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食用色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天然食用色素市场分析报告

天然食用色素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天然食用色素市场一直以来备受关注,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天然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天然食用色素市场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报告旨在对天然食用色素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包括市场概况、发展趋势、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前景展望、竞争格局和发展建议等方面,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报告将对市场现状进行概述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读者带来有益的信息和见解。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将首先介绍天然食用色素市场的概况,包括市场规模、市场增速、市场占有率等相关信息。
接着,将分析天然食用色素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市场的发展动态、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的发展预测等方面的内容。
在第三部分,将重点介绍天然食用色素市场的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包括主要产品类型、产品的应用领域以及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等。
最后,本报告将总结天然食用色素市场的现状,并展望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分析市场的竞争格局,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json"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天然食用色素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概况、发展趋势、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调研和总结。
通过本报告,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天然食用色素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制定市场策略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本报告还将对天然食用色素市场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应对市场挑战。
"}1.4 总结总的来说,本报告对天然食用色素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通过对市场概况、发展趋势和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的研究,我们对天然食用色素市场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通过对市场前景展望、竞争格局和发展建议的探讨,我们也为相关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意见。
希望本报告能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促进天然食用色素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2.正文2.1 天然食用色素市场概况天然食用色素市场概况部分:天然食用色素是指从天然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色素,经过适当的加工后用于食品加工中的一种色素。
2024年食用天然色素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食用天然色素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食用天然色素是指从天然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色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等行业。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绿色生活的追求,食用天然色素市场逐渐兴起。
本文将对食用天然色素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与增长率食用天然色素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2019年全球食用天然色素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增长主要受到消费者对天然、健康产品的需求增加的驱动。
3. 市场驱动因素3.1 健康意识的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
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成分和质量,倾向于选择天然食品和饮料。
食用天然色素不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相对较为安全,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3.2 市场营销策略的推动食品及饮料制造商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营销与包装,通过使用天然色素作为产品的配料,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备差异化优势。
这也促使了食用天然色素市场的发展。
3.3 政府法规的支持一些国家对人工合成色素的使用提出了限制和规范,而对食用天然色素的使用则给予了支持。
政府法规的支持使得食用天然色素得以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等行业,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4. 市场挑战与机遇4.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食用天然色素市场的快速增长,市场竞争也逐渐加剧。
各种品牌和厂商涌入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行业内企业面临的挑战。
4.2 原材料供应不稳定食用天然色素的原材料主要来自天然植物、动物或微生物,受到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原材料供应的不稳定性会对食用天然色素市场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4.3 加工技术和质量控制食用天然色素的加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求较高,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设备投入。
对于一些小型企业而言,这可能成为了发展的制约因素。
5. 市场趋势展望5.1 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未来的食用天然色素市场将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
2024年色素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色素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色素是一种具有着色能力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包括食品、化妆品、塑料、纺织等。
色素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色素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2. 色素市场概述色素市场是一个多元化的市场,包括有机色素、无机色素、天然色素等。
它们在不同的行业中具有不同的应用,满足人们对颜色的需求。
目前,色素市场规模庞大,年复合增长率稳定。
3. 色素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3.1 食品工业食品工业是色素市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食品色素可以提升食物的色彩和吸引力,给消费者带来愉悦的食用体验。
目前,天然色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它们相对无害且符合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3.2 化妆品工业化妆品工业对色素的需求也很大,色素在化妆品中发挥着美化和提升产品质感的作用。
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妆品的需求增加,色素市场也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
3.3 塑料工业塑料工业是色素市场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色素可以赋予塑料产品丰富的颜色和纹理,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随着塑料制品需求的不断增长,色素市场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3.4 纺织工业纺织工业对色素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染料领域。
色素可以赋予纺织品鲜艳的颜色和多样的图案,满足消费者对时尚和个性化的需求。
随着纺织品市场的扩大和更新换代的需求,色素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4. 色素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挑战4.1 发展趋势•天然色素的需求将继续增长,由于其相对无害和健康的特性,消费者对天然色素的偏好将推动其市场规模的扩大。
•高性能色素的需求也将增长,追求更高品质和更多功能的产品将对高性能色素提出更高的要求。
•制造工艺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将推动色素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4.2 挑战•合规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将对色素市场提出更高的要求。
•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差异化,色素供应商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将给色素市场带来不确定性和挑战。
2024年食用天然色素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食用天然色素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食用天然色素是指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颜色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烘焙和糖果等行业。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断增加,食用天然色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需求。
本文将对食用天然色素市场需求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及趋势食用天然色素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食用天然色素市场规模约为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XX%。
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2.1 健康意识的提高随着健康意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食品成分和添加剂的选择。
相比合成色素,食用天然色素被认为是更健康和安全的选择,因为它们不含有害物质,并且可以通过提取自然原料的方式获得。
2.2 政策法规的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监管,要求食品生产商使用更安全和天然的成分。
这些政策法规的支持,进一步增加了食用天然色素的市场需求。
2.3 消费者对天然食品的偏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天然食品的需求有所增加,这也推动了食用天然色素市场的增长。
天然色素能够使食品更加自然,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天然食品的偏好。
3. 市场占有率及竞争格局目前,全球食用天然色素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公司A:市场占有率约为XX%。
该公司拥有多年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公司B:市场占有率约为XX%。
该公司侧重于开发和推广新型的食用天然色素,并与多家食品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公司C:市场占有率约为XX%。
该公司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和可靠的供应链管理而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除了以上主要参与者外,还存在许多小型生产商和本地性公司,它们通过不同的定位和差异化策略来满足特定市场需求。
4. 市场细分和应用食用天然色素市场可以根据不同的细分领域进行分类。
主要的市场细分包括:4.1 饮料行业在饮料行业中,食用天然色素被广泛应用于碳酸饮料、果汁、畅饮料和功能性饮料等产品。
2023年天然食用色素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天然食用色素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天然食用色素是指由天然来源提取的食材制成的食品色素。
由于消费者对健康和天然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天然食用色素行业正在迅速发展。
首先,天然食用色素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对天然、营养、绿色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天然食用色素具有无害、安全、可溶性好、不易褪色等优点,正符合了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因此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其次,天然食用色素产业链完善。
天然食用色素的生产过程需要从原料采集、提取、精制、调制等环节,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完善提供了契机。
目前,国内天然食用色素的生产企业众多,涉及到了从产地种植农户到加工企业的多个环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供应链。
该产业链的完善为天然食用色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第三,政府政策的支持也促进了天然食用色素行业的发展。
为了推动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规定,鼓励食品企业采用天然食用色素。
政府的政策支持为天然食用色素的市场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天然食用色素行业目前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天然食用色素的供应不稳定。
天然食用色素的取材主要为食用植物和动物,其种植和繁育规模有限,容易受到天气、气候、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供应不稳定。
其次,天然食用色素的成本较高。
由于天然食用色素的提取过程相对复杂,成本较高,导致其产品价格相对于合成食用色素较高,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此外,天然食用色素的稳定性和色彩稳定性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光照和氧化的影响,导致在食品加工和保存过程中色彩的变化。
综上所述,天然食用色素行业在市场需求、产业链完善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供应不稳定、成本高和稳定性差等挑战。
未来,天然食用色素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原料供应、提高生产技术和改进产品稳定性,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年天然食用色素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天然食用色素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天然食用色素是指从天然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染色功能的物质。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对天然食材和天然添加剂的需求不断增加,天然食用色素市场也逐渐兴起。
本文将对天然食用色素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天然食用色素市场在过去几年间保持了稳定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天然食用色素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市场增长主要受到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意识和对天然食材的需求推动。
3. 市场驱动因素3.1 健康意识的崛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食品中添加的合成色素对健康的潜在风险。
天然食用色素作为一种替代品,能够为食品提供色彩的同时保持食品的健康属性,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3.2 天然食材的需求增加近年来,天然食材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消费者对无农药、无激素的天然食材需求不断增加。
天然食用色素是从天然食材中提取的,与天然食材一起使用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全天然食品的需求。
4.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天然食用色素市场竞争激烈,参与者众多。
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公司A、公司B和公司C等。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提升研发能力,扩大生产规模,以及与食品加工企业的合作,不断拓展市场份额。
5. 市场地域分布天然食用色素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
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由于消费者对天然食品和健康的高度关注,天然食用色素市场非常活跃。
而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和巴西等也显示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6. 市场机遇和挑战6.1 机遇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天然食用色素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机遇。
消费者对天然食材和天然添加剂的需求不断增加,将推动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6.2 挑战天然食用色素的价格相对较高,与合成色素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此外,食品添加剂行业的监管和标准也对天然食用色素的使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市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食用天然色素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讲解

食用天然色素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摘要:食用天然色素是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章综述了几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用天然色素:栀子黄色素、叶黄素、番茄红素、辣椒红色素、姜黄色素、虾青素等,主要从其保健功能和应用特性两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指出综合利用天然资源开发色素具有巨大的工业发展潜力。
Research Progress on Pigment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XuChongAbstract: Natural pigment is a kind of natural food additives, has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s. This paper has several natural pigment, gardenia yellow, lutein, lycopene and capsicum red pigment, turmeric pigment, shrimp meat, green health care function mainly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are introduced, and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that have hug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pigment.前言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加入保持良好的色泽,为改善食品的感官性质、.食用色素来提高食品的商品性。
食用色素按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台成色素两大类。
合成色素多属焦油染料,不仅无营养价值,有的还对人体有害,故从植物中提取的食用天然色素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并有取代人工合成色素的趋势。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重点介绍了几种天然食用色素的营养和保健作用。
植物食用色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植物食用色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摘要:介绍了植物食用色素的分类,提取方法,纯化技术,色素的改性,分析了植物食用天然色素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食品色素是为食品着色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医药等行业.作为食品的三要素(色,香,味)之一的颜色可使食品颜色更接近新鲜食品的颜色和自然色,对提高食品的嗜好性及刺激食欲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时期,人们使用原始型天然色素(植物,动物为原料)对食品着色.自从1856年英国人w.H.Perkins发明了第一个合成有机色素苯胺紫以后,食品着色开始进入使用合成色素的时代.由于合成色素色泽鲜艳,性质稳定,成本低廉,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取代了天然色素,在其全盛时期,食用合成色素的品种超过90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大多数合成色素被证明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而对人体有害,甚至有致癌,致畸作用,因此食用合成色素的使用不断降温,其使用范围和用量受到限制,目前仍在使用的合成色素13本有10种,英国有16种,我国只有8种,有的国家如丹麦,挪威则已完全禁止使用.天然食用色素,安全可靠,且种类繁多,不少品种兼有营养和药理作用,因此,天然色素更受人们欢迎而重新获得发展.英文摘要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plant pigments, extraction metho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pigment, analyzed the modification of natural pigments edible plant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food pigment is for food. Use a shading food additive, is widely used in food, cosmetic, pharmaceutical, etc. As food of three elements (color, fragrance, taste), one of the color can make food color more close to the fresh food color and natural color, to improve food habits and stimulate appetite is importa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not developed, people use the natural pigment (plants, animals, as raw materials) in food colouring.关键字:植物食用食用色素当前,天然色素的开发与应用发展很快.日本在这方面处于世界前列.早在1975年,其天然色素的使用量已超过合成色素.现在,有45家公司生产食用天然色素,品种达30个之多,其中大量使用的有20多个品种,生产原料大都从我国进口.美国在1976年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量已达4544 t,为合成色素用量的5倍.目前,国际上允许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已达50多个品种.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已由过去的30多个品种限制到8个品种,即:苋菜红,胭脂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赤鲜红.其中,前5种都属于偶氮型化合物,据有关研究认为,这类化合物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的β萘胺和α- 氨基–1 - 萘酚,都是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所以,我国对这些食用合成色素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范围和用量的限制,从而使天然色素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国内食用天然色素专利,论文进行系统检索表明,近10年来国内食用天然色素的研究开发十分活跃.据统计,其报道有100余篇,其中专利,论文各占一半,品种已达20多个.天然色素按原料来源不同可分为植物色素,动物色素,微生物色素和矿物色素.我国在天然色素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中最多的是植物天然色素,因此,本文重点对植物色素的种类,提取技术,分离方法,色素的改性,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作一简介.1 植物色素的分类1.1 按色素的化学结构式分类各种天然色素主要成分虽有不同,但可据化学结构式归为几类:类胡萝卜素类:如栀子黄色素,辣椒色素,胡萝卜色类等;花色甙类:如玉米色素,葡萄色素,玫瑰茄色素等;查尔酮类:如红花黄(红)色素,菊花黄色素等;黄酮类:如高粱色素,甘草色素,可可色素等;醌类:如胭脂虫色素,虫胶色素,茜草色素,紫草根色素;叶琳类:如叶绿素等;甜菜花青类:如甜菜红色素;1.2 按色素颜色分类1.2.1 食用天然红色素高粱红:是由高梁壳中提取的食用天然色素.紫草红:是由紫草的根部提取的萘醌类色素.越桔红:越桔红是由红豆越桔和笃斯越桔的果实中提取的,越桔红色素主要含在越桔果皮中,所以可用越桔榨汁余下的果皮渣中提取,综合利用越桔果实.其他红色素:根据我国情况,针对市场需求,对红辣椒,红桔皮,黑米,苋菜等红色素也可以适当开发.1.2.2 食用天然黄色素玉米黄:玉米黄色素是由生产玉米淀粉废弃的玉米黄浆中提取的,原料充足,成本较低,提取工艺成熟,色素稳定性好,用途广泛.沙棘黄:沙棘黄色素主要成分是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沙棘果皮中.栀子黄色素:是从黄栀子中提取出来的,是国际国内都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多穗柯色素:是用多穗柯树叶提取而制得的一种黄棕色酚类色素.1.2.3 食用天然绿色素根据资源情况和色素的特性,在我国食用天然绿色素是以由蚕砂(蚕粪)中提取的叶绿素铜钠盐为主,为蓝黑色带金属光泽粉末状或绿色的膏状.1.2.4 食用天然黑色素植物源黑色素的主要成分多属邻苯二酚型色素,如香蕉皮黑色素,葵花籽皮黑色素及黑芝麻黑色素等.1.3 按色素的溶解性分类1.3.1 水溶性色素水溶性天然色素一般是用水,酸碱水溶液或乙醇溶剂等萃取后经过滤,浓缩后制取的.水溶性天然色素一般用于水基类的食品中,如冰淇淋,奶制品饮料,果汁饮料,奶酪,谷物食品以及色拉装饰等.1.3.2 油溶性色素油溶性天然色素常用植物油直接浸出或溶剂萃取的方法制备.此类色素可用于黄油,冰淇淋,起酥油,色拉油,糖果涂层,糖霜,各种饼,派类食品以及微波加工食品等.1.3.3 乳浊型色素乳浊型天然色素是通过添加乳浊剂用特殊的加工方法生产的.常用的乳浊剂有丙烯二醇,多山梨醇酯以及单酸甘油酯等.可直接将其加人水基或油基食品中,如黄油,冰淇淋,酸乳酪,果汁饮料,烘焙食品,快餐食品以及糖果食品等.1.3.4 固体粉末型色素粉末天然色素是萃取后的色素经浓缩,干燥后制备的.主要用于固体含量高,不依赖于水的食品系统或需要高浓度色素的食品中,如干混食品,某些干燥食品,谷物食品,速溶食品以及烘焙食品等.3 植物食用色素的改性某些植物食用色素的性质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如胡萝卜素类色素多数是脂溶性的,这使它在很多食品中难以应用.又如目前天然色素中,绿色素与蓝色素的品种少,需求量大,为此人们对一些天然色素进行了改性研究,主要是溶解度改性和色调改性.溶解度改性是对脂溶性色素的改性,主要是通过薄膜和微囊技术改变色素的溶解和分散特性,并可提高天然色素的稳定性,目前较成功的是开发水溶性胡萝卜素.对水溶性色素的溶解度改性也有研究,如日本对一些黄酮类色素进行了改性研究.色调改性是通过化学方法与生物方法改进天然色素的色调,如用辅色素增强花色甙类色素的色调,用酶法将栀子黄色素改性生产出栀子蓝,栀子绿色素等.对天然色素的改性研究还有待今后的进一步发展.4 植物色素发展的现状与展望5.1 我国植物色素发展的现状目前国外的食品着色剂大多以天然色素为主,合成色素为辅.我国的天然食用色素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天然色素与合成色素并存的现状,但我国已把开发天然食用色素作为发展食品添加剂的一个重要方向.仅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就开发了4种天然食用色素新产品,而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天然食用色素已达30种以上.我国在天然色素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是植物天然色素,目前已对约59个植物品种资源的色素进行了基础理论和开发研究.据尤新统计口,仅1993年全国天然色素总产量达3000 t,而合成色素仅为1000 t,说明天然色素在生产和消费中都占了绝对优势.我国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有些是人们长期食用的营养丰富,无毒害作用的植物,发展天然食用植物色素有着广阔的前景.在过去10年中,我国已发表的有关天然色素的论文达100余篇,但涉及天然色素结构的论文却很少,在天然色素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修饰改造的就更少,其原因主要是分离技术和设备的落后,阻止了天然色素的应用和发展速度,有待于今后加强这方面的研究.5.2 对植物食用色素发展的展望天然色素的发展经历了肯定,否定,再肯定的曲折过程.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的发展,人们要求食品添加剂天然化的愿望会愈来愈强烈,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天然色素必将逐步取代合成色素,在食品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天然色素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5.2.1 多功能天然食用色素是发展方向天然食用色素有不少品种兼有营养和药理作用.随着食品添加剂向多功能化发展,多功能天然食用色素的研究日趋活跃.在多功能食用色素中,营养型天然食用色素倍受关注,最为成功的是胡箩卜素类色素.Siong Tee(1992)发现β一胡萝卜素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Peterka(1993)报道,过多维生素A的摄入会导致胚胎畸形,而β一胡萝卜素的摄入则可避免胚胎毒的产生.Basu(2000)发现,β胡萝卜素能降低脂类的过氧化作用,提高谷胱甘肽在可移植的鼠类淋巴组织瘤中的水平,从而延长患癌症大鼠的寿命.因此,美国已把β一胡箩卜素类应用到幼儿食品中.番茄红素被誉为番茄中的黄金,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猝灭单线态氧作用,抗氧化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减轻组织氧化损伤作用;防癌,抗癌和抗诱变作用;激活免疫细胞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止心脑血管疾病.人体内番茄红素的含量与人的寿命有关.而最新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可以治疗男性不孕症.又如叶绿素铜钠有止血消炎的作用,我国已把它应用到牙膏中,深受消费者欢迎.随着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市场的扩大,天然色素将以保健品出现,而不再局限于着色剂.这个令人激动的设想,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可以预言,多功能天然食用色素是今后食用色素的发展方向.表2列出了一些天然色素的功能作用.5.2.2 加强稳定化技术的研究与合成色素相比,天然色素最大的缺点是稳定性差,稳定化技术的研究是实现其工业化及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由于我国天然色素的生产厂家大多数技术落后,设备简陋,产品的稳定性差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的天然色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对天然色素稳定性的研究水平尚不高,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已刻不容缓.5.2.3 生物技术在天然食用色素生产中的作用天然色素的原料供应易受季节,气候等影响,而用生物技术生产天然色素则克服了这一缺点.现在许多用传统溶剂萃取法生产的天然色素都改用生物技术生产,如辣椒红,β胡箩卜素等,将来生物技术必定在天然食用色素的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食用色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摘要:介绍了植物食用色素的分类,提取方法,纯化技术,色素的改性,分析了植物食用天然色素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食品色素是为食品着色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医药等行业.作为食品的三要素(色,香,味)之一的颜色可使食品颜色更接近新鲜食品的颜色和自然色,对提高食品的嗜好性及刺激食欲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时期,人们使用原始型天然色素(植物,动物为原料)对食品着色.自从1856年英国人w.H.Perkins发明了第一个合成有机色素苯胺紫以后,食品着色开始进入使用合成色素的时代.由于合成色素色泽鲜艳,性质稳定,成本低廉,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取代了天然色素,在其全盛时期,食用合成色素的品种超过90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大多数合成色素被证明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而对人体有害,甚至有致癌,致畸作用,因此食用合成色素的使用不断降温,其使用范围和用量受到限制,目前仍在使用的合成色素13本有10种,英国有16种,我国只有8种,有的国家如丹麦,挪威则已完全禁止使用.天然食用色素,安全可靠,且种类繁多,不少品种兼有营养和药理作用,因此,天然色素更受人们欢迎而重新获得发展.英文摘要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plant pigments, extraction metho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pigment, analyzed the modification of natural pigments edible plant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food pigment is for food. Use a shading food additive, is widely used in food, cosmetic, pharmaceutical, etc. As food of three elements (color, fragrance, taste), one of the color can make food color more close to the fresh food color and natural color, to improve food habits and stimulate appetite is importa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not developed, people use the natural pigment (plants, animals, as raw materials) in food colouring.关键字:植物食用食用色素当前,天然色素的开发与应用发展很快.日本在这方面处于世界前列.早在1975年,其天然色素的使用量已超过合成色素.现在,有45家公司生产食用天然色素,品种达30个之多,其中大量使用的有20多个品种,生产原料大都从我国进口.美国在1976年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量已达4544 t,为合成色素用量的5倍.目前,国际上允许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已达50多个品种.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已由过去的30多个品种限制到8个品种,即:苋菜红,胭脂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赤鲜红.其中,前5种都属于偶氮型化合物,据有关研究认为,这类化合物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的β萘胺和α- 氨基–1 - 萘酚,都是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所以,我国对这些食用合成色素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范围和用量的限制,从而使天然色素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国内食用天然色素专利,论文进行系统检索表明,近10年来国内食用天然色素的研究开发十分活跃.据统计,其报道有100余篇,其中专利,论文各占一半,品种已达20多个.天然色素按原料来源不同可分为植物色素,动物色素,微生物色素和矿物色素.我国在天然色素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中最多的是植物天然色素,因此,本文重点对植物色素的种类,提取技术,分离方法,色素的改性,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作一简介.1 植物色素的分类1.1 按色素的化学结构式分类各种天然色素主要成分虽有不同,但可据化学结构式归为几类:类胡萝卜素类:如栀子黄色素,辣椒色素,胡萝卜色类等;花色甙类:如玉米色素,葡萄色素,玫瑰茄色素等;查尔酮类:如红花黄(红)色素,菊花黄色素等;黄酮类:如高粱色素,甘草色素,可可色素等;醌类:如胭脂虫色素,虫胶色素,茜草色素,紫草根色素;叶琳类:如叶绿素等;甜菜花青类:如甜菜红色素;1.2 按色素颜色分类1.2.1 食用天然红色素高粱红:是由高梁壳中提取的食用天然色素.紫草红:是由紫草的根部提取的萘醌类色素.越桔红:越桔红是由红豆越桔和笃斯越桔的果实中提取的,越桔红色素主要含在越桔果皮中,所以可用越桔榨汁余下的果皮渣中提取,综合利用越桔果实.其他红色素:根据我国情况,针对市场需求,对红辣椒,红桔皮,黑米,苋菜等红色素也可以适当开发.1.2.2 食用天然黄色素玉米黄:玉米黄色素是由生产玉米淀粉废弃的玉米黄浆中提取的,原料充足,成本较低,提取工艺成熟,色素稳定性好,用途广泛.沙棘黄:沙棘黄色素主要成分是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沙棘果皮中.栀子黄色素:是从黄栀子中提取出来的,是国际国内都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多穗柯色素:是用多穗柯树叶提取而制得的一种黄棕色酚类色素.1.2.3 食用天然绿色素根据资源情况和色素的特性,在我国食用天然绿色素是以由蚕砂(蚕粪)中提取的叶绿素铜钠盐为主,为蓝黑色带金属光泽粉末状或绿色的膏状.1.2.4 食用天然黑色素植物源黑色素的主要成分多属邻苯二酚型色素,如香蕉皮黑色素,葵花籽皮黑色素及黑芝麻黑色素等.1.3 按色素的溶解性分类1.3.1 水溶性色素水溶性天然色素一般是用水,酸碱水溶液或乙醇溶剂等萃取后经过滤,浓缩后制取的.水溶性天然色素一般用于水基类的食品中,如冰淇淋,奶制品饮料,果汁饮料,奶酪,谷物食品以及色拉装饰等.1.3.2 油溶性色素油溶性天然色素常用植物油直接浸出或溶剂萃取的方法制备.此类色素可用于黄油,冰淇淋,起酥油,色拉油,糖果涂层,糖霜,各种饼,派类食品以及微波加工食品等.1.3.3 乳浊型色素乳浊型天然色素是通过添加乳浊剂用特殊的加工方法生产的.常用的乳浊剂有丙烯二醇,多山梨醇酯以及单酸甘油酯等.可直接将其加人水基或油基食品中,如黄油,冰淇淋,酸乳酪,果汁饮料,烘焙食品,快餐食品以及糖果食品等.1.3.4 固体粉末型色素粉末天然色素是萃取后的色素经浓缩,干燥后制备的.主要用于固体含量高,不依赖于水的食品系统或需要高浓度色素的食品中,如干混食品,某些干燥食品,谷物食品,速溶食品以及烘焙食品等.3 植物食用色素的改性某些植物食用色素的性质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如胡萝卜素类色素多数是脂溶性的,这使它在很多食品中难以应用.又如目前天然色素中,绿色素与蓝色素的品种少,需求量大,为此人们对一些天然色素进行了改性研究,主要是溶解度改性和色调改性.溶解度改性是对脂溶性色素的改性,主要是通过薄膜和微囊技术改变色素的溶解和分散特性,并可提高天然色素的稳定性,目前较成功的是开发水溶性胡萝卜素.对水溶性色素的溶解度改性也有研究,如日本对一些黄酮类色素进行了改性研究.色调改性是通过化学方法与生物方法改进天然色素的色调,如用辅色素增强花色甙类色素的色调,用酶法将栀子黄色素改性生产出栀子蓝,栀子绿色素等.对天然色素的改性研究还有待今后的进一步发展.4 植物色素发展的现状与展望5.1 我国植物色素发展的现状目前国外的食品着色剂大多以天然色素为主,合成色素为辅.我国的天然食用色素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天然色素与合成色素并存的现状,但我国已把开发天然食用色素作为发展食品添加剂的一个重要方向.仅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就开发了4种天然食用色素新产品,而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天然食用色素已达30种以上.我国在天然色素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是植物天然色素,目前已对约59个植物品种资源的色素进行了基础理论和开发研究.据尤新统计口,仅1993年全国天然色素总产量达3000 t,而合成色素仅为1000 t,说明天然色素在生产和消费中都占了绝对优势.我国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有些是人们长期食用的营养丰富,无毒害作用的植物,发展天然食用植物色素有着广阔的前景.在过去10年中,我国已发表的有关天然色素的论文达100余篇,但涉及天然色素结构的论文却很少,在天然色素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修饰改造的就更少,其原因主要是分离技术和设备的落后,阻止了天然色素的应用和发展速度,有待于今后加强这方面的研究.5.2 对植物食用色素发展的展望天然色素的发展经历了肯定,否定,再肯定的曲折过程.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的发展,人们要求食品添加剂天然化的愿望会愈来愈强烈,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天然色素必将逐步取代合成色素,在食品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天然色素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5.2.1 多功能天然食用色素是发展方向天然食用色素有不少品种兼有营养和药理作用.随着食品添加剂向多功能化发展,多功能天然食用色素的研究日趋活跃.在多功能食用色素中,营养型天然食用色素倍受关注,最为成功的是胡箩卜素类色素.Siong Tee(1992)发现β一胡萝卜素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Peterka(1993)报道,过多维生素A的摄入会导致胚胎畸形,而β一胡萝卜素的摄入则可避免胚胎毒的产生.Basu(2000)发现,β胡萝卜素能降低脂类的过氧化作用,提高谷胱甘肽在可移植的鼠类淋巴组织瘤中的水平,从而延长患癌症大鼠的寿命.因此,美国已把β一胡箩卜素类应用到幼儿食品中.番茄红素被誉为番茄中的黄金,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猝灭单线态氧作用,抗氧化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减轻组织氧化损伤作用;防癌,抗癌和抗诱变作用;激活免疫细胞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止心脑血管疾病.人体内番茄红素的含量与人的寿命有关.而最新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可以治疗男性不孕症.又如叶绿素铜钠有止血消炎的作用,我国已把它应用到牙膏中,深受消费者欢迎.随着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市场的扩大,天然色素将以保健品出现,而不再局限于着色剂.这个令人激动的设想,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可以预言,多功能天然食用色素是今后食用色素的发展方向.表2列出了一些天然色素的功能作用.5.2.2 加强稳定化技术的研究与合成色素相比,天然色素最大的缺点是稳定性差,稳定化技术的研究是实现其工业化及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由于我国天然色素的生产厂家大多数技术落后,设备简陋,产品的稳定性差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的天然色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对天然色素稳定性的研究水平尚不高,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已刻不容缓.5.2.3 生物技术在天然食用色素生产中的作用天然色素的原料供应易受季节,气候等影响,而用生物技术生产天然色素则克服了这一缺点.现在许多用传统溶剂萃取法生产的天然色素都改用生物技术生产,如辣椒红,β胡箩卜素等,将来生物技术必定在天然食用色素的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