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动物饲料配方设计基础

鱼
粉
• 我国鱼粉产业现状和品质状况 目前我国的鱼粉一般以进口鱼粉为主。在 大型饲料企业,一般使用进口鱼粉。但是由于 鱼粉的价格和进口的数量很难满足我国的饲料 行业需要,国产鱼粉仍然是使用最普遍的动物 蛋白原料。但是,因为价格高,检测困难,所 以品质是参差不齐,鱼龙混杂。根据目前的市 场行情,鱼粉也是高价格,走势强劲的产品。
42
大
麦
1.品种与分类: 皮大麦与裸大麦 2.成分特性: 蛋白质含量高于玉米,氨基酸除亮
氨酸外均比玉米高,但利用率比玉米差,总体来说 还是比玉米高;粗纤维比玉米高,63%的磷为植酸 磷。还含有部分单宁,适口性较差。
3.利用:
猪: 因能值低,粗纤维高,仔猪避免使用,在肥育猪 中用量一般不超过25%。 鸡: 饲用效果明显低于玉米,如果使用需注意蛋黄品 质并注意调整采食量和能值的关系。
作为色素的来源,叶黄素为玉米的15~20倍。大多 数属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蛋黄和皮肤的着色效果 非常好, • 属高蛋白高热能产品,多用鸡料和鱼料。 • 氨基酸中蛋氨酸、胱氨酸、亮氨酸丰富,赖氨酸和 色氨酸明显不足,用量一般限制在5%以下 • 用于禽料明显优于猪料。用于禽料 可以节省蛋氨酸 的添加,用于猪料需额外补充赖氨酸的不足。
23
三. 原料养分含量的确定 首选参考国内的数据库(原料来源) 选用合适的原料等级(水分、容 重、 加工方法)
24
1. 蛋白、钙磷等实测值减去1/2标准差 2. 能量查表和公式计算结合 依据可消化有机物含量乘以不同系 数测 算,各国都有。 3.AA查表并给予5-8%的安全系数 或按粗蛋白建立回归公式估测(田 河山等1996). 25
12
1.明确目标:
达到动物的最佳生产性能 经济效益最大 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生产含某种特定品质的畜产品 随养殖目标不同,配方设计必须作相应的调整。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课后作业
• 1.设计饲料配方的原则 • 2.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步骤
例:喂时状态基础的高水分玉米量为40kg,且 高水分玉米中干物质的含量为30%(即每千 克喂时状态基础高水分玉米中含干物质 0.3kg),则高水分玉米中干物质质量为( )
40×30%=12kg
3.混合日粮配方
知道干物质成分,并将其转换成喂时状 态基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配方
4.混合日粮 5.喂时状态
巩固提高,布置作业
• 7. 如喂时状态的高水分苜蓿量 20kg,且高水分苜 蓿中干物质的含量为 30%,则高水分苜蓿中干物 质 量为___
• A .1.5kg B. 6 kg C. 0.67 kg D.15 kg
8.按照我国饲养标准设计猪的各个阶段全价饲料配方时, 在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方面一般需要 加__ 的安全 量。 A.4% B. 8% C. 10 % D.15 %
合作讨论,共同探究
在配制一个特定的日粮时,需要处理的基本数 据有以下几类:
1.饲料中干物质的量转化为喂时状态基础饲料的量
例如:需要20kg饲料干物质,且饲料中干物质含 量为40%(即每千克喂时状态基础饲料中含有 0.4kg干物质),则喂时状态基础饲料量为:
20kg/40%=50kg
2.喂时状态基础的饲料量转化为干物质的量
设计饲料配方注意的事项
1.设计标准和执行标准的确定
(1)对有品种标准的动物:设计饲料配方 时应尽量以其品种标准作为重要依据
(2)对没有品种标准的动物:
可依据国家标准及美国 NRC、英国ARC等制定 的标准
设计饲料配方注意的事项
(3)环境因素对饲养标准的影响
(4)营养指标的确定 a.能量 b.蛋白质和氨基酸 c.钙、磷、有效磷及食盐
饲料生产方案

饲料生产方案第1篇饲料生产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产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饲料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本项目旨在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饲料生产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提高饲料产品质量,满足养殖户需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 原则:(1)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相关政策要求。
(2)科学合理:根据饲料原料特性、养殖动物需求和生产技术水平,合理配置饲料配方。
(3)节能降耗: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4)环保安全:确保生产过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保障饲料产品质量安全。
三、饲料配方设计1. 原料选择:根据当地资源条件,选择优质、稳定的饲料原料,确保饲料产品质量。
2. 配方原则:(1)营养平衡:根据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搭配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2)原料替代:在保证饲料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3)安全性: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确保饲料产品质量安全。
3. 配方制定:(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和原料营养成分。
(2)运用饲料配方软件,进行配方设计和优化。
(3)参考行业标准和实际生产经验,调整配方,以满足养殖户需求。
四、生产流程与工艺1. 生产流程:(1)原料接收:验收原料,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2)原料预处理:对原料进行筛选、脱毒、破碎等处理。
(3)配料混合:按照配方要求,准确配料并进行充分混合。
(4)制粒:将混合好的饲料进行制粒,提高饲料利用率。
(5)冷却与包装:对制粒后的饲料进行冷却,确保产品质量,然后进行包装。
(6)成品储存与运输:储存于通风、干燥、清洁的仓库,运输过程中防止受潮、污染。
2. 工艺要求:(1)设备选型:选择高效、节能、环保的饲料生产设备。
(2)操作规范: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稳定、产品质量可靠。
饲料配方应遵循的原则

饲料配方应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饲料配方设计时,应用新的饲料科技,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或在原有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是饲料配方设计优化的终目标。
在进行饲料配方设计时,应用新的饲料科技,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或在原有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是饲料配方设计优化的终目标。
一、安全性原则
饲料原料必须是无发霉、酸败及变质现象,含毒素原料要经过去毒处理,不使用违禁、违规的饲料添加剂。
二、营养性原则
在配方设计时重点应考虑能量与蛋白质、氨基酸之间、矿物质之间、抗生素与维生素之间的相互平衡,养分之间的比例比单种养分的含量更重要其次,要考虑所选原料的养分营养价值和利用率,同时考虑不同畜种对原料的适宜性和适口性,原料对饲料外观、体积和动物产品风味的影响。
三、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就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配方设计的目的是提高饲料品质、降低饲料成本。
二十多年的配方经验和二十多万张的饲料配方经验,溧阳正昌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设计的配方,经过多家饲料厂实际验证,在提高饲料品质的同时能有效节省成本。
四、市场性原则
产品设计必需以市场为目标,配方设计人员必须熟悉市场。
了解市场动态。
根据企业产品定位确定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对市场的变化要有预见性。
五、适用性原则
饲料配方中原料应采购,并能长期稳定供应,适合本厂生产工艺,保证配方设计能够因地制宜,适合各地饲料厂的原料行情和各个饲料厂的生产工艺,使配方能够真正适用于饲料厂。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课件(共30张PPT)《动物营养与饲料》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20-50kg生长猪日粮养分含量(%,MJ/kg)
消化能粗蛋 白质钙 有源自磷 赖氨酸 蛋氨酸+胱氨酸
三、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3、安全性原则
¤ 选用安全的饲料原料; ¤ 严禁使用违禁药品及添加剂; ¤ 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 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利用效率; ¤ 减少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 应用生物技术开发绿色饲料及添加剂;
三、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4、可行性原则
¤ 饲料原料种类、质量、价格及数量与企业条件配套; ¤ 产品划分与养殖业的生产要求符合; ¤ 配方设计与饲料加工工艺及设备条件吻合;
3、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
¤ 科学饲料时代,饲料科学技术深入发展; ¤ 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加工技术广泛应用;
4、饲料配方设计技术现状
¤ 知识面要求越来越广,营养、环境、健康----; ¤ 理论基础更深入、计算方法更科学; ¤ 营养素平衡范围要求更宽; ¤ 饲料添加剂倍受重视;
5、配合饲料加工技术现状
三、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 依据饲养标准,根据生产性能和季节等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 熟悉当地饲料资源状况,“就地取材、均衡供应”; ¤ 选择适口性好的原料,决定采食量,进一步影响生产性能; ¤ 注意饲料的体积应与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相适应; ¤ 选用新鲜、无毒、无霉变、质地良好的饲料; ¤ 正确处理配合饲料配方设计值与配合饲料保证值的关系;
配合饲料的配方设计
目录
CONTENTS
1 影响饲料原料质量的因素 2 饲料原料质量的感官鉴定 3 饲料原料质量的物理鉴定 4 饲料原料质量的化学鉴定 5 饲料原料质量的微生物学鉴定 6 饲料原料质量的动物试验法鉴定 7 饲料原料质量鉴定实例
第二节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饲料配方设计的四个原则

饲料配方设计的四个原则饲料配方设计是畜牧养殖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保障养殖业的发展。
在进行饲料配方设计时,有四个原则是需要遵循的,分别是营养平衡原则、可行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适口性原则。
营养平衡原则是饲料配方设计的基础。
不同的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素的需求是不同的,为了满足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饲料配方中必须包含充足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在进行饲料配方设计时,需要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特性,合理搭配各种饲料原料,确保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和比例符合动物的需求。
可行性原则是饲料配方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饲料配方中的原料选择和搭配应该是可行的,要考虑到原料的供应情况、价格、采购渠道等因素。
同时,饲料配方中的原料应该是可用的,不能使用对动物有害的原料。
此外,饲料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可行性也需要考虑,配方设计应该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能够顺利生产出高质量的饲料。
第三,经济性原则是饲料配方设计的重要指导原则。
饲料成本是养殖业的一个重要成本,饲料配方设计应该尽可能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在进行饲料配方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原料的价格、营养价值和使用效果,选择性价比高的原料,并合理搭配使用,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适口性原则是饲料配方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动物对饲料的适口性要求很高,饲料的味道、口感、颜色等因素都会影响动物的采食量和采食效率。
因此,在进行饲料配方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动物的食欲和口感偏好,选择适合动物口味的原料,并合理搭配使用,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促进动物的采食。
饲料配方设计的四个原则是营养平衡原则、可行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适口性原则。
在进行饲料配方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原则,确保饲料配方中的营养物质充足、原料可行、经济性高、适口性好,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经济实用的饲料配方,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饲料配方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养殖对象(鱼虾)的营养需要,按其食性及不同阶段的营养要求拟出伺料的营养标准,再根据伺料原料营养价值,将多种动、植物词料及添加剂进行科学配比,充分发挥各自的营养物质效能,起S!取长补短(即互补)作用,从而提高伺料的消化率和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2)据国情和地情来选择,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选用营养丰富、少运输、力,降低成本
(3)经济性在设计配方时,组成配方的原料一定要根来源广和价格低廉的伺料原料来配制。
这样,可减贮藏环节,原料新鲜,养鱼效益高,节省人力、物实用性设计的词料配方要有实用性,而不是脱离实际的配方。
按设计配方生产的配合饲料,必须使鱼虾等养殖对象适口、喜食,并在水中稳定性能好,鱼虾吃后生长快,词料效率高。
(4)安全卫生性在设计配方时,应考虑词料的卫生安全要求。
在考虑词料营养指标时,必须注意伺料其他质量问题。
如有严重变质发霉的伺料,不宜做配合饲料的原料。
含泥沙多、含有毒有害成分的饲料原料,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范围,一定要符合安全卫生指标的要求。
饲料配方设计的三个原则

饲料配方设计的三个原则饲料配方设计是畜牧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在饲料配方设计中,有三个原则需要遵循,即营养平衡原则、经济合理原则和适口性原则。
营养平衡原则是饲料配方设计的核心原则之一。
动物需要各种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因此,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要能够满足动物的需求。
这包括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
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能量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则是调节和促进各种生命过程的重要物质。
在饲料配方设计中,根据不同动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搭配各种原料,使得饲料中的各种营养物质能够达到平衡,从而满足动物的需要。
经济合理原则也是饲料配方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饲料配方设计中,要考虑原料的价格和效益,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这就意味着需要选择价格相对较低、但营养价值较高的原料,合理控制饲料成本。
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动物的需求和市场需求,合理确定饲料的配方和比例,避免浪费,提高养殖效益。
经济合理原则的运用,不仅可以减少饲料成本,还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适口性原则也是饲料配方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适口性是指饲料对动物的口感和风味的影响。
适口性好的饲料可以提高动物的食欲,促进摄食量的增加,从而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为了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可以通过调整饲料的口感、颜色、气味等方面的因素来实现。
同时,还可以根据动物的喜好和习性,选择合适的原料和添加剂,增加饲料的吸引力和风味,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接受度。
饲料配方设计的三个原则分别是营养平衡原则、经济合理原则和适口性原则。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动物的需求和市场需求,合理选择原料和添加剂,搭配合理的比例,使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能够达到平衡,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效益和适口性,以提高养殖效益和动物的健康水平。
只有遵循这三个原则,才能设计出合理的饲料配方,实现畜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饲养标准中规定了动物在一定条件(生长阶段、生理状况、生产水平等)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其表达方式或每日每头动物所需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表示,或以各种营养物质在单位质量(常为千克)中的浓度表示。
它是配制畜禽平衡日粮和科学饲养畜禽的重要技术参数。
为了保证动物所采食的饲料含有饲料标准中所规定的全部营养物质量,就必须对饲用原料进行相应的选择和搭配,即配合日粮或饲料。
饲料配方的设计涉及许多制约因素,为了对各种资源进行最佳分配,配方设计应基本遵循以下原则。
一、营养性原则必须按相应的营养需要,首先保证能量、蛋白质及限制氨基酸、钙、有效磷、地区性缺乏的微量元素与重要维生素的供给量,并根据当地饲养水平的高低、家禽品种的优劣和季节等条件变化,对选用的饲料标准作10%左右的增减调整,最后确定实用的营养需要。
在设计配合饲料时,一般把营养成分作为优先考虑,同时还须考虑适口性和消化性等方面。
例如,观赏动物首先考虑的是适口性;鳗鱼饲料和幼龄鱼饲料,则以消化性优先考虑;幼雏人工乳的适口性与消化性都是优先考虑的。
饲料配方的营养性,表现在平衡各种营养物质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调整各种饲料之间的配比关系,配合饲料的实际利用效率及发挥动物最大生产潜力等方面。
配方的营养受制作目的(种类和用途)、成本和销售等条件制约。
1.设计饲料配方的营养水平,必须以饲养标准为基础世界各国有很多饲养标准,我国也有自己的饲养标准。
在应用饲养标准时,需考虑畜禽生产性能、饲养环境条件、畜禽产品市场变换等因素,对饲养标准进行研究。
如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绝对标准是错误的,应根据畜禽生产性能、饲养技术水平与设备、饲养环境条件、产品效益等及时调整。
(1)能量优先满足原则在营养需要中最重要的指标是能量需要量,只有在优先满足能量需要的基础上,才能考虑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养分的需要。
(2)多养分平衡原则能量与其他养分之间和各种养分之间的比例应符合营养需要,如果饲料中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失调,营养不平衡,必然导致不良后果。
日粮中能量低时,蛋白质的含量须相应降低。
日粮能量高时,蛋白质的含量也相应提高。
此外,还应考虑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养分之间的比例平衡。
(3)控制粗纤维的含量不同家禽(如鸡和鹅)具有不同的消化生理特点,家禽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很弱,饲料配方中不宜采用含粗纤维较高的饲料,而且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也直接影响其能量浓度。
因此,设计家禽的饲料配方时应注意控制粗纤维的含量,应为4%以下。
2.饲料配方类型一是地区的典型饲料配方,以利用当地饲料资源为主,发挥其饲养效率,不盲目追求高营养指标;二是优质高效专用饲料配方,主要是面对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以及适应饲养水平不断提高的市场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以特定的质量单位,如100千克、1000千克或10吨为基础来设计饲料配方,也可用百分比来表示饲料的用量配比和养分含量。
设计饲料配方时,对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含量及营养价值必须做出正确评估和决定。
饲料配方营养平衡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时所采用的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值。
原料成分值尽量选用有代表性的,避免极端数字。
原料成分并非恒定,因收获年度、季节、成熟期、加工、产地、品种等不同而异。
要注意原料的规格、等级和品质特性。
在设计饲料配方时,最好对重要原料的重要指标进行实际测定,以便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3、考虑采食量影响因素所配的饲料必须保证畜禽确能采食进去,因此要注意饲料的适口性、容积和畜禽的随意采食量。
二、科学性原则饲养标准是对动物实行科学饲养的依据,因此,经济合理的饲料配方必须根据饲养标准所规定的营养物质需要量的指标进行设计。
在选用的饲养标准基础上,可根据饲养实践中动物的生长或生产性能等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一般按动物的膘情或季节等条件的变化,对饲养标准作适当的调整。
设计饲料配方应熟悉所在地区的饲料资源现状,根据当地饲料资源的品种、数量以及各种饲料的理化特性和饲用价值,尽量做到全年比较均衡地使用各种饲料原料。
1.饲料品质应选用新鲜无害、无霉变、质地良好的饲料。
黄曲霉和重金属砷、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超过规定含量。
含毒素的饲料应在脱毒后使用,或控制一定的喂量。
2.饲料体积饲料的体积应尽量和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相适应。
通常情况下,若饲料的体积过大,则能量浓度较低,不仅会导致消化道负担过重,影响动物饲料的消化,而且会稀释养分,使养分浓度不足。
反之,饲料的体积过小,即使能满足养分的需要,但动物达不到饱感而处于不安状态,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或饲料利用效率。
3.饲料的适口性饲料的适口性直接影响采食量。
通常影响配合饲料的适口性的因素有:味道(例如甜味、某些芳香物质、谷氨酸钠等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粒度(过细不好)、矿物质或粗纤维的多少等。
应选择适口性好、无异味的饲料、菜粕(饼)、棉粕(饼)、芝麻饼、葵花粕(饼)等,特别是为幼龄动物和妊娠动物设计饲料配方时更应注意。
对适口性差的饲料可采用适当搭配适口性好的饲料或加入调味剂以提高其适口性,促使动物增加采食量。
4.配料多样性原则由于饲料原料间养分存在有无和多少的问题,因此使不同饲料间互相搭配补充,可提高配合饲料的营养价值。
例如,在氨基酸互补上,玉米、高粱、棉仁饼、花生饼和芝麻饼不管怎么搭配,饲养效果都不理想。
因为它们都缺少赖氨酸,不能很好地起到互补作用。
用雏鸡试验证明,玉米配芝麻饼的日粮和高粱配花生饼的日粮,其饲养效果都远远不如玉米配豆饼的日粮,即使蛋白质水平比玉米配豆饼的日粮高一倍,效果也不如玉米配豆饼的日粮好。
这是因为,由于日粮中蛋白质增加,赖氨酸含量虽然够了,但其他氨基酸都相对过剩了,以致整个日粮中氨基酸发生了不平衡,从而降低了利用效率。
三、经济性和市场性原则经济性即考虑合理的经济效益。
饲料原料的成本在饲料企业中及畜牧业生产中均占很大比重(约70%),在追求高质量的同时,往往会付出成本上的代价。
喂给高效饲料时,须考虑畜禽的生产成本是否为最低或收益是否为最大。
1.适宜的配合饲料的能量水平,是获得单位畜产品最低饲料成本的关键。
例如,制作肉仔鸡配合饲料,加油脂比不加油脂能够提高饲料转化率。
但是,是否加油脂视油脂价格,以及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所增加的产值能否补添加油脂提高的成本而定。
2.不用伪品、劣品,不以次充好盲目追求饲料生产的高效益,往往饲料厂的高效益会导致养殖业的低效益,因此饲料厂应有合理的经济效益。
原料应因地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降低成本。
设计饲料配方时应尽量选用营养价值较高而价格低廉的饲料。
可利用几种价格便宜的原料进行合理搭配,以代替价格高的原料产生实践中常用禾本科籽实与饼类饲料搭配,饼类饲料与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搭配等均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饲料配方是饲料厂的技术核心。
饲料配方应由通晓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制作并对其负责。
饲料配方正式确定后,执行配方的人员不得随意更改和调换饲料原料。
3.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和降低成本饲料加工工艺程序和节省动力的消耗等,均可降低生产成本。
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畜禽产品的市场状况和一般经济条件。
过去曾认为,使用的原料种类越多,就越能补充饲料的营养缺陷,或者在配方设计时,用电子计算机就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应用多种原料、价格适宜的饲料配方。
但实际上,饲料原料(非添加剂部分)种类过多,将造成加工成本提高的缺点。
还有,虽是尽可能使用多种原料,但由于库存、购入、价格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常常限制了某一原料使用的可能性。
所以,在配方设计时,掌握使用适度的原料种类和数量,是非常重要的。
不断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和降低成本是配方设计人员的责任,长期的目标自然是为企业追求最大收益。
4.产品的目标是市场设计配方时必须明确产品的定位。
例如,应明确产品的档次、客户范围、现在与未来市场对本产品可能的认可与接受前景等。
另外,还应特别注意同类竞争产品的特点。
农区与牧区、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南方与北方、动物的集中饲养区与农家散养区,产品的特性应有所差别。
四、可行性原则即生产上的可能性。
配方在原材料选用的种类、质量稳定程度、价格及数量上都应与市场情况及企业条件相配套。
产品的种类与阶段划分应符合养殖业的生产要求,还应考虑加工工艺的可行性。
五、安全性与合法性原则按配方设计出的产品应严格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条例,如营养指标、感官指标、卫生指标、包装等。
尤其违禁药物及对动物和人体有害物质的使用或含量应强制性遵照国家规定。
有的规定不太合理或落后于科学,虽可以利用合理渠道与方法超越限制,但在一些关键性的强制性指标上必须注意执行,故产品要接受质量监督部门的管理。
企业标准应通过合法途径注册并遵照执行。
市场出售的配合饲料,必须符合有关饲料的安全法规。
选用饲料时,必须安全当先,慎重从事。
这种安全有两层含义:一是这种配合饲料对动物本身是安全的;二是这种配合饲料产品对人体必须是安全的。
做安全性评价必须包括“三致”,及致畸、致癌和致突变。
因发霉、污染和含毒素等而失去饲喂价值的大宗饲料及其他不符合规定的原料不能使用。
设计饲料配方时,某些添加剂(如抗生素)的用量和使用期限(停药期)要符合安全法规。
实际上,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没有安全性为前提,就谈不上营养性。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饲料安全法规的完善,避免了法律上的纠纷。
这里的安全性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如何处理饲养标准与配合饲料标准之间的关系问题。
如为使商品配合饲料营养成分(指标)不低于商标上的成分保证值,在制作时,应考虑原料成分变动,加工制造中的偏差和损失,以及分析上的误差等因素,必须比规定的营养指标稍有剩余。
随着社会的进步,饲料生物安全标准和法规将陆续出台,配方设计要综合考虑产品对环境生态和其他生物的影响,尽量提高营养物的利用效率,减少动物废弃物中氮、磷、药物及其他物质对人类、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六、逐级预混原则为了提高微量养分在全价饲料中的均匀度,原则上讲,凡是在成品中的用量少于1%的原料,均首先进行预混合处理。
如预混料中的硒,就必须先预混。
否则混合不均匀就可能会造成动物生产性能不良,整齐度差,饲料转化率低,甚至造成动物死亡。
更多饲料养殖信息,请见哈尔滨华达饲料制造有限公司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