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阑尾炎与疑似阑尾炎病变(影像表现)

阑尾炎与疑似阑尾炎病变(影像表现)

图十一:肠系膜淋巴结炎 14岁男性,超声显示腹部右下象限肠系膜淋 巴结增大,阑尾无增大(未显示),无其他 异常发现。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右下腹疼的第二位原因, 临床怀疑阑尾炎病例中出院诊断为肠系膜淋 巴结炎占2%-14%,仅次于阑尾炎。肠系膜 淋巴结炎是右侧肠系膜淋巴结一种自限性炎 症病变,好发儿童,成人较少见,超声与CT 显示聚集增大淋巴结。
右半结肠憩室炎病史较长,偶有临床上类似 阑尾炎或胆囊炎表现,与乙状结肠憩室不同 的是右半结肠憩室通常为真性憩室,外翻结 肠壁包含肠壁各层。这也许可以解释右半结 肠憩室本质上是良性自限性病变。超声和CT 表现为结肠周围脂肪炎性改变,结肠憩室周 围肠壁增厚。
图十七:克罗恩氏病´
28岁男性,回盲部克罗恩氏病,回肠末端肠 壁增厚(箭),A超声长轴,B短轴,周围脂 肪呈高回声。增强CT显示肠壁增厚,末端回 肠狭窄(箭头),周围脂肪密度增高。
网膜梗死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与肠脂垂炎类 似,右侧网膜脂肪组织梗死,图像表现团块 状脂肪密度影,范围大于肠脂垂炎,脂肪边 缘缺乏高密度环。
图十六:右半结肠憩室炎
51岁男性,平扫CT显示盲肠边缘脂肪密度增 高(箭头),阑尾显示正常。超声显示盲肠 憩室(箭)位于高密度脂肪中央,这是导致 炎症的原因。
克罗恩氏病为慢性过程病变,1/3病变发生于 回盲部,因此容易误诊为阑尾炎。急性期回 盲部克罗恩氏病影像表现全壁性肠壁增厚, 特别是粘膜下肠壁增厚,周围脂肪常有炎性 改变。单纯性克罗恩氏病早期可以使用抗炎 药
图十八:其他疑似阑尾炎(妇科病变)
39岁女性盆腔炎症,阴超显示右侧卵巢不均 匀增大(箭头),增强CT也显示卵巢增大 (箭),与子宫分界模糊不清,盆腔少量积 液。
肠脂垂炎

慢性阑尾炎的影像诊断

慢性阑尾炎的影像诊断
有重 要 价 值


词 : 性 阑尾 炎 : 灌 肠 : 慢 钡 胃肠 道 造 影 文 献 标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1 0 5 2 1 ) 6 0 4 — 2 1 0 — 2 (0 0 0 — 3 7 0
中 图分 类 号 : 4 5 R 4. 4
d i 03 6 /i n 10 - 0 5 0 0 6 0 o: . 9 . s . 1 0 2 . 1 . . 8 1 9 js 0 2 0 0
阑 尾 炎 而 收 入 院 。4 7例 术 前 均 进 行 B超 检 查 . 1 1 21 X 线 表 现 .
3 9例 阑尾 显 影 患者 中 3 2例 可见 阑尾 形 态异 常 , : 口明 显狭 窄 、 珠样 表 现 、 节状 、 曲 如 开 串 分 扭
例 阑尾 区可 见强 回声 光 团 . 断为 阑尾粪 石 . 诊 同时
2 结 果
11 临床 资料 .
4 7例 中男 2 6例 、 2 女 1例 ; 年龄 1 ~ 6岁 , 96 平
均 4 . 。临床 表 现为 反 复下 腹或 右 下腹 疼 , 08岁
病史 1个月 ~ 7年 l 患 者 初诊 时表 现 为转 移 7例
性 右下腹 痛 ( 中 1 其 1例 出 现恶 心 、 吐 等 急性 症 呕 状。 6例 出现发 热 、 白细胞 增 高 ) 按 照急 性 阑尾炎 。 进 行 保守 治疗后 仍 间断 出现下 腹痛 .诊 断为慢 性
( 日友 好 医院 放射 诊 断科 , 京 中 北 10 2 0 0 9)
摘 要 目的 : 探讨 慢性 阑尾 炎 的影 像 学 表 现 , 高 术 前诊 断水 平 。方 法 : 经 手 术 病 理 证实 的 4 提 对 7例慢 性 阑尾 炎 患者 回顾 性 分 析 其 影像 学表 现 . 术前 对 2 7例 进行 胃肠 道 钡 剂 造 影 检 查 .0例 进 行 钡 剂灌 肠 检 查 . 2 9例 同时 进 行 腹部 C T检 查 。 结 果 :7例 x线 钡 剂 造 影 中 3 4 9例 阑尾 显 影 , 2例 阑 尾形 态 异 常 , 中 2 3 其 4例 合 并 单 个 或 多 个 充 盈 缺 损 . 例 阑尾 位 置 固定 , 断 为 慢性 阑 尾 炎 ; ¨ 诊 7例 阑尾 形 态 基 本 正 常 , 中 2例 可 见 充 盈 缺 损 , 前 未 诊 断 其 术

急性阑尾炎的X平片征像及诊断价值

急性阑尾炎的X平片征像及诊断价值

急性阑尾炎的X平片征像及诊断价值发表时间:2016-03-10T15:14:04.683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戴树全韩顺良[导读]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急性阑尾炎(Acuteappendicitis,APP)是临床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腹部平片在APP方面的诊断价值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戴树全韩顺良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0400作者简介:戴树全,副主任医师,男,48岁;1988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影像系,从事放射诊断23年、从事超声诊断、CT诊断、介入医学10年【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Acuteappendicitis,APP)的X线平片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总结5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APP腹部X线平片资料,并选择50例非急性阑尾炎腹部X线平片作为对照.分别统计两组平片的6种X线征象并对两组X线征象分别用X2检验结果病变组与对照组上述6种X线征象的X2检验结果,除疼痛征外其余5种征象均相差非常显著(p<0.01).并且多种X线征象组合,可使本病诊断率达85.1%结论在AAP临床诊断不肯定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已为许多作者研究证实,而在临床诊断AAP较肯定患者中的应用也有一定的价值【关键词】急性阑尾炎(APP); X线摄片; 诊断【abstract】PurposeTostudytheX-raysignsofAcuteappendicitisMethodsX-raysignsof50acuteappendicitisconfirmedbyoperationorpathology,andof50withoutAcuteappendicitisascomparison,werereviewed.Thesixplainfilmmanifestationsofthetwogroups(stitchmanifestation,sentinelmanifestation,invasionmanifestation,tumourmanifestation,nebulalunamanifestation,concertionman 2test.ResultsExceptstitchmanifestation,theotherfivemanifestationsbetweenthetwogroupsweredifferentsignificantly(P<0.01).AcombinationoftheX-raymanifestationsmadethediagnosticaccurancyrateupto85.1%.ConclusionsAPPisacommondiseaseinsurgery.Medicalresearchhasindicatedthehighv【KaleuyeWoforadbsd】ominalplainfilmdiagnosisofboththeconfirmedAPPaswellasunconfirmedAPP. Acuteappendicitis/X-RayPlainfilm/Diagnosis 【中图分类号】R6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87-02急性阑尾炎(Acuteappendicitis,APP)是临床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腹部平片在APP方面的诊断价值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近年来一些作者对本症平片的研究更为深入,并提出新的论点.作者收集腹部平片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院共收治APP2105例,从中选出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临床资料完整的50例.APP组男39例(78%)女11例(22%).年龄12-60岁,平均36岁.本组病例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48例(96%),经数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部32例(64%),恶_______心呕吐22例(44%)、发热35例(70%),腹泻10例(20%),白细胞计数升高41例(82%). 1.2手术及病理情况大体病理:阑尾肿大7-20mm,平均13.5mm,长50-200mm,平均125mm.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2例(24%),阑尾轻度肿胀、浆膜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泽,镜下见粘膜上皮可见一个或多个缺损,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②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或称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3例(66%),阑尾显著肿胀,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纤维素性渗出物.阑尾壁各层皆为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并有炎性水肿及纤维素渗出.阑尾浆膜面为渗出的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组成的薄膜所覆盖,即有阑尾周围炎及局限性腹膜炎表现.③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1例(22%),阑尾呈暗红色/黑色,有3例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和阑尾周围脓肿.异位阑尾炎1例,位于左盆腹腔. 阑尾腔内粪石17例(34%).对照组50例,男41例,女9例,年龄15-65岁, 平均40岁.因吞食异物、肠炎、腹痛、呕吐及尿路结石等原因摄腹部平片,均为排除了APP的病例.1.3方法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均摄有常规立、卧位腹部平片.选择50例正常腹部平片作为对照组,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采取双盲法读片,并记录下两组平片的X线征象.使用SPSS11、12.0软件对两组平片的6种X 线征象用X2检验统计学处理.2X线平片结果本病早期即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约50%均无明显X 线征象,但此时侵犯征是重要的X线征象.而随着病程演变,出现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或者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时,哨兵征,肿块征,疼痛征,星月征等征象比较明显.阑尾结石是诊断APP的特异性征象.而星月征的出现表示阑尾有坏死. 本组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1例中,有7例为老年性患者,病史均在48h以上.详见表1.表1APP组与对照组平片征象(n=50)两组比较,? p<0.01.2.1疼痛征本组23例(46%)腰段脊柱侧弯,即凹面向右呈疼痛体位,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痛或摄片体位不正也可以造成上述征象,故此只能作为本病的参考征象(图1、2). 2.2哨兵征即回肠末段一定时间内的积气或气液面征象本组84%,单纯积气12例(12/42),出现气液面征有31例(31/42).由于阑尾与回肠末段紧邻, 阑尾炎性肿大或炎性渗出时,回肠末段受到不同程度的炎性和神经反射等刺激而出现局部积气、积液麻痹征象.本组1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可见到回肠末段积气征,其余蜂窝织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31例出现不同形态的气液面征,可见哨兵征象与本病的病理演变密切相关(图1). 2.3侵犯征右侧胁腹部腹膜外脂肪层异常和右侧腰大肌下份模糊或消失为88%,由于炎性侵犯(或浸润)腹膜间隙,而引起右侧胁腹部腹膜外脂肪线增宽、密度增大、边界模糊,后腹膜间隙受累则出现右侧腰大肌下份模糊或者消失(图2).右侧胁腹脂肪线宽度改变并无特异性,这是因为不同年龄(少窄成宽),不同性别(男窄女宽)以及体形(瘦窄胖宽)和体位(站窄卧宽)不同,脂肪线宽度(2-30mm)、形态(外凸内凹、上窄下宽)差异较大,而右侧胁腹脂肪线密度增大、边界模糊是重要征象,并且有定位诊断意义.2.4星月征和粪石征本组星月征和粪石征各20%和34%.星月征即阑尾充气征,充气之阑尾呈典型星月状,主要为横形、内上斜、内下斜三种位置,且多数“星月腹面”向下,“星月背面”向上.阑尾腔内存在大量细菌,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两大类,菌种与结肠内细菌一致,主要为大肠杆菌、肠球菌及脆弱类杆菌等.当大量细菌阻塞阑尾腔合并感染时,阑尾腔内积聚气体而形成星月征.阑尾粪石34%,17例粪石大小约为5-10mm 左右.与文献报道基本符合.粪石是引起成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原因,粪石是阑尾腔内由粪便、细菌及分泌物混合、浓缩而成,约黄豆大小.当较大的粪石嵌顿于阑尾的狭窄部位时,即可发生梗阻(图1、2). 2.5肿块征30例(60%)肿块征中有28例(56%) 见于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和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肿块大小在50-100mm 左右,边界不清且恒定.同时发现,肿块越大回肠气液面越明显,即肿块征和哨兵征密切相关.与手术对照,肿块均为阑尾周围炎性浸润少量渗出或者脓肿形成的假性肿块.其机理为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组织及肠管的炎症时,大网膜、小肠及其系膜与阑尾可相互粘连形成团块;阑尾穿孔后所形成的局限性脓肿;炎性包块的特点是境界不太清楚,不能活动.包块的出现表示感染已趋于局限化,炎性肿大的阑尾已被大网膜等组织紧密的包绕,此时提示不宜于急诊手术.3讨论AP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细菌感染和阑尾腔的阻塞是阑尾炎发病的两个主要因素.急性阑尾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从出生的新生儿到90岁的高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少年为多见,尤其是20-30岁年龄组为高峰,约占总数的40%[1].由于外科技术、麻醉、抗菌药物治疗和护理的改进,绝大多数病人得到治愈,死亡率已降至0.1%左右[3].多数病人可不用X线检查,仅凭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三征”可以诊断.但一部分病人症状不典型,或“三征”中有“一征”或“两征”不支持,临床诊断很困难,此时X线检查协助诊断有重要价值.而当发现有肿块和腹膜炎时,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有积极的意义[4].值得一提的是,本组12例老人患者中,有7例病理改变严重,X 线征象多而典型.文献报道[5],老人阑尾炎具有“三少四多”的特点.症状少:老人不但转移性腹痛较少见,腹痛也较轻,易被忽视;体征少:阑尾点压痛不明显,很少显示肌紧张或抬手时的反跳痛;全身反应少:如发烧不明显,查血白细胞也不升高.延误诊断多:往往被误诊为其他消化系统病;阑尾穿孔多:青壮年阑尾炎穿孔者不到12%,而30%-48%的老人阑尾炎在手术时已有穿孔,甚至早期就可发生.并发症多:老人除阑尾炎外常伴有贫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便秘等,这给阑尾炎的治疗带来许多矛盾与困难;死亡的多:老人阑尾炎的死亡率为中青年人阑尾炎死亡率的10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阑尾炎还可伴有结肠癌,这种情况老年人比青年人多见.本组病例均为临床诊断有困难而作X 线摄片检查,其中有2例合并肠梗阻而摄片.由于本病的影像诊断手段较多,腹部平片未获重视,本院2105例中,仅75例摄有腹部平片,占3.6%,有完整资料的仅50例.平片的表现变化比较大,可表现阴性至急性肠梗阻、阑尾穿孔和腹膜炎的改变,但大多数有一定的阳性征.本组50例平片的6种X 线征中,星月征和粪石征是直接征,诊断价值最大,阳性率分别为20%和34%,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 阑尾充气扩张并有液平是急性阑尾炎坏死的X 线征象,本组10例星月征,病理证实均有不同程度坏死.哨兵征、侵犯征和肿块征也有重要的价值,阳性率分别为84%、88%和60%,三者并存阳性率为77.3%,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差异也显著;疼痛征为间接征,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著差异.另外盲肠内出现“气中气”征象,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虽然未作详细统计和对比,但作者认为与文献报道的盲肠淤滞征有相同的病理基础.根据逻辑计分法统计,即哨兵征,侵犯征,星月征,疼痛征,肿块征等五项,阳性者分别给1.5,2.0,2.0,1.0,1.0计分,每例总分≤4分者诊断无阑尾炎,>4分者诊断为阑尾炎,分数愈高则诊断愈可靠,本阻50例中>4分者41例,占82%,提示本法可靠. 以上资料显示,本病的腹部平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平片还可观察气腹征、腹膜炎、脓肿形成及肠梗阻等征象,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有益的帮助.参考文献[1] 王红禄,赵振生,李珍.急性阑尾炎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5):392-394 [2] 李宜连,急性腹痛15例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9,8(4):16[ -173] 杨平,谯松,等.老年阑尾炎急诊手术85例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15):2878-28794] 朱建东,张兴聘.阑尾恶性肿瘤的误诊8例[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1):42-42。

医学影像-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医学影像-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 典型体征:右下腹麦氏点的固定压痛,当 阑尾炎加重时可出现腹肌紧张、反跳痛和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 大多数急性阑尾炎病人的白细胞计数及中 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 约20%-30%的急性阑尾炎缺乏典型的临床 表现、体征或实验室检查
• 成人阑尾是一管状器官,远端为盲管,近端与盲 肠交通,一般长5-10CM,起源于盲肠后内侧壁, 于回盲瓣下方约3CM。
• 阑尾的组织结构:粘膜层、粘膜下层、环肌层、 纵肌层、浆膜下层和浆膜层。粘膜与粘膜下层含 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这是阑尾感染常延粘膜下层 扩散的原因。
• 阑尾的血供:由阑尾动脉供给。阑尾动脉是一个 无侧支的终末动脉,当血运发生障碍时,容易导 致阑尾坏死。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 阑尾周围脓肿
• 手术病理: 送检阑尾组织,大小4.5*1*1cm,浆膜层的 颜色灰红色,切面管腔积脓
• 病理诊断: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周围炎,部分粘膜腺 体增生。
• 患者:女 57 影像号:804534 病例号:2008006319
• 临床:转移性右下腹痛,阵发性加重,伴发
热,体温39度。
PE:
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未及包
术中诊断:
• 手术病理: 送检阑尾组织,大小2*0.5*0.5cm, 浆膜层的颜 色灰白色,切面管腔少量渗出。另送组织2块 φ0.4-0.5cm,质软,灰红灰黄色。 病理诊断:
(回盲部)单纯性阑尾炎;“另送组织”示脂肪 结缔组织伴血管扩张淤血、散在中性粒细胞浸 润。
• 患者:男 27 影像号:834521 病例号:2008014955
病理诊断: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
• 患者:男 63 影像号:809763 病例号:2008007367

阑尾疾病影像学表现

阑尾疾病影像学表现

阑尾的血管
a.阑尾动脉:回结肠动脉分 支,为一无侧支的终末分支, 有血运障碍时会导致阑尾坏 死。
b.阑尾静脉:与阑尾动脉伴 行,回流入门静脉。故阑尾 炎症时可引起门静脉炎、肝 脓肿。
阑尾的淋巴管与神经
■ 淋巴管:淋巴管与系膜内的血管伴行,引流到回 盲肠淋巴结至肠系膜上A周围淋巴结。
■ 神经:交感神经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第 10/11脊髓胸节,故阑尾可有内脏牵涉痛。
2.影像学表现(CT)
■ 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AMN): ■ LAMN 病理上亦属于非浸润性病变,
呈轻中度异型性,因而瘤灶边界 较为清楚,较少累及回盲部肠管, CT 表现为右下腹长管状或类圆形 囊性肿块,瘤灶可部分延伸入盆 腔,少数可疝入右腹股沟区,这 可能与肿瘤囊液增多、囊壁结构 及重力改变等有关,多平面重建 有助观察 ;肿瘤常突破黏膜肌阑 尾层达阑尾壁内或突破浆膜层到 表面,出现少量黏液,是肿瘤内 多见菲薄分隔或壁结节、囊壁厚 薄不均且可破裂形成 腹膜假性黏 液瘤(PMP)的病理基础,囊壁 多见弧形、蛋壳样钙化,部分囊 内可见漂浮的絮状强化,漂浮物 与黏液内少量黏膜异型上皮细胞 漂浮有关,少数 LAMN可伴发阑尾 炎。
■ CT表现:为阑尾炎最具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常规CT不易显示阑尾形态, 直接征象不多。薄层扫描及MSCT(多层螺旋CT)对阑尾显示有很大改善, 直接征象有增粗肿大(直径大于6mm),阑尾壁增厚,腔内积液、积气和 粪石。间接征象有阑尾盲肠周围炎和阑尾周围脓肿。前者表现为阑尾周围 脂肪组织密度升高及条索影,腹膜增厚,少量积液,盲肠壁水肿增厚;后 者表现为中心为液性密度的团块影,壁厚而边界不清,可出现液气平面。 阑尾脓肿、肠腔外气体、肠腔外阑尾粪石以及增强扫描时阑尾壁缺损时诊 断阑尾穿孔的特征性表现,但如无上述征象,并不能排除阑尾穿孔。

如何利用超声有效诊断急性阑尾炎

如何利用超声有效诊断急性阑尾炎

如何利用超声有效诊断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及早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诊断工具,能有效发现阑尾炎征象。

超声诊断主要依据阑尾壁增厚、腹腔积液、阑尾扩张、多普勒血流等特征。

以下我们主要从急性阑尾炎诊断的超声检查方法、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特征、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科普阐述。

一、诊断急性阑尾炎的超声检查方法有哪些?通常使用腹部超声来检查急性阑尾炎。

在检查之前,患者需要空腹,并且可能需要喝一些水来填充胃部,以提供更好的视野。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经阴道或直肠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基础超声检查:医生使用超声探头在腹部进行扫描,通过观察阑尾的形态、位置、大小、充血情况等来判断是否存在阑尾炎。

这是最常用的超声检查方法。

2.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通过加入彩色多普勒功能,可以观察阑尾的血流情况。

急性阑尾炎时,阑尾周围的血管会出现充血和炎症反应,彩色多普勒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3. 增强型超声检查:在基础超声检查的基础上,通过注射超声造影剂(如硫酸铜片(SonoVue)等),增强阑尾和周围结构的显示效果,以提高对阑尾炎的诊断准确性。

这一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目前在临床应用中还不是很常见。

4. 经直肠超声检查:对于儿童和孕妇等情况下,经阴道或直肠超声检查可能会被采用。

这种方法可以更直接地观察到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情况。

二、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特征急性阑尾炎的超声特征主要包括阑尾壁增厚、腹腔积液、阑尾周围脓肿或脓液、阑尾扩张。

此外,还要注意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回声特征以及血流改变特征。

下面将分别给出详细的阐述:1. 阑尾壁增厚:急性阑尾炎时,阑尾壁通常会出现增厚。

正常情况下,阑尾壁的厚度通常在2-3mm左右。

当发生炎症反应时,阑尾壁的厚度会增加。

增厚的壁也可能呈现不均匀的形态。

超声检查中,医生通过测量超声图像上阑尾壁的厚度来判断是否存在阑尾炎,壁厚增加超过3mm通常被认为是阑尾炎的一个重要征象。

阑尾炎ct表现诊断标准

阑尾炎ct表现诊断标准

阑尾炎ct表现诊断标准
阑尾炎是指阑尾炎症发生。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常见的检查手段
之一,可用于检测阑尾炎。

下面是阑尾炎CT表现和诊断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阑尾炎CT表现
1. 阑尾增粗:阑尾直径≥6mm。

2. 阑尾腔内结构增强:阑尾壁增厚并伴有强化,阑尾腔内的脂肪间隙
消失或模糊不清。

3. 阑尾壁增厚:阑尾壁增厚,但没有强化,阑尾周围的脂肪组织模糊
或消失。

4. 阑尾周围炎:阑尾周围的脂肪组织模糊或消失,有浸润性肿块形成。

5. 阑尾脓肿:阑尾周围的炎性病变导致腔内积脓,表现为阑尾周围密
度增高的囊状影。

6. 阑尾穿孔:阑尾周围炎引起阑尾壁破裂,导致阑尾穿孔。

二、阑尾炎CT诊断标准
根据以上阑尾炎的CT表现,阑尾炎的CT诊断标准如下:
1. 阑尾增粗:阑尾直径≥6mm,应考虑阑尾炎的可能性。

2. 阑尾腔内结构增强或阑尾周围炎:阑尾壁增厚并伴有强化,阑尾腔内的脂肪间隙消失或模糊不清,或阑尾周围的脂肪组织模糊或消失,应诊断为阑尾炎。

3. 阑尾脓肿:阑尾周围密度增高的囊状影应诊断为阑尾脓肿。

4. 阑尾穿孔:阑尾周围炎引起阑尾壁破裂,导致阑尾穿孔,应诊断为阑尾穿孔。

总之,阑尾炎CT表现多样,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来鉴别。

阑尾炎应及时诊断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技巧与图像分析

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技巧与图像分析

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技巧与图像分析目的:合理利用超声检查手法提高识别阑尾炎的不同表现。

方法:回顾分析经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178例阑尾炎的超声探查手法技巧和图像表现并进行总结。

结果:在178例中超声检查与临床手术符合率为87%,除了要有必要的经验和认识外,超声的检查手法是关键。

结论:以压痛点为轴加压、以纵切方向探查为主、小角度小范围垂直探查,有利于非典型阑尾炎病灶的发现;而且超声诊断定位性好,有利于临床选择手术切口。

[Abstract] Objective:To improve the discrimination of different appendicitis appearance by reasonable ultrasound technique. Methods: To analyze retrospectively the ultrasonography technique and image appearance of 178 appendicitis cases which had been confirmed by routine 2D ultrasound and clinic operations. Results: The coincidence rate between ultrasonography and clinic operations was 87%.Besides the necessary experience and discrimination of usual work,ultrasonography technique was the key to achieve the coincidence above. Conclusion: Proper ultrasonography technique can be advantageous to discover atypical appendicitis; and diagnostic ultrasound can locate well,which can profit the clinic to choose operation incision .[Key words] Ultrasound; Appendicitis;Technique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以往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作出临床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阑尾炎影像学诊断
放射科李清福2017-3-20
解剖阑尾是位于盲肠尖端内后侧,为回盲瓣下约2.5cm处的一条盲管。

一般长约5~7cm,直径约0.5cm,其腔甚窄仅0.2~0.3cm,但其变异较大。

其组织结构类似于结肠,黏膜为结肠型上皮,肌层在某些部位可以缺如。

阑尾的X线检查包括腹部平片、钡餐检查及钡灌肠,对阑尾病变有一定的显示,而CT 检查对阑尾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作用。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约占普通外科住院患者的10%~15%。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10~40岁者居多。

大部分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部分不典型者难以明确诊断,或伴有并发症,或须与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者,需行影像学检查,CT是其中最具价值的影像检查手段。

【临床与病理】急性阑尾炎依其病理表现为单纯性、化脓性和坏疽性三种类型。

单纯性者表现阑尾充血、水肿和增粗,腔内为脓性黏液;化脓性阑尾炎表现充血进一步加重,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并出现腔内积脓,可发生局限性坏死和穿孔;坏疽性者阑尾广泛坏死而呈灰黑色,腔内压力大、易发生穿孔。

急性阑尾炎穿孔后可形成阑尾周围脓肿(periappendiceal abscess),脓肿可在右下髂窝或在盆腔内,但当阑尾位置异常或其长度较长时,脓肿可在腹腔的任何部位。

临床上,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并反跳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的中性粒细胞增高。

【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上,由于炎性浸润,阑尾区局限性密度增高;偶可见到阑尾钙化粪石影,但粪石也可见于无症状阑尾中;阑尾周围形成脓肿时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其内可见小气泡影或在立位时有液平面,钡餐造影邻近肠管有激惹痉挛、外压表现。

反射性肠淤积征象:阑尾附近回肠扩张充气,伴有小液平。

盲肠挛缩征象:由于炎症刺激收缩,盲肠区局部无气。

腹膜刺激征象:右侧腹脂线及右侧腰大肌边缘模糊,脊柱可向右侧弯。

气腹征象:大部分阑尾穿孔没有游离气体,仅有少数出现膈下少量游离气体。

CT:常规CT不易显示阑
MSCT对阑尾的显
(直
>6mm),阑尾壁增厚、腔
(图1)。

后者表现为中心为液体密度的团块影,壁厚而边界不清,可出现液气平面。

阑尾脓肿、肠腔外气体、肠腔外阑尾粪石以及增强扫描时阑尾壁缺损是诊断阑尾穿孔的特征性征象,但如无上述征象,并不能排除阑尾穿孔。

慢性阑尾炎可由急性阑尾炎转化而来,也可由于阑尾粪石、异物、寄生虫等引起管腔梗阻与刺激而导致阑尾的慢性炎症。

【临床与病理】本病的病理变化为阑尾壁纤维肉芽组织增生,使之增厚,阑尾腔不规则局部或全长狭窄,阑尾因周围粘连而扭曲等。

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右下腹痛,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少数可伴有消化功能障碍,如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发作时可有右下腹局限性压痛。

【影像学表现】
X线:透视下表现阑尾处有局限性固定性压痛,且随着推移阑尾,压痛点也随其移位。

造影检查时,阑尾显影不全或变形扭曲也较为常见,此外也常可见到阑尾与盲肠、回肠末端的粘连现象。

本病的征象较多,但不能仅靠某一征象进行诊断,而应密切结合临床病史与体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