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作业指导书

进行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检测必须以GB/T12347-2008等现行有效标准及相关标准和现行有效的《煤矿安全规程》等为依据。

1、接样:

1.1办公室负责对客户新近批量订购到货的钢丝绳接受委托检验。

1.2接样时请客户出具出厂证明书、订货合同、提货单等资料、并填写

本中心/站申请书。

2、试样要求

2.1 试样应从外观检查合格的钢丝绳上截取。

2.2钢丝绳直径20~26.5mm的试样最小长度为2倍轮距+圆周长=12.5m,

钢丝绳直径26.5~32.5mm的试样最小长度为15.5m,若为绳卡固定,

还要加上卡绳段长度。由于需要留备样长度,20~26.5mm的试样长

度需26m, 直径为26.5~32.5mm的试样长度需32m。

2.3 试样两端在截取之前应用软金属丝或专用夹头固紧。

3、备样

3.1 对客户的钢丝绳送检、报验样品进行登记、编号、标识。

3.2对钢丝绳进行外观检查,新绳要注意压痕、跳丝、松散、露麻等主要

缺陷,旧绳要注意磨损、断丝、锈蚀、绳芯干硬糟烂等主要情况,并

记录在案。

3.3依据钢丝绳直径和标准中的规定截取钢丝绳长度,直径为20-26.5mm

的钢丝绳截取13m,直径为26.5-32.5mm的钢丝绳截取16m。

3.4对剩余样的剩余部分在编号、标识后存贮保管,期限为检验检测周期。

3.5 实验前,应用沾有煤油或其他溶剂的棉纱将试样表面的油污擦掉,但

允许钢丝绳股间存在少量油脂。

4、试验机

4.1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是钢丝绳试样以一定的包角绕过试验轮,并对其

施加张力,以一定的频率反复弯曲,考核钢丝绳承受弯曲疲劳的性能。

4.2根据最新《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方法》进行钢丝绳弯曲疲劳检测。

4.3选用的弯曲疲劳试验机应该是“绿色”标识且在检定周期内的试验机。

4.4试验参数应依据相应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的规定选取,如无规定,可

根据GB/T12347-2008中6.2条,不同直径的试样选择不同的弯曲试验轮、张力、包角和完全疲劳频率。

4.4.1试验轮选择:钢丝绳直径20~26.5mm 的试样选取直径为1.6m 的试

验轮,根据不同绳径选择相应的衬套;直径为26.5~32.5mm 的试样选择直径为2.0m 试验轮,根据不同绳径选择相应的衬套。

4.4.2张力

张力按照式(1)计算: F ′=K

F

……………………(1) 式中:

F ——试样的最小破断拉力值,单位为千牛(KN ); F ′——试样施加的张力值,单位为千牛(KN ); K ——安全系数,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选取。 试验机加载系统应能满足试验的要求,可以采用机械或荷重对试样

施加张力,张力允许偏差±3%。

4.4.3包角

包角一般不超过180°,允许偏差±2°。 4.4.4弯曲疲劳次数和频率

每个弯曲疲劳循环计为弯曲疲劳2次。

根据实验条件,控制系统应能调节弯曲疲劳频率,允许偏差为±1

次/分钟

4.5实验前应检查试验轮槽表面及尺寸,不得有影响使用的缺陷。 4.6试验轮槽内应清洁干净,不得涂油,但在试验过程中由绳芯挤出的油脂是允许的。

5、 实验环境:一般情况下,试验应在10℃~35℃室温下进行,如有特殊要求,试验温度为23±5℃,试验期间,拉力机四周应干净卫生,且不许堆放任何杂物,光线充足,用肉眼能看见计数器并读数。

6、 试验程序

6.1根据所选取的试验参数,将试样安装到试验机上,固定端头,标记有

效长度,施加张力。

6.2启动电源,计数器复位回零。

6.3实验过程中,各种参数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6.4实验过程一般不应中断,下列情况允许中途停机,但停机时间应不超

过15min;

—检查钢丝绳出现第一根断丝;

—检查钢丝绳是否达到规定断丝根数;

6.5根据有关标准或协议,试验至下列情况下停机,试验结束。

—试样出现第一根断丝;

—试样一股或全部断裂时;

—试样一捻距内断丝根数达到规定值时;

—其它中止试验的条件达到时。

7、进行数据整理

8、实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

a)本标准编号;

b)试样标记(规格、结构、表面状态、强度及产品标准编号);

c)试验条件(有效长度、主动轮直径、试验轮直径、试验轮轮槽半径、

张力、完全疲劳频率、包角、试验环境温度等);

d)试验结果(第一根钢丝断裂时弯曲次数,试样一般或全部断裂时弯曲

次数,一捻距内断丝数达到规定值时弯曲疲劳次数或其他试验结果)。

附:弯曲疲劳试验机技术参数

PL2.0型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

技术参数

设备型号PL2.0

试验有效长度(m) 3.14 弯曲半径(m) 2.0 钢丝绳张力(KN)0~200 包角(o)180 适用钢丝绳直径(mm)26.5~32.5 中心距(m) 4.4 电动机功率(kW)7.5 摆动频率(次/分钟)20

PL1.6型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

技术参数

设备型号PL1.6

试验有效长度(m) 2.51 弯曲半径(m) 1.6 钢丝绳张力(KN)0~100 包角(o)180 适用钢丝绳直径(mm)20~26.5 中心距(m) 3.5 电动机功率(kW) 5.5 摆动频率(次/分钟)20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不同讲解学习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不同 作业指导书是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程序。 可理解为一组相关的具体作业活动或过程(如抹灰、砌砖、插件、调试、装配、完成某项培训)。 -作业指导书也是一种程序,只不过其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的作业活动,而程序文件描述的对象是某项系统性的质量活动。 -作业指导书有时也称为工作指导令或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工作指引等。 ·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b. 作业指导书的种类 ·按发布形式可分为: -书面作业指导书; -口述作业指导书; -计算机软件化的工作指令; -音像化的工作指令。 ·按内容可分为: -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用于指导具体管理工作的各种工作细则、导,则、计划和规章制度等; -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独立的标准操作规范。 c. ISO9000系列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 "如果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5质量时,则应对生产和安装方法制订作业指导书"(GB/T19001-ISO9001--9. 1)。 ·生产作业可由作业指导书规定到必要的程度。应对工序能力进行研究以确定工序的潜能。整个生产中使用工艺规定也应写成书面文件,务个作业指导书中均应引用。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规定圆满完成工作以及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准则。……(GB/T19004-ISO9004--10. 1. 1)。 · "应按照质量体系的规定对作业指导书,规范和图样进行控制"(GB/T19004-ISO9004--11. 5)。

2.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工作细则、标准、作业规范通常应包含的内容. 3. 作业指导书的编号与管理 a. 基本要求 ·内容应满足 -5W1H原则 任何作业指导书都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 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 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 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 How:如何按步骤完成作业。 -"最好,最实际"原则 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效果。 ·数量应满足 -不一定每一个工位,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成文的作业指导书; -"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质量时"才用; -描述质量体系的质量手册之中究竟要引用多少个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就根据各组织的要求来确定; -培训充分有效时,作业指导书可适量减少 -某获证企业质量手册中引用的作业指导书清单,详见附表16。 ·格式应满足 -以满足培训要求为目的,不拘一格; -简单、明了、可获唯一理解; -美观、实用。 b. 编写步骤 ·见作业指导书编写流程图 ·流程图说明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任务一般由具体部门承担; -明确编写目的是编写作业指导书的首要环节;

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二次回路)

######发电厂企业标准 保护装置检验现场作业指导书 Q/FD—(编号)XXX—(序列号)—200X 直流控制和信号、交流电压电流回路 总则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继电保护工作有关二次回路(直流控制和信号、交流电压电流回路)部分的现场检验作业。本指导书是针对各相关继电保护检验规程的补充规定。 引用标准: DL/T995-2006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GB/T 15145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 478 静态继电器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 7261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实验方法 GB4858 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 GB242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220KV线路保护和操作箱装置说明书

目录 一、检验人员职责 二、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三、危险点分析 四、检验项目及作业程序 五、检验记录

一、检验人员职责 1.现场工作负责人职责 1.1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 1.2结合实际进行安全思想教育。 1.3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和值班员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 1.4开工前召开班前会,向工作班成员交待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明确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分工、技术标准及检验质量要求,交待注意事项、危险点及防范措施。执行现场二次回路安全措施。 1.5作为监护人,对检验工作的全过程进行安全和技术把关。 1.6检验工作结束后,检查二次回路安全措施恢复情况,及时召开班后会,进行本次检验工作的安全和技术总结。 2.现场安全责任人职责 2.1检查运行值班员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实际。 2.2检查工作班成员着装是否符合安规要求,检验工作所需安全工器具是否正确完备。 2.3开工前督促负责人开好班前会。 2.4督促工作班成员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安规和现场安全措施,及时制止违章作业及违反安规、两票的行为。 2.5督促工作班成员严格执行检验规程及检验工作有关注意事项。 2.6工作结束后协同工作负责人开好班后会,做好本次检验的安全总结。3.现场工作人员职责 3.1服从工作负责人的工作分工安排。 3.2严格执行安规和现场安全措施,互相关心施工安全。 3.3严格执行本作业指导书,确保检验质量。 3.4及时向现场工作负责人、现场安全责任人反映检验工作中遇到技术和安全问题。 二、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1.图纸、资料的准备 1)准备与工作任务相关且与实验状况一致的图纸;

影响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的因素分析

影响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的因素分析 张钫张平萍 (国家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郑州450007) 摘要本文通过对钢丝绳弯曲疲劳机的选择,弯曲滑轮,试样弯曲频率、包角,张力等影响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结论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质检中心日常试验过程中对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方式的总结,建议用户进行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时应模拟钢丝绳使用现场的情况。 关键词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GB/T12347-1996 The application of steel wire rope—Bending flatigue testing Zhang Fang Zhang Pinping (China National Steel Wire Products Quality Supervision & Testing Center zhengzhou 45 0007)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sis the selection of the bending flatigue machine,be nding pulley, the frequency of sample bending , the angle of steel wire rope r evolving around the bending pulley, the tension of steel wire rope ect. These factors are important for the result of the steel wire rope—bending flatigue test ing. According to the test of steel wire rope—bending flatigue in our ordinary work,we pose the suggestion for user that the steel wire rope—bending flatigu e testing should simulate the scene of the steel wire rope using. Keywords steel wire rope, the machine of steel wire rope –Bending flating te sting, GB/T12347-199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钢丝绳的使用场合越来越多。钢丝绳的弯曲疲劳寿命成为许多工程设计和使用人员关心的问题。我国现行的GB/T12347-1996规定了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方法。它作为一种通用的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方法的标准,并未完全包罗所有的钢丝绳弯曲疲劳类型,同一根钢丝绳的具体使用场合不同,使用的方式不相同,那么它的弯曲疲劳寿命也不相同。在实验室为了更加逼真的反映钢丝绳弯曲疲劳寿命,就要求我们的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方法也不能完全按照GB/T12347-1996执行,应该在理解GB/T12347-1996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钢丝绳广泛使用在煤矿,港口,航空,航天,汽车,摩托车等许多重要的场合。钢丝绳的疲劳试验如果完全按照现行的标准去实施,那么其试验结果将难以准确的反映应用情况。为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路面弯沉试验作业指导书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的试验作业指导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路面的弯沉是测定载重汽车在标准轴荷载,轮胎尺寸,轮胎间隙及轮胎压力下,对路面表面的垂直变形值,根据需要可以是总弯沉或回弹弯沉,以0.01毫米为单位表示。 1.2沥青路面的弯沉以路表温度20℃为准,在其他温度测试时,弯沉值应予温度修正。但对沥青路面厚度等于或小于5cm厚时,不予修正。 1.3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种路面的回弹弯沉以评定路面的承载能力或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也适用于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弯沉检验。 2 仪具与材料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2.1标准车:双轴,后轴双侧4轮的载重车,主要参数见表1.1,测试车可根据需要按公路等级选择,高速公路、一级及二级公路应采用后轴的BZZ-100标准,其他等级公路可采用后轴60KN的BZZ-60标准车。 2.2路面弯沉值,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贝克曼梁由合金铝制成,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与后臂(装百分表)长度分别为240mm和120mm或360mm和180mm两种仪器。其比值为2:1。弯沉采用百分表量得,也可用自动记录装置进行测量。 2.3路表温度计,分度不大于是1℃。 2.4接长杆、直径Φ16mm,长500mm。 2.5 其它:皮尺、口哨、白油漆或粉笔,指挥旗等。 表1.1

3 试验方法 3.1准备工作 3.1.1检查并保持测定用标准车的车况及刹车性能良好,轮胎内胎符合规定充气压力。 3.1.2向汽车车槽中装载(铁块或集料),并用地中衡称量后轴总质量,符合要求的轴重规定,汽车行驶及测定过程中,轴重不得变化。 3.1.3测定轮胎接地面积,在平滑的硬质路面上用千斤顶将汽车后轴顶起,在轮胎下方铺一张新的复写纸,轻轻落下千斤顶,即在方格上印上轮胎印痕,用求积仪或数方格的方法,测算轮胎接地面积,准确至0.1平方厘米。 3.1.4检查弯沉仪百分表量测灵敏情况。 3.1.5当为沥青路面时,用路表温度计测定试验时气温及路表温度(一天中气温不断变化,应随时测定),并通过气象台了解前5天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3.1.6记录沥青路面修建或改建时材料、结构、厚度、施工及养护等情况。 3.2路面回弹弯沉测试步骤: 3.2.1在测试路段布置测点,其距离随测试需要而定。测点应在路面行车道的轮迹带上,并用白油漆或粉笔划上标记。 3.2.2 将试验汽车后轮胎隙对准测点稍后约3-5cm处的位置上。 3.2.3将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之间的缝隙处,与汽车方向一致,梁臂不得碰到轮胎,弯沉仪测应置于测点上(轮隙中心前方3-5cm处),并安装百分表于弯沉仪的测定杆上,百分表调零,用手指轻轻叩打弯沉仪,检查百分表是否稳定回零。弯沉仪可以是单侧测定,也可以是双侧同时测定。 3.2.4测定者吹口哨发令指挥汽车缓缓前进,百分表随路面弯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转动。当表针转动到最大值时,迅速读取初读数L1。汽车仍在继续前进,表针反向回转,待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约3米以上)后,吹口哨或指挥红旗,汽车停止。待表针回转稳定后,再次读取终读数L2。汽车前进的速度宜为5km/h 左右。 3.3从路面测定基层或土基的回弹弯沉的步骤。 3.3.1在测试地点用适当方式开挖或钻孔,孔径不大于Φ450mm,直至欲测定层

渗透检验作业指导书(规范)

渗透检验作业指导书要点 l.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工程概况: 主要介绍工程名称、规模、特点及施工环境。 1.2.工程量: 分类统计需进行渗透检验的工件及焊接接头的名称、规格、数量。 2.编制依据: 列出与渗透探伤相关的所有设计图纸,技术、质量、安环相关的规程、规 范。 3.作业活动中的组织分工和人员职责 3.1作业的组织分工(与相关作业和其他专业的分工) 明确检验委托、检验作业、结果反馈的责任部门和传递渠道。 3.2作业人员的职责(空表格) 列出参加渗透检验工作人员的岗位名称和职责,应包括技术员、班组长、检验作业人员。 4.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作的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接受委托并察看现场(审核委托项目是否齐全、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4.1.2根据委托和通用工艺文件编制工艺卡(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 采用的渗透液的类型及型号

采用的灵敏度试片 采用的渗透方法 采用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环境温度及检验参数 执行的标准 安全注意事项 4.1.3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1.4选择好渗透探伤剂类型及进行灵敏度校验合格 4.1.5辅助工器具及防护用品的准备完毕 4.2作业人员(配置、资格) 4.2.1 探伤人员必须持有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 探伤报告必需由Ⅱ级或Ⅱ级以上的渗透探伤人员签发。 4.2.2探伤人员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且没有色盲、色弱。 4.2.3 检验辅助工必须经过安全和专业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2.4. 作业过程中要认真按作业指导书和工艺卡进行检验。 4.2. 5. 必须遵守现场安全规程和其它有关规定。 4.2.6. 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探伤人员有权停止工作。 4.2.7. 人员最低配备:持证人员1-2名(Ⅱ级);检验辅助工1-2名 4.3作业机具(包括配置、等级、精度等) 4.3.1所配备的工器具(包括渗透探伤试块、操作工具、通讯工具等)。 4.3.2所需仪器、仪表的规格和精度(包括渗透剂、显像剂、温度计等)

现场检测安全作业指导书范文

现场检测安全作业 指导书 1

安全作业指导书二零一四年七月

一、目的 全体员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各种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的意识。做好项目的安全建设工作,完善现场的安全设施,搞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努力实现工程安全生产无死亡的目标。 二、范围 适用于从事现场检测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三、职责 1、由主管领导和各部部长组成安全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检测现场 的安全检查工作; 2、检查部质量监督员负责本部门安全保卫防护工作的日常监督管 理; 3、企业管理部负责本机构安全保卫防护工作的日常管理、监督检 查及验证; 4、企业管理部负责消防器材和防盗设备的配备、更新和查验。 四、工作程序 1、安全教育 检查部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学习安全常识,建立与检查工作相适应的安全责任制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并将安全工作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做好现场人员进场安全教育工作,建立现场“安全交底制度”,进场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及培训。新入场人员

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1.1、公司教育有: ①、一般教育(建筑工程的特点、安全要求和企业、项目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教育); 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教育; ③、安全知识教育; ④、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教育; 1.2、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教育: ①、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②、2米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戴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③、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上或往下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④、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⑤、无操作证人员,严禁使用机电设备(不含手持电动工具)。 1.3、各操作岗位安全教育: 岗位教育包括经理(项目经理)教育、技术管理负责人员教育、安全管理负责人教育、安全员教育、劳务队管理人员教育、其它人员的教育。 1.3.1、项目经理教育包括:

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作业指导书 进行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检测必须以GB/T12347-2008等现行有效标准及相关标准和现行有效的《煤矿安全规程》等为依据。 1、接样: 1.1办公室负责对客户新近批量订购到货的钢丝绳接受委托检验。 1.2接样时请客户出具出厂证明书、订货合同、提货单等资料、并填写 本中心/站申请书。 2、试样要求 2.1 试样应从外观检查合格的钢丝绳上截取。 2.2钢丝绳直径20~26.5mm的试样最小长度为2倍轮距+圆周长=12.5m, 钢丝绳直径26.5~32.5mm的试样最小长度为15.5m,若为绳卡固定, 还要加上卡绳段长度。由于需要留备样长度,20~26.5mm的试样长 度需26m, 直径为26.5~32.5mm的试样长度需32m。 2.3 试样两端在截取之前应用软金属丝或专用夹头固紧。 3、备样 3.1 对客户的钢丝绳送检、报验样品进行登记、编号、标识。 3.2对钢丝绳进行外观检查,新绳要注意压痕、跳丝、松散、露麻等主要 缺陷,旧绳要注意磨损、断丝、锈蚀、绳芯干硬糟烂等主要情况,并 记录在案。 3.3依据钢丝绳直径和标准中的规定截取钢丝绳长度,直径为20-26.5mm 的钢丝绳截取13m,直径为26.5-32.5mm的钢丝绳截取16m。 3.4对剩余样的剩余部分在编号、标识后存贮保管,期限为检验检测周期。 3.5 实验前,应用沾有煤油或其他溶剂的棉纱将试样表面的油污擦掉,但 允许钢丝绳股间存在少量油脂。 4、试验机 4.1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是钢丝绳试样以一定的包角绕过试验轮,并对其 施加张力,以一定的频率反复弯曲,考核钢丝绳承受弯曲疲劳的性能。 4.2根据最新《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方法》进行钢丝绳弯曲疲劳检测。 4.3选用的弯曲疲劳试验机应该是“绿色”标识且在检定周期内的试验机。

作业指导书(路基土石方)

少林寺至洛阳高速公路SL03标段 路基土石方工程 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被交底人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少洛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OO三年二月二十日

第一章概述 由于本标段内路基土石方工程量大,工期紧,部分高填深挖地段施工难度大,而且路基施工受结构物施工进度的制约,所以本标段的路基土石方工程任务相当繁重。 为“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的完成本标段内路基土石方工程,更好的指导现场施工作业,特制定本施工作业指导书,望各路基施工队在施工中切实落实,严格执行。 第二章施工技术方案 一、总体方案 根据本标段挖方量大于填方量的特点,施工中充分利用移挖作填,合理进行土石方调配。路基填筑施工中采用挖掘机和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摊铺、平地机平整、压路机压实、人工配合挖掘机修整边坡的“挖、装、运、平、压、检修”一条龙作业,按“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法进行施工。挖方地段采用推土机近距离推土,远距离运土采取挖掘机挖土、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推土、刮平机刮土;软石采用机械开挖,坚石、次坚石采用爆破开挖。 填方高度≥8米的路堤基底和填石路基必须用击振力不小于60T的压实机械碾压。 路基检测采用灌砂法(要求用Φ150mm灌砂桶)进行压实度的检测,利用全站仪及水准仪进行路基横纵断面尺寸及标高的量测。 二、施工技术方案 (一)施工准备 1、交接线路控制桩。施工前测量人员要对水准点进行增设(至少每200m一点),同时放出路基中桩、边桩、取弃土位置,并且每100米标注路基填挖高度。 2、防水、排水 施工前做好排水工作,使施工场地排水畅通,不留积水。路堑施工前做好截水,在进行排水设施施工时按永临结合的原则进行,保证排水不得排入农田耕地或污染自然水源,也不能引起淤积、阻塞、冲刷。 3、清理场地与填前夯(压)实 施工前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在施工前砍伐和移植,将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300mm内的草皮、农作物根系和表土清除,树根全部挖除,对墓穴等挖除后进行局部夯实处理,场地清理完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使

作业指导书及检验规程

碳酸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指导生产人员生产操作,使碳酸饮料生产操作规化、标准化、程序化。 2、适用围 适用于本公司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 3、职责 3.1生产车间负责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并负责进行记录。 3.2检验室负责在制品质量检查,并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 4、作业过程 4.1工艺流程 见文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4.2作业流程 4.2.1 收 选用符合产品标准的各类食品用原辅料,已实行生产可证管理的原果浆、果葡糖浆、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等产品须采购有食品生产可证(QS证书)的产品。按《进货查验及记录规》的规定进行验收,不合格原料禁投入生产。食品生产用各类原料必须使用食品级原料,农产品应新鲜良好,无萎缩、畸形、病虫及霉烂现象,不得使用来历不明的原料进行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围和添加量应格按照GB2760的规定。

4.2.1工艺水制取s 421.1每天生产前,对砂滤罐、碳滤罐进行5~10分钟"反、正”冲,直到排出之水无 果蔬汁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指导生产人员生产操作,使果汁饮料生产操作规化、标准化、程序化。 2、适用围 适用于本公司果汁饮料的生产操作 3、职责 3.1生产车间负责果汁饮料的生产操作,并负责进行记录。 3.2检验室负责在制品质量检查,并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 4、作业过程 4.1工艺流程 见文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4.2作业流程 4.2.1工艺水制取 4.2.1.1每天生产前,对砂滤罐、碳滤罐进行5~10分钟“反、正"冲,直到排出之水无杂质。4.2.1.2经砂滤、碳滤制取初滤水入水罐中备用。 4.2.1.3生产时打开初滤水罐底阀,并开启紫外线灭菌器,启水泵经5u和lu精滤和紫外 线消毒器消毒以制取精滤工艺水,供生产备用。 4.2.2原辅材料购进验收 4.2.2.1选用符合产品标准的各类食品用原辅料,已实行生产可证管理的浓缩果汁、果葡糖浆、白砂糖和食品添加剂等,必须采购有食品生产可证并经第三检验合格并有合格证的产品,按《进货查验及记录规》进行验收,不合格品禁投入生产。 422.2原辅材料按先入先出原则,并确保在保质期无变质现象才能投入生产。不得使用来 历不明的原料进行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围和添加量应格按照GB2760的规定。

路面弯沉仪操作规程

路面弯沉仪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 1、检查并保持测定用标准车的车况及刹车性能良好,轮胎内胎符合规定充气压力。 2、向汽车车槽中装载(铁块或集料),并用地中衡测量后轴总质量,符合要求的轴重规定,汽车行驶及测定过程中,轴重不得变化。 3、用新的复写纸测定轮胎接地面积。 4、检查弯沉仪百分表测量灵敏情况。 二、使用操作 1、将试验车后轮轮隙置于行车道上,把路面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之间的缝隙处,与汽车方向一致,梁臂不得碰到轮胎,弯沉仪测头置于测点上(轮隙中心前方3~5cm处),并安装百分表于弯沉仪的测定杆上,百分表调零,用手指轻轻叩打弯沉仪,检查百分表是否稳定回零。 2、测定者吹哨发令指挥汽车缓缓前进,百分表随路面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转动。当表针转动到最大值时,迅速度取初读数。汽车仍在继续前进,表针反向回转,待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吹口哨让汽车停止。待表针回转稳定后,再次读取终读数。

路面平整度仪操作规程 1、接好各电缆线,连接电缆时要注意方向。将“电源”开关打开,打印机空走一行,显示器“888”,说明机器工作正常。静态工作状态下,按“工作/静态”键,使仪器进入静态工作程序。按启动键并释放之。此时显示器应显示平整取样值,随着平整传感器顶杆的移动,显示数据也做相应的变化。按“停止”键并释放之,结束测试,显示器显示“888”,静态测试主要用于仪器精度的检查和计量标定,在仪器在出厂前,计量已标定好,用户不可在不具备计量标定的基本条件下,打开机箱,随意再次标定。 2、作状态下,打开“电源”开关,打印机空走一行,显示器显示“888”。释放“工作/静态”键,使仪器进入工作状态。由拨码盘从左到右依次输入道路号(三位)、年、月、日(各两位)。 3、按下“启动”键,并释放之,仪器打印出由拨码盘输入的年、月、日、道路号等数据,显示器显示出“000”,拖动测量车,即可进行动态测试。此后,仪器自动连续测量,测量车每拖动一个分段,打印机自运打印出该分段的一级测量结果,并将路面不平整度的均方差送到液晶显示器中。 4、中途需停止检测,可按“停止”键释放之,仪器经过数秒种的运算,打印出最后一段距离的测量结果。

作业指导书与检验规范流程

碳酸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指导生产人员生产操作,使碳酸饮料生产操作规化、标准化、程序化。 2、适用围 适用于本公司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 3、职责 3.1生产车间负责碳酸饮料的生产操作,并负责进行记录。 3.2检验室负责在制品质量检查,并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 4、作业过程 4.1工艺流程 见文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4.2作业流程 4.2.1原料验收 选用符合产品标准的各类食品用原辅料,已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原果浆、果葡糖浆、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等产品须采购有食品生产许可证(QS证书)的产品。按《进货查验及记录规》的规定进行验收,不合格原料严禁投入生产。食品生产用各类原料必须使用食品级原料,农产品应新鲜良好,无萎缩、畸形、病虫及霉烂现象,不得使用来历不明的原料进行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围和添加量应严格按照GB2760的规定。 4.2.1工艺水制取 4.2.1.1每天生产前,对砂滤罐、碳滤罐进行5~10分钟“反、正”冲,直到排出之水无杂质。 4.2.1.2经砂滤、碳滤制取初滤水入水罐中备用。 4.2.1.3生产时打开初滤水罐底阀,并开启紫外线灭菌器,启水泵经5u和1u精滤和紫外线消毒器消毒以制取精滤工艺水,供生产备用。 4.2.2溶糖工序 4.2.2.1根据配方要求准确称取并经复核无误之相应份量之果葡糖浆,加入350kg纯净水(属本日第一次生产时需先排出管前一天所残存的纯净水约3~5分钟),使其完全溶解

并继续加热至90±2℃,保温20分钟。 4.2.2.2保温结束后,启动泵把溶糖缸管道的糖浆回流到溶糖缸(持续3分钟)后,启动冷却水塔,并把糖浆经过5μ过滤器和板式换热器冷却至45℃±5℃,放至对应的调配缸。 4.2.3 配料调配 4.2.4.1调配操作员按产品配方单规定的原料品种、数量和投料顺序,在“关键质量控制点监控记录上”登记好用量,复核查对无误后,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投料、操作,严禁将不合格的原材料投料生产。 4.2.4.2然后按原辅料加入顺序:①原糖浆②防腐剂③甜味剂④酸味剂⑤香精⑥色素,最后加水定容,分别按配方要求称取并复核无误以上原辅料,并用水溶解逐次加入已开启搅拌器之配料缸,再停止搅拌,继续加工艺水至2000L或6000L刻度处,并继续开启搅拌器搅拌15分钟以上,然后取样进行理化检验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即打开底阀,启泵经过滤器过滤泵入高位缸。 4.2.4汽水混合碳酸化 经水处理后的纯水,经脱氧后,注入经汽化的二氧化碳进化碳化制冷,制冷温度保持10℃以下。制冷后与调配后的溶液进行混合,完成汽水混合碳酸化工序。详见操作见文件《汽水的混合碳酸化作业指导书》 4.2.5灌装工序 4.2. 5.1上罐、罐清洗消毒 1)上罐人员上罐前先检查叉车叉来的空罐是否与所生产的产品品种相符,确认后,割掉包装带,撕去缠绕薄膜,将空罐版小心地推入上罐升降斗,然后开启升降机,将空罐版最上层空罐升至与上罐台处同一平面即停止。 2)上罐人员在接到生产指令时,开启上罐台输送链板和输罐链条,将最上层空罐用干净之木棍慢慢推进入上罐台输送链板上,由输送链板输送至输罐链条上,最后输送至自动洗罐处,罐身经清洗、消毒后进入灌装间。 3)当输送链板上有倒罐时,应及时扶正;当输罐链条上有倒罐或卡罐时,应及时停机清出。 4)需换产品品种时,在接到机房信号时,停止上罐,将剩余空罐通过上罐升降机放下并

土工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试样制备 1.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1.1.2 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3;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 g/cm3;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1.1.3试样制备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细筛:孔径0.5mm,2mm。 2 洗筛:孔径0.075mm。 3 台秤和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 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内径61.8mm,高40mm。 5 其他: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 1.1.4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取出土样。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2 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秤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 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应按本标准第1.1.5条2款步骤的规定进行。 4 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1.1.5 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土样从土样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

钢丝绳的使用标准

钢丝绳的使用标准 [ 标签:钢丝绳,使用标准 ] 匿名回答:2 人气:37 解决时间:2009-11-05 09:45 满意答案 好评率:2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插编的钢丝绳吊索索扣的术语、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奉标准适用于手工和机械插编的钢丝绳吊索的索扣(以下简称索扣)。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8918 钢丝绳 3 术语 3.1 插编的索扣 spliced eye termination 将绳股末端反向插入钢丝绳主体内,在钢丝绳端部构成一个环孔或环眼(见图1)。 图1 插编的索扣 3.2 穿插 tuck 把需要插编的绳股分别穿过钢丝绳中规定数目的绳股。 4 技术要求 4.1 钢丝绳 4.1.1 钢丝绳的类型 所使用的钢丝绳类型应为GB 8918规定的交互捻纤维芯或金属芯的钢丝绳,但GB 8918规定的单股钢丝绳、异形股钢丝绳和多层股钢丝绳除外。

4.1.2 钢丝绳的钢丝公称抗拉强度级应为1 570~1 770MPa。 4.2 索扣的设计要求 4.2.1 索扣的实际破断强度应至少为相应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的70%。 注:如果钢丝绳为金属芯的,则金属芯应至少穿插三次,可以把它看作是钢丝绳的承载部分。 4.2.2 索扣经20,000次疲劳试验后,其破断拉力应符合第4.2.1条的规定。 4.2.3 在单根吊索中,每一端索扣的插编部分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钢丝绳公称直径的10倍。 4.3 插编操作 4.3.1 穿插次数 4.3.1.1 手工插编 插编操作对每一股至少应穿插五次,并且至少五次中的三次用整股穿插。 注:为了得到平滑过渡的插接头,可以用切去部分钢丝的绳股作最后一次或二次穿插。 4.3.1.2 机械插编 插编操作由三股穿插四次,另外三股穿插五次而成(共穿插27次)。 4.3.1.3 根据钢丝绳的尺寸、结构以及插编的方法,每股穿插次数可以多于上述规定。 4.3.2 插编方法 推荐附录A和附录B中规定的插编方法。 4.3.3 插编操作应由经严格培训,并且考试合格的穿扣工进行。 4.4 索扣的外观 4.4.1 插编部分的绳芯不得外露,各股要紧密,不能有松动的现象。 4.4.2 插编后的绳股切头要平整,不得有明显的扭曲。 4.4.3 根据需方的要求,插编的绳股钢丝端部应采用合适的被覆物包扎,但应在合同中注明。

现场检测安全作业指导书

安全作业指导书 二零一四年七月

一、目的 全体员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各种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的意识。做好项目的安全建设工作,完善现场的安全设施,搞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努力实现工程安全生产无死亡的目标。 二、范围 适用于从事现场检测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三、职责 1、由主管领导和各部部长组成安全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检测现场的安 全检查工作; 2、检查部质量监督员负责本部门安全保卫防护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 3、企业管理部负责本机构安全保卫防护工作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及 验证; 4、企业管理部负责消防器材和防盗设备的配备、更新和查验。 四、工作程序 1、安全教育 检查部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学习安全常识,建立与检查工作相适应的安全责任制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并将安全工作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做好现场人员进场安全教育工作,建立现场“安全交底制度”,进场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及培训。新入场人员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1.1、公司教育有: ①、一般教育(建筑工程的特点、安全要求和企业、项目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教育); 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教育;

③、安全知识教育; ④、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教育; 1.2、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教育: ①、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②、2米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戴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③、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上或往下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④、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⑤、无操作证人员,严禁使用机电设备(不含手持电动工具)。 1.3、各操作岗位安全教育: 岗位教育包括经理(项目经理)教育、技术管理负责人员教育、安全管理负责人教育、安全员教育、劳务队管理人员教育、其他人员的教育。 1.3.1、项目经理教育包括: 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教育。 ②、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标准、规定、制度和要求的教育。 ③、安全生产工作决策、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教育。 ④、处理好安全、进度、质量、效益的关系的教育。 ⑤、事故发生机理、预防工作和安全技术教育。 ⑥、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和事故处理教育。 ⑦、安全检查要求和安全性评价知识教育。 ⑧、遵章指挥和其他安全管理注意事项教育。 1.3.2、安全管理负责人教育包括:

弯沉试验作业指导书1

弯沉试验作业指导书 弯沉试验检测5人,试验用时1-3分钟,每5公里需3.5-5小时。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路基路面的回弹弯沉以评定其整体承载能力,可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 1.2沥青路面的弯沉检测以沥青面层平均温度20℃时为准,当路面平均温度在20℃±2℃以内可不修正,在其他温度测试时,对沥青层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弯沉值应予温度修正。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⑴标准车:双轴,后轴双侧4轮的载重车。其标准轴荷载、轮胎尺寸、轮胎间隙及轮胎气压等主要参数应符合表T 0951的要求。测试车应采用后轴10t标准轴载BZZ-100的汽车。 ⑵路面弯沉仪: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贝克

曼梁由合金铝制成,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与后臂(装百分表)长度比为2:1。弯沉仪长度有两种:一种长3.6m,前后臂分别为2.4m和1.2m;另一种加长的弯沉仪长5.4m,前后臂分别为3.6m和1.8m。当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测定时,应采用长度为5.4m的贝克曼梁弯沉仪;对柔性基层或混合式结构沥青路面可采用长度为3.6m 的贝克曼梁弯沉仪测定。弯沉采用百分表量得,也可用自动记录装置进行测量。 ⑶接触式路表温度计:端部为平头,分度不大于1℃。 ⑷其它:皮尺、口哨、白油漆或粉笔、指挥旗等。 标准轴载等级BZZ-100 后轴标准轴载P(kN) 100±1 一侧双轮荷载(kN) 50±0.5 轮胎充气压力(M Pa) 0.70±0.05 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cm) 21.3±0.5 轮隙宽度应满足能自由插入弯沉仪测

土工试验作业指导书

土工试验作业指导书 执行标准: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 土粒的分类: (一)巨粒土分类:试样中巨粒组质量多于总质量50%的土称巨粒土 1、巨粒组质量多于总质量75%的土称漂(卵)石。漂石粒多于50%称漂石(B);漂石粒小于等于50%称卵石(Cb)。 2、巨粒组质量为总质量75%~50%的土称漂石(卵)石夹土。漂石粒多于50%称漂石夹土(BSl);漂石粒小于等于50%称卵石夹土(CbSl)。 3、巨粒组质量为总质量50%~15%的土称漂石(卵)石质土。漂石粒多于50%称漂石质土(SlB);漂石粒小于等于50%称卵石质土(SlCb)。 4、巨粒组质量少于总质量15%的土,可扣除巨粒,按粗粒土或细粒土的相应规定定名。 (二)粗粒土分类:试样中粗粒组质量多于总质量50%的土称粗粒土 1、粗粒土中砾粒组质量多于总质量50%的土称砾类土 (1)砾类土中细粒组质量少于总质量5%的土称砾(G)。当C u≥5,C c=1~3时,称级配良好砾(GW),否则称级配不良砾(GP)。 (2)砾类土中细粒组质量为总质量5%~15%的土称含细粒土砾(GF)。

(3)砾类土中细粒组质量大于总质量的15%,并小于或等于总质量的50%时,按细粒土在塑性图中的位置定名。当细粒土位于塑性图A线以下时,称粉土质砾(GM);当细粒土位于塑性图A线以上时,称粘土质砾(GC) 2、粗粒土中砾粒组质量少于总质量50%的土称砂类土, (1)砂类土中细粒组质量少于总质量5%的土称砂(S)。当C u≥5,C c=1~3时,称级配良好砂(SW),否则称级配不良砂(SP)。 (2)砂类土中细粒组质量为总质量5%~15%的土称含细粒土砂(SF)。 (3)砂类土中细粒组质量大于总质量的15%,并小于或等于总质量的50%时,按细粒土在塑性图中的位置定名。当细粒土位于塑性图A线以下时,称粉土质砂(SM);当细粒土位于塑性图A线以上时,称粘土质砂(SC)(三)细粒土分类:试样中细粒组质量多于总质量50%的土称细粒土 1、细粒土中粗粒组质量少于总质量25%的土称为细粒土(F)。当液限大于等于50%、位于A线以上称为高液限粘土(CH),A线以下称为高液限粉土(MH);当液限小50%、位于A线(Ip=10)以上称为低液限粘土(CL),A线(Ip=10)以下称为低液限粉土(ML)。 2、细粒土中粗粒组质量为总质量25%~50%的土称含粗粒的细粒土(FSl) 3、含有机质的细粒土称有机土。位于A线以上,B线以右称有机质高液限粘土(CHO),B线以左,Ip=10线以上称有机质低液限粘土(CLO);位于A线以下,B线以右称有机质高液限粉土(MHO),B线以左,Ip=10线以上称有机质低液限粉土(MLO)。

钢丝绳检测

钢丝绳是由多根钢丝绕在绳芯上制成,其制作过程相当复杂。制作钢丝绳的主要部分是绳股;在由股绕成绳时为了保持钢丝不变形,需要在钢丝绳中添加绳芯。 1、钢丝绳的标准体系: 钢丝绳是起重运输机械等的关键设备,其结构和规格繁多,技术条件复杂,给订货和使用带来麻烦,我国现在对钢丝绳的标准体系相对来说比较完备了。 钢丝绳术语、标记和分类 GB/T 8706—2006 钢丝绳验收及缺陷术语 GB/T 21965—2008 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方法GB/T 12347-2008 钢丝绳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2104-2008 重要用途钢丝绳GB 8918- 2006 粗直径钢丝绳 GB/T 20067-2006 钢丝绳破断拉伸实验方法 GB/T 8358—2006 铁磁性钢丝绳电测检测的方法GB/T 21837—2008 股:钢丝绳的组件之一,通常由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钢丝绕一中心沿同一方向捻制一层或多层的螺旋状结构。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十五种股的分类。 圆股 三角股 椭圆股

扁带股 背景: 1、钢丝绳的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矿产、冶金、建筑、旅游、交通运输、港口码头、石油钻探、军事工业等许多应用。 优点:抗拉强度和抗疲劳强度高、工作平稳可靠、承受过载能力强,在高速运行条件下卷扬噪声小 2、由于钢丝绳的损伤程度和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设备的使用安全,所以需要有有效的检测方法。 传统避免钢丝绳事故发生的方法:人工目视检查法和定期强制更换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主观性太强,不能定量的评价钢丝的损坏程度;造成很大的浪费,据统计:70%以上的被强制更换的钢丝绳很少或者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强度的损耗。 3、因钢丝损伤造成的事故 A. 在煤炭工作系统中钢丝绳损伤故障是第三大灾难,仅次与瓦斯爆炸和顶板脱落。 在2004年到2005年之间因为钢丝绳断绳故障导致的事故就将近有1065起,造成死亡人数为1142人。 B、港口方面,上海港务局对在港口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39%是由于钢丝绳问题导致的事故。 C、另外在其他方面,钢丝绳的安全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 要求进一步对钢丝绳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随着科技的发展,首先钢丝绳大多数都对其进行了预应力处理,经过处理后的钢丝绳断丝相比以前有了更多的收敛;其次,随着钢丝绳结构制作的越来越复杂,其损伤也是各种各样。检测难度越来越大。对钢丝绳实行人工检测变得不准确,不可能有效的判断对钢丝绳出现的内部损伤。 2、一般情况下,现在所使用的钢丝绳的长度是几百米,甚至上千米,人工检测变得不现实。 3、由于实际中应用中需要不同的钢丝绳,这就决定了钢丝绳直径有大有小,直径大的钢丝绳所需的费用也高。所以加强钢丝绳的安全检测更必不可少了。 发展: 早期检测:早期制作的钢丝绳由于没有经过预应力处理,当出现断丝时,断丝会翘出,就会有断丝露在外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作业指导书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作业指导书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路基路面的回弹弯沉以评定其整体承载能力,可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 1.2沥青路面的弯沉检测以沥青面层平均温度20℃时为准,当路面平均温度在20℃±2℃以内可不修正,在其他温度测试时,对沥青层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弯沉值应予温度修正。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⑴标准车:双轴,后轴双侧4轮的载重车。其标准轴荷载、轮胎尺寸、轮胎间隙及轮胎气压等主要参数应符合表T 0951的要求。测试车应采用后轴10t标准轴载BZZ-100的汽车。 ⑵路面弯沉仪: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贝克曼梁由合金铝制成,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与后臂(装百分表)长度比为2:1。弯沉仪长度有两种:一种长3.6m,前后臂分别为2.4m和1.2m;另一种加长的弯沉仪长5.4m,前后臂分别为3.6m和1.8m。当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测定时,应采用长度为5.4m的贝克曼梁弯沉仪;对柔性基层或混合式结构沥青路面可采用长度为3.6m的贝克曼梁弯沉仪测定。弯沉采用百分表量得,也可用自动记录装置进行测量。 ⑶接触式路表温度计:端部为平头,分度不大于1℃。 ⑷其它:皮尺、口哨、白油漆或粉笔、指挥旗等。 3准备工作

3.1检查并保持测定用标准车的车况及刹车性能良好,轮胎胎压符合规定充气压力。 3.2向汽车车槽中装载(铁块或集料),并用地中衡称量后轴总质量及单侧轮荷载,均应符合要求的轴重规定,汽车行驶及测定过程中,轴重不得变化。 3.3测定轮胎接地面积:平整光滑的硬质路面上用千斤顶将汽车后轴顶起,在轮胎下方铺一张新的复写纸和一张方格纸,轻轻落下千斤顶,即在方格纸上印上轮胎印痕,用求积仪或数方格的方法测算轮胎接地面积,准确至0.1cm2。 3.4检查弯沉仪百分表量测灵敏情况。 3.5当在沥青路面上测定时,用路表温度计测定试验时气温及路表温度(一天中气温不断变化,应随时测定),并通过气象台了解前5d 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3.6记录沥青路面修建或改建材料、结构、厚度、施工及养护等情况。 4方法与步骤 4.1 测试步骤 ⑴在测试路段布置测点,其距离随测试需要而定。测点应在路面行车车道的轮迹带上,并用白油漆或粉笔划上标记。 ⑵将试验车后轮轮隙对准测点后约3~5cm处的位置上。 ⑶将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之间的缝隙处,与汽车方向一致,梁臂不得碰到轮胎,弯沉仪测头置于测点上(轮隙中心前方3~5cm处),并安装百分表于弯沉仪的测定杆上,百分表调零,用手指轻轻叩打弯沉仪,检查百分表应稳定回零。 弯沉仪可以是单侧测定,也可以是双侧同时测定。 ⑷测定者吹哨发令指挥汽车缓缓前进,百分表随路面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转动。当表针转动到最大值时,迅速读取初读数L1。汽车仍在继续前进,表针反向回转,待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约3m以上)后,吹口哨或挥动指挥红旗,汽车停止。待表针回转稳定后,再次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