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一县一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模式

合集下载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践及发展对策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践及发展对策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践及发展对策随着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需求日益增长,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农业气象服务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帮助农业灾害预警和防范,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在过去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和发展对策,本文将对这些实践和对策进行深入探讨。

一、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践1. 农田气象监测农田气象监测是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实践之一。

通过在农田内设置气象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气象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降雨量、风速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气候信息。

农民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对作物进行科学的灌溉、施肥和防治病虫害。

2. 农业气象预警农业气象预警是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另一个重要实践。

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及时发布农业气象预警信息,预警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冻害等。

这有助于农民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保障生产安全。

3.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应用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应用是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又一实践。

通过建设农业气象信息平台,整合气象数据和农业生产数据,为农民提供个性化的种植指导和技术支持。

农民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网站获取到最新的气象信息和农业技术,提高种植效率。

为了提高农田气象监测的精度和覆盖范围,需要进一步完善农田气象监测网络,增加监测站点的密度和布设范围。

还需要引入先进的气象监测设备和技术,提高农田气象监测的精度和实时性。

建立健全的农业气象预警体系是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发展的重要对策。

需要加强对气象数据的分析和预测能力,及时发布农业气象预警信息,提醒农民做好防范措施。

还需要加强气象预警信息的宣传和应急响应能力,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传达和有效应对。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践及发展对策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践及发展对策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践及发展对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是指针对农业生产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气象服务。

在实践中,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需要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的地域特点、气候变化、作物生长等因素,为农民提供科学的气象信息和技术支持,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经验和发展对策。

一、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经验1. 制定气象服务标准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需要根据特定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作物种植情况,制定相应的气象服务标准。

在制定气象服务标准过程中,需要充分调研和了解当地的气候数据,以及不同作物对气象条件的需求,从而为农民提供准确的气象服务。

2. 构建气象信息平台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农业气象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实时的气象数据和预警信息。

通过这个平台,农民可以及时了解气象变化情况,以及气象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从而及时调整农业生产措施。

3. 提供气象技术支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不仅需要提供气象数据和信息,还需要提供气象技术支持。

针对不同气象条件下的作物保护、灌溉、施肥等技术,为农民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4. 定制化气象服务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不同,因此需要定制化的气象服务。

对于作物种植比较集中的地区,可以定制化提供作物生长的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对于农业灾害频发的地区,可以定制化提供灾害预警和防范措施等服务。

5.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需要不断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气象知识培训、宣传气象科普知识等活动,增强农民对气象信息的接受和利用能力,提高农民对气象服务的认识和信任度。

1. 加强农业气象科研力量需要加强农业气象科研力量,深入研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象规律和特点,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实用性。

对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研究

对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研究

对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研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特色农业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和养殖业种类,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文等条件,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实施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

对于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需要充分发挥气象技术的优势,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一、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1. 气象信息采集和监测在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气象信息的采集和监测工作。

通过建设气象观测站点,采集当地的气象数据,包括气温、降水、风力、湿度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气象资料。

利用现代化的气象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气象变化,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帮助农民做好防范工作。

2. 气象灾害预警和防护特色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如暴雨、干旱、大风等,会对作物生长和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

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重点是做好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防护工作。

利用气象技术手段,对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预测和预警,并及时向农民发布相关信息,指导农民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损失。

3. 作物生长环境监测和调控特色农业的生产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选择作物品种和养殖业种类。

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作物生长环境进行监测和调控。

通过监测作物生长环境的气象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根据气象信息制定相应的农业生产计划,调整种植和养殖结构,提高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4. 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充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避免因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可以通过监测气象因素,指导农民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的时间和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开展气象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产业精准扶贫措施的意见-乌政字〔2017〕22号

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产业精准扶贫措施的意见-乌政字〔2017〕22号

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产业精准扶贫措施的意见正文:----------------------------------------------------------------------------------------------------------------------------------------------------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产业精准扶贫措施的意见乌政字〔2017〕22号为切实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十项措施〉的通知》(内政发〔2017〕47号)精神,结合全市产业发展基础和贫困人口能力状况,在《乌兰察布市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全市产业精准扶贫措施,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产业精准扶贫的目标和要求1.将现代农业发展和供给侧改革作为产业扶贫方向,强化产业扶贫与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2.培育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其自身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支持鼓励扶贫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实现互利双赢。

各旗县要将60%以上需要进行产业扶持的贫困人口纳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的范围。

3.所有有生产条件、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仅享受阶段性补贴政策难以保证收入稳定增长的贫困户必须纳入产业扶贫范围,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二、产业精准扶贫的主要模式1.扶贫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模式。

支持和鼓励扶贫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订单包底、资产收益、流转租用、托管分红、就业创收、三产融合等形式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加收入。

贫困户通过租金、股金、薪金等多种渠道增收,在资产参与、劳动参与、技术参与中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2.菜单式扶贫模式。

各旗县市区要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贫困户个人能力和愿望,围绕全市马铃薯、燕麦、杂粮杂豆、冷凉蔬菜、生猪、肉鸡等主导产业和各地特色优势产业,制定支持贫困户产业扶贫项目补贴目录,明确补贴额度和总量限额,让贫困户在补贴目录中和补贴限额内自主选择产业项目,在项目按要求建成并通过验收后,由旗县市区政府按照补贴目录规定的补贴标准予以资金补贴。

一院一品方案

一院一品方案

一院一品方案简介「一院一品」方案是指在一个院落内种植不同的特色植物或养殖不同的动物,以实现多样化的农业产业发展。

这种方案旨在提高院落的产业绩效、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院一品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

方案内容选择合适的院落在选择院落时,应考虑土壤质量、水源供应和气候条件等因素。

院落应具备良好的灌溉条件和适宜的气候,以确保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确定特色植物在一院一品方案中,通常会选择具有特色或高附加值的植物种植。

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和产业优势,可以选择种植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果树、药材、花卉等。

养殖特色动物除了植物种植,一院一品方案还可以包括养殖特色动物。

根据当地情况可以考虑养殖家禽、养蜜蜂、养鱼等。

养殖动物可以提供肉类、蛋类和其他动物产品,增加院落的经济收入。

结合生态旅游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一院一品方案可以结合生态旅游。

通过打造景区、农家乐和生态农庄等,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休闲和购买特色农产品,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实施步骤1. 调研和规划在实施一院一品方案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产业规划。

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农产品价格,确定植物和动物的种植/养殖规模,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2. 土壤改良和设施建设根据植物和动物的需求,对院落内的土壤进行改良,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源。

同时,根据需要建设温室、鸡舍、鱼塘等设施,为植物和动物提供适宜的生长和生活环境。

3. 选购合适的植物和动物根据规划确定的产业类型,选择适宜的植物和动物品种。

可以与当地农业技术部门或专业农业公司合作,获取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4. 管理与维护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植物和动物的管理与维护。

包括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饲养管理等。

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保持院落的整洁和卫生。

5. 市场销售和宣传推广建立健全的产品销售渠道,包括与当地合作社、超市、餐馆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同时,通过建立农产品官方网站、线上销售平台等,拓展销售渠道。

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乌兰察布市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乌兰察布市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乌兰察布市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乌兰察布市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7.20•【字号】乌政办发〔2016〕50号•【施行日期】2016.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乌兰察布市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乌政办发〔2016〕50号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乌兰察布市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6年7月20日乌兰察布市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实施方案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和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明确要求在稳定加大补贴力度的同时,逐步完善补贴政策,改进补贴办法,提高补贴效能。

推进对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以下简称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是按照中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总体部署做出的重大政策调整,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

根据《自治区财政厅、农业厅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内财农〔2016〕670号)、《财政厅关于下达2016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的通知》(内财农〔2016〕67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改革的重要意义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全面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使其由激励性补贴向功能性补贴转变、由覆盖性补贴向环节性补贴转变。

将直接发放给农民的补贴与耕地地力保护挂钩,有利于提高政策的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

通过政策引导,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生产加快进入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轨道。

通过调整部分资金支持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既是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缓解农业农村发展资金不足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新常态下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放大财政支农政策效应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农村金融加快发展。

鄂托克前旗“一县一品”气象服务调研报告

鄂托克前旗“一县一品”气象服务调研报告

当地 气 象 部 门 在 城 川 镇 建 立 了两 个 区域 自动
站 , 时 了解气 象要 素变 化信息 , 实 同时进行 气候 分析 和评价 , 为政 府 决策 和农 户种植 提供 气 象参 考数据 。
34 积 极拓 宽 气象信 息服务 渠道 .
月 2 日平 均 日照 时数 l 1 . 。现 在主要 种植 保椒 0 10卟 2号 和朝研 5号两个 中晚熟 品 种 , 果实 肥厚 , 果集 结 中, 易于 贮藏 和运 输 。
22 气 象 灾 害 防 御 .
气 象部 门在城 川镇建立 了农村气 象信 息服务站 , 开通 了乡镇气 象信息 服务网 , 实现 了信息 的互 动 。在 镇政务 大厅设 立 了气 象信息 电子 显示 屏和大喇 叭 。 设 在气 象局 的气象 短信 发 布终端 存储 了当地气 象信 息 员 和种植 大户 的手 机号码 . 有重 要气 象信 息 , 遇 直接 发送 。另外气象部 门与城川镇政 府协商 。 象灾害预 气 警信 息可 以借助镇 政府综合短 信平 台进 行信息发 送 。 大大提 高了气象信息传 输 的及 时性 和覆盖率 。 35 开展 灾害调 查 , 与农 业保 险理 赔 。 . 参 当地气象 部 门一方 面 积极做 好灾 害性 天气 的预 报 预警 工作 , 另一 方面灾 害 出现后 及 时调查 了解 , 为 农 业 部 门和农 民进 行农 业保 险理 赔 出具 气 象 证 明 , 帮助他 们弥补 损 失 。
鄂托 克 前 旗气 象 局 于 2 0 0 4年组 建 了气 象 为农
鄂 托克前 旗农 作物保 灌 面积 占全部种 植 面积 的
2 1 年 第 6期 0 1
内 蒙 古 气 象
17 0
1 0 : 椒 生 长期 面 临的 主要 灾 害是 冰雹 。为积 极 0% 辣

加强农村农业气象服务的实施方案

加强农村农业气象服务的实施方案

加强农村农业气象服务的实施方案加强农村农业气象服务的实施方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而气象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农业气象服务是指通过利用气象信息和技术手段,为农民提供针对农业生产的科学、准确、全面的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以帮助农民合理调整农业生产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

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信息传播不畅、服务覆盖不全、服务内容不够精准等。

为了加强农村农业气象服务,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提升农村农业气象监测能力农村农业气象监测是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要加强对农村气象监测站点的建设和改造,提高监测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建立农村气象监测网络,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农民手中,提高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二、完善农村农业气象预报体系农村农业气象预报是农民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要加强农村农业气象预报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精度。

推广气象预报应用软件,使农民能够及时、方便地接收和使用气象预报信息。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气象预报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加强农村农业气象信息传播农村地区信息传播渠道相对滞后,要加强农村农业气象信息的传播,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农民发布气象信息,如短信、微信、电视、电台等。

此外,建立农村农业气象信息平台,供农民查询和获取气象信息,提高信息的覆盖率和可靠性。

四、建立农村农业气象服务专家团队农村农业气象服务的提供者是关键,要建立农村农业气象服务专家团队,提供专业的农业气象咨询和服务。

该团队应由气象、农业、地理等多个领域的专家组成,能够解答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气象问题,并提供科学的决策意见和技术支持。

五、加强农村农业气象合作与交流农村地区的气象服务机构和农业生产主体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农村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

气象服务机构要根据农民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不断改进和优化农村农业气象服务的模式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兰察布“一县一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模式初探[摘要] 概述了乌兰察布市探索“一县一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模式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10个旗县市种植现状的调查分析,初步
确立了乌兰察布市特色气象为农服务模式,同时提出了开展服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就当前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乌兰察布市
中国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2)03-0001-02
primary investigation of “one county one product”meteorological service mode for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wulanchabu
zhenglijuan
wulanchabu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bstract: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exploring “one county one product”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or the agriculture in wulanchabu city is summarized.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bout planting status in ten counties, established meteorological service mode for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preliminary in wulanchabu. 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in services, think about current problems also.
key word: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wulanchabu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乌兰察布市特色农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要提升气象服务效果,不能局限于开展传统农业气象的观测和服务。

“一县一品”特色气象为农服务模式就是要求气象服务人员从当地的农业种植实际出发,通过充分了解农业需求和产业布局,紧紧依托当地的特色产业,制定本地化的、特色鲜明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直接服务于主要用户。

此服务模式对于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避免或降低灾害损失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一县一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调查及服务模式
通过分析各旗县市气候资源特点、调查农业生产现状、了解有关部门及农户的需求,初步明确了各地特色农业的服务重点和方向。

各地还针对选定的特色作物品种,制定了特色农业服务方案。

1.1 各地区服务重点及方向
乌兰察布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降水集中、土壤疏松多呈沙性,非常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干物质积累,多数旗县把马铃薯产业摆到了重点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开展马铃薯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成为了全市大部分地区的服务重点,主要包括的旗县有察右后旗、察右前旗、商都县、四子王旗、兴和县以及化德县。

此外,根据各旗县市种植结构规模的不同,察右中旗的红胡萝卜、丰镇市的菊花、凉城县的甜菜、卓资山县的草莓种植基地均被定位了当地特色气象为农服务的试点。

气象服务人员要在特色作物不同生育期和采收、贮运及包装在内的全过程中对气象条件进行监测、评估、分析,制作详细的气象服务产品,同时针对全生育期的突发灾害性天气提供灾害预警产品,并在灾后进行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及时收集主要用户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特色气象为农服务模式。

1.2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模式
为了保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模式的建立,各旗县服务人员多次赴实地考察进行田间走访,并与种植大户直接交流、听取农业专家的建议,同时借鉴发达地区开展特色气象为农服务的先进经验[1、2],多种渠道了解生产单位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共同探讨了特色作物农业气象服务模式。

图1“一县一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模式
2、乌兰察布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缺乏数据资料
由于农业气象观测站点较少,仪器设备简陋,观测项目有限,使得现有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在服务中的利用率不高,使得深化、细化气象条件对特色农作物影响的研究难度加大。

2.2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针对性不强
乌兰察布市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内容多是天气预报,以及针对近期墒情状况的分析,大多数还停留在定性描述和传统的统计分析基
础上,生产全过程中气象条件时时监测、分析、评估工作尚未开展,使得服务的多样性不够,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群众的需求。

2.3 农业气象队伍不够健全
基层农业气象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从事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力量由于受专业和时间的限制,目前对特色作物的生长情况了解不够,对特色作物生产部门、管理部门缺少沟通,还不能完全适应“一县一品”特色农业服务业务的需求。

3、“一县一品”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思考
3.1 树立气象为农服务的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三农”工作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责任重大,农业生产对气候资源开发非常迫切,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对气象服务需求非常旺盛,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向农村延伸,任务非常艰巨,要主动的有针对性的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3.2 不断完善特色气象为农服务模式
要将特色气象为农服务的模式不断完善,逐步深化。

通过实地考察、多次摸底制定出针对作物不同发育期进行的相关服务。

着重研究当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评估工作,以提高特色农业防御灾害的能力。

3.3 重视农业气象业务队伍建设
加强对农业气象业务队伍的培养,通过技术交流,组织培训等多种途径,更新农业气象服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服务人员
的整体素质。

3.4 加大特色气象为农服务的经费投入
今后,要不断增加对农业气象服务的经费投入力度,改善乌兰察布市农业气象观测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并制定一定的奖励制度,从而调动起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张旭晖,商兆堂,蒯志敏,等.江苏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3332-13333,13373
2 蒋运志,唐熠,黄东林,熊英明等.桂林开展特色效益农业气象服务的思考[ j].农机服务,2009,26(8):167-1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