术平方根.34.计算:(﹣2)2﹣(3﹣5)﹣+2×(﹣3)35.(1)有这样一个问题:与下列哪些数相乘,结果是有理数?A、;B、;C、;D、;E、0,问题的答案是(只需填字母):;(2)如果一个数与相乘的结果是有理数,则这个数的一般形式是什么(用代数式表示).36.求值:已知y=x2﹣5,且y的算术平方根是2,求x的值.37.画一条数轴,把﹣1,,2各数和它们的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用“<”号连接.38.求x的值:(1)4x2=25;(2)(x﹣0.7)3=0.027.39.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1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12a+2b的立方根.40.已知M=是m+3的算术平方根,N=是n﹣2的立方根,试求M﹣N的值.初一实数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2017•武汉模拟)9的平方根为()A.3B.﹣3C.±3D.【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解答】解:9的平方根有:=±3.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方根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2.(2015•日照)的算术平方根是()A.2B.±2C.D.±【分析】先求得的值,再继续求所求数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解答】解:∵=2,而2的算术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时应先明确是求哪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否则容易出现选A的错误.3.(2002•杭州)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A.﹣2与B.﹣2与C.﹣2与﹣D.|﹣2|与2【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性质及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A、=2,﹣2与2互为相反数,故选项正确;B、=﹣2,﹣2与﹣2不互为相反数,故选项错误;C、﹣2与不互为相反数,故选项错误;D、|﹣2|=2,2与2不互为相反数,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互为相反数.如果两数互为相反数,它们的和为0.4.(2009•江苏)如图,数轴上A,B两点分别对应实数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0B.ab>0C.a﹣b>0D.|a|﹣|b|>0【分析】本题要先观察a,b在数轴上的位置,得b<﹣1<0<a<1,然后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解答】解:A、∵b<﹣1<0<a<1,∴|b|>|a|,∴a+b<0,故选项A错误;B、∵b<﹣1<0<a<1,∴ab<0,故选项B错误;C、∵b<﹣1<0<a<1,∴a﹣b>0,故选项C正确;D、∵b<﹣1<0<a<1,∴|a|﹣|b|<0,故选项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是大于左边的数.5.(2015•新疆)估算﹣2的值()A.在1到2之间B.在2到3之间C.在3到4之间D.在4到5之间【分析】先估计的整数部分,然后即可判断﹣2的近似值.【解答】解:∵5<<6,∴3<﹣2<4.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能力,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6.(2014•营口)估计的值()A.在3到4之间B.在4到5之间C.在5到6之间D.在6到7之间【分析】应先找到所求的无理数在哪两个和它接近的整数之间,然后判断出所求的无理数的范围.【解答】解:∵5<<6,∴在5到6之间.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那就,“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7.(2006•沈阳)估计+3的值()A.在5和6之间B.在6和7之间C.在7和8之间D.在8和9之间【分析】先估计的整数部分,然后即可判断+3的近似值.【解答】解:∵42=16,52=25,所以,所以+3在7到8之间.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能力,理解无理数性质,估算其数值.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8.(2012•义乌市)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5,估计它的边长大小在()A.2与3之间B.3与4之间C.4与5之间D.5与6之间【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是15计算出其边长,在估算出该数的大小即可.【解答】解:∵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5,∴该正方形的边长为,∵9<15<16,∴3<<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及正方形的性质,根据题意估算出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2008•遵义)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可能是()A.点P B.点Q C.点M D.点N【分析】先对进行估算,再确定是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然后确定对应的点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3.87,∴3<<4,∴对应的点是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应先看这个无理数在哪两个有理数之间,进而求解.10.(2006•西岗区)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A.﹣1B.1﹣C.2﹣D.﹣2【分析】首先根据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可以求出线段AB的长度,然后由AB=AC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便可解答.【解答】解:∵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AB=﹣1,∵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AC=AB.∴点C的坐标为:1﹣(﹣1)=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就让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知道两点间的距离,求较小的数,就用较大的数减去两点间的距离.11.(2012秋•安新县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的平方根是±1B.﹣1的立方根是﹣1C.是2的平方根D.﹣3是的平方根【分析】A、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B、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C、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D、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解答】解:A、1的平方根是±1,故A选项正确;B、﹣1的立方根是﹣1,故B选项正确;C、是2的平方根,故C选项正确;D、=3,3的平方根是±,故D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2.(2013•安顺)下列各数中,3.14159,,0.131131113…(相邻两个3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个),﹣π,,,无理数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由此可得出无理数的个数.【解答】解:由定义可知无理数有:0.131131113…,﹣π,共两个.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13.(2015•枣庄)实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ac>bc B.|a﹣b|=a﹣b C.﹣a<﹣b<c D.﹣a﹣c>﹣b﹣c【分析】先根据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比较出其大小,再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a<b<0<c,∴A、ac<bc,故A选项错误;B、∵a<b,∴a﹣b<0,∴|a﹣b|=b﹣a,故B选项错误;C、∵a<b<0,∴﹣a>﹣b,故C选项错误;D、∵﹣a>﹣b,c>0,∴﹣a﹣c>﹣b﹣c,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与数轴,熟知数轴上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13小题)14.(2015•庆阳)的平方根是±2.【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2=a,则x就是a的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5.(2015•茂名)﹣8的立方根是﹣2.【分析】利用立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2)3=﹣8,∴﹣8的立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的三次方等于a(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3叫做根指数.16.(2009•峨边县模拟)的算术平方根是3.【分析】首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出的值,然后即可求出其算术平方根.【解答】解:∵=9,又∵(±3)2=9,∴9的平方根是±3,∴9的算术平方根是3.即的算术平方根是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实际上这个题是求9的算术平方根是3.注意这里的双重概念.17.(2009•江苏)﹣()2=﹣3.【分析】直接根据平方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2=3,∴﹣()2=﹣3.【点评】本题考查了数的平方运算,是基本的计算能力.18.(2012•枣庄)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则a+b=11.【分析】根据无理数的性质,得出接近无理数的整数,即可得出a,b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a=5,b=6,∴a+b=11.故答案为:1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大小,得出比较无理数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2009•凉山州)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3x﹣2和5x+6,则这个数是.【分析】由于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有2个,它们互为相反数.依此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3x﹣2+5x+6=0,解得x=﹣,所以3x﹣2=﹣,5x+6=,∴()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逆运算,平时注意训练逆向思维.20.(2013•东莞市)若实数a、b满足|a+2|,则=1.【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a、b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解得:,则原式==1.故答案是:1.【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21.(2014•射阳县三模)比较大小:﹣3<﹣2.【分析】先把两数平方,再根据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即可比较大小.【解答】解:∵(3)2=18,(2)2=12,∴﹣3<﹣2.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的比较,实数大小比较法则:(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22.(2013•南平)=3.【分析】33=27,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33=27,∴;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的定义;掌握开立方和立方互为逆运算是解题的关键.23.(2014•辽阳)5﹣的小数部分是2﹣.【分析】根据1<<2,不等式的性质3,可得﹣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可得答案.【解答】解:由1<<2,得﹣2<﹣<﹣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5,得5﹣2<5﹣<5﹣1,即3<5﹣<4,5﹣的小数部分是(5﹣)﹣3=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利用了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不等式的两边都加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4.(2014•岳麓区校级自主招生)比较大小:>(填“>”“<”“=”).【分析】因为分母相同所以比较分子的大小即可,可以估算的整数部分,然后根据整数部分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1,∴>.故填空结果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的比较,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可以采用作差法、取近似值法、比较n次方的方法等.当分母相同时比较分子的大小即可.25.(2010•成都)若x,y为实数,且,则(x+y)2010的值为1.【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组,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x+y)2010中求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2=0,y﹣3=0,解得x=﹣2,y=3;因此(x+y)2010=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每一个加数也必为零.26.(2010•河南)若将三个数表示在数轴上,其中能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是.【分析】首先利用估算的方法分别得到﹣,,前后的整数(即它们分别在那两个整数之间),从而可判断出被覆盖的数.【解答】解:∵﹣2<﹣<﹣1,2<<3,3<<4,且墨迹覆盖的范围是1﹣3,∴能被墨迹覆盖的数是.【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以及估算无理数大小的能力.三.解答题(共14小题)27.(2014•钦州)计算:(﹣2)2+(﹣3)×2﹣.【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乘方的意义化简,第二项利用异号两数相乘的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平方根定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4﹣6﹣3=﹣5.【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8.(2015•乌鲁木齐)计算:(﹣2)2+|﹣1|﹣.【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乘方的意义化简,第二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最后一项利用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4+﹣1﹣3=.【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9.(2015•大庆)求值:+()2+(﹣1)2015.【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算术平方根定义计算,第二项利用乘方的意义化简,第三项利用乘方的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1=﹣.【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0.(2014春•嘉祥县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明用来表示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因为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即,∴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请解答:(1)如果的小数部分为a,的整数部分为b,求的值;(2)已知:,其中x是整数,且0<y<1,求x﹣y的相反数.【分析】(1)先估计、的近似值,然后判断的小数部分a,的整数部分b,最后将a、b的值代入并求值;(2)先估计的近似值,然后判断的整数部分并求得x、y的值,最后求x ﹣y的相反数.【解答】解:∵4<5<9,∴2<<3,∴的小数部分a=﹣2 ①∵9<13<16,∴3<<4,∴的整数部分为b=3 ②把①②代入,得﹣2+3=1,即.(2)∵1<3<9,∴1<<3,∴的整数部分是1、小数部分是,∴10+=10+1+(=11+(),又∵,∴11+()=x+y,又∵x是整数,且0<y<1,∴x=11,y=;∴x﹣y=11﹣()=12﹣,∴x﹣y的相反数y﹣x=﹣(x﹣y)=.【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注意首先估算无理数的值,再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计算.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31.(2015秋•偃师市期中)已知:x﹣2的平方根是±2,2x+y+7的立方根是3,求x2+y2的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和已知条件可知x﹣2=4,2x+y+7=27,列方程解出x、y,最后代入代数式求解即可.【解答】解:∵x﹣2的平方根是±2,∴x﹣2=4,∴x=6,∵2x+y+7的立方根是3∴2x+y+7=27把x的值代入解得:y=8,∴x2+y2的算术平方根为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难易程度适中.32.(2013秋•滨湖区校级期末)已知,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求的值.【分析】由a、b互为倒数可得ab=1,由c、d互为相反数可得c+d=0,然后将以上两个代数式整体代入所求代数式求值即可.【解答】解:依题意得,ab=1,c+d=0;∴==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解题关键是运用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涉及到倒数、相反数的定义,要求学生灵活掌握各知识点.33.(2015秋•吉安校级期末)设2+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是x、y,试求x、y的值与x﹣1的算术平方根.【分析】先找到介于哪两个整数之间,从而找到整数部分,小数部分让原数减去整数部分,然后代入求值即可.【解答】解:因为4<6<9,所以2<<3,即的整数部分是2,所以2+的整数部分是4,小数部分是2+﹣4=﹣2,即x=4,y=﹣2,所以==.【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能力,解题关键是估算出整数部分后,然后即可得到小数部分.34.(2009•江西)计算:(﹣2)2﹣(3﹣5)﹣+2×(﹣3)【分析】根据实数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求解.注意实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遇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解答】解:原式=4﹣(﹣2)﹣2﹣6=﹣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解题要注意实数的混合运算顺序.35.(2009•佛山)(1)有这样一个问题:与下列哪些数相乘,结果是有理数?A、;B、;C、;D、;E、0,问题的答案是(只需填字母):A、D、E;(2)如果一个数与相乘的结果是有理数,则这个数的一般形式是什么(用代数式表示).【分析】(1)根据实数的乘法法则和有理数、无理数的定义即可求解;(2)根据(1)的结果可以得到规律.【解答】解:(1)A、D、E;(2)设这个数为x,则x•=a(a为有理数),所以x=(a为有理数).【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也考查了有理数、无理数的定义,文字阅读比较多,解题时要注意审题,正确理解题意.36.(2010秋•西盟县期末)求值:已知y=x2﹣5,且y的算术平方根是2,求x 的值.【分析】由于被开方数应等于它算术平方根的平方.那么由此可求得y,然后即可求出x.【解答】解:∵y的算术平方根是2,∴∴y=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