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汤教案
《石头汤》课外阅读教案

《石头汤》课外阅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石头汤》这一课外阅读材料。
该材料选自《中国民间故事》第四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智慧和团结的故事。
内容详述了三个士兵在战乱年代,利用一颗石头煮成汤的故事,从而引发了村民们的思考和改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特点。
2. 培养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智慧和团结的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寓意深刻的道理,学会从故事中提炼出有益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石头汤》故事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外阅读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颗石头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石头汤》。
2. 讲解故事:详细讲解故事的内容,分析三个士兵和村民们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智慧和团结。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故事中的角色,如何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讲解如何从故事中提炼出智慧和团结的价值观。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分享一个自己经历过或听说过的体现智慧和团结的事例。
六、板书设计1. 故事《石头汤》2. 人物:三个士兵、村民们3. 主题:智慧和团结4. 重点词汇:智慧、团结、共享、改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故事内容,谈谈你对智慧和团结的理解,并举例说明。
2. 答案示例:智慧和团结是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的力量。
如故事中的三个士兵,利用一颗石头煮成汤,让村民们意识到共享的重要性,从而改变心态,共同度过困难时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涵,培养其提炼价值观的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民间故事,了解民间文化,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石头汤》课外阅读教案

《石头汤》课外阅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石头汤》课外阅读。
教材章节为课外阅读篇章,详细内容包括:阅读理解《石头汤》的故事内容,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及寓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石头汤》的故事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对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寓意,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外阅读书籍《石头汤》、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团结协作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石头汤》,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故事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4. 分析人物形象: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5.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理解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石头汤》2. 主要人物:三个士兵、村民们3. 重点生字词:协作、智慧、分享4. 中心思想:团结协作,共同成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石头汤》的故事内容,写一篇关于团结协作的作文。
题目:《团结协作的力量》通过阅读《石头汤》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故事中的三个士兵用自己的智慧,引导村民们共同协作,最终煮出了一锅美味的石头汤。
这让我想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团结协作也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石头汤》课外阅读教案

2024年《石头汤》课外阅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石头汤》课外阅读教材,主要围绕该故事的章节内容进行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情节的梳理、人物性格的分析、寓言意义的解读以及相关的阅读策略。
章节内容:1. 故事情节的梳理:石头汤的起源、煮石头汤的过程、村民们的心态变化等;2. 人物性格分析:主要角色聪明人、懒惰人、自私人等;3. 寓言意义解读:团结协作、共享共赢、激发潜能等;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情节,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 分析人物性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评判性思维;3. 体会寓言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寓言意义,联系实际生活;重点:分析人物性格,掌握阅读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外阅读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石头汤类似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2. 自主阅读:学生阅读《石头汤》故事,教师巡回指导,提醒注意阅读策略;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5.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故事中其他人物性格;7.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互相交流学习;8. 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石头汤》课外阅读2. 人物性格分析:聪明人、懒惰人、自私人等;3. 寓言意义:团结协作、共享共赢、激发潜能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阅读策略,分析《石头汤》中的人物性格,并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的感悟;2. 答案示例:聪明人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懒惰人容易错失良机,自私人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团结协作,珍惜机会,乐于分享,才能实现共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人物性格的分析较为深入,但在联系实际生活方面还有待提高;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寓言故事,提高阅读素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大班绘本《石头汤》教案与反思

大班绘本《石头汤》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石头汤的制作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绘本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石头汤的寓意,学会分享和合作。
2. 教学重点:掌握石头汤的制作过程,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石头汤》、石头汤道具、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石头汤道具,引发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故事,为新课铺垫。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讲述绘本《石头汤》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内容。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点,理解石头汤的寓意。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PPT形式展示石头汤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
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制作过程。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两人一组,根据绘本内容,互相讲述石头汤的制作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5. 小组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石头汤的寓意运用到生活中。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
六、板书设计1. 石头汤制作过程准备食材熬制石头汤品尝石头汤2. 石头汤的寓意:分享、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石头汤》为题,画一幅画,表现出石头汤的寓意。
2. 答案:学生作品,以分享和合作为主题,创意发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绘本《石头汤》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石头汤的制作过程,学会分享和合作。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故事寓意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分享大会”,让学生将自己的玩具、书籍等与他人分享,培养分享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与家人、朋友合作,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石头汤的寓意,学会分享和合作。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石头汤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石头汤教案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主题活动,希望达到以下目标:1.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建立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感态度。
3.促进幼儿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
4.提升幼儿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5.增强幼儿的民族文化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材料准备1.石头道具,一块大的石头、几块小的石头。
2.食材道具,土豆、胡萝卜、鸡肉、面条等。
3.水壶、炒锅、勺子、碗等厨具。
4.活动指导书一份。
2. 教学环境1.教室桌椅摆放整齐,并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墙上张贴画有山水之景。
3.桌上摆放盛装充满人情味的石头汤。
三、活动流程1. 渲染氛围在活动前,按照上述教学准备,将教室环境打造成具备民族文化氛围的场景。
然后邀请幼儿入场,当大家来到现场后,播放几段歌曲,播放内容可以是歌曲、舞蹈等具有民族风格的内容。
2. 介绍活动理念和规则通过简单的幼儿话语理清活动目标和活动规则,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认真和信任,激发幼儿的投入意愿。
3. 具体实践1.探寻食材。
教师带领幼儿们走进食材的世界,让幼儿们认识土豆、胡萝卜、鸡肉等食材的特点和作用,同时也为幼儿们创造了锻炼观察力、交流能力的机会。
2.石头汤制作。
幼儿们在教师的指引或者自主支配下,使用教室里提供的石头、面条、蔬菜等材料制作一份充满人情味的石头汤。
在制作过程之中,幼儿团队需要深入协作,共同克服困难,互相扶持,表现出团队的力量和集体荣誉。
3.学习内容。
在制作过程之中,教师再无意间透露出“石头汤”的故事,通过对石头汤故事的讲解,让幼儿们感受到美好的情感价值和理念,同时也营造了积极的心理氛围。
4.分线品尝。
制作完成后,由教师或班级团队的靠前幼儿品尝并介绍石头汤的特点、滋味等,以此来传承和发扬传统的中华美德。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主题活动,我也感受很深,要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并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讲授中,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也发起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之心。
石头汤绘本教案

石头汤绘本教案石头汤绘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本绘本,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思维逻辑和观察力。
3. 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石头汤》绘本2. 相关绘本和图片3. 讲座、图片、卡片等教具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描绘寒冷冬天场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并问他们在冬天最想要的食物是什么。
2. 引入教师出示《石头汤》绘本的封面,告诉幼儿这是一个关于一群旅行者的故事。
引发幼儿的兴趣。
3. 阅读绘本教师边讲边读绘本,注意突出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让幼儿投入到故事情境中,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4. 分析讨论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幼儿进行分析和讨论。
a. 旅行者们为什么饿极了?b. 为什么周围的村民不愿意分食?c. 旅行者们怎么说服村民一起做石头汤?d. 石头汤真的好喝吗?e. 为什么村民们最后愿意分享食物?5. 角色扮演将故事中的角色分给不同的幼儿,让他们扮演角色进行表演。
同时,鼓励幼儿自己编造一些台词和情节,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6. 制作石头汤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制作石头汤。
准备好鸡蛋、水、玉米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不同的食材。
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和感受。
7. 共读绘本教师和幼儿一起再次阅读绘本,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阅读。
幼儿可以读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或者配角的对白。
8. 讲故事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石头汤》的故事,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入一些细节和插图。
9. 结束教师总结本次教学,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体验和想法。
四、教学反思通过《石头汤》绘本的教学,幼儿们在阅读中积累了一些新的知识和经验。
在角色扮演和制作石头汤的活动中,他们体验到了合作和分享的乐趣,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思考问题和讲故事的形式,幼儿的思维逻辑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石头汤》教案-范本两篇

《石头汤》教案范本两篇第一篇:教师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石头汤》的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学会用过去时描述故事发生的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英语故事阅读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思考,乐于分享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石头汤》的文本、生词和短语。
2. 相关的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生词卡片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歌曲等形式引出故事主题,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
2. 新课内容:讲解故事《石头汤》,引导学生理解生词和短语(15分钟)。
3.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问题,进行角色扮演(15分钟)。
4. 巩固练习:进行随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10分钟)。
五、课堂管理1. 学生座位的安排:分组座位,便于学生讨论。
2. 分组策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进行合理分组。
3. 课堂纪律管理:明确纪律要求,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六、学生活动1. 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测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问题,进行角色扮演。
3. 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测验等方式评估学习成效。
七、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 作业:布置与故事相关的书面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 测验:定期进行英语测试,评估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八、作业布置1. 复述故事《石头汤》,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 根据故事内容,用过去时编写一段话,介绍故事发生的事情。
九、教学反思1. 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石头汤教案

石头汤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石头汤的故事背景和故事情节。
2.学习石头汤的制作方法和食材搭配。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石头汤的故事背景和故事情节。
2.学习石头汤的制作方法和食材搭配。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2.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四、教学准备1.石头汤的食材:石头、洋葱、土豆、胡萝卜、西红柿、牛肉、盐、胡椒粉、水。
2.炊具:锅、铲子、勺子、碗、筷子。
3.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石头汤的故事动画片,让学生了解石头汤的故事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学习石头汤的制作方法和食材搭配1.教师向学生介绍石头汤的食材和制作方法。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食材,讨论如何搭配食材制作石头汤。
3.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开始制作石头汤。
4.教师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提醒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1.学生在制作石头汤的过程中需要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创新石头汤的食材搭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1.学生在制作石头汤的过程中需要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生需要听取教师的指导和其他组的意见,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5. 结束1.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石头汤,分享自己的感受。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石头汤的故事背景和故事情节。
2.学生能够掌握石头汤的制作方法和食材搭配。
3.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4.学生能够提高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七、教学反思1.教师应该在制作石头汤的过程中更多地引导学生,提醒注意事项。
2.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应该在教学评价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石头汤》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绘本,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
2.品读故事,在村民无形的变化中,感受他们的纯朴、慷慨。
3.理解作者寄托在故事里的深意,学会分享和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4.感受愉快付出,快乐分享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从煮石头汤中体会分享使人幸福,人与人交往要坦诚。
教学过程:
一、初识石头汤
1.师:小朋友们,你们最近读过哪些有意思的故事书?和老师说说看,师:看来小朋友度过的好书真不少呢。
师:今天,老师还要和小朋友们一起读一本书----石头汤。
2.(出示封面)看看图上都有谁?(封面上人物一般都是书中的主要人物)
师:看到这儿,你有没有问题要问?(读绘本就要大胆想象,敢于质疑。
)这些问题老师也暂时不知道答案,我们一起从书中去寻找吧。
二、浅尝石头汤
1.(出示第一页)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国家?从哪看出来的?
理解布施。
小朋友们看看,这三位和尚身上可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施舍给别人?那他们那什么来布施呢?还有阿福的问题:什么使人幸福?
2.(出示第二,三页指名生读)师:小朋友们可以仔细观察这些村民们的表情和动作,感受一下这是一群什么样的村民?师:他们看起来幸福吗?快乐吗?
3.(出示第4页)不光人有表情,房子也是有表情的,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些房子的表情,你感受到什么?(读绘本还需要有有一双会观察的小眼睛,)
4.这三位和尚就是来到这样一个连房子都充满了哀愁的村庄,他们会遭遇些什么?(出示第5、6页)为什么这些村民们会关上门,关上窗呢?
5.我们来看看阿福他们是怎样说,怎么做的?(出示第7、8页)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皎洁”的?(明亮又洁白)我们一般用皎洁来形容月亮月光,而这里是说-----是皎洁的。
辨析句子:他的脸庞很皎洁。
他的脸庞像月亮一样皎洁。
那一个句子更形象,更具体?
师:我们在以后写作文,写日记的时候也要多多使用这样的比喻句。
6.和尚们没有离开,而是想用煮汤的方式让村民们知道什么是幸福。
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别急,有一个人想和我们一起去看看呢?她在哪呀?老师告诉你,读绘本可不能放过一些细小的部分。
7.(出示13页)和尚们拨了拨火,一时炊烟袅袅…真是稀奇古怪。
村里的人开始有了转变,他们不再是那么冷漠,一个个探头探脑的打开窗户向外观望,有一个人甚至打开了门……于是,村里人一个接一个的走出了家门,想看看石头汤是怎么煮的?
三、细品石头汤
1.你们也想知道石头汤是怎么煮的吗?仔细观察画面,小组读14、15、16、17页,讨论交流:你发现了村民们有哪些细微的变化?(板书:付出)
2.出示18页,村民们中间,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生接着读。
3.观察19页的图,用‘拿、提、拎、搬、抱、端’来描述一下这个热闹的场面。
理解慷慨好施。
4.看村民们在热火朝天的从家里搬东西煮石头汤。
气氛好热烈呀,我们也来凑凑热闹吧,指导朗读。
四、痛饮幸福汤
1.放20页欢宴
喝着美味的石头汤,吃着大家带来的好吃的,此时此刻,你开心吗?快乐吗?是什么让我们这么开心快乐呢?(板书:分享)
2.欢宴结束后,读21页,你们说,和尚们开心幸福吗?(对比村民们对和尚们前后态度的变化,以前的冷漠,现在的热情好客,开朗大方)
3.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和尚们要走了,(播放送别音乐)师生分角色读。
师:要是再有人来到这个村庄,村民们会有怎样的表情呢?
五、小结。
浏览板书:这个故事讲了一群冷漠的,只顾自己的村民,在阿福他们的感化下,一起用付出,分享煮出了一锅美味的石头汤。
小盆友,你能不能试着给这过石头汤再取一个更加生动的名字?(应该会有孩子说,幸福汤)
六、再品石头汤。
孩子们,带着这种快乐、幸福的感觉,再和你的同桌读一读这一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