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

合集下载

常见的标点符号误用情况

常见的标点符号误用情况

常见的标点符号误用情况一、顿号误用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容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

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

另如,“工农兵”“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点拨】“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

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二、逗号误用1.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点拨】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2.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点拨】“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

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

3.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李三问:“去哪里?”“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详解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详解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详解本文是关于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详解,感谢您的阅读!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 1.在概数中间使用了顿号。

如:①小王看上去只有二十六、七岁。

说明: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时,无须停顿,中间不用加顿号。

“二十六七岁”是相邻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

既然是概数,数字之间就不能用顿号。

如果用上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显然不符合原意。

考试情况:1993年高考上海卷的“十七、八个人”,1995年全国卷的“三、四里”的错误正在这儿。

2.在分句之间使用顿号分隔。

如:北京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2008奥运会飞去。

分析:此句实际上三个分句,即“北京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和“正在向2008奥运会飞去”。

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考试情况:1997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主谓俱全的短句,也不是句中词语的并列,中间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3.在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使用顿号。

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分析: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使得句子脉络不清,应用逗号以显示层次。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二者之间都用顿号就显示不出层次的区别。

应将“豫剧”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4.并列词语作谓语之间误用顿号。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分析:“进步、识字、生产”是三个并列词语作全句的谓语,不能用顿号。

三个词语间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顿号的使用及十大误区

顿号的使用及十大误区

顿号的使用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1、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2、习惯上不须停顿的并列词语之间不加顿号。

一般单节的并列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例:兄弟要敬重父母。

3、多个并列词语,前面的之间用顿号,最后两个词语之间用“和”或“及”等。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例:义理、考据和辞章。

4、并列词语之间有问号或叹号的,不再用顿号。

5、句中概数的中间不用顿号。

如: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

(不能写成“十六、七岁”)离村三、四里外有一条小河。

上例中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三年级四、五班的学生。

6、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7、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8、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9、并列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如: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10、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

如: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11、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例顿号误用解析

例顿号误用解析

8例顿号误用解析华启清福建农林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一、并列词语之间未用顿号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表示短暂的停顿,这是顿号最基本的用法。

报刊上有些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使用逗号,这是错误的。

如:例1: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分析事物,全方位,透视性地进行报道。

例1中的“全方位”“透视性”与前面的“多角度”“多侧面”一样,是并列词语,其间不能使用逗号,而应改用顿号。

逗号虽然也有表示并列的功能,但其停顿时间较长,所以并列词语之间顿号误用为逗号,会使语句松散,不便于语义的表述和朗读。

二、分句之间误用顿号顿号停顿时间太短,不能用在分句之间。

分句之间,不论何种关系,只能用逗号或分号。

这种错误最为常见。

例2:如何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危机意识、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透明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真正做到处变不惊、处置有序,需要完善有关的制度。

例3:我们学习茅盾先生,就应该像他那样,坚持为人民写作,深入社会实践,反映社会生活的创作原则,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

例2中的“增强政府的危机意识”和“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透明度”是分句,分句之间停顿时间较长,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例3中顿号前后并非并列词语,而是分句,因此顿号要改为逗号。

例4:资源等级结构(一次、二次、三次资源)比例失调,学科、地区分布不均衡、重复率过高等问题。

有些地方错用顿号,将不能并列的成分变为并列词语,会造成句子歧义。

如例4,误用顿号后,“学科、地区分布不均衡”与“重复率过高”成了并列词语,造成句子歧义。

因此,要把“均衡”后的顿号改为逗号,使句子成为两个分句组成的复句。

三、连词之前误用顿号顿号的作用相当于“和”“跟”“及”“或者”等连词。

如果并列词语较长,最后一项可用“和”“跟”“及”“或者”等连词连接,连词前可以加逗号。

此时的逗号,不仅表示停顿,而且也是为了行文疏朗有间隔。

但连词前不能使用顿号。

因为在并列词语中,连词的作用等同于顿号。

如果在连词前使用顿号,就等于连用了两个顿号。

顿号使用常见错误

顿号使用常见错误

顿号使用常见错误顿号使用,常见如下错误:一、“顿”不表“和”例①猜测:四、五岁例②二、三事[讲析]顿号表并列就是一个“和”字。

两例中的顿号都无“和”的含义。

例①猜测的意思为“不是四岁就是五岁”。

例②的意思是“几件事”。

两例中的顿号都要去掉。

二、“顿”“或”混杂例③桃花、李花、或桔花例④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讲析]在“或”前打一个顿号,或者说在顿号后写一个“或”字,造成并列与选择混乱不清,语意不明。

将顿号换成“和”字放入例中连接,例③其意为:桃花和李花和或桔花。

例④其意为:只为一睹她的风采和或签上一个名。

两例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谁也看不明白。

三、小号大用例⑤这项工程,任务重、规模大。

例⑥看看书呀、走走棋呀、打打牌呀。

[讲析]顿号是句中最小的语言停顿单位,只能出现在分句内部的并列词语之间。

上两例中,小小的顿号竟然跑到了比它大的逗号位置。

例⑤“任务重”“规模大”是主语“这项工程”的两个谓语,两个分句。

例⑥的三个“呀”字句,是三个谓语,三个分句。

分句间应用逗号。

顿号是用于词间,而不是句间。

四、不分种类例⑦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

例⑧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讲析]不同种类的概念并列,之间全部用顿号,这是错误的。

例⑦为大小概念不分。

三个“制度”为大概念,应将第一个“制度”后的顿号换成逗号,以表示“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均为此“制度”的定语,是大概念中的小概念。

例⑧是概念的属性不分。

这七个概念分别为时间概念三词、方位概念两词、地域概念两词。

应分别将“来”、“右”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五、不看语境例⑨这次出门旅游,你必须带三样东西:降压药、遮阳帽、雨具。

[讲析]语境不同,标点不会一样。

例⑨语境中,“必须”表强调,语音停顿便长些,应当作分句看,因而两处顿号应改为两个逗号。

与此相反,有些列举词语一读而过,语速很快,并列成分之间,应打的顿号甚至可以不打,如“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中的“甲乙丙丁”不要这样写:“甲、乙、丙、丁”。

顿号的用法及案例

顿号的用法及案例

顿号的用法及案例一、顿号的概念和作用顿号,又称顿点,是标点符号的一种,通常用于列举事物或成分,表示并列关系,以及分隔独立成分。

顿号的使用有着一定的规范,正确的使用顿号有助于提高文章的表达清晰度和修辞效果。

根据汉语言文字标准化的规定,顿号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用于列举事物或成分,表示并列关系;2. 用于分隔独立成分,避免篇章结构混乱;3. 用于连接复杂句子中的成分,提高语句的层次感和表达的精确度。

二、顿号的使用规范1. 用于列举事物或成分在列举事物或成分时,顿号的使用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是避免误解的重要标点符号。

例如:a. 我们去了北京、上海、广州。

b. 她喜欢吃苹果、梨子、桃子、葡萄等水果。

2. 用于分隔独立成分顿号可以用于分隔独立成分,如独立分句、独立语气词等,使文章结构清晰。

例如:a. 小明买了一本书,而小红买了一只玩具。

3. 用于连接复杂句子中的成分在连接复杂句子中的并列成分时,顿号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提高语句的连贯性和层次感。

例如:a. 他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会坚持不懈,克服困难。

三、顿号的常见错误用法及案例1. 用顿号替代其他标点符号有时在写作时,作者会误用顿号替代其他标点符号,导致句子表达混淆。

例如:错误用法:我喜欢吃苹果、葡萄、橙子,还有香蕉。

正确用法:我喜欢吃苹果、葡萄、橙子,还有香蕉。

2. 连续使用顿号有些作者在写作中会连续使用顿号,导致句子结构混乱。

例如:错误用法:他的爱好是读书、画画、跑步、游泳、唱歌、跳舞。

正确用法:他的爱好是读书、画画、跑步、游泳、唱歌和跳舞。

3. 滥用顿号有些作者在写作时会滥用顿号,使句子显得啰嗦,影响文章的阅读体验。

例如:错误用法: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幽默、风趣、狡猾、诙谐的人。

正确用法: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幽默的人。

四、顿号的修辞效果及案例正确使用顿号可以增加句子的层次感和修辞效果,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1. 增加句子的排比效果句子中使用顿号可以起到排比的效果,增加句子的力度和美感。

顿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顿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顿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顿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1.概数中间用了顿号。

误例: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分析:“三四”表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分开。

2.集合名词中用了顿号。

误例: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的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分析:“公安干警”是集合名词,不能用顿号将其分割开来。

3.并列成分不同层次之间用了顿号。

误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分析:“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是并列关系,合起来又是一个层次,因此第二个层次应改为逗号。

4.连词前面用了顿号。

误例:我国的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

分析: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这些词语之前不必用顿号。

5.并列词语之间有“啊”“哇”“啦”“呀”等语气助词时用了顿号。

误例: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葡萄啊、苹果啊、梨啊、西瓜啊。

6.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中间不能用顿号,而应该用逗号。

误例: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2、顿号顿号也用于并列词语之间,不过这种词语比用逗号隔开的并列词语更简短.它表示最小的停顿.例:他引用了传说、民谣、古诗.使用顿号应注意下列八点.(一)、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不必要再用顿号.“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例:我国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二)、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者停顿很小,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用顿号.例:这在母亲的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啊!其它如“工农业”“中外记者”“甲乙丙丁“等都是这样.(三)、不是并列词语之间不应用顿号.例:我家住北京朝阳区、和平里.(此句顿号前后是领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没有停顿,不应该用顿号.(四)、只有两项并列词语的,一般不用顿号,而用“和”“及”等连词.例:老刘病了.昨天小张给他送去点心和水果.(五)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一群年轻人在唱歌,跳舞.例: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感人.(六)如果要把简短的并列词语加以强调,这些并列词语之间就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这次采访,你必须带三样世西:钢笔,录音机,照相机.(七)邻近的两个数字(一、二、三……九)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如果是数字省略语,就要用顿号.例:三、四米十之七、八例: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二、三部分是主体部分.(八)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例(略)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顿号使用的错误

顿号使用的错误

5、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 、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 为了分清层次, 为了分清层次,有的用顿号的地方 可以提升为逗号 例句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 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 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 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例句中的“未来” 左右” 例句中的“未来”、“左右而用 、并列的短语之间不用顿号, 逗号。 逗号。 例句: 例句:一些外省市的小型水泥 运输船,由于其吨位小、 运输船,由于其吨位小、运输成本 安全性能差而逐渐被淘汰, 高、安全性能差而逐渐被淘汰,但 因其价格低廉,使用简便, 因其价格低廉,使用简便,大部分 船被船民改建成“三无”居家船。 船被船民改建成“三无”居家船。 例句中的顿号应为逗号
2、概数之间不用顿号 、 例句 A“水上部落”的形成要追溯到上 水上部落” 水上部落 世纪八、九十年代。 世纪八、九十年代。 B小岗岭在里屋架峰六、七里的 小岗岭在里屋架峰六、 小岗岭在里屋架峰六 地方。 地方。 例句中的“八九十年代” 例句中的“八九十年代”和“六 七里”都是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七里”都是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6、词语之间带有“啊”、 、词语之间带有“ ”“啦 等语气词时, “哇”“啦”、“呀”等语气词时, 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A、哥哥经常给我讲他的游泳啊、 、哥哥经常给我讲他的游泳啊、 放牛啊、捉麻雀啊。 放牛啊、捉麻雀啊。 B、小红的课桌上堆满复习参考 、 用书, 物理精编” 用书,“物理精编”啊、“数学同 政治大课堂” 步”啊、“政治大课堂”啊、“英 语天天读” 语天天读”啊…… 例句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例句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顿号使用的错误
1、有些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又为人 、 们熟知,这些词组中间不用顿号。 们熟知,这些词组中间不用顿号。 例句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提出“抬龙 摆龙尾,全身动” 头,摆龙尾,全身动”的经济发展战 旨在建设海上山东, 略,旨在建设海上山东,促进东部沿 海地区和中、西部的全面发展。 海地区和中、西部的全面发展。 例句中的中西部属于这类情况, 例句中的中西部属于这类情况,中 间不用顿号。 间不用顿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
2004年语文《考试说明》对标点的考核要求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作为常用标点符号之一的顿号,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频频亮相。

1.但他们却喜欢仿造国外厂家的商标,冒充洋货,或者在商标上、包装上、说明书的图片和文字上印上些中文,甚至连一个中国字也没有。

(1990年全国卷)
2.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的姐姐、表哥、表妹、同学……等。

(1993年上海卷)
3.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1995年全国卷)
4.我校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楼,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1996年全国卷)
5.今年春节,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 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1997年全国卷)
以上五道高考题都考到了顿号的用法。

我们都知道,顿号是用在并列词语之间的,它所表示的是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并列关系。

然而,在实际运用中,顿号的使用却常常出现错误,一些考生在答题中对顿号使用的判断也似是而非。

大致说来,顿号使用的错误有以下八种类型:
一、概数用顿号。

如:
①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时,无须停顿,中间不用加顿号。

“十七八岁”是相邻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

既然是概数,数字之间就不能用顿号。

如果用上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显然不符合原意。

1993 年高考上海卷的“十七、八个人”,1995年全国卷的“三、四里”的错误正在这儿。

二、分句之间用顿号。

如:
②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实际上三个分句,即“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和“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1997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主谓俱全的短句,也不是句中词语的并列,中间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三、联合词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③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使得句子脉络不清,应用逗号以显示层次。

上例,“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二者
之间都用顿号就显示不出层次的区别,所以应将“淮剧”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四、并列词语作谓语之间用顿号。

④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上例中的“进步、识字、生产”是三个并列词语作全句的谓语,三个词语间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五、并列词语作补语之间用顿号。

⑤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上例中的“真实”和“动人”都充当句子的补语,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六、集合词语之间用顿号。

⑥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

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团员、青年”“关、停、并、转”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应该去掉。

七、停顿较小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⑦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者停顿较小,又不会产生歧义,这时,中间就不必加顿号。

“风、马、牛”三个词语之间停顿较小,不应该用顿号。

八、连词前面用顿号。

⑧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并列词语之间有了连词“和”“及”“或”“与”等,在连词前面是不能用顿号的。

可以根据句子的不同情况,删去顿号,或者改为逗号。

以上列举了在顿号使用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八种情况。

了解这些,对我们掌握顿号的用法肯定会大有一些帮助的。

考生应该注意的是,高考试题中关于标点符号的测试,一般都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因此,在复习和应试中,要特别注意把对标点的运用同对文意和语气等的理解分析结合起来,一定要结合语境来判断标点运用的正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