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第四讲-几种主要的传播类型及传播制度、传播媒介

播形式。具有传播速度快、反馈性强、易变形等
特点。流言可分为非紧急事态下的流言和紧急事
态下的流言。集合行为中的流言属于紧急事态下 的流言。这种流言的特点是1,流言信息的快速增 殖,流言信息连同它携带的情绪以异常速度弥漫 到人群中;2,流言信息的奇异回流现象,指已经 添加了许多新的内容的流言又重新回到发布者那 里。3,流言中伴随着大量谣言,别有用心的煽动 者会凭空捏造信息来达到特定目的。
群体规范group norms,包括1,协调成员的 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 的达成;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 体合作;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 群体的自我同一性(identity);4,为成员个人 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群体意识group consciousness,是参加群 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1,关于群体目 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2,群体感情;3,群 体归属意识。
布里德与“潜网”
• 传播者研究的经验案例。经过对美国几十家报社 的调查,布里德在《编辑部的社会控制》一文中 描述了报社内部存在的一张十分微妙又非常强劲 的控制网络。这个网络一方面确保媒介组织的传 播意向得到顺利贯彻,另一方面防止不懂规矩的 新来者对媒介组织既定行规的袭扰。布里德认为 潜网存在的原因在于:社会的主要问题就是维护 秩序和加强凝聚力,尤其是保持价值体系的一致, 暗存在媒介组织中的这种控制网络,实际上是特 定社会环境中更大范围的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 这一观点是对传播者把关行为研究的发展,揭示 了更广大范围内的、制度化的传播控制状况。
• 群体传播(group communication主要指自 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 圈、阶层、世代等等):不仅存在着许多 个体系统的传播,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 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 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 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而且对个人的社 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是现代社会中媒体行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基础。
传播制度是指一套规范和约束媒体行为的体系,包括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自律机制等。
媒介规范则是指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以保证媒体工作的公正、客观和负责。
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是为了解决媒体行业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产生的。
在传播中,信息的传递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
因此,传播制度的建立和媒介规范的制定是必要的,它们可以规范媒体的行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保护公众的利益和权益。
首先,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可以保护公众的知情权。
媒体作为信息传递和传播的中介,其内容和形式对公众的认知和理解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传播制度应当规定媒体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同时,媒介规范也应当限制媒体从业人员的行为,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和误导公众。
其次,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可以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
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和治理的重要工具。
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可以规范媒体的行为,防止媒体滥用权力,传播虚假信息或挑起社会矛盾。
通过建立权威的传播制度和明确的媒介规范,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稳定。
此外,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还可以促进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媒介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媒体机构和从业人员都面临着经济利益和商业竞争的压力。
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可以规范媒体行业的竞争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和恶性竞争的出现。
同时,它们也可以规范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提高整个行业的职业水平和声誉。
综上所述,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媒体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它们可以保护公众的知情权,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促进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依托于合理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媒体才能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为公众提供准确、客观和有价值的信息。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媒体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第8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1.什么是传播制度?为什么说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答:(1)传播制度的含义传播制度是指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
传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其内容是十分复杂的,它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2)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其主要原因有:①传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反映。
社会制度是一个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的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它体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传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反映,也同样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②传播制度中包括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
传播制度中既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也包括媒介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系问题;既包括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问题,也包括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问题;还包括竞争与秩序、生产与消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因此,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2.国家和政府对传媒的政治控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是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
这种控制的目的,是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
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规定所有制形式是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传播体制的前提。
采用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主要取决于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社会历史文化以及传媒本身的性质也对所有制形式的确立产生重要影响。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报纸、书籍等印刷媒介的控制较为宽松,一般采用私有企业制度;对广播、电视等电波媒介的控制则比较严格。
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所有制是公有制。
(2)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包括对传媒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分配传播资源;对媒介活动进行多方面的监督管理等等。
第9章第2节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在新时代,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题。
推动媒介竞争,有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
企业化经营
经济利益
为商业主义和营利主义的抬头提供了条件
片面追求发行量或收视率而不顾社会效益的倾向,不正当竞争,虚 假新闻,变相广告,传播内容的低俗化、刺激化和煽情化现象。 这种状况,使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传播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和行为规范问题、传播媒介的自律问题、社会和广大受众对媒介活 动的社会监督等一系列新的重大规范课题,都摆到了我们的面前。
1、概念: 极权主义也称威权主义,是从权力或权威的关系 上对新闻传播和媒介管理的认知规范。 极权主义者主张社会事物必须一切以权力或权威 为转移,强调社会等级秩序和上下之间的绝对支配与 服从关系(马基雅维利主义)
马基亚维利(1469~1527)主张国家至上, 将国家权力作为法的基础,代表作《君主论》
。
第二节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
英国学者麦奎尔曾经将各种国家体系中所含的关于 传播制度或媒介制度的规范进行归纳,归纳出六种 主要类型,即: 极权主义媒介规范;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 社会责任媒介规范; 民主参与媒介规范; 社会主义媒介规范; 发展中国家媒介规范。
一、极权主义媒介规范
(2)密尔: 在1859年出版的《论自由》 一书中特别强调了意见表达 自由的重要性:“假如全人 类都意见相同,而只有一个 人持有反对意见,即使在这 种场合,人类也没有迫使这 个人沉默的权利。反过来说 也是如此,即便这个人拥有 迫使全人类沉默的力量,他 也没有这样做的权利。
3、意义:
传播学 第八章 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关于传媒制度的规范理论归纳为以下六种: 1、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媒介规范理论;
2、自由主义( Libertarian )媒介规范理论; 3、社会责任( Social responsibility )媒介规范理
论; 4、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
5、苏联的共产主义( Soviet-totalitarian )媒介理
论; 6、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 7、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和规范
传播制度的概念
传播制度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 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包括:
与政府的关系; 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系; 既包括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问题,也包括言
反映了一般民众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 垄断程度的加强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呼声。
在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不少地方自治体规 定,商业有线电视必须开设“开放频道”,允许受 众个人或团体可以按申请时间先后顺序播出自己制 作的节目。
返回
五、苏联的共产主义
( Soviet-totalitarian )媒介理论;
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问题。 一句话,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
关系的复杂性。
返回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是为了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 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
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例如英国和日本 的广播电视事业采用以公营为主、私营为辅的制度, 德国和部分欧洲国家采用公营和私营的“双轨制”, 意大利是公私合营制度,美国主要采用私有企业制 度,但规定实行特许制,社会主义国家是公有制。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概述

相关链接:“动新闻”引发抗 议
2009年11月26日,台湾数十个社会团体来到台北壹传媒 大楼,抗议该媒体推出的“动新闻”内容
第二节 传播制度和媒介控制
四、传播媒介的内部控制
对传播媒介的控制还包括另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对传播者的 直接控制。由于这种控制主要还是在传播机构内部进行,我们把
一、极权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极权主义理论是维护专制统治的理论,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 同样体现了极权主义政治制度理论的观点,它的最大特点,是主张媒
介必须一切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
极权主义媒介制度的主要内容:
①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②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 治价值;
英国广播公司(BBC)----当代公共服务电视 的典范
链接:美国地方电视台所受的法律法规影响。
• 宪法第一修正案;诽谤法; • 联邦通讯法、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的其它
法规。
第二节 传播制度和媒介控制
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2.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 4.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二.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1.政党与团体对传播媒介的控制
2.经济集团对传播媒介的控制
①直接创办大型媒介联合企业
②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它中小媒介的活动
链接:超级传媒帝国“新闻集团”
传媒大亨默多克
第二节 传播制度和媒介 控制
三.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1.个人的信息反馈 2 .结成受众群体 3.诉诸于法律手段
第8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pptx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一)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 社会基础: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机制。 理论基础:17、18世纪启蒙思想运动。 核心:以权利、自由为主体的自由主义思想。
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 实行集权主义传播制度的国家主要是封建君主 专制的国家与军人独裁的国家。
❖ 中国的焚书坑儒、文字狱,民国时期几位名记 者之惨遭暗杀皆在集权主义传播制度之下。
❖ 西方在中世纪时的黑暗,上个世纪法西斯的强 化控制等,尤以戈培尔控制舆论为甚。
❖ 法西斯主义是集权主义传播制度中的重要实 践和表现,其宣传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方针是 至高无上的领袖与国家意志、民族优越和对 外扩张。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控制研究
❖ 大众传播者:在大众传播过程中,通过大众 传播媒介进行传播活动的职业传播者。
❖ 大众传播者从事大众传播活动的专业性权利: 编辑权、采访权、著作权、秘匿权(消息来 源保护权)、安全保护权。
四种控制形态
❖ 政治控制:主要是政府控制; ❖ 经济控制:媒介所有权;广告商;读者; ❖ 文化控制:价值观;不同的文化背景…… ❖ 自我控制:自律;
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2、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4、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
援助。
❖ 传播不仅无法摆脱政治、经济、文化等诸种 关系的束缚和控制,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史就 一部互动互助、共进共演的历史。
回顾:5个W:
❖ 传播者处于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是 传播活动的发起人,也是传播内容的发出者。
《传播学》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4、现代责任理论的原理原则 (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媒介机构必须对社
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 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 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 的内容;
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 ,是实行自律的 自由企业。
2、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主要原则: (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
别许可;
(2)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 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
(3)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 容不受到任何强制;
(4)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 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的,这种制度所保障的并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 益,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
(二)社会责任理论
1、时间:20世纪40年代,美国“新闻自由委员 会”提出,代表作《自由与负责的报刊》
2、产生的背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改良、修正 3、观点: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 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
主张媒介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伴随着 一定的义务,享受着政府赋予的特权地位的报刊, 有义务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
(2)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利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 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
(3)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 的;
(4)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 厉的法律制裁。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一)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1、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
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丽莎白一世
10
第八章
3.极权主义媒介理论主要内容
当权者
报刊必须对当权 者负责,维护国 家和专制国家的 利益。
权力
报刊必须必须服 检查
从于权力或权威,
不得批判占统治 地位的道德和政 治价值。
政府有权对出版 制裁
物进行事先检查,
这种检查是合法 的。
对当权者或当局 制度的批判属于
犯罪行为,给予
严厉的法律制裁。
第八章
这两个原则的基本假设是:
人们都希望了解并服从真理。
接近真理的唯一方法就是保证各种不同意见 能够在公开的市场上自由竞争。
人的意见不尽相同,应该以承认他人的权力 为前提,保证自由表达自己的权力。
在各种不同意见的讨论碰撞中,最终能够产 生出一般人所能承认的最合理意见。
16
第八章
英国学者米尔《论自由》(1859) 强调了意见表达自由的重要性。
被人民用来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 这种制度保障的并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私
12
第八章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一)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1. 自由主义媒介理论核心观点 也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核心观点:
观点
自由主义 理论
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 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 由企业。
观点
13
第八章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2. 自由主义媒介理论主要原则
1
出版自由
上述理论中,前四种是美国学者F.S.席伯 特、W.施拉姆等人在《报刊的四种理论》 (1956年出版)中概括的。
8
第八章
一、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1.关于极权主义
极权主义,即权威主义,在对社会事物进行评价和 判断时,不是从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而是从与外部 权力或权威的关系上考虑问题的认知态度和思维方式。 主张社会事物必须一切以权力或权威为转移,强调社 会等级秩序和上下之间的绝对支配与服从关系。
1.国家和政 府的政治控
制
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 和行政管理。
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 传播。
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 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5
与国家制度 或意识形态
有关
国家安全及 国防机密
名誉侵权和 隐私侵权
淫秽和非法 出版物
对公共利益 和社会文明 风气有害
第八章
2. 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垄断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大
第八章
本章定位: 传播活动中的“控制研究”
传播制度对媒介的控制主要体现在 哪些方面? 麦奎尔归纳了哪几种媒介规范理论? 本章重点问题: 资本主义制度的媒介规范理论主要 包括那几种?它们之间的演变出于 什么原因和背景?
第八章
第一节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大众传播这种社会 信息系统是一种制 度化的传播。
社会制度 或制度性因素
众传播事业的最大特征。
大型媒介联合 企业
资本
6
公营传播媒介
议会 党团
院外 活动
垄断资本
其他中小媒介
广告 赞助
第八章
3.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公众利益是制约传媒活动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则。 美国1934年《电信法》:公正原则
个人的信息反馈。
最常见的受众监督方式
公 众 利
结成受众团体。
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 诉诸于法律手段。
益
虚假报道或广告/损害名誉权或隐私权
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
最后的手段
7
第八章
第二节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英国学者麦奎尔归纳了“规范理论”的六种类型: 1)极权主义理论 2)自由主义理论 3)社会责任理论 4) 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 5)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 6)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思想家托马 斯·潘恩、托马斯·杰弗逊把自由 主义理论的一些原则写进《独立宣 言》《美国宪法》(1789)。
17
托马斯·杰弗逊Βιβλιοθήκη 第八章4.对早期自由主义理论的评价 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
平等和权利思想起了巨大作用。 资产阶级被迫以人民的名义而要求的自由,同样可以
最大特点:
权利的 意志
统治者
9
第八章
2.极权主义的媒介理论的产生
产生于15世纪中期,近代印刷技术发明不久, 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的气候下产生。
英亨利八世: 第一个禁书法 案(1529)
伊丽莎白一世 发布禁令,由 大主教来管制 出版(1559)
英国第一个出 版特许制度 (1530)
英国都铎王朝: 《星法院法令》 (1586)完整的 出版管理制度。
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 的斗争中形成。
《论出版自由》
• •
“主权在民” “天赋人权”
批判了封建专制制 度对人民自由民主 权利的压制。
弥尔顿
• “观点的公开市场” • “自我修正过程”
美国学者席伯特: 现代自由主义理论 的两个重要原则源 于弥尔顿的思想。
约15 翰·弥尔顿
传播制度
控制研究:
考察和分析各种 制度和制度性因 素在大众传播活 动中的作用。
传播媒介活动
2
第八章
控制研究包括两个方面: 外部制度 内部制度
•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 围绕着一定目标形成的具有 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的和 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
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 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 控制作用的部分。
传播制度
3
第八章
美国政体
行政机构
总统 President 副总统 Vice-President
立法机构
国会Congress 参议院
senate 众议院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 Supreme Court 大法官
第八章
媒介控制表现在多方面,主要有:
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 特别许可。
2 批评权利
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 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
3
无需检查
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 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4
平等传播
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 和“谬误”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14
第八章
3.自由主义媒介理论的产生
11
第八章
我国清朝政府做法:
对民族报业和报刊- 实行高压政策《大清 报律》
对外国报刊-给予治外 法权,把管理主权拱手 让给租界当局
极权主义媒介规范的消失: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极权主义媒介规范的死灰复燃——二战中法西斯的传播体 系,不是对传播媒介的消极控制,而是通过积极的强制改 造使之成为国家宣传机器和战争宣传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