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面点工艺教案
《面点工艺学》教案

《面点工艺学》教案第一章:面点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面点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面点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3. 了解面点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二、教学内容1. 面点的定义与分类2. 面点的特点3. 面点的制作工艺与流程4. 面点的历史与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面点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制作工艺。
2. 演示法:展示面点的制作过程。
3.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面点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面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面点的定义、分类和特点:通过PPT展示各种面点,讲解其制作工艺和流程。
3. 演示面点的制作过程:现场演示面点的制作,让学生直观感受面点的制作技巧。
4. 讲解面点的历史与发展:介绍面点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面点的文化内涵。
5.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面点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制作工艺的掌握情况。
2. 制作实践:学生分组制作面点,评价制作效果和创意。
第二章:面点原料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面点原料的分类和特性。
2. 掌握面点原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3. 了解面点原料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面点原料的分类与特性2. 面点原料的选择与使用3. 面点原料的营养成分与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面点原料的分类、特性和营养成分。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面点原料的认识。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面点原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面点原料的选择和使用。
2. 讲解面点原料的分类与特性:讲解各种面点原料的特性,如小麦粉、酵母、糖等。
3. 讲解面点原料的选择与使用:介绍如何根据面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原料。
4. 讲解面点原料的营养成分与作用:分析面点原料的营养成分,讲解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5.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中职中式面点技艺教案:单色拼盘

编号:
备课
组别
烹饪组
课程名称
中式面点技艺
所在年级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系部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课题
单色拼盘
教学
目标
1.初步掌握单色拼盘的实践操作规范和方法
2.严格按照要求掌握单色拼盘的拼摆方法与操作要领
3.掌握单色拼盘的工艺流程
举一反三,学会类似冷拼的制作方法
重点
【引入】单色拼盘是拼盘制作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具有艺术性、技术性较强,造型美观大方的特点。它是高考技能的考试项目之一,每位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而且速度要快。
讲授新课:
一、制作原理和技法
(一)制作原理
单色拼盘其制作方法,采用摆片成扇面的形状,间距一致,厚薄均匀。
(二)制作技法
1、原料的准备。
2、掌握摆片的方法。
掌握单色拼盘的操作方法
难点
掌握单色拼盘的操作方法
教法
演示法
教学
设备
教学一体机 教参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Βιβλιοθήκη 过程个案补充教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课前准备】
1.衣着干净整洁,穿好厨师服、戴好厨师帽、系好领巾。
2.操作前将手洗干净,不留指甲。
【材料(设备)准备】
1.领取原料并进行分配
2.准备 黄瓜(白萝卜)
三、任务评价
1.自我评价
评价的主体是学生,由学生参照该作品的评定标准对其制作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或学生之间对作品进行相互评价。
2.教师评价
任课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参照该作品应有标准和操作规范对学生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并记录分值。
中式面点制作教案

中式面点制作教案.doc一、前言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式面点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培养学生对中式面点的兴趣和热爱。
让学生掌握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学内容:中式面点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中式面点的分类和特点。
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准备1. 教具:PPT课件面粉、水、馅料等中式面点制作材料烹饪工具(如刀、砧板、擀面杖等)2. 环境:教室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烹饪区域安全,消防设施齐全。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PPT课件介绍中式面点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中式面点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各种面点的风味和制作方法。
3. 演示:演示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如和面、揉面、擀面等。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按照教师演示的方法制作中式面点。
5. 互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向教师请教问题,教师及时解答。
6.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总结中式面点的制作要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质量:外观:形状、色泽、大小是否均匀。
口感:软硬程度、口感是否丰富。
2. 学生参与度:是否积极参与实践环节。
是否主动请教问题。
3. 学生安全意识:是否遵守烹饪区域的规章制度。
是否正确使用烹饪工具。
五、教学延伸1. 开展中式面点品尝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面点。
2. 邀请专业厨师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式面点制作技巧。
3. 组织学生参观面粉厂或面点店,了解中式面点的生产和销售过程。
4. 开展中式面点创意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新面点品种。
六、教学内容1. 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式面点品种,如包子、饺子、馒头、月饼等。
2. 详细讲解各种面点的制作工艺和步骤。
3. 强调面点制作中的注意事项,如面团的揉制、馅料的选择等。
七、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面点的制作过程。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提高操作技能。
3. 采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中式面点制作教案

中式面点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2)掌握中式面点的制作方法和技巧;(3)能够独立完成常见中式面点的制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学会使用厨房工具和设备,提高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美食的兴趣和热爱;(2)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3)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1)包子、馒头类;(2)饺子、馄饨类;(3)面条、面片类;(4)糕点类。
2. 制作工具与设备(1)案板、刀具、擀面杖;(2)蒸锅、炉灶、烤箱;(3)计量工具、保鲜膜、烤盘等。
3. 面点制作基本技巧(1)和面、揉面、发酵;(2)擀面、切割、造型;(3)调馅、包馅、蒸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2)学会使用厨房工具和设备;(3)熟练掌握常见中式面点的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1)面点的造型和装饰;(2)面点馅料的调配;(3)面点的发酵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展示各种中式面点,引导学生关注和兴趣;(2)简要介绍中式面点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1)讲解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2)介绍制作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3)讲解面点制作的基本技巧。
3. 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2)学生独立完成一个中式面点的制作;(3)教师点评并进行总结。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1)评价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2)反思自己在制作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1)评价同伴的制作过程和成果;(2)给予建议和鼓励。
3. 教师评价:(1)评价学生的制作技巧和创意;(2)针对学生的不足给予指导和改进建议。
4. 评价标准:(1)制作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2)面点的造型、口感和美观度;(3)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中式面点技艺教案

中式面点技艺教案教案标题:中式面点技艺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中式面点技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在制作中式面点方面的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引入中式面点技艺的概念,询问学生对中式面点的了解程度。
2. 视频欣赏:播放一段介绍中式面点技艺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中式面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讲解中式面点的起源、发展和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常见中式面点的分类和特点:介绍常见的中式面点种类,如包子、馒头、饺子等,并讲解它们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三、实践操作(4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中式面点进行制作。
2. 制作过程指导:教师向学生介绍制作该种中式面点的步骤和要点,并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
3. 学生实践操作:学生按照指导开始制作中式面点,教师在旁边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学生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完成制作后,展示他们的成果,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困难。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总结:学生回顾整个制作过程,总结中式面点制作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反思:学生思考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中式面点文化展示: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式面点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式面点的多样性和美食文化。
2. 制作中式面点的变化:让学生思考如何改变中式面点的形状、口味或材料,以创造新的面点品种。
教案评估:1. 学生的实际操作表现。
2. 学生对中式面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中式面点店或中餐馆,进一步了解中式面点的制作和销售过程。
2. 组织学生进行中式面点制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意识。
中式面点制作全套教案

中式面点制作全套教案教案:中式面点制作全套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式面点的种类和制作方法;2.掌握中式面点的制作技巧;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式面点的种类介绍:包括饺子、汤圆、馒头、花卷等;2.中式面点的制作方法介绍和示范;3.学生自主制作中式面点。
三、教学步骤:Step 1: 中式面点的种类介绍(10分钟)1.教师介绍中式面点的种类及其特点;2.使用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中式面点。
Step 2: 中式面点制作方法介绍和示范(20分钟)1.饺子的制作方法介绍和示范:-准备饺子皮和馅料;-包饺子的基本方法;-煮饺子的注意事项。
2.汤圆的制作方法介绍和示范:-准备汤圆皮和馅料;-包汤圆的基本方法;-煮汤圆的注意事项。
3.馒头的制作方法介绍和示范:-准备馒头的材料;-发面的步骤和要点;-蒸馒头的注意事项。
4.花卷的制作方法介绍和示范:-准备花卷的材料;-发面的步骤和要点;-蒸花卷的注意事项。
Step 3: 学生自主制作中式面点(4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个中式面点;2.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方法自主制作中式面点;3.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4.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中式面点。
Step 4: 评价和总结(15分钟)1.学生品尝自制的中式面点,评价味道和口感;2.学生讨论中式面点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3.教师总结制作中式面点的要点,并提醒学生继续练习和创新。
四、教学资源:1.中式面点的图片展示;2.中式面点制作需要的食材和器具。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2.评价学生制作的中式面点的味道和口感。
六、教学延伸:1.邀请专业面点师傅来学校进行面点制作的演示和指导;。
中职中式面点工艺教案:基本成熟法(全3课时)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课时总编号:
(四)蒸制品的特点
1、适用性广,能保证制品的相对完整性
2、能使有馅制品的馅心细腻、多汁、鲜嫩
3、口感松软、易于消化吸收增加营养
二、煮
(一)煮的概念
煮是把面点半成品或生坯投入水锅中,利用水的热对流作用,使制品成熟的一种方法。
(二)煮的成熟原理
煮是将面点半成品或生坯投入水锅中,利用水的传热对流作用,使制品成熟的一种方法。
(三)煮的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1、出水煮
出水煮主要运用于面点半成品的成熟。
1)工艺流程
沸水——下坯——点水——浮起成熟
2)注意事项
水沸下锅、防止水解
水量要大,下坯数量要适当
水要沸而不腾,保证成品质量
鉴定成熟,及时出锅
要勤加水,保证水的清澈
3)特点
成品吃口爽滑、能保证制品的软韧
有利于去除部分半成品内添加物的异味
便于增调口味,因人制宜
2、带水(汤)煮
1)工艺流程生料或半成品——入锅——加热——调味——成熟
2)注意事项
根据制品特点,确定水煮方法
灵活掌握火候
用水适量,恰到好处
1、蒸的概念、蒸的成熟原理、蒸的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2、煮的概念、煮的成熟原理、煮的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四、布置作业
1、阐述水锅蒸成熟法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领?
2、分别阐述出水煮和带水煮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领?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课时总编号: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课时总编号:。
中职中式面点技艺教案:面团调制技艺 任务3.1 水调面团调制技艺

(1)水温适当,必须使用冷水调制
(2)使劲揉搓
(3)掌握好掺水比例
(4)静止饧面
学生分组探究温水和热水面团的调制方法及操作要领,学生思考讨论
(二)温水面团的调制方法和操作要领
1、温水面团的调制方法
温水面团是用50℃左右的温水调制而成的面团。其调制方法和操作关键与冷水面团基本相同,但由于温水面团本身的特点在调制中特别要注意以下两点:
中等专业学校2024-2025-1教案
编号:
备课
组别
烹饪组
课程名称中式面Leabharlann 技艺所在年级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系部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课题
项目三面团调制技艺 任务3.1 水调面团调制技艺
教学
目标
1.了解和掌握面团的定义及分类。
2.通过对面团调制方法等知识的学习,培养操作和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烹饪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祖国的传统面点技艺。
67.5℃淀粉颗粒大量溶于水中称为粘度很高的溶胶
90℃以上粘度越来越大
2、蛋白质的性质
变化
温度
蛋白质不会发生热变性,具有溶胀作用,但吸水率较高
常温下
30℃吸水率非常高,能结合150%水分经不断揉搓能形成面筋
60℃—70℃蛋白质开始发生热变性,筋力下降,弹性和延伸性减退,吸水率降低,粘性稍有增加
90℃蛋白质的热变性作用在加强,温度越高变性越大,同时筋力和亲水性衰退
重点
学会水调面团的调制方法
难点
学会水调面团的调制方法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
设备
教学一体机 教参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中式面点工艺》
实践教学教案
任课教师:王美 课题 盘饰:南瓜、草莓、萝卜、柿子、梨、花、兔等
班级 上课时间 地 点 07烹饪 4月10日 面点间学时 教学 周 教学周数 2 第六周 六 人数 教学单位 资金预算 15 全班 50元 教学内容
盘饰艺术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用面塑装饰成品盘的基本技巧。
旨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达到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独
立完成工艺过程能力的目的。
教学 目的 2、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在提高面点成品整体视觉效果的同时,产品的商业价值也在提升”。
3、本课的教学,达到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目的。
重点难点 1、面塑面坯的配方。
2、澄粉和面的方法。
3、面塑的造型手法。
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练习法。
教学 1、教师示范后,每位学生独立操作。
要求 2、掌握南瓜、草莓、萝卜、柿子、梨、花、兔等的塑制方法。
1、组织教学
(1) 强调进入操作间的个人卫生问题。
(2) 提前备好工具。
教学环节 2、导入新课
先看课件。
引导学生考虑并讨论使成本低廉的面点品种升值的问题。
3、指导学生操作
盘饰艺术
1.原料:澄粉500克,牲粉150克,沸水,大油、色素、可可粉。
2.工艺过程:
(1)澄粉、牲粉过箩,置于盆内,将全部粉归于盆的一半,用沸水冲入盆内,体积为盆的另一半。
(2)用小面杖将面、水搅均匀(面一定要烫熟)。
(3)将面倒在大理石案子上,趁热搓擦均匀。
(4)面根据需要量分为五份,分别搓入红、黄、绿、可可色,留一块白色。
(5)造型:柿子、南瓜、黄瓜、白菜、玉米、鲜花、叶子
3.特 点:形象逼真,形态各异。
4、注意事项:
(1) 烫面的水,必须是沸水,否则面烫不熟而粘手。
(2)色素使用必须注意色素的取用方法,避免用量超过国家标准。
4、产品质量分析
5、布置作业。
6、卫生清理
备注 工具的卫生问题 课后教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