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人保护开发与研究报告进展
汽车行人保护法规要求及设计要求

装座方式降低该区域刚度;
2.在设计验证阶
3. 机盖在铰链安装位置处空间尽量大, 段,验证铰链刚
铰链与机盖内板连接可考虑采用凸焊 度、强度、疲劳
螺栓替代凸焊螺母方式。
耐久性。
1. 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雨刮螺柱及 通风盖板应隐藏在机盖下方;
2. 如果空间不允许,需要考虑加装可 溃缩式雨刮螺柱。
1.在概念及造型 阶段,结合车型 空间及机舱布置 需求确定雨刮布 置方案;
2009年5月-7月,完成炫丽CROSS、酷熊、 哈弗5以及哈弗M1共四款车型行人保护认 证试验。
2011年9月,无摸底试验,一次性完 成腾翼C30轿车行人保护认证工作。
当前车型的行人保护性能优化分析,包 括CHB011 、CHB021、CHB031、
CH071、CHK041等车型。
从2008年至今,安全工程部共完成十一款车型行人保护优化工作,期间积累大量经验,需总 结分析及标准化,并融入开发流程。
由分项星级改变为统一星级,且从
2009年到2012年逐年加严,2012年
欧
2005年10月1日,欧盟正式开始
之后都按照2012版执行。
盟
实施行人保护2003/102/EC指
令第一阶段法规。
2009年1月,欧盟在
2013年2月,欧
2003年欧盟通过全
针对车型:
2003/102/EC指令的基础上
盟将实施行人保 2015年2月之后
球第一部行人保护
1)M1类,满载质量 < 2.5 T;
修订完成行人保护法规(EC)
护法规(EC) No 法规针对车型扩
法规2003/102/EC
2)由M1类衍生出的N1类车型,
No 78/2009,强制要求安
基于有限元法的行人腿部安全保护研究

要集 中于行 人 损 伤机 理 和相 关 保 护措 施 , 如何 改 进 就 汽车 的 结构 来增 强其 行 人 友 好 性 的 工作 却 很 少 。 文 本
则 简 单 介 绍 了 行 人 保 护 法 规 和 行 人 碰 撞 保 护 的试 验 方 法 , 立 了行 人 腿 部 与 保 险 杠 碰 撞 的 有 限 元 模 型 , 对 建 并 某一 已有 车型 进 行行 人 友 好 性 分 析 , 出 了前 保 险 杠 提 结构 的改进方 案 安 全 保 护 研 究
口 昊 异 口 朱 平 口 林忠钦 口 周 昱 口 邱国华
摘 要: 为研究现有轿车前保险杠的行人友好性 , 基于欧洲 E V 1标准, E CWG 7 建立了 行人腿形撞击器的有限元模
的机 理 , 时 还 有 一 些 降 低 行 人 损 伤 的 方 法 。 年 来 , 同 近
欧 洲 行 人 保 护 的 研 究 有 了 突 破 性 的 进 展 。 0 3 欧 洲 20年
目 腿形撞击器有限元模型建立
为 了分 析 行人 与汽 车 前保 险 杠 系统 发 生 碰 撞后 ,
行 人 保 护 法 规 正 式 采 用 了 E V ( 洲 车 辆 安 全 委 员 E C 欧
行 人小 腿 以及 膝关 节 所受 到 的损 伤情 况 和验证 改 进保
险杠 设 计 的切 实 有 效 性 , 须 建 立 可 以代 替 尸 体样 本 必
和 假 人 模 型 的 人 体 小 腿 撞 击 器 模 型 。 文 建 立 了 本
E V 1 报 告 中 的小 腿撞 击 器 的 相应 有 限元 模 型 。 E CWG 7
中圈分 类号 : 4 19 U 6 .1
文献标识码 : A
使用Oasys与LS-DYNA实现汽车行人保护仿真分析

使用Oasys与LS-DYNA实现汽车行人保护仿真分析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从60年代初在工程上开始应用到今天,已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理论和算法都经历了从蓬勃发展到日趋成熟的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不断提高,CAE系统的功能和计算精度都有很大提高,各种基于产品数字建模的CAE系统应运而生,LS-DYNA是显示动力分析系统的卓越代表,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是汽车碰撞安全性能分析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我从事汽车碰撞安全性能分析工作十余年,深知汽车碰撞CAE分析的艰难,从模型搭建的技巧、控制参数的设置、结果后处理的剖析都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本课程我将多年的行人保护CAE分析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的勤勉练习,相信每个人都能够熟练掌握行人保护CAE分析技能。
行人保护是汽车碰撞CAE分析中对分析精度要求比较高的一个专业领域,读过C-NCAP (2018版)法规的朋友都知道,法规要求主机厂提供行人保护预测得分,而且将行人保护的预测得分与实际试验得分相比较得出修正系数修正行人保护得分,一个行人保护分析需要打击近200个点位,全部依赖于试验的周期和费用是相当巨大的,因此各大主机厂通常都是进行CAE仿真分析得到所有打击点的伤害值,再通过2-3轮试验进行修正。
本课程采用LS-DYNA进行分析求解工具,使用Oasys系列软件作为前后处理工具。
Oasys 系列软件广泛应用于各大主机厂,其操作便捷、简单易学、纠错功能强大、100%支持LS-DYNA关键字,在汽车碰撞专业备受欢迎,掌握该软件能够大幅度提升汽车碰撞模型前后处理速度和模型准确度。
一、法规介绍汽车行人保护仿真分析系列课程从法规介绍开始,国内整车碰撞多以C-NCAP(2018版)法规为主,其中关于行人保护部分的试验和评价方法是我们进行汽车行人保护仿真分析的法规依据。
多数车型将整车安全目标定义为C-NCAP五星,按照法规要求,行人保护部分得分要大于等于65%,行人保护总分为15分(头型12分+腿型3分),即行人保护得分大。
行人保护aPLI腿型吸能空间

行人保护aPLI腿型吸能空间作者:谭冰花,李博,王亚军,徐立笑,潘一鸣来源:《计算机辅助工程》2022年第02期摘要:為提高行人保护aPLI腿型的安全性能得分,以在整车开发预研阶段预留合理的吸能空间为目的,对aPLI腿型安全碰撞进行仿真,计算碰撞得分情况。
基于简化仿真模型,使用优化软件计算得到针对轿车的行人保护aPLI腿部保护所需吸能空间,指导新车型行人保护开发设计。
关键词: aPLI腿型; 碰撞评价; 行人保护; 吸能空间; 优化中图分类号: U467.1;TB115.1文献标志码: BaPLI energy absorption spacebased on pedestrian protectionTAN Binghua, LI Bo, WANG Yajun, XU Lixiao, PAN Yiming(Chery Automobile Co., Ltd., Wuhu 241006, Anhui, China)Abstract: To improve the safety performance score of aPLI (advanced pedestrian legform impactor) legform for pedestrian protection, the aPLI legform safety collision is simulated to reserve reasonable energy absorption space in the pre-research stage of vehicle development, and the collision score i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simplified simulation model, the energy absorption space required for the aPLI legform protection of vehicle pedestrian protection is calculated using the optimization software, which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the pedestrian protection for the new vehicle models.Key words: aPLI legform; collision evaluation; pedestrian protection; energy absorption space; optimization0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环境也愈加复杂。
全球NCAP行人保护测评的对比研究及展望

2021年(第43卷)第5期汽车工程Automotive Engineering2021(Vol.43)No.5全球NCAP行人保护测评的对比研究及展望*李海岩,杨振,贺丽娟,吕文乐,崔世海,阮世捷(天津科技大学,现代汽车安全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天津300222)[摘要]新车评估规程作为第三方评价机制倍受汽车企业和广大消费者重视,在促进汽车安全性技术研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全球NCAP在行人保护方面不断改进,最新颁布的C⁃NCAP(2021版)对行人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中对中国、欧洲、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和拉丁美洲最新版NCAP中行人保护测试方式和评分标准进行综述对比分析,并对行人碰撞保护评价方法做出展望,旨在为汽车企业研发和评价测试人员提供一个全面综合的参考,为我国汽车行人碰撞安全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全球NCAP;行人保护;测评方法;对比研究Comparative Study and Prospect of Pedestrian Protection Assessmentin Global NCAPLi Haiyan,Yang Zhen,He Lijuan,LüWenle,Cui Shihai&Ruan Shijie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onEmerging Automotive Safety Technology,Tianjin300222[Abstract]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NCAP),as an evaluation mechanism the automotive enterprises and massive consumers highly concern,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vehi⁃cle safety technology.In recent years,a variety of NCAPs in the world constantly make progress in pedestrian protec⁃tion,and the newly promulgated C⁃NCAP(2021)proposes a higher requirement on pedestrian protection.In this paper,the way of testing and scoring criteria provisioned in the latest versions of NCAP in China,Europe,Austra⁃lia,South Korea,Japan,and Latin America are reviewed and comparatively analyzed,with the prospects of evalua⁃tion method of pedestrian protection forecast,aiming at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reference to the research,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personnel in automotive enterprises and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safety standard for vehicle⁃pedestrian crash in China.Keywords:global NCAP;pedestrian protection;test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comparative study前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8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增加到135万,受伤人数达5000万[1]。
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标准探讨

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标准探讨陈会【摘要】GB/T 24550-2009行人保护标准于2009年7月实施,标准采用国际上现行的试验设备和方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议分阶段实施标准,以给汽车生产企业研究、开发和改进的时间;作为强制性检验项目,以真正提高我国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性能.【期刊名称】《客车技术与研究》【年(卷),期】2010(032)003【总页数】4页(P46-49)【关键词】汽车;碰撞行人保护;标准探讨【作者】陈会【作者单位】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 40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83+1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日益密集,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道路交通死亡人数已连续数年上升。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2007年度)》数据显示,2007年行人因交通意外死亡的人数为21 106人,占全部交通死亡人数的25.85%;行人交通事故受伤人数为70 838人,占全部交通受伤人数的18.62%。
我国道路交通伤害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居世界前列,提高道路交通行人安全成为首要问题。
我国汽车标准行业非常重视,积极制定对行人保护的标准。
1 国际上行人保护法规概况欧洲汽车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开展了行人安全性研究。
欧盟行人保护法规2005年开始实施,日本2004年开始实施《步行者头部保护标准》,EuroNCAP 2002年加入到评价体系中。
目前,欧盟、EuroNCAP、ISO、日本JNCAP、GTR 的行人保护法规,基本上是参照采用欧洲车辆安全促进委员会EEVC/WG17工作小组1998年提出的行人保护试验建议案;我国也制订了行人保护标准,但还未实施。
表1为国际上行人保护法规的技术要求。
由表1可看出,EEVC/WC17、EuroNCAP、2003/102/EC(分阶段实施)的试验项目和评价指标最全;日本JNCAP只有头部撞击试验。
图1为行人保护试验采用的冲击器和撞击部位,试验方式有:1)腿部与车辆前部的撞击试验。
汽车行人保护设计探讨

结语
行人保护已成为汽车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不容回
[93龚燕尧,朱大勇.行人保护法规及有利于行人保护的车 身结构[J].北京汽车,2005(6).
避的问题,CAE分析结合实验验证已成为汽车行人 保护设计的重要有效手段。 根据大量研究分析和实践经验积累,汽车行人
收稿日期:2013--01一i0
万方数据
公
固
路
与
汽
运
Applications
第4期
2013年7月
Highways&Automotive
图7头部碰撞区域示意图 图10小腿碰撞关键零部件
盾眇/鳝
图8头部碰撞关键零部件
@
图11大腿碰撞区域示意图
图9小腿碰撞区域示意图 图12大腿碰撞关键零部件
零部件分析结果,总结汽车行人保护设计要点。 3.1发动机盖前端造型优化 考虑行人保护的汽车发动机前部造型趋势如图 13所示。 3.2足够的变形空间
囊、主动式发动机盖、前脸造型优化、零部件结构压 溃性能优化、保证压缩空间及外部突出物标准的严 格执行。 参考文献:
[1]刘庭志,陈吉清.汽车行人保护开发与研究进展[J].汽 图23主动发动机盖示意图 车实用技术,2012(1). [2]陈如意,王俊.行人保护腿部分析与试验对比及优化 口].北京汽车,2011(1). [3]刘卫国,颜海棋,钱国强,等.满足行人保护的汽车前端 系统设计方法[J].机械工程师,2011(2). [4]叶听,房怀庆,盘朝奉.弹出式发动机罩对行人保护的 仿真分析口].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1(2). [5]乔维高,王宇航.汽车与行人碰撞中行人保护的研究现 状及发展趋势口].北京汽车,2008(4). [6]刘庭志.基于行人保护的弹起式发动机罩研究与开发 [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圈24行人探测系统示意图 [73邵毅明,于志刚.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现状及趋势[J]. 公路与汽运,2006(4). 5 [83 陈会.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标准探讨[J].客车技术 与研究,2010(3).
行人腿部保护汽车前部结构优化

An Optimization of Vehicle Frontal Structure for Pedestrian Leg Protection wu Xiu—chunl”,ZHOU Panl,ZHENG Wen-qian91,LU Hong-shen93
(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pedestrian 47.)
on
protection[J].Maclfinery Design&Manufacture,2009(9):45—
[4]曹立波,危海烟,张冠军.汽车与行人碰撞过程中行人膝关节损伤的参 数研究[J].汽车工程,2006,28(1 1):976—979.
(Cao Li—bo,Wei Hai—yan,Zhang Cuan-jun.A Study ofthe effect offront
on
the injury situation of
injured
通过减去保险杠横梁上的支架,碰撞中间区域的上弯矩和 中上弯矩伤害值明显大幅度降低,但中下弯矩和下弯矩值却略有 增加,但仍然在伤害指标值以下;韧带伸长量也有所降低,内侧韧 带伸长量仍然不符合法规要求,得分较低,然而行人腿部总得分 值提高了17.63%。
(},)膝关节弯曲角
(C)膝关节剪切位移 图2刚性小腿不同时刻碰撞变形过程
Fig.2 Different Time Collision Deformation of Rigid Legs Fig.3
图3不同区域伤害值
Damage Value of the Different Area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丝窒Design research汽车行人保护开发与研究进展庭志吉清(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510640)摘要:行人保护是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随着各国立法的推进,各汽车厂商面临的行人保护压力将越来越大。
现行主要法规有 EEVC系列、GTR、Euro NCAP等。
文中综述了国外行人保护研究的最新方法和技术,展望了行人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面向行人保护的被动安全技术核心在于碰撞能量的吸收,主要的技术路线包括新材料的应用和安全结构的改进。
而能避免事故发生的主动安全技术将逐渐成为汽车安全领域研究的新趋势。
关键词:汽车碰撞;行人保护;安全技术The LatestProgressofthe Research for Pedestrian Protection ofCarAbstract:Pedes~ian protection is the forefrontand hotissues ofautomotive safety technology.The research ofpedes~ian protectionwillbemoreandmoreurgentashetlegislation forward.ThereareEEVC series,GTR andEuroNCAP,etc.hT elatestresearch methodsnda techniquesathomeand abroad ofpedestrian protection weredescribed.Look into het future ofpedestrian protection.hT e passive safety technology ofpedestrian protection lies in the absorption ofimpactenergy,them ain techn icalroute ishet application ofnew materials and hetimprovementof security structure.In order to avoid accidents,active safety technology hasbecoming het focusand trendsofhet automotivesafetyresearch.Key words: Carcrash;Pedestrian protection;Safety technology14%,美国 11%。
前言行人是道路交通使用者中的弱势群体,人一车碰撞是以行人高致死率、高重伤率和高致残率为特征的碰撞。
欧盟对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显示,行人在交通事故中的死亡率是车乘员的 9倍。
在我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 (2007年度)》数据显示,2007年行人因交通意外死亡的人数为21106人,占全部交通死亡人数的25.85%,行人交通事故受伤人数为70838人,占全部交通受伤人数的18.62%。
在国外,行人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比例为:英国 21%,德国. .. .汽车驾驶员摩托车驾驶员拖拉机驾驶员他机动车驾驶员非机动车驾驶员机动车乘员非机动车乘员行人U5lU lb ZU Z530图 1 不同交通参与者在事故中的死亡比例Fig.1 The death rate ofdifferenttraffic participants in the caraccident汽车从诞生至今,很长一段时问其安全性都是围绕如何保证车人员的安全,而对如何保护车外行人则考虑甚少。
直到上世纪 90年代行人保护才在欧洲被真正重视起来。
随后各国的行人保护立法大大推进了行人保丽万方数据护技术的研究。
今天,加强行人保护研究已成为各国、各汽车企业的共识,各种行人保护技术得以发展和应用。
被动安全技术方面有日产、捷豹、本田等公司的主动弹升式发动机罩技术,本田的 G—CON技术,福特的行人保护安全气囊等;主动安全技术方面有宝马的人.车沟通系统、沃尔沃的碰撞警示系统(CWAB)等。
1、行人保护研究方法行人保护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试验研究和计算机仿真模拟两类。
而研究领域已经拓展到了交通事故统计研究和人体损伤生物力学。
试验研究一种是部件试验,一种是立姿假人试验。
假人模型试验能够很好地再现行人在碰撞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及运动情况,确定车身撞击行人时的具体部位。
向荣,吕恒绪等在对比研究了人体模块试验的局限性之后对立姿假人及其试验方法与装置进行了全面介绍。
Denton公司设计的立姿假人以混合型假人为蓝本,在设计中考虑了假人与车辆的接触部位,以便于进行对假人头部和胸部伤害的评价。
本田公司最新开发的Polar[I 型立姿假人具有更好的生物仿真性。
除此之外,还有志愿者试验、人体尸体试验等方法。
但出于安全和伦理方面的考虑较少使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模拟在工程辅助分析中占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行人保护研究方面的计算机仿真软件一类是基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如MADYMO。
采用多刚体计算模型的优点是计算模型的建立较为方便,工作量小,计算快捷,可以高效率地了解行人的运动情况,但是对行人具体伤害情况的掌握却比较困难。
另一类是基于有限元理论建模,如PAM—CRASH。
有限元计算模型可以精确地了解行人不同身体部位的伤害情况,从而更准确地评价车辆在行人保护方面的性能。
但是人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十分复杂,涉及到生物力学和人机工程学等领域的复杂理论和试验数据,工作量很大,而且计算时间也相对较长。
对已发生的大量交通事故进行调查、统计、再现,分析得出其中具有的普遍性规律,研究车辆碰撞与人体伤害之间的相关性联系,可以作为行人保护研究的辅助而进婴窒Design research性依据,也可用于验证行人碰撞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
国外的许多研究成果已表明利用统计方法研究交通事故人车接触特点及人体损伤的必要性。
交通事故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方面,国外已经做了大量研究。
Hassan等研究了面向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道路交通事故收集与分析。
Jianfeng.Yao等做了基于行人事故再现的头部伤害分析与研究。
群印提出采用序列线性规划的优化方法来再现真实事故,为快速的行人交通事故再现提出了一种新方法。
而清华大学袁泉、一兵等n已经着手构建汽车碰撞行人事故深入数据源,用于有关人车碰撞特点分析的研究。
人J满大图2 实体人头部有限元模型Fig.2 Head finite elementmodel汽车安全技术与人体损伤生物力学有着依赖关系,对汽车安全性能研发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通过人体损伤生物力学的损伤标准。
人体损伤生物力学的科学研究和汽车安全的技术研发是保护乘员和行人安全的两大前提。
JikuangYang等研究了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人一车碰撞中行人的生物力学表现,包括动力学响应、损伤机理、耐受限度等。
阮世捷,胡习之等”研究了汽车安全与人体损伤生物力学的因果关系,指出实体人有限元模拟研究将是今后人体损伤生物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
国外的韦恩州立大学、路易斯巴斯德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国的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处于领先地位。
Ruan.S Jie 等朝人建立的有限元实体人模型己取得了在所有的碰撞模拟人中极高的仿生可靠性能。
玮,阮世捷等提出了应用于头部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的三维模型的万方数据. .. ... ..范文 窒Design research改进方法,以建立具有更高生物逼真度的有限元模型。
虽然至今仍没有完善的有限元模型来重构行人碰撞,但人体损伤生物力学的研究必将促进人体有限元模型的改善,具有高生物逼真度的有限元模型将可以替代一些昂贵的部件试验。
2、行人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对交通事故数据的研究分析表明,头部和下肢是行人受伤害最多的部位。
针对于此,目前国外的行人保护技术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汽车前端系统的改进;二是发动机盖的改进;三是行人安全气囊系统;四是车辆智能安全系统。
2.1汽车前端系统的改进 图3 基于行人保护的汽车前端系统Fig .3 Carfront-end system based on pedestrian protection汽车前端系统包括保险杠面罩、缓冲装置、保险杠横梁、保险杠支架、纵梁等零部件,是人一车碰撞中首先与人接触的汽车部件,会造成行人腿部及膝盖的伤害。
评价行人腿部的伤害指标有:膝部剪切位移、膝关节弯曲角度、胫骨加速度。
基于行人腿部的伤害机理,目前的行人腿部保护技术主要集中在前端系统结构的改进和新材料的应用,以增加碰撞空间、提高吸能效果。
徐中明,世谦等 建立了行人与汽车碰撞的多刚体模型,综合考虑行人头部与下肢损伤的保护,对汽车前部结构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
仿真结果表明,发动机罩与水平面夹角对头部损伤有较大影响,保险杠离地高度显著影响下肢损伤指标。
卫国、颜海棋等 提出了满足行人保护的汽车前端系统设计方法。
研究表明车. .. .头平缓圆润的造型可以增加碰撞时腿部的接触面积,减小腿部伤害。
先进的吸能型保险杠可以显著提高行人保护性能,目前主要技术有:液压缓冲吸能式、填充物吸能式(由添加在横梁部的泡沫、树脂类填料变形而吸收能量)、结构吸能式 (利用薄壁钢的压溃特性)。
添加副保险杠可以在碰撞过程中很好地支撑胫骨,防止它向保险杠下侧旋转,降低膝盖受到的侧向弯曲,减小膝关节弯曲角度。
曾必强,胡远志等研究了保险杠与车身连接方式对行人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阻尼连接能够改善前端系统的行人腿部保护性能。
2.2发动机罩的改进IHRA (国际协调研究组织 )的研究数据表明,头部在整个行人身体伤害区域中占到了 31.4%,在行人致死的原因分析中,头部伤害占到了62%。
造成头部伤害的主要部件是发动机罩和前挡风玻璃。
基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罩技术主要有发动机罩及其铰链机构的结构与材料改进、弹升式发动机罩。
图 4 欧宝蜂窝型发动机罩板Fig。
4 OPEL Hood Innerwith MultiCone Design影响行人保护性能的发动机罩参数主要有机罩质量、厚度,机罩刚度 (屈服极限、弹性模量等),发动机罩材料、结构等。
如海、王广阔等研究了铝质发动机罩的行人保护性能。
研究表明铝质发动机罩具更良好的缓冲吸能性,能够更好地保护行人的头部。
C Kerkeling 的研究表明采用蜂窝结构的发动机罩板刚度均匀,具有良好的行人保护性能。
轶川I、朱西产等的研究表明发动机罩减震胶的使用对改善行人保护性能有显著效果。
桂、东等研究了使用夹层材料的发动机罩行人保护性能。
除此之外,发动机罩▲蕊万方数据开,由保险杠顶面向上伸展到发动机盖表面以上,保证附近的硬点 (铰链、雨刮等 )u是行人保护设计的难点,将其设计成可压溃的吸能结构是解决方法之一。