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高中阅读)
关于汉字的作文800字(精选48篇)

汉字的作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汉字的作文800字(精选4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汉字的作文篇1汉字是什么?它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作家笔下优美动人的诗歌、文章,就是由无数个含义深刻的汉字组成的。
汉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草坪上的环保标语,路旁的警示牌,还有各种各样的商标、品牌名称……如果把汉字运用好了,会给这个品牌带来更多的消费者吧!像热销产品可口可乐,名字起得就别有心意,可口又可乐,让人一听见这个名字,就觉得心情好了许多,相信能够吸引那么多的顾客,也少不了它的功劳吧!汉字在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读书、看报、写信……不管是写字,还是看字,都需要运用到汉字,所以,我们更应该在课堂上好好地学习汉字,才能在生活中更好的运用。
我们的汉字虽然是端庄的方块字,却也可以变得很有趣——那就是字谜,字谜生动而又形象的概括出了一个字的特点,生动又有趣,不仅让人乐在其中,加深对汉字的喜爱,还可以更好的了解汉字的结构特征,如:橱柜的橱字,就可以变成这样一个字谜:“厂前有一木,寸豆厂内住,常用作家具,放置衣和物。
”多么有趣啊!汉字虽比不上英文好看,线条优美流畅,却可以这么的生动有趣,毫不比英文逊色。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而名字也是由汉字组成的,有些汉字因少见或读音多样,在念一些名字时,就闹了笑话。
如:青秀区的区字,用作姓氏时,应该念“欧”的读音,解决的解字也是如此,作姓氏时念“谢”的读音,希望我们能更多的了解汉字,避免这样的笑话。
汉字,我爱你!你让我从“a、o、e”起,认识你,和你交朋友;你让我从古诗里慢慢读懂你,理解你的神韵;你让我能自己走进安徒生的童话里,见到那命运悲惨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同学们,让我们在每天清晨霞光四射时,一遍遍朗诵由汉字连接的美妙文章。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爱上汉字!汉字的作文篇2每个汉字都是有简单的横竖捺组成的,但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汉字蕴含的美学阅读题答案

汉字蕴含的美学阅读题答案从《汉字蕴含的美学》这篇文章中,你会发现汉字不一样的美。
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汉字蕴含的美学》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汉字蕴含的美学》阅读原文: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古人对文字的创生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后世“敬惜字纸”的意识中凝聚着华人对“文字”的共通感。
汉字的诞生无从考据,可是,从古人刻画的留痕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鲜活灵动的精神。
这种精神凝聚在汉字中,凝聚在书法中,凝聚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
中华民族一项最伟大的创造,无疑是汉字这一文化符号。
身在中国文化浸润之中,却最容易忘记这一点。
这是因为,汉字与西方拼音文字比起来,似乎在文化形态的比较中,已经落了下风。
黑格尔曾断言:“拼音文字自在自为地最具智慧。
”这表达了赤裸裸的西方中心主义,表现了一种傲慢与偏见。
可是,这种观念,却被一些现代中国文人所接受。
这无疑是受一种进化论式的想法所支配,认为文字的发展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即图画文字、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在这样的序列中,似乎清晰地显示了一种文字所处的文化地位,最晚形成的表音文字自然属于最高级的文字。
那么,汉字处于什么位置?从文字的起源来看,即使是拼音文字,亦需以一定形体作为“符号”来展示“声音”。
也就是说,在根本意义上,形、音的合一,是所有文字必然的归宿。
只不过,西方的拼音文字是以“字母”为基本元素的,“字母”作为表音的基础,生成为“单词”,方才成为西方语言书面表达的意义元素。
汉字则不然。
许慎的《说文解字序》曰:“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①而浸多也。
”这里,着重指出了“象形”的重要性。
“文字”获得了一种哲学意义,作为“物象之本”的“文”和“形声相益”的“字”构成的“汉字”,与“字母”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形声相益”的复合形态出现的,从而具有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生生不息”的创发性。
汉字的文化多样性与民族认同

汉字的文化多样性与民族认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符号。
汉字的形态优美,意义丰富,代表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然而,汉字的文化多样性也是令人惊叹的。
在中国的不同地区,人们使用的汉字可以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多样性。
汉字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也对民族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汉字的多样性体现了中国的地理多样性。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地理景观和多样的民族。
因此,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使用汉字时会有一些地域性的差异。
比如,北方人和南方人在某些字的发音和意义上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国的地理多样性,也表达了人们对自己地域的认同感。
其次,汉字的多样性还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多样性。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同的朝代和文化交融使得汉字的使用也有所不同。
比如,古代的汉字与现代的汉字在形态上有一些差异,这反映了时代变迁对汉字的影响。
此外,汉字还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如佛教、伊斯兰教等,这些文化的融合也使汉字的多样性得以体现。
此外,汉字的多样性还与中国的文化多样性息息相关。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这些文化传统在使用汉字时也会有所体现。
比如,少数民族在使用汉字时可能会加入一些自己民族的特色,使汉字更加丰富多样。
这种文化多样性不仅丰富了汉字的含义,也加深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认同。
汉字的文化多样性对于民族认同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符号,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人们通过学习和使用汉字,不仅能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够加深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
汉字的多样性使得人们能够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背景下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加强了民族认同的纽带。
然而,汉字的多样性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汉字的多样性可能会导致沟通的困难。
不同地区和民族使用不同的汉字,可能会造成交流上的障碍。
因此,我们需要在保持汉字多样性的同时,也要注重统一和标准化,以促进全国范围内的交流和理解。
有关“汉字文化”的三则材料阅读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材料一我国(中国)当代著名视觉设计跨界艺术家宋旦汉字艺术展近日在纽约开幕。
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载体,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宋旦用极其独特的创意手法让汉字散发出书画同源的本色之美、形意之美和禅境之美。
宋旦此次创意水墨汉字展相当一部分作品是以我国百家姓为基础,将姓氏汉字融入茶壶图案,远看是茶壶,近看是汉字。
宋旦表示,他的创作指导思想就是努力将汉字形象化、符号化,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和兴趣,从而进一步了解汉字深奥的内涵,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展览是宋旦汉字艺术海外百城巡回展的其中一环。
宋旦坚信,他的创意水墨汉字艺术必将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加深交流了解,践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新形式,必将进一步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中华姓氏文化也将成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进一步强化民族凝聚力的独特文化符号。
(选自李秉新《宋旦创意汉字形象化让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心》,有删改)材料二一位美国大叔用毕生精力研究中国汉字,做了一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
汉语并不好学,笔画之间看似没有任何逻辑关联的汉字让斯睿德吃尽了苦头。
斯睿德萌发了将汉字字源存入计算机的想法。
斯睿德自己动手,筹建专门网站,雇佣了一名华裔女士帮他扫描《说文解字》《金文编》《甲骨文编》和《六书通》上的所有字源。
2001年,网站上线。
网站快建成时,斯睿德在硅谷的高薪工作没了,他找了份河道管理员的工作。
57岁时,他失业了。
很快,他攒了20年的30万美元全部花光。
他的汉字字源网越办越久,生活却越来越清贫。
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10年。
2011年的一天,他忽然发现网站在一小时内获得了超过100美元的捐款。
原来,他的网站被一位中国网友介绍到了微博上,网站点击量激增,也开始收到一些捐款。
斯睿德在田纳西的生活不再平静,不断有中国记者打来越洋电话采访他,他也获得“汉字叔叔”的称号。
62岁时,斯睿德买了一张单程机票,飞往中国天津。
汉字的魅力读后感50字

汉字的魅力读后感50字汉字的魅力读后感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符号。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艺术,一种传承千年的智慧。
读完有关汉字的文章,我深深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它们的形态和内涵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想象。
汉字的形态是多样而美丽的。
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构造和笔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有些汉字的形状如山峦起伏,如水波荡漾,如云雾飘渺,给人以美的享受。
例如,“山”字的形状就像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给人以壮丽的感觉。
而“水”字则像是水波荡漾的样子,让人感受到了水的流动之美。
汉字的形态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它们不仅仅是用来表达意思的工具,更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汉字的内涵是丰富而深邃的。
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象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如,“爱”字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意,是一种纯粹而美好的情感。
而“道”字则代表了中华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
汉字的内涵是一种思想的传承,是一种文化的传播。
通过汉字,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感受到人类智慧的辉煌。
汉字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其形态和内涵上,更体现在其传承和发展上。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符号。
几千年来,汉字一直作为主要的书写工具被广泛使用,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而且,汉字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中,适应了不同的时代和需求。
例如,现代汉字中的一些简化字,使得书写更加方便快捷。
汉字的传承和发展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通过阅读有关汉字的文章,我对汉字的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汉字的形态和内涵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想象,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汉字的传承和发展让我明白了文化的重要性,也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一种传承千年的智慧。
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汉字的魅力,让它们继续闪耀着文化的光芒。
【精准解析】2021高考语文:阅读突破+第一章+专题三+群文通练三 中国汉字

群文通练三中国汉字主题解说汉字,中华文化的承载。
从甲骨文到现代简体字,从象形到会意、形声,简化的是笔画,不变的是那份传统的哲理意蕴:一横一折,书写的是人生的规矩;一撇一捺,挥洒的是人生的逍遥洒脱;一弯一钩,传达的是圆润与锋芒。
如此,一“回”、一“谊”、一“舒”凝练出人生三境,与诸君共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汉字形体在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的发展岁月中,大体上经历了从图形化到线条化,再到笔画化三个阶段的演变,这个演变过程是一个从难到易、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较规范的进步过程,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不断简化,不断规范化。
汉字之所以要简化,一方面是由于汉字自身的发展需要。
汉字起源于图画,本身就存在着笔画繁多、结构复杂、难认难写的缺点;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不断发展,汉字的使用者和使用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大,要求汉字能够认写迅速、运用方便,而汉字的复杂繁难却使各种抄写、印刷事务不能快捷。
正是在这种矛盾之下,汉字不能不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趋速就简。
所以,汉字简化是人们在使用汉字过程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诉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当然,汉字的简化绝不是随心所欲地简化,而是要根据汉字规律,逐步地科学地简化,简化的目的是使汉字有规范可循,更利于汉字在全社会的流通。
汉字之所以要规范化,首先从文字的特性看,文字是代替语言的交际工具,为了适应人们相互交际的需要,必然要求文字使用的规范化。
其次,从汉字字形演变和汉字使用看,汉字字形的演变是以产生变异为前提的,无变异就无全部汉字的发展史,而异体的产生是汉字使用者的群众性行为,汉字使用越普及,异体也就越多。
但存在过多的异体,将影响汉字在全社会的统一使用。
为整理异体字繁乱的现象,使汉字的使用规范化,我国历史上继秦“书同文”以后,每隔几百年就要做一次汉字正字法的整理工作。
建国后,党和政府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汉字简化、规范化工作,并建立起了现代的汉字规范。
中国传统汉字文化作文800字(通用30篇)

中国传统汉字文化作文800字中国传统汉字文化作文800字(通用30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传统汉字文化作文8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汉字,是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从秦皇汉武到明清时代,再从明清时代到如今,汉语都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多的是一门艺术。
汉字它是有生命的,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一撇一捺都有他们的来历。
汉字的演化不是凭空想象的。
例如:人字的“人”,是由人躬身垂手劳作,逐渐逐渐的被古人用繁体字来形容了,一代一代的把“人”字简化,后来就形成了简体的“人”;又例如:休息的“休”,它的演练是这样的,有一个人累了,靠着一棵树来休息,而树也可以是木,后来古人不断地发现和不断地演练,形成了现在许许多多的汉字,然而用这些汉字,就逐渐组成了汉语。
汉语的演变证明了这是一种艺术的结晶。
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古人都喜欢去钻研我国的汉字艺术——书法。
有些人甚至以此作为一生的爱好,比如说:王羲之、欧阳旭、颜真卿……他们都是一些书法家,都是去钻研我国汉字的名人。
至今,去钻研中国文字的人越来越少,现在有大部分的人几乎都是用电脑、手机来打字。
有的语文老师都是用电脑来上课,而这些有生命力的汉字就被这样所替代了,没有它原来的艺术,原来的魅力。
但是,有许多的外国人都来钻研汉字,因为那些外国人佩服中国古人把那方方的字,用毛笔赋予了汉字的生命,写出汉字的魅力,写出汉字的独特,写出汉字的风采。
在现今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用笔写汉字的人越来越少,而外国人来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
很多时候,看电视就能看见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习写汉字,他们想学到写汉字的轻快捷洁,想学到中国汉字的表现风格。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这些汉字都体现着中国的文化、素质。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是祖国的花朵,我有权把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
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高中作文

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高中作文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高中作文800字(精选109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高中作文800字(精选10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高中作文篇1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必说物质上的四大发明,也不必说思想上的百宗争鸣舞动的符号——汉字,就让中国文化永烁光辉。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
有了它,中华的文化才得已延续。
从仓颉造字到商代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箓书、隶书、楷书……,汉字在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不断也演变,同时也记录着历史上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知道了华夏族的祖先是炎黄二帝;让我们知道了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让我们知道了繁荣一时的隋朝。
就有了它,我们才了解了祖先的生活,探索中华文化的发展。
了解古人的思想汲取先人的精华。
在汉字不断演变的同时,它传递的早已不是普通的信息,而是人类种种美妙的感情。
于是,形象鲜活的汉字带着人类的情感跳出人们的脑海,像一个个乐符,组成了一篇篇美文。
一卷卷古书,一本本著作。
于是,《史记》、《诗经》这些美妙的乐章便纷纷出现。
看这一首首流芳百世的古诗,一句句,一行行,读读来朗朗上口,读起来意味深长,读起来获益匪浅,读起来荡气回肠。
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唯有它能发展成为一门书法艺术,在各位书法家的笔下,神奇的汉字更是魅力四射:看这一个个字,抑扬顿挫,龙飞凤舞。
容不得羁绊,容不得束缚。
骤去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炎黄子孙对汉字的感情是无法形容的,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一种由衷的热爱。
在当今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更应该热爱自己的文字,传承自己的文化,让汉字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永烁光辉!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高中作文篇2打开中华文化的历史画卷,可以看到层出不穷的文化奇迹,从先秦时期老子的《道德经》,到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诸葛亮的《出师表》,隋唐五代白居易的《琵琶行》,宋代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一直到近现代,中华文化延续不绝,广产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国度。
早在西周时期,汉字就被列为宫廷初级教育的必修科目。
秦始皇统一中国,将“书同文”作为最重要的国策之一。
东汉时期,许慎更是在《说文解字·序》中提出了“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论断。
汉代还将规范书写足够数量的汉字,作为选官取仕的重要标准。
可以说,汉字在人们心目中的这种神圣地位,是她得以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她与所记录的汉语的高度适切性。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特别先秦两汉更是如此。
汉字一字一个音节的特点,正与汉语词汇相适应,从而形成了字词之间清晰的对应关系。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方言分歧就极为复杂,如采用直接记录语音的拼音文字,必将导致不同方言区文字的分裂,并最终导致文化的分裂。
而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正好弥补了拼音文字的弊端,可以在不同方言区之间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
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她与中华文化的融通性。
汉字的表意特点,使她与中华文化的众多元素相互融通。
书画同源的事实,决定了早期汉字的写意特征,如甲骨文的“象”字,长着长鼻子和健壮身躯,充满灵动之美。
汉字优美的写意性形体,形成了世界上独特昀书法艺术,构成了汉字历史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源自她自身系统的不断调适和完善。
一种文字能否长期充当全民的交际工具,关键在于这种文字能否有效满足语言
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充满智慧的中国先民们,运用“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理念,将一元化的象形方法转化为二元化的形声机制。
这种音义结合的构形方式,使汉字的长期生存成为可能。
在书写方面,汉字由早期的整体象形性到小篆再到隶楷,一直朝着方便书写的方向调整,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特别是计算机问世以来,汉字又通过形码和音码等多重手段,粉碎了“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的预言。
汉字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几千年来一直支撑着中华文化的发展。
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
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汉字陆续远播于周边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家,并逐渐形成了覆盖东亚、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汉字文化圈”。
在当代,随着中国实力的日渐提升和中华文化的快速传播,汉字正以其非
凡的活力,健步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摘编自王立军的《汉字——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国度,汉字在人们心目中占有
神圣的地位。
B. 汉字形体优美,具有写意性,其独特的书法艺术,构成了一道道
亮丽的风景。
C. 汉字将一元化象形方法转化为音义结合的构形方式,使其长期生
存成为可能。
D.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汉字远播并覆盖东亚、东南亚地区,现正健
步走向世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史料说明了汉字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阐明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B. 文章认为,汉字之所以在不同方言区间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是因为书画同源。
C. 文章的论证脉络是:汉字经久不衰-汉字强大生命力的源自-汉字的美好前景。
D. 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汉字的强大生命力,指出汉字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不是汉代把规范书写汉字作为选官取仕重要标准,汉字不会有发达的今天。
B. 如果我国一开始就采用直接记录语音的拼音文字,那么,将会导致文化的分裂。
C.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汉字的书写由整体象形性朝着方便书写的方向调整。
D. 一举粉碎了“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预言的汉字,更加显示出其非凡的活力。
答案解析
1. D
2. B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