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注射剂与滴眼剂要new

合集下载

注射剂与滴眼剂.知识点梳理

注射剂与滴眼剂.知识点梳理

第四章注射剂与滴眼剂1、注射剂:注射剂是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或无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以及临用前配成液体的无菌粉末。

2、注射剂的特点:(1)注射剂的优点:①药效迅速,作用可靠;②可用于不宜口服用药的患者;③可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④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局麻药。

(2)注射剂的缺点:①使用不便;②注射疼痛;③制备工艺相对较复杂,要求高;④易出安全问题。

3、注射用水:是指纯化水经蒸馏制得的水。

用于配制注射剂,容器的最后一步清洗。

用于配制普通制剂,洗涤、试验用水。

4、四种水的区别:(1)制药用水:包括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

(2)纯化水:原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

(3)注射用水是指纯化水经蒸馏制得的水。

用于配制注射剂,容器的最后一步清洗用于配制普通制剂,洗涤、试验用水。

(4)灭菌注射用水:注射用水经灭菌而得的水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

5、热原的含义及组成:注射后能引起人体特殊致热反应的物质。

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

6、热原的检查方法:家兔法(法定方法)、鲎试剂法(体外热原试验法)。

7、注射剂的质量检查:无菌、无热原、澄明度、pH值、渗透压合适(最宜是等渗、等张)、稳定性、安全性及降压物质。

8、举例:10%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分析(见教材)(1)维生素C呈酸性,刺激性大,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同时还可以增加本品的稳定性。

(2)维生素C与空气接触易氧化,通二氧化碳驱氧,并且加入亚硫酸氢钠抗氧剂,增加其稳定性。

(3)维生素C在金属离子,特别是铜离子存在下,催化氧化,故加入EDTA-2Na络合铜离子,以增强稳定性。

9、注射剂的等渗计算法:例:配制硫酸锌滴眼剂100ml, 内含硫酸锌0.2g,硼酸1g,需加NaCl多少克调节等渗?(硫酸锌和硼酸1%(g/ml)水溶液冰点分别为-0.085℃和-0.283℃)W=(0.52-a)/b10、影响眼用药物吸收的因素: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损失、药物从外周血管消除、pH 和pKa的影响、刺激性、表面张力、粘度。

药剂学-第五章-注射剂与滴眼剂

药剂学-第五章-注射剂与滴眼剂

药剂学-第五章-注射剂与滴眼剂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关于注射剂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药效迅速,作用可靠B.适用不宜口服的药物C.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患者D.不能产生延长药效的作用(正确答案)E.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2.产生的热原致热能力最强的微生物是() [单选题] *A.革兰阳性杆菌B.革兰阴性杆菌(正确答案)C.铜绿假单胞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沙门杆菌3.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 [单选题] *A.磷脂B.脂多糖(正确答案)C.蛋白质D.淀粉E.葡萄糖4.污染热原的主要途径是() [单选题] *A.原辅料带入B.从溶剂中带入(正确答案)C.容器具、管道、生产设备带入D.制备过程中带入E.从输液器中带入5.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 [单选题] *A.无菌B.无热原C.无色(正确答案)D.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E.pH与血液相等或接近6.除去热原的一般方法为() [单选题] *A.聚酰胺吸附B.一般滤器过滤法C.醇溶液调pH法D.药用炭吸附法(正确答案)E.改良明胶法7.不能除去热原的方法为() [单选题] *A.强酸碱处理B.强氧化剂处理C.阴离子交换树脂D.100℃处理(正确答案)E.药用炭吸附8.热原的性质不包括() [单选题] *A.耐热性B.滤过性C.挥发性(正确答案)D.水溶性E.可被氧化剂破坏9.注射用水是纯化水经()制得的水。

[单选题] *A.离子交换B.渗透C.蒸馏(正确答案)D.电渗析E.滤过10.注射用水应于制备后()使用 [单选题] *A.14小时以内B.12小时以内(正确答案)C.15小时以内D.18小时以内E.20小时以内11.注射剂的pH一般控制的范围是() [单选题] *A.2-5B.3-7C.4-9(正确答案)D.5-10E.6-1112.有关检查热原的方法叙述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法定检查法为热原检查法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正确答案)B.家兔法比鲎试验法更准确可靠C.鲎试验法比家兔法灵敏,故可代替家兔法D.鲎试验法对所有内毒素均敏感E.家兔法适用于各种剂型的制剂13.输液剂配制时,需用药用炭处理,其用量为() [单选题] *A.0.1%-1.0%(正确答案)B.0.01%-0.1%C.1.0%-2.0%D.2.0%-3.0%E.3.0%-5.0%14.输液剂的灭菌方法是() [单选题] *A.干热灭菌法B.热压灭菌法(正确答案)C.煮沸灭菌法D.流通蒸汽灭菌法E.低温间歇灭菌法15.可用作静脉注射用脂肪乳的乳化剂的是() [单选题] *A.十二烷基硫酸钠(正确答案)B.甘油C.泊洛沙姆188D.苯甲酸钠E.甜菊苷16.在注射剂中,硫代硫酸钠的作用是() [单选题] *A.抑菌剂B.等渗调节剂C.抗氧剂(正确答案)D.润湿剂E.助悬剂17.与一般注射剂相比,输液剂的质量要求增加的项目是() [单选题] *A.无菌B.无热原C.可见异物D.渗透压E.不得添加抑菌剂(正确答案)18.输液配制通常加入0.1%-1%的药用炭,药用炭的作用不包括() [单选题] *A.吸附热原B.吸附杂质C.吸附色素D.稳定剂(正确答案)E.助滤剂19.凡是对热敏感、在水溶液中不稳定药物制备注射剂时,宜采用的制法是() [单选题] *A.灭菌溶剂结晶法制成注射用无菌分装产品B.冷冻干燥制成注射用冷冻干燥制品(正确答案)C.喷雾干燥法制成注射用无菌分装产品D.无菌操作制成溶液型注射剂E.低温灭菌制成溶液型注射剂20.易水解的药物宜制成() [单选题] *A.注射剂B.大输液C.注射用无菌粉末(正确答案)D.混悬型注射剂E.乳浊型注射剂21.滴眼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中,混悬液型滴眼剂() [单选题] *A.不得超过70μm的颗粒B.不得超过65μm的颗粒C.不得超过60μm的颗粒D.不得超过55μm的颗粒E.不得超过90μm的颗粒(正确答案)22.不能作为注射剂溶剂的是() [单选题] *A.纯水(正确答案)B.乙醇C.大豆油D.丙二醇E.聚乙二醇23.有关滴眼剂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B.正常眼科耐受的pH为5.0-9.0C.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离子大小不得检出大于90μm的粒子D.滴入严重的药物首先进入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在进入虹膜E.增加滴眼剂的黏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慢,不利于药物的吸收(正确答案)24.注入大量低渗溶液可导致() [单选题] *A.红细胞聚集B.红细胞皱缩C.红细胞不变D.溶血(正确答案)E.药物变化25.对血浆代用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渗透压与血浆相近B.可用于暂时维持血压C.可以代替全血(正确答案)D.临床上常用氟碳乳剂E.是胶体溶液26.取注射剂适量,采用显微计数器测定,该方法是检查注射剂中的() [单选题] *A.澄清度B.细菌C.热原D.不溶性微粒(正确答案)E.树脂27.滴眼剂的制备过程一般为() [单选题] *A.容器处理→配液→滤过→无菌分装→灭菌→质检→包装B.容器处理→配液→滤过→灭菌→无菌分装→质检→包装(正确答案)C.容器处理→灭菌→配液→滤过→质检→包装D.容器处理→配液→灭菌→滤过→无菌分装→质检→包装E.容器处理→配液→滤过→无菌分装→质检→包装28.滴眼剂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的作用是() [单选题] *A.调节渗透压B.调节pHC.调节黏度(正确答案)D.抑菌29.不能作为滴眼剂附加剂的是() [单选题] *A.抑菌剂B.pH调节剂C.渗透压调节剂D.增稠剂E.崩解剂(正确答案)30.高温法破坏热原是利用热原的() [单选题] *A.耐热性(正确答案)B.滤过性C.被吸附性D.水溶性E.酸碱性31.用重铬酸钾硫酸溶液破坏热原是利用热原的() [单选题] *A.耐热性B.滤过性C.被吸附性D.水溶性E.酸碱性(正确答案)32.用药用炭除去热原是利用热原的() [单选题] *A.耐热性C.被吸附性(正确答案)D.水溶性E.酸碱性33.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除去热原是利用热原的() [单选题] *A.耐热性B.滤过性C.被吸附性(正确答案)D.水溶性E.酸碱性34.下列属于抗氧剂() [单选题] *A.亚硫酸钠(正确答案)B.磷酸二氢钠C.苯甲酸D.葡萄糖E.卵磷脂35.下列属于pH调节剂() [单选题] *A.亚硫酸钠B.磷酸二氢钠(正确答案)C.苯甲酸D.葡萄糖E.卵磷脂36.下列属于抑菌剂() [单选题] *A.亚硫酸钠B.磷酸二氢钠C.苯甲酸(正确答案)D.葡萄糖E.卵磷脂37.下列属于止痛剂() [单选题] *A.亚硫酸钠B.磷酸二氢钠C.苯甲酸(正确答案)D.葡萄糖E.卵磷脂38.脂肪乳剂注射液属于() [单选题] *A.电解质输液B.营养输液(正确答案)C.非胶体输液D.血浆代用液E.非电解质输液39.葡萄糖液属于() [单选题] *A.电解质输液B.营养输液(正确答案)C.非胶体输液D.血浆代用液E.非电解质输液40.葡萄糖液属于() [单选题] *A.电解质输液(正确答案)B.营养输液C.非胶体输液D.血浆代用液E.非电解质输液41.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属于() [单选题] *A.电解质输液B.营养输液C.非胶体输液D.血浆代用液(正确答案)E.非电解质输液42.硼酸为滴眼剂的() [单选题] *A.滴眼剂中作渗透压调节剂(正确答案)B.滴眼剂中作抑菌剂C.滴眼剂中作黏度调节剂D.滴眼剂中作抗氧剂E.滴眼剂中作助溶剂43.硫柳汞为滴眼剂的() [单选题] *A.滴眼剂中作渗透压调节剂B.滴眼剂中作抑菌剂(正确答案)C.滴眼剂中作黏度调节剂D.滴眼剂中作抗氧剂E.滴眼剂中作助溶剂44.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滴眼剂的() [单选题] *A.滴眼剂中作渗透压调节剂B.滴眼剂中作抑菌剂C.滴眼剂中作黏度调节剂(正确答案)D.滴眼剂中作抗氧剂E.滴眼剂中作助溶剂45.聚乙二醇为滴眼剂的() [单选题] *A.滴眼剂中作渗透压调节剂B.滴眼剂中作抑菌剂C.滴眼剂中作黏度调节剂(正确答案)D.滴眼剂中作抗氧剂E.滴眼剂中作助溶剂46.乳剂型注射剂() [单选题] *A.为纯净的水溶液B.为胶体溶液C.药物可在体内定向分布(正确答案)D.用于疾病诊断E.使在水中易分解失效的药物保持稳定47.注射用无菌粉末() [单选题] *A.为纯净的水溶液B.为胶体溶液C.药物可在体内定向分布D.用于疾病诊断E.使在水中易分解失效的药物保持稳定(正确答案)48.脊椎腔注射剂() [单选题] *A.为纯净的水溶液(正确答案)B.为胶体溶液C.药物可在体内定向分布D.用于疾病诊断E.使在水中易分解失效的药物保持稳定49.血浆代用液() [单选题] *A.为纯净的水溶液B.为胶体溶液(正确答案)C.药物可在体内定向分布D.用于疾病诊断E.使在水中易分解失效的药物保持稳定50.热原性质包括() *A.耐热性(正确答案)B.滤过性(正确答案)C.水溶性(正确答案)D.不挥发性(正确答案)E.被吸附性(正确答案)51.可作为注射液的抑菌剂的有() *A.苯甲酸(正确答案)B.苯酚(正确答案)C.聚山梨酯40D.亚硫酸钠E.硫柳汞52.安瓿的质量检查包括() *A.外观(正确答案)B.耐热(正确答案)C.容积D.耐酸(正确答案)E.耐碱(正确答案)53.安瓿的处理工序包括() *A.圆口(正确答案)B.切割(正确答案)C.洗涤(正确答案)D.干燥(正确答案)E.灭菌(正确答案)54.注射剂配液宜选用() *B.碱性硬质玻璃C.耐酸碱的陶瓷器具(正确答案)D.铝制品E.无毒聚乙烯塑料用具(正确答案)55.可用于滤过除菌的是() *A.G4垂熔玻璃B.0.45μm的微孔滤膜C.G6垂熔玻璃(正确答案)D.0.22μm的微孔滤膜(正确答案)E.G3垂熔玻璃56.关于注射剂的滤过描述正确的是() *A.一般大量药液采用减压过滤,少量采用加压滤过B.加压过滤滤层不易松动(正确答案)C.减压过滤压力稳定,滤速块D.加压过滤外借空气易漏入滤过系统E.先粗滤后精滤(正确答案)57.注射剂中防止药物氧化的附加剂有() *A.磷酸盐B.硫柳汞C.依地酸二钠(正确答案)D.硫脲(正确答案)E.苯甲醇58.对注射用无菌粉末描述正确的是() *B.对热不稳定或易水解的药物宜制成此剂型(正确答案)C.按无菌操作法操作(正确答案)D.为无菌的干燥粉末或海绵状物(正确答案)E.只能通过无菌粉末直接分装法来装备59.下列对热原的叙述正确的有() *A.热原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正确答案)B.热原为有磷脂、脂多糖、蛋白质组成的高分子复合物(正确答案)C.磷脂是热原的主要活性成分D.热原主要由革兰阴性杆菌产生,且致热活性最强(正确答案)E.活的细菌病不能将热原排出体外60.可用于注射给药的分散体系有() *A.溶液(正确答案)B.乳状液(正确答案)C.混悬液(正确答案)D.无菌粉末(正确答案)E.胶体溶液(正确答案)。

注射剂与滴眼剂-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注射剂与滴眼剂-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需加入0.478g的氯化钠调节可成等渗溶液
2、氯化钠等渗当量: 氯化钠等渗当量:与该药物1g呈现等渗效应的NaCl的量。 计算公式:X=0.009V-EW V:需配的溶液体积 W:药物的克数 例:欲配制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150ml,应加入多少NaCl, 使其成为等渗溶液? X=0.009*150-0.18*3=0.81g E:药物的氯化钠等渗当量
4)钛滤器
特点:抗热震性能好、强度大、重量轻、不易破碎, 过滤阻力小,滤速快
4、滤器选择 粗滤(预滤) 砂滤棒、板框式压滤器、钛滤器 精滤(末端滤过) 垂熔玻璃滤器、微孔滤膜
除菌
垂熔玻璃滤器6号、微孔滤膜0.22m
5、滤过装置
1)高位静压滤过装置(压力稳定,质量好,但滤速慢)
2)减压滤过装置(压力不够稳定,易使滤层松动) 3)加压滤过装置 (质量好、产量高 ,常用)
硫酸锌滴眼液
处方:硫酸锌 硼酸 注射用水 加至 2.5g 适量 适量 1000ml 32g 适量 适量 2000ml
已知:1%硫酸锌冰点下降为0.085℃ 1%硼酸冰点下降为0.283℃ 计算调节等渗要加入硼酸的多少克?
硫酸阿托品滴眼液
处方: 硫酸阿托品 10g 氯化钠 适量 注射用水 适量 全量 1000ml 已知: 阿托品(NaCl等渗当量0.13)
凝集成凝胶
§3
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
一、注射剂的溶剂
(一)注射用水
纯化水: 配制普通液体药剂、试验
制 药 用 水
注射用水:配制注射剂,容器的最后清洗
灭菌注射用水:粉针剂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
1、质量要求: 2、注射用水的制备 原水处理: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 注射用水:多效蒸馏水机、气压式蒸馏水机 3、注射用水的收集:初馏液弃去,防止污染 注射用水的贮存:灭菌密封,80 ℃以上保温、65 ℃以上 保温循环或4 ℃以下存放,12h内用

药剂学注射剂和滴眼剂

药剂学注射剂和滴眼剂

肌内和皮下注射、小剂量静脉注射: 肌内和皮下注射、小剂量静脉注射:4~9; ; 大剂量静脉注射: 大剂量静脉注射:7.35~7.45;椎管注射:7.4 ;椎管注射:
第十章 注射剂和眼用溶液剂
渗透压调节剂
1、定义 、 • 等渗溶液 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系指与血浆渗 : 透压相等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概念。 物理化学概念 透压相等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概念。 • 等张溶液 等张溶液(isotonic solution):系指渗透压与红 : 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属于生物学概念。 生物学概念 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属于生物学概念。 • 溶液中质点数相等者为等渗。 溶液中质点数相等者为等渗。 • 注入机体内的液体一般要求等渗,否则易产生 注入机体内的液体一般要求等渗, 刺激或溶血等。 刺激或溶血等。
第四章 注射剂和滴眼剂
第二节
定义
热原(pyrogen)是微生物 热原(pyrogen)是微生物 (pyrogen) 产生的内毒素 内毒素, 产生的内毒素,微量即 可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 常升高。 常升高。


组成
磷脂 脂多糖 蛋白质组成 脂多糖具有很强的热原 脂多糖具有很强的热原 活性。 活性。
第四章 注射剂和滴眼剂
注射剂污染热原的途径: 注射剂污染热原的途径:
1、由溶剂带入/蒸馏操作不当、注射用水储存不当或过久 、 2、由原辅料带入/包装损坏、受潮、生物制品 、 3、由容器或用具、管道、装置等带入 、由容器或用具、管道、 4、由制备过程带入/空气、环境、人员卫生,操作时间过 、
长,产品灭菌不及时等
5、由储存中带入/密闭不合格 、 6、由使用过程带入/输液器、注射针筒针头、配药器具, 、
式 蒸 馏 水 器 结 构 示 意 图

注射剂和滴眼剂

注射剂和滴眼剂

国外: 美国Abbott(雅培)药厂: 新鲜水→碳滤→去离子→脱CO2 →贮存(得去 离子水) →气压式蒸馏水器 美国Barnstead(巴恩斯德)制水设备公司 自来水→多介质预滤→混合床去离子→UV消 毒→膜滤(0.2~0.45μm) →缓冲贮存→多效蒸馏 水器 日本扶桑制药厂 自来水→多介质预滤→反渗透→去离子混合床 →过滤烧结棒→UV杀菌→贮存→超滤→UV杀菌 →多效蒸馏水器
反渗透膜:醋酸纤维素、芳香族聚酰胺膜
3. 注射用水制备技术 (1)蒸馏法 在纯化水基础上;



可除去水中所有不挥发性微粒(包括悬浮 物、胶体、细菌、病毒、热原等杂质); 可溶性小分子无机盐、有机盐;可溶性高 分子材料等。 最经典、最可靠 多效蒸馏器、气压式蒸馏水器
(2)反渗透法 至少二级反渗透装置 (3)综合法 自来水→ →砂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 → →细过滤器→ →电渗析或反渗透装置→ →阳离子树脂床→ → 脱气塔→ →阴离子树 脂床→ →混合树脂床→ →多效蒸馏水器或 气压式蒸馏水器→ →热贮水器(80℃) → →注射用水。
第七章
注射剂和滴眼剂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1 §2 §3 §4 §5 §6
概述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相关技术和理论 注射剂 输液 注射用无菌粉末 眼用制剂
第一节 概述
1. 定义

“规定无菌制剂”(无菌检查)与“非规 定无菌制剂”(限菌制剂,微生物限度检 查) 灭菌制剂 无菌制剂(狭义)
无菌制剂 (广义)
优点:性质稳定、不脱渣、不吸附药 液、不改变药液pH、易清洗。 用完用水抽洗,并以1%~2%硝酸钠-硫 酸液浸泡。


3号常压过滤,4号 减压或加压过滤; 6号 以及G5、G6号用于无菌过滤

注射剂与滴眼剂

注射剂与滴眼剂

第八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第一节 概述 一、注射剂的分类与特点 注射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一)注射剂的分类 按分散系统,注射剂可分为四种类型: 1.溶液型注射剂 对于易溶于水而且在水溶液中稳定的药物,则制成水溶液型注射剂,如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

有些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若溶于油,可制成油溶液型注射液,如黄体酮注射液。

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又可将其分为,低分子溶液型(如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和高分子溶液型(如右旋糖酐注射液)。

2.乳剂型注射剂 水不溶性液体药物或油性液体药物,根据医疗需要可以制成乳剂型注射剂,例如静脉注射脂肪乳剂等。

3.混悬型注射剂 水难溶性药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作用的药物,可制成水或油混悬液,如醋酸可的松注射液。

这类注射剂一般仅供肌内注射。

溶剂可以是水,也可以是油或其他非水溶剂。

4.注射用无菌粉末 注射用无菌粉剂亦称粉针,系将供注射用的无菌粉末状药物装入安瓿或其他适宜容器中,临用前加入适当的溶剂(通常为灭菌注射用水)溶解或混悬而成的制剂,例如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如青霉素G-钠、门冬酰胺酶等的无菌粉末。

注射用无菌粉末可用溶剂结晶法、喷雾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等制得。

(二)注射剂的特点 从吗啡制成第一个注射剂100多年来,注射剂已成为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因为它具有许多优点: 1.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 药物的给药途径不经过消化系统和肝脏而直接注入人体组织或血管,不会受到消化液的破坏和食物的影响,所以剂量准确、吸收快、作用迅速。

特别是静脉注射,不需经过吸收阶段,适用于抢救危重病人之用。

如尼可刹米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吗啡中毒及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氯磷定静脉注射用于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2.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某些药物,如青霉素或胰岛素可被消化液破坏,庆大霉素口服不易吸收。

第五章注射剂与滴眼剂

第五章注射剂与滴眼剂

知识链接:鲎试剂
❖ 鲎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它的血液是蓝色的,与 注射液中的热原反应发生凝固或变色。
药物制剂技术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药物制剂技术》配套光盘
第五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
第五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
学习目标 导学情景
授课内容
主要 内容
知识链接
点滴积累
学以致用 目标检测
学习目标
1.掌握注射剂和滴眼剂的处方组成、生产工艺流程、操 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熟悉注射剂和滴眼剂的质量检查项目和要求,热原的 组成、性质、污染途径和除去方法。 3.了解热原的检查方法、滴眼剂的附加剂。 4.熟练掌握注射剂、输液剂的生产工艺与管理。 5.学会解决输液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会常用滴 眼剂的制备方法。
点滴积累
1.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包括:“三无”(无菌、无热原、 无可见异物)、pH(4~9)、渗透压(尽可能等渗) 、安全性(不引起毒性或对组织产生过度的刺激) 、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与生物学稳定性 ,有效期内药效不发生变化)、其他(有效成分含 量、杂质限度和装量差异限度检查等)均应符合药 品标准。
5. 可吸附性 热原能被药用炭、白陶土、硅藻土等吸附 ,还可被离子交换树脂,尤其阴离子交换树脂所交换 而除去。
6. 其它:热原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超声波等破 坏。
授课内容 第二节
二、污染热原的途径
热原
(一)注射溶剂:引入热原的主要途径。 (二)由原辅料带入 (三)由容器、用具、管道和装置等带入 (四)生产过程中污染 :不严格采用净化程序 (五)由输液器带入
或聚酰胺膜除去热原)及超滤法等。
授课内容 第二节
四、检查热原的方法

注射剂第五章

注射剂第五章

热不稳定的: 100C 15min(Vit C,地塞米松磷酸钠)
七、质量检查
装量、可见异物、微粒、无菌和热原 八、印字与包装 安瓿上印:注射剂的名称、规格及批号
举例
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处方:盐酸普鲁卡因 氯化钠 盐酸 注射用水加至 0.5g 8.0g 适量 1000ml
处方分析 主药 等渗调节剂 pH调节剂
制法:取注射用水约800ml,加入氯化钠,搅拌溶解,再加盐 酸普鲁卡因使之溶解,用0.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为 4.0~4.5,加注射用水全量搅匀,滤过,灌封于安瓿中,用流 通蒸汽100℃30min灭菌。
2、维生素C注射液 处方:维生素C 依地酸二钠 碳酸氢钠 亚硫酸氢钠
104g 0.05g 49.0g 2.0g
二、制备
(一)输液剂生产工艺流程
车间要求:配液在1万级洁净度
滤过及灌封等要求洁净度达到100级
(二)包装容器及处理 输液瓶、丁基胶塞和铝盖
(三)输液剂的配制
浓配法
用针用活性炭(pH3~5时,吸附力强,吸附20~30min)
(四)输液剂的滤过
(五)输液剂的灌封
灌注→加薄膜→盖橡胶塞→轧铝盖
环境:洁净度100级
调节等渗的计算方法 1、冰点下降数据法: 依据:冰点相同的稀溶液具有相等的渗透压。 计算公式:
0.52-a W= b a:未经调节的药物溶液冰点降低值 b:1%(g/ml)等渗调节剂的冰点降低值
例:配制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100ml,需要加多少NaCl, 使其成等渗溶液? 查表:a=0.122*2 b=0.58 W=(0.52-0.244)/0.58=0.478g
超声波→气→水→气→水→气
3、干燥灭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浓度超过10%,肌注有疼痛感或会有溶 血作用。
v 静注时防止溶血的发生。(乙醇易透过 人红细胞膜)
(2)丙二醇:
v 能溶解多种挥发油;
v 溶解范围广,广泛用作注射用溶媒,供 肌内、皮下或静脉注射。
v 皮下或肌内注射时有些局部刺激性。
(3)聚乙二醇(PEG)
v PEG300、400均可用作注射用溶媒;
等张调节剂(tonicity adjustment)
v 药液是否等张:不通过测定其渗透压 决定,须经体外溶血试验
v 常用等张调节剂:葡萄糖(5.5%)、 氯化钠(0.9%)、甘油(2.25%,用 于静脉脂肪乳)、硫酸钠(1.6%,不 能用于钡类安瓿)
(3) 止痛剂:
v 单纯由注射器引起的机械刺激不加止痛 剂。
Ion exchange resin
(2) 电渗析法:
v 当原水中含盐量高达3000mg/L时,不宜 用离子交换法,采用电渗析法。
v 依据电场作用下离子定向迁移及交换膜 的选择透过性设计。
Ion Exchange Membranes are selectively permeable to ions (Fig.1-1) and are divided into Cation Exchange Membranes and Anion Exchange Membranes. Since negative-charged groups are fixed to a Cation Exchange Membrane (Fig.1-2), anions are rejected by the negative charges and can not permeate through the Cation Exchange membrane. That is the Cation Exchange Membranes are only permeable to cations. The Anion Exchange Membranes perform opposite way to the Cation Exchange membranes. This selective permeations are carried out by DC current at an Electrodialyzer.
✓ 碘值(79~128):不饱和键的多少。
• 过低,表明含矿物油、蜡或固醇类杂质太多;
• 过多,表明含不饱和键多,易被氧化酸败、稠度变 大甚至干涸,也易与氧化性药物相互作用。
✓ 皂化值(185~200):油中游离脂肪酸和结合成酯 的脂肪酸的总量多少,可看出油的种类和纯度。
• 过高:表明脂肪酸的分子量小(如三丁酸酯为557), 亲水性变大,甚至失去油脂的特性。
v 常用:苯甲醇(1%)、三氯叔丁醇 (0.25%~0.5%)、盐酸普鲁卡因 (0.5%~2%)、利多卡因(0.5%~1 %)
v 局部止痛剂一般仅限于肌内或皮下注射; 静脉内感觉神经分布少,静脉注射剂中 一般不加止痛剂。
6 其它
v 填充剂:用于冷冻干燥的注射剂,尤其是 剂量小的药物。如甘露醇。
v 保护剂:用于蛋白质类药物和脂质体的处 方,可防止蛋白质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变性 失活,又可防止量小的蛋白质类药物被设 备、滤器和容器吸附。如人血白蛋白、乳 糖。
• 过低:表明油脂中脂肪酸分子较大或含不皂化物 (如固醇)等杂质较多,则注射困难,吸收亦差。
✓ 酸值(不大于0.56):说明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多 寡
• 酸值高,表明油脂水解酸败严重,分解产物如醛类、 酮类和脂肪酸含量过高,会影响某些药物的稳定性, 且有刺激性,不宜注射,必须精制。
(2)油酸乙酯: v 能与脂肪油混溶,粘度较小,易变色,
第二节 注射用溶剂与附加剂
1 注射用水
v 纯化水(pure water) :原水经蒸馏法、离子 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得供药用 的水,不含任何防腐剂。用于配制普通药物制 剂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不得用于注射液的配制。
v 注射用水(water for injection) :纯化水经 蒸馏所得的水。配制注射剂用的溶剂。
v 碘值、皂化值和酸值是评定注射用油的重要指标。 v 注射用油必须存放于避光密闭洁净容器中。
v 可加入没食子酸丙酯、生育酚等抗氧剂。
v 质量要求:无异臭、无酸败味;色泽、10 ℃保持 澄明;碘值、皂化值、酸值
v 我国药典规定常用者:麻油(最适合做注射用, 内含天然抗氧剂,是最稳定的植物油)、茶油、 花生油、豆油、橄榄油。
油溶性:没食子酸及其酯、生育酚、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等。
2 金属络合剂:
v 维生素C、肾上腺素、普鲁卡因等的氧化降解,可被微量重金属 离子(铜、铁、锌等)催化加速。
v 金属络合剂降低催化作用,提高药物稳定性; v 最常用:EDTA钠盐,0.01%~0.05%。 3 惰性气体 对氧敏感的药物,在与空气中的氧或与溶解在药液中的氧接触时,
v 一般肌内或皮下注射可加抑菌剂;
v 常用:新洁尔灭、苯甲醇(1.0%)、尼泊 金甲酯(0.18%)、尼泊金丙酯(0.02 %)、苯乙醇(0.25%~0.5%)。
5 增加机体适应性的附加剂
(1) pH调节剂:
v 小剂量静脉注射液pH可在3.0~10.5间 (血液是良好的缓冲系统);
v 其它途径注射给药或大量静脉注射, pH4~9(9以上,易发生组织坏死,3以 下,剧烈疼痛与静处方组成
v 处方组成:原料:注射用原料 溶剂:注射用水、油、其他注射用非水溶剂 附加剂:缓冲剂、抑菌剂、局麻剂、抗
氧剂、等渗调节剂、 增溶剂、湿润剂、乳化剂、助悬剂、填充 剂、稳定剂、保护剂
注射用原料
v “注射用规格”。不同批号的原辅 料,生产前必需作小样试制。
加抗氧剂。
(3)苯甲酸苄酯:
v 不溶于水和甘油,能与乙醇、脂肪油混 溶。
v 如二巯基丙醇,制成水溶液不稳定,但 又不溶于油,可用本品制成油溶液。
❖ 矿物油不被机体代谢吸收,不能做注射用。 ❖ 油性注射液只供肌肉注射。
3 其他注射用非水溶剂
(1)乙醇:
v 注射用溶剂时浓度可高达50%。
v 可供肌内和静脉注射。
v 静脉(intravenous IV):推注(50ml以内)和静滴。多为水溶液或 O/W型乳剂,油溶液和混悬液以及能导致溶血或蛋白沉淀的药物不宜, 考虑药液的等张和pH。
v 脊椎腔(vertebra caval):10ml以下,渗透压与脊椎液相等。 v 动脉内給药(intra-arterial):将药物注入靶区动脉末端。诊断用动
❖ 采用药物与配位体形成复盐:咖啡因+ 苯甲酸钠、茶碱+乙二胺;
❖ 加酸碱形成可溶性盐:环丙沙星制成乳 酸盐、SD-Na
(2) 采用非水溶媒或复合溶媒:
(3) 前体药物法(prodrug approach):甲 硝唑在水中溶解度仅10mg/ml,制成前药 甲硝唑磷酸酯后溶解度500mg/ml.
4 抑制微生物生长的附加剂 v 静脉或椎管等注射者不得加抑菌剂;
v 俗称:小量:针剂;大剂量:输液 v 组成:药物、溶剂、附加剂、特制容
器。
无针粉末注射剂
(三)注射剂的分类
❖ 溶液型:水溶液和油溶液; ❖ 混悬型:水中溶解度小或延长疗效的药物; ❖ 乳剂型:水不溶性药物;淋巴靶向性 ❖ 注射用无菌粉末(粉针):采用无菌操作技法或冻
干技术制成的注射用无菌粉末或块状制剂。
v 主要有:缓冲剂、抑菌剂、局麻剂、抗氧剂、
等渗调节剂、增溶剂、湿润剂、乳化剂、助悬 剂、填充剂、稳定剂、保护剂。
v 要求:安全无害,不影响主药的疗效和含量测
定,并应在成品标签上注明附加剂的名称和用 量。
1 增加主药化学稳定性的附加剂
v 化学稳定性以氧化变质为常见。
1 抗氧剂:
水溶性:焦亚硫酸盐(pH低)、亚硫酸盐(pH高)、亚硫酸氢盐 (pH中等)。
第五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
Helen
第一节概述
v 一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定义:
v 灭菌制剂:指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 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 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v 无菌制剂:指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 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 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二、注射剂的定义特点分类
(一)定义: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人体 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和混悬液以及 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灭菌粉 末。
易氧化变质。
v 常用高纯度的惰性气体氮气、二氧化碳来取代药液和容器中的空 气。
v 可在配液时直接通入药液或在灌封时通入安瓿以置换液面上的空 气。
v 氮气几乎可适用于所有易氧化的药物。
3 增加主药溶解度的附加剂
(1)增溶助溶:
❖ 难溶性药物常用表面活性剂增溶:维生 素K1注射剂中加有麻油和吐温80增溶;
(5)二甲基乙酰胺(DMA)
v 澄明中性液体; v 与水、乙醇任意混和, v 对药物溶解范围广泛;
v 连续使用要注意其慢性毒性。
4注射剂主要附加剂
v 附加剂:为确保注射剂的安全、有效和稳定,
除主药外,可添加适当的物质以:
❖ 增加主药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 较少对机体的刺激性和疼痛感;
❖ 抑制微生物生长。
v 调节剂:酸碱或缓冲对(但不能影响有 效成分稳定性):磷酸盐、枸橼酸及其 盐、醋酸及其盐。
(2)等张调节剂(tonicity adjustment)
v 等张:生理等渗溶液,即与红细胞膜张力 相等的溶液。在此溶液中,红细胞不发生
萎缩或溶血,仍可保持其原有大小和形态。 v 通常,小剂量注射剂无须调节等张,为减
三、注射剂的给药途径与质量要求
(一)给药途径
v 皮内(intradermal,ID):0.2ml以下,真皮和表皮间。过敏试验或 疾病诊断:如旧结核菌素稀释液、青霉素皮试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