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上海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9年上海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9年上海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 ,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吾尝跂而望矣, 。

(荀况《》)(3)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中营造凄冷氛围,蕴含词人孤寂难耐心情的两句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小赵乔迁新居,邻居们前来道喜,祝贺他道:“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B.小钱做事不踏实,好高骛远,老师告诫他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C.小孙对上司指出缺点耿耿于怀,同事劝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D.小李被训斥之后才安心读书,父亲抱怨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3分)学与问相连, ,,,,所以思想究竟须从记忆出发,创造究竟须从因袭出发。

①不只是因袭而必是创造②凡是思想都是由已知推未知③创造都是旧材料的新综合④所以学问不只是记忆而必是思想A.②④①③B.④①②③C.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人是否有权想信什么就信什么?①人有权利相信任何他想要相信的东西吗?常有人称这种“权利”是固执无知者的最后避难所,当这些顽固分子被如山的证据和汹涌的意见包围时,他们会说:“我就是相信气候变化是场骗局,别人怎么说我不管,我有这样相信的权利!”问题是,他们真有这个权利吗?②我们承认,人都有“知道”某些事情的权利。

我有权知道自己的雇佣合同条款,医生对我的病情诊断,我在学校里得的分数,是谁在控告我,我的罪名又是什么等等。

③然而,信仰..并不是知识。

就像分析哲学家摩尔在20世纪40年代指出的那样,你不能说“天在下雨,但我不相信天在下雨”,这么说是荒谬的。

信仰渴望真相,但并不蕴含真相。

信仰可以是错误的,可以缺乏证据或逻辑思者的支持。

它们还可以是道德败坏的,比如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或恐俱同性恋的信仰,比如相信养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是“消灭意志”、严厉体罚,比如相信老人应该一律安乐死,又比如相信“种族清洗”是一种政治解决方案等等。

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二模语文模考试卷

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二模语文模考试卷

上海市崇明县高三语文模考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含试题与答题要求,全部答案一定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可以错位。

3.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一80 分(一)阅读下文,达成第1-6 题。

( 17 分)电影责备戴锦华①电影研究、电影责备能够成为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个学科。

早在半世纪从前,作为电影研究重要分支的电影责备,已开始离开对电影工业的附庸,成为一种独立的写作和表意的实践。

②一个风趣的事实是,只管电影艺术已历经百年,却仍有很多人不相信“看电影” 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相反,人们认定观影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事。

这第一因为电影,尤其是主流商业电影的影像构成的基本特色,是隐蔽起摄像机,隐蔽起电影的叙事行为,使之充足“透明化” :犹如透过一扇窗看见了窗外的景色。

在银幕世界眼前,电影视听语言的编码,难于为观众直观地发现、辨别,于是,人人都能够看懂电影。

更加风趣的是,假如说,人们认定银幕上的故事仿佛现实生活的场景般“自动”地体现,讨论、谈论电影便仿佛谈论社会生活中的风趣事件同样带着主观性和任意性。

但值得关注的是,人们在讨论电影时却常常使用着相当“专业化”的术语。

这类情况仿佛只属于电影,而绝少出此刻音乐、绘画、雕塑等古老的艺术之上。

③这无疑说明,电影这门年青的、独一一门人类了解其出诞辰的艺术,从一开始便作为大众艺术而出现。

透明性、平常性与娱乐性无疑是初期电影和绝大部分商业电影追求或试图保持的特色。

并且,作为一个以后者,电影确实不停地从其余古老的艺术门类,诸如戏剧、音乐、美术、建筑,特别是小说的叙事艺术中挪用其艺术手段。

所以,人们仿佛也能够无障碍地借助得自其余艺术的知识或知识,对电影作出“威望”的谈论。

④其中,人们对于电影的茶余饭后的“专业化”谈论,常常集中在电电影中的故事、情境、演员的表演能否“真切”的谈论之上,忧如“真切”是一个永久存在、不言自明的参照系统。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汇编—文言文阅读一(一)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汇编—文言文阅读一(一)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汇编—文言文阅读一(一)2019年宝山区高三二模(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 ---20题。

(18分)贤孝(元) 陶宗仪①贤孝前至元间,杭州有郑万户者,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

而奉事母夫人备极孝道。

母诞日垂至,预市文绣毯段,制袍为寿。

针工持归,缝缀既成,为油所污。

时估贵重,工莫能偿,自经不死。

邻妇有识其母者,潜送入白之。

至日,卧不起。

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语文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子至,候问安否,见有忧色,请其故。

曰:“昨莫偶视新袍。

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子告曰:“一袍坏,复制一袍,可也,夫人何重乃尔?”母阳为自解,遂起受子孙拜贺,如常岁仪。

人咸以此为贤母,而益见万户之孝。

②国朝妇人礼服,靼靼1曰袍,汉人曰团衫,南人曰大衣。

无贵贱皆如之,服章2但有金素之别耳。

惟处子则不得衣焉。

今万户有姓者,而亦曰袍,其母岂达靼与?然俗谓男子布衫曰布袍,则凡上盖之服3或可概曰袍。

【注释】1:这里指蒙古; 2古代表示身后的服饰; 3外衣、罩衣。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与中的意思。

(2分)(1) 母诞日垂至A病重 B向下 C 、流传 D 、将要(2) 惟处子则不得衣焉A未出嫁女子 B 未成年儿子 C第二个儿子 D、穷人家孩子17.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项是()(2分)A、昨莫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B、昨莫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C、昨莫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D、昨莫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18.将第①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时估贵重,工莫能偿,自经不死。

邻妇有识其母者,潜送入白之。

19.分析文中郑母之贤的表现。

(4分)20.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推断郑母的礼服称作“袍”的理由。

(2分)参考答案:15. (1)“佯",装作: (2) .以……为贤。

(2分,每小题1分)16. (1)D (2) A(2分,每小题1分)17.C (2分)18.当时一件袍子的价格昂贵。

上海市崇明县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崇明县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崇明二模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2.,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4.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捕蛇者说》)5.,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首联诗的内容。

(2分)7.对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怅然若失之感 B.岁月沧桑之慨 C.忘我陶醉之情 D.思乡念家之意(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3分)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0.不能表现桃花源人长期“与外人间隔”的一项是(4分)A.见到渔人非常惊讶。

B.为躲避秦时的战乱来到桃花源后没再出去过。

C.对汉朝、魏朝和晋朝一无所知。

D.不希望渔人把桃花源的存在告知世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管仲弃酒齐桓公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

管仲后至,桓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半弃酒。

桓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理可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

”桓公笑曰:“仲父起,就坐。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臣计弃身不如弃酒()(2)就坐()12.“管仲半弃酒”是为了(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3.对结尾句中“笑”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对管仲言语的认同。

2019年上海市崇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年上海市崇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年上海市崇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文言文(40分)1.(15分)默写(1),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2)满面尘灰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3),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4)向吾不为斯役,。

(柳宗元《捕蛇者说》)(5)东边日出西边雨,。

刘禹锡《竹枝词》)2.(4分)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在元曲中极负盛名,被誉为“”,作者是元朝的(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枯藤老树昏鸦”烘托了村落的古朴恬静和温馨。

B.“小桥流水”是游子对家乡的美好记忆。

C.“古道西风瘦马”写出了游子悲凉的境况。

D.“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了远在天涯的亲人因思念游子而无限悲伤。

3.(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登泰山记(节选)姚煎戊中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撐蒲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戊申”是指阴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

B.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文中的“五鼓”相当于第五更C.“子颖”是以字称呼知府朱孝纯,以此表示尊重。

D.“东海”这里指想象中泰山东面的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3)作者在日观峰上观日出,不但有可“穷千里目”的视野,而且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感受,可见,日观峰在众峰之中最。

4.(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王著教帝学书王著学右军①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②,帝③听政之余,留心笔札④,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2019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含答案分析及译文)(精校Word版)

2019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含答案分析及译文)(精校Word版)

2019年高三二模文言文二汇编宝山区(五)阅读下文。

完成第21—25题。

(13分)《锦帆集》序 (明)江盈科①锦帆泾者,吴王当日所载楼船箫鼓,与其美人西施行乐歌舞之地也。

阅今数千年,霸业烟销,美人黄土,而锦帆之水,宛然如旧。

姑苏吴治,实踞其上,此水抱邑治如环。

乙未之岁,余友中郎袁君①来宰吴,殚力图民,昕夕②拮据,憔悴之众,赖以顿苏。

逾明年,君以过劳成疾,上书乞归,凡七请乃得解政去。

②君性超悟,深于名理,才敏妙,娴于词赋。

第一行作吏,都成废阁③。

间或触景起兴,感事摅④辞,有所题咏撰著,越二年,亦遂成帙。

其行也,友人方子公稍稍裒次,付诸梓⑤,问题于君,君自标曰《锦帆集》。

盖不佞尝诣吴署谒君,君指此水骄余曰:“是锦帆泾也,吴王霸业之馀,我乃得抚而有之,不亦快哉!”而其实君鞅掌簿书,飧沐几废,劳与余等。

余因叹曰:同一锦帆泾耳,当吴王之时,满船箫鼓,及吴令之身,两部鞭箠⑥;吴王用之,红妹绿娥,左歌右弦:吴令御之,疲民瘵黎,朝拊暮煦。

昔何以乐,今何以苦?丈夫七尺相肖,胡所遭之苦乐顿异乃尔!虽然,人生有涯,苦乐有穷,惟山水为无尽。

操有穷之具,游无尽之间,而能与之俱不朽者,其惟文章[ ]?③君诗词暨杂著载在兹编者,[1]大端机自己出,思从底抽,摭景眼前,运精象外。

取而读之,言言字字,无不欲飞,真令人手舞足蹈而不觉者。

[2]嗟嗟!后霸业而尽者,此水乎?与此水而俱无尽者,兹集乎? [3]夫君齿最少,获取更多资料请关注“儒愿学堂”,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

异日名山之业,未可涯诶。

[4]乃锦帆独托兹集以传,倘亦吴王有知,乞灵中郎之笔,不靳西施为君捧砚,而令掞藻⑦见奇有如是耶?④余所莅治,百花洲在其前,而余日沾沾刑名簿书,不能有所题咏撰著,俾此洲托以传也,则百花洲之遭,不逮兹泾远矣。

假使西施有灵,问江郎梦中之笔安在,不佞无辞置对矣。

(选自《江盈科集》) [注释]①中部袁君:袁宏道,字中郎。

②昕夕:朝暮。

③一行作吏:一旦做了官。

2024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卷(含答案)

2024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卷(含答案)

2023学年第二学期学业质量调研高三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明明如月,。

(曹操《短歌行》)(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陈情表》)(3)杜牧《阿房宫赋》一文中以夸张手法描述阿房宫内情形,衬托阿房宫之宏大的诗句有“,”等句。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社会科学要给普通人提供观察世界、为人处世的办法,不是通过简单的道德教化,而是通过分析。

,。

,,。

可能会有大的图景,但没有所谓的规律。

①社会科学告诉你,其实没有什么很强的规律②问题就解决了③都在于自己怎么样去理解这个世界,怎么样主动地采取行动④它不像自然科学,发现自然规律⑤它可能是倒过来A.④⑤①②③B.①④⑤②③C.④②⑤①③D.①②④⑤③(2)小明同学拟就“崇明区清明节文化”展开专题调查,以下是他制订的调查方案,请找出画线部分不适合...的一处,并说明理由。

(3分)崇明区清明节文化调查方案【】处,理由:。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3-7题。

(16分)材料一:①据说学术界有人对“新闻自由”的概念提出质疑,认为我们只能用“出版自由”的提法,不该说“新闻自由”。

在他看来,新闻是个名词,并不表示动作,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有什么自由不自由的问题呢?②听到这种“新论”,笔者很有些愕然。

③对于已经约定俗成、广泛使用的概念,并不是不可以重新讨论。

但是像上面提到的那种说法、那种推理....逻辑..,却很让人困惑。

因为循着这一逻辑推论,我们岂不可以对一系列含有“新闻”二字的复合概念提出同样的反问:既然事实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有什么讲不讲道德的问题,何来“新闻道德”“新闻伦理”之说?既然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它也不会有“律”与“不律”的问题,何来“新闻自律”“新闻他律”的说法?看来问题首先在于整个推理的大前提能否成立,即“新闻”究竟是不是“事实”上。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现代文一)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现代文一)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现代文一【奉贤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9题。

(17分)评论家的角色①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虽有专业评论家,但没有职业评论家。

职业评论家的养成,有赖于激浊扬清的舆论环境,相对优渥的稿酬回报,实施完善的版权法制,以及不为人情所累的公序良俗。

而国内普遍存在的是“兼职”评论家,主要有三类:一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人员;二是各级政府部门主管的学会和课题评委,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构成一个特别的要津序列;三是体制内外的“独立”评论家,有其他“谋生”之道以全身。

至于纯为宣传炒作的吹鼓手和段子手,则不堪评论家之誉。

局面如斯,评论家要拭亮本真的性命颜色,发出坚韧的真理之声,认清守持的身份角色,就显得尤为可贵。

②然而当下,在社会泛娱乐、全民爱表演的大舞台,身处一隅的评论家,如尚能不为秀场所动,恐怕已是难得的操守。

时髦华丽的影视圈,“捧杀”与“棒杀”仍轮番不倦;外热内虚的戏剧圈,为绵续“家业”而彼此加持,其所余留的“捧杀”,也许还算是一种温柔的进步。

实际上,爱“看戏”与爱“演戏”的交会,向来都传统有自。

但站在现代文明的立场上,无论戏里戏外,这种观演互动所应有的边界理性与高尚格调,始终没有健全起来。

一个尴尬的视盲在于,“经院派”的理论家尽可高蹈于书斋,“经世派”的评论家却必须出入红尘,近察遥观,针砭冷暖。

但如果一个评论者的出场只有“姿态”而没有“态度”,如果他的言说只安逸于贩卖仿制古董的山寨货,或沉溺于拼装舶来术语的二手货,他在文艺群芳谱中能获取什么令人尊重的角色?③评论家的存在感,不在于扮一个在海边数贝壳的渔夫,有太多文秘和娱记可以胜任;评论家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冒险家”,他要在艺术家们筑起的作品群屿中,开辟自己的航路,树立自己的旗杆,绘制自己的地图。

换言之,评论也是创造。

这就意味着,勇于发现、探求真理、秉笔直书,是评论家的天职。

④但是,为什么各种作品盈耳夺目,各种评论也浩如烟海,优秀之作却越发稀见?有人说,国民文化素质不高,艺术创作不理想,文艺批评也就好不到哪儿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吾尝跂而望矣,。

(荀况《》)(3)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中营造凄冷氛围,蕴含词人孤寂难耐心情的两句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小赵乔迁新居,邻居们前来道喜,祝贺他道:“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B.小钱做事不踏实,好高骛远,老师告诫他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C.小孙对上司指出缺点耿耿于怀,同事劝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D.小李被训斥之后才安心读书,父亲抱怨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学与问相连,,,,,所以思想究竟须从记忆出发,创造究竟须从因袭出发。

①不只是因袭而必是创造②凡是思想都是由已知推未知③创造都是旧材料的新综合④所以学问不只是记忆而必是思想A.②④①③B.④①②③C.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人是否有权想信什么就信什么?①人有权利相信任何他想要相信的东西吗?常有人称这种“权利”是固执无知者的最后避难所,当这些顽固分子被如山的证据和汹涌的意见包围时,他们会说:“我就是相信气候变化是一场骗局,别人怎么说我不管,我有这样相信的权利!”问题是,他们真有这个权利吗?②我们承认,人都有“知道”某些事情的权利。

我有权知道自己的雇佣合同条款,医生对我的病情诊断,我在学校里得的分数,是谁在控告我,我的罪名又是什么等等。

③然而,信仰..并不是知识。

就像分析哲学家摩尔在20世纪40年代指出的那样,你不能说“天在下雨,但我不相信天在下雨”,这么说是荒谬的。

信仰渴望真相,但并不蕴含真相。

信仰可以是错误的,可以缺乏证据或逻辑思考的支持。

它们还可以是道德败坏的,比如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或恐惧同性恋的信仰,比如相信养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是“消灭意志”、严厉体罚,比如相信老人应该一律安乐死,又比如相信“种族清洗”是一种政治解决方案等等。

④上面这些判断假定了信仰是一种有意为之的行为。

但其实,信仰往往不太像有意而坚定的行动,更接近一种态度或者精神状态。

有的信仰(比如个人的价值观)并非出自人的慎重选择,它们是从父母那里“继承”的,从同侪那里“获取”的,它们要么在不知不觉之间被我们吸收,要么由体制和权威反复灌输,1要么通过道听途说为我们接受。

因此我认为,“获取并抱持信仰”未必是错,错的是“明知道信仰不对还要加以维护,不肯怀疑它们、抛弃它们”,这些都是有意的、不道德的行为。

⑤“你算老几,能告诉我该信什么?”狂热的信徒这样反驳。

然而连这个反驳也是错的,它假定了信仰的成立应该依赖某个人的权威,而忽略了“现实”这个角色。

我们的信仰旨在反映现实世界,正是在这一点上,信仰可能陷入混乱。

有些信仰是不负责任的,更具体地说,有些信仰是以不负责任的方式获得和保留的。

比如一个人可能无视证据,接受流言、谣传、或是来源可疑的证词,他可能忽视某个信仰和他的其他信仰互不相容,可能接受一厢情愿的想法,或者表现出对于阴谋论的偏好。

⑥19世纪数学哲学家威廉·克利福德曾宣称:“无论任何时间地点任何人,只要没有充足证据就相信某事,就是错的。

”我倒不是要恢复那种强硬的证据主义。

克利福德这么说,是要阻止不负责任的“过度信仰”,也就是忽视证据,而用一厢情愿的想法、盲目的信念或情怀来刺激或是维护信仰。

⑦詹姆士在探讨各种宗教经验时提醒我们,“信仰的权利”可以营造出一片宗教宽容的氛围。

那些立足于教义的宗教曾对不信教的人施行压迫、折磨,并发动了无数战争,要终止这类暴行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双方承认彼此“信仰的权利”。

然而即使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依然不能宽容那些本身极不宽容的信仰。

任何权利都有限度,而且和责任伴随。

⑧不幸的是,今天的许多人滥用了信仰的权利,对责任却嗤之以鼻。

他们往往用一句“我有信仰的权利”来为自己的顽固不化和错误知识辩解,这并不符合詹姆士对信仰的权利提出的要求。

有人相信人类登月或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是政府虚构的事件,相信巴拉克•奥巴马是穆斯林,相信地球是平的,或相信气候变化是一场骗局。

这些人所宣称的信仰权利是一种消极权利,其目的是排除对话,避免质疑,并禁止别人干涉自己的信仰和忠诚。

这些人的心灵已经关闭,不再向外界学习。

他们或许是“真正的信徒”,但他们不是真理的信徒。

⑨和自由意志一样,信仰是人类自主权的基本成分,也是个人自由的最终根据。

但是克利福德也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人的信仰都不是一件只涉及他自己的私事。

”信仰塑造态度和动机,引导选择和行为。

人的信仰和知识都是在一个认识共同体内形成的,并且反过来影响着这个共同体。

信仰有信仰的伦理,无论是信仰的获得、维护还是放弃,都有规矩可循。

这套伦理既产生了我们信仰的权利,又对它提出了限制。

如果有的信仰是假的、道德败坏的、或不负责任的,那它们就也是危险的。

我们没有信仰它们的权利。

(有删节)3.第③段加点词语“信仰”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4.下列对第④段作用分析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3分)A.对上文分析的假定前提作辩证思考,使论证更严谨。

B.采用对比论证,突出明知不对还维护的信仰是错的。

C.采取以退为进方式,退一步进行论证进而明晰观点。

D.举例论证,补充论述有的信仰非出自人的慎重选择。

5.下列各项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3分)A.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都是有意而坚定的信仰行为。

B.有的信仰具有继承性,因此个人不必为此担负责任。

C.宗教宽容强调信仰的权利,是解决暴行的有效方式。

D.信仰与知识有区别,但二者形成于一个认识共同体。

6.对第⑤段“狂热的信徒”观点的批驳是否严谨,请做出判断并做简要分析。

(4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渔村凉峙施立松①我们推门而出,铁艺花门哐当一声,深秋的凉意清脆袭来。

回身关好院门,拢紧衣襟,慢步向海。

不经意间抬头,一声惊呼脱口而出。

满天星斗,镶嵌于夜空,恍若一斛钻石,倾倒在黑丝绒上,滚动,闪耀,无声地喧闹,璀璨地低眸,迷人心魄。

一弯新月如眉,幽幽西斜。

星月相互映照,彼此凝望,在太阳来临之前,共同守护夜的黑,梦的暖。

②有多久没见过这样的夜空了。

光污染无处不在的城市和乡村,永远不知道它们失去了多少,比如星空,比如暗,以及暗中的一切。

③这是舟山市岱山县衢山镇凉峙村的凌晨四点三十分,听了一夜涛声的我们,要出去找太阳。

④这个面向东海的小渔村,三面被山环抱,一条弧形的岸堤,将村庄一分为二,一边是如镜的沙滩,长达数百米,一边是白墙黑瓦的房屋,和错综交杂的小路。

无论形状,还是布局,凉峙,都像极我的家乡洞头后垅渔村。

⑤昨晚饭后,我们曾穿行在村中的小巷,才八点钟,整个村庄已阗静无声。

中年的我们,突然聊发少年狂,就着手机的手电筒,在平坦如砥的沙滩上找不甚明显的突起,然后用手指刨开,看赭色花蟹四下逃散,也不问他们今夜将在何处栖身。

年轻的几个跑去追海浪,风平的夜晚,浪也斯文端庄,追浪的那几个,难免嫌太乏味,一点刺激都没有。

正待转身不玩了,却被新推的浪头,打湿了鞋袜,一声声惊呼,仿佛要把整个村庄都惊醒。

慢慢地,上涨的潮水淹没了沙滩,我们坐到岸边的矮墙上,脱了鞋子,双腿晃荡,身后微弱的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投到海面,一行淡淡的影子随着海浪起起伏伏,想起晚饭时分刚听过的歌: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那些青春岁月里的好时光,那陪伴在身边一起歌一起笑一起玩闹的人,如今都去了哪里?在凉峙,在秋风渐凉的夜里,深深地怀念起,也不能怎么样,只对身边的人轻轻地说:好想好想唱首歌……⑥成年以后,离开了村庄,枕着涛声入梦已成奢侈的事。

猛地再枕涛声,不免难以成眠。

思量着,回忆着,黎明悄然而至,匆匆披衣而起,与朋友一起去看日出。

⑦此时,村庄的左前方,两座馒头似的岛屿之间,有一抹淡淡的绯红。

太阳即将出来了,我们面向着它,等待着,这一场海上日出,又将如何地惊魂动魄。

可是过了良久,那红一点变化也没有,相反的方向,却现出了鱼肚白。

难道,那才是东方?怎么会错得这般离谱?在我的家乡渔村,太阳就是从村庄的左前方出现的。

带着疑惑,连忙向鱼肚白的方向奔去,果然,一枚红日自海平面冉冉升起。

而那抹绯红,竟然是一艘停泊的巨轮。

⑧村庄也苏醒了。

路边,渔嫂们坐在渔网间,织补着渔网。

一家名为时光客栈的民宿后菜园里,鬓发斑白的老奶奶佝偻着身子,在菜地里捉菜青虫,裹过的小脚,走在菜畦间有些踉跄。

她捉得极认真,任由3我们喊她,就是不抬头。

⑨村里的八十余家民宿,已自成一道风景。

穿行在村中小路,“拾光时舍”“海映朗庭”“渔人之家”“海蓝之星”“海月小筑”“昨海小憩”“刘三姐渔家乐”“大拇指客栈”,形形色色的“宿招”纷至沓来,每家民宿都刻意营造自己独特的风情。

步入一家蓝色围墙的小院,院子里,橘树挂满了青青黄黄果实,晚饭花端着一个个小酒盏,雏菊沾着晨露的紫花瓣簇拥着嫩黄的蕊,不知名的树举着一串串鲜红的叶,像叫卖着冰糖葫芦。

门上悬着一块木板,白色的油漆写着“诗和远方就在眼前”,不禁莞尔。

想想也是啊,假期时,那一拨一拨来自上海,来自杭州,来自宁波,来自各大都市的旅客,不就为着在这里寻找他们的诗和远方的吗?⑩回到寄住的“海映朗庭”民宿。

院子里,作家们各自捧了书在读。

主人家的孩子,五六岁了,央求着年轻女作家:“陪我玩一会儿呗,陪我玩一会儿呗……”⑾“快过来,别打扰姐姐!”他父亲唤他,又充满歉意地向我们解释道,“村里都是老人和幼儿,能陪他玩的人太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