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合集下载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精选10篇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精选10篇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以下是整理的《⼆年级⼩学⽣成语故事精选10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年级⼩学⽣成语故事精选 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个商⼈,专门卖珠宝的,有⼀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名贵的⽊料,造成许多⼩盒⼦,把盒⼦雕刻装饰得⾮常精致美观,使盒⼦会发出⼀种⾹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

有⼀个郑国⼈,看见装宝珠的盒⼦既精致⼜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个,打开盒⼦,把⾥⾯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2.⼆年级⼩学⽣成语故事精选 仙⼈指路 仙⼈指路位于云⾕寺⾄⽪篷路⼝。

⼀怪⽯屹⽴峰巅,其状似⾝着道袍的仙⼈,他⼀⼿举起,似为游客指引进⼈⽪篷之路,故名“仙⼈指路⽯”,⼜名“仙⼈指路峰”。

它之所以颇负盛名,不仅仅在于外形酷似,⽽且因为有⼀段对世⼈颇有启发作⽤的。

相传很早以前,有⼀位两岁能⽂、四岁会武的神童,只因后来科场失意,擂台负伤,改⾏经商后⼜把⽼本蚀光,在⾛投⽆路时就奔赴黄⼭来寻师访仙。

哪知跑遍了千峰万壑,连⼀个药农、樵夫的踪影也没见到。

⼲粮吃光了就吞野果,⾐服穿烂了就披树⽪、树叶。

渐渐地变得⾻瘦如柴,⼀天终于昏倒路旁,奄奄⼀息。

不知过了多久,来了⼀位⾝背蔑篓,脚着⼭袜芒鞋的⽼⼈,把神童救醒过来,问明情况后,⽼⼈哈哈⼀笑说:“你怎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呢?哪⾥有什么神仙,你快回家去找个⼒⽓活⼲⼲,免得把⼀条命丢在这荒⼭野岭⽩⽩喂了豺狼虎豹。

”说完还送些野果给神童路上吃。

神童⼼想⽼⼈的话是对的,就千恩万谢地辞别了⽼⼈。

没⾛多远,猛⼀下醒悟过来:“我跑遍全⼭连个⼈影也没见过,那⽼汉分明就是仙⼈。

”他回头就追,追上⽼⼈后就双膝跪地,苦苦哀求⽼⼈给指引⼀条成仙得道之路。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五篇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五篇

二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五篇【篇一】二班级学校生读的成语故事墨守成规的典故:故事战国时期,木匠出身的墨翟主见兼爱与非攻,处处推广他的学说。

楚国要去攻打宋国,鲁班为楚设计攻城的云梯。

墨子赶忙去劝阻这场战斗,楚王让墨子与鲁班比试比试攻防演习,墨子擅长防守,鲁班败北。

楚王只好放弃攻打宋国。

有一回,楚国要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国特地设计制造了一种云梯,预备攻城之用。

那时墨子正在齐国,得到这个消息,赶忙赶到楚国去劝阻,一起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郢都立即找到鲁班一同去见楚王。

墨子竭力说服楚王和鲁班别攻宋国。

楚王最终同意了,但是他们都舍不得放弃新造起来的攻城器械,想在实战中试试它的威力。

墨子说:“那好,咱们就当场试试吧。

”说着,解下衣带,围作城墙,用木片作为武器,让鲁班同他分别代表攻守两方进行表演。

鲁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拦住了。

鲁班攻城的器械已经使尽,而墨子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

鲁班不愿认输,说道:“我有方法应付你,但是我不说。

”墨子说:“我知道你要怎样应付我,但是我也不说。

”楚王听不懂,问是什么意思。

墨子说:“公输子是想杀害我。

他以为杀了我,就没有人帮宋国守城了。

他哪里知道我的门徒约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里等着你们去进攻。

”楚王眼看没有把握取胜,便说:“好了,我打算不攻打宋国了。

”由于墨子善守,后来就把牢守称为“墨守”。

墨守成规的启示:思想保守,守着老法规不愿转变,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

【篇二】二班级学校生读的成语故事拾人牙慧的典故:殷浩有个外甥,姓韩,名康伯,聪颖健谈,颇受殷浩宠爱。

殷浩被流放时,康伯始终跟随在他身边。

有一次,殷浩见康伯正在向别人发表言论,便认真旁听,结果发觉他所讲的,完全是套用抄袭自己的只言片语,没有融入个人的见解,却露出自鸣得意的样子,便对旁人说:“康伯连我的牙慧都没有捡到,就自以为了不起了,这真不应当啊!”拾人牙慧的启示: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而不假思考,不仅无法表明自己的观点,也学不到真正的学问,更不能融会贯穿。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6篇】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6篇】

【导语】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成语故事【6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成语故事 ⼀打尽: 晋公⼦夷吾和公⼦重⽿是两兄弟。

夷吾得秦国和齐国的帮忙,登上国位,就是晋惠公。

可是惠公的⼤⾂分作两派,拥护惠公的⼀派以却茅和吕省为⾸。

暗⾥拥重⽿的⼀派以⾥克和丕郑为⾸。

可是这班⼈对晋惠公个⼈来说都是有功的。

当丕郑到秦国去公⼲的时候,惠公藉故杀了⾥克。

丕郑回来后,⼼⾥很恐惧,深怕⾃⼰也给惠公杀掉。

可是事情倒没什么对他不利的,他就安⼼下来。

当然,他⼼⾥很恨惠公,便暗地召集同党,商量赶⾛夷吾,迎公⼦重⽿登位。

有⼀天,屠岸夷要来见丕郑。

他从午间等到深夜,才见着丕郑。

丕郑问他有什么事情,屠岸夷告诉他,惠公要杀他,所以请丕郑相救。

丕郑说:“你去叫吕省救你吧!”屠岸夷说:“吕省不是好⼈,我正要喝他们的⾎,吃他们的⾁呢!”丕郑不⼤相信。

屠岸夷还献议了怎样怎样*惠公的办法。

丕郑听了,⼤声喝道:“是谁教你来说的!”屠岸夷见他不信,只好咬破了指头,鲜⾎之流,对天发誓说:“天⽼爷在上,我如有三⼼两意,叫我全家都死光。

”这么⼀来,丕郑就相信了,跟着丕郑这⼀伙⼈密谋了。

他们写了⼀封信给重⽿,请他准备回来。

丕郑、共华、屠岸夷等⼗位⼤⾂都签了字。

屠岸夷把信贴胸的带⾛了。

第⼆天,他们上朝,惠公问丕郑说:“你们为什么要迎公⼦重⽿?”丕郑这⼀班⼈都吃了⼀惊,⼼知不妙,都给缚去软了头。

这九位反对夷吾的⼤⾂全都⼀打尽了。

 2.⼩学⼆年级成语故事 ⼼旷神怡: 岳阳楼位于现在湖南省岳阳市,此楼建于唐朝初年,到了北宋时期,⼜由当地州官滕⼦京加以重修。

滕⼦京和范仲淹相处甚好,他们在同⼀年考取进⼠。

公元1044(宋仁宗庆历四年)滕⼦京担任了岳州(今湖南岳阳)知州,第⼆年就重新修建了岳阳楼。

当时为了记述这件事,滕⼦京便请求好友范仲淹为此写篇⽂章。

范仲淹欣然接受好友的请求,写成了传诵千古的佳作《岳阳楼记》。

其中有⼀段这样写道:"⾄若春和景明,……登斯楼也,则有⼼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5篇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5篇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5篇1.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摇头摆尾有一对表兄弟相处感情很好,表兄叫临济,表弟叫元安,两人年龄只相差一岁,是很要好的朋友。

这表兄弟两人的性格很不一样,临济遇事冷静,不爱虚夸张扬,性格内向、稳重;元安却好说好动,喜欢表现自己,性格外向、轻率。

这一天,元安到临济家做客,临济设酒席款待他。

表兄弟两个边喝边聊,兴致很高。

不知不觉,酒至半酣,元安十分得意地对临济说:“表兄,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一定会替小弟高兴的。

”临济关切地问:“表弟有什么喜事,快说来愚兄听听。

”元安说:“小弟前日已得县令赏赐,就要被提升了。

”看着元安那副高兴忘形的样子,临济并没有一丝笑意,也没有一句表示祝贺或恭维的话。

元安原本以为会得到表兄的赞赏,可是临济的表现却使他很失望。

看看天色已晚,元安这才想起应该回家了。

他起身告辞时,临济却一把拉住他,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弟,听我告诉你一件事吧。

有一条赤尾鲤鱼,样子十分好看,它自己也甚是得意。

这一天,鲤鱼摇着头,摆着红色的尾鳍,向着南方游去了。

可是它这一去,连它自己都不知道会游到那儿。

如果游到宽阔的河里,那还算幸运;如果是游到了别人家腌鱼肉的缸里,那岂不是死路一条吗?”临济一番话,元安立刻深感惭愧,自觉不如临济。

2.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请君入瓮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

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

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

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

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

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

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

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二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及道理

二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及道理

二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及道理1.亡羊补牢故事:小明养了一只羊,不小心没关好羊圈的门,结果羊跑出去了。

第二天,小明找到了羊,但是羊被狼吃了一只腿。

小明感到非常后悔,他找来了兽医给羊治疗并让它养好。

从此以后,小明再也不敢懈怠了,时刻维护好羊圈,确保羊的安全。

道理:对于自己的错误要及时改正和补救,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无法挽回的后果才后悔。

2.守株待兔故事:农夫李四看到田地里有只兔子经常跑过,于是他就守在田地旁边的一株树旁边等兔子撞树自残,直到有一天,愚蠢的李四仍然守在树旁边等兔子,然而兔子并没有撞树,最终李四只得到了一个无所作为的结果。

道理:只靠侥幸心理或者等待他人的失败来取得成功是愚蠢的,应该积极主动出击,努力奋斗。

3.杯弓蛇影故事:小明晚上经常听到屋外的声音,把自己吓得不敢睡觉。

于是,他决定换一间房间住,结果还是听到了一样的声音。

原来,这只是因为屋外的树在风中发出的摩擦声,小明误以为是蛇的声音。

道理:不要过多猜测和想象,以免陷入自己无法解脱的虚幻中。

4.鸡飞蛋打故事:小红去摘采农田里成熟的蔬菜。

摘菜的过程中,她不慎踩断了一颗鸡蛋,这让她心痛不已,因为她知道这颗蛋是一家人晚饭的食材。

从此以后,她学会了更加小心翼翼地处理事物,不让自己的大意影响他人。

道理: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注意周围的环境,不仅要保护好自己,还要考虑到他人的利益。

5.画饼充饥故事:小杰一天没吃东西,肚子非常饿。

他把一张白纸当成饼干,画上了美味的食物,然后把它吃了。

尽管肚子里没有真正填饱,但小杰通过这种方式暂时让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得到了慰藉。

道理:该努力的时候一定要努力,画饼充饥只是一种短暂的安慰,不能维持生活的需要。

6.心有余而力不足故事:小明在网球队参加比赛,左右太长时间没有进行剧烈运动,导致他的体力并不足以支撑住整场比赛。

最终,他败下阵来。

小明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决心加强锻炼,提高自己的体力和技能。

道理:光有意愿是不够的,还需要付诸实际行动,并做好充分准备。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十篇

二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十篇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以下是整理的《⼆年级⼩学⽣成语故事⼗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年级⼩学⽣成语故事 胸有成⽵ 北宋画家⽂同,字与可。

他画的⽵⼦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登门求画。

⽂同画⽵的妙诀在哪⾥呢?原来,⽂同在⾃⼰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论春夏秋冬,阴睛风⾬,他经常去⽵林观察⽵⼦的⽣长变化情况,琢磨⽵枝的长短粗细,叶⼦的形态、颜⾊,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中的印象画在纸上。

⽬积⽉累,⽵⼦在不同季节、不同天⽓、不同时⾠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站,平⽇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刻浮现在眼前。

所以每次画⽵,他都显得⾮常从容⾃信,画出的⽵⼦,⽆不逼真传神。

当⼈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中琢磨成熟的⽵⼦画下来罢了。

” 有位青年想学画⽵,得知诗⼈晁补之对⽂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

晃补之写了⼀⾸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胸中有成⽵。

” 2.⼆年级⼩学⽣成语故事 千载难逢 唐代的⽂学家韩愈,⼩时候就成为孤⼉由他的嫂⼦抚养。

他刻苦⾃学。

年轻时代就博览群书,在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矗35岁到京城,担任国⼦监博⼠,后来⼜被提升为刑部侍郎。

当时佛教盛⾏,连唐宪宗也很祟尚佛教。

他听说有所寺院⾥安放着⼀块佛祖释迎牟尼的遗⾻,便准备兴师动众,把它迎进宫⾥礼拜。

韩愈对此很反感,写了⼀篇《谏迎佛⾻表》加以反对。

其中提到,佛教传⼈中国后,帝王在位时间都不长;想拜佛求保佑的,结局必然是悲惨的。

唐宪宗看了这表。

⼗分恼怒,认为韩愈不只是故意与⾃⼰作对,⽽且⽤历史来影射⾃⼰活不长。

为此,要将韩愈处死,亏得宰相为他说情,才改为贬职,到潮州任刺史。

唐朝中期,中央统治权⼒⽇益削弱。

宪宗执政后,改⾰了前朝的⼀些弊政,因此中央政权的统治有所加强。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五篇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五篇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五篇【篇一】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三令五申:孙武是齐国人。

因为他通晓兵法,被人介绍给吴王阖庐。

阖庐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能小规模地试试你的练兵方法吗?”孙武说:“可以。

”阖庐说:“能用女人试试吗?”孙武说:“可以。

”于是,吴王从后宫叫来180名美女。

众美女一到校军场上,只见旌旗招展,战鼓排列,煞是好看。

她们嘻嘻哈哈,东瞅西瞧,漫不经心。

孙武下令180名美女编成两队,并命令吴王的两个爱姬作为队长。

两个爱姬哪里作过带兵的官儿,只是觉得好笑好玩。

好不容易,才把稀稀拉拉、叫叫嚷嚷的美女们排成两列。

孙武十分耐心地、认真细致地对这些美女们讲解操练要领。

交待完毕,命令在校军场上摆下刑具。

然后威严地说:“练兵可不是儿戏!你们一定要听从命令,不得马马虎虎,嘻笑打闹,如果谁违犯军令,一律按军法处理!”美女们以为大家是来做做游戏的,不想碰见这么个一脸正经的人!这时,孙武命令擂起战鼓,开始操练。

孙武发令:“全体向右转!”美女们一个也没有动,反而轰然大笑。

孙武并不生气,说道:“将军没有把动作要领交待清楚,这是我的错!”于是他又一次详细讲述了动作要领,并问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众美女齐声回答:“听明白了!”鼓声再起,孙武发令:“全体向左转!”美女们还是一个未动,笑得比上次更加厉害了。

吴王见此情景,也觉得有趣,心想:你孙武再大的本领,也无法让这些美女们听你的调动。

孙武沉下脸来,说道:“动作要领没有交待清楚,是将军的过错,交待清楚了,而士兵不服从命令,就是士兵的过错了。

按军法,违犯军令者斩,队长带队不力,应先受罚。

来人,将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一听,慌了手脚,急忙派人对孙武说:“将军确实善于用兵,军令严明,吴王十分佩服。

这次,请放过寡人的两个爱姬。

”孙武回答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吴王既然要我演习兵阵,我一定要按军法规定操练。

”于是,将两名爱姬斩首示众,吓得众美女魂飞魄散。

孙武命令继续操练。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6篇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6篇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6篇1.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篇一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

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

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2.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篇二铁杵磨针: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3.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篇三见猎心喜:北宋时著名的学者程颢,世称明道先生。

他从小聪明青年时代在西京洛阳讲学,非常有名气。

他的弟弟程颐也是的学者,经常讲学,人们称他们为“二程”。

后来,他们的学说被朱熹继承和发展,人们称他们为“程朱学派”。

程颐十六七岁的时候,非常喜爱打猎。

后来他集中心思研究学问,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打猎了。

有一次,他惋惜地对友人说:“打猎的爱好我今后没有啦!”有个名叫周茂叔的朋友听到了这话,特地去对程颢说:“你说的话不一定就是如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


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一天晚上,为酬谢有功将士,摆了一席盛大的酒宴,要开
怀畅饮。

在轻歌妙舞的气氛中,忽然,灯火全部熄灭。

黑暗中庄王的爱妾受到一个将士的调戏。

她急中生智,一把抓下那个将士的头冠,让庄王点灯,捉拿那个无冠带的人。

庄王不但没
有发怒,反而说:“无妨,此刻宴乐饮酒自不必拘泥妇人之节。

”并让所有的人都取下头冠,当灯火再亮时,将士中无一人戴头冠。

真是难得的大度,十足的人情味。

数年之后,
楚军与晋军交战,楚军处劣势,突然,一位将士冲向敌阵,使战争转败为胜。

这位将士就
是当年调戏庄王爱妾的那人。

庄王当年是“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充分表现了他的宽厚仁爱之心和令人叹服
的人情味;他并没有期求回报而却得到回报,这正是他事业成功之所在。

唐朝的李靖,曾
任隋场帝的郡丞,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

李渊灭隋后要
杀李靖,李世民反对报复,再三请求保他一命。

后来,李靖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魏征曾鼓动太
子建成杀掉李世民。

李世民同样不计旧怨,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
力用”,也为唐王朝立下了丰功。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睿智的伟人。

他在与公子纠争位时曾挨过政敌管
仲的一箭,差点要了他的性命。

应该说齐桓公与管仲之仇不共戴天,可是,当他登上国君
之位后,却以政治家的敏锐,桓公意识到齐国的发展需要管仲这样的人才,听从了师傅鲍
叔牙的劝说,以博大的胸襟宽容并重用了管仲。

由于齐桓公以毫无芥蒂的重用回报当年的
一箭之仇,深深地感动了管仲,从此,管仲便尽心效力国事,鞠躬尽瘁,最终助齐桓公实
现富国强兵,成功进行了“尊王攘夷”,率先登上春秋霸主之位,成就了彪炳千秋的历史
伟业。

战国时期的另一名人蔺相如也是一个以德报怨的楷模。

他以超人的勇气和智慧,让赵
国的镇国之宝和氏璧在秦王眼皮下遛了一圈又完整地回到了赵国,功盖朝廷;后来,在秦
赵两国的渑池之会上,当赵王处境非常尴尬的之时,他又凭借自己的睿智和胆略,帮助赵
王摆脱了受辱的困境,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由于其功劳显赫,得到赵王的重用和封赏顺理成章,天经地义。

可是,生性刚直粗犷
的廉颇却偏偏对蔺相如很不服气,扬言一定要找个机会羞辱居自己之上的蔺相如。

而蔺相
如听说后,不但没有嫉恨和报复,反而为了避免发生不愉快,宁愿一直躲着廉颇,即使是
两人的马车在路上不巧相逢,蔺相如也让车夫退避以礼让廉颇。

蔺相如以如此忍让的宽厚和仁义回报廉颇的盛气凌人,最终感动了廉颇,使廉颇意识
到自己的小肚鸡肠和无理取闹的不仁。

后来,惭愧难当的廉颇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请求蔺相如的原谅和惩罚,原来不睦的文武二臣终于消除了仇隙和误解,从此结为生死之交,在战国后期风雨飘摇的形势下,共同支撑和维护着赵国的江山社稷。

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佳话。

秦汉时期,功成名就的韩信没有杀掉当年让他受胯下之
辱的青年,使这人感激涕零,愿意终生为他效劳;三国鼎立时期,孟获的叛乱严重危害了
蜀国的稳定,但诸葛亮在讨伐南中时,却一次次放走对手孟获,最后使桀骜不驯的孟获心
悦诚服,从此效忠蜀汉,听命于诸葛亮的调遣,成为蜀国巩固后方的基石……
齐桓公的不记前嫌,蔺相如的相忍为国,韩信的宽宏大量,诸葛亮的以德服人,无不
让我们看到历史上智者的容人肚量和仁者的博大胸怀,让我们看到人类真善美的瑰丽动人。

原来,用宽仁来回报伤害,用仁德来回报怨恨,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呈现雨过天晴的美丽,
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呈现化干戈为玉帛的祥和。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