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25页PPT
黄河PPT课件

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原因是 中游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形成地上 河造成的,因而治黄关键是治沙,由于泥 沙主要来自中游,所以要根治黄河必须加 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打坝淤地
植树种草
忧患
中游泥沙入河
黄土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支流较多 植被破坏严重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下游“地上河治”理 中游保持水土:植树种草,打坝淤地 治本
第三节 黄河
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渤海
黄河源头之一——约古宗列曲
黄河入海口卫星图
黄河流经的省区
甘
宁
青海
夏
肃
四川
山
渤海
西 山东 陕
西 河南
黄河水系图
湟 水
洮河
河口
渭河
旧孟津
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 高原
内蒙古高原
华 黄土高原 北
平 原
贡献
忧患
1、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2、提供水能资源
3、塑造平原,提供灌溉
同上
全流域水量统一 调度 污水达标排放
课堂小结
发源地:巴颜喀拉山 入海:渤海
流经省区:
.(9个)
1、概况 流经地形区: 、 、 河段划分:
、。
黄
河口 旧孟津
主要支流: 、 、 、 。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河 2、贡献 提供水能资源: 、 、 、 。
塑造平原,提供灌溉(“塞上江南”: 、 )
最大忧患:下游“地上河”问题 3、忧患: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45
小浪底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既可较好地控制黄河洪水,又可利用其淤沙库容拦截泥沙,进行调水调沙运用,减缓下游河床的淤积抬高。
1991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小浪底工程在“八五”期间动工兴建。
小浪底工程1991年9月开始前期工程建设,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截流,2000年元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01年底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取得了工期提前,投资节约,质量优良的好成绩,被世界银行誉为该行与发展中国家合作项目的典范,在国际国内赢得了广泛赞誉。
2002年至2008年,小浪底工程先后通过了安全技术鉴定、工程及移民部分竣工初步验收和水土保持、工程档案、消防设施、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等专项验收。
2008年12月,小浪底工程通过竣工技术预验收。
2009年 4月7日,小浪底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小浪底工程投运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保障黄河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与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小浪底工程建设的时代背景小浪底工程建设期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先后经历了邓小平“南巡讲话”、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国企改革、机构改革、“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等重大历史事件。
基建领域传统的“自营”模式被打破,出现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质量监督单位等责任主体分工协作,项目业主负总责的建设管理宏观组织结构;“流域滚动开发”、“建管结合”等工程开发模式开始探索;招投标、建设监理、合同管理、业主负责制等改革措施逐步推行并逐渐形成基建管理新模式。
小浪底工程在水利水电建设领域率先全面实践招投标、建设监理、业主负责制。
二、小浪底工程建设管理的显著特点小浪底工程与同期其它水利水电工程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国家按照“计划—审批—执行”的计划管理模式管理工程建设资金、重大技术方案、重大设备物资采购;项目内部,业主、工程师、承包商、供应商以合同为依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包商以利润最大化为决策目标。
小浪底调水调沙

1.摘要本文综合利用试验观测的数据,根据曲线拟合的方法合理的估算任意时刻黄河小浪底水库的排沙最和总排沙量,同时根据排沙帚:和水流最之间的关系图像大致拟合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小浪底观测站从6月29到7月10 口,每天分别在早晨8点和夜晚8点对水流量”和水的含沙量Y,做出检测,针对问题一,我们知道,任意时刻的排沙量Y等于该时刻的水的含沙最与水流最之积,利用表一中各数据点,把时间点依次记作t(l<=t<=24)利用曲线拟合,得到排沙量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辛普森公式求得某一时间段的总排沙量。
针对问题二,从排沙量和水流量的关系图像上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一•者成一•次关系,同样利用曲线拟合就可以得出排沙最和水流量的关系了。
关键词:含沙星水流星排沙量曲线拟合辛普森积分公式2 •问题重述在小浪底水库蓄水后,黄河水利委员会进行了多次试验,特别是2004年6月到7月进行的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具有典型的意义。
这次试验首次由小浪底、三门峡和万家寨三大水库联合调度,进行接力式防洪预泄放水,形成人造洪峰进行调水调沙试验成功。
这次试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由小浪底上游的三门峡和万家寨水库泄洪,在小浪底形成人造洪峰,冲刷小浪底的库区的沉积泥沙。
在小浪底开闸泄洪以后,从6月2711开始三门峡水库和万家寨水库陆续开闸放水,人造洪峰于29口先后到达小浪底,7月3口达到最大流星为2720m'3/s,使小浪底水库的排沙量也不断的增加。
表1:试验观测数据单位:水流为立方米/秒,含沙最为公斤/立方米(1)根据表一中的观测数据,合理的建立模型來估算任意时刻的排沙量和总的排沙量。
(2)确定排沙皐和水流量之间的关系。
3•问题分析含沙量即是单位体积的水中沙的含量,排沙量是指单位体积的水中带走的沙的星,因此可知:排沙量二水的存沙量X水流量静水时,水的含沙量是很少的,由小浪底上游的三门峡和万家寨水库泄洪,在小浪底形成人造洪峰,冲刷小浪底的库底的沉积泥沙,使得水屮的含沙量增多,随着人造洪峰的逐渐平息,使水流量的减少,也使得含沙星也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所以排沙量也是减少的,由丁•洪峰在正常情况下是随着时间逐渐平息的,所以, 水的含沙量和排沙最都和时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根据表一,水的含沙量和水流量的积求出该时刻水的排沙量,将时间按记录次库依次记作1 2 3 ........................................................... 24,然后按二次函数拟合即可得到排沙暈和时间的关系式,然后插值得到任意时刻的排沙量,对排沙最和时间的关系式在任意时间段上积分求得值就是这段时间总的排沙量。
小浪底水利枢纽信息化PPT课件

公网的直入直出。 .
14
.
15
• 电话通信网的特点:
1、全网采用了华为 C&C08局用交换机,设 备先进,起点高。
7
• 也就是物理小浪底的在计算机网络中的虚拟 对照体,即通过全数字化数据库平台的构建, 建立小浪底及其相关地区的数字化研究环境。 从而可方便地模拟、分析、研究小浪底枢纽 运行、管理,探索其内在规律,为小浪底水 利枢纽的运行、开发和管理的各种方案决策 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 见性。
.
.
1
摘要:水利信息化的关键是抓住单位的信息需求,从单 位的实际出发,统筹规划,急用先建,形成具有自己特 色的网络和应用系统,同时要经济合理。
关 键 词:水利信息化 数字小浪底 计算机网络 专用 通信网络 应用系统 专网通信效益分析
一、前言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十六大报告中,中央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国民经 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 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水利部提出以 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水利信息化,就是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 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 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 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事处理的效能 及效益。下面结合小浪底谈点这方面的认识。
.
5
• 2004年初小浪底建管局机关搬迁到郑州, 小浪底水利枢纽配套西霞院水利工程开工, 在郑州调度中心、洛阳后勤基地、西霞院 工地、小浪底电厂和桥沟办公区这五点之 间出现了大量、频繁的物资流、交通流和 信息流。如何系统地解决以上 “五节点” 之间的信息采集、加工、传输及开发利用 成为我局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建 设数字小浪底工程势在必行。本文就小浪 底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发展思路和水利信 息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

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渔业资源影响及对策介子林朱文锦(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450044)摘要:调查了调水调沙前、后黄河下游河道水域水质、水生生物、渔业资源的变化情况,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水环境、水生态、渔业资源产生了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具有叠加性和持续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技术措施。
关键词:调水调沙;黄河下游;渔业资源;生态环境2008年农业部下达了《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试验对黄河下游渔业资源影响评价及对策研究》项目。
在黄河流域渔业资源委员会组织协调下,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牵头实施了该项目,2008年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期间,较全面的对黄河下游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检测,重点调查了“调水调沙”后期黄河“流鱼”情况,较全面的掌握了“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生态环境影响,为保护黄河水生生物的物种多样性,为修复、维持黄河水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可持续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1.调查范围从黄河小浪底水库坝下至黄河入海口。
2008年6月19日至7月3日实施的黄河第八次调水调沙。
本次调查的时间选择在调水调沙前14天至调水调沙后14天。
根据生态学理论,不同生境条件决定不同的生态环境状况。
为全面反映黄河下游的生态环境状况,以黄河下游水文站位置为本项目监测点,监测点共7个,分别为孟津、花园口、夹河滩、艾山、洛口、高村、利津。
调查的影响因子包括河道水质、河滩地、黄河口水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鱼类、渔业资源等。
定点比较调查调水调沙前、后渔业资源变化情况。
2.对渔业资源影响2.1 对河道水质的影响比较分析调水调沙过程前、后河道的水质变化,最主要的特征为:一是在较短时间内加大小浪底水库下泄水量,并通过水量一定的波动在下游形成洪峰;二是采取技术措施产生异重流,促使沉积泥沙的泛起和随水转运。
调水调沙过程中,一些水质指标如温度、溶解氧、浊度等在短期内剧烈改变;一些指标如总磷、氨氮等在短期内急剧增加。
黄河小浪底调沙调水分析.ppt

100 0
8
900
5
• 对于第一阶段,由表5-3用Matlab作图可以看出其变化 趋势,我们用多项式作最小拟合。 • 程序如下: • x=[1800 1900 2100 2200 2300 2400 2500 2600 2650 2700 2720]; • y=[32 60 75 85 90 98 100 102 108 112 115]; • plot(x,y,'r') • 如图所示:
112
115
第二阶段实验观测数据
单位:水流量为m^3/s,含沙量为kg/m^3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水 流 量
含 沙 量
265 0
116
260 0
118
250 0
120
230 0
118
220 0
105
200 185 0 0
80 60
182 0
50
180 0
40
175 0
32
150 0
第二阶段三次多项式拟合效果图
• 四次多项式拟合效果图: • >> x=[2650 2600 2500 2300 2200 2000 1850 1820 1800 1750 1500 1000 900]; • >> y=[116 118 120 118 105 80 60 50 40 32 20 8 5]; • >> A=polyfit(x,y,4) • A= • -0.0000 0.0000 -0.0013 1.1219 -354.5952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ppt课件(3篇)

地上河
原因一
原因二
制理方案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下游的泥沙 总重量达十六亿吨,其中十二亿吨被 搬到了大海,四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 道中。
问题就出在 这四亿吨泥
沙上
(悬河)
泥沙
自然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
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 松散,很容易受到侵蚀和崩塌,助长 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治理方案
1.管住泥沙。
2.保护森林,恢复植被。 3.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兴修水利。
这样数管齐下,一 定能防止水土流失, 黄河变好的梦想一
定能成为现实
摇篮
-----黄河
气候 温暖
森林茂 密
土地 肥沃
黄河清了,大 地绿了,我们的地 球又充满生机了!!
黄河 是怎样变化的
变化
黄河变了
1、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黄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
问题就出在 这四亿吨泥
沙上
(悬河)
泥沙
自然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
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 松散,很容易受到侵蚀和崩塌,助长 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人为原因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
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 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 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 土流失。
-----黄河
气候 温暖
森林茂 密
土地 肥沃
黄河清了,大 地绿了,我们的地 球又充满生机了!!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侵蚀 开垦 折腾
经营 乃至 灾祸
生息繁衍 叫苦不迭 随心所欲 数管齐下 不折不扣
黄河调水调沙简论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五十六分。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五十六分。
黄河 5断面距坝 6.54公里
黄河 17断面距坝 27.19公里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五十六分。
黄河23 断面距坝 37.55 公里
黄河 25断面距坝 41.1 公里
二是水流过程中应有一定的含沙量,且其中还要有相当含量的 细沙;三是一定要有后续动力。调水调沙试验中人工异重流的
塑造将由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三座水库共同接力完成。按 照设计原理,当小浪底库水位降到一定程度时,库区尾部将实 施泥沙人工扰动。同时,计算好泥沙下沉速度和随水流的前进 速度,适时打开小浪底水库以上的三门峡和万家寨水库,塑造 一定流量的人造洪峰,再与库尾的泥沙叠加形成高含沙水流, 当这种水流遇到库区内的清水时,便会形成异重流。其后,泥 沙将随异重流被推至坝前、排出库外。异重流能否形成,三座
滩流量的原因。
? 可见调水调沙最大效果在于利用大流量冲刷改善了 900km 的河道,使平滩流量增加 1000m3/s~2000m3/s。 大大减少了中小流量对滩区的淹没,避免了小浪底水 库中小洪水蓄水带来的防洪风险。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五十六分。
(五) 调水调沙的其它效益
? 调水调沙对水库淤积有一定改善作用,表现在:
采用超饱和输沙。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五十六分。
(五)冲河南、淤山东,还是淤河南,冲山东
?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五十六分。
(六)第二造床流量与洪峰流量
?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三点 五十六分。
(七)塑造人工异重流排沙
? 异重流: 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比重相差不大、可以相混的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