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引言概述:钢结构焊接是建筑行业中常见的连接方式,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阐述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材料选择和准备1.1 焊接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合焊接的钢材,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机械性能。

1.2 材料的准备:在焊接前,需要对焊接材料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油污、锈蚀等杂质,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2. 焊接设备和工艺控制2.1 焊接设备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确保其能够满足焊接工艺的要求,并具备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2.2 焊接工艺的控制:根据焊接材料的特性和焊接接头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包括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参数的控制。

3. 焊缝准备和焊接操作3.1 焊缝准备:在进行焊接之前,需要对焊缝进行准备,包括焊缝的坡口形状、尺寸的控制,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3.2 焊接操作: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控制焊接速度、焊接温度等参数,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强度。

4. 焊接质量检测4.1 目视检测:通过目视检测来评估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包括焊缝的均匀性、焊缝的几何形状等。

4.2 焊接缺陷检测: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等,来检测焊接接头中的缺陷,如裂纹、气孔等。

5. 焊接质量控制措施5.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焊接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焊接工艺规程、焊接操作规程等,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5.2 培训和监督:对焊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焊接技能和质量意识,并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确保焊接质量的符合要求。

5.3 焊接记录和追溯:对焊接过程进行记录和追溯,包括焊接参数、焊接材料等,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质量追溯和问题排查。

总结: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是确保钢结构安全和稳定的关键环节。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控制焊接工艺和操作,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焊接质量。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培训和监督,并进行焊接记录和追溯,可以进一步提升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的控制措施分析

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的控制措施分析

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的控制措施分析钢结构工程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工程中。

而焊接作为钢结构工程中的重要连接方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对于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以期提高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性。

一、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范在钢结构工程进行焊接时,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规范,如《焊接工艺规程》、《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等。

这些标准规范对于焊接工艺、焊接人员资格、材料要求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只有严格执行这些规范,才能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合格的焊接工艺在钢结构工程焊接中,采用合格的焊接工艺是确保焊接质量的关键。

包括焊接方法的选择、焊接参数的控制、焊材的选择等方面。

对于不同的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需要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以确保焊接质量的达标。

焊接工艺的良好执行需要有合格的焊接人员。

他们应具备焊接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操作经验,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

四、科学的焊接参数控制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参数的控制直接关系到焊接质量的稳定性。

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丝速度等参数的选择和调控。

科学的焊接参数控制可以确保焊接熔池的形成和凝固过程,从而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五、材料质量保证钢结构工程的焊接质量还需要建立在材料质量保证的基础上。

包括焊接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焊接接头的材质和性能符合工程要求。

只有保证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焊接质量的可靠性。

六、严格的焊接检测和验收在钢结构工程焊接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焊接检测和验收工作。

包括焊接接头的外观检查、尺寸检测、焊接缺陷的检测和控制等。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测和验收工作,才能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七、建立完善的焊接质量记录和档案对于钢结构工程的焊接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记录和档案,并进行长期的保留。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一、引言钢结构焊接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连接方式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钢结构焊接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包括质量控制的目标、相关标准和规范、质量控制的步骤和方法等。

二、质量控制的目标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密封性和耐久性,以及焊缝的几何形状和外观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具体目标包括:1. 焊接接头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2. 焊接接头的密封性良好,能够有效防止渗漏和腐蚀;3. 焊缝的几何形状符合设计要求,尺寸和形状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4. 焊缝的外观质量良好,无明显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

三、相关标准和规范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要求。

常用的标准和规范包括:1. GB/T 12470-2003《钢结构焊接工艺规程》:规定了钢结构焊接的工艺要求、质量控制要求和检验方法;2. GB/T 985-2018《焊接术语》:定义了焊接术语的概念和术语的用法;3. JGJ 81-2002《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针对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的规范;4. AWS D1.1-2020《结构钢焊接规范》:美国焊接学会制定的结构钢焊接的规范。

四、质量控制的步骤和方法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的步骤和方法主要包括焊接工艺评定、焊工资质认证、焊接材料的选择和检验、焊接前准备、焊接过程控制和焊缝检验等。

1. 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是确定适用于具体焊接任务的焊接工艺参数的过程。

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并进行试焊和力学性能测试,以验证焊接工艺的可行性和质量。

2. 焊工资质认证焊工资质认证是对焊工进行技能和质量水平的评估和认证。

通过对焊工的培训、考试和实际工作经验的评估,确定焊工的资质等级,确保其具备进行焊接工作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钢结构是现代建造中常见的结构形式,而焊接是钢结构中常用的连接方式。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是确保结构安全稳固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焊接前的准备工作、焊接过程的控制、焊缝检测、焊接后的处理以及质量管理体系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焊接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焊接工艺和规范:根据钢结构的材质和要求,确定适合的焊接工艺和规范。

1.2 检查焊接设备和材料:确保焊接设备完好无损,焊接材料符合要求。

1.3 清洁工作环境:清除焊接区域的杂物和油污,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二、焊接过程的控制2.1 控制焊接参数:根据焊接工艺规范,严格控制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

2.2 保证焊接质量: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焊接技术,确保焊缝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2.3 加强安全防护: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具,保证人身安全,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三、焊缝检测3.1 目视检查焊缝:对焊接后的焊缝进行目视检查,观察焊接质量和表面情况。

3.2 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技术对焊缝进行检测,发现隐蔽缺陷和裂纹。

3.3 X射线检测:采用X射线技术对焊缝进行检测,检测焊缝的内部质量和密度。

四、焊接后的处理4.1 焊缝清理:清除焊接后的焊渣和氧化物,保持焊缝表面的干净和光滑。

4.2 防腐处理:对焊接后的结构进行防腐处理,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4.3 表面涂装:对焊接后的结构进行表面涂装,美化外观,防止腐蚀。

五、质量管理体系5.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钢结构焊接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责任和要求。

5.2 培训操作人员:对焊接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焊接技术和质量意识。

5.3 定期检查评估:定期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综上所述,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是确保结构安全稳固的关键环节,需要从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到焊接过程的控制,再到焊缝检测、焊接后的处理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全面把握,确保焊接质量达到要求,保障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钢结构工程中的焊接质量控制要点

钢结构工程中的焊接质量控制要点

钢结构工程中的焊接质量控制要点钢结构作为现代建筑和工程领域中常见的建筑材料,其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钢结构工程中,焊接质量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焊接前、焊接中和焊接后三个阶段介绍钢结构工程中的焊接质量控制要点。

一、焊接前的质量控制在焊接前,我们需要对焊接材料、焊接设备和焊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焊接材料是影响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首先,焊接电极或焊丝的品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且焊接材料的质检证书应该完整齐全。

其次,焊接材料的湿度应该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避免因湿度过高引起焊缝质量下降。

焊接设备的选用也是关键。

焊接设备的参数控制必须精确可靠,焊接机、电源和电极应该经过检验合格,并且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焊接设备操作的相关技能。

对焊工的资质要求也特别重要。

焊工必须具备相应的焊接证书,并且拥有一定的焊接经验。

此外,焊工的培训和考核也是确保焊接质量的重要环节。

二、焊接中的质量控制焊接中是焊接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下面我们将从焊接位置、操作规范和焊接工艺等方面介绍焊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焊接位置的选择要合理,避免因焊接位置选择不当导致焊接缺陷。

在确定焊接位置之前,必须对工件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工件表面没有油污、锈蚀等污染物。

此外,焊接位置的标记应该准确明确。

操作规范的制定和遵守是确保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焊工必须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变焊接参数。

焊接过程中,焊工需要注意保护气体的流动,避免因气体流动差导致气孔缺陷的形成。

焊接工艺的选择也是焊接质量控制的关键。

在选择焊接工艺时,需要考虑焊接材料的特点和要求、焊接厚度、焊接位置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三、焊接后的质量控制焊接后的质量控制也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焊缝检测、残余应力消除和表面处理等。

焊缝检测是发现焊接缺陷的重要手段。

通常采用放射性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方法进行检测,以及对焊缝外观进行目测和触摸检查。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
钢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而焊接作为钢结构连接的主要方式,焊接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焊接质量控制的角度,分析钢结构焊接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一、焊接前的准备工作
1.1 确认焊接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包括焊条、焊丝等。

1.2 清理焊接部位,确保表面无油污、锈蚀等杂质。

1.3 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二、焊接过程中的控制
2.1 控制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确保焊缝质量。

2.2 严格控制焊接温度,避免焊接过热或过冷。

2.3 注意焊接过程中的保护措施,避免氧化、气孔等缺陷的产生。

三、焊接后的检测和评估
3.1 进行焊缝的外观检查,检查焊缝是否均匀、牢固。

3.2 进行焊缝的探伤检测,检查焊缝是否存在裂纹等缺陷。

3.3 进行焊接接头的拉伸试验,评估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可靠性。

四、焊接质量控制的管理
4.1 制定焊接工艺规程,明确焊接参数和工艺要求。

4.2 建立焊接质量档案,记录焊接过程和结果。

4.3 定期进行焊接工艺评估和培训,提高焊工的技术水平。

五、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5.1 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钢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5.2 优质的焊接质量可以延长钢结构的使用寿命。

5.3 焊接质量控制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总结: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严格控制焊接前、中、后的环节,以及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焊接质量,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

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钢结构焊接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连接方式,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焊接前的准备工作、焊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焊接后的检测和验收、焊接质量问题的处理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焊接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焊接工艺和焊接方法:根据钢结构的材质和厚度等参数,选择适合的焊接工艺和方法。

1.2 确保焊接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检查焊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焊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1.3 清洁焊接表面:在焊接前,必须清洁焊接表面,去除油污、氧化物等杂质,以确保焊接质量。

二、焊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2.1 控制焊接电流和电压:根据焊接工艺规范,合理调节焊接电流和电压,确保焊缝的质量。

2.2 控制焊接速度和焊接温度:控制焊接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焊接质量问题,同时控制焊接温度,避免焊接过热或过冷。

2.3 保证焊接环境的清洁和通风:保持焊接环境的清洁,避免灰尘、杂质等影响焊接质量,同时保证通风良好,减少焊接烟尘对工人的危害。

三、焊接后的检测和验收3.1 目测检查焊缝:通过目测检查焊缝的外观,判断焊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2 使用探伤、X射线等检测方法:对焊缝进行探伤、X射线等无损检测,确保焊接质量达标。

3.3 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对焊接部位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检测焊缝的强度、韧性等参数,验证焊接质量。

四、焊接质量问题的处理4.1 发现焊接质量问题及时处理:一旦发现焊接质量问题,应及时停止焊接工作,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

4.2 进行焊缝修补:对于焊接质量问题,可以进行焊缝修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3 记录和总结经验教训:在处理焊接质量问题后,应及时记录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5.1 制定焊接作业规范:建立钢结构焊接作业规范,规范焊接工艺、质量要求等内容。

5.2 培训焊接人员:对焊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焊接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焊接质量。

钢结构焊接施工方法的质量控制

钢结构焊接施工方法的质量控制

钢结构焊接施工方法的质量控制钢结构的焊接施工是建筑领域中常见的工艺,它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焊接质量,需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焊接施工方法的质量控制措施及其重要性。

一、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钢结构焊接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焊接质量。

首先,焊工应进行相关的培训,熟悉焊接工艺和程序;其次,需要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还需要对焊接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二、焊接工艺选择钢结构焊接施工中,选择适当的焊接工艺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等不同的焊接工艺。

在选择焊接工艺时,应综合考虑材料的种类、厚度、结构形式以及焊接位置等因素,并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三、焊接操作规范在进行钢结构焊接施工时,必须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首先,焊工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防护手套等,以保证人身安全。

其次,在焊接过程中,应控制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等参数,确保焊接质量。

此外,焊接过程中要保持焊缝的清洁,及时清除焊渣和氧化物等杂质。

四、焊接质量检验焊接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焊接质量的检验。

焊接质量检验的方法包括目测检验、尺寸测量、焊缝检测等。

目测检验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焊缝的外观,包括焊缝的形状、尺寸、表面是否平整等。

尺寸测量是通过测量工具对焊缝的尺寸进行测量,以检查焊缝是否符合要求。

焊缝检测可以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等,以排除焊接缺陷。

五、焊接记录与档案管理为了追溯焊接质量并进行质量管理,应建立完善的焊接记录和档案管理体系。

焊接记录中应包括焊工的姓名、焊接材料的批次、焊接工艺参数等信息,以便于后期追溯和分析。

焊接档案应包括焊接施工图纸、焊接工艺规程、焊接检验报告等相关文件。

六、培训与技能提升为了提高钢结构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水平,需要进行焊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控制
钢结构因其自重较轻,施工速度快,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桥梁工程等领域。

钢结构的制作和连接质量直接影响到构件的受力状况和结构的整体安全性,故钢结构的加工制作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标签:钢结构;焊接变形;控制措施
1、焊前准备
焊接前应首先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根据规范的具体规定,组织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确定出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制定完整、合理、详细的工艺措施和工艺流程。

生产制造过程将严格按工艺评定的有关参数和要求进行,通过跟踪检测如发现按照工艺评定规范生产质量不稳定,将重做工艺评定,调整规范,以达到质量稳定要求。

根据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的规定,以及钢结构的设计节点形式,钢材类型、规格及产地、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等,确定焊接的各项工艺参数。

(1)H型钢焊接
组对好的H型钢采用埋弧自动焊焊接,焊接顺序参见下图。

(2)H型钢、箱型梁柱焊接顺序
焊接在拼接构件经检验合格后进行,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定的参数和焊接顺序进行。

焊前使用电动钢丝砂轮对坡口内及两侧100mm以内的浮锈进行打磨处理,并对点焊区域焊接缺陷进行修补处理。

厚板焊接时焊接区域要进行焊前预热及焊后保温。

焊接采用门架式全自动埋伏焊,用φ4.0mm焊丝进行焊接,焊接位置采用船型焊,其优越的性能和高效的焊接速度是批量的H型钢生产的重要工具。

在焊接时注意焊接速度和电流的有效控制,保证焊缝两侧与母材过渡平滑,焊缝宽窄一致及焊接咬肉的情况发生。

2、箱型梁、柱的焊接
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埋弧自动焊相结合的焊接方法。

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打底焊接,焊接顺序为每面的两条焊缝同时进行,打底焊接完成后,进行箱型梁柱另一面的打底焊接,保证箱型梁柱的焊缝对称且每道焊缝厚度基本一致,控制焊接的变形。

打底焊缝厚度达到一定厚度时,再采用全自动埋伏焊进行部分填充与盖面焊接,焊接时采取对称施焊,尽量控制好焊接变形和扭曲。

整体焊接完成后,进行箱型梁柱的整体校正。

矫正合格后用半自动切割机切割箱型梁柱的端头,达到施工图纸的设计尺寸。

3、焊接检验
焊缝在焊后规定的时间间隔之后,进行100%的外观检查,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一、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等缺陷。

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及根部收缩等缺陷。

并按图纸或技术规范的要求做一定比例的磁粉探伤。

对于T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形接头组合焊缝,其焊角尺寸不应小于t/4且不得低于10mm;焊角尺寸的允许偏差为0-3mm。

对30mm以上厚板焊接,为防止在厚度方向出现层状撕裂,对母材焊道中心线两侧各2倍板厚加30mm的区域内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

在加工厂H型钢构件组装前,其所有≥30的钢板都要进行母板的超声波检测。

全熔透焊缝在完成外观检查之后按要求进行一定比例的超声波无损检测,Ⅱ级焊缝做20%的lOT检查,Ⅰ级焊缝做100%的UT检查,并达到设计的焊缝评定质量等级。

拼对焊缝按照Ⅰ级焊缝标准要求实施,满足相关质量验收规范。

4、缺陷修复
UT检查有缺陷的焊縫,应从缺陷两端的延伸部位增加探伤长度,增加的长度为该焊缝长度的10%,且不小于100mm。

作为清除部分,应与正式焊缝相同的焊接工艺进行补焊,同样标准和方法进行。

缺陷的剔除采用碳弧气刨和角向磨光机,在缺陷刨出确认后,对清理区进行打磨处理,先除刨槽表面的熔渣和渗碳层,露出金属光泽。

5、钢结构矫正
钢结构矫正就是通过外力或加热作用,使钢材较短部分的纤维伸长;或使较长部分的纤维缩短,最后迫使钢材反变形,以使钢材或构件达到平直及一定几何形状要求,并符合技术标准的工艺方法。

钢结构矫正主要就是通过机械矫正或火焰矫正两种方法进行矫正。

其主要形式有:
矫直:消除材料或构件的弯曲;
矫平:消除材料或构件的翘曲或凹凸不平;
矫形:对构件的一定几何形状进行整形。

焊接H型钢焊接完成后,通过型钢矫正机对翼缘板焊接后塌陷的弯曲部分进行调平矫正。

使用矫正机对焊接后的H型钢翼缘板进行机械矫正,以矫正翼缘板的焊接变形、并可适度消除焊接应力。

使得焊接成型后的H型钢符合制造标准。

当钢材型号超过矫正机负荷能力或构件形式不适于采用机械校正时,将采用火焰矫正。

火焰加热矫正时,应离开焊道10mm以上的距离,不可直接在焊道上加热。

同时钢板加热时温度不能超过650℃,而且冷却时绝对不能用水浇,应采用自然
冷却的方法缓慢冷却。

H型钢焊接后翼板平坦度变形,热整形矫正方法以线状加热法离开焊道10mm处加热。

H型钢腹板或箱形钢平坦度矫正法,在其变形部位用线状加热约50~80mm 长,用此法加热时,禁止有重叠点的出现。

H型钢因焊接而产生弯曲变形,在翼板外侧局部以尖形加热方式矫正到成直线。

H型钢焊接完成后,拱度须矫正时在腹板上以尖形加热,翼板处以圆形加热方式矫正至直线。

H型钢翼板和腹板之角度矫正时,在腹板焊道下方用线状加热法矫正,同时火焰须离开焊道10mm处。

H型钢扭曲时整形,以对角线状加热法矫正。

6、钢结构防腐
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表面喷砂除锈处理。

喷砂安排在构件加工完毕后进行,采用全自动喷砂除锈机进行钢丸抛丸喷射除锈,质量等级为Sa2.5级、表面粗糙度为40~70μm。

喷砂除锈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焊渣、焊疤、灰尘、油污、毛刺及水等。

防腐的好坏在于其底漆要有优越的性能。

为了保护油漆表表面不被损坏和污染,防腐油漆施工可以安排底漆和中间漆在加工厂完成,面漆在现场构件安装完成及现场油漆补涂后再施工,面漆采用无气或有气喷涂方式完成。

施工时采用钢结构安装时搭设的满堂脚手架进行施工。

涂装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温度应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涂料施工时,温度要求在5~40℃,最大相对湿度85%,并且底材温度必须高于露点温度3℃以上。

构件表面有结露时及若发生氧化应重新喷砂除锈至规定标准,否则不得涂装。

涂装后4小时内应保护免受雨淋。

钢材除锈等级Sa2.5级的表面特征满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喷砂后4小时内必须进行喷漆。

当天使用的涂料当天配置,并按照说明书要求时间内使用完毕,否则废弃,并不得随意添加稀释剂。

高强螺栓的磨擦面以及图中注明不涂装部位不得涂装。

7、结语
构件的加工制作是保证钢结构质量的前提,严格的控制每一道施工工序,保证钢材的质量和每一个钢构件焊接质量、除锈标准,满足结构的防腐要求,充分保证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