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 病毒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说课稿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说课稿
1.开放式提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讨论来寻找答案;
2.小组合作:将学生分组,完成病毒分类、制作病毒模型等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病毒和宿主,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现病毒感染过程,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4.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学生提出问题或给予评价,促进课堂内的交流和反馈。
4.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完成病毒相关知识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撰写一篇关于病毒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短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设计一份预防病毒感染的宣传海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和挑战:
1.病毒的概念和繁殖过程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2.病毒分类复杂,学生容易混淆;
3.课堂互动可能不够充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
1.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概念;
2.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病毒;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通过病毒结构模型和图片,讲解病毒的形态结构,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基本特点;
2.利用互动多媒体课件,演示病毒的繁殖过程,使学生理解病毒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
3.创设情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探讨病毒分类及各类病毒的主要特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设计更多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章病毒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章病毒
播。
基因疗法
通过编辑人体细胞基因,使其产 生抗病毒蛋白或抑制病毒复制的 蛋白,从而达到治疗病毒感染的
目的。
病毒疫苗的研究与开发
mRNA疫苗
01
利用mRNA编码病毒抗原,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具有快速
开发和生产的优势。
病毒载体疫苗
02
利用减毒或灭活的病毒作为载体,搭载病毒抗原基因,刺激人
体产生免疫反应。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根据遗传物质的不同,病毒可以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此外,还有蛋白 质病毒和类病毒等特殊类型。
病毒的命名通常采用双名法,由属名和种名组成,例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负责对全球已知病毒进行分类和命名,并定期更新和完善病毒 分类体系。
02 病毒的结构与功能
病毒的形态多样,包括球形、 杆形、丝形等,直径通常在20300纳米之间。
病毒的发现与起源
病毒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末,当时人们注意到某些疾病与
细菌无关。
1901年,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 被确定为一种病毒,这是人类历
史上发现的第一种病毒。
关于病毒的起源,目前科学界存 在多种假说,包括逆向理论、细
胞起源理论和共进化理论等。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章病毒
目 录
• 病毒概述 • 病毒的结构与功能 • 病毒的传播与感染 • 病毒与人类健康 • 病毒的未来研究与展望
01 病毒概述
病毒的定义与特点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微生物,由 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必须 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复制繁殖。
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变异 性,对抗生素和宿主免疫系统 具有抗性。
病毒的外部结构
包膜病毒
具有脂质膜,表面有蛋白质,可 与宿主细胞膜融合进入细胞。

生物人教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五章 《病毒》 精品课件

生物人教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五章 《病毒》 精品课件
细菌:我是一座大厦 病毒:我是大厦中的一块砖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病毒的形态、结构
狂犬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
流感病毒
腺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多分为球状、杆状、蝌蚪状。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病毒的形态、结构
细 菌
能将细菌滤 过 去的过滤器 滤

要用电子显 微镜观察
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其大小。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病毒的大小
病毒究竟有多小?
• 大约10亿个细菌等于一颗小米粒大 • 大约3万个病毒等于一个细菌大 • 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 • (1纳米=一百万分之一毫米) • 洋葱的表皮细胞长度约为0.1毫米。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伊万诺夫斯基 发现
种类 病毒 生殖
结构
靠自己的遗 传物质,利 用细胞内的 物质,制造 出新的病毒
蛋白质外壳 内部遗传物质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例1.以下生物,除哪一种外都是由细胞
构成的( B )
病症:人发病时,先感不安,伴随头痛、发热,侵入部位有刺痛或出现 蚁走的异常感觉,继而出现心跳加快、出汗、流涎、多泪、瞳孔放大, 吞咽时咽喉肌肉发生痉挛,最后转入麻痹、昏迷、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 亡,病程大约5~7天。(狂犬病一旦出现症状,死亡率几乎达到100%)
预防措施(唯一的):被动物咬伤前或 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被狗、猫 等动物咬伤后,如果不能确定动物是绝 对健康的,就应该尽快到医院诊治。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 病毒考点卷(解析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 病毒考点卷(解析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五章病毒考点1 病毒的形态和种类1.(23-24八年级下·四川眉山·期中)新冠肺炎席卷全球,让人们再次认识到病毒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C.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生活D.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答案】B【详解】A.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A不符合题意。

B.病毒侵入人体后有可能被体内的抗体清除,因此,人不一定会患病,而不是“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B符合题意。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病毒只营寄生生活,C不符合题意。

D.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称为噬菌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3·四川绵阳·中考真题)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患者多为5岁以下儿童,主要特征是口腔和手足产生水疱。

下列有关该病原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感染某些植物B.没有细胞结构C.可以独立生活D.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答案】B【详解】A.肠道病毒属于动物病毒,不会感染植物,A错误。

B.肠道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正确。

C.肠道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C错误。

D.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D错误。

故选B。

3.(23-24八年级上·天津滨海新·期末)如图是三类病毒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这三类病毒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结构简单,(填“有”或“没有”)细胞结构,仅由[②]外壳和内部的[①]组成。

(2)病毒不能独立生活,病毒只能寄生在(活/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病毒)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室进行适当的布置。可以设置分组讨论区,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同时,可以准备一些实验操作台,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5. 互动工具:准备一些互动工具,如白板、投影仪等,以便进行教学演示和互动。
6. 在线资源:准备一些在线资源,如学习网站、在线视频等,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病毒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围绕病毒展开,具体包括以下知识点:
1. 病毒的定义和特点:病毒是一种非细胞性的微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无法独立进行生命活动,需依赖宿主细胞进行复制。病毒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等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通过学习病毒,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流行病的传播、预防措施等,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同时,病毒作为微生物的一种,其独特的生命活动特点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视野,提高对生物世界的认知。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通过学习病毒的相关知识,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念,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科学思维,学会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运用实验、调查等手段探究病毒的相关问题;并培养科学态度,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 分析归纳题:请总结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答案:病毒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一方面,病毒性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另一方面,病毒也被用于基因工程、疫苗制备等领域,对人类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例如,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帮助人类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病毒》优质课件

《病毒》优质课件

学习任务四: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水稻矮缩病
花生条纹病
学习任务四: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方面: 利用病毒制作疫苗
疫苗: 经过人工处理过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
学习任务四: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方面: 利用噬菌体可以帮助人们治疗细菌性的疾病
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地控制烧伤病人绿脓杆菌的感染
学习任务四: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D.可以独立生活
3.下列不是病毒引起的疾病或病害的是(D )
A.烟草花叶病
B.禽流感
C.艾滋病
D.痢疾
4.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B)
A.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D 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 B 病毒的形状多样,有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C 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 D 病毒对人类都有害
B 4.引起艾滋病、口蹄疫、烟草花叶病的病毒分别属于( ) A 人类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 B 动物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C 人类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D 动物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
2.繁殖方式: 病毒在寄主细胞中自我复制。
四、病毒的分类(根据寄生细胞的不同)
动物病毒 专门寄生在昆虫等无脊椎动物的细胞内;
寄生在菜青虫上的病毒
寄生在松毛虫上的病毒
植物病毒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
烟草花叶病毒
微生物病毒 专门寄生在细菌、真菌 等微小生物的细胞内。
其中专门寄生在细菌细 胞里的病毒叫做细菌病 毒,又叫噬菌体。
总结归纳

初中生物-八年级生物知识点-第五单元 第五章病毒

初中生物-八年级生物知识点-第五单元 第五章病毒

第五章病毒本章综合解说本章内容概览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在生物圈中分布十分广泛。

它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教材从病毒的多样性、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通过伊万诺夫斯基对烟草花叶病的研究介绍病毒的发现;然后通过文字介绍和图片资料,帮助我们认识各种各样的病毒,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在此基础上掌握病毒的结构、繁殖等方面的特征。

关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教材不但介绍了病毒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还介绍了人类利用病毒造福社会的事例,使我们认识到人类在研究并掌握了生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后,可以利用生物为人类造福,“变害为利”,也有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难点提示重点:(1)病毒的主要特征。

(2)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1)病毒的主要特征。

(2)如何利用病毒造福人类。

本章学法点津由于病毒是一种用普通显微镜无法看清的微小生物,而且不具有细胞结构,因此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的特点等知识都显得比较抽象。

学习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回忆动植物细胞、细菌的结构,结合图片,通过比较认识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识记病毒的类型、结构特点、繁殖方式等重要概念。

(2)仔细阅读教材,认真观察教材中的一系列插图,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对病毒比较清晰的认识。

(3)根据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对人类健康、饲养动物、栽培植物的影响,认识病毒对人类的危害。

联系接种疫苗的经历,了解可以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同时阅读教材,收集、整理书籍、报纸及网络查询到的有关信息,从正、反两方面正确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材预习全解趣味情景导入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由它引起的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已造成多次具有规模的暴发流行。

2014年该病毒再度暴发,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疫情通报显示,埃博拉病毒已由非洲扩散至美洲、欧洲等。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病毒》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病毒》知识点

第五章病毒
1.病毒的发现过程
伊万诺夫斯基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命名为“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杆状)
2.病毒的种类
病毒非常小,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形态:杆状、球状、蝌蚪状)。

(1)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内(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2)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烟草花叶病毒)
(3)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噬菌体)
3.病毒的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4.病毒的繁殖方式: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用自己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

如果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5.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A.有害
(1)病毒能使人患病毒性疾病: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
(2)病毒能使动物患病毒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口蹄疫
(3)病毒能使植物患病毒性疾病:烟草花叶病毒、郁金香碎色病
B.有益
(1)利用病毒杀死农业害虫
(2)利用病毒制造疫苗,预防病毒性疾病(基本无毒或毒力高度减弱的病毒
制成疫苗,疫苗如:牛痘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狂犬病疫苗、麻疹疫苗等。


(4)利用病毒生产药品、基因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病毒的种类很多,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 又营寄生生活,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 带来极大危害。
病毒危害人体健康
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肝炎、手足 口病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被称为世纪瘟 疫的艾滋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人类至今 尚未找到彻底治愈的方法。
病毒使动植物患病
口蹄疫、禽流感以及众多的植物病毒病, 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流感病毒模式图
三、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病毒的结构 病毒的结构简单,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结构示意图
病毒的繁殖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 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 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方式。
病毒的生活方式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病毒要是离开 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条 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 重新开始。
基因工程
在基因工程中,小小的病毒能帮大忙。科 学家能够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 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 疗的目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病毒的形态 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比细菌小得多,只能用纳 米(百万分之一毫米)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烟草花叶病毒
腺病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病毒的种类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 的细胞内。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 病毒分为三大类:
1.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 病毒,如流感病毒。 2.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 如烟草花叶病毒。 3.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 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第五章 病毒
R·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一、病毒的发现
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 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了“过滤 性病毒” 。
烟草正常叶
烟草花叶病病叶
在20世纪初 ,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 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二、病毒的种类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人类的流感、艾滋病,动物的口蹄疫、 鸡瘟,植物的烟草花叶病、萝卜花叶病等。
禽流感是指由禽流感病 毒引起的禽类急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 等禽类的身上。
虽然病毒常常令人谈“毒”色变,但是人 类在研究病毒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利用病毒制造疫苗
1.人们用接种牛痘疫苗的办法,预防由天花病 毒引起的天花。 2.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在我国由于口 服疫苗的普遍使用,已得到控制。 3.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病毒病也可以通过接 种疫苗的方法进行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