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新人教A版必修1高中数学2.1.2-3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导学案

高中数学 2.1.2-3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导学案 新人教A 版必修1学习目标:深入学习指数函数的性质学习重点:能解决与指数函数有关的综合应用问题 学习过程:一、 关于定义域: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1621-=xy2、191-⎪⎭⎫ ⎝⎛=xy3、x y 416-=二、 关于值域: 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3121+⎪⎭⎫ ⎝⎛=x y(2)xy ⎪⎭⎫⎝⎛=32(3)212225.0+-=x x y(4)231-=+x y ,[]0,2-∈x (5)121-=x y2、函数)1,0(≠>=a a a y x 在[]2,1上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2a ,则a 的值为______三、 关于单调性:1、 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1)12.01-=xy(2)322-+=x x a y )(1,0≠>a a2、 已知x x a a a a -++>++122)2()2(,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四、 关于奇偶性 1、判断函数xx f 2121)(+-=的奇偶性2、已知函数x x eaa e x f +=)( )0(>a 是R 上的偶函数,求a 的值 一、选择题1、 若指数函数y a x =+()1在()-∞+∞,上是减函数,那么( ) A 、 01<<a B 、 -<<10a C 、 a =-1 D 、 a <-12、已知310x =,则这样的( )A 、 存在且只有一个B 、 存在且不只一个C 、 存在且x <2D 、 根本不存在 3、函数f x x ()=-23在区间()-∞,0上的单调性是( ) A 、 增函数 B 、 减函数C 、 常数D 、 有时是增函数有时是减函数4、下列函数图象中,函数y a a a x =>≠()01且,与函数y a x =-()1的图象只能是( )y y y yO x O x O x O xA B C D11115、函数f x x ()=-21,使f x ()≤0成立的的值的集合是( )A 、 {}x x <0B 、 {}x x <1C 、 {}x x =0D 、 {}x x =16、函数f x g x x x ()()==+22,,使f x g x ()()=成立的的值的集合( ) A 、 是φ B 、 有且只有一个元素 C 、 有两个元素 D 、 有无数个元素7、若函数(1)x y a b =+-(0a >且1a ≠)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有 ( )A 、1a >且1b <B 、01a <<且1b ≤C 、01a <<且0b >D 、1a >且0b ≤ 8、F(x)=(1+)0)(()122≠⋅-x x f x是偶函数,且f(x)不恒等于零,则f(x)( )A 、是奇函数B 、可能是奇函数,也可能是偶函数C 、是偶函数D 、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二、填空题9、 函数y x =-322的定义域是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A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 PPT课件

三、课堂过程
2.启发探究,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给出两个基本的指数函数,引导学生用列 表描点的办法画出函数的草图。 (2)引导学生根据草图,初步分析指数函数的 图象与性质的联系。 (3)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动态改变底数a,观察对 函数图象的影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指数函数的 性质并进行总结归纳。 (4)引导学生对所得到的结论进行整理,填写指 数函数图象和性质表格。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在教材中的地位、 作用和特点
指数函数是进入高中以后学生遇到的第一 个系统研究的函数,对后续的各种基本初等 函数性质的研究,指明了一种研究方向,对 初步培养函数的应用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学习 基础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目标: ①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 ②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③能初步利用指数函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材分析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与底数a的关系。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
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采用启发发现、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2.学法
1.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再现旧有知识结构, 复习回顾函数性质、指数概念,为理解指数 函数的概念做好准备 2.探究指数函数的图象,通过自主研究 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3.学习过程循序渐进,让学生经历从概念到 图象、 到性质、到应用、再到拓展,先易后 难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感觉 到挑战,又学有 所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课堂过程
5.教学评价,调动气氛 情景导入的表达式评价 回忆指数知识的记忆评价 得出指数函数概念的归纳评价 作图时的准确性评价 解题时的规范性评价 小结时的表述性评价
课件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实用PPT课件_优秀版

②利用指数函数y=au的单调性求得此函数的值域.
2.求形如y=A·a2x+B·ax+C类函数的值域一般用换元法,设ax=t(t>0)再转
化为二次函数求值域.
反思与感悟
解析答案
跟踪训练 4 (1)函数 f(x)= 1-2x+ x1+3的定义域为( A )
A.(-3,0]
B.(-3,1]
C.(-∞,-3)∪(-3,0] D.(-∞,-3)∪(-3,1]
(2)对称变换:函数y=a-x的图象与函数y=a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函数y=-a-x的图象与函数y=a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当x<0时,_________
反思与感悟
解析答案
跟踪训练3 (1)函数y=|2x-2|的图象是( B )
解析 y=2x-2的图象是由y=2x的图象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故y=|2x-2|的图象是由y=2x-2的图象在x轴上方的部分不变,下方部分 对折到x轴的上方得到的.
过点_(_0_,__1_)_,即x=_0_时,y=_1_ 若下向列下 各平函移数φ中(φ,>是0)个指单数位函,数则的得是到( y=)ax-φ的图象. 性质 跟一踪般训 地练,3函数(1y)=函a数x y=|2x-2|的图叫象做是指(数函数) ,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当x>0时,y>1; 纠(3)错ax心的得系数凡是换1. 元时应立刻写出新元范围,这样才能避免失误.
解析 ∵x2-1≥-1,
解 ∵y=2-x与y=2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④中,y=x3的底为自变量,指数为常数,故④不是指数函数.
其中,指数函数第的个二数章是( 2.1) .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3)ax的系数是1.
例2 如图是指数函数①y=ax,②y=bx,③y=cx,④y=dx的图象,则a,b,c,d与1的大小关系是( )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课件(1)

y=2-x
…
…
-2
4
-1
2
0
1
1
1/2
2
1/4
…
…
y=3-x
…
9
3
1
1/3
1/9
…
y
1 y 2
x
1 y 3
x
1
Y=1
1
0
x
观察右边图象,完成下表
1 y ( )x 1x 3 y( ) 2
y=3X
Y
y = 2x
Y=
函数 定义域 值域 定点 单调性 y=2x/y=3x
a
1 2
1 2
当0 a 1时,y a x是R上的减函数, a a
1.70.3 0.93.1
比较指数幂大小的方法: ①、异指同底:构造函数法(一个),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若 底数是参变量要注意分类讨论。 ②、异底同指:构造函数法(多个),利用函数图象在y轴左右
两侧的特点。
练习巩固
P t 0 2. 根据此规律, 一半,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
t 5730
人们获得了生物体内碳14含量P与死亡年数t之 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式应该怎样表示呢?
y 2 x N
x
*
1 P 2
t 5730
t 0
思考: 这两个关系式是否构成函数?它们有什么特 征? 共同点:①变量y与x构成函数解析式,是指数 幂的形式,底数是常数,变量在指数位置. x ②两个解析式都具有 y a 的形式. 不同点:底数a的取值不同.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
复习引入
材料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
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教学课件:2.1.2.1 第1课时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必修1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I)
栏目导引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五分。
3.如图所示是指数函数的图象,已
知 a 的值取 2,43,130,15,则相应曲线 C1,C2,
C3,C4 的 a 依次为( )
必修1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I)
栏目导引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五分。
1.指数函数的概念 函数y=ax(a>0,且a≠1,x∈R)叫做指数函数,其中 x为自变量.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a>1
0<a<1
图象
必修1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I)
栏目导引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五分。
栏目导引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五分。
(4)当a=0时,n取__零__或__负__数__没有意义. 如果y=f(x)在D上是增函数,则对任意x1, x2∈D且x1<x2,有f(x1)<(填“>”、“<”或 “=”)f(x2),y=f(x)的图象从左至右逐渐__上__升 (填“上升”或“下降”).
(4)∵-233<0,4313>430=1,3412<340=1, ∴-233<3412<4313.12 分
必修1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I)
栏目导引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五分。
[题后感悟] 比较幂的大小的常用方法: (1)对于底数相同,指数不同的两个幂的大小比 较,可以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来判断.(2)对 于底数不同,指数相同的两个幂的大小比较, 可以利用指数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来判断.(3)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南省实验中学的崔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实现我的教学设想.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A版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的第二课(§2.1.2),根据我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划分为“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这两课时,今天我所说的课是第一课时.指数函数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它不仅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基础,同时其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指数函数不仅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体会数学之美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的重要课程.二、学生实际情况分析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第一次对一个函数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因此在初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困难,但指数函数的总体难度不大,随着数学思想的建立和对函数知识系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均可熟练掌握.三、设计思想1.函数及其图象在高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采用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及图形计算器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指数函数,对其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运用.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培养学生“体会-总结-反思”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四、学习目标“目标导引教学”是数学学科的教学模式之一,一节好课,首先要解决的是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的问题,所以我对课标中的要求做了详细的分解。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理解并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首先,我从认知层次的三个维度对课标进行了分解,具体如下:依据行为动词,我又从能力层次将课标进行了再分解,具体如下:由此确定的学习目标为:1.通过具体实例,经过合作交流活动得到指数函数的概念,由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并对指数函数的概念进行分析;2.借助图形计算器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归纳、猜想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3.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想之美、体会数学方法之重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集体意识.五、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的产生过程;教学难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具体到一般地探索概括指数函数性质.六、教学过程本节课我采取“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同时采用“点拨式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六人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借助五个环节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具体内容如下:这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分为教师板书和学生板书两块内容,教师板书,我侧重将本节的三个主要内容展示在黑板上,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学生板书,我将留给学生展示作图成果,便于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课后实践:教材59页A组第7题(2)、(3);第8题(1)、(4)我将以从上六个方面来实现本节课教学设想,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谢谢!。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word教材分析1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A版)$2.1.2“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函数概念及性质,掌握了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研究的。
作为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指数函数既是函数近代定义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 又对高中阶段研究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完整的函数知识,初步培养函数的应用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也为今后研究其他函数提供了方法和模式。
指数函数在知识体系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它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究。
(二)课时划分指数函数的教学在中共分三个课时完成。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2)。
这是第一课时“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指数函数”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基础上学习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学习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并且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
二、学情分析(一)有利因素通过初中学段的学习和高中对集合、函数等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对函数和图象的关系已经构建了一定的认知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知识层面:对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最简单的函数概念和性质已有了初步认识,能够从初中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函数初步转化到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来认识函数。
技能层面:学生对采用“描点法”描绘函数图象的方法已基本掌握,能够为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做好准备。
由观察到抽象的数学活动过程已有一定的体会,已初步了解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层面:学生对数学新内容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不利因素本节内容思维量较大,对思维的严谨性和分类讨论、归纳推理等能力有较高要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A版)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PPT课件

本题评述:(1)指数函数图象的应用; (2)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
例2:说明函数 y 2 x1 与 y 2 x 的图象的关系,并画出它们 的示意图。 分析:做此题之前,请大家一起回顾初中接触的二次函数平移 问题。 评述:此题目在于让大家了解图象的平移交换,并能逐步掌握 平移规律。
课堂小结
指 数 函 数 及 其 性 质
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故事:
有人要走完一段路,第一次走这段路 的一半,每次走余下路程的一半,请问最 后能达到终点吗?
终点
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庄子.天下篇》中 写道:“一尺之锤,日取一半,万世不竭”。 请写出取x次后,木锤的剩留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
引例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 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的函数关系式 是: x
y 10
x
y 2x
x
y 3
1 x y 1 2 y
x
y 10x y 2 x
3
y 3x
(0,1)
相同点
1)图象都在x轴的上方; 2)图象都经过(0,1)点。
相异点
当底数大于1时,图象是上升的;底 数小于1时,图象是下降的。
指数函数的性质
x
ax
例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指数函数:
y 3x2y42xy 3 1
x
y2
2 x
x
y2
x
y 2
例2 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并观察其异同:
1)y= 2
x
1 2)y= 2
x
画出 y = 2
x
y=2
x
x,
1 y=(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2
想 共同点?
指数函数定义:
函数 y=ax (a>0,a≠1)叫做指数函数,
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探究1:为什么要规定a>0,且a 1呢?
①若a=0,则当x≤0时, ax无意义
②若a<0,对于x的某些数值,可能使 ax无意义
1
1
如:a 2、a 4等等
③若a=1,则对于任何x R,
练习: A组 7, 8 B组 1, 3, 4
(2)求不等式ax a1x (a 0,且a 1)中 x的取值范围
(3)已知a>0,且a≠1,若当x≠1时恒有:
a x2 1 a 2x 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求定义域值域
例4.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值域:
1
⑴ y 0.4 x1
新疆 王新敞
奎屯
⑵
y 3 5x1
⑶ y 2x 1
5
5
象
4
4
3
3
2
11
2
11
-4
-2
0
-1
2
4
6
-4
-2
0
-1
2
4
6
性 1.定义域: (,)
质 2.值域: (0,)
3.过点 (0,1) ,即x= 0 时,y= 1
4.在 R上是 增 函数 在R上是 减 函数
图象在y轴左边平缓,右边陡 图象在y轴左边陡峭,右边平
峭
缓
例1.已知指数函数的图像经过点(3, ),
a x =1,是一个常量,没有研究的必要性.
探究2:函数 y 2 3x是指数函数吗?
不是!指数函数中要求 a x的系数必须是1
思考:下列函数是指数函数吗,为什么?
y 2x2 y 4x2 y x y 2x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如下函数的图像:
y 2x
列表如下:
y
1
x
2
x -3 -2 -1
2 x 0.13 0.25 0.5
1x 8 4 2 2
- 0.5 0 0.71 1
1.4 1
0.5 1 2 3 1.4 2 4 8
0.71 0.5 0.25 0.13
y 2x
y 1 x
88Biblioteka 27766
55
44
gx = 0.5x 3
2
1
---66
---44
--2
6
4
2
fx = 2x
22
44
66
若干不同底的图像的特征
qx
1x =(3)
6
hx
=
3x
5
4
1x
3
gx =(2) 2
fx = 2x
1
-4
-2
2
4
y a x (a 0且a 1) 的图象和性质:
a>1
0<a<1
6
6
图
§ 2.1.2指数函数(一)
引例:若从今年底开始我国的人口年平均增
长率为1%,那么经过20年后我国的人口数是现
在的几倍?
经第 过一
年
表第二 达式
第 三
年Y=1.01年X
经过 X年
人
口
增
增
增
长
长
长
倍 数
1%
1%
1%
人口
倍数 Y 1
1.011 (1.01)2 (1.01)3 …...1.01X
想 像y 1.01x , y (1)x 这类函数有什么
求 : f (0), f (1), f (3)
应用
比较大小
例2、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1.72.5和1.73 (2)0.80.1和0.80.2
(3)1.70.3 和0.93.1
(4)( 2
)
1 3
和(
1
1
)3
3
2
(5)( 1
)
1 3
和(
1
2
)3
2
5
解不等式
例3、(1)若 ( 2)m ( 2)n, 则m与n的大小如何?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