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英语歧义句
浅析英语句子结构歧义

2008.02(中旬刊)歧义,指的是语言中某个结构项含有两种以上不同的解释,从而导致人们对该结构项有两种以上的理解。
歧义的产生涉及多种因素,如语音、词、语法结构、习惯用语等。
据此,歧义具体可分为词汇歧义、结构歧义、指代歧义和话语歧义等不同的种类。
本文所说的结构歧义(syntacticambiguity)是指由于句法结构的原因造成的多义现象。
这种多义结构,就是几个不同的深层结构经过转换形成相同的表层结构,在表层中词语和词序相同,但语义却不相同。
结构歧义(structuralambiguity)也就是语法歧义(grammaticalambiguity),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英语的许多句子结构缺少严谨。
在日常交谈时,我们能够根据说话人的表情、手势、语调等澄清歧义。
但是,在书面语言中无法借助这些附加信息,因而,书面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歧义现象。
例如乔姆斯基(Chomsky)著名的歧义句Theyareflyingplanes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和翻译:1.Certainpeopleareengagedinflyingplanes.某些人正在驾驶飞机。
2.Certainplanesorcertainobjectsareplanesthatfly.某些飞机或某些物体是在飞的飞机。
乔姆斯基另一个著名的歧义句Theshootingofthehunterswasterrible,因为有不同的底层结构,也有两种不同的理解和翻译:1)Theshootingbythehunterswasterrible.猎人的射击很可怕。
2)Thehuntersgettingshotwasterrible.猎人被杀很可怕。
一、定语修饰不明引起的歧义1.形容词+名词+名词一个形容词修饰两个名词时,它既可修饰第一个名词,也可修饰两个名词,从而导致不同的理解和翻译。
例如:形容词可以修饰前一个名词A,也可以修饰后一个名词B,因而产生歧义。
排除这种歧义的方法有:一是发话人利用意群停顿向受话人明示形容词的辖域。
英语中歧义句简析

容易产生歧义的英语句子

容易产生歧义的英语句子英语是一门非常灵活且多义的语言,有时候即使是一句简单的句子也会因为词语的多义性或者语法结构的模糊性而产生歧义。
特别是对于非英语母语者来说,理解这些歧义可能会更加困难。
本文将讨论一些在英语中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并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解释。
首先,一些词语的多义性经常会导致句子产生歧义。
比如,“I saw her duck”这句话就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我看到她躲闪”,另一种是“我看到她的鸭子”。
这里的“duck”既可以指动词“躲闪”,也可以指名词“鸭子”,所以句子的真正含义依赖于上下文。
如果没有上下文的支持,那么读者很难确定句子的确切含义。
另一个常见的例子是“Time flies like an arrow.”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它的意思可以有多种解释。
一种是“时间像箭一样飞逝”,另一种是“时间飞翔喜欢一个箭”,还有可能是“时间像箭一样喜欢飞逝”。
这一句话之所以产生歧义,主要是因为“like”和“an arrow”可以有不同的修饰对象。
所以,要想完全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读者需要依赖于上下文或者其他线索。
不仅是词语的多义性,有时候句子的语法结构也会让人产生误解。
比如,“The old man the boats.”这句话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陈述句,但它实际含义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老人管理这些船”,另一种是“这些船老化了”。
这里的歧义主要来自动词“man”的不同解释。
如果“man”被理解为及物动词,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老人管理船只”,如果“man”被理解为名词,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船只老化了”。
对于非英语母语者来说,这种歧义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惑。
此外,有时候句子的语态也会让人产生误解。
比如,“The chicken is ready to eat.”这句话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它的含义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
一种可能是“鸡准备好了,可以吃了”,另一种是“鸡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吃了”。
浅探英语歧义句

浅探英语歧义句与其它语言一样,英语歧义句指的是在同一句中,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思解释;也就是说,一种形式内存有几层含义。
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造成其现象的原因可涉及到语法、语义和语序等方面。
有的学者又把歧义句划分为蓄意歧义(intentional ambiguity)句和任意歧义(unintentional ambiguity)句两类。
顾名思义,蓄意歧义指的是作者出于某种意图,蓄意利用语言的特征在句中制造出歧义句;而任意歧义则是由于语言方面的客观原因所致,并非出于作者的意图,也就是说,是非人为的。
造成这种歧义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一词多义性这是造成歧义现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语言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其它语言一样,英语中有越来越多的词具有一词多义性。
二、语法造成歧义英语语法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同一个句中,同一词可具有不同的功能。
例如:“Our club demands change.”句中“demands”可理解为动词,可译为“我们俱乐部要求改变”;但句中的”demands”也可理解为名词,也可译为“我们俱乐部的要求改变了”。
另外,否定句也会造成歧义。
三、同音词导致歧义英语里有不少意思完全不同、拼写也不同的词读音相同,这在口译或听力时容易给我们带来歧义理解。
以上笔者只是简单地归纳了导致歧义的某些因素,还有很多其它因素,在此不再一一列出。
以下重点探讨语境对英语学习者在歧义句的把握理解中所起到的影响和作用。
研究证明,英语学习者对歧义句的理解总是优先考虑语义因素。
笔者认为,除主要的语义因素外,语境在把握理解歧义句方面也是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Sperber & Wilson 的“关联论”把语境解释为“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或“认知语境”。
此提法不仅包括上下文和即时的物质环境等具体的语境因素,也包括个人知识因素,如已知的全部事实、假设、信念和认知能力(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8)。
英语从句关联词歧义结构及歧义问题探讨

英语从句关联词歧义结构及歧义问题探讨一、英语从句关联词特征及分类英语的从句是由关联词引导的,关联词不同则所引导的从句的属性也可能不同,因此英语从句处理的核心问题是关联词处理的问题。
Haiman(1985/见罗日新, 1995)提出:关联词是在句子与句子间起连接作用的一种特殊词语。
同时,罗日新 (1995)还补充道:“它或者是词或者是短语――由一部分连词,一部分副词,一部分代词,以及个别短语组成。
它们集语义连接,逻辑连接关系于一身。
”引导英语从句的关联词不是一个统一的词类,而是涉及到若干个词类。
此外,这些词类除了做关联词之外,还有其他的用法,处理起来非常复杂。
薄冰(1990)把所有能够引导英语从句的关联词分为七类:1.从属连词:when,if,that,where,whether,how,while,unless,than,until等等。
其中,that,whether,if既可引导名词从句也可引导副词从句,其余的关联词则仅仅引导副词从句。
2.连接代词:which,who,whom,whose,what,它们均引导名词从句。
3.连接副词:when,where,why,how,它们均引导名词从句。
4.关系代词:who,whom,whose,that,which,它们均引导形容词从句。
5.关系副词:when,where,why,how,它们均引导形容词从句。
6.缩合连接代词:that,who,whatever,whoever,whichever,what。
缩合连接代词是由先行词和关系代词缩合而成。
其中whatever,whoever,whichever既可引导名词从句也可引导副词从句,其余的关联词则仅仅引导名词从句。
7.缩合连接副词:when,where,why,whenever,wherever,however。
缩合连接副词是由先行词和关系副词缩合而成。
其中when,where,why引导名词从句, whenever,wherever,howev er引导副词从句。
从句法学角度探讨英语歧义句

从句法学角度探讨英语歧义句在语言交流中,常常有人会因为歧义现象而造成误解;也有人因为很好地利用歧义句(Ambiguous Sentence)而妙语连珠。
从句法学的角度按照歧义的类型对歧义举例进行句法分析,以避免误解,更好地发挥歧义的积极作用。
标签:英语歧义句;句法学1 英语歧义的类型在生活中,人们主要通过语音,语调,语气,词汇,以及特定的语法结构(structure)等语言的不同层面来表达。
因此,人们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常常会在这些方面产生歧义现象。
英语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歧义类型主要有五种:(1)一词多义:I went to the bank. (银行/河岸);(2)词类不同:Please make her dress fast. (名词/动词);(3)层次不同:[beautiful (girl’s dress)]/ [(beautiful girl’s (dress)];(4)语法关系不同: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定语—中心语/述语—宾语);(5)语义关系不同:the shooting of the hunters (the hunters为shooting的施事/受事)。
歧义类型中的一词多义和不同的语义关系属于语义范畴,本文不作详论。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词类不同、层次不同、语法关系不同这三种歧义类型。
2 英语歧义的句法分析2.1 词类不同的歧义类型一个词兼属不同的词类叫兼类词。
句子里有兼类词,句子就兼属不同的句式。
这是引起这种类型歧义的主要原因。
例如:(1)They were relieved.本例中relieved 可以理解为两种词性:形容词“感到宽慰的”和被动形式的动词“被救济”。
因此,句子就兼属不同的句式。
翻译为:①“他们感到宽慰。
”②“他们被救济。
”(2)John was offended.同样,本例中offended可以理解为两种词性:形容词“感到生气的”和被动形式的动词“被冒犯”。
谈英语中歧义句类型

(2) His punch was impressive. Punch 属于同形异义词 , 它引起了 (2) 的 歧义 。(2) 可以理解为 “他的出拳给人留下深刻 印象”, 或者 “他做的五味酒很不错 。” 同形异义词传统上被定义为拼写一样的不同 单词 。其实这样的定义不太精确 。若将定义改为 “拼写一致的不同词位”, 会好一些 。词位是语言 学家用来指一种语言语义系统的最小区别性单 位 。作为一个抽象单位 , 词位是一系列语法变体
三 、句法结构歧义 在讨论句法结构引起的歧义之前 , 让我们先 看下面几个例子 :
(4) The boy was seated by the teacher. (4) 是个歧义句 。如果 by 的意思是 “在. . . 旁边”的话 , 句子的意思就是 “那个男孩坐在了 老师的旁边 。”如果 by 在句中用来引导动词 seat 的实施者 , (4) 的意思就变成了 “老师让那个男 孩坐下了 。”
歧义句传统上被认为是本身具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不同意义的句子 。自然语言在表达方式上都 存在歧义现象 , 而歧义现象会出现在自然语言的 不同的层面 。在较低 (如语言辨认) 的层面上 , 话语之间的信号会出现歧义 ; 在较高的语义层 面 , 一句话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命题 ; 在更高的 语用层面 , 一个命题可以用来服务于不同的目 的 。下面我们将歧义分为语音 、词汇 、句法结构 和语境歧义四个类型来讨论 。
(1) 这些词在意义上无关联 ; (2) 其语法变 体都是相同的 ; (3) 相同的语法变体在语法上是 对等的 。(Lyons 2000 : 55)
英汉句法歧义共性探讨

英汉句法歧义共性探讨
英汉句法歧义是语言研究领域研究者和译者研究极具共性的一个主题,然而各
种惯用法、习惯表达和句子结构之间的背景差异,往往会使英语句子语义的建构以及普遍的歧义现象变得令人困惑,影响到表达的准确性和翻译工作的效率。
在英汉句法歧义研究中,人们常常注意到语法系统之间的差异对英文歧义现象
有很大影响。
比如,在英文中,比较分类例句使用双重定冠词时,一般是用不定冠词,而在汉语中,则使用定冠词,这会影响到句子中名词解释的表达方式。
此外,不同的句法结构设计也会导致歧义。
比如,句子“He said that he was the one”在汉语中可以被理解为“他说他就是这个人”,而在英语中,可以被理解为“他说他是第一个”。
这些细微的句法区别,往往会带来普遍的歧义现象,从而造成不正确的解释。
然而,深入探讨这些歧义的形成及其两种语言之间不同的句法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考量专业翻译人员能力的重要标准。
这样,翻译人员就可以对英汉语言句法特征有更清晰的认知,帮助他们在理解可能形成歧义的句子时有更大的准确性和更快的翻译效率。
因此,深入洞见英汉语言句法歧义共性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翻译人员正
确理解英汉不同语言之间的歧义现象,还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翻译工作效率。
从而实现翻译的准确性,也让人们不再因英汉句法歧义而心烦意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英语歧义的类型
在生活中,人们主要通过语音,语调,语气,词汇,以及特定的语法结构(structure)等语言的不同层面来表达。
因此,人们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常常会在这些方面产生歧义现象。
英语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歧义类型主要有五种:
(1)一词多义: I went to the bank. (银行/河岸);
(2)词类不同: Please make her dress fast. (名词/动词);
(3)层次不同:[beautiful (girl’s dress)]/ [(beautiful girl’s (dress)];
(4)语法关系不同: 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定语—中心语/述语—宾语);
(5)语义关系不同: the shooting of the hunters (the hunters为shooting的施事/受事)。
歧义类型中的一词多义和不同的语义关系属于语义范畴,本文不作详论。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词类不同、层次不同、语法关系不同这三种歧义类型。
2 英语歧义的句法分析
2.1 词类不同的歧义类型
一个词兼属不同的词类叫兼类词。
句子里有兼类词,句子就兼属不同的句式。
这是引起这种类型歧义的主要原因。
例如:
(1)They were relieved.
本例中relieved 可以理解为两种词性:形容词“感到宽慰的”和被动形式的动词“被救济”。
因此,句子就兼属不同的句式。
翻译为:①“他们感到宽慰。
”②“他们被救济。
”
(2)John was offended.
同样,本例中offended可以理解为两种词性:形容词“感到生气的”和被动形式的动词“被冒犯”。
因此,句子就兼属不同的句式。
翻译为:①“约翰感到生气。
”②“约翰被冒犯了。
”
这种类型歧义比较容易理解和辨认,只要留意一个词在词类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意义上的差异就可以。
2.2 层次不同的歧义类型
结构层次不同就是直接成分(immediate constituents)的划分不同。
这类歧义在英语中最典型的主要有两种:偏正型和并列偏正型。
借助树形图,识别这种歧义就不是很困难。
(1)偏正型。
偏正型主要是多个修饰成分与中心语的不同划分而引起。
例如:An old man’s bicycle.
本例可以理解为:一辆老人的车。
树形图为:
(2)并列偏正型。
并列偏正型主要是并列成分与中心语之间修饰关系的不同划分而产生的歧义。
例如:old man and women.
本例可以理解为:老的男人和老的女人们,其结构关系为:[old (man and women)];
本例又可以理解为:老人和女人们,其结构关系为:[(old man) and women]。
又例如:His object is not to eat.
本例可以理解为:他的目标是不要吃。
其结构关系为:His object [is (not to eat)].
本例又可以理解为:他的目标不是吃。
其结构关系为:His object [is not (to eat)].
2.3 语法关系不同的歧义类型
所谓语法关系就是常说的主谓、述宾、偏正等结构关系。
由于语法关系不同引起的常见歧义类型主要包括:
(1)述语—宾语/定语—中心语、述语—宾语结构与定语—中心语结构之间的混淆是结构方面引起歧义的主要类型之一。
一个经典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
例句: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树形图为:
例句中Flying planes 作“正在飞行的飞机”解释时是定语—中心语结构,可以理解为:“正在飞行的飞机是危险的。
”
例句中Flying planes作“驾驶飞机”解释时是述语—宾语结构,可以理解为:“驾驶飞机是危险的。
”
(2)述语—宾语/状语—中心语。
述语—宾语结构与状语—中心语结构之间的混淆可以由下面的例子加以说明。
例句:The statistician studies the whole year.
树形图为:
例句中studies the whole year 作“一年到头进行研究”解释时是状语—中心语结构,可以理解为:“统计员一年到头进行研究。
”
(3)双宾语/宾语—补足语/同位语/定语—中心语。
下面举两例说明这些结构成分之间容易造成的歧义。
例句:They called John a teacher.
此例句有三种理解:
第一种,例句中John 和a teacher之间作双宾语关系时,可以理解为:“他们为约翰叫了一位老师。
”
第二种,例句中John 和a teacher之间作宾语—补足语关系时,可以理解为:“他们称约翰是一位老师。
”
树形图为:
另外,定语—中心语结构关系与宾语—补足语关系易造成的歧义混淆可以举下例说明。
例句:John had a book stolen from the library.
此例句可以理解为:stolen from the library可以是a book的宾语补足语(had可以理解为suffered the loss of);stolen from the library 也可以是a book定语(had可以理解为possess)。
3 英语歧义句的应用
歧义现象只是客观的语言现象,它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语言使用者的应用情况。
英语歧义句的应用效果主要包括:无意识的消极应用和颇具匠心的巧妙运用。
日常生活中对歧义句的无意识的运用就可能带来一些消极的效果。
生活中,我们在菜市场买猪肉时常常听到因为歧义而造成的误解。
有的顾客说:“Boss,how much is your pork? (老板,你的肉多少钱?)”老板反击道:“You are the pig. The pork is your flesh. (你才是猪呢,这是你的肉。
)”这里“your pork”在所属上有两层解读:一是老板所拥有的猪肉;二是暗指这猪肉是老板身上的肉。
英语歧义句也有其巧妙运用。
人们常利用歧义的双关功能在一定的语境之中达到讽刺,幽默等修辞效果。
参考文献
[1]Andrew Radford, Syntax: 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8.
[2]Fromkin, V. & Rodman, R.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Third Edi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83.
[3]张克礼.英语歧义结构[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4]谢莉洁.英语幽默中的双关[J]. 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62.
[5]沈家煊.英语中的歧义类型[J]. 现代外语, 1985,(1): 26-351.
[6]李国南.双关语翻译初探[J]. 外国语, 1988,(1): 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