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因此,地球的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
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平面,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
如图1所示,地思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3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
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
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
如图2所示,从冬至到第二年夏至,太阳直射点自南纬23︒26’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北纬23︒26’;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自北纬23︒26’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南纬23︒26’。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南北的这种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南极图2。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详解

三一文库()/高二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自转和公
转详解〕
1地球的自转
(1)方向是:自西向东(北天极俯视逆时针,南天极
俯视顺时针)(画南、北极地俯视图,赤道侧视图、其他角
度的)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北半球仰看北极星
在地面上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2)周期:恒星日——360度——真正周期——23小
第1页共5页
时56分4秒
太阳日——360度59分——人类实用周期——24小时
(4)速度:南北极点无速度(速度为0)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60度纬线是赤道的一半)
角速度——除极点外都相等(15度/小时,1度/4分钟)
2地球的公转
25。
深入理解小学地理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深入理解小学地理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深入理解小学地理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形状、自然环境以及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和活动。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是一个相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也是学生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深入解析这一难题,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它的轴线旋转的运动。
这个轴线被称为地轴,它穿过地球的南北两极点。
地球的自转速度相对较快,每小时约1670 公里。
这意味着地球绕一圈所需的时间是24小时。
地球自转的一个直观体验可以是我们在看日出和日落的过程中。
当我们看到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地球东自西落的运动。
实际上,是地球自转使得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
地球自转引起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
当地球的一半面对太阳时,这一半就会经历白天,而另一半则经历黑夜。
当地球自转时,我们所处的地方也会经历这种交替变化。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迹。
地球的公转速度相对较慢,约每年公转一周,即365.24天。
地球绕着太阳的轨道形状接近一个椭圆,这个椭圆形轨道被称为椭圆轨道。
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由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它使得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
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我们所经历的是夏季;而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我们所经历的是冬季。
春季和秋季则是地球离太阳中间距离的情况。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共同决定了一个地方的时间。
地球每自转一圈(24小时),就经历了一天的时间。
而地球每公转一圈(365.24天),就经历了一年的时间。
其次,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公转的轨迹相互关联。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约23.5度,它决定了地球各个地方的白天和黑夜时间的长短。
而地球的公转则决定了地球不同地方的季节变化。
自转公转的关系

地球自转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二)黄赤交角的大小
地球公转 黄道平面
23 度____ 26 分。 • 黄赤交角为____
黄赤交角
• 2、黄赤交角是固定不变的吗? • 不是。黄赤交角的变化范围为22°6′~24°14′ , 其变化周期为40000年。从1984年起,天文学 上用的黄赤交角的数值是23°26′21″。
地球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 90 °到( 90°—黄赤交角)
5、对热带、温带和寒带范围的影响 (热带:有阳光直射;寒带: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1)五带的范围由黄赤交角决定 2)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范围: 23°26 ′ N--- 23°26 ′ S (包括回归线,其中23°26 ′ N--- 23°26 ′ S之间一年太阳直 射两次,回归线上一次) 2)寒带---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地方 范围:90°--66°34 ′, 包括极圈( 66°34 ′= 90°—23°26′) 3)温带—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 范围23°26′ °--66°34 ′ 黄赤交角 变化
A产生了二分二至日;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的回 B产生了回归年 归运动周期365天5小时48分46秒)
2、对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影响
3、对晨昏线和经线夹角的影响 -----晨昏线与经线的最大夹角为23°26′ 4、决定了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赤道上昼夜平分,越往两极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越靠近赤道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
(三)、黄赤交角对地球的影响
观察探讨归纳
1、对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的影响 2、对极昼极夜范围的影响 3、对晨昏圈与经线的夹角影响 4、对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的影响 5、对五带的范围及变化特点的影响
1、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 3月21日 A 春分日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家园,同时也是一颗行星。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方面。
它们共同决定了地球的日夜变化、季节变化以及年份的长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指的是地球围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地球的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即地球西边的地区先进入日出,然后东边的地区才会出现日出。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再从西方落下的原因。
地球自转带来了地球的日夜变化。
当地球自转使得某一特定地区暴露在太阳照射下时,这个地区就进入了白天;而当这个地区转到背离太阳的一侧时,就进入了黑夜。
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球上不同的地区在同一时间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所以各个地区的时间是不同的。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指的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
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离太阳最近的点称为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点称为远日点。
根据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的变化,我们可以分为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地球的公转带来了季节的变化。
当地球公转使得地球离太阳更近时,这个地区就会经历更长的白天和更短的黑夜,气温也相对较高,这就是夏季;而当地球公转使得地球离太阳较远时,这个地区就会经历更长的黑夜和更短的白天,气温也相对较低,这就是冬季。
春季和秋季则是夏季和冬季的过渡季节,白天和黑夜的长度相对较为接近,气温也适中。
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球的自转不仅决定了地球的日夜变化,也影响着地球的公转轨道。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地球的公转轨道会发生缓慢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岁差现象。
岁差是地球公转轨道斜率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大约为26000年一次。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地球的自转来确定时间,从而协调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通过地球的公转来分辨季节,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还可以通过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来研究天文学、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知识。
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

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1. 引言1.1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它们之间密切相互关联。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每天绕地轴转一圈,周期为约24小时。
而地球的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完成一次公转周期大约为365.25天。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地球自转轴和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相对位置。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角度,称为倾角。
这个倾角的存在导致了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时,阳光照射的角度和强度会有所不同,从而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地球的自转速度和公转速度也影响了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如风、海洋流、气候等。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资源分布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之间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也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和条件。
1.2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影响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造成了白昼与黑夜的交替,使得生物可以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活动和休息。
地球的自转也导致了地球的自转轴倾角,这一倾角会影响地球季节的变化。
地球的公转则决定了地球的一年有多少天,以及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从而影响到地球的气候和温度分布。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还影响到地球的海洋循环和气候系统。
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在赤道处存在着雨林等高温多雨的气候,而在极地地区则是冰冻的寒冷气候。
地球的公转则会导致地球不同地区的季节变化,受到不同的太阳光照时间和强度影响。
这样的季节变化对于植物生长和动物迁徙都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对地球生态系统的运作和气候的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维护人类的生存空间。
2. 正文2.1 地球自转轴的倾角地球自转轴的倾角是指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1.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例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最吻合的地点是( C ) A 、 900W 890S B、800E 400N C 、 100E 10S D 、1800 710N
二、地球的公转
远日点
中心
近日点
太阳
地球公转轨道叫黄道
远日点
中心 太阳
顺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进入昼 的是晨线 ,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
四、时差
1、地方时 (1)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2)偏东地点的地方时比偏西地点的地方时早 (3)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 每隔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重庆的地方时与石柱的地方时早还是晚?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
自西向东
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2日
23°26'N
23°26'S
冬至 12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23º 26‘N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
23º 26‘S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 运动,叫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近日点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公转周期:1个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速远 度日 慢点 7月初
S2
中心
S1
太阳
S3
近速 日度 点快 1月初
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图 (角速度和线速度) 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的向径(太阳中心到行星中心 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S1 =S 2=S3
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关系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不仅自转,还公转。
这两个运动是地球上发生的两种重要运动,地球上任何事物都与这两个运动密切相关,因此了解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关系对我们理解地球上的一切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心旋转的运动,一个自然日即是地球绕自己轴旋转一周的时间。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每小时约1000公里,这也是导致昼夜交替的原因之一。
地球自转的影响非常大,这不仅影响了地球上生物的生活习惯,也影响了温度和气候。
例如,如果地球的自转速度过慢,那么一年中就只会有两季,这将会给生物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沿太阳的运动轨道绕太阳旋转的运动。
地球公转是一个很漫长的周期,需要大约365.24天的时间绕太阳旋转一圈。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每四年增加一个闰日的原因。
地球公转的影响同样非常大,太阳的光照时间和强度都会随着地球公转而改变。
例如,在地球公转时,太阳的角度和高度不同,这影响了适宜的农作物和适宜的作物种植区域。
同时,地球公转还会引起四季的变化,这是非常显著的气候变化。
三、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互为补充,在不同的时期里,它们会共同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和事物。
例如,地球自转决定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而太阳的高度和角度则取决于地球公转的位置。
此外,地球的轴倾角和地球公转的轨道离心率也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
例如,战争时期,大量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释放,这将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进而导致天气变暖和冰川退缩。
这一现象被称为气候变化,它是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重要影响。
总之,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两个运动。
它们互相依存,相互影响,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和环境。
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关系,采取更多措施来保护地球,以保持地球上的美好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
地球
假设地轴不倾斜,黄赤交角多大?太阳始终直射哪里?
黄道平面
地轴不倾斜,黄赤交角为零,太阳始终直射赤道。
地轴倾斜23°26´,黄赤交角多大?太阳直射点发生了什么变 化?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地轴倾斜23°26´,黄赤交角23°26´,太阳直射点不再只 直射赤道,而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一、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关系:
90°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66°34′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23°26′ 黄赤交角决定回归线度数:23°26′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 互余
太阳直射点
地面接收太阳 垂直照射的点
过地心的太阳光线 与地表的交点
直射点位置:地心与日心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D.冬至
①判断A、B、C、D中对应的二至二分。 ②下列日子,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何处附近?(用字母代号) 元旦 A 处,“建党节” C 处,国庆节 D 处。 ③从D到B位置附近地球公转速度变化 先变快再变慢 。
B
8.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
(1) 在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画出公转的方向。 12 月____ (2) 地球公转至C时,是____ 22 日前后, 冬至 节气)。 北半球是_____( (3) 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 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图中____ A 点附近。 ② ;地球从C点运行到 (4) 图中①②两点中表示近日点的是___ D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逐渐加快,然后逐渐减慢 。
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N处附近画出地球的自 转方向。 (2)图中A、B、C三点线速度的大小 A<C<B ,角速度的大小 关系是__________ 相等 。 关系是________ 小时56。 分4秒 (3)A点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3 ________ 2.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元旦 B.国庆节 C.劳动节
春分日3.21
秋分日9.23
春分日3.21
冬至日12.22
思考练习: 下面节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下列节日中公转速度最快、最 慢的分别是? ①春分 ②元旦 ③儿童节 ④夏至 ⑤秋分 ⑥冬至
1. 右图中的曲线代表的是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地 球表面运动的轨迹。读图并回答: 6月22日 (1) 当太阳直射点移至A点时,北半球为_____ (日期); (2) 夏至 ____日至 冬至 ____日太阳直射点南移。 (3)太阳直射点最南界线是 ________ (纬度)。 23°26′S
3、公转轨道上判二分二至: ①由地轴定赤道(赤道平面过地心且垂直于地轴),确定南北半球 ②日心与地心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即为太阳直射点。 ③由直射点位置定二至日:若 在南半球为冬至日; 若在北半球为夏至日; N ④由公转方向定二分日 春分 1月初 近日点 S N N 冬至 夏至 S S N 7月初 春分到秋分公转 远日点 S 秋分 速度如何变化?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 道均匀分成四等份。
5.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 A. 甲—乙 B. 乙—丙 A C. 丙—丁 D. 丁—甲 6. 每年的 11 月11 日被称为“光棍节”,这一天也是网购最集中 的日子。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 最近的是 A A. 甲点 B. 乙点 C. 丙点 D. 丁点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1)按等间距画三条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太阳直射点所 能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纬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 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本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 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夏至日6.22
90
以回归线、 极圈为界 | 0 66 34 N 极圈
黄赤交角变化对五带的影响
北寒带 北
热 南 温
90o
温
66 34 N
0
|
极圈
0 |
带
带 带
0
23 26 N
0o
回归线
0 |
回归线
66 34 S
|
23 26 S
南寒带 极圈 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寒带范围变小,温带变大 90o
AD.教师节
3.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D
S N
0° ⅰC 90°W 0° 90°W
8. 紫金山天文台于6月9日晚上9时,将一台天文望远镜 对准织女星,并保持望远镜位置和一切状况不变, 到6月10日望远镜再次对准织女星的时刻是 ( ) A. C. 晚上9点 晚上8点56分4秒 B. 晚上9点3分56秒 D. 晚上8点3分56秒
B
D
C
9.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 速度变化图”(乙),甲图 M 点的纬度、乙图 N 点的月份分 别约是
B
A. C. 30° 1月 60° 1月 B. D. 60° 7月 30° 7月
【探究活动】 为什么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 秋分日)有186天,而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 分日)只有179天? 北半球夏半年,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公转 速度慢,地球在轨道上停留的时间长;而冬 半年,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 地球在轨道上停留的时间短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示意图”,完成5~7题。 5.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① B.② A C.③ D.④ 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 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B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7.确定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是依据 B A. 日地距离 B. 黄赤交角 C. 地球自转周期 D. 地球公转速度
思考:地球五带的分界线是什么? o
探究: 黄赤交 北 温 带 | 0 23 26 N 角变大 回归线 对五带 热 带 0o 有何影 | 0 23 26 S 响? 回归线 南 温 带 若黄赤 | 0 66 34 S 南寒带 交角变 极圈 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变小 o 90 小呢?
北寒带
春分日3.21
秋分日9.23
次年春分日3.21 冬至日12.22
根据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图归纳不同时期直射点所在半 球及移动方向? ①春分到夏至: 直射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②夏至到秋分: 直射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③秋分到冬至: 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④冬至到春分: 直射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夏至日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